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rowley用打响指关车灯
Ep 5后来还出现了他打响指开关书店门的镜头。有人认为这是Doctor Who的彩蛋,因为提提的原因这很有可能是。不过,在书中也提到Crowley打响指做其他事情的情况,比如,在送完婴儿后,从圣詹姆斯公园喂鸭子出来之后:
克鲁利挂挡起步。他忽然想到什么,随手打了个响指。
车轮固定夹消失了。
而原书医院这里熄车灯的方式是挥手:
他冲那辆宾利挥一挥手,灯光随即熄灭。
2、Doctor
明显这是因为提提演过博士加进去的,不过原书里Young先生确实以为Crowley是个医生:
“已经开始了?知道我们还有多长时间吗?”
“我们”,扬先生注意到这个词。对方显然是个支持父母双方共同抚养孩子的医生。
3、“Damien,Warlock”
修女提到的想给小孩起的名字里,而Damien是恐怖片《凶兆》(The Omen, 1976)(也是此书戏仿的蓝本)里美国大使领养的“恶魔之子”的名字。而Warlock是传统指代巫师巫术的名字,同时1989年-1999年有一系列《超速魔侠》(Warlock)电影,讲的是巫师和猎巫人的故事,这可能和修女们喜欢用电影和小说里的邪恶势力的名字来命名婴儿有关。(不过书是1990年出版的)最后书中由于亚当爸爸拒绝才往圣经里选名字,Warlock变成了美国大使养的孩子的名字(听起来就很邪恶哈哈哈)
4、Crowley给Aziraphale打电话打不通
前面他和同事见面的时候,说“今晚我瘫痪了伦敦地区的所有手机网络”
后来回程的车上给Az打电话的时候没有打通,最后去了电话亭。
显然这是他自己的功劳。
5、“我们吃了可丽饼”
第三集前半部分和这里有呼应,讲的是1793年的巴黎,不过书里没有提到他们吃了什么,只是说那顿很美味。
6、交管员
天使恶魔走的时候他手上的东西冒出了火花,其实这是Aziraphale干的。书里是这么描述的:
宾利车从一位目瞪口呆的交管员身边驶过,他手中的罚单簿刚刚自燃了。克鲁利吃了一惊。
“我绝对不是有意这么干的。”他说
亚茨拉斐尔脸色一红。
“是我干的。”他说,“我一直以为是你们的人创造出了交管员。”
小天使帮恶魔解决罚单问题还脸红,太可爱了QAQ
7、桑德海姆
在书店里恶魔拿起一盒Into the Woods的唱片,说“永生的头几晚没有桑德海姆可以听呢”
8、Mary Poppins
剧中Crowley的保姆是装扮成Mary Poppins的,实际上,这也是书中的设定:
有一次圣诞节,克鲁利在电视上看了迪士尼1964年的名片Mary Poppins.他考虑着该如何对付肯定会排成长队,甚至组成圆形阵列等候面试的保姆们。
C甚至连雨伞都呼应了Mary Poppins的鹦鹉头雨伞。
9、保姆和园丁的名字
在剧里没有提到保姆的名字,但是剧里Warlock喊了园丁“Mr Francis”
据书,这里Az的名字沿用的是圣方济各(Francis of Assisi), 他常被人尊为动物的守护神。而Nanny没有在剧中出现的名字则是Ashtoreth,是古代叙利亚和腓尼基人的性与繁殖女神,由于异教常归于邪恶阵营(C真会给自己起名字我瑞思拜)
10、摇篮曲
据访谈,提提唱的这首歌是Neil写的歌词,和书里提到的摇篮曲歌词不一样。摇篮曲的曲调也出现在了片头的后部分。
11、《音乐之声》
这是一个反复出现的梗。恶魔说“你的老大超爱《音乐之声》”“你真的可以在永恒里踏遍千山”
这对应了书里讲的永恒的大山和千年磨一次嘴的小鸟的故事(我魂穿Heaven Sent呜呜呜)以及克鲁利说的话:
“关键是等这只鸟把山磨平了...结果你还在看音乐之声。而且你会喜欢它。你肯定会的。因为你别无选择。天堂没有品位”
剧里,后面Az上去报告工作的时候加百列说“Cimb every mountain”,后面的人接“Ford every stream”,这正是《音乐之声》里“踏遍千山”(Climb Every Mountain)这首歌的歌词。
在最后一集里,天堂把叛变的天使抓起来的时候又在唱My Favourite Things, 这个已经有人提到。
12、“请勿舔墙”
地狱的墙壁上面贴了一个这个常见的恶搞告示
13、“It`s late.”
