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星,镜头摇摇晃晃,各种语言吵吵闹闹,营造出焦躁的氛围,符合影片乱哄哄的情节,给观众们更添了一份焦虑烦躁,影片时长不短,看着比较累。 剧情简单,小伙子忙碌的一天,也是各移民团体玩命折腾的一天。 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包含着混乱,无序,任意相互对抗。而作为服务管理者,除了辛苦之外透露着无奈。
每年戛纳电影节最受瞩目的莫过于其主竞赛单元,毕竟汇聚了全球艺术导演的最新力作。而作为平行单元的“导演双周”,选片却大相径庭,这个单元里的作品不拘一格,无论是艺术风格还是主题内容,而且我发现这个单元还源源不断地“出产”很多不走寻常路的喜剧电影,《自由了》、《多余的恩典》、《初恋》……也许是为了让影迷和影评人在高强度的竞赛单元观影之余多一份轻松的选择。而这部入围去年“导演双周”的作品自然不例外地让人在观赏后感到无比愉悦的心情。
这属于那种胡乱弹琴却偶尔也能弹出几个美妙乐音的作品。导演基里尔·米哈诺夫斯基(Kirill Mikhanovsky)是俄裔美国人,剧本从他自己的移民身份和经历出发,引出美国少数移民族裔、黑人和残障人士这几个群体的生活常态与困境。影片用伪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一位专门接载残疾人士的汽车司机从白天到夜晚一整天的遭遇,手持摄影画面营造出“真实电影”( Cinema Verite )的风格。这种美学取向与肖恩·贝克和萨弗迪兄弟一脉相承,甚至是前半段口若悬河的男二号与《原钻》里的珠宝商人如出一辙。大部分的喜剧效果建立在对俄罗斯民族的自嘲和自黑上,司机男主角被不断乱入的角色裹挟至混乱之中,而他接载着文化背景经历迥异的乘客,大巴车穿越不同族裔的街区,镜头用浓缩视野的观点透视出美国边缘弱势群体的生活面貌,流露出这个群体真实而不矫情的性格。不过,导演用近乎刻板的人物刻画与夸张过火的喜剧形式有考虑不足之处。。
相比起前半段的聒噪癫狂,后半段的节奏感处理不佳。不停跳出温情脉脉的家庭线和莫名其妙的爱情线,看得出导演企图将前半段近乎失控的状态收回来,并透过一些意外的细节(扭不开的盖子和自制手动黑胶唱盘)凸显移民族裔群体内在情感的另一面。然而,在接近结尾高潮部分又较为生硬地切换回开头那种骚动的氛围,毫无预警地从彩色过渡为黑白影像,这个令人惊艳的抗争段落起到了点题的效果。然而,这种好莱坞式的强戏剧情节又明显破坏了整个作品的轻松喜剧格调与前半段精心营造的纪实风格,令影片前后的断裂感更为显著。
有谁真的去关心一下当代年轻人的生活呢?好像没有,长辈们更关心他们眼中的年轻人应该有的“必需品”,晚辈们只会关心自己今天是否依旧清醒。
因为他们远没到接触社会的年龄。当你觉得生活会给你打击的时候,生活给你的打击将会超乎想象的给力。
《给我自由》是一部反美国当下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生活的影片。该片通过对于居住在美国的外国裔年轻人,弱势群体,有色人种的生活进行白描来反映当下弱势群体年轻人过着即将处于崩溃边缘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有谁会在乎呢,除了一些感同身受的人之外,没有人会在乎这些年轻人的死活。
一个俄裔美国青年他的工作是给一些残疾人提供驾驶服务,可是某一天,当他决定要在自己的工作途中帮助自己的祖父带着一群老太太驾车去别的地方的时候,一切厄运仿佛盯紧了他。
在这一天内,他好像是经历了数不清的坎坷与折磨,生活充满了灰色。
小伙子的朋友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看似整天浑浑噩噩的活着,其实内心深处有着一段割舍不断的感情。
当自己的女友决定跟着别人跑了的时候,没有人能体会到小伙子心里的痛,当他跟随自己的朋友开始了倒霉的一天的时候,他的内心深处此时也是崩溃的。
小伙子需要服务的对象是一个残疾的黑人姑娘,她本该适时的出现在她应该出现的地方,但是由于小伙子中途接了一群老奶奶,然后再去接她的时候就迟到了。
