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小说或者电视剧里,我们经常看到英雄落幕的故事,“眼见太起高楼,眼见它宴宾客,眼见它楼塌了”的故事,太多了。
而在现实的世界里,草是如何生长起来的,又是如何消亡的,乃至故事是如何一代代传承的,这是记录片《渡口编年》想展示给我们的。
用导演郭熙志的话来说:没有人看到草是如何生长的,但是我试图记录草是如何生长的。
《贺家》,贺国平,一个年轻时把自己的肌肉练的像古希腊《掷铁饼者》一样的一个人;一个在公有制破产后第一个敢于承包渡口的人;一个自认为不输于一般的有点文化的人的人;一个朋友有了矛盾的调和者;而同时,这也是一个后半辈子围着厨房照顾一家人的“内务部长”,是一个照顾自己瘫痪的岳父十年之久的人,是一个在牌桌上仿佛像在战场一样杀伐决断的将领一样得意,而扭转身,对着导演说“其实我的内里已经烂透了”的人……
在贺国平身上,我们看到的仿佛是,命运的渡口,一个逐渐被抛下的时代弃儿。滚滚的时代浪潮里,命运给过他机会,他也有过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渡口承包的第一天,他指着竞争对手泼下的大粪对着镜头讲“这也是一景”;
招揽伙计时面对对方是否发工资的质疑他拍着胸口保证“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短了你们的,下个月的这个时候就是给你们发工资的时候”;
甚至于在蜗居家中的不济时刻,一个大男人终日围着一日三餐转悠时,他也能把每道饭菜认认真真正经八百儿地完成,仿佛那是他的艺术品……
就是这么一个人,在一般的影片中,在往常的故事里,故事的下半场应该是,落草为寇的英雄绝地反击,在命运的抛物线上划出完美的一个完美的拐点。
而真实的故事结局是,这个男人在居家十年之后,得了癌症去世了,评论区有人说这是憋屈的,我不知是否如此,可这个男人最后的一个举动是,他让妻子把自己的骨灰洒在了长江里。
或者有人会有疑问,他为什么后来会整日在家操劳家务,而由妻子外出开出租挣钱养家?
为什么在渡口经营失败后,他没有转战南下去深圳,而是终日蜗居厨房经营一日三餐照顾卧床岳丈?
渡口经营失败后,由于交不上钱,贺国平被告至法院,进而限制了人身自由,这导致他这一生都蜗居在安徽铜陵这个地方;为了生计妻子外出跑出租,他则变成了家庭煮夫;我们也许无法想象这个曾意气风发的男人是如何在生活和命运的搅拌下逐渐转变了心智,也许他没有,所以,草这样生长了,草也这样生长着。
《渡口编年》,一部很粗糙也很细致的纪录片,横跨几十年地记录了一个人的大半生,也许只有在粗糙的画质中,我们才能意识到这段时间距离我们到底有多远。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部编年史。
而历史,从来都无情。
时代的浪潮下,有的人被抛下了,有的人成了弄潮儿。千帆过尽,一片苍茫。
一个小人物表现了某个特定时代的一种精神。
视点小。
时间力量大。
贺国平让我想起来我爸。老实,善良,读了很多书,对朋友忠诚讲义气,对父母孝顺,在家里没有话语权有点懦弱,总当和事佬,在社会上不会算计——因此注定会跟不上21世纪快速发展的时代,一辈子只靠本分吃饭。一个传统中国男人的形象,一个厚重又渺小的人。跟现在这些突出的渣男,直男癌,男权女权这些妖娆又浮躁的名词无关。看片期间一直想如果我爸还在世,他的50岁,60岁会怎样?我在贺国平身上似乎能看到了一些影子。想爸爸了。
影片长达四小时,非常写实地记录了个小城一个家庭的历史,以及一个人的一生,挺让人伤感的与灰心的。认真想想,其实这就是大多数中国人的一生,铜陵这个渡口的情形,才代表了真实的中国:外面似乎变化迅速,而贺家所在的地方永远就是那样,时间好像在这里停止了,那就是一个内卷化的社会。老贺的人生异常的憋屈,一辈子被束缚于破旧家中,永远就在狭小厨房中做饭,也许这也是他早逝的原因。影片拍得很安静,也很写实,也许太过真实了。前面拍得很细致,但后面看来也有些难以坚持了,拍得有些潦草了。这部纪录片应该借鉴了英国纪录片《人生七年》系列。
跟郭导在一席里以史家角度概括整个渡口甚至铜陵市的变化和对贺个人命运转折的因果概括不同,《贺家》选择以直接电影的形式呈现这种以年为单位的影像记录背后的时间感,完全抛弃了贺国平命运改变的重大转折点的因果解说,我们可能一知半解地看着这个男人做菜,教育孩子,和朋友聊天,以及向镜头袒露情感,但是它的确是‘平民史诗’。
