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国风是什么就开始做这个节目,我深感悲哀。与其说是国风美少年,不如说是古风圈的好声音。
就比如说最近贰婶凭借《潇洒走一回》而获得观众的好感,通过自己的一片生硬解释硬是将自己的节目和国风扯上关系。还有跳着舞唱着《采茶纪》的,唱着《扬州姑娘》的,与其说是国风,不如说是古风。
但值得欣慰的是还有刘丰在。
如果没有刘丰我是不会看这个节目。刘丰是真心想要弘扬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我也被他深深影响着。我现在炒鸡喜欢听京剧和传统音乐。
不说了,过几天就是总决赛了,如果刘丰不是冠军那也是我心目中的冠军。
国风两字,太广。节目的定位似乎没下功夫,没去往深了挖,而是灯光舞台服装表面功夫实足,美则美矣,未触根魂,带来了些花枝招展的感观。
三位评委,张云雷和霍尊表现不错,有适当的评判标准和各自领域擅长的专业水平。而且没怎么上过综艺节目的张云雷还能适当抓抓节奏,调个气氛,意外之喜。但鞠婧祎个人觉得似乎没把握对自己评委的身份,个人的好恶不可避免,但完全凭借眼缘来评判,实在欠妥,尤其是在戏腔那一段的争论,不得不说,小鞠自己本身就可能对文化二字的使命感不多。
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个时间上沉淀,因为太多前人历史的积淀在其中,要通透了才能传下去,要沉下心通透,的确要真的热爱。选手里除了个别几位的确数十年在钻研技艺的,其他只是上来穿着大袖广衫唱一段歌甩几下衣摆,很容易让人有吸粉搏关注的嫌疑。
2+1吧,一星鼓励。
………这是一条三期看完的分界线………
如果之前给三星,鼓励成分偏多的话,第三期看完是觉得值这分了。
一直把张云雷对刘丰的各种护犊子当节目娱乐效果,直到刘丰说到那句,“流行的,一定是民族的。”突然get到了这个节目的价值点,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感谢那些,无论是在喧嚣还是在冷寂,数十年如一日用一己生命传承一族文化的人,千年恢宏需要需要重燃。
………………分割线,下面是第九期
刘丰唱了一段原汁原味的武家坡后,张云雷说谢谢你,真的谢谢你,然后三次冲刘丰鞠躬,说真的感谢刘丰有人能唱京剧,能把京剧带给大家。张云雷那时的兴奋和激动,有些强烈感染力但又有些与周围的脱离感。张云雷的确偏心,偏心的不是刘丰,是那已经冷落很久的国粹京剧。刘丰晋级失败后,张云雷趴在桌子上那一幕,突然好像看到了那些在喧嚣中数年坚守传统文化人的落寞。理想和执念罢了。
何谓国风?国之风骨,是多少人经历漫长的历史更迭积累并流传下来的瑰宝。她是一种精神,是老祖宗的智慧,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道法自然”,是“天人合一”,是“劳谦君子,万民服也”,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她的存在是向世人展示一个民族可以繁荣昌盛、生生不息的根源,是为后人所景仰的信条,是一个民族的气节,甚至可以说她关乎一个国家的存亡。如果有一天被搬上舞台,太极、易经、道德经、论语、五书……你不说,那又有什么可以代表国风呢?如果说这只是一个为了博人眼球而找的一个噱头,那么请不要使用“国风”这个词。中国媒体近几年把嘻哈、街舞、篮球、电音、相声纷纷搬上舞台,“国风美少年”如果只是借由这一风向牟取暴利,不免有些像跳梁小丑,哗众取宠了。所以请把“国风”二字换掉。因为没有内涵的节目会让这两个字蒙羞。不期待召唤师和选手是什么大儒大雅,毕竟现如今,在中国称得上这个称号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但是,文化底蕴、人生阅历总是要丰富些吧。一群初出茅庐的孩子,何来谈国风?可能是我太偏激,人家的侧重点就是美少年。那么就请把“国风”改为“古风”或者另寻其他更巧当的词语。
电视、网络……这些大众媒体要时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一字一句所传播的内容会影响几代人的成长。我泱泱大国不是没有好东西,不是只有靡靡之音和装腔作势。我们有这样一群人在为了下一代甚至是未来全人类奔走呼号。他们的辛酸与艰难又有谁在看?既然媒体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拥有这么广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为什么不用心一点,再用心一点呢?看了“国风美少年”之后,我真的很痛心。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啊!这些少年们可曾读过《老子》可曾背过《诗经》可曾拜访过智者?又可曾游历过大川?找寻过祖先?只是一副好皮囊罢了,又何谈“国风”一说?