因此,黑人小姑娘很不满,在途中她不停的抱怨着,结果小伙子在着急忙慌的过程中撞车了。
此时的她充满了愧疚,然而糟糕的一天似乎还没完。
当这几个人开始了自己这一天的下半段的时候,本来就糟糕的一切似乎向着更加糟糕的地方直线过去了。俄裔小伙子面临着被公司解雇的窘境,原因就是在于这非常糟糕的一天;
失恋的小伙子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爱,结果在告白的过程中再一次的体会到了失恋的痛苦;残疾小姑娘的弟弟出事了,但是自己除了呐喊吼叫之外却无能为力。
当这糟糕的一切聚在一起的时候,如何解决他们,生活并没有告诉这几个人答案。
他们还能怎么办?当这一切开始的时候,一切就已经结束了,最后的几个人除了苦笑之外,只能接受这样的结局,结果恰恰是这个时候,他们和解了。
生活不过如此,一切还得继续。
前半部分,本片俨然是一部喜剧,因为一群老太太,一群喋喋不休的老太太主导了小伙子的糟糕的一天,然后这个小伙子有苦说不出。
这一场非常搞笑的戏份开始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模样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故事开始进入到了下半段。
如果说上半段是喜剧部分的话,那么下半段完全是一场悲剧的进行时。当你遇见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的时候,当你周围没有人在乎你的苦难的时候,你的生活会怎样?
当你的生活只剩下一地鸡毛的时候,究竟该怎么收场,这些故事都没有人给予你答案。
唯一能做的就是打起精神继续努力,相信这样糟糕的一切终究会过去。美好的未来终于会来临。
生活就是这样,总不是所有的生活都充满惊喜与欢笑,幸福生活永远存在于我们的想象里或者是别人的世界里,等到了自己的世界里尝试想要追寻幸福的踪迹的时候,一切都会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或许我们将来或者现在都要长时间处于一种没有人在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的生活将会怎么样继续,这是一个问题。面对困难的时候少有人会给我们帮助和答案,就如同小伙子一开始撞车了的时候。
当自己撞车,没有人会关心他的死活,领导们只在乎他还能不能将顾客送到指定的地方,而车上好心搭乘的老太太们则继续着自己喋喋不休的聒噪。仿佛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
即使是最后伸出援手的黑人女孩,一开始也是跟旁人一样的抱怨,毕竟,小伙子已经耽误了自己太多的时间,她没有任何必要去关心一个浪费自己时间的人。
如果是你,此时的你会怎么办?相信没有人会有答案,愤怒的神经一旦被冲撞,此时的结局只有一个,撂挑子每一个人都会,但是真的要将这一切装起来重新出发,却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生活确实很艰难,因此我们更加喜欢把握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当别人对自己投来理解的目光的时候,这种时刻是最幸福的。
谁来帮助年轻人逃离这xx的生活,答案是没有人。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前进才能走出阴霾,等待永远不会迎来好运气。
……
你好,再见