开拍时我还没出生,但多少年过去了,乡音一点不曾改变。第一次看关于自己家乡的纪录片,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风土人情 ,陌生在于拍摄点是江南,我很少去。身处江北的我,还是内陆,从有记忆开始,就是修桥建路,河道两旁停满了木舟,没人动;灯塔也因年久失修,成了废墟。98年贺家劳动力下岗,08年贺家老人在大雪纷飞间去世,12年老贺安息。到18年拍摄结束,再回望过去二十年生活,我大概是那要小个十岁的贺家孩子。
家庭史
20年,…看着老贺,陪着老贺,直到他最后离去…
刚开始那时候,警装还是绿色的,人民币上确实有人民,学习纲领还是“三个代表”,婚礼还算质朴,葬礼还算简单,春晚还有赵本山,就连悼词都有着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感。可当看到电影院前白底红字的“活跃电影市场”,再想想那时的下岗、洪水、强拆、留守儿童甚至非典,再看看现在,也才二十多年。
4小时,20年。最多的场景,就是表现男人在做饭,炒菜。他真的炒了很多菜。他能够引用一些诗词,这是引以为豪的事情。我看到他游泳,毕竟开船的,水性很好。他打牌,打升级,打扑克很认真。看得出来,他是个挺好的人。后来……他死了。
十五年的时光被压缩到4个小时片长中。平凡朴实的视角,默默记录着一个普通家庭的1998-2013年。90年代末21世纪初中国安徽小城的风土人情、生活状态,以高清影像形式呈现,仅此便有不俗的意义。而对人物坚持的记录,也能看到人生悲欢,命运无常。凡人老贺金子般内心的善良淳朴、以及从郁郁不得志到放下的状态,在张口闭口的引经据典中,在小小厨房炉灶天地间,也在颓唐的下一代身上。纪录片所呈现映射的不仅是老贺一家,也不仅是一处渡口,一座小城。而是中国一个世代普通百姓生活缩影的琥珀标本。这便是时间、真实、平凡的力量。结构有些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十分遗憾。导演本人的解说也成为画蛇添足的存在。不禁好奇其中缘由、剪辑思路,及剔除掉的素材内容。四星半
只看了后面一半。20年,中国变了,人间变了,世情变了,贺家和贺国平的变化反而不大,他们守着“本分”过日子。郭熙志说贺国平是圣人,是的,他是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圣人。
渡口贺家的20年变化,说是变化,也无变化。贺国平在家负责家务与妻子在外开出租的非主流模式,只能从些许言语中感受到他的想法,生活还是能抹平人的。人的天赋与后天的付出共同造就了不同的轨迹。生活中的不如意不够达标,转而在口头上却发生了不一样的解答。
下岗家庭的“平民死诗”,一部20年磨成的纪录片,这里面是整个中国的记忆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K4y1Y7nK
郭老师用了契柯夫的话说"由于缺乏政治、宗教和哲学上的观点,我只好将自己限制在描述我的英雄如何恋爱、结婚、生孩子、死亡以及他们之间怎样对话。"
导演说,贺身上的像父辈的,如老庄的智慧和善心,是他想记录的。不知道这种共鸣会不会被观众理解。
同在长江流域,看到许多熟悉场景。
时代的缩影
像野草生活在苦难的黄土中,像落叶翻滚在时代的疾风里
这20年,我们中国真的经历了很多,以前我错以为人生并没有那么难,现在不断的被现实啪啪啪的打脸。
为平凡人做传,电视台的背景还是挺明显的,看得出来导演中间放弃了这个项目几年,一些关键时间点没有留下影像记录
如果局限在渡口几天的往来,成270分钟,那就是时间的压迫感;而挑取一个家庭的部分生活,也不必太走心地记载上20年,就凝结出时间的晶体。这个作品因此更该和人生七年相提并论,都是某种对抗时间的胜利者,并以此呈现出剧变社会下一个稀有的不变个体标本,而靠近成片当下的那几年,不知是疲了几乎放弃这个野心了呢,还是过于将故乡封存在过去,导演明显不去花精力跟进老贺一家了,于是让人纳闷莫非这家子与智能手机时代绝缘,继而等来一个可以潦草收尾的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