记得是某篇很久以前做过的阅读里有讨论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人类--无论文化背景和身份认同--都一致的倾向于追求脱离自己日常生活会接触到的东西的arousal(特指对如恐怖,超自然现象的追求带来的神经刺激)。那篇阅读最终给出的答案更着重在“日常生活”这个点上,却没有讨论“脱离”。《We're All Going to The World's Fair》(以下代指博览会)就是一部通过缜密并精准的资料收集,敏锐地与叙事元素结合最终为我们呈现了网络时代GenZ通过片中这样极端的方式脱离自己毫无归属感的生活的影片。
不知道有多少GenZ在读这篇影评,但至少在我的记忆中,小学到初中那段时间同学里流行的除了偶像男团,就是各种灵异传说和故事:从《十宗罪》,13个13的电话号码到B站上搬运的"油管十大最诡异视频”和“Dark 5”。即便有一定的文化差异,但从国外比国内构造更加完整的超自然论坛和社群及其超大的年轻受众群体来看,完全进入互联网普及世界的Z世代寻求这种别样的“Arousal”的方式已经跟过往口口相传的鬼故事有很大的不同。这也衍生了独属于互联网一代的“专属恐怖”。作为一部独立恐怖片,“博览会”做的最成功的一点,反而是让很大一部分观众,或者起码是豆瓣观众感到极其迷惑,甚至认为完全没有逻辑的一点,就是导演/编剧在恐怖元素上的细心打磨和认真筛选。与谋杀屋,披发女鬼等一般需要使用大量视效的传统恐怖元素大相径庭,导演选择了从至少现如今的北美来看都在GenZ的亚文化市场上占了相当大比重的互联网恐怖文化:都市怪谈,匿名论坛恐怖故事以及各种小众网络恐怖爱好者社群。在这些角落,各种账号发布无法分辨真假的亲身灵异事件,分享自己对古怪罪案和社会事件的阴谋论还有制作并发布一系列古怪的视频作品(影片中有一段穿插的那几段怪异的短视频其实就是很典型的这些社群的参与者会发布的东西,同时还有一些怪谈的衍生作品和theories,甚至虚构小说和游戏创作等,这就勾回到了本片的catalyst也就是world's fair这个游戏)本身在互联网上信息就越多越杂,相信只要你曾经接触过就算一点或者听身边的人讨论过,心里都会激荡起一种因为未知和真假的无法预测性的恐惧(说实话我现在写的同时想到一些以前因为好奇点进去过的各种阴谋论和图片都有点创伤应激)。导演用界面恐怖片的形式,节省了成本的同时勾起年轻观众在青少年时的回忆,正好又契合本片主角的年龄。这样的巧妙混合给GenZ观众带来了独一无二的恐怖和不安体验,并把这部作品轻松地与别类纯恐怖片区分开来,但这种前所未有的选择的弱点便是对于没有深入了解或体验过的观众来说,这样的设计的确看起来相对幼稚甚至愚蠢。尽管如此,我认为我们还是可以排除个人经历上的不同为独立新导演的实验精神鼓掌。
聊完作为小众恐怖片成功的一点,我感觉我也需要分享一些对于”博览会“的剧情的个人分析与看法。影片主角是美国偏僻地区一位视觉年龄15岁上下的女孩(当然片中有可能提到了她的年龄但没注意),寂寞,孤单,常常失眠,单亲父亲不管不顾,不在意学业——在几乎每个美高的freshmen class中都会有那么两三个这样的同学。这些人一般坐在教室最后排,寡言少语,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或关心ta们的存在,最终沦为的一般不是像片中主角这样就是mass shooter。除了她另外一个角色代表的是陷入中年存在主义危机的白男,这种类型的人身上特征也非常明显就不细说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透明,无法找到归属感,这类人便自然而然成了最常上网的那一批人。因为网络的虚拟空间和世界得以让它们脱离生活的繁琐和不如意,甚至说像片中一样,让它们角色扮演成为完全不一样的人。互联网上的恐怖论坛毕竟本身也是一个社群,在这样的地方社交比在现实压力和负担少了不止一点。