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全剧,最后男主在沉默中爆发,非常激动人心。
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说这部剧不好看,无聊。大概与人生阅历有关吧。其实我觉得这部剧很酷啊。这部剧中充满了各种隐喻。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段,整个中国人的三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撕裂,看这部剧更是可以感同身受。一个邪恶的家族掌控了全社会,却又做出社会楷模的样子。普通平庸的人类全部像傻逼一样,趋炎附势。人人都看到了问题,但是人人都不敢说。而少数敢于揭露真相的人,却又被当成异类/神经病。中间有一段看着真的很恼火。伊索尔德的爸爸死了女儿,却仍然唯唯诺诺。马个努的妈妈也像个傻逼。不过还好,结局总算是看到了光明。
总之,如此把神话故事和当代政治结合在一起,真的很酷。尤其其中格丽做论文答辩那一段,太爽了。从此中,也可以看到挪威的中学教育的先进之处。很多小朋友说不喜欢这个剧中过多关于政治/环保的讨论,但是冰川融化,水质污染,大企业主导一切,这些都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内容才是这部剧最有价值的地方啊。
非常好的电视剧,应该是和暮光之城系列差不多的,欧洲风格的制作,注重画面感,非常棒,强烈推荐!!如果熟悉历史,喜欢欧洲神话的看会更棒,选角也很强,表演的真实感强,真的很赞,我给至少9.5分。男主角狮子一样的外形,很纯朴,有点像郭靖,,,,女主角都很美,有着北欧女人的简单和真诚,让我回忆起了在欧洲的生活。有点困了,写不下去,只能说很震撼,很投入,也爱上了第一集里死去的那个唇环女孩,好喜欢,好喜欢,,,,,,
2016年末,"SKAM"这个不明意义、绝非英语的单词突然在微博刷屏,英美圈、同人圈、腐女圈无人不晓,谈起它每个人都会面露桃花、眼含秋波、心跳加速、双掌滋汗。
SKAM,挪威语,意味“羞耻”,是一部纯挪威制造的青春题材电视剧的名字,该剧单集最短15分钟,最长59分钟,无明星、无大投资、无包装宣传。
即使在“贴吧已死”的时代,SKAM吧注册用户达8万,发帖量达48万,知乎的帖子“如何评价挪威电视剧 SKAM(羞耻)?”浏览量超250万。
该剧的豆瓣主页评价人数超7.7万,是常规北欧剧集的十倍甚至更多,其评分更是高达9.6,在它出现前,你甚至不知道身边还有挪威语字幕翻译者。
在世界范围内SKAM掀起的浪潮更大,不仅风靡斯堪的纳维亚,更是被包括美国在内的7个国家翻拍成不同语言版本,在主流影评网站IMDB上的评分也高达8.7。
尽管不能说《SKAM》撼动了英美剧的大佬地位,但无疑狠狠地撞了一下创作已经陷入死角,除了唱歌跳舞、暴力恐怖、性事毒品外无甚新意的英美青春剧的腰。
在本土挪威SKAM也是屡屡刷新电视纪录,在这个人口仅有529万的国度,第三季SKAM的观看人数高达78.9万,更在INS和FB迅速收割大批粉丝。
挪威旅游局甚至推出了以SKAM拍摄地为核心的定制旅行攻略,主演Henrik Holm(中国粉丝昵称“轰母”)打工的咖啡店甚至一度成为粉丝朝圣地。
挪威和奥斯陆一夜之间成为了全球旅行热门地,99.9%想去的人此前大概甚至不知道挪威人说的是挪威语以及这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这就是流行文化的力量,正如索尔举起奥丁之锤一般,神秘。
《SKAM》全球范围的走红是始料未及的,以同性爱情为主的第三季无疑是最耀眼的一季。同性话题早已不是禁区,《故园风雨后》《寻》《同志亦凡人》《戴上手套擦眼泪》《复生》①等剧集无疑都是上乘之作,电影更是不胜枚举。
但像这样引爆全球热点的,《SKAM》绝对是第一部,尤其是据维基百科统计,挪威全年的剧集生产播出量大概也就在30部左右,即使以美剧平均22集的标准计算,也只有500小时左右而已,其中社交网络无疑是最大的助力功臣。
尽管从专业眼光来看,《SKAM》的剧情和人物设定是不折不扣的好莱坞剧情片生产方式,充满了标准工业化的痕迹,但有趣的是很多粉丝对这部剧的评价却是——真实,那么这样的主观感受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呢?