《国风美少年》开播以来口碑不佳,吐槽的人不少了,这里就无需赘言。我只想聊聊,到底什么才算是“国风”?
其实这档节目从呈现的内容形式上来看,基本符合目前流行文化中所谓的“中国风”,概言之,也就是cosplay,古诗词拼凑的歌曲,民乐表演,武术表演,哦,现在又加上了个曲艺。当然,以上诸多因素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似乎更符合他们的“中国风”印象。
但是,仅此就算是“中国风”了吗?难道“中国风”就只有这种浅显的标签与无病呻吟吗?
想必节目组也是不同意的。也因为这样,他们才给自己贴上了《诗经▪国风》的标签。那么好了,《诗经》里的“国风”又指什么?
咱也不用拽特复杂的解释,就百度百科一下,《诗经》里的“国风”,就是《诗经》这本书的一部分,主要收集的是周代民歌,因为这一部分民歌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真实的生活、美好的信念,呈现当时那个时代最真实的时代风气,故名之。
所以说,这个“国风”,是用最简朴的语言、反映的最朴素真实的生活,是现实主义,而非架空虚构。
所以,《国风美少年》,你们确定要给自己扯《诗经▪国风》这面大旗吗?你们扛的动吗?参赛的这些“美少年”扛的动吗?
也许有的人可以辩解说,此“国风”就是以一种精神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来实现对往日的“国风”的一种想象。好吧,就算是,那么想象能不能也真的能想点东西?
咱就不说第一期那个五音不全的肌肉男上来走一圈就能给标签的家伙是怎么被遴选上的了,就拿其中还算有点真本事的古琴女来说吧,她选择古琴作为自己的表演乐器,其本身就是一种对“国风”的想象。
古琴这乐器不同于其他的民族乐器,它在古时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是文人士子对自身品格的象征和标榜。所以,今日用古琴表现“国风”,就不能单纯的把它当成是一门乐器来演奏,而更应饱含自己对琴,对琴音的真实理解,甚至寄托自己的内心。
那么,有吗?没有。
古琴女所演奏的《沧海一声笑》可以说是最早的“中国风”了吧,咱们细品品,这歌韵律直追古曲,歌词看似随意,却是合辙押韵,工整对仗,词曲相合,将江湖侠士的沧桑与洒脱泼墨般成就。这,非是浸淫传统日久的人绝做不出来。
所以,就算叫“中国风”,要真正成就,重心绝不能落在“风”字,而应落在“国”字。只有知道国的历史,明白国的命运,沉淀对国的传承与理解,才会有让人耳目一新的“风”。
能让《国风美少年》扑街的,除了文不对题的“国风”,上不了台面硬是给赶鸭子上架的“少年”也是不得不想让人拎出来吊打的。
“少年”的模样是怎样的?难道就只能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自己给自己找别扭吗?难道不应该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朝气蓬勃的吗?为什么满台上乱窜的,除了被各种选秀摧残的只剩功利算计的“少年老成”,就是只长个子不长脑子的弱智木偶?
少年是未来,如果我们所提倡的少年就是这样一帮人,那么未来又在哪里?
不知道为什么评分那么低,反正我是挺喜欢看的呀。虽然不喜欢国风侠这个设定,对三个导师整体无感,但是现场观众是真的很棒,把想留下来的人都留下来了!