剧里有这么一段话:
其书中原文是:“It`s late.”"I can see that, comes of sticking it into your sleeve.""Not the bird. The dog. It`s late."这里恶魔理解成天使说鸽子死了,所以才有后面那句话。
14、“西班牙宗教审判所”
剧里有这么一句话:
这有对应的书内原文,在开始前面C从医院回来的时候:
克鲁利曾因为西班牙宗教审判所得到嘉奖。(原书翻译为“得到西班牙宗教审判所的嘉奖”,但原文是“got a commendation for the Spanish Inquisition”,再看剧中的台词,我觉得应该翻译成“因为...得到嘉奖”)他当时在西班牙,主要是在高档社区的小酒吧里闲晃,等奖状寄到手里才知道这码事。他去看了一眼,然后回来足足醉了一个星期。
15、Freddie Mercury
这集最后的CAST里面有“Freddie Mercury - Ben Crowe”, 我回去看了半天没看见Freddie在哪里,还以为是硬加进去的小彩蛋。后来发现书里有这么一句话:
“哦该死该死该死该死。为什么是现在?为什么是我?”他喃喃自语道。皇后乐队的熟悉旋律席卷而来。
突然间,乐队主唱Freddie Mercury对他说道:因为这是你应得的奖赏,克鲁利。
可能Neil认为音响里说话的那个人就是Freddie吧。
16、曲子
天使一开始在书店接电话时听的曲子是 Schubert String Quintet in C Major, D.956 Ⅲ. Scherzo (我Shazam出来的), 天使恶魔俩人一起喝酒的曲子也是这个。(很有意思的是剧里克鲁利在讲地狱的作曲家时把书里的Brahms变成了Schubert,感觉没有什么深意只是随口说说。)
(补:来源:Syfy)
17、书店里的Terry帽子
在衣架上挂着。
18、第欧根尼俱乐部
天使和恶魔从公园出来之后,天使身后的建筑物是Sherlock里出现的第欧根尼俱乐部。
19、丽兹大酒店
这里的Ritz取景并不是Ritz而是Criterion, 《福尔摩斯探案集》里福尔摩斯和华生第一次相遇(和斯坦福吃饭)的地方。
《神探夏洛克》定下拍摄计划之后,魔法特麦哥等神夏主创曾在这里吃庆祝餐。
(第一集结束)
1、索多玛和蛾摩拉
从网上拖下来的:“ 耶和华因为索多玛与蛾摩拉的罪恶,要毁灭两城,亚伯拉罕向他求情,耶和华答应,若在城中能找到十个义人,他就不毁那城。结果,耶和华所派的两位天使一去,所见义人,唯有罗得一家,天使告诉罗德到山上避难,逃难时切不可回头看,罗德的妻不遵神谕回头看了一眼,化作盐柱。 ”
2、Dick Turpin
牛顿说:"如果你想知道可以问我原因。”
那个女生没有理他走了。后来安娜丝玛问了他这个问题。
3、Uncle Terry`s Hat
在猎巫广告的右边有这样一个广告:
同样在致敬特里·普拉切特。
4、小辣椒的名字
皮聘·凯兰崔尔·月童,前面两个名字来自于《指环王》。
5、漆弹
扔在天使身上的漆弹是蓝色的。在原著里,天使是流蓝血的:
“哦,好疼,”躺下的天使呻吟道,“正好打在我的肋骨下面。”
“对,但你平时不都流蓝血吗?”克鲁利说。
原著里也没有克鲁利吹颜料的描写,只有天使对于“心上的污渍”的抱怨。
(但是!加的好啊加的妙!)
6、“在内心深处你是一个非常好...”
原著里的话恶魔并没有这么生气:
“行了,行了。”克鲁利截住他,“你干嘛不把这话告诉整个该……该活的世界?”
(但是!生气好啊生气妙!)
7、Crowley的车牌
“NIAT RUC”,倒过来是“Curtain”。
(据:Syfy)
为了向当年(最后没能拍成的)电影版导演Terry Gilliam致意,这里是仿照了Monty Python`s The Meaning of life里的秋天场景右侧纪念碑上的字母。(Terry Gilliam是Monty Python成员)
8、亚当床头的玩具
正是后面出现的的海怪和外星人
9、“The water slide of...”
在吃饭的时候,恶魔说:
原文是
“Suspicion will slide of him like...whatever it is water slides off.”
后来他在车上才想起来:
“Ducks! The water slides off ducks.”
10、 “Tickety-boo”
这和最后一集恶魔被抓走的时候说的“Tickety-boo”照应了。(说明那时被抓的是天使)
11、号码
书中天使是先发现了扬家,打电话给查号台查了电话号,才发现电话号然后打过去的。放在现在显然不适用了,所以书里换了一种方式,感觉也更合理:知道号码和预言-打电话-听到关于狗狗后脚站立的话-确定是这家。 12、预言
这里天使看到的闪现的预言都是剧里和书里有的,而且这一条:“他不是他所说的那样。”
这也是是后来牛顿和安娜丝玛解决末日问题的重要预言。
13、Pulsifer家族
Adultery Pulsifer和Newton Pulsifer都是Jack Whitehall演的。
(第二集结束)
1、Unicorn
一只独角兽从诺亚的船上跑下来了,这可能是他们后来变得稀少甚至灭绝的原因。
2、Crowley的全名
尼尔·盖曼说在第三集我们会知道Crowley的全名。然而“J”就是"J”这个让人感觉上当受骗...
3、亚当写的书
亚当写的书的内容在原著里就有提到:
“我还写过一本呢。那本书棒极了,几乎有八页长。讲的是个海盗,他是知名的侦探。而且我还画了插图。”他突然豪情大发,又接着说,“如果你想看的话,我就借你看看。我打赌比你丢的书精彩多了。特别是恐龙出现在太空船里,跟牛仔们开打的部分。”
(我说,后来和某三集片以及某英国国民剧内容相似是巧合,要不就是后来的编剧在搞鬼)
4、报纸
恶魔手上的报纸是"Infernal Times"(地狱时报);在第一集,天使手里的报纸则是“Celestial Observer”(天堂观察)
而克鲁利看的报纸上的文章写的是“Research Reveals Exorcism on the Rise in Wales”(研究表明威尔士的驱魔行为数目有所上升)
5、“Aura”
原文描述亚当的“气场”是这样比喻的:
这个原因,就跟站在伦敦特拉法加广场上的人看不到整个英国是一样。
在这里,换成了时代广场和美国。
6、"You-know-who"
Aziraphale打电话给Shadwell的时候对他说“I`m you-know-who.”(想让自己听起来神秘一点,结果搞得像伏地魔。)
7、猫王
快递员看了一眼厨房里的人,然后露出了一丝诡异的微笑。看过原著的人就应该明白这里这个人是谁:
快递员顿了顿说,“那个柜台后面的小子,您觉得他眼熟吗?”