事实上《SKAM》的故事蓝本是缺乏原创性的,情感障碍、身份认同、进食障碍、性侵问题、同性关系、精神问题、宗教冲突、禁忌爱恋,它讨论的任何一个话题都并不新鲜。
只不过《SKAM》把这些严肃的问题下沉到了“未成熟”的青春期,籍由他们的视角和话语去谈论和处理。让青少年角色负责设置这些大型社会议题,这本身无异于认可了年轻人的话语权。
更何况拍摄和播出《SKAM》的NRK的背景是挪威政府所有,即国家电视台。这对于原本在父辈和主流遮蔽下的青少年群体来说,绝对是一声响亮的号角,把原本存在却被回避的真实晒在了阳光之下,这便是粉丝们觉得真实的第一层。
而真实的第二层则是靠年轻的主创团队通过新媒体手段打造的。他们借鉴了好莱坞商业团队的运作手法,为剧中角色设置了社交网络账号,让他们“活了”,因为剧集想要吸引的观众们正是靠社交网络来认知自我和世界的那批人。
此外,每周剧集的播放时间也会刻意和剧情中的时间日期相符,剧中视觉化的短信交流方式等更加强了观者窥探身边人生活的错觉。全95后、高颜值又极具邻家气质的小鲜肉演员阵容,更是为剧集加码,注入了视觉上的快感和可信度。
最短15分钟的单集长度、INS感的色彩、穿搭和场景而非布景,都对网络一代极其友好。所以尽管对大部分粉丝来说剧集中的演员说的是完全陌生的语言,但却毫无隔阂反生共鸣。
难怪网络一代把它推上了神坛,因为这剧无异于是他们生活的,注脚。
按照好莱坞的逻辑,像《SKAM》这样的现象级剧,从演员到模式不把利益榨干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时用指间为《SKAM》助威的粉丝之后又看过多少部挪威剧集或是电影呢?这些突然走红的演员们又演了多少好莱坞影片呢?
答案或许是无限接近:0。
这一方面是从剧集制作开始导演组的刻意为之造成的,无宣传、无访谈、无评论,让观众聚焦于角色,而不是演员,也是对年纪尚小还有无数选择和可能性新人演员的一种保护。 另一方面也是北欧文化底色的折射,正如《SKAM》中没有绝对的主角,人人皆可主角,甚至于每一季都更换主要故事线主角的设定,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北欧詹特法则②的一种体现。
“成名”在北欧的字典里可不是一个褒义词,因《真爱如血》《大小谎言》而走红的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就曾开玩笑说自己拿了艾美奖后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奖杯,因为在老家瑞典这无疑是违背詹特法则的一种炫耀。
其实北欧影视和文学对于世界的影响比我们以为的更早和更深:
导演方面有上世纪的作者电影时代全世界公认的大师,英格玛·伯格曼,瑞典人,其风格影响了无数英美甚至是亚洲导演,是连李安见了都会秒变迷弟要拥抱哭泣的神;
90年代掀起电影革命的“DOGMA95”宣言,出自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托马斯·温特伯格,克里斯汀·莱文等人。从《黑暗中的舞者》到《女性瘾者》再到去年的《此房是我造》,拉斯·冯·提尔的作品极具风格和争议;
演员方面有因《卡萨布兰卡》而走红全球,成为无数人心中最美女神的英格丽·褒曼来自瑞典,同样来自瑞典的还有《茶花女》葛丽泰·嘉宝;
近年来,出走美国的北欧演员更是数不胜数,《指环王》的维果·莫腾森、《汉尼拔》的麦德斯·米科尔森和他哥、《小丑回魂》的比尔·斯卡斯加德及四兄弟;
《权力的游戏》的尼古拉·科斯特-瓦尔道、《丹麦女孩》的艾丽西亚·维坎德、《碟中谍6》的瑞贝卡·弗格森、刚刚去世的马克斯·冯·叙多夫……