感觉或许换一个名字更适合这个节目吧,他和古风的关系不是特别大,可能国风只是它的一个卖点而已。
国风包括很多种类,然后他就显得特别混乱,也不严谨,而且国风侠每次强调的问题都不在点上啊。。。穿的从来也不是汉服,都是演电视剧里面的服装。。。而且女团宋欣苒一来,立刻变成女团现场,也不要每次都那么尴尬好不好。。。
不过发现了贾昱这个宝藏。。。哈哈哈,贾昱唱歌太厉害了,喜欢!那届快乐男生不知道怎么就把他埋没了,选了其他人。。。
反正这个节目快进着还是超级愿意看下去的。。。同志们,你们要求别那么高好吧,毕竟现在能看的综艺节目不多了。。。。。。
总而言之就是,虽然这个节目配不上这个名字,但是这个节目它本身作为一个综艺节目来说还是非常好看的。。。。。。毕竟现在能看的节目不多了呀。。。。。。
和古风有关的节目,除了很多年前的中华好诗词,也就没啥可以看的。。。那个什么中国诗词大会模仿人家好诗词也就算了,关键是那里面的一堆小学生写那么简单的诗真的是尴尬。。。看不下去了,可能人家节目本身也不是为了大学生,而是为了普及更多的学生或者是文化水平不太高的人吧。。。
哎,综艺毕竟是综艺,茶余饭后看看罢了。没人捧着一堆综艺去探讨研究吧。。。
然后要再想的话,就会觉得和电影电视剧纪录片来比,综艺真的是实效性特别强,就是他可能就是为了卖广告赚收视率,过了这一段时间之后他不值得再去二看三看四看。。。非正式会谈除外。。。真的除了非正式会谈,没有哪个综艺值得看第三第四第五遍了。。。
行了大家都洗洗睡吧,能看就行了,有总比没有强吧。。。
很久没写剧评了,这次真的是忍无可忍。
这节目的初衷其实就是蹭一把国学复兴的风潮吧,所以叫国风?然后为了吸引颜控再吆喝一嗓子:看嘿这里都是美少年!
没看之前让我觉得会有亮点的是贰婶,毕竟是古风圈大佬嘛,很亲切。但是贰婶的舞台没有想象中那种惊艳。
另外个人觉得这首歌在西游的衍生里也不算特别出彩的,戴荃那首《悟空》是真的能让我听哭的。贰婶的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哪吒》,词曲都很喜欢,我曾经单曲循环过很久。
由于贰婶古风歌手身份的特殊性,评级的时候他们不可避免地提到了古风圈。
古风圈存在很多问题是真的,他们说的基本没错。但是很可笑的一点是,整场下来大半都是古风圈的歌啊!!!怎么不是古风歌手唱您们就不说存在问题了???
随便举几个例子:
徐梦圆双笙的《藏》(诗集全唐这句词的问题以前没注意过,这里国风侠的严谨好评)
双笙的《扬州姑娘》
河图洛天依的《狐言》
橙翼的《故梦》
……
另外胡彦斌的《红颜》其实也是会经常入选古风歌单的。
(提到的都是我很爱的歌嘻嘻_(:ᗤ」ㄥ)_虽然他们唱得不怎么样。)
所以请改名叫玩古风的美少年好吗??!
虽然我个人很爱古风,但我也不希望古风被妖魔化成这个样子。不是说穿影楼装,晃两下(不是“舞”)剑,哼古风歌就是古风圈的常态。因为这个圈子里的很多人是在用心做歌曲的。不少歌的遣词造句真的是很精致,用典很巧妙。论专业性的话,满汉全席墨明棋妙这些团队都是有考核有门槛的,也许并不是很专业但也绝不是这些选手能比的。
他们不只是一些单纯热爱水准泛泛的人。
不混这个圈子的人大概是不会懂的。
有时候真的会因为一首歌对一个历史人物,一本国学经典产生兴趣。对我而言看着歌词去一句句地研究里面的用典和意境其实都是很快乐的事。
最后(其实想说的还很多但是要去复习了
_(:ᗤ」ㄥ)_),想表扬一下刘丰小哥哥,能听到这首改编自《丹歌惊鸿》的歌真的太惊喜了。
《一人之下》是国漫新崛起的一个标杆作品,王道长这首个人角色曲也是很棒。
我们关于文化的东西其实在越做越好,只不过很多都不够好。如果真的热爱的话,请去了解。
另外,个人意见,想扣国风主题的话选手们也许可以选《礼仪之邦》,《逆浪千秋》,《九九八十一》,《万神纪》这种能凸显华夏风华的古风歌(手动围笑)。
想用歌唱节目做好国风,又不想做成《经典咏流传》那样的,除了专业学古琴三弦的几个选手,你们也就能继续拿古风糊弄人了吧。
……
补充
看到有评论说我们给差评的也没人描摹出国风的模样。
如果一定要用音乐来传达国风的话——
正巧我刚刚打开没看完的《国家宝藏》,片头一段合奏宛转悠扬。
弹幕里刷的全是“太震撼了”,“此生无悔入华夏”,“传统音乐太好听了”……
所以说什么叫国风,你身为中国人,自己会没有判断吗?
