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调香师》只顾取悦观众的眼睛,结果浪费了一个难得的题材。在香水业界,Dior 是不多的几个拥有专任调香师的商家之一。这些品牌,因为历史规模,调整自家经典、同时开发新品的任务很重,而此片主角 Demachy,则是这个职位的绝佳人选。在历代调香师中,Demachy 未必是最有传奇光环的,但他的长处恰恰不在于营造自己的光环。他的性格极为随和、开放,没有很多个人表达,而在商家极力讨好市场、尽可能放弃一切原则的年代,这当然就是长处了。他坦诚到什么地步?这部片里采访者问他第一个香水创作是什么,一般人可能答一些场面话,达到很好的效果就罢了,例如“我第一个香水是为妻子做的”云云。而 Demachy 竟一五一十地说,他真正第一次调香,是畜牧业专供产品,为了让牛多吃草料……
真是憨厚得有点可爱。但说实话,在层层商业宣传中,光环闪耀的调香师们,究竟都是什么样的人?他们受过长期的训练,基本在幕后的实验室里工作,熟练运用着常人不感兴趣的专精技能,换句话说,他们大多是 geek 而已,只不过,有些人在 geek 的同时,也有些个人魅力。而这位憨直的 Demachy,遇上这一部全面包装的“纪录片”,真是效果恰好反了过来,有的场面令人极度尴尬,因为这部片子,显然是经过 Dior 团队的全力合作,不仅主角的衣装全是安排好的自家时装,连园里摘集用的白布都印着 Dior 的 logo。Demachy 在日本参观的一个镜头里,西装外披着大衣,与郭敬明完全同款穿搭,真是包装过了头。如果拍摄团队里多少有几个香水爱好者,以这部片子的成本,本来可以拍得很有看头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 Demachy 不凡的经历。他不仅是多年以来的 Dior 专任调香师,据说也参与过几个 Chanel 的经典作品。而我觉得他最难得的,是兼顾两边的工作,一边是商业性的创新,他开发了许多流行到烂大街的作品。在这方面,曾任爱马仕调香师的 Ellena 也可以做到商业与创新兼顾,然而 Ellena 有更多个人色彩,偏向创新,甚至颠覆传统,绝不像 Demachy 一样随和。之所以 Ellena 经常出镜,谈笑风生,那只是一种聪明,真人不见得好相处。同时,另一边,Demachy 也履行着维护经典作品的职务,这方面,他又可以与娇兰的 Wasser 相比,因为娇兰和 Dior 都有太多经典商品需要照料。两人不论谁做得更出色,至少,Demachy 在商业上似乎更手到擒来。
因此,在 Demachy 独特的职业生涯中,有太多素材可以挖掘。他既可以讲述当年传奇调香师 Henri Robert 给他的言传身教,也可以阐释自己多年以来应付市场的智慧。然而,这部片子里,这些都没有,只有太多旅游风光片一般的混剪。不过就算如此,在采摘五月玫瑰的几秒钟镜头里,那不讲道理的粉艳,还是让人难以扣掉最后一颗星。这部片子如果说有一个主线,那就是追踪天然材料的采集,讲述它们多么可贵。例如原材料公司 Robertet 的人说,采集4吨鸢尾根,历经7年半的反复干燥、精制,只能得到300克鸢尾酮,造就了它的天价;另如格拉斯的五月玫瑰(rose de mai / rose centifolia),原材料本身难得,而700公斤的花才能制得1公斤的净油,算下来,1克净油大概来自1万片花瓣(据片中人说,每公斤花约等于350朵,每朵平均约38片)。于是,这部片子似乎成功地说明,采用这些材料的香水,就该价格高昂,人们理应付出高价。
这看似无可厚非,然而,这不是全部的真相。那些昂贵至极的材料,也确实用在香水里,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香水里,天然材料的原油,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然而大众产品线一般是用不起的。我记得一个调查里提到,售价100美元的一瓶香水里,其中的原材料大概只有2美元。如果加那种 5000 欧元/千克的精油,一瓶里差不多10滴,成本就已经控制不住了。而在这部片里,毫无遮拦的 Demachy 在镜头前拿起一张配方,这张纸虽然一闪而过,还是透露了一点这份工作的真相。