不少著名的英美剧和好莱坞电影的剧本出自北欧影视文学,这两年就有《谋杀》《龙纹身的女孩》《真实的人类》《神探维兰德》,北欧原创的罪案和科幻自成一格的冷峻、残酷、刺骨、深刻,常让模式化的好莱坞惊艳。
领先世界100年的北欧早已“入侵”好莱坞,人家只是低调而已。但《SKAM》之后,似乎有些暗流开始涌动。
HBO和以Netflix为代表的流媒体的迅速崛起,极大的冲击了影院和有线网的固有模式,从源头推动了全球影视娱乐产业结构的变化,于观众而言,竞争带来了更多和更优质的内容。 全球化不仅带来了非英语母语人才,更让流媒体逐渐看到了北美以外的巨大市场,尽管英语的普及率已经相当高,尤其是在文化有重叠的欧洲,但语言依然是阻碍市场变大的一个因素。
如何吸引到当地用户以及如何体现自己的差异化,是流媒体需要解决的问题。Netflix应对的办法包括:为播出的节目配备包括本地语在内的多种语言和字幕选择;引进当地制作的符合Netflix风格的节目;尝试本地化内容的开发和制作。
韩剧《李尸朝鲜》、日剧《花火》、德剧《暗黑》、法剧《恶灵玛丽安》、西班牙剧《纸钞屋》、墨西哥剧《毒枭》、中国台湾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联合英、德、法、西共同制作的《审讯室》,都是极其成功的尝试,启用本地演员和班底、使用本地语言、讲述本地社会文化故事。
先有《SKAM》的爆红,后有环保少女上头条的挪威和北欧,自然逃不过Netflix的“法眼”。近一个月来Netflix就毫无预兆地接连放出两部挪威剧试水,一部是由众多SKAM的配角们挑大量的《诸神的黄昏》,一部是由全新面孔演绎的《血色旅程》。
《诸神的黄昏》由SKAM中被大家较少关注的“痘哥”大卫·亚历山大·谢侯出演男一号,将西方神话体系中此前较少被提及的北欧神话做了现代化的颠覆重写,有那么点《神夏》的调调。承袭了《SKAM》的校园剧模式,又加入了环保元素,重新杂糅成了一部十分非主流的超英剧。
单纯从技法上来说,《诸神的黄昏》的剧情其实不足以支撑每集45分钟的量,其中铺排的资本财团和平民的冲突、学生间思维和感情的冲突都缺乏新意,挪威电音作为有源和无源配乐的滥用也常常让人一脸懵逼……但这一次北欧的神终于说纯正北欧语言了,这一去英语中心化的举动引起舒适感。 剧中挪威风光十分吸引人,剧组甚至不惜动用国宝级旅游景点“巨人之舌”作为重要场景、还把它作为了剧情和角色的隐喻。以悬疑侦探剧的手法铺排被雷神故事作为暗线让人看出了一种漫威雷神同人片的感觉,疑似为洛基的男主弟弟竟然真的被设定为了同性恋角色,甚至还是个变装大佬十分大胆。
剧组预算肉眼可见的少,篇幅和场景的单调、戏服像是私服、化妆像是演员自己动手,但却有着想要把故事格局做大引入整个神话的野心,让人想起当初的《邪恶力量》。剧情时不时脑抽似的反套路情节安排,让熟悉了欧美剧模式的观众生出想要和剧组较劲的恶趣味:
譬如本以为应是女二、甚至是女主的环保少女角色,竟然在剧集的第二集发现了阴谋之后就立刻被安排了死亡,杀了观众一个措手不及;按逻辑应该是第二反派的财团公子哥、真实身份是巨人族的校草,竟然为了爱情突然就决定背叛家族,但不出10分钟突然又改正归邪欲杀爱人。
《血色旅程》则像是挪威版《阴阳魔界》+《鬼作秀》+《九号秘事》+《世界奇妙物语》,尽管悬疑上似乎没什么新意,主打的就是情节的反转,但以杀戮为主题的它在如今一片政治正确的环境下,居然反其道而行之,完全不给你灌输心灵鸡汤或者道德教化。
譬如疑似被全村欺负而喊冤而死的孩子结果竟然真的是恶魔之子,譬如疑似被办公室霸凌的丑女居然真的是嫉妒同事美貌的精神病,譬如被一口咬定是偷盗者和小三的女秘书居然真的是偷盗者和小三,譬如一看就是精神分裂臆想的整个故事居然真的就是精神分裂臆想。
