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于公众号“影探”
作者本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还记得去年刷屏朋友圈的《人生一串》吗?
这部讲述我国烧烤文化的系列纪录片,对大江南北的各色烧烤进行了面面俱到的呈现。
但是,对于海外的特色烧烤,你又有多少了解呢?
最近,网飞的招牌美食节目《主厨的餐桌》再度发力,为我们带来了一部《烧烤》专题。
各色“肉欲”的轮番轰炸,实在令人欲罢不能。
《主厨的餐桌:烧烤》
烧烤,是人类最为古老的烹饪方式。
自原始人发现“火”的奥秘后,烧烤便伴随人类渡过千年岁月。
将捕到的猎物置于炭火之上,迅速催熟——发明伊始,这是尚且稚嫩的人类文明仅有的果腹途径。
但随着时光更迭,煎、炒、蒸、炸样样俱全,对美食的创造早已得心应手的我们,依然放不下对烧烤的执念。
或许,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
食材在火焰的熏烤下,表皮渐成焦糊状,油脂在高温的作用下挤压碰撞,发出滋滋的声响。
又有谁能抵得住这种诱惑呢?
烧烤所调动的,正是人类最为野性外放的味觉追求。
正因如此,纵观大千世界,烧烤特色也是琳琅满目。
本部纪录片用了四集的篇幅,为大家介绍了天南海北四位名厨的烧烤宝典。
>>>>美国德州·斯诺烧烤店
德克萨斯州是美国一块神奇的土地。
这里民风剽悍,盛行着快意恩仇的牛仔文化。
如此豪放的气质,正与烧烤完美契合。
许多德州家庭,都会在闲暇时间驱车旅行,去郊区寻个喜欢的烧烤店,就着啤酒吃烤肉。
其中有家乡下餐馆,门前总会大排长龙,就没个冷清的时候。
这就是斯诺烧烤店。
若是言简意赅的评价这里,就两个字:老派。
本店的主厨,人称“杜丝小姐”,如今却已有85岁高龄。
她在2008年才正式进军餐饮业,一出手便荣封了德州烧烤界的头号招牌。
这里有着最为正宗的德州烧烤美食——
胡椒味香肠、顶级猪肋排、美式烤鸡……
最让四郎把持不住的,则是超大块的牛胸肉。
当他们叠在一起时,透着屏幕都能感受到Q弹的触感。
惬意的周末,到这里点一份烧烤拼盘,各式烤肉配上酸黄瓜和沙拉,别提有多爽了。
>>>>澳大利亚悉尼·火门餐厅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烧烤代表着原始。
但原始并不意味着简单。
澳大利亚有这样一位名厨,恰恰就能把原始的烧烤变成现代文明下的精致菜肴。
他的名字叫伦诺克斯,是火门餐厅的创始人。
火门餐厅的厨房,足以颠覆你的传统认知: 这里不用燃气,不用电力,唯一的厨具是一座恐怖的双门烤炉。 里面的火焰温度,甚至足以熔化玻璃。
谁能想象,在这座举世闻名的“地狱厨房”中,一道道精致的菜肴应运而生。
少废话,上图——
贵为米其林级别的顶级饭店,火门餐厅的价格不菲。
毕竟硬核的食材,只有经过更硬核的厨房,才能散发最硬核的魔力。
“世界最牛烧烤摊”的称号,实在名不虚传。
>>>>美国南卡州·RS餐厅
提起超大只的烧烤美食,相信不少读者的第一反应会是新疆和内蒙的烤全羊。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也有一种与之相似的狂野美食: 全猪烧烤。
它起源于南卡州的黑人乡村,近年来渐渐打开了名气。
最著名的全猪烧烤大厨,名叫罗德尼·斯科特。
就连他的餐厅,都是由自己名字的首字母R和S简单组成。
可见,吃烤全猪时,当地人只认他的招牌。
有别于烤全羊的均匀受热,烤全猪在烧制时,只烤后腿和肩膀。
其他部位都是慢慢熏熟的,充分保证了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口感。
烤制过程中,脂油缓缓滴落在炭火上。