“不。”塞布尔递给那人五美元小费,然后打开包裹。
……
在汉堡王店铺的柜台后面,额头垂着一绺乱发的矮胖男子又往煎锅里放了六块肉饼。他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此时正柔声唱着歌。
“……你永远抓不到兔子。”他轻轻哼唱着猫王的"Hound Dog",“你也不是我的朋友……”
片中这个人在唱的歌正是“Hound Dog”。有意思的是,在书的前面,有这样一段话:
一份典型的《国民世界周刊》会告诉整个世界,有人在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市买的巨无霸汉堡上看到了耶稣的脸,再配上画家绘制的汉堡想象图;或是有人最近目击猫王在得梅因市一家汉堡王打工;或是得梅因市家庭主妇听猫王的音乐治好了癌症;或是最近在中西部地区大肆繁衍的狼人是一位高贵的拓荒者妇女被大脚野人强暴产下的后代;以及猫王是在1976年被太空人劫持的,因为他对这个世界来说好得过分了。(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个故事的确是真的。)
在书后天启四骑士街头的时候,死神说他没动过猫王一根指头:
“你怎么回事啊?”特德急躁地说,“继续,按D,猫王是1976年死的。”
我不在乎这上面怎么说,戴头盔的高个骑手说,我没碰过他一根指头。
由这几段我们可以推断饥荒在爱荷华得梅因的餐馆里那个唱歌的打工仔就是猫王。(网友还说这个餐馆和DW912 Heaven Sent的布局非常相似,那个餐馆里还有猫王壁画。)
8、“第三个非固定会合点”
这里Az提到的地点有“老露台,19路公交车和大英博物馆咖啡馆”公交车见面在第一集中出现过,而大英博物馆咖啡馆则是书里他们在培养Warlock的时候碰面的地方:(实际上还有公交车美术馆音乐厅等,但感觉无一例外都是特工碰头常见地点....?感觉和这本书的隐喻有关。)
他们在大英博物馆的咖啡厅碰了个面。这里是冷战时期所有脚酸脚软特工们的另一处避难所。
他们还在那里吃了顿饭,值得一提的是,Az吃的是“恶魔蛋”,而Crowley点的是“天使白蛋糕”。(但这份蛋糕后来还是被馋嘴的天使吃掉了。)
(第三集结束)
1、兔子
屏幕上的兔子和屏幕中Hastur头上的青蛙是Neil Gaiman配音的(倒回去听的我被可爱死了)
(来源:syfy)
2、路人
跟Az搭话的路人小哥是新版DW里小土豆Strax的扮演者。
(Metatron是新版DW的YANA博士这个已经有人提到)
3、答录机
这里感觉Az连答录机都不知道咋用,这里在原著也有表现。
“嗨我是安东尼·克鲁利。嗯,我……”
“克鲁利!”亚茨拉斐尔试图把喊叫和嘶叫合为一体,“听着!我没多少时间!那……”
“……现在可能不在,或是睡觉,或是在忙,或是别的什么。请……”
“闭嘴!听着!它在塔德菲尔德!书里都写了!你必须阻止……”
...
“嘀——嘀——嘀——”
“别再出怪声了!”
4、F-word
书中先是讲了Az“六千年都没有说过脏话”:
亚茨拉斐尔喃喃说道。他六千年都没说过脏话,所以现在也不准备改口。
而在书的后面沙德维尔在书店发现他之前,他因为进了灵阵生气地说了F-word
正如剧中的情节:
1、电话推销员
电话推销员的屏幕上她输入了Queen的名曲的名字“Another One Bites the Dust”
书中电话推销员后来给安娜丝玛打了电话,被牛顿接了,还吐槽说自己“丢了一天”。
1、Tori Amos
(来自豆瓣网友 蠓子虾酱)
小辣椒这里说的“I believe in peace, bitch” 是Tori Amos "Under the Pink" 专中 "The Waitress" 一首的歌词。
2、片尾曲
同时,本集片尾曲“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也是 Tori Amo演唱的, David Arnold在钢琴弹唱的基础上加了弦乐。这首歌在书的尾声中提到:
他们又去了丽兹大酒店,那里有张桌子神奇地空了出来。也许最近这一系列事件,对世界本质造成了一些副作用。因为在他们吃饭的时候,有史以来头一次有一只夜莺在伯克莱广场上欢唱。
因为这首歌的歌词里有“There were angels dining at the Ritz, and 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他俩吃饭也可以说是真实的“Angels dining at the Ritz”了。
Tori Amos和Neil Gaiman是多年的好友,Neil给Tori的Strange Little Girls里的每个Girl写了小故事,写Tourbook,把Tori写进睡魔,而Tori也在歌曲中提到Neil, 比如Tear in Your Hand中的“If you need me, me and Neil be hanging out with the dream king”,他们互相给对方的书写前言等等。
3、Richmal Crompton
最后一集书店里出现了一套新的Richmal Crompton系列童书,《好兆头》这本书雏形故事是对这个的戏仿。
4、Lazing on a Sunday Afternoon
公园里号手们吹的歌曲是Queen的“Lazing on a Sunday Afternoon”
5、Shadwell看的书
书上的图画正是被扔进去试圣水的圆鼓鼓小恶魔。
6、Tartan
这两句话是由书中修自行车的部分的对话改过来的。原书里是Az给C的车上加的行李架上有“格子呢捆绳。”:
“格子呢捆绳?”
“格子呢很时髦的。”
克鲁利呻吟一声。每当天使设法把思路调整到二十世纪时,它总会停留在五十年代。
(结束,评论可补)
P.S. 在能找到的其他的帖中提到的梗我基本上就不在这里重复写了。
后记:
从跳进好兆头书坑到现在一年了,这剧几乎有我喜欢的所有东西,喜欢Neil & Terry, 喜欢书,喜欢广播剧,喜欢辛老师和大提提,喜欢DW,神夏,绅士联盟,喜欢Tori Amos。希望这部剧能给大家带来快乐~
艰难时刻大多数都是属于天使A的,不是因为单纯天真被人骗,就是因为贪吃被人抓,总是需要魔鬼C来救他。魔鬼也有hard times,大多是因为职业倦怠,在第一集时,C被指派去送撒旦之子,他就悲愤地问过,why me? 这集见证了A与C历经六千年的友谊,分分合合。
一、公元前4004年,伊甸园
A因为把上帝给他的火焰剑送给了亚当,被上帝责问。A支支吾吾的,既不敢说实话,又不会说谎。上帝一言不发地消失了。
二、公元前3004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人们正在建造诺亚方舟。A心情不是很好,C赶来安慰他。
A:上帝有点不高兴,要消灭人类。暴雨将至。
C:All of them?
A:just the locals. 我不认为上帝在生中国人的气,或是美国原住民的气,或是澳洲。。。
C:Not yet...