最特别的是,全6集,居然没有一集的死亡是和正义有关的,无辜的人基本都无辜地赴死,整部剧看完你会发现,它似乎是对矫枉过正的一种反对,对于过分同情、怜悯、共情的一种嘲笑,应和了那句著名的“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真相或许就是所见即所得,并没有这么多的阴谋和秘密。 虽然从目前的评分和热度以及Netflix本身的宣传投入上来看,这两部小成本剧并没有获得太大的关注,Netflix似乎也并不打算复制出另一部《SKAM》般的现象剧。《SKAM》的篇幅和叙事加上男男效应的光晕遮蔽了不少缺陷,以纯熟地好莱坞方式打磨作品地Netflix不可能看不出来。
这两部剧虽然充满瑕疵,但却为Netflix打开了一扇通往北欧新世界的大门:脑洞清奇、突破套路、主题偏门、冰冷暗黑、风景如画、颜值惊喜、演技在线,这些优点恰恰是如今的美国本土所缺乏的。一点点用作品输出北欧人才和故事,越来越少的依赖好莱坞资源,同时打磨出下一个王牌剧,或许才是Netflix想要达成的。
目前《诸神的黄昏》也已经确认了将制作播出第二季,时间在一年后,也就是2021年的2月,奈飞出品,北欧制造,这条路能不能锤出个未来,带来诸神黄昏后的新世界复苏,一年以后,我们再聊。
END
①《故园风雨后》-Brideshead Revisited (1981);《寻》-Looking(2014);《同志亦凡人》-Queer as Folk (1999);《戴上手套擦眼泪》-Don't Ever Wipe Tears Without Gloves(2012);《复生》 In the Flesh(2013)。
②詹特法则遵循平等主义可归纳为十条定理:1. 不要以为你很特别;2. 不要以为你的立场跟我们一样;3. 不要以为你比我们聪明;4. 不要以为你比我们好;5. 不要以为你比我们懂得多;6. 不要以为你比我们重要;7. 不要以为你什么都擅长;8. 你不应该嘲笑我们;9. 你不应该以为任何人在乎你;10. 你不应该以为你能教我们任何东西。
背景资料来源://en.wikipedia.org/wiki/Skam_(TV_series)
文字版权属作者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谢谢
LOST AND FOUND,被图书编辑“坑”了的恐怖小说之王
I believe in YESTERDAY,致披头士的一封情书
寻找新鲜感,什么是陌生的?是不是哈根达斯一样,带着北欧风情字母就能让人感到异域风情了?不看美国大制作,不看英剧小清新,不看中国流水线辣鸡剧,德语剧有两个还可以,但是能听懂还是没有新鲜感。法语意大利语也快憋出来了。终于来了一部北欧语的,这个嘴里有一大块生鱼片的感觉还是有点新鲜和刺激的。
刨掉了别人讨论过的神话和环保的槽点,我看到的这个片子的内核是典型的当代北欧社会的写实人,人民群众深不见底的孤独和平静,可能还有一点孤独和平静共同的后果,压抑。
片子里,大家自己都在说艾达是个小镇,其实奥斯陆也没大多少,挺好的。换句话说,挪威作为郭佳,靠的也就是那几个大公司,尤其是靠海里挖石油成就了今天的好福利。还他喵的不如瑞典丹麦芬兰,本质上挪威应该和沙特归到一类去。具象点,就是于图家的工厂。
时间长了,神的神性保不住了,要被人类同化了,小儿子虽然很光鲜的一身GUCCI运动服,依然爱上人类,动了真情。个别时候,听着维京古语会跳舞,但是平时还是和闷葫芦。全家人只有窝在家里一起保持神性。再来个物质的槽点,北欧这个超高的税,好像买德国车比中国还贵,所以是不是沃尔沃在北欧半岛内有关税互免?