这张配方题为 MADURAI 12,这个词是印度著名的茉莉产地,所以这应该是主打茉莉香气的一种香水,但近年 Dior 相关产品实在太多,不好确定是哪一款。这页纸,片里没有拍全,但我们看到正反两页的配方里大概有近50种材料(可惜片子是笔者租借的,无法截图)。其中,那些昂贵的天然材料确实是有的:苦杏仁、红玉兰、茉莉、橙花、依兰等原油,每千克单价高达600到5000欧,然而添加比例极低,都只有0.1%左右,只有一种茉莉精油作为主要香料加到了0.3%。而且我们理解为什么只加这么一点点,因为即使是这样,这每一样微量的材料,占总成本的比例都高达百分之十几,可以说加一滴都是大动作。
所以,面对成本的限制,调香师的工作其实偏重另一方面,即调配另外那几十种造价低廉的化学合成材料。例如这张配方中,茉莉香气的重要来源,就是两种人工合成的 hedione,是芬美意公司的传统产品,占总比例的30%。提到合成材料,就触及了现代香水的根本,就有两个问题不得不展开一下,涉及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的对比。第一,某些化学制造的材料,其实在天然的香气中也有,分子一致,例如 hedione 也存在于茉莉花的气味。第二,天然香气中综合了种类繁多的分子,极难复制,而人造材料的气味与之差别很大,往往是表现其中的一个侧面。这就是调香师的工作基础,他需要调和 hedione 等材料,并且仿照自然茉莉花香暗含的不愉快的气味,加入吲哚,或者像那张配方一样加些天然材料,增加丰富程度。
但对香气来说,尽管调香师像在模仿自然,但我们不能认为天然的香气就好过化学材料。当然,令人头疼的化学材料在商业香水里很多见。然而,作为商品来说,天然香气又太单纯了,不够玩味。这里就需要调香师进一步的工作,他的确像谱曲一样,在几种香气、几十种材料之中创作“和弦”,或者说“合调”(accord)。香评中常见的“西普调”、“馥奇调”,就源于几个早期的经典调香。这些综合的香气,相较于天然材料,显然更挑动人的趣味。但是,这部看似大制作的《调香师》,却给观众一个过于单纯的视角,只顾宣传天然材料。总之,我们理解,拍片而已,没必要道出其中的曲折。调香师的工作太复杂,也无法满足单纯的商业宣传的初衷。
从商业角度看,Dior 或整个集团的态度,似乎还停留在过去,或者他们有足够的自信这样做。他们用商业宣传、加上 Demachy 的勤恳工作,来推动生意,这是简单的做法。然而这个时代,一切都在变化。看起来,在现在那些流行的香水里,人们已经不喜欢宏大的结构、精妙的变化,因为人们没有时间去理解,人们只需要简易而快捷地“懂”,认出特定的签名、表达单纯的情绪。香氛中的美感,更加是无以依附的,或者它本来就是如此。美感更脱离共同的感受,在急剧地分化。Dior 这样的大公司,应该也知道自己面临那些小众品牌的竞争。他们纷纷仿照起来,汇聚人力、财力,几年就推出一个二十多款产品的高端线。而一部关于香水的纪录片,本可以汇总人们分化的兴趣,但在这里显然是为 Dior 的高级材料作一种传统宣传。然而夫复何求?这本来就是一种 geek 式的兴趣,而现在人们趣味不是更简单了吗,所以一部宣传片也是顺水推舟,并且占不了多少公司的广告预算。也许只有来年的财报,才能让 LVMH 考虑要不要换换思路。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袁听雨」,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感谢理解。
四年前的长夏,我在南方一座山城中消暑,日日以凉席与冰镇西瓜作伴;与此同时,恋人北上,去到国之边境的一座小城游赏,其西临蒙古国,北接俄罗斯,名唤满洲里。
那日深夜,他发来小城的照片。
其时,夜幕低垂,云散星稀,金色楼市渐次起伏,云一般柔逸;而长街绵延好似梦境,将尽而未尽。
「想不到,满洲里这样一座边境小城,夜景也这样美丽。这里所有建筑都用统一的金色装饰,却毫不奢靡,反而有种沉静的底色,让我想到月下深海。很美的夜,我希望你也在这里。」
你知道,物质是有气味的。气味形似散漫,实则暗生骨骼,负责支撑起一幕幕血肉丰盈的旧日场景,或幽幽引向意味深长的远方。
在那以后,每当我看见金色,便会想起恋人口中的那片海域:天地清寂,月色如洗,白浪抚岸的微噪中,仿佛能听见鲸的低吟。
香氛的世界中有一味定香剂,名唤龙涎香。初若脂胶状,色呈黑褐,焚之有野气,如兽般蓬勃而昂扬;后作用于空气、阳光和水,色呈乳白,气味渐柔润,清灵而温香。
龙涎香价比黄金,因其香气的成形与打磨需以鲸体之疼痛饲养,亦需以数十年的光阴供奉。
抹香鲸常食乌贼、章鱼等大型软体动物,但软体动物多有舌齿坚锐,极不易被消化。抹香鲸吞食后,肠道受刺激而分泌一种蜡状物将其包裹;随着分泌物体积增大,最终被排出体外,便为龙涎香。此种蜡状物,年质越久老,香气则越清醇,留香时间亦越久远。
