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都没看过这个渣男的电影,果然我不是渣男,但是看完之后我挺想成为渣男的。对艺术创作来说,人性中魔鬼的一面不可压抑。人类文明进化到现在,健康的人格依然是天使与魔鬼共存,这样看来理性人或者好人对我愈发丧失吸引力。无论我以后能达到多大的成就与贡献,首先我得是一个真实的人,健康的人。我需要感受人的情绪意志与动机,同时最最重要的是,我能更靠近我的潜意识(心灵),我需要与它和谐共处。 看来真善美真是有顺序的。
从艺术成就来说,伯格曼对自我深入真实的表达足以促成伟大的作品打动人心,但这种创作的动机中带着很多任性和逃避。影片中提到了他一直在逃避,逃避家庭,逃避焦虑,逃避责任,刚听到的时候我本能会觉得,这是个渣男啊,这是个巨婴啊。但是我又想了想,逃避有错么?无论怎么说,包括他的出生在内,都不是他选择的,他可以逃避吗?他逃避了家庭和责任,但是他拥抱自由和欲望。仿佛看起来依然很渣,但是当你发现那么多现代人压抑着欲望,逃避着自由(逃避独处和思考,接受庸俗的大众的生活方式)而变得毫无活力的时候,你是否觉得人还是更应该选择一种小叽叽活蹦乱跳的生活方式,即便像泰迪一样,也好过不孕不育30秃顶的现代人吧
困了,以后看了他的电影再来写一些。
黄仁宇先生最畅销的历史书籍《万历十五年》,英文原著名称是《1587年,无足轻重的一年》。故事(对,就是历史故事娓娓道来它的前因后果,跟为什么很关键却又无足轻重)显示出朝廷不能用数字管理大明帝国,帝国危矣。
《伯格曼:人生中的那一年》这部纪录片透过电影电视片段,还有重新的访谈,建构起瑞典导演英格玛・柏格曼(1918-2007)在1957的那一年:影史永远排名前10的《第七封印》和《野草莓》分别在年初跟年末首映。包括《皮尔・根特》在内的四部舞台剧首演,都发生在他满39岁的这一年
柏格曼还有意大利的费里尼,这两人的所有作品(包括电影电视还有文字),值得所有艺文爱好者慢慢品味。他们的人生跟创作的一体两面就是,举重若轻而又深思熟虑。我在纽约看过柏格曼和瑞典皇家剧院合作的舞台剧《皮尔・根特》和《萨德侯爵夫人的扇子》(编剧是,三岛由纪夫)。感觉看戏的夜晚,根本就是沉浸在神圣的光芒之中。
按照现在的流行用语,柏格曼从那一年开始放飞自己,他想拍什么题材,跟谁合作,都不会有人有意见。因为,他已经证明自己是叫好叫座的票房导演。今天被纳入艺术电影殿堂的《哭泣与耳语》、《夏夜微笑》还有影响李安走向电影导演之路的《处女之泉》,在柏格曼那个时代,通通都是好莱坞西门町的院线片。
柏格曼人生中的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发生了两件事。
他很确定他可以让电影主角,是他人生某个阶段的自己。所以,他可以把哥哥从小的受罚跟被宫廷牧师爸爸折磨的经验,变成是他自己的切身之痛,而加以揉捏深化,神化。
他很确定他的擅于嫉妒和面对细节的偏执,可以被接受。所以,他可以跪着跟演员说戏,鼓励、肯定、鞭策他和她。另一方面,又可以在排练场入口用多国语言写道:闭嘴。闭嘴。闭嘴。
这两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自信。
这一年开始,长期胃溃疡的柏格曼可以吃他爱吃的「玛丽牌」饼干跟瑞典酸奶,不吃蔬菜也不喝酒的日以继夜的工作。助理导演跟灯光师还有演员都记得柏格曼最会演的是:深深叹息,满脸忧心忡忡,然后把头转向你之后,说出深奥深刻的道理。
然后,你就会得到鼓励。你很确信你做的事情很重要,而且只有你做得到。
芭芭拉・史翠珊(对,就是那个有钢嗓的歌手跟演员)去探朋友的班,本来预计只是去一个下午,后来变成跟拍好几天。她说她当时心中想的是:你何德何能?可以跟那么伟大的导演一起工作。
柏格曼是,巨蟹座。
1957年,那个时候跟老伯一起见证他的人生和电影变化的那些人很多都不在了。很多东西都读过或者在别的纪录片里见过,除了哥哥的采访。很久没看老伯了,在看到亚历山大的瞬间,心里竟然叫出了小艺的名字。哎呀!
