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爱啃指甲,啃到露出甲肉,残留的一小片指甲分了层,常人看了毛骨悚然。
不啃不行,指甲连着肉的地方痒,指尖又连着心,痒得烧心,灼得人焦躁。
另一个她爱挤痘。只有自己才能听到轻微的破裂声,以皮肤为介质传来。
白浆涌出的瞬间,皮肤多了个红肿的口子,但心里好像也有个结解开了。
当然这已经是很轻微的自虐了。
她们如果看看《利器》,就能发现,女人们的自虐形式,缤纷得多。
写出了[消失的爱人]的女人,心狠手辣。
拍出了鸡飞狗跳《大小谎言》的男人,不嫌事儿大。
一个眼神可以演出恐惧,演出绝望,演出疯狂。
2006年,弗琳写作这本书,源自一种不服气:为什么女人不可以愤怒?
她设想,女性的愤怒,被压抑在内心,最终,会变成黑暗的自虐,或隐秘的虐人。
2018年,同名电视剧问世,仅仅在前两集中,就能够以各种自虐的画面、破碎的镜头,渲染出这种被压抑的戾气。
这种逻辑蛮朴素的。看《名侦探柯南》你就知道,一般闷声的,作的都是大死。
但如果这个概念,再加上性别差异,就更有张力了。
弗琳后来的《消失的爱人》,也是这种思路的延续:
当艾米在原生家庭被压抑在“神奇艾米”的壳里,在婚后被压抑在“酷女孩”的壳里,那种冲破完美形象的冲动,就绝不仅仅是毁灭自己的量级——
要更多人陪葬,要尝到新鲜的血。
影版中,她想象自己成了一具水下的尸体,飘逸的慢镜头没有腐臭感,只有享受其中的自得。
而《利器》的卡米拉(艾米·亚当斯饰),幸运在早早离开了压抑家庭,及时止损。
但伤害毕竟已经造成。
母亲控制欲极强,二妹死得不明不白。她一度精神分裂,而酗酒的毛病,延续至今。
自残的习惯也是。
她一边喝着着葵花伤肝液,一边又不肯太糊涂,学着容嬷嬷的样子,随身带着各种针,太恍惚太茫然的时候,就扎自己一针。
这就好比严刑拷打时,折磨晕过去了,还要用冷水浇醒,要清醒地感受身心的双重痛苦。
清醒和恍惚交错着,两头拉扯着她。
女性因社会教化而无法发泄的戾气,在艾米那里,外化成了对丈夫的报复,在卡米拉这里,内化成了自虐。
扎针的全过程,卡米拉脸上没有一丝波澜。针尖从指甲缝里一寸寸深入,但如果真能看出她什么表情,大概是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解脱。
在第一集的结尾,甚至出现令人生理不适的一幕。
卡米拉躺在浴缸里,那场面并不香艳,反而令人心惊肉跳。
密集恐惧症患者先缓一口气。
我要再给你们放个大招。
这暗示了,这种压抑出的“变态”,很可能是她们家祖传的,还很可能是传女不传男。
事实也如此。
母亲(派翠西娅·克拉克森饰)感到压力或愤怒时,会拔睫毛。这属于和啃指甲、挤痘同等级的自虐。
更要命的,是她时时笼罩的气场,控制欲极强。
这不悦,用客气来掩饰。而客气,显然不该存在于母女间。
这种祖传变态,在[消失的爱人]中也有提及。
艾米的母亲,在书里创造了“神奇艾米”,每样艾米没坚持下去的事情,神奇艾米都做到了。
哪种变态的母亲会做这种事儿啊?