A:上面那位诺亚先生就不会有事,还有他全家。
C:然后淹了所有其他人?。。。不会连孩子也。。。You can't kill kids. (想起好莱圬曾有不成文的原则,电影或剧中不能让孩子死去)
A点头不语
C:这种事应该只有我们恶魔才会做!
A:之后上帝会发明一个叫rainbow的东西,作为不杀其他人的保证。
C:How kind!
A:You can't judge the almighty Lord.
三、公元33年,各各他山,耶稣受难。A当然又不开心。
C:你是来窃笑那个可怜虫的吗?
A:我是那种人吗我?
C:是你们天使把他钉上去的哦。
A:政策的制定。。。我又没有发言权。。。
。。。。。
C:所以他到底是说了什么把大家都给惹毛了?
A:Be kind to each other.
C:啧。。。这话确实要不得。
四、八年后(公元41年),罗马
这回轮到C不开心了,因为他到罗马是公干。
A凑了过来:你还是魔鬼吧?
C:这什么鬼问题。不然我是什么,一只土豚吗?
A:要在罗马待很久吗?
C:只是来诱惑某人一下下。你呢?
A吃货相毕露:我来试试深特罗尼乌斯的新餐馆。牡蛎一级棒。
C忧桑地:我还没吃过牡蛎呢。
A:要不要我小小地怂恿诱惑一下你?
C瞪眼。
A:噢,那是你的工作。
五、公元537年,Wessex王国
C(黑骑士):我是来煽风点火的。
A(圆桌骑士)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煽风点火干什么?要煮粥吗?
原来C是来鼓动战争,而A是来宣传和平的,fermenting peace。
C:所以咱俩在这个又冷又潮湿的地方埋头苦干。最后彼此抵消白忙一场。
A:是有点潮。
然后C就开始鼓动A不要干了,回去瞎报告一番得了,反正也是抵消,没任何结果。A有所动摇,但还是担心后果很严重。
六、1601年,伦敦环球剧院,正在上演哈姆雷特。台下A买葡萄,反正不是讨论吃的,就是在买吃的,要不就是在吃。C来继续鼓动A消极怠工,反正也是互相抵消的嘛。一个去bless,另一个去attempt。报告上胡写一气,No body has to know.
这回A同意了。因为A喜欢哈姆雷特,C还得去把这部剧搞红。有趣的是,天使喜欢悲剧,而魔鬼喜欢喜剧多一些,Still prefer the funny ones。
七、1793年,巴黎的巴士底狱,A要被砍头啦。
C再一次来救A:还以为你开书店去了。
A:开了。有点嘴馋,想吃可丽饼了,crepe.
C:所以你不辞辛苦,穿过英吉利海峡,穿成那样,就为了吃可丽饼。
A:这不是上个月被训斥了,行了太多无谓的奇迹。加百利给了我严厉的书面警告。
C沾沾自喜:我倒是因为表现优异遭到了表扬。别让我们的人知道我救了个天使,那就不是书面警告这么简单了。
八、1862年伦敦圣詹姆斯公园。A与C合作太久了,C开始担心如果被“上头”知道一个魔鬼在与天使合作,“全盘计划都会泡汤,我们需要一个备用计划”。
A若有所思:泡汤。。嗯。。I like bath(泡澡)。然而在得知C的备用计划是自杀时,A很生气,转身就走了。原来魔鬼的自杀药是圣水 Holy Water。
九‘1941年伦敦某教堂。二战期间,卷福版Sherlock的哥哥Mycroft出现了,一开始以为他还是MI6的特工,结果他个浓眉大眼的这回叛变了,是元首派来的。
A又一次天真地上了当。双面间谍遇双面间谍,反转再反转。反正C是冒着必须进教堂的危险来了,不但救了A,也救了那一箱子预言书。
十1967年,伦敦SOHO区,C在为了圣水组织抢劫教堂。在这里认识了猎女巫者沙德威尔,捏造了一个组织骗了C好多年的钱。
A直接给C带一瓶最圣的圣水,就为了阻止这次抢劫事件。
C:Should I say thank you?
A:Better not.
A:Maybe one day we could....I don't know....go for a picnic or dine at Ritz's.
永远忘不了吃的A啊。这集余下的内容远不如A与C的这上下六千年。
麦克-辛演的天使,白白胖胖的,毛绒绒的,还是个吃货。天使长加百利第一次来找他传递消息时,他正要吃寿司,还会讲日语。魔鬼来找他商量时,一开始怎么说都不行,后来魔鬼说我还欠你顿午饭呢吧,上回在那个哪。天使说,巴黎。然后就是一只光盘子。
上次见麦克-辛,还是《性爱大师》,他就是那大师。再上一次见他,是《暮光之城》里老得不能再老的一只吸血鬼。
魔鬼的演员我不熟,大卫-田纳特,他的戏没看过,据说演过《杰西卡-琼斯》里的反派。这个魔鬼,有点哥特风。喜欢音乐。对着天使吹,你看,莫扎特在我们这边吧,还有贝多芬,巴赫全家。你们天堂那边没什么好音乐家。
两个人在地球生活了几千年,过得好好的。这天魔鬼接到了任务,用狸猫换太子的手法把撒旦之子放到了人间。阴差阳错地放错了地方。撒旦之子十一岁生日时会得到一只狗作为礼物,一旦他给狗取了名字,就启动了地球灭亡,即末日的程序。魔鬼不愿意地球灭亡,生活得不错嘛,就求天使来帮忙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魔鬼说那些大猩猩,末日是粉红色的星星坠落。让我想起《穹顶之下》里的pink star。
魔鬼扮成保姆的样子去假撒旦之子家应聘,像极了《窈窕奶爸》。
天使长加百利是《广告狂人》里的Don演的,老了是老了,却仍风度翩翩。
据说还有卷福本尼迪科特出演撒旦,目前尚未出现。
就是冲着这Cast来看的,轻松搞笑。
今年已经太沉重了,权游之后需要休息一下。看完这部Good Omens,六月再看《使女的故事》。
我是个大孩子了,不能够动不动就打一分平衡分数了。
但这个评分实在与我的心理预期差太远了。我知道腐剧一般会比它的真实水平分数高些,但我没想到高出这么多。
我不禁想问,你们有没有想过如果天使被设定成女性(而同时克劳利旁边又设置一个有魅力的男性),你们能把她骂成什么样?面对这样一个,厌恶自己职责故无法好好完成它,想遵从内心渴望(保护人类)却又极力抗拒,只因为它是“dirty work”,遇到危险第一反应是拿剑指着自己的好(男)友,威胁他马上想出解决办法来,这样一个软弱无力而迷茫的女性角色,又同时占了米迦勒一样多的戏份,你们会骂成什么样子?我不会骂这样一个男性角色,也不会骂这样一个女性角色,但我知道这样一个角色必定会是毁誉参半的,而现在一个个叫着“小甜心!”的人当遇到一个相同属性的女性却很可能会骂出她们能想出来最恶毒的词汇。
我不会说这必然成真,这只是一个综合我以往观剧经验做出的推论。但是米迦勒这个角色,恕我直言,更多的表现出了“可爱”“吃货”“书虫”这种偏向人设的东西,而对剧情没有什么正向推动,在问题面前也往往表现为一个需要保护的求助者。这不像是双男主剧中的一位男主,而更像是什么过去电视剧里为了凸显“男主”英勇的“女主”。现在即使是男女主的剧都要尽量把女主往强势刻画,即使是看起来软弱的女主也会有一些闪光点,双男主的剧却放弃了这种对抗的人物关系,还受到了好评。也算是人间迷惑行为了。