前面有个人评论"你是要郭德纲、李玉刚、杨丽萍来,才觉得有实力吗。"对啊,起码的吧,怎么了?
太一般了吧,选手整体实力也很一般,第一期就几个导师的表演还不错,而且对国风的定义有些说不上来的别扭。至于那位说导师阵容只有流量,没有实力的,你是要郭德纲、李玉刚、杨丽萍来,才觉得有实力吗。
喂喂喂,cosplay就直说嘛,为什么要搞这么尴尬的叙事策略
好尴尬啊,三个老师是代表唱歌?跳舞?和曲艺??我个人觉得好像不是唱一首上个世纪的歌曲或者披着民乐编曲的现代歌就叫国风美少年了?还有这是在比唱歌跳舞还是乐器朗诵???(必须要加一句:鞠婧祎来这里真的不是鸡肋般对存在吗??分班难道不应该靠实力吗?鞠婧祎以热爱和真诚来分班????
霍尊和张云雷也救不了这节目了
鞠婧祎???评委???老师???哈??
很尴尬,鞠婧祎请不要说话,真的显得很没有文化
本来抱有一丝丝期待,结果失望至极!完全的伪国风……甚至有些气愤,这是糟践“国风”二字。
看了一期,这么定义下去国风是完了。。。
我是不懂为什么国风是这样定义的,穿着仿古的衣服,唱着不伦不类的歌,一边尬舞一边弹琴的也有,大型cosplay现场,还不如闪光少女一半正确宣传中国风,这三个导师我觉着唯一能说是国风当之无愧的就是张云雷……后面美少年我可是看出来了,都是长得还行的,然后,我真的觉得鞠婧祎的声音我不喜欢…节目真的真的渣透了
冲着我家辫儿哥哥张云雷看的,结果非常失望。他和霍尊也救不回这节目了,以及鞠婧祎真的没文化。以后只看辫儿cut好了。
融合的元素太多,可能难以制定评判的标准。对待国风是创新改进还是弘扬传统也没有明确的基调,评判时也带有过多的主观因素,不过弘扬国风值得被肯定。召集来的选手颜值也很高,清新而不做作,目前看来最低颜值水平也比油腻练习生高出很多。不理会那些争议,至少也能算得上是很养眼的节目 。
改名美少年的评选吧,国风太为难节目组了。一星给霍尊,一星给张云雷。
舞台是真的美,霍尊的评价也很专业,张云雷也超乎意料有趣,反而对鞠婧祎路转黑,给等级全看自己喜好,喜欢的人水平不行=青涩、不会没关系能打动人就好了、你们不要那么苛刻,没那么喜欢的人就是控腿抖、没有达到预期、觉得不专业什么的,粉丝刷弹幕也是烦的够够的了,没人说她不美,但也不是全世界想黑你家idol。不专业就是不专业,双标太严重了!
勉勉强强吧,并没有看到预期中的国风表演,不过最开始那两个表演还是很不错的。还有就是三位召集人,霍尊在说到音乐方面那叫一个专业,而且他在不评价的时候,还有点呆萌;鞠婧祎在舞蹈方面貌似还是专业的,但在其他方面整个就是一个情绪化的评价,就有了一种非常不专业的感觉;张云雷花不太多,不过遇到他擅长的领域,他还是很专业的。
敦煌美少女营销那么多,看了视频,也不过这样
说业余水平都侮辱业余爱好者了。
张云雷在自己不专业的领域会说“这个我不专业”,会问问其他人的意见。 鞠女士:我不管,我就觉得黄金班。???
四千年人设也太不稳定了😂
也就张云雷有看头,其他两位导师真是无法忍受,女的是那个四千年美女吧?呵呵哒,自己都没什么资历,有什么资格去评判别人,好多选手都是高材生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