这因子,到艾米这一辈身上,也就变成了伪造自己被谋杀,陷害丈夫。
但《利器》中最可怕的,恐怕还是前两集没显山露水的三妹妹。
她在外穿得成熟,抛着死者的遗物玩。
而与之相比,卡米拉在二妹死亡时,拼命想要抹掉遗体上的口红。
不愿她像母亲的玩物。
而三妹,在母亲面前,受控得甘之如饴。
显然是个在自虐和虐人间游刃有余的疯子。
弗琳故事里的女性是别致的。她们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怪物。
这种怪物,在男性叙事里,是常见的。
甚至不需要太多的人物前史,戾气是祖传的,是简单一提的童年创伤引发的。
毕竟,在很多情形下,男性某些“出格”行为是被社会容许的,比如说脏话、野心、花心等等。
这些负面品质,经过一定的戏剧夸张,很容易用来塑造一只内心痛苦的怪物。
但古典的女性角色,往往是两极,或是温良恭俭让的白雪公主,品德完美无缺;如果行差踏错,就是恶毒的继母皇后,没有中间物的可能。
像玛丽·雪莱,要描绘自己的痛苦扭曲,只能借一只性别为男的怪物抒发。
她在《弗兰肯斯坦》中,重现了男人“塑造”女人的过程:一心想要完美无缺的造物,但爬起来的,却是一只残破不堪、口不能言的怪物。
在[玛丽·雪莱]中,珀西·雪莱还残忍地问:为什么不让这造物成为完美的天使呢?
珀西施予玛丽的所有痛苦,让她无权再天真,而社会对女性的轻视,又让她连发声的权利也没有。
是整个环境,制造了女性的愤怒,却规定她们只能郁结在心里。
但这只怪物,始终是抽象的,无女性特征的。
而弗琳“为什么女性不能愤怒”的这一问,就是在说,为什么不可以有女性的怪物角色?
她们伤痕累累,自戕也害人,不是男权社会所幻想的纯洁天使,但也不是恶之化身的毒皇后。
她们至多,是吸收了他人的恶,这恶又在身体里蔓延滋长,戾气无处发泄,最终只能以自毁或毁人的方式,将心里的痒撕裂。
在《利器》中,外界的恶,不仅是母亲的绝对控制,还有小镇的诡异气氛。
散落在空气里的邪气,最能滋养怪兽。
[消失的爱人]里,艾米是怪物。
《利器》中,卡米拉也是怪物。
她在身上刻满文字,因为没有人倾听她的痛苦,她只能让皮肤替她大声呐喊,把痛苦喊出来。
浴缸中满身图腾的卡米拉,像极了弗兰肯斯坦的怪物,破碎,痛苦。
母亲是怪物,错把控制欲,当作母爱。
三妹是怪物,热衷于玩弄母亲、玩弄姐姐,在小白兔和小太妹之间来回切换,致力于做食物链顶端的Boss。
弗琳笔下的女人都如此酸爽,必先把自己自虐为支离破碎的怪物,再重生虐人。
两宗谋杀案的凶手还没有找到,但卡米拉已经听闻,是个白衣服的女人。只是警察不相信,女人能够轻易撬掉尸体的牙齿。
可当然是女人了,弗琳创造的怪物,一定是女性的。
为什么女性不能是怪物呢?世界不只有完美的天使,也有自残的怪物,那么,有几只性别为女,也不奇怪。
-
文: 姜不停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为了AA入的坑,目前只看到第三集,先记录下一些零星的感想,看完整部剧之后再好好整理。
什么是利器?
风口镇人口不多,发生了两件命案之后,镇上的人都不愿意相信街坊邻里间谁会是如此变态的凶手,捕风捉影——“她的父亲很古怪,我行我素”、“她的哥哥很内向,跟妹妹关系不可思议的好”,将最大的嫌疑各自扣在两位受害人的父亲和哥哥头上。警长也拒绝警探的“十有八九是熟人作案”的想法,将嫌疑放在“不存在的客车司机”上。变态的杀人手法固然使人毛骨悚然,小镇的人言可畏也是让我看得后背发凉。流言蜚语对于无辜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把利器。
短短三集就能感受到模范妈妈、完美妻子Adora的控制欲,在门面功夫上的追求可谓是尽善尽美,在女主不断闪回的片段中也不难猜出二妹的死与Adora脱不了干系,而“dolls”在不同的场合出现在台词里,一个是Amma用于形容自己是Adora的“doll”,一个是警探用于形容Natalie死后被摆成的姿态。也许妈妈的偏执和控制欲是害死二妹的利器之一?