这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而它的其它部分也与“一流”相差甚远,至少与“8.7”这个评分相差甚远。我只说我认为很糟糕的几点。
1,换婴。事实上我刚看到第一集的时候是报了很高的期待的,就是因为这个三婴互换情节。编剧用了一系列巧合让撒旦之子脱离了恶魔们的看护,成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虽然对于我这种见过太多套路的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烧脑的情节,但是这样阴差阳错的情节让我联想到了一些精彩的故事,让我肯定了编剧的水平,并且与扑克牌交切的镜头让我对导演的技术也十分期待。
但看到后面发现,做这样一个复杂的情节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镜头只瞄准了两个孩子,第三个孩子被遗忘了。而事实上亚当之外的另一个孩子也只不过得到了匆匆几个镜头。
也就是说,三个家庭的互换情节,是可有可无的,把情节变成:恶魔之子被傻兮兮的修女换到富人家后,被不知情的老修女换回来了,然后恶魔之子在教堂倒闭后被收养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设置成三个家庭,除了炫技这个原因,我想不出别的了。
2,boss战的时候,主角团的参与度基本上和酱油没什么区别,三个小boss居然是被三个孩子,打死的,这是什么?儿童剧吗?当然这剧是有很浓厚的英式幽默成分,出现这种意料之外的东西很正常(虽然它不在情理之中),但三个孩子并没有表现出他们所对应的信念。一开始我觉得,女孩子一直有人文主义者的倾向,向往和平我可以理解,但另两个根本没有表现出环境爱好者和美食爱好者的倾向啊。
说了这一点我怕被打脸,就又去看了一眼原剧,然后发现这个:
女孩子不仅不是个和平主义者,还在前面的台词中表现出了暴力解决一切的倾向。这就使得那个boss战与本身的人物性格起了冲突。本来几个角色形象就不饱满,现在更是成拧着的了。而且几个反派也是傻,人家捅向你第一反应都不是躲而是拿手拦。
这电影我只看了一遍,所以有的地方可能没有注意到,如果有人不赞同,可以告诉我。
我并不讨厌这部剧,英式幽默我很喜欢,一些情节也很有想象力,腐的情节我很喜欢,但这个甜到掉牙了,有点腻。我提出的问题也往往不是大问题,只不过让我无法跪着叫爸爸。搁我来说,它在7分左右是刚刚好的,但是,我是在弹幕网站上看的,有的人表示了“这个结局很迷”,就被喷的妈都不认识,说人家没看懂。我也不知道人家的观影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也许个个是中传北影毕业的专业影评人大佬,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1. 这是一部BBC出品的,以两个男人——well, not exactly人——的友谊为主题的剧集。
(证毕,下面还有必要看吗?)
2.演员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大卫·田纳特(魔鬼扮演者)接受采访时表示:
"It's a love story, without a doubt. These two characters are each other’s significant other. They rely on each other. They’re beholden to each other. They’re bonded to each other."
(演员盖章love story是不是BBC官宣模版?@马丁·弗里曼)
3.导演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 Douglas Mackinnon对第3集教堂爆炸事件作了如下评价:
“I know that Michael Sheen is a hundred per cent sure that Aziraphale falls in love with Crowley, and that moments occurs when the bomb drops on the church.”
4. 编剧兼原书作者部分认同这是一个爱情故事。Neil Gaiman接受采访时表示:
"It's love story which isn't exactly a love story. They're an angel and a demon, two preternatural entities. But they're man-shaped and man-sized. This is their love story."
5.路人认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第4集Crowley邀Aziraphale私奔不成,说着“我绝对不会想你”扬长而去,一位路人以过来人的身份劝Aziraphale别与渣男纠缠:
“I’ve been there, You’re better off without him.”
6.大天使们认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第4集三大天使围攻霸凌Aziraphale时,其中一人称Crowley是Aziraphale的男友:
“your boyfriend in the dark glasses”
7. Crowley两次三番要求 Aziraphale跟他run away/go off together。
(run away/go off的正确翻译是“私奔。”)
“宇宙很大,我们总可以一起私奔。”
“一起私奔?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吧?”
(对,听听你自己在说什么吧!)
8.第3集Aziraphale在教堂有难时Crowley冒着生命危险来救他。要知道魔鬼进教堂是很危险的,所以后来Aziraphale听说Crowley要抢劫教堂,急得给他提供了圣水。
9. 接第8条,提供完圣水后,Crowley 要送Aziraphale回家,Aziraphale表示:
“You go too fast for me, Crowley.”
(正确翻译是:“你飙车太快,人家受不了了啦。”)
但Aziraphale对Crowley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承诺:
“perhaps one day we could go for a picnic. Dine at the Ritz.”