不知道谁给翻译成 任我驰骋任我飞,这个名字就能在豆瓣上给高分。但片子恐怕没那么好。比较商业的一个剧本,尽管前后有点脱节,但还是能看出是一个公路片的核。公路片全片用手持就不多见了,而且手持摄影还晃来晃去就更晕了。 可以理解导演想做成记录风格,但记录风格的剧本和商业片剧本完全是两码事。记录风格节奏更舒缓一些,把所有人都掰碎了说,甚至可以前80分钟都是人物小传,留10分钟的高潮。商业片也就一到两场戏把人物标签化,然后扔事件里,通过事件的发展来略改变人物,更主要的是人物改变事件发展。 记录风格的文艺片主要看人,故事不能在电影里留白太多,为了打造人,可以用包括手持等各种方式来给观众新鲜感。而商业片留白或者bug就可以无视,反正观众看的的场面等商业元素,大全景要多,画面冲击力要够。 把商业电影的剧本用记录风格拍,几乎是灾难,尤其在剪辑上还多给特写,跳切这样的视觉冲击。不想说这个电影十三不靠,但做为一种尝试,的确很失败。
电影镜头呈现虽有割裂,但是又具有不平衡美感。前半段一度让我想起《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那种紧绷的压力感和无法释放的情绪,都写在了维克的脸上。公路电影式的情节铺展,我曾认为维克最后的爆发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是的,作为一个观众,我期待着维克能做我现实中没做到的事,其实,看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我着实肤浅的认为,维克的爆发就是点题“给我自由”的方式,没想到是那不起眼的抗议带来尾声,其实抗议现场之前,维克就获得了自由,当他意识里不断闪现女孩的画面时,他从窘迫的生活中解放了出来。
电影中,黑人大叔出现过四次,第一次便是片头高谈“Life is what it is,life is wonderful,life is beautiful,I love life. ”同时谈到了爱。维克一言不发,其实维克的表情就是我的心情,仿佛是在听一个阅尽千帆的人在说着的陈词滥调,因为他的生活既不美好,也没有爱,没人知道他想要什么,包括他自己。
第二次出现,仍然在讨论爱,采用了音画不同步的镜头呈现,这一刻也是剧情走向意识流的开始,维克发问:“什么让她如此特别,她对我的方式,她说话的声音……”,这一问仿佛就是在印证黑人女孩的特别之处,随后女孩已经开始对他有所影响,尤其是在将被开除的办公室闪回几秒后视镜里的女孩镜头和声音,毫无疑问是维克的视点,有着情感暗示。
第三次出现,是黑人大叔以长辈或“父亲”的身份在问维克自己想成为做之事,想成之人,维克的回答很显然就是他现阶段的生活方式,他没有目标。面对这样的回答,黑人大叔的仅仅让他抓住机会,做自己。这一刻鲜有笑脸的维克发自内心的笑了。是的,也许他的生活还没有目标,但是他的情感已经有了方向。
最后一次出现在电影结尾前,是黑人大叔谈及“生活的本来样子”,同样的音画不同步里是意识流镜头呈现。
电影色彩好多地方都有情感暗示,比如维克和女孩制作手工唱片播放器,就是用了红色,很明显是情感升温寓意。之后电影开始引入黑白色,在残障人士的蹦迪聚会上出现,截止这里,导演彻底开始穿插意识流片段,闪烁的灯光,节奏强烈的电子乐……随后运用较大段的黑白摄影就是前往车站的车上,维克“拆穿”迪玛的时候和车站的混乱时刻,手持镜头的摇晃完美呈现了抗议现场紧张混乱的气氛。
在彩色电影里呈现黑白色调并不少见,但是本应用暖色调如“红色”呈现诸如蹦迪聚会的刺激热情和抗议现场的混乱与暴力,但导演却采用了黑白色,我觉得这是导演故意采用这种色彩失衡的呈现方式寓意电影主题,整部电影呈现的男主角似乎和这场电影里的其他人一直处在不同节奏里,导演似乎特别喜欢用这种将维克这个人物抽离所处的空间环境的方式来呈现人物的精神与情感状态,无论是在差点失火的莉莉娅家里,迪玛和维克外公的娱乐和维克的置身事外,车上的歌声笑语伴随着手风琴的缓缓诗意与维克的急迫紧张感格格不入,还是墓地的歌声与他目无表情的状态,又或是墓地后的莉莉娅家里的聚餐上的茫然,亦或是黑人女孩的家里,蹦迪聚会上,黑人女孩与男朋友的分手的背景里,直至最后的混乱里,他与黑人女孩抽离与混乱环境下的相互依偎……这种与所处电影空间抽离的状态既饱含“失真”而又像极了现实里我们在地铁上,在聚会上放空自我的真实质感。
电影里更有意思的还有迪玛,一个“骗子”,却在这场经历中显现出和维克完全不同的状态,他能够完全融入那个电影空间和人物关系里,甚至最后的抗议现场!他的莫名其妙出现和完美融入的状态,让我想起《搏击俱乐部》,如果电影讲的是精神分裂,那将又是另一番景象!