二妹和Alice的死对Camile可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尽管在众人眼里她是个美丽聪明、在大城市混的很好的记者(Jackie真诚的评价),Camile依然生活在过去的阴影之下,一枚针、一颗螺丝钉都能成为她在躁郁时候自残的东西,但多年的自残和酗酒并没有排解掉心里的压抑,反而更像是个循环 。
Amma生活在两个姐姐的阴影下,在家她静如Marian,在外动如Camile,剧里营造的氛围和她的叛逆行为中多多少少能感受到Amma内心的扭曲。
年少的Camile和Amma凭借“looks and beauty”在小镇上混得风生水起,但叛逆的Camile还是依靠“brains”逃离了风口镇,带着无法战胜的心魔一边写作一边生活,在母亲Adora造成的阴影里不断挣扎。而Alice没有那么坚强,她无法再继续承受这种痛苦(从第三集看来Alice与家人的关系也不好),最后选择了解脱自己。
有的人用利器伤害自己,有的人将利器挥向他人。
Why does it hurt so much? How can I survive?
到呀导演私人音乐品味太棒了~在 大小谎言 中就能看出来了,这部配乐用的更多了。
【根据外网资料以及个人整理】
WYY音乐 playlist:
《Sharp Objects Music Collection》
http://music.163.com/playlist/2322108641/11430888?userid=11430888
预告片
Ghost - The Acid
Tumbling Lights - The Acid
S01 - Vanish
The Dance (A Place In The Sun Soundtrack) - Franz Waxman 片头曲
What Is And What Should Never Be - Led Zeppelin
Small Town Heroes - Hurray For The Riff Raff
I Can't Quit You Baby - Led Zeppelin
Ring of Fire - Eric Burdon & the Animals
Dietro casa - Ludovico Einaudi
Motherless Children - Steve Miller Band
Come Down - Sylvan Esso
The Way It Used To Be - Engelbert Humperdinck
Chord Left - Agnes Obel
Tumbling Lights - The Acid 片尾曲
S02 - Dirt
Glance Backwards - Jeffrey Brodsky 片头曲
Les moulins de mon coeur - Michel Legrand
There's a Key - M. Ward
In The Evening - Led Zeppelin
black screen - LCD Soundsystem 片尾曲
Keeper of the Key - Carl Perkins
A Woman's hands - Joe Tex
I'd Rather Go Blind - John Verity
Pienso, luego existes - Mario Vinuela
S03 - Fix
Dance and Angela - Alexandra Stréliski (片头曲:这个人应该是本剧配乐,多首歌都是由她重新演奏)
Plus tôt - Alexandra Stréliski
Thank You - Led Zeppelin
There's a Key - M. Ward
Mama's Gonna Give You Love - Emily Wells
I Was Wrong - Chris Stapleton
Port De Bras - Michael Roberts
Concerto in D Minor, BWV 974 (Based on an Oboe Concerto by Alessandro Marcello): II. Adagio - Johann Sebastian Bach (由Alexandra Stréliski演奏) 片尾曲
E04 - Ripe
Cupcake Kitty Curls - Mark Batson 片头曲
In The Evening - Led Zeppelin
What Is and What Should Never Be - Led Zeppelin
You Made Me Love You (I Didn't Want To Do It) - Pasty Cline
Mama's Gonna Give You Love - Emily Wells
You Don't Know - Leon Bridges
Changing Winds - Alexandra Stréliski
Riders On the Storm - The Doors
Dear Mama - 2Pac