(这个愿望最后甜蜜地实现了。)
10.第3集和第6集,Crowley反复强调“our side”。他和Aziraphale是一边,全宇宙的其他——呃,其他东西——都是另一边。
(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考证英伦搞基史上的各种典故:
“us against the rest of the world”——《神探夏洛克》
“Sebastian and Charles,contra mundum”——《故园风雨后》
Aziraphale,你听不见整个人类历史上的所有基友在为你们祝福吗?我们没有实现的心愿,请一定替我们完成!我们人类只能对抗个全世界,你们可要好好地代我们对抗天堂、地狱、全宇宙啊!)
11.“我们都做朋友多少年了!6000年了!”
“我们不是朋友,我根本就不喜欢你。”
“你喜欢!”
12. 第5集Crowley以为Aziraphale死了时,一直失心疯地高呼对方的神的名字,
“Aziraphale! Where the heaven are you?”
“For god’s sake“
最后他说有人杀了“我最好的朋友”。
这段的背景音乐是皇后乐队的 “You’re my best friend”,来感受一下歌词节选:
Ooh, you make me live
I'll never be lonely You're my only one
(据豆友@Olamuse补充,这首歌是皇后乐队贝斯手写给他老婆的。)
后来Crowley走出书店是背景音乐进一步升级为皇后乐队的 “Somebody to love”。
13..第5集Aziraphale表示:
“Pity I can’t inhabit yours. Angel, demon. Probably explode.”
(正确翻译是:“真遗憾我不能进入你的身体。天使进入魔鬼的身体,可能会爆炸吧。”)
然而第6集他们还是没有抑制住冲动,终于进入了对方的身体,实现了宇宙的大和谐。
14. Aziraphale的书店烧毁后,Crowley邀请Aziraphale去他家过夜。
Aziraphale以“组织可能不同意”为由羞涩拒绝,但后来还是坐上了同一辆巴士(第二天早晨两人已经神秘地交换了身体)。
15. Aziraphale和Crowley一个代父职(园丁),一个代母职(保姆),愉快地共同抚养了一个孩子。然后他们还嫌不过瘾,又去共同抚养第二个孩子。在世界可能毁灭之前,他们静止时间,一左一右牵着这个孩子照了张标准全家福。
16.Aziraphale无数次的撒娇我就不说了:
画风大概就是:“你看那个人用枪对着人家啦,你再不做点什么的话,人家,人家,人家就不理你了啦。”
(我真的好担心他会跺脚。)
17.Crowley无数次男友力十足的壁咚、营救、“都交给我”、买冰激凌,洗衣服,这些我也不说了。
18.故事的大结局是Aziraphale和Crowley实现了去Ritz共进午餐的约定。他们举起香槟,庆祝爱的奇迹,背景音乐是《夜莺在伯克利广场歌唱》。想想这是一首多么浪漫的爱情歌曲吧:
That certain night The night we met There was magic abroad in the air There were angels dining at the Ritz And 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
I may be right I may be wrong But I'm perfectly willing to swear That when you turned and smiled at me 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
The moon that lingered over London town Poor puzzled moon he wore a frown How could he know we two were so in love The whole damned world seemed upside down
The streets of town were paved with stars It was such a romantic affair And as we kissed and said goodnight A nightingale sang in Berkeley square
(上帝啊,撒旦啊,叫我们说什么好?)
本文·首发于“奇遇电影”公众号(有删减),谢绝转载。部分图取自“奇遇电影”,其余源自豆瓣相关条目。
如果我在1987年提出这个问题,也许没几个人能答得上来,就像他本人所说的那样,那时的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没什么名气的作者”。
也就是在1987年,27岁的尼尔·盖曼正在着手创作一部名为《睡魔》的系列漫画,后来的事情,却是他不曾预料到的:作为眩晕漫画(Vertigo,美国漫画巨头DC在90年代设立的子公司之一)的作品,《睡魔》以其沉郁阴暗的基调、富有诗意的对白和奇幻瑰丽的故事赢得了欧美读者的喜爱,不仅成为了一部里程碑式的漫画杰作,还逐渐变成了一种全球性的文化现象。
在此之后九年间,《睡魔》共推出75期漫画,获得了不计其数的漫画奖项,让越来越多人知道了“尼尔·盖曼是谁”。
这位爱穿黑色衣服、头发总是乱糟糟的年轻作者没有因为《睡魔》的成功而继续在“漫画编剧”这条路上行进,相反,他正计划着一个颇有朋克精神的“冒险行动”,试图探索新的领域。
这个看似疯狂的决定在今天看来是无比正确的。2001年,尼尔·盖曼的奇幻小说《美国众神》出版,这本被读者戏称为“神话黑暗都市奇幻哥特恐怖浪漫幽默公路小说”的跨类型之作几乎包揽了2002年雨果奖和星云奖在内的所有重要奖项。而后,尼尔·盖曼又相继推出了《鬼妈妈》、《绿字的研究》、《蜘蛛男孩》等多本小说,与《美国众神》相似的是,这些小说几乎都获得了一些重要奖项,并且本本畅销。
新世纪以来的幻想文学创作让尼尔·盖曼一跃成为欧美文坛中最耀眼的明星,连最会讲故事的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都曾说:
尼尔·盖曼是一个堆满故事的宝库,无论以何种媒介阅读他,都是我们的幸运。
在征服了文坛后,尼尔·盖曼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他开始进军影坛,以编剧甚至是制片人的身份参与到自己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无论是温馨浪漫的《星尘》还是怪诞诡异的《鬼妈妈》,尼尔·盖曼总能像魔术师一样吸引观众的目光(在其他作家眼中,他更像是魔法师),当然,这也包括大热的美剧《美国众神》。