此味香剂,仿佛诞生于一只庞然巨物与自身的角力之中:月下深海,一只巨鲸正迟缓地挪动它的肉身。疼痛使它发出幽吟,却如远山云影般薄淡。而洋流好似化作长鞭,将它的身躯反复抽动。
几番辗转,它终于将一块蜡状物质排出,而后寂静游远,再次涉水去到另一方无人海岸。
Dior的香氛采集者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普通香料赋予香水二维的香气,而龙涎香则赋予香水三维的空间感,但我们想使之进化,从而赋予香水四维的世界。
但,什么才是香水中的四维世界呢?我猜测,香氛中的四维即是一种氛围的缠绕,即将人带回到与某种气味有关的现场,然后,引动旧日记忆的反刍,或是未知想象的飞升。
于是,后人每闻一次龙涎香,想必也将被一次次带回那片幽深的海域。在那里,月色如洗,巨鲸低吟,大洋辽阔无比,天地亦都寂静。
格拉斯,花与芳香之城。阿尔卑斯山的清澈水源与南法充足的日光,使这座南法小镇成为了世界香水之都,这里虽只有60余万人口,却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香氛知识与技艺,与多达四个世纪的香氛萃取历史。
「当你出生或成长在格拉斯,你会发现嗅觉、视觉与听觉同样重要。」香氛的奇妙在于,它容纳万物,召唤万物,也能拓展万物。它如语词,却比语词更缥缈;也如眼目,却比眼目更洞透。
我们该如何召唤一场夏季的雨?
那必然需要嗅过,墨山城堡的庄园中种植着五月玫瑰的土壤,盛夏时节因日光烘烤而散发的薰衣草叶片的焦香,还有八九月的夏末滴落在蘑菇上的露水。
一场雨并不只是一场雨,它是季候节律与万物生灭的总和。如果要召唤一场夏季的雨,Christian Dior的回答一定是:你需要曾与土壤、与日光、与露水,亲密无间。
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人世间的爱欲?
那必然需以吻叩问,以身体试探,以电光火石的沦陷、与无从预知的离散,以及,一枚真心的碎裂,才能够理解。
爱欲充满张力,像极探戈。极为妖媚地接近,却又如展翅般急速扑开,上一秒还在布局,下一秒就要失守。腿与腿的勾连,身叠身的顿挫,巧而魅地试探,一如在深渊前探出足尖。
爱欲是火中取栗,冒着焚身之险,却偏偏还被诱惑着伸出手指。
在Dior现任调香师François眼中,香氛总与情感联系密切:「它始于一种情感,有一点诱惑或是其它深意。所以欲望常常是潜在的主题。」
你知道,每个人都是一座神秘而难解的国度。花朵、溪流、圆月与诗歌都在此,朽木、腐水,狼与悼词亦都在此。丰饶中有枯败,光明中有阴影,这是人,亦是人性之本身。
阴影当前,爱欲是一个念头牵引,便让人敢独身穿过窄门。但这种念头是有香气的,是这种香气使人决意跨越人性幽暗的长河,去触碰另一个个体的脸庞,然后一并吻上他的獠牙。
如果让我为这种念头选择一种香气,那必然只能是格拉斯的五月玫瑰——果敢地奔向人性深深处,却也松弛而坦荡。
彼时的我,曾在《玫瑰人生》这部电影中数度落泪。生于清贫窟,长于艳妓楼,后辗转于街巷霓虹的无名之卒伊迪丝·琵雅芙,哀柔地唱着「我看见玫瑰色的人生,他对我说爱的言语,爱的夜永不终结……」。
最终,她成为法国一代香颂皇后,但她的一生绝称不上是快乐:心爱之人相继离她而去,身体上的意外也接踵而至。光阴锉磨,心字成灰,再是风光无两,却也免不去玫瑰萎顿的后果。
我曾为此种玫瑰人生心折,但我丝毫不想拥有它。我总是相信玫瑰萎顿的另一面必有其铿锵,而女性这一生不是必须得吟唱爱情,因她即是她自身的完满。
所以你会看见,格拉斯的玫瑰花田上遍布着女性的足迹。这里没有大机器量产的博弈,人将自身交付于土地,而土地也真诚地回馈人们以丰硕的花朵。
「我们想做一点与土地有关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来自于农民家庭。」
她们天然地认可自己作为土地工作者的身份,既不妄自菲薄,亦不自大狂傲。娴熟地除草、选苗,开着拖拉机耕地、栽种,亲手将花蕾一一移植到20000株新枝。
然后便等待。等待一场雨落下,一年又一年;等待一个季节,每一朵玫瑰都将生长出35片花瓣。
「我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位置,而当我们找到自己的所在时,一切就会如鱼得水,因为我们和周围的环境同步了,也和时间的流逝同步,和季节的变换同步,和我们定期、不断在做的事情同步。这可能和不同时代间的平衡有关。」