Texas Flood - Stevie Ray Vaughan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 Nana Mouskouri 结尾至片尾曲
Tumbling Lights - The Acid
Basic Instinct - The Acid
Thinking of a Place - The War on Drugs (片尾曲:去年最爱的一首歌之一)
S05 - Closer
Dance and Angela - Franz Waxman 的人声哼唱版本 (片头曲)
I Got the Blues - Glen Morris & Duane Eddy
A Man Without Love - Engelbert Humperdinck
It's Impossible - Perry Como
It Ain't Me Babe - Bob Dylan
Pa'lante - Hurray For The Riff Raff 片尾曲
S06 - Cherry
Dance and Angela - Jean-Phi Goncalves演奏Franz Waxman 的改编曲版本 (片头曲)
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 - Frankie Valli
Don't You - Sage the Gemini
Ghost - The Acid (片尾曲)
You Belong to Me - Patsy Cline
Lowdown - Boz Scaggs
Snowfall / Snowfall Cha-Cha - George Shearing
Little Red Rooster - Willie Dixon
Jolene - Ray LaMontagne
Call Me Irresponsible - Robert Goulet
Trahison - Vitalic
Blow My Buzz - D12
Can't Take My Eyes Off of You - Engelbert Humperdinck
S07 - Falling
Dance and Angela - The Acid的改编版本 (片头曲)
You Belong to Me - Pasty Cline
There He Goes - Pasty Cline
Who Knows Where the Time Goes? - Judy Collins
Through the Morning, Through the Night - Robert Plant & Alison Krauss
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 - Nana Mouskouri
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 - Bee Gees
Down In The Willow Garden - The Everly Brother 片尾曲
S08 - Milk
Dance and Angela - Franz Waxman 片头曲
Dietro casa - Ludovico Einaudi
The Long Black Veil - Johnny Cash
It's Impossible - Perry Como
High Heels - Ludovico Einaudi
Plus tôt - Alexandra Stréliski
A Change Is Going to Come - Baby Huey & The Baby Sitters
Casino Royale - The Soulmates
In the Evening - Led Zeppelin 结局
Come Down - Sylvan Esso 片尾曲
《利器》是一部很致幻的美剧。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人们需要幻觉,这是肯定的。
通常大家会诉诸于酒精、药物、性来达到致幻的状态,速度快,效果好,但往往代价也高。退而求其次,音乐和电影有时候也可以帮助达到致幻。
电影(影像)就是造梦,但是能致幻,或者让人产生迷离的微醺感的电影少之又少。
追求快炮的朋友可以直接pass掉这部看上去很猎奇的美剧,因为《利器》更像是调了8个星期的情,高潮特别短的诡异经历。它不会让你大呼过瘾,而是让你迷迷瞪瞪,一点点陷进去,结束的时候,大汗淋漓,仿佛做了一场春梦。
致幻是需要时间的,电影2个小时有点短,8-10集的剧也许刚刚好。这个长度既不会像国产电视剧一样又臭又长让人骂娘,也留有足够的空间让创作者们玩出足够的花样。
高手们早就不满足单纯的讲故事了,前因后果谁是凶手这种基本玩法早就过时,他们要的是细节,要的是气氛,要的是种种元素叠加出来的致幻。
所以导演不知道切了多少AA的回忆片段,老男人Alan一遍又一遍鼓捣他的音响,少女们的轮滑,永远放不下的酒精……这些看似对“主线叙事”几乎不产生太多影响的素材。
《利器》根本就不是什么破案推理剧,虽然主角是个调查记者,她还有个警察炮友。这部剧妥妥地是个心理治疗剧。当初豆瓣评论有个天杀的直接把小说结局剧透,让结尾放的大招对我丝毫无用。不过看完整部剧,谁是凶手一点都不重要,致幻一旦达成,高潮只不过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