为自己只有32浏览量的视频不高兴的主角女孩,做着无人在意的恐怖播客的中年白男还是因为对World's Fair的共同兴趣被拉到的一起。我认为World's Fair(特别是Fair这个词)在整部电影的语境下还是比较明显地暗指着那些孤独的无人问津的l灵魂内心所向往的一种极乐世界——难以捉摸,怪诞却又那么具有吸引力,与日常生活那么解离。男人从自己的手臂里拿出了博览会门票,主角亲身摧毁了自己的玩偶,男人在豪华的郊外别墅里成日郁郁寡欢,这些生理/心理上的苦痛是这些孤独的人们想要前往世界博览会的动机和代价。Ta们对于arousal的追求可以是堵上自己的生命的,因为只有这样ta们才能做到脱离一个如果某天ta们就这样消失不见了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注意到的世界。除了中年男人越听越像个pedophile不太舒适以外我其实非常喜欢结尾,女孩那天晚上或许真的尝试了了结自己,去到那个似乎没有痛苦的博览会,具体为了什么她也不知道,但她一心一意的只是想要逃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影片很好的加入了后面一段的解释说明让我们知道她还活着,从女孩听到男人对自己的关心的反应来看,她是被这种自己大概从来没有得到过的共情给吓到了(男人本身也可以推测因为主角女孩与他的聊天和互动心理得到了一部分的慰籍)她的防御机制是reaction formation。可”什么东西把我拉了回来“,或许也是这样一份珍贵的,来自世界另一角一个同样孤独的人的共情支撑她继续走下去吧。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非常具有独立实验精神,风格迥异,故事内核也实际上充满希望。期待酷儿导演在未来的作品。
前两年兴起一种“界面电影”,其故事建立在电脑、手机、监视器等屏幕界面之上,看过《网络惊魂》《网络迷踪》《解除好友》的影迷一定会印象深刻。疫情时代令这种类型元素成为电影人发挥创意的绝佳手段,比如《夺魂连线》就是典型例子。虽说这种表达方式与惊悚恐怖类型是绝配,但也不妨碍它激发出其他导演意想不到的创意与表达,这部来自圣丹斯电影节的独立制作便利用了桌面电影的形式去探讨当下人际关系的本质。
《我们都要去世界博览会》讲述一个女孩终日沉迷于网络,险些误入歧途而丧命,幸好遇上一位陌生的网友,令其摆脱这种危险的倾向。大部分的界面电影要么隐去人物,只见他们在各种界面上的操作画面,要么是展示角色在不同界面上连线沟通。这部作品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多数画面是对着电脑摄像头做出怪异行为的女主角,她透过这种角色扮演游戏吸引志同道合的网友,同时她也乐于在网上观看其他网友的表演,“世界博览会”就是连接这些孤独网友的虚拟平台。
然而,她和其他网友并没有直接沟通的情节,由此,影片刻画出当下时代一群被遗忘的孤独者,他们不仅在现实中没几个朋友,而且在网络上也要靠极端的行为才能博得关注。前半部分的画面情节免不了具有强烈的惊悚恐怖意味,但这种类型化的手段却是掩人耳目的花招,直至后半部分逐渐显露出导演的真实意图。这种新型的交流方式契合当下矛盾复杂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经历了严厉的疫情封控后,似乎出现了变化,一边彼此冷漠疏离,一边彼此窥探隐私。
这种窥伺心理往往与人性阴暗面密切相连,你并不知道在电脑摄像头前的观众是否心理变态者,或是恋童癖。然而,这部作品大胆地搁置了这个话题,却展示一位成年的男网友因长期对女主角的“爱慕”,在最关键的时刻救了女主角一把。于是,影片的格调悄然发生变化,从惊悚恐怖、自我毁灭的氛围,转向温情友善的互爱。