开玩笑地说,想要找到还未被影视化的尼尔·盖曼作品并不太容易——也许包括项目搁浅的《睡魔》,毕竟,连他的短篇小说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派对搭讪秘诀》,但由他和英国著名幻想小说家特里·普拉切特共同写就的幽默奇幻小说《好兆头》确实在很长时间内都没能成功登上大银幕,即使这可能是粉丝们最希望得到影视化的尼尔·盖曼作品,至于各种缘由,请容许我先卖个关子。
《好兆头》讲述了人类正面临着世界末日的最终审判,而开古董书店、爱发牢骚的天使亚茨拉斐尔与酷爱飚车、摇滚乐的恶魔克鲁利却意外干预了这场浩劫,在一片混乱中,似乎没人注意到,那个将主宰世界命运的关键角色——神之大敌、诸王的毁灭者、撒旦之种和黑暗之君——敌基督,其实另有其人……
经过多年的等待,终于,由BBC与亚马逊影业合拍的6集美剧《好兆头》在5月的最后一天一次性放出!就像电影《星尘》制作时那样,几乎所有演员——包括“神秘博士”大卫·田纳特、《暮光之城》系列演员麦克·辛——都是尼尔·盖曼的忠实粉丝。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也在剧中饰演了一个不露脸的角色(在饰演“史矛革”之后,本尼对于这种角色似乎有一种奇怪的执念),尼尔·盖曼的亲身参与更成为了剧版《好兆头》的质量保证,让小说的幽默精神得到了完整再现。
原版小说和剧版《好兆头》的英文原名“Good Omens”很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上映于1976年的恐怖类型电影《凶兆(The Omen)》,事实上,尼尔·盖曼和特里·普拉切特确实在恶搞这部宗教感极强的邪典电影,影片《凶兆》的故事是:美国大使罗伯特在领养男孩戴米后,一连串奇怪事件的发生预示着厄运敲响了罗伯特的家门,之后,神父博南告诉他,戴米是撒旦的儿子,将会不择手段的完成统治世界的野心。是不是很熟悉?《好兆头》的第一集中也讲述了类似的故事,不过在二人的奇幻世界里,《启示录》中将要毁灭世界的敌基督并没有那么恐怖与骇人,甚至在一次“狸猫换太子”的把戏过后意外过上了普通男孩的生活,戏弄了天堂和地狱中所有的超自然生灵。
这样的恶搞态度还体现在《好兆头》的两位主角身上。提起天使与魔鬼,我们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往往是庄严而肃穆的,立于天堂的天使与堕入地狱的魔鬼处于绝对的敌对状态,进行着不死不休的宿命决战——这在《好兆头》中都是不存在的,天使亚茨拉斐尔和恶魔克鲁利不仅相谈甚欢,还在六千年的工作生活中建立了不同寻常的友谊关系。据说,在梵蒂冈图书馆中也有本《好兆头》(尼尔·盖曼“很乐意相信这是真的”),不过当忠实的信徒们看到恶魔载着天使兜风或者是二人共进晚餐的段落时,怕也会有些抓狂吧。
两位作者的恶搞态度为《好兆头》赢得了一大批青少年读者的青睐,这本由“两个不知名的作者”写就的小说成为了奇幻文学史中不得不提的“邪典”,但在当时,尼尔·盖曼和特里·普拉切特不过是为了令对方发笑、给观众带来快乐。有些时候,他们甚至不知道谁会出版它。
关于《好兆头》的写作和出版过程,要追溯到二人第一次见面时,那是在1985年伦敦的一个中餐馆内,正如我们开头所说的,当初的尼尔·盖曼还没成为尼尔·盖曼,特里·普拉切特也仅仅是特里·普拉切特——那时他刚完成幽默奇幻小说《碟形世界》的第一本,连特里的经纪人也没想到会有人想采访这位作家,而对他进行头一次媒体采访的人,就是尼尔·盖曼。
说不清楚是为什么,但二人总是挺合得来,尼尔·盖曼说是因为“有着类似的幽默感和文化指涉”,特里·普拉切特则描述为“是对故事、对鲜为人知的逸事、对乏人问津的书店里的奇特旧书,乃至对世间万象光怪陆离的喜爱与惊叹”,无论如何,这段现实中的忘年之交甚至比《好兆头》中天使与魔鬼间的友情更加深厚,乃至于决定共同完成《好兆头》的故事。
在我有限的阅读经验里,《好兆头》是唯一一本由两位作家共同书写却没有丝毫割裂感的小说,很难想像尼尔·盖曼与特里·普拉切特只花了两个月就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在那段时间内,二人每天下午都会打很久的电话,给对方读写好的最棒的段落,因为尼尔·盖曼习惯于夜间工作,所以特里的开头通常是:“起来,起来,混蛋。我刚写了一段棒的!”之后争着抢着要写下一段。
这样的合作方式使得《好兆头》的文本好似有了自己的生命,尽管有些段落清晰地展现了其中某位作家的风格:例如关于超自然圣灵的部分显然出自尼尔·盖曼的手笔,那些来自于不同神话体系的天使与恶魔同时出场(甚至有克苏鲁神话中的无以名状者哈斯塔),让人联想到《美国众神》中新神与旧神之间的冲撞,抑或是《睡魔》中从开膛手杰克、莎士比亚等历史人物到超人、蝙蝠侠、康斯坦丁等DC超级英雄并存的宏大世界;而格尼丝·风子和孩子们的部分多出于特里·普拉切特,《好兆头》中使人发笑的语句也应归功于特里。
但是!当尼尔·盖曼祝贺特里写出了绝妙的一句,特里却不能保证这段话是自己写的,于是,二人都暗自怀疑这本书已经开始自行撰写了。有趣的是,为避免被当成怪人,两人都不敢公开承认这件事情,这些段落已经很难说出清它们到底属于谁了。
“活过来”的《好兆头》不仅顺利出版了,还为二人带来了声誉和财富。在谈到影像化时,尼尔·盖曼那时就觉得“没准儿有一天真会有的”,特里·普拉切特则断定这是异想天开,然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特里曾多次试图将《好兆头》改编为电影,在他的奔走下,一个由特瑞·吉列姆导演、由罗宾·威廉姆斯与约翰尼·德普主演的剧组已经进入了筹备阶段,只可惜最终因为911事件流产了。
在电影版《好兆头》的进度几乎停滞时,病症却来的比想象中还要早。2007年,59岁的特里·普拉切特发布声明称自己患有一种罕见的阿尔兹海默病——后部皮质萎缩(PCA),作为一个对写书充满热情的作家,特里几乎将全部的力量投入进了写作中,丧失写作能力,无异于失去生命的价值,于是他开始思考自愿结束生命的可能性,在他走访了一些曾经选择或正在决定安乐死的对象后,拍摄出了弥漫着诀别与死亡气息的纪录片《特里·普拉切特:选择死亡》。
但最终,这位总是带着大黑帽子的“城市牛仔”没有选择安乐死,而是在在2015年3月12日自然离开了人世,享年66岁。我想,他一定回到了那个用想象与文字构建而成的“碟形世界”。
据尼尔·盖曼说,特里去世前最后一次向他提出的请求是希望尼尔能够为《好兆头》编写电影剧本,他在信中写道:“请为我做这件事。”随后便溘然长逝了。这位曾写过四十余本书的世界级讽刺作家在弥留之际仍惦念着《好兆头》的改编工作。
如今,我们可以说,尼尔·盖曼以及剧组人员都为了完成特里的遗愿而付出了全部努力,他们也确实做到了在保持原著精神的情况下改编这本小说,以一些“特里喜欢的东西”作为唯一的规则。
即使特里最后没能看到《好兆头》的成片,他还是在去世之前与盖曼一起录制了这部剧的客串镜头,他们在其中扮演俩位警察,尼尔·盖曼事后对媒体说:“这是他和特里·普拉切特在一起时最快乐的回忆之一。”
我想,饱受病痛折磨的特里·普拉切特也是这么认为的吧。
Us against Heaven and Hell.这是什么神仙CP啊
天使恶魔的爱情故事太真情实意了!!!