我记得还上小学时看名著《悲惨世界》,这部至今我仍未看完的大部头里充斥了我认为“冗长”、“无意义”的景色描写与心理描写。后来慢慢才知道,人们口中优秀的小说都是这样完成的,这样才有纯“文学性”。
如今在优秀的美剧中,我同样发现了大量的这种文学性。
《绝命毒师》S03E10里,老白和小粉打了一集的苍蝇,整整一集。那或许是“文学性”的巅峰。而《真探》则把美剧的致幻威力开到最大,而今天很多人认为《利器》只配给《真探》提鞋。
文学性是拉开优秀作品与神作的一个很重要的标杆,而且这东西特别奢侈。
凶手是艾玛,她的两个轮滑小伙伴是共犯。
整个剧节奏很慢,有好几次都几乎看不下去了,但是贯穿全剧的轮滑三姐妹很是洗脑。试想一下,如果镇子里发生了这么恐怖的凶杀案,小姑娘们还敢在半夜溜旱冰吗?除非她们知道凶手是谁,或者,她们就是凶手。
其中第八集有一个细节,就是Chief巡逻看到只有两个小姑娘在滑,就上去询问了一下为什么艾玛不跟她俩一起滑,并且嘱咐她们小心醉汉,结果其中一个小姑娘开玩笑的回答,也有可能是醉妇,并调侃Chief劝他不要性别歧视。这个细节暗示了女孩子也可以拔牙🔧
楼下的小伙伴提示第八集看到字幕继续看下去有彩蛋:
终于把利器的书和电视剧都看完了。 是因为看剧的时候,看不太懂Camile和Adora以及Amma的情感纠葛,对Marian的死也云里雾里,所以去看了书。搜的时候才发现作者是THE GONE GIRL的作者Gillian Flynn,对这本书的期待值瞬时翻番。 因为译版有删减,所以同时跟进剧和书更能拼凑出故事的清晰脉络。 1.Adora是代理孟乔森患者,为了塑造自己慈母的形象,调制禁药让本来健康的女儿Marian生病,这样就可以去照顾生病的女儿,还能达到和医生调情的目的。最终Marian死于生病( Adora的药),而不愿被照顾的Camile也因此逃过一劫。 2.Camile在高中时被四个男生在树林里lj过,这一幕在剧里出现以回忆的形式多次片段闪现 3.剧里的Richard除了接受不了Camile身体刻字自残外几乎完美,调情主动,因为关心她去查了Marian的死,最后调搜查令去家里救被Adora灌了药的她,看到最后他们没在一起还觉得有点可惜…但书里Richard接近Camile是因为怀疑Adora,Marian的死是Camile自己查的,幻灭了… 4.剧里多次特写别墅里的象牙地板,进房间前要脱鞋、被报纸采访、Adora它的喜爱…书中揭秘Amma的娃娃屋中的象牙地板是用被害的三个小女孩的56颗牙齿做的(书和剧一起看感觉就很妙) 5.Camile在剧中酗酒的形象犹为突出,点酒永远要强调double,但为啥她从来没喝醉过!! 6.看剧的时候很喜欢Camile和John 上床的片段,两个丧妹之人,John不会对Camile全身刻满的字感到诧异,会去亲吻她的伤痕,读她全身刻的字,而Camile是唯一一个看懂John漂亮外表下的脆弱相信他不是凶手的那个,书中把这一段删了… 7.剧中有Amma去养猪场的画面,书中写的是Camile看到猪在性交只觉令人作呕,Amma却看得津津有味。不管是看书还是看剧感觉都不能读懂Amma,她时而是不良少女中的大姐大,时而又会跟姐姐Camile撒娇要和她一起睡,时而央求Camile带她离开Windgap,时而又像孟乔斯患者一样任由Adora摆布换取妈妈的疼爱。看豆瓣上的影评有大佬认为Amma对Camile的感情还有性冲动…
让马克瓦雷捕捉微小情绪的功力见长,比大小谎言用的更出神入化的插叙闪回配上aa的精彩表演构造出一层令人着迷又不寒而栗的氛围,hbo的选角永远都是如此完美无缺,大小角色都十分立体,各种熟脸也毫不令人出戏,期待后续
溽热湿透的衬衫,暗礁密布的小镇,谜一样粘稠的过往,记者和侦探,几乎完美。
父母皆祸害小组金钻级荣誉会员。
看不下去,那么乱,两集弃
刚看第一集,是我的五星菜。其实特别羡慕那些给一星说不好看的人,因为他们应该从小到大过得都很幸福吧,能够专注于一件事 或推进自己的生命进程,才会觉得这剧的形式很装b。过的不太好的人,讲真,生活的每一刻,吃喝拉撒工作社交大事小情 真的就是这样的,那些记忆片段 闪回慢镜 生活的迂回 虚妄的放空,就无时不刻不受控制的出现在眼前。你们可能真的不理解 那些不太幸福的人 被自身经历和亲密关系所耽误的一生。就和女主一样,每一个动作满满都是大写的why 不是吗
AA要拿艾美。
结尾突然就高潮了,可以的
如今很多记者虚假报道,造谣传谣,却总是用“是老板叫我这么写的,我只是个打工的”“生活所迫”“服从命令”之类的话为借口。反观卡米尔,虽然老板命令她去蹭热度,但她没有身在千里之外就闭着眼睛瞎写,没有博眼球博关注,没有听信街坊的捕风捉影,而是专门去小镇调查了事件的经过,寻找线索,搜集证据,就算是蹭热点也力求真实报道,对自己负责,对读者负责。不得不说卡米尔才是真正的好记者,是所有媒体人的榜样。
年度串戏第一名。家门外的小镇老宅自行车,没尽头的夏天里过于饱和的绿色,让人分分钟回到IT,然而一进家门就成了Get Out…
第一集结尾Vanish出现时,就觉得可以预定年度最佳限定剧集了!几乎对原著的完美改编,不寒而栗感也如同小说一样层层浮现,一度让我怀念起《真探》。最希望的就是结尾能处理好!
