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生活也遇到过,如果你也想或者已经在躺平,你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你,先问一下自己从小到大有什么能拿的出手的小成功?给你五分钟的时间想想。
男主躺平前是研发主力受到领导的重用,意味着他一定接受过良好的教育,至少上过大学。你呢?
在日本,研发人员的工资会很高。你呢?你最高的工资拿到多少?超过保安了吗?
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玩游戏能成为大神,网络世界的偶像。你呢?王者什么级别?
男主自我封闭前一定是家人的骄傲,个子高,不胖,很聪明,收入也很高,值得救,值得被爱。你呢?
如果不是心理产生的问题,他的人生应该是让人羡慕的人生。你呢?你精神不出问题的话,人生会是什么样子?谁会爱你?
对自己好点吧,因为没人会爱你。
让我看得又哭又笑的神作!所有镜头语言、细节、拍摄手法、日式幽默,都刚好让现在的我很能共情,这个节奏感太喜欢了! 上一部同主题的剧是《我的事说来话长》,看简介觉得设定很像,看了就知道完全不一样。从评论就知道,这类剧,爱的人爱死,不喜欢的人就会觉得无聊透顶。。。 很多时候好想加弹幕:社恐出门啦!网友见面啦!!掉马甲啦!!! 有个评论说演得太自然了,感觉松田龙平本人平时就是这样生活的,笑死,同感!甚至第一集片尾,松田龙平一个人坐在那里,神态举止跟片尾曲绝配!就这个姿势我都能看到片尾曲结束!爱屋及乌连全剧歌单都收藏了! 爸妈也太好了!深深理解并默默关爱着儿子,不是无理由的宠溺。他们知道雅治不是普通的社恐,也经常花心思制造机会让他能行动一小步,爸妈都好温柔,太多生活中的小细节都是泪点。妈妈的“努力活着”,爸爸的想改造房子的理由,5555555。。。
妹妹和妹夫是鸡血社畜,看他们每天早上出门,“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鸡飞狗跳”,“我只觉得吵闹”。最欣赏妹妹的名言:“我家的男人都不太行啊!”后面的转变也是因为雅治,可以说全家人在住到一起后,都得到了治愈。(真希望现实中大家庭也能这么和谐) 外甥女和外甥,都是治愈雅治的力量之一。死气沉沉的死宅,跟活蹦乱跳、生机勃勃的小孩子完美中和。当你看到冷漠社恐的松田龙平跳起了昆虫战士舞。。。 有时觉得这种日剧很难跟人推荐,在轻松幽默中给人力量,不习惯日剧节奏的会看不下去,就像我看不下去某些剧一样,不能强求。 就,寂寞地独自欣赏吧。
内耗、外耗、躺平、内卷、佛系、废柴、摆烂……一起支撑这个饱受诟病的“造词时代”。批评者众,他们说道理都是同一种,频频造词都是哗众取宠。就像,剧里惊现0.5男人,一样是甲之惊喜,乙之惊吓。
在这不断翻新却内核守旧的造词浪潮之中,翻白的浪花里却自有一种做作的新鲜感,人工的、带有工业气味的,却仍然会让人感觉到被看见的安心。即使是刺痛着的,是袒露式的,但一个丧词的流行总意指龟缩在同一个消极词语之下的不止于我——一份孤独的打破、一种处境的看见。
应该是在NHK的《72小时》里,某期的纪录片镜头对准了只在深夜出现在24小时便利店的东京隐形人口,往往大龄、单身、寄居于原生家庭,像某种畏光的虫类只在夜幕的遮掩之下出门觅食,通常是廉价的泡面、汽水和三角包饭,保障最低限度的生存需求。
一如雅治那个深夜街头腿脚无力的潦倒背影。
在唯一能有限“看见”他们的家人眼里,或许有父母的担忧之爱,有兄弟姐妹的不理解,还有未经世事的小辈的厌恶嫌弃——他们童稚的目光尚不晓人世艰难,原始的天真伴生莽撞的残忍。但最难逃过的,未必不是日复一日的自我审判与自我放逐。
即便,眼前这个中年废柴男子,在孩子出世之初,也是意气风发的样子,小心而又掩饰不住喜悦地将她托举,就像曾经托举着充满希望的人生那样。
没能对家人说的那句话,在深夜的711里遇见了好意关心的店员,不过就是“谢谢你这么珍惜那个玩偶”。那个玩偶是证据,是舍我而去的常规人生存在过的证明。
而现在,他蜗居在家里不见光的角落房间,避开一切有可能的接触,像不存在那样存在着。他不在意房间拥挤,他不管吃完的食物包装满地,他忘记几天没换的居家套头衫已经穿到了星期几,他只顾戴上耳机与看不见的网友在线联机。
但他听得见家里的动静,他听见楼下中介称他0.5的男人——那个年轻人很像曾经的他自己。让他郁愤得口嗨地说想死。