金发小妹的爹是被神族一家弄病的,本来她和神族小儿子搞对象应该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的路子,结果北欧人民已经通过多年的皿Z和开放思想,金发小妹的妈看女儿有了对象无比鸡冻,她爹是内心毫无波动,都木讷到了继续拿着咖啡杯看空气。这要是美国片,肯定是Get the fuxk out of my house,国产片就是一个字,滚。果然,这一段我没有猜到,挺像郭德纲早期作品的,可是北欧人,就是这么平静。然鹅,没有一点想笑,我被压抑了。
还有,基本不考虑ZZZQ的片子真好看,没有在挪威硬塞几个黑人,片子里这两个正好,完全符合真实情况。
提示还没看过这剧的还是别看了,除了风景真的没啥好看的,但是看风景不如直接去看纪录片好了,不更好看吗。
1.巨人一家既然不想暴露,还成为全国前几的富豪,这是嫌自己不够高调吗,看里面的照片几千年外貌没变是当人傻吗。还有巨人一家都过了几千年了智商情商还是不变,男二还是保持着高中生的智商情商,在那小儿女情长。
2.看里面巨人一家也不想对小镇人类咋样,还是想保持正面好形象的,但是居民都开始出问题了,仍旧把工业污染废料放在自己住的小镇的水源地,这是嫌居民死得不够快吗,哈哈哈。最后被发现泄露了才想着运走。
3.巨人一家是随便邀请人去的,然后那么重要秘密的办公室是毫不设防,几百年的照片集光明正大的摆在桌上。
4.女主她爸因为在男二公司上班得了职业病但却得不到赔偿在家等死,女主跑去和男二谈恋爱,还啥都做了你懂的,还把男二带回家了,哈哈哈,这是要气死她爸不偿命吗。但是她爸还表示很淡定,2333。女主睡了男二后突然幡然醒悟对不住她爸要和男二分手了,活了几千年的男二因为女主突然想做好人了,卖了自己家。然后他们就和好啦,果然颜值即是正义吗,哈哈哈。
5.看最后一集里面的女警还是个正面角色,前面却演得我还以为是和反派一伙,被收买了。第一集死的女的男主说了那么多疑点,女警完全不信,自己前后都说法不一了,哈哈哈。还有去调查男主说的污染物时先通知了反派说要去调查你那地方有没污染物了,你自己看着办,看到这说没被收买都有点说不过去啊,哈哈哈。
6.男主他妈是一点都不信自己娃啊,怕自己工作没了,卖儿子卖的飞起。还有第一集死的女的她爸也是,对自己女儿死了超淡定,男主给他说了那么多疑点不仅不管,还卖男主。
