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的ABC谋杀案应该是以连环凶杀案藏案以及凶手利用精神分裂症状病人作为替罪羊这两个典型侦探小说手法的鼻祖了,原来是出现在一本小说里。bbc这一版本还多次插入替罪羊看希区柯克电影这一内容(不知道原著是否有这一情节),又让我想起了误杀这一部作品里,主角从几百部侦探片中汲取灵感,当然本部作品,只是导演用来障观众目的一个手法。
看到一半就知道了替罪羊只是替罪羊,但是真正的凶手是谁呢?我一开始以为是出于情杀的死者B的男朋友,毕竟他表现得也很焦躁,还做稀奇古怪的梦,现在想来又是一个误导。关键还是第三封故意写错地址的信,我还是太想当然了。
BBC版本可取之处的情节依然很多,味道迟迟挥散不去的鳄鱼,直到结尾才能完整讲出自己捕猎鳄鱼故事的黑斯廷斯,波洛一开始勉强接受鳄鱼后来实在接受不了气味的小表情,波洛碗柜中杯子和碟子分开放并且摆放得整整齐齐的习惯,波洛和黑斯廷斯洗碗的情节,都让观众在探究案情之余忍俊不禁。
整个season4虽然只有三个案子,牙医谋杀案是水准之上的典型案例,利用时间差的作案手法以及凶手coaplay的手法,都是非常出色的;云中奇案则是作案手法过于玄妙到可执行性比较难的地步,能被挑选拍电影长度我觉得这个名字实在太过好听了[二哈]。不过最出彩的还是ABC谋杀案了,毕竟是这一作案手法的鼻祖,而且一直到现在被借鉴。如果几年后回忆这些作品,ABC无疑是还能让人想起的,我觉得这是经典推理作品的一大特质。
所以最后还有一个疑问,人被突然杀死时候不会挣扎以及发出一点声音么,好几个案子都是建立在死者死去悄无声息的基础上,但凡发出一点声音,也不会有这些作品了[doge]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哈哈哈,注意到那个细节了吗?两个一脸沉重讨论案情,黑斯廷斯刷盘子,波洛擦干水,波洛嫌盘子没洗干净,让黑斯廷斯返工好几次。。。演员真的好可爱啊,特别是卡斯特,我想到了我外公。。。
看波罗不光是看案子,而是看那种老英国的风情。
毫无疑问,这是大侦探波罗系列最具技术含量的案件之一.
抽丝剥茧的过程略简单,“凶手”隐藏在城市中被揭穿也比较“偶然”,真相安排倒是有点意思,不过波洛空手套白狼甩证据也不是第一次了。
我说怎么可能这么明显呐。虽然最后的推理没有之前那种又长又爽的感觉,但结果还是一如既往的意外。伪杀人凶手先生演得好啊,最后也很可爱,神经质小朋友和长舌妇小朋友一见如故了,哈哈!
不得不说凶手下了很大一盘棋,并且非常凶残,但是动机都说的通。很经典的推理,最后结尾的那一束小花和黑斯廷斯的南美洲故事终于有人可以分享了。阿婆这个故事放在当时真的非常牛🐮
基于原作的高质量,这集真的还不错,就是一个个女演员稍稍有点令人脸盲。虽然ABC也是开流派的作品了,但本集最大的亮点其实是小黑和那只鳄鱼标本哈哈哈哈。
哼~
感觉这才是ABC的经典,除了David Suchet演的大侦探菠萝,谁演都不像啊,这才是阿婆的原著面貌,不然你想,如果1933年ABC里菠萝要坐三等车厢了,怎么还会在1934年坐的起头等车厢的“东方快车”?
这个故事也是我早期看的阿婆的故事了。也属于看一遍就几乎忘不掉的故事,很有辨识度。我也一度认为这个故事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个完美谋杀,简直不敢想象如果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案例发生,该是如何的恐怖。树隐于林而不见,人隐于市而不得。道理貌似都懂,可真正看透的人又有几何?阿婆又一次伟大的创作。
现在看来,只是一场了无新意的障眼法大戏。不过对年代如此久远的作品要求这么高,实在有些吹毛求疵了。
重看大卫版ABC洗眼睛,18年BBC重拍的简直不忍直视。这个案件不管原著还是大卫版都非常精彩,凶手很聪明,不愧是阿婆最出彩的几大名作之一。
给五星是因为这绝对是设计的很完美的波罗的案子,比起东野的那些牵强的杀人理由,这个案子设计堪称教科书。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切花里胡哨、巧舌如簧的表像下,最终的归属都是利益。ABC可能是史上最早使用杀人动机藏叶于林的作品,这一核心诡计被无数后人模仿。善于心证推理的波洛往往没有证据,如果他说他有,多半是在诓人。
倒霉的ABD,推理关联成分不高,此版POIROT的形象实在太平庸,演技一般
看到大约百分之九十的时候都以为是一个无聊的案子,然鹅,就在结尾,超级反转!只能说我太天真太“孩子气”了😂
both classic
对第一次看的人来说,不管是看书还是看电影都很扑朔迷离。多半当他们觉得自己真够聪明猜到是某个人时阿加莎奶奶就给了个急转弯。不过电影当然更好猜一些,尤其是老式的拍摄手法,用在波罗系列里很合适,现在看来还蛮别有风味的。
不是宽银幕,看得不够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