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一部差劲的纪录片,节奏、配乐、镜头语言、主题内容都无不显示出这个团队的业余。或许这部纪录片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所以配备了糟糕的团队。
最初我以为是受限于保密或者别的原因,但看到很多细节的表现手法,意识到这主要还是制作团队的水平问题。
第一很明显这个团队过往应该是没有类似题材的拍摄经验的,大兴机场突破了非常多的难题,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世界第一,很多成就时前无古人的短时间内估计也后无来者,但这个部纪录片至多展示了十之一二。尤其最让人无语的是每当好不容易抓到一些真正有难度有技术的点时,制作团队总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
真的时浪费了这么好的题材和机会。
有很多值得细讲的点比如五位一体的高速公路怎么实现的,这个对于工程难度,团队协调管理,工期管理时很有挑战性的。这其中的经验、工具可以应用的地方非常多。
还有aoc具体怎么协同管理的,内部有分歧怎么处理,这里是需要很科学的管理手段。即使我们没有亲身经历以自己浅薄的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涉及多独立单位的协调也能想象其中困难之万一。更何况这是容错率低但又是众多敏感的国企之间配合。
第二集还讲到第三等级能见度实现完美降落,这个降落难度有多大,航空史上有多少失败的案例,有多少微小的因素都会引起失败。机场和飞行员、其他配套人员机构是具体如何解决这些困难的,大家之间是如何配合的?通通没有讲。飞机落地前中后的画面和配乐是相当糟糕,大家可以找同类型的纪录片对比下,今年的“回到太空”大家可以去看看比较一下,几乎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最终的感受是大兴机场真的很棒,让人骄傲,但这个纪录片让人失望、遗憾。后续不会再有这种跟拍的机会也大概率不会有能如此近距离多单位拍摄的机会。这种质量的作品难以想象曾经拍出过港珠澳大桥的纪录片
xxx沦为计量单位
拍得挺好的,而且有些镜头把握得非常好,当然大兴本身就很具美学。美中不足就是有些解说词是真的可以再写好一点。
国庆放假在家CCTV2在放,和我爸一起看的。讲了很多:飞机餐是如何在工厂里做的,塔台、管制员们如何引导飞机降落、机场几方工作人员是如何开会的......都很有意思,机场的风景也拍得很好。下个月刚好要飞大兴机场,期待!
凤舞九天。记第一次落地大兴机场
庞大的工程,无数细微的工作
民航科普记录 学到了
原以为是类似《超级工程》这类工程建设题材的,但其实更多涉及这个超级机场的细节运营,了解了一些民航机场的新知识。一个大型机场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除了72万平的建筑,也同时考验涉及航空安全和旅客出行的分系统,诸如机场高速,地下管廊,廊桥空调系统,航站楼温度控制系统,消防,行李系统,航油供应,助航灯光,草桥远程值机,跑道查道,驱鸟净空等等,一个相对简单的事情,只要规模足够大,难度就会直线提升,看到大兴在应对这一切挑战的解决方案,几万人的保障团队共同维护着这个百年工程的日常运转,纪录片里的2019大家都不用戴口罩出行,机场也有部分设备依赖进口,希望陆续也能国产化,末尾百年南苑告别的片段很好,告别南苑一个旧的时代,是为了迎接大兴的新时代。
一个超大型机场的建设到运行,真是一个庞大、繁杂、精确的系统工程。
好家伙,拍的这么高大上😂看建完咸阳三期是个什么鬼样子
明明很克为什么说像凤凰?迷惑
盖得好,拍得也好,但反正我不会再去——太鸡巴远了。
龙凤呈祥…可是他俩根本见不到面啊哈哈哈哈哈
大工
"这座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设计客流吞吐量1亿人次、飞机起降量80万架次的超大型国际航空综合交通枢纽,开门伊始要迎来的,便是“新中国70华诞”与国庆“黄金周”的双重挑战——迎接重要的国际访客与应对超高客 流高峰的压力。"
只有三集,真心看不过瘾!
感谢有纪录片这种东西,可以让每个人除了自己的专业之外,通过其他视角认识同一件事物。这部片子带给我的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建筑学知识,看似是讲大型机场这一栋建筑,但讲述的角度与传统建筑学毫无关系,这就可以引发一种思考,在研究“建筑遗产”的时候,过分关注“史料”与“本体”其实是片面的,“协作”与“联系”的发生也应当纳入遗产学的视角。
任务
记述大兴机场建成到投用前的纪录片,看得出制作还是费了些心思,摄影不错,bgm有点拉胯但至少没有乱用烂大街的那些片段,文案马马虎虎,剪辑不敢恭维,太多复用的素材了。看得出是按时间顺序去编排的,但逻辑和重点不清晰,看完了又觉得除了画面没啥印象,跟土耳其那个胜利纪念碑片子差不多。最后PKX和ZBAD都是大兴机场的代码,不得不说海报有点没费心思。把专业内容科普好真的不容易,多加2星。
还可以,学到一些东西,但是编排得太罗嗦、细碎了
2021-01-26想看。百年南苑机场,我亲爱的朋友,咱们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