即使是沉迷于网络世界,人与人的联系也并未彻底断裂,只因有好奇心的存在。创作者并没有以悲观态度去审视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冲击,反而透过这种传染孤独情绪的视频影像,在濒临绝望的人际关系中找到人性尚存的时刻,令人意外地感动,好比是在荒漠中开出了一朵脆弱的鲜花。
《我们都要去世界博览会》故事结构上不是很完整,孤独的小孩、纯粹的creepy~
影片中每个人几乎都是通过社交网络上的视频来了解他人,在现实中则处于“相对绝缘”的状态——“我敢说,很快有一天,我可能就这么消失了,你们根本不会知道发生了什么。”凯西和JLB甚至都不是俩主角的真实名字。充满距离感的孤寂加剧了人们对网络视频的依赖与沉迷,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想要去所谓的“世界博览会”寻求刺激。凯西本该被吞噬,又被莫名的力量拉回,是JLB的祈祷在起作用!就算是隔着屏幕,JLB也一夜未睡,默默祈祷,这是全片最体现也最具有人性温情的一幕。
导演的镜头语言很不错。凯西关闭视频后,镜头跟随JLB晃动,绕去客厅又绕回卧室,体现此时JLB内心的不安与担忧。影片多处也是以视频的角度拍摄,此时演员是正对镜头,无形中将观众牵引进来,营造分外惊悚的氛围。
影片结尾,凯西和JLB终于决定见面了。两人虽有些尴尬,但定是心怀向往,感动无比——“我简直不敢相信我在那里,真的触碰到了她。”
一起吃dollar pizza pieces,一起约着看电影,一个拥抱,一句晚安,在这个人际距离逐渐拉远的时代,可谓是弥足珍贵。
关于现代人际关系问题的黑暗表达~
推荐一部好电影,站在20年以后的目光看这个世界。互联网和人类直接联系,中间并没有防火墙。在這種情況下,小孩子沒有判強力的判斷力,是否也會陷入進去?這是一個陷阱還是他們美好的童年?当然我也是懂得網絡對人情緒直接牽引,毕竟21年22年也陷入了网恋。看網絡那頭的一舉一動真的會牽動自己內心的想法
Literally看了个寂寞
本质是两个孤独的人在网络浪潮里治疗自己的故事。大部分上传一个个位数视频的人都是孤独的,而为了获得缺失的注意力,尤其是青少年会迷失在不负责任的刺激和游戏中。几段影像都很有想法,我觉得其实很不错,共鸣感有了。
?
什么玩意儿……
同《我们是小僵尸》 拙劣、拼贴、混乱
IMDb评分6.1(目前267票) 烂番茄新鲜度92% 字幕已完成 分享熟肉
只能算是「实验电影」,创作者对于恐怖片的热爱与本身「恐怖体验」似乎带入到角色和故事中,却更多显现出业余者常犯的概念先行的错误,导致成品如同胡言乱语。
虽然很廉价,但又被那种情绪吞噬,可能这些媒介让我们的时代变得廉价,但个体一样孤独又傻逼。
在隔绝的今日看团聚的希望
从开头到结尾都是一个weirdo的极其孤独的生活,极其廉价,就像这个故事所描述的那个年龄的人的生活一样,毫无希望没有救赎,但是极其孤独的人一定会有共鸣,然后觉得恐怖已经慢慢吞噬了自己。
跟前天看的Spree形成有趣的类比。那种孤独的点击率能映射到人。
新时代的emo片
?
反向的电脑界面电影。孤独感通过视频影像也具有传染性。说这是新型的人际交流方式也未尝不可,太契合当下矛盾的人际关系,一边是彼此冷漠疏离,一边是彼此窥探隐私的好奇心理。
其实那些故作伎俩的小心思有人会发现,但是孤独得无法自处的人如何去面对他人的直接指出,如何面对这份孤独。后面倒是比较好了,就是前面太多的故意设置滑向恐怖却没办法和后面的真实接起来。
WK
孤独。不知道为啥,一下就想起了2000前后黑泽清《回路》的那种感觉。比起过去的我,现在大概,不会还和电影等长的时间来看完这样的电影,比起和制作者一起陷入其中,现在更想,自己做点什么。
【3】喜欢此类影像组织方式,融合了当下的媒介形式,又附着有含混不清的抽象诡异感,作为一种“时髦独立电影”。叙述再冷感一点就好了,现在这走向难免落入俗套,但人物状态还挺对的。
什么玩意儿?
网络时代孤独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