哈哈哈。这个恶魔克罗里不能容忍植物有叶斑病,恐吓植物让它们翠绿旺盛。中二恶魔真的很搞笑。
好可爱啊好可爱啊好可爱啊啊啊啊啊!!!两个人都是什么大宝贝!!!还有neil聚聚在这里面狂甩音乐之声的梗是什么意思噗哈哈哈哈哈哈
如果你要想象未来,就想象一个男孩、他的狗,以及他的朋友们。还有一个永远不会结束的夏天……想象一个身影,半是天使,半是恶魔,完全是人……雄赳赳懒洋洋地朝塔德菲尔德走去……永远永远。——《好兆头》原著小说从亚当的角度来看,这真的是一个很温馨的男孩成长故事。
果然作者加持就很忠于原著呢,拍出了原著的感觉,哭倒在小十和Gayman脚边。不过问题跟原著一样,虎头蛇尾的感觉实在太过难受,所以如果不是因为这部剧的风格喜人以及有些想法实在绝佳、还有两位男主的爱情故事太过甜美以及那些神秘博士彩蛋让人喜爱,这部剧是不值得给四颗星的。天呐,大难临头时刻,天使居然跟恶魔说“快想办法,不然人家就不理你了!”【捂心口】【克鲁利和亚茨拉斐尔🔒了,🔑我吞了】
嗨 你好 请问一下 天使恶魔版基佬伴要多久开拍?
我倾情点一首罗密欧与朱丽叶的《Aimer》送给两位。再来一首《如果这都不算爱》。遍地都是梗,太搞了。有点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旁白风格混搭天使在美国的宗教味道。两位选角简直了嘿。辛老师太美啦!英国依旧只有20个演员。
我的意中人会开着着火的车听着皇后乐队的歌来接女装的我。
看完之后,感觉。。。不能给5星。。。两位大叔诚然抢镜,基情满盈,每次出场都非常养眼,但是大叔之外的其他人物,全都索然无味,整个剧情也让人提不起兴趣。前3集还有点新鲜感,后3集基本上就是大叔出现,就很开心,其他人的剧情,就划手机。。。原书其实也有这个毛病,但是电视剧因为两位演员太精彩,问题就更突出。说到底,单凭大叔的演技还是撑不起这个剧啊。只能给4星。
可爱是真的可爱,失望也是真的失望。尼尔盖曼原作那不负责任的想象力和恶趣味,在剧集中可能只体现出来了十分之一,而刨开讨喜的角色和(谢天谢地保留下来了的)部分设定,这部剧只剩下了莫名其妙的节奏和疲软的剧情。/提提就是我心中的克劳利啊,狡黠,一点点不着调的善良和一点点不易被察觉的暴虐。而谁又能比Jon Hamm更适合演一个虚伪又毫无情趣的加百列呢。/最惊喜的是第三集前半集,用半小时拍完了同人作者们能想象到的所有AU设定,从创世纪到中世纪你救我我救你。
奉 旨 约 会 六 千 年
官方并没有给我们任何发挥余地!!!!地狱犬也应该上天堂系列,勇敢出柜做自己系列,我不怀疑你们从头到底都在飙车系列,机场大战就是规模小系列,打boss全靠嘴炮系列,我想看可爱的男朋友吃饭系列,三界最佳男友是真的系列,只有真的男朋友才會讓你喜歡的劇不停演,給你洗衣服,在空襲的時候還記得你喜歡的書。最后那个trick说穿了只是乐高蝙蝠侠和超人啊?!!!!(。
每次听恶魔大喊亚茨天使的时候我都觉得是flirting(。亚茨附身在女人身上,恶魔一看就说裙装真好看,很适合你,亚茨告状(x)说守卫不让自己进去,恶魔靠着他耳边说leave it to me,艹这是什么绝世好男友(
欢迎收看不良校草和纯情学霸恋爱史,恋爱之余带你戏说历史
好感人的天使恶魔版本的罗朱恋(❌,而且还是HE!感动哭了!DTT太适合演这种角色了,夸张却自然的舞台戏剧感。深爱Queen的浪子堕天使,爱了。各种宗教历史文学影视科技环保梗之间依然不忘穿插自黑,熟悉的英式喜剧味道。客串阵容闪瞎。
【我曾恐惧你是地狱的化身,我希望你更像天使。但你二者皆不,你更好。你是人类。】
哎呀可爱死了,翘翅膀给人家挡雨,人家自己没翅膀的嘛,还小步挪挪。
天使与魔鬼相爱,夜莺在伯克利广场歌唱,世界末日已是昨日,总有小小奇迹悄然发生。
美瞳有点太出戏了,但是谁不想要一个唱lullaby的大提提做Nanny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