炭火的高温,又迅速将脂油汽化,通过烟雾反哺回食材的表皮上。
烤全猪特有的烟熏脂肪味道,正来源于此。
烤制完成后,再将不同部位的猪肉精心撕下,拌在一起,之后夹在汉堡或卷饼里,便大功告成。
烤全猪在南卡州的地位,丝毫不逊于中国的饺子。
圣诞节要吃,复活节要吃,感恩节也要吃……
其乐融融的攀谈间,时不时嚼一口美味的烤猪汉堡,相信没人不会感叹一句:
人间真好。
>>>>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烧烤农家乐
玛雅文化,是北美原住民留给世界最宝贵的遗产。
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正是玛雅遗迹最多的地方。
那里的深山之中,至今仍有一群美洲原住民,守护着祖先世代留守的土地。
关于“烧烤”,尤卡坦的人民也是颇有心得。
有别于前三种将食物放置在炭火上的烧烤方式,尤卡坦式烧烤则是在土地里完成的。
先在地上挖个坑,铺上一层碳灰,再将盛满食材的地炉置于炭火之上。
等待出炉之余,人们往往会聚在一起,一边擀玉米饼皮,一边说说笑笑。
食材烤好了,玉米薄饼也做好了。
精心烤制的肉和蔬菜卷入热腾腾的玉米薄饼里,香气扑鼻。
霎那间,最正宗的玛雅文化似乎就浮现在眼前。
细心的读者或许已经发现,除了这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特色美食,四郎还捎带介绍了他们背后的大厨。
有年过八旬的高龄老太,有世界闻名的星级大厨,有术业专攻的烤猪名家,也有遁隐于世的美洲土著。
在自己的特色领域,他们是绝对的主角。
这也恰恰与本片的片名相呼应——
一方丰盛的餐桌背后,都有一位别具匠心的主厨。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聊聊《主厨的餐桌》背后的故事。
2012年,一部名叫《寿司之神》的美食纪录片享誉世界。
它记录了日本匠人名厨小野二郎,一生对于完美寿司的不懈探索。
既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各色寿司,又有对于匠人精神的细腻呈现。
仅仅80分钟的纪录片,不知让多少吃货辗转反侧,N刷方能解馋。
甚至由于《寿司之神》的爆火,外网还发明了一个名词:
“食物A片(Food Porn)”。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将美食和性联系在一起,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而本片的爆火,不仅捧红了银幕上的小野二郎,同样打响了镜头后的总导演——大卫·贾柏的名号。
2015年,网飞向这位“食物A片”的缔造者抛出了橄榄枝。
随后,《主厨的餐桌》系列应运而生。
截至目前,本系列共出品了六季,外加一部《法国篇》,年年都有,高产似那啥。
至于平均口碑,更是在九分左右徘徊,妥妥的神作级别。
内容上,本系列与《寿司之神》一脉相承。
不仅聚焦美食本身,更不会放过这些美食缔造者背后的故事。
这正是大卫·贾柏的创作信条——
始于味蕾,又不止于味蕾。
他的作品,往往在观赏美食的同时,还能引发观众深深的思考。
新作《烧烤》中,火门餐厅主厨伦诺克斯的故事,最令四郎难忘。
从籍籍无名的澳洲少年,到享誉世界的绝代名厨,伦诺克斯的崛起之路上,布满了自己的血汗
他的性格就一个字——轴。
年轻时四处拜师,如同苦行僧一般在各大名厨手下学艺。
不为名,不为利,只拿提升厨艺作为唯一目的。
他曾在西班牙的一间乡下餐馆,与另一位名厨一起摸爬滚打,硬生生把这家小店挂上了米其林星级。
但功成名就的他,自觉上限已至,再无提升空间,执意回家创业。
回到悉尼后,他的轴劲依旧不减。
单单为餐厅选址,他就选了四年。