7.拍摄成本估计很低吧,北欧神话拍的真的太小家子气了,极其有限的打斗,整季合起来不超过半集,就是几个人不带特效的肉搏,那只大狗被派出场几秒钟不到就被手撕了,就没了,最后的打斗也是,感觉肉搏就几秒钟吧,最后打不过了,一个愤怒降雷就没了。
8.男主都看到女主和男二在一张床上了,也还是一直舔,MD你可是雷神,就这?还有既然你都跟家人说你那么厉害了,你家人不信你就做给他们看呀,怕被抓去切片研究吗。
9.剧情极其拖沓,要不是因为已经看了几集想着自己想看的含泪也要看完真的是看不下去了。
丹麦剧《诸神的黄昏》
作品类型:奇幻
主要演员:David Stakston
故事概述:北欧神话之生态危机
上映时间:2020年1月31日在丹麦上映,6集,已完结
北欧题材作品,怎么说呢?剧情啥的,挺无趣,相比之下,故事的设定(北欧神话)与主题(环保话题)比较吸睛,算是一部优劣分明的新作。
本剧六集,每一集内容不尽相同,且只有两个关键点。一,Magne的神奇体质(雷神?);二,环保与污染辩证话题(冰川消融之环保运动)
下面用图片形式列出六集剧名,前几集直接忽略,关注最后一集标题---热爱祖国。从这个片名直接了解了本剧创作团队意图---呼吁环保,环保的目的是什么?->保护人类->良性循环。
进入剧评,先来简单聊一下剧情,看几处情节即可通晓全文。
1,Magne出现(“雷神”出现?)
2,Isolde之死(揭开“隐秘”)
3,“巨人”一族出现(隐秘人生露出冰山一角)
4,2500桶废料被发现(“巨人”的行径被人揭示)
5,雷神 vs 巨人(续集预定中...)
再看本剧主旨,一句话“保护环境,为了人类的未来”。
看了剧情与主旨,接着说一下“优点与缺点”。对照来看,一目了然。
先谈“优势”。
1,故事引入了北欧神话故事,这个噱头比较有看头,虽然事实证明,一切只是“昙花一现”,但至少起到了些许吸睛目的。
2,环保主题,这个与本作的画面结合在一起欣赏,有一股别样气息。
3,配角养眼,这是典型的“喧宾夺主”(褒义理解),关键是男主角这颜值,实在过于路人了。
聚焦败笔。
1,故事的编排过于繁琐,实际上就是一出“环保主题的舞台剧”,却不合时宜生搬硬套融入了“北欧神话”(雷神、巨人、混乱兽)。虽然内容看上去“花哨”了不少,但是仔细想一想,什么玩意?恶搞?!
2,借用了漫威旗下头牌英雄“雷神”的名号,卖点选得不错,但是演员选得似乎有些“寒碜”。
3,一小时可以讲完的故事,硬是拍了六集,“拖延症”不提倡。
简评终。
编剧★☆☆☆☆(环保故事而已)
导演★★★☆☆(故事融合性有问题,靠买噱头起步,能走多远?)