在反复的俯身中觉察土地的脾性,也在持续的在耕种中挖掘植物的潜力。
于是,「活着」不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质地——清洁,虔敬,并且充满智慧;与此同时,「农民」不再是身份阶级的负面指代,而女性毋庸置疑也能够胜任传统男性话语主导的职业——这无疑是另一重意义的直起身来,不仅在厨房内,更在天地间。
之后,五月玫瑰吐露出它的第一抹芬芳,即成为Dior的第一支香,名唤「Miss Dior」。柔然而坦荡,铿锵亦完满,此香的命名必然有对女性的嘉赏与敬意在。
上一份工作中我所负责的是国际性质的业务,所以便有一些国际差旅的机会。
2019年我曾去到印尼。热带气候中,日光燃亮如火,乔木高大劲硕,叶片在烈日的烘烤下散发着银绿的光芒,仿佛被油浸过;而空气中充斥着蓬勃的热力,这种热力好似在将人拽向地面,仿佛已然踏过万物与凡尘,即将遁入一种空无。
过分燠热而致沧桑,过分明亮而致深沉。那是一种木质的,低沉的,悠远的,空旷而有厚度的,广藿香的气味。
「为了记住一种味道,你必须牢记气味周围的一切,香味会把一切带回来。灯光,在场的人,以及其它的一切。」François的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于是,每当我闻嗅广藿香的气味,就仿佛又回到了两年前的印尼。
彼时,我行走在乔叶摆荡的热带国家,日光兜头倾泻;而烈阳炙烤,几要让人产生项上生烟的幻觉。但正是那种焚灼的热力,使我与大地的连结更深。
气味如信使,会带人去到意义非凡的旧日与远方。
*若无注明,图片来源电影《寻香之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很喜欢的题材,可惜片子拍的很一般
啊这 宣传片的话我更想看JCE。。
气味-记忆图片(情景、声音);气味-情绪。香氛是一种大家都懂,但很少人会使用的语言。翻译,以气味表达想法。气味世界。something beautiful。Smell
调香师很可爱,片子就是dior理念宣传片,是轻薄假象的感觉,缺少共鸣。
观感挺可以的,全片布满了浓浓的浪漫气息
寻香之旅折射出法国人的恶臭,不洗澡,没有厕所,各种乱X,表面上的美好,不能掩盖底下的令人作呕。这种文化倾销,应该用辩证法来欣赏!被带节奏,当真的话就是愚蠢了!
调香师的品格:好鼻子,好记性,好奇心,创造力。浓重的自然人文气息,感性的讲述方式,拿香调的前中后和音乐的调性类比,镜头不吝呈现原材料的产地美景。关于香水制造的干货欠奉,但做到了赏心悦目,广告效果拉满。
格拉斯很美,但是我还是不会买迪奥香水的!
法国的浪漫
大的天赋。真正的顶级香水,它的原材料应该是源自大自然的。通过调香师灵敏的嗅觉发现,并实现完美的组合,再经由顶尖的工艺制作而成。钢琴师表演的那段儿用来比喻香水的调和真是相当精妙。同时本片也是一部风光片。
普罗旺斯,格拉斯,谁不喜欢资资的法国调调呢。
标记
看了今年2月份出品的法国电影《寻香之旅》(Nose),一部关于Dior调香师François Demachy的纪录片。此片谈不上电影艺术的表达,更像是一部Dior香水的宣传长片(包装得过于明显),但可以作为了解香水知识去看。调香师往往充满好奇,有很强的创造力、直觉以及很多专业知识。他们会直接到原料生产地考察,跟农民交流,了解土壤、气候、季节、采集、技术的因素,还需要在格拉斯的实验室工作,研究现有数千种原料,优秀者能够记住数以千种的香味。调制一款香水通常需要15至50种材料,要调配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结束,这要看调香师的功力。花是被子植物的性器官,头调、中调、尾调,每一款香水如同一首交响乐、一次旅程、一段回忆、一个梦。
还可以
今年记录片有点水啊,好多都是植入式的纪录片,没有很多有用的干货,都是一些糟粕,其实这种题材可以多聊聊品牌的发展史之类的,这纪录片没有达到心理预期,不是很值
这部比香水秘密的干货多很多呀,咋分这么低
画面美 每个人对于气味都有一个独特的回忆吧
Dior首席香水师的寻香之旅,强调香水关乎情绪与情欲(想到豪斯顿来自男人那话儿形状的香水),以及香水从几吨原料,到等待七年再提纯出300克的鸢尾酮。顶级香水的贵有理由。
5。风光片,转场硬。认识了几种原料,看到了一点工艺。有美到。
相当一般 像是一部Dior的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