食材的选取上,更是变态般的严苛。
即使是顶级牧场中的牛,也只有3%能入他的法眼。
至于发酵牛肉的“熟成”环节,一般需要30天,严苛一点的最多也就90天。
而伦诺克斯的熟成牛肉,200天是底线。
他也曾说过,如果烤肉上但凡有一道烤架的印痕,对他来说就是失败的。
不过,伦诺克斯的职业态度虽“轴”,却并不意味着他就保守。
能成为一代名厨,伦诺克斯的创造力也不容小觑。
他首创了烤鱼子酱的做法。
将一勺鱼子酱放置在海带上,反复衡量火候,足足花了一年时间去试验完善。
最终这道菜品,也被誉为了千年一遇的人间绝味。
他还打破西方人的成见,将蔬菜沙拉纳入到了烧烤的行列。
烤椰子之类的“黑暗料理”,在他这里更是家常便饭。
在他眼里,没有不能烤的食材,只有不会烤的厨子。
就这样,工作态度的执拗,加上工作能力的创新,让伦诺克斯博得了今天的成就。
这就是《主厨的餐桌》的高级之处——
表面拍做菜,深层拍做人。
伦诺克斯身上所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位厨师的职业素养,更是为人处事的哲理智慧。
想要功成名就,拼搏与巧思缺一不可。
硬性指标上,执拗是必须的;而在软实力中,还需要举一反三的试验与思辨。
二者合一,方成大器。
除伦诺克斯外,其他三位大厨也各有各的心路——
杜丝小姐中年丧偶丧子,人生一度跌入低谷。
但鼓起勇气出山创业后,她发现人生依旧值得一过。
烧烤店的同事,就像她的家人,无话不谈,其乐融融;
店里的顾客,就像她的孩子,美食下肚,笑容浮面。
而每日辛勤的工作,更让她明白了自己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
罗德尼·斯科特小时候成绩很差,经常受到同学的嘲笑。
对于人生,他也没有规划,十分迷茫。
一次家庭的意外,使得他早早子承父业,接下养家的重担。
从前一直逃避困难的他,一步步完善自己的经营策略,最终在全猪烧烤界独占鳌头。
现在的他远比过去富有且自信,有着更为乐观的生活态度,与前进的动力。
尤卡坦的家庭妇女中,有一位名叫罗萨莉亚。
她是玛雅传统文化的坚守者,却因子女们厌倦传统文化而心寒。
久而久之,她开始排斥当下的先进科技,将传统与现代对立。
但一次偶然的机会,罗萨莉亚登上了墨西哥美食节的舞台。
她的烧烤让在场的所有食客赞不绝口,夸赞之余,竟也咨询起了不少玛雅文化的问题。
罗萨莉亚大喜过望,她终于明白:
想要走进大家的心,先要走进大家的胃。
她让孩子教会她上网,通过网络宣传,吸引众多国内外食客前来深山,一饱口福。
当大家吃得开开心心时,也正是宣传玛雅文化的好时机。
传统和现代不应是对立的,它们之间需要一座桥梁进行沟通。
而承担这一作用的,毫无疑问正是美食。
有人认为,大厨的精妙手艺,让美食变得熠熠生辉。
但《主厨的餐桌》告诉我们,大厨与美食之间,也是相互造就的过程。
厨房里的挥斥方遒间,更多的是一件件暖心的故事,一位位鲜活的人物。
天南海北,美食无穷。
短短八季,断然无法涵盖。
《主厨的餐桌》的故事,仍在继续。
希望这部另类的美食纪录片,还能带给观众新的美好。
(完)
看了第一季的前四集,这剧以主厨的经历为载体,诉说着不一样的人生目标、不一样的梦想、不一样的人生旅程。第一集,老奶奶用自己对人生积淀,用心做烧烤,她对好的烧烤的见解是,一分厨艺,三分食材,六分对生活的热爱。第二集,帅哥在拜师前经历过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工作,所以在出师后更加对厨房选址、食材,乃至烧烤的工具都格外挑剔,他最终呈现的烧烤美食显得格外的精致,好像艺术品。第三集,黑人兄弟做烧烤就像他们从事体育运动,更多的靠天赋,更多的凭感觉,看他的厨房和烧烤过程,与前集帅哥的相比,完全是两个方向的极致,就连刷酱的刷子都是用拖把代替。第四集,玛雅人通过烧烤的方式,用最原始的方法保持着人与自然的联系,玛雅大姐更是通过烧烤传承着玛雅文化。目前只看了四集,无论怎样的人,或怎样的厨艺,只要用心做,都会被大家认可。看到一半时,我突然想起了周星驰的《食神》。。。