演员★★★★☆(配角抢戏,主角憋屈)
剧情★☆☆☆☆(期待有些高了,故事差了不少)
视效★★★★★(干净)
音效★★★★☆(北欧重金属,气势逼人)
推荐度★★★☆☆(随便看看,不要有奢望)
画面上色调很舒服,几个峡湾空镜让人忍不住想砍柴,剧情上虽然谈不上深刻,但是坦白来说还是有些观点,镜头剪辑方面有好的也有生硬的地方,整个节奏较慢但一些细节交代的还算细致,音乐时而起的比较突兀尖锐。这剧最有特色最吸引人的还是融合了北欧神话的元素,把经济垄断和工业导致的问题和诸神黄昏联系起来,有点像是始祖吸血鬼变体版的好兆头。演员方面痘哥虽然乍看有点楞,但越往后他行事越自有一种阿萨神族或者说维京人那种沉默但有力的old way,挺酷的
北欧的自然风光还是不错的
1还好吧,男主长的没有主角样,演到最后原来是雷神,而女主竟然这么容易就挂了。另一人是恶魔吗?去徒手抓鹿挖心吃。
我也要扶个老爷爷过马路
看了一集,剧情沉闷,节奏古怪,男主兄弟俩丑,女主还算好看但一集就挂了,唯一可圈可点的大概也就自然风光吧。
老实说拍摄蛮喜欢的,没有好莱坞工业糖精那种咋咋呼呼的聒噪,色调冷峻、运镜沉稳。可是你们设定那么牛皮哄哄,什么“现代诸神黄昏”,结果格局落脚点却那么小啊?还“针砭时弊”,还“青春群像”,您可以和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众神》打个擂台了。
真是个很奇怪的剧,呃,都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怪异。北欧Trolls化身人类组成家庭,建立污染企业污染环境,主角小哥则被点化成雷神。把环保和北欧神怪大战结合在一起也挺佩服编剧脑洞的,但能不能别老设定成高中生行吗?你想想都活了几万年的神下凡居然还要跟十几岁的小孩谈情说爱的,你觉得那些神怪们还关心这种问题吗?还有演员都好丑啊,尤其雷神小哥和他弟,长得已经趋于怪异了,整剧除了那个女校长和女儿颜值在线外,其他人都低于真实挪威乡村平均颜值啊。麻烦别再拍高中生内核剧了,你们这些成年人看着不尬吗?
什么狗屁东西!!!一季六集敢情就着一件事翻来覆去的絮叨,最后还没是不清不楚的,真是浪费了这么好的设定!竟然全程吃这一个设定,还是怪我对此剧期待太高!还是给看完了,结尾果然放个屁完事,吊了一季的大战最后一个屁结束了~真是垃圾
我只知道 裡面都是Skam的演員
故事的基底是一个小镇依托一个工厂而活……一开始就弄死lgbtq角色,果然不是us片。青少年剧。北欧神话内容太少了。
猎头的媳妇 神话外衣 环保片
整體感覺還好,在這許多十來二十歲的姑娘中、大多數時候最美的居然是43歲的校長😈😈
挪威西海岸风情展现无遗,冰雪覆盖的峡湾,冰河弯曲入海。小镇就坐落在这样的峡湾之间,面朝冰河,背靠巨大神秘的冰山。制作还是走心的,连马格纳惊醒后嘴角的口水都能看得见!
北欧神话的现代演绎 风景也美到震撼 只是情节推动太生硬了诸神巨人人类一个个都跟没脑子似的 主题也浅到跟没说似的工业污染民主正义什么的 最后雷神证明自己靠的还是伏酉的胳膊肘 然后打一波完事 倒是弟弟的演讲还有点可爱 但是吧 我是来看Herman的 说点情话我就知足了 伏酉这角色人设真的可以 小星星全给Herman🌟啦
设定摄影都不错,但故事实在不抓人,节奏太差了。非要说,塑造人物的细节还是挺戳我的,哥哥妹妹在洗手间不知道干嘛,爹直接进去撒尿,病态家庭的形象瞬间立体了。
挪威青春片真有趣,还讨论环保和民主,别饱汉不知饿汉饥啦,好好谈恋爱就好啦。
步調很慢,氣氛很冷調,沒什麼太華麗的動作或特效,但配著北歐風情和音樂,很棒很諸神黃昏
断章烂尾。全篇只有小受气包能看。
挪威的峡湾果然美到极点。剧里最好看的莫过于那些空镜头了,北欧国家是不是生活平和到编剧都写不出什么冲突了?最后比划两下的打戏是如此的尴尬,整一出偏远小镇里的校园环保片,实在没必要拿北欧神话做噱头。
不行哎。想法蛮好的,把民族文化和神话传说嫁接到当下生活,用环保之类的议题重新演绎。问题是本剧所做的映射太流于表面了,神话反派直接是现世反派,主角一人扛鼎,感觉和晋江男频爽文没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