最后,关于电影里涉及到的残障人士——社会边缘群体,其实把他们当作正常人去看待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无论是胖哥对于爱的诉说,还是黑妞、史蒂文,还有那个热爱猫王音乐的摇滚胖姐,亦或是聚会上那摇曳的人们,他们不需要被特殊对待,只需要被平等的注视。
太好笑了太好笑了!!原来俄罗斯人在逼死自家孩子这方面简直是精神中国人了,全程特别是前半段真的看得人窒息,前半段比后半段出彩。
仍然是那种制造焦虑的电影,各种紧张与吵闹,并在过程当中,找到意义。整体表现一般,寓意也比较直白。
这属于那种胡乱弹琴却偶尔也能弹出几个妙美乐音的作品。导演从自身的移民身份和经历出发,在剧本里逐渐引出美国少数族裔、黑人和残障人士这几个群体的生活常态与困境。用近乎刻板的人物刻画与夸张过火的喜剧形式有考虑不足之处,却也流露出弱势群体真实而不矫情的情感。大部分喜剧效果建立在导演对俄裔群体的自嘲,男主角被不断乱入的角色裹挟至混乱之中,而不停跳出的家庭线和莫名其妙的爱情线更将这种混乱状态推向更幽默和癫狂的漩涡里。
2.5 片子太聒噪混乱了,让人喘不过气,后面则是由情感主导的意识流。
在冲突矛盾中呈现问题,用人的情感来化解这份阻碍。一份善意,一份真诚。
How is it, to be a migrant, to be incomplete... 催泪电影,焦虑、悲伤、然后平静。相信一切安排有原因,尽力去活到最好,一切都会过去。
一种基于移民文化的全新库斯图里察电影,车成为流浪的载体。
混乱和刺激的一天
真吵!俄语部分的字幕没翻译,加上吵,真有点难熬呀。
年轻医务车司机喘不过气的一天,揭开了这个在清冷中西部小城所上演的种种社会闹剧与真实的凌乱生活。车上齐聚了社会中似乎最为脆弱和边缘的群体:被医改折腾的病人、老年人、低收入人士还有移民,但绝不卖惨,而只是对准每个人都在经历着困于日常的挣扎与争吵;还有那些随意歌唱和聊天时的偶尔美好。对话里的“种族卡”、街头对峙还有最后祖孙二人的对话,都是足够有趣的观察。看似仅是过活的男主所拥有的一路善良与体恤,在黑夜里注入了无比慰藉人心的光亮。
即使是文艺片,它也算是用大篆写就的文艺片了,确实有点过了。能打3星及以上的叫好的都算是装B装出了天际的了。
1、前半段聒噪,后半段混乱,中间还夹杂着一系列莫名其妙自我感觉良好的意识流镜头,没有方向,不知所云;2、此刻只想说“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您真的过火了。
【澳门国际影展】电影涉及俄裔移民、残障人士、非裔白人冲突等群体,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由”。前半部是极佳的喜剧,讲俄裔美国小伙值班时被一群俄罗斯大爷大妈亲戚坑的“囧途”。笑点的尴尬也很自然。坟头唱歌等段落让人忍俊不禁,异常可爱。后半部温暖而尖锐。弱势群体在争吵冲突后相互理解释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真挚朴实。抗议部分突然转成黑白画面,效果惊艳。全片都如纪录片一般生猛、鲜活。四星半
完全没有get到任何笑点。
男主神似冠希...
戛纳导演双周。太赞了!!!
太忙叨了
前一小时伪纪录式的故事非常迷人,甚至误以为真会拍出如此慌张并稳步失控的医疗司机和导演超级的隐藏的摄影机功力,直到送走喧闹的白俄大爷大妈后喘一口气才发现,liberty是威斯康辛土地上俄国人生存的权利、是残障人士自身/外界对他们无意的有色角度的看法(对比近期上映的Peanut Butter Falcon (2019)对待残障人士态度)、是非洲裔游行呐喊权利的概括,所幸的是,目前一个俄国的导演,可以欢快的讲述自己的异见喜剧;
前3/4让人误以为是纪录片了,如果是个纪录片该多好啊。有趣,暖心而显得非常生活化的“真实”故事,而后1/4露出马脚,或者说影片的制作显出端倪的时候,镜头的处理花枝招展却格格不入。影片最后传递到我的是模糊了的主题,远不及一个在密尔沃基生活的俄罗斯护工小伙的真实一天精彩。俄罗斯(白俄罗斯)大爷大妈送葬团真是搞笑担当,Dima这个角色也是爆笑极了。
#4th IFFAM# 圣丹斯→戛纳双周→澳门主竞赛最佳影片。导演是毕业于NYU的俄国移民,[加布里埃尔和群山]的编剧之一。片子是个不错的喜剧,来自导演亲身经历所以写得很有真情实感,但是问题是割裂感太明显了。一天一夜故事,前一半相当完整了,各种俄裔大妈实在是写得太生动了,但是葬礼完了之后的故事线就变得乏力,后面为了把几条故事线封闭起来就开始扯(但这个结构还是……有意思但是一言难尽,但确实是双周口味)……有些有趣的影像(迪厅,黑白的抗议段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