第三集简直就是不折不扣的美国梦,勤劳踏实肯干的男主角一路走上人生巅峰。第四集对于自我认知和民族文化传统充满了信心和爱的女主角,最终实现了让世界认知和接受她的根源的目标。无论是第三集还是第四集,男女主角的小镇看起来都简陋,却都十分干净整洁有序,看起来非常舒适😌
看完之后心都能沉静下来,似乎没有更重要的事情,只需要心存感激,简单稳定下来去工作即可。
E1: Snow's BBQ (Tootsie Tomanetz) //snowsbbq.com/ 516 Main St, Lexington, Texas 78947
E2: Firedoor (Lennox Hastie //www.firedoor.com.au/ 23-33 Mary St, Surry Hills NSW 2010, Australia
E3: Scott's Bar-B-Que (Rodney Scott) 2734 Hemingway Hwy #5420, Hemingway, SC 29554
比起舌尖并列式的一集三四个主角,走马观花无法深入,还是更喜欢这样一集只讲一个故事,把故事讲完整。
不仅仅有诱人的美食影像,更有让人动容的匠人精神延续,绝对满分的下饭纪录片
很喜歡講女主廚的那兩集,尤其是Snow BBQ. 85歲的奶奶非常inspiring。
制作很精良,抓住了美食纪录片的精髓,就是美食背后的厨师对这道食物注入的情感和理念。每一集不仅仅是一个主厨的创作介绍,更是个人小传记,这样的纪录片是尊重美食以及创造美食的人,可以让观众有多个纬度的观看和思考路径。
Honestly ep2 is sooo much better than the pilot 无论是storytelling还是镜头语言, 第二集完胜pilot
查尔斯顿的可以提上日程了。烤肉的灵魂真的是要有火啊。虽然我最爱的烤肉还是韩式烧烤和撸串
这才是肉啊!看得馋死我了!讲故事就比较一般了,第一集的老奶奶很让人敬佩
第一集,看得两次落泪。部分镜头的缓慢移动+空镜头的配合,加上配乐对情绪的主推,真是能打到人心里。看见美食,更看见美食主厨背后的人生。真好。
这一季出现的墨西哥玛雅老妇,网飞用英语配音把她的西班牙语都盖掉了。网飞是绝对不敢给之前出现的那些“高尚”主厨上配音的。但当她说玛雅语时,网飞又不敢用英语配音去盖了。这里面涉及到的考量,颇为耐人寻味。
大婶烤肉,必属精品
大师出品!
尤其是最後一集,淚目了,墨西哥還沒緩過來但我已經想去吃這家墨西哥菜了!Attica 還沒吃上我就已經變心了,貴我也想吃Noma(;´༎ຶД༎ຶ`)我要飛啊我不行了我要憋死了(;´༎ຶД༎ຶ`)
这就是不断种草的过程...
雪诺BBQ那集,被老太太感动到了,这集是最没有事件的一集,反而让人更有感触。烧烤到头来还是一种人生的态度,一种始终如一把一件事做到极致的匠人精神,是美国梦的个人缩影,是一种价值观的输出,食物让人大饱眼福之余,还有励志的故事。
准备去买一个烧烤架
天啊我为什么大半夜的要看这个!(我直接拿出牛排解冻,明天就烤!)烧烤与匠人的结盟,火焰与灵感的迸发,在弥漫的肉香中闪耀着一种信念,无论是以坚守还是创新来书写传承,都透露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BBQ?够迷人~
一边看一边咽口水……
矫情。
美食即文化
一般美食片:“哇好吃!入口即化!”好一点的美食片:“它为什么好吃?因为千锤百炼。”NETFLIX美食片:“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