谁不曾年少轻狂怀理想,谁不会做梦仗剑走天涯,直到大厦倾塌。一个人的经历故事,是一种处境的可能性,背后可能站着无数要多努力却够不到平庸的人生。
不过是非常俗气的失意人生,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一种很陈旧的社会驱逐现象,修饰着一圈翻新的贬义标签,他对社会而言是0.5的男人。
厄运找上后脚跟的时候,我们都尽力避免成为苦命人,但也不要在他人的伤痛之上过于大声嘲笑。
所以,我还是决定喜欢这个故事。因为,看见是第一步。
用0.5来形容一个人有点被迫社死。松田龙平的表演演出了本色出演的感觉。憨憨的特别像大豆田永久子的里前夫哥。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雅治本是一个普通的职员,因为上司的压力,自己的精益求精再加上霓虹的工作环境,把自己整自闭了,父母也是考虑搬到2.5居室能够让雅治未来不会孤独还能被照顾。
大姐嫌弃,被侄女说“恶心”,雅治嘴上说要通过直播攒钱搬出去作为0.5の人的复仇,可是侄子的可爱活泼再加上母亲的助推,雅治终于被推出去接触社会了。
雅治想跟侄女改进关系请教老师,老师说首先不要擅自闯入,其次就是美食。之前我以为精神疾病不好治,但咨询过后,精神分裂都是可以被医治的,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更不在话下。环境改变,时间的作用,或者新的好的关系的建立,都可以让一个人立马变好。不强迫别人,不提意见,发自内心的关爱,充分信任,慢慢会好起来的。
我日剧看得不算太多,日漫倒是看得有一些。想看这部剧是因为看到了推荐,适合“低能量人”,这几个字仿佛就是在说我。很难解释,不同频的人真的无法理解的。
二十几岁的时候为了与人保持良好关系总会让自己刻意假装融入,可是现在觉得好累、跟玩不到一起的人假装玩得到一起,可太累了,无效社交不如不交。
雅治的生活就有些类似,他的社交范围仅限在家里和偶尔夜晚的便利店购买饮料与一款薯条?不确定是不是零食。作为普遍社会人的另类存在,即使在这个家里也有很多觉得他一无是处的人,更何况作为外人的社会各界(不是全部也有些人不是的)。
可是他很幸运,幸运在于他的父母,父亲跟母亲给了他一个可以蜷缩的空间,以便疗愈自我。这样的父母,是多少人做梦都梦不来的。忽然觉得,这部剧其实是在教我们如何去爱啊!
多次泪目,因为家人的情感流动,是有分歧有误会但也有爱的亲人。
昨夜分享有人在底下留言他说,“妈妈给的包容和爱,很难得。他说,他之前一阵抑郁了,家人的反应却让他更难受。”
看到这里我深有体会,因为对于很多人而言“家庭不是可以蜷缩的港湾,可能反而是社会的帮凶,被父母伤害的人比比皆是。我们没有港湾,我们只有自己。”
说出来很多人可能觉得夸张,可是就是这样的,当然只有懂的人才懂,不懂的人难以交流。
就像看到雅治快四十岁的年纪无业在家,有多少人愿意去真正理解背后的原因,是不是我们当下的第一反应就是“啊,怎么这样啊,这种男人……”三言两语就给人套上了自己的偏见。
所以外在的声音千变万化,我们哪里听得过来呢?每个人带着自己的偏见行走于世,那是他们的世界,不是我们的。
而在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妈妈这个角色太温柔了也很力量,我可能最近比较关注女性题材,所以很自然被她吸引。在妻子、妈妈以及外婆三重身份下,她还有自己的一些爱好,身上那种温柔安定太吸引人了。
在看到雅治每一小步的突破,那种妈妈的心境表现得令人禁不住跟随着她泪目。
简短的每一集,似乎在向我们传达,人生不是只有A和B的选项,我们可以选C,或者AB、AC等等各种自己的选项。
而我在这部剧里更看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来自父母的爱,很羡慕雅治啊。
*看到第四集后的一些个人感悟而已。
太可爱啦龙平 「无职40单男」角色反差的个人理解到位到位 完美选角+制作 家长里短日常轻喜不咋呼 狠狠对比了😄 首先 按部就班人云亦云的墨守陈规丢掉好了 最开始那步从尊重每一个人想要的生活怎么样
与家人以外的人说话,内容却是想对家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