UCCA. 我懂。开始是电影与戏剧作为避难所,恋母情结引发出的对女性崇拜般的好奇,从1957年开始的细腻的自我心理探讨乃后续创作的基石,追求搭建自己的完美宇宙而不容许任何他人质疑。Liv Ullmann边落泪边说,“他没有一次对我不好过”,即使她最终也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女友——虽然是最重要的一个。天才,只有真正能与他产生共鸣的人才能懂得他的那么多不好,原来都只是为了尝试将那一件事做好:电影。五星全是给伯格曼。
老人渣了
以1957,柏格曼最關鍵的一年作為軸心。那年手上六個項目在運轉,包括日後名留青史的"第七封印"與"野草莓"。個人生活一團糟的柏格曼,全副精力都用在事業。也開始從自己身上挖掘靈感。要了解他就要看他電影,比自傳還誠實。這片最獨家的料是他哥哥沒播出的訪問。提到他才是被打最兇的孩子,弟弟比較受寵。紀錄片從而提出,"芬妮與亞歷山大"裡,或許柏格曼其實並非亞歷山大,而是沉默旁觀暴力的芬妮(?!)
混杂伯格曼作品和个人生活,跟着电影回味之前看过的每一部,都是好深刻的观影记忆。在尤伦斯看完片,走了一段漆黑的路。
(通常来说)一部纪录片中美国教授访谈的部分一定是最无聊的;如今导演纪录片汗牛充栋(通常亦滥竽充数),像PB那样拍JF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后CoinCoin&Petits Arrangements avec la vie
作为他的粉丝,只想和屏幕上的他多呆每一秒,想在家里放一个放映机24小时循环放。
有意思的是爆了老伯的一些黑料,包括对纳粹的态度,以及晚年对有前途后辈的辱骂等。这很正常,任何领域要做多历史顶级的水平都不可能是纯粹的谦谦君子,这些ego可以说是必需品了。
伯格曼果然和他电影里体现出的一模一样。。。一个支持过纳粹的暴君 从小就受损的心理 孤独而永远寻求一种慰藉 特别怕死、特别缺安全感 敏感专制。。。 工作狂。。。但是因为是个天才 所以被原谅了也自我原谅。啊 多么真实的灵魂。
4.5 只看国内翻译的那点儿书,大概也就了解这部片子的10%…
素材没剪好,中段铺陈大量花边纪事烘托人物矛盾立体、具有争议性的一面,结尾又迅而捧至云端,造成了叙述节奏上的割裂和失衡。嘛,大师毕竟是大师,随便拗个流水账都让人膜到无言,以其标志性的创作年份为轴心来布局是个不错的点,可惜执行差点火候。比起超乎常人的工作狂特质,伯格曼最非凡的禀赋还是以戏剧为镜面,投射自身浩繁的生命经历,影像之于他不仅是革新行业语言的道具,更是与现实隔岸相对、刺破雾障的魔灯。
8。比较客观,作为导演和作为普通人,标准不同。
看片前完全不知道伯格曼是这样一个暴君型导演,他把自己的焦虑、偏执、痛苦完完全全投射到每一个角色身上,他孤独的只剩下电影,却足以为世人启迪。“我拍了那么多关于生命与死亡的影像,没想到生命也终于追赶上了我。”再见,世上再也没有这样伟大的艺术家了。
#Cannes2018-01 事业和家庭对于大师导演来说真的不可兼得,一个人的热情全部燃烧在电影上,就会成为连自己生了几个小孩都不清楚的所谓“渣男”。影片真的有很多八卦,又没有预设立场,伯格曼粉丝不要错过。
伯格曼。
伯格曼让我知道一个焦虑的不吃安眠药的胃病患者也可以当一个长寿的工作狂,加油活下去,奥利给!
自传都是假的,把别人的痛苦投射到自己身上,是我没料到的,“他就是撒旦本身”,工作狂控制狂焦虑怕死,大好特好。中段情史没意思,他记错了其实有六个孩子笑死我。最喜欢《野草莓》结尾的特写镜头,也是我最喜欢的;很满意《假面》和《呼喊与细雨》
7/10
一场包含四段关系的私生活......“她不明白为什么他要娶所有他睡过的女孩”......这或许才是伯格曼能在1957年实现人生大转折的钥匙。
聚焦1957最多产的那一年 也算是对伯格曼私人生活的趣味补充;艺术上的暴君大师另一个层面是家庭中的甩手掌柜 夏日 女性 剧场 电影 胃痛;等BFI发行了再看看240分钟的TV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