悬疑?惊悚?年度最佳?一个装神弄鬼跳大神的玩意儿也能被捧成大罗金仙了。得随便解读派怎么吹吧反正世界越来越是你们的了,但别拿这个和真探相提并论行么?!!
观感:前六集:。。。。。。。。第七集到第八集:。最后十秒钟:?????????
神奇的HBO,一部本质上再简单不过的找凶手的剧集居然拍出了伍尔夫小说的味道,“重”意识流“轻”剧情,重点完全不是推理破案,全片基本上98%的时间用于铺垫以及描绘一个传统闭塞的小镇,一众虚伪、保守、八卦、瞎凑热闹、自以为是的居民,各种闪回晕晕乎乎的交叉剪辑,各种苦闷的内心、酗酒、自残,只用了最后的2%光速交代故事进展,在浅浅潺潺的钢琴声里,表面上轻描淡写地转折再转折;最大收获是学习了“代理型孟乔森综合征”有关知识
AA再次证明了她是没有奥斯卡影后的最佳女演员。
不错不错,童年黑暗回忆+碎片闪回+烟酒不离已成为最爱之一
真心建议豆瓣把 在播剧 改成播完才能评论 !一集弃完还不够 必须上来嫌弃演员演技或剧集节奏的小朋友们拜托你们去找于妈小四执笔或某幂某嫣某颖主演的影视巨著 把这种难看剧集留给我们吧 拜托!
压抑的氛围,老屋色调暗黑,仿佛藏着什么秘密。镜头一直猛闪回真是太big little lies了,赤裸裸的悬念。Amy切一次镜头就喝一瓶酒……值得一提的是帅侦探和优雅老阿姨的演员都演过HBO经典剧Six Feet Under,真是恍如隔世。
AA再次证明一位优秀的女演员无论演电影还是电视剧都自带质感。
原著寫得最好的地方是卡蜜兒的內心獨白。充滿對周遭世界的否定與挑釁,但也沒棄絕渴望,願意下沉,又隨時揚升,註定「不可信」,但也教人目不轉晴。一身字,也在在說明文字在這作品裡是如何重要。所以我一直認為這是Gillian Flynn最難改編的一部作品。最後電視劇選擇以大量閃爍短促的蒙太奇,把卡蜜兒的內在,轉化成無聲的碎碎唸。效果不俗,有質感,但也只限於此了。大概不足以支撐整季。整部劇想傳遞情緒多於敘述懸疑。
其实是个非常病态的故事,并且越往后越暗黑,尤其结局一阵恶寒。看似在讲述一桩迷雾重重的连环少女凶杀案,实际上展现的是原生家庭的阴影与创伤及其对子女的深刻伤害,并且由此产生的邪恶无从消弭,只能看着它传递、扩散、染黑一切。并不认为剧集故弄玄虚或冗长拖沓,有很多痛苦情绪正是在文火慢炖之中得以细细感受,闪回镜头也很好地刻画了角色的心境状态。赞美Amy Adams,演得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