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一个事实:披头士1967年出品的《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通俗音乐专辑——或者之一。之所以可能需要“之一”,是因为有些人认为1969年披头士的绝唱专辑《阿比路(Abbey Road)》比《佩珀军士》更好。
在《佩珀军士》之前,通俗音乐普遍的发行方式是以单曲为主:先发行单曲,然后将其它未单独发行的歌曲合为一个专辑并录入此前先发的单曲,借成功单曲影响力推广自己更多的作品。专辑制作理念是“邦联”,而不是“联邦”:基本上就是对一大堆不同时间、不同风格、不同诉求的歌曲做简单的加法,顶多考虑一下哪首歌放在A面第一或B面第一。没有人认为“一张专辑”是一个独立的艺术创作,没有人认为将现成的几首歌整合成一张专辑需要超过一周甚至更多的时间,也没有人认为一张专辑的封面需要花太多的钱财精力。
但是披头士用《佩珀军士》改变了这一切,或者说树立了一个全新的音乐制作理念。
披头士停止了所有巡演,5个月左右的时间躲在阿比路录音室(此即绝唱专辑名称由来)里做专辑;从公众面前这种长时间的消失,导致媒体纷纷猜测“披头士是不是解散了”。当媒体得知披头士“正在制作一张专辑”后,业界甚至有人觉得这简直就是笑话。万众期待下,伟大的《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横空出世,又一次震撼了世界:原来一张专辑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作品,彼此交融,风格互恰,首尾呼应,共树一帜;原来一张专辑可以从头到尾散发着浓郁的赤裸裸的迷幻风格;原来一张专辑的封面也可以标新立异而又意味深长,乃至引领平面设计理念;原来一张专辑的录音技术可以融入这样多这样新的实验与探讨……总之,人们发现:原来通俗音乐可以这样严肃地玩。
那么,披头士为什么会想到这样去做音乐?他们独特的个性又是怎样影响了对这张专辑的制作?或者说这张专辑里展示了披头士(尤其是约翰和保罗)怎样的独特个性?为什么明明是“披头士乐队制作”,标题却叫“佩珀军士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
这部访谈为主的纪录片,围绕这张专辑回顾了那段日子里的一切重大事件(风波):
——约翰·列侬发表“披头士似乎比耶稣更受欢迎”言论,引发巨大舆论危机。
——披头士决定停止一切巡演的真实原因。
——披头士在印度的“灵修”之旅。
——经纪人布莱恩·爱泼斯坦身亡。
——披头士吸毒产生的迷幻体验。
——集中各自偶像人物做封面导致的麻烦。
…… ……
从这些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到披头士是怎样从为女生的尖叫暗自得意的偶像男,一步步走到艺术杰作《佩珀军士》的。
附加一个送给浅资披头迷的小科普,老鸟请无视:访谈中那位黑色上衣、一头银发颇似爱因斯坦的老者,叫彼德·贝斯特,是披头士鼓手林戈·斯塔尔的前任。当年用林戈替换他,还引发了早期披头迷的普遍抗争。很和善的一位老人,可惜没能像林戈一样,与约翰、保罗、乔治一起名留千古。
多数评论说缺少主题,其实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主题:Beatles为什么不做巡演了(并从而催生出pepper这张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专辑)。但导演做得一塌糊涂,而且音乐、影像等等资料都没有,只有最外围的采访。
1没意思,首要原因。你永远可以喜欢Beatles而不必担心无趣。
2音乐进化。很多歌手就停在舞台,遥望录音棚了。 而Beatles想做更好(也就是更有意思)的音乐,并且把长时间呆在studio变成惯例。在录音室里花长时间去制作一张专辑,是Beatles开创的传统。之前一般就两三天,等到U2就能呆一年。(从巡演转到录音室,也就是从Brian到Martin,就在这时Brian去世了)
3没反馈。尽管观众无数,但多数人就是狂热,有一次Lennon把twist歌词改成我痛风了我很生气,因为a.好玩b.没人听得到他在唱什么。
事实上,观众听不到(也许很多观众也不在意这点),甚至自己的表演自己都听不到,是他们事前事后接受采访时反复提及的一个原因。因为这导致表演成为重复的无用功,他们不可能提升自己。在美国最大的一场演出,他们就深有体会(不过Martin后来说他们的音准、乐感极其好,即便耳边一片嘈杂,他们的演出水准依然高超)。
此外,技术限制使得很多歌当时没法在舞台上演出。而Eleanor Rigby这种歌也根本没法唱,因为大家没法跳舞(类似迪厅?)且主题太过阴郁,宗教,死亡,孤独的女人。
4安全。Brian想把观众控制在1-2万人,警察说那样场外人更多,更难保障安全。所以至少后期他们不是贪心门票收入。
重温了一遍Lennon的道歉和采访,非常富有语言艺术(Brian也是,songwise/speechwise)
pepper封面来源于paul父亲的乐队合影。
For the benefit of mr kite的灵感和歌词都来自于拍strawberry field时旁边精品店的一张海报。
ps 里面的采访对象看起来又不是很聪明和很有趣的样子。
以《比伯军曹》专辑💽制作一事为主线,记录了1967年风头正盛的甲壳虫乐队前前后后的趣闻逸事,尽管不停轮换的访谈与当年影音资料让片子有些跳脱凌乱,但可以看作一份研究甲壳虫早期发展与成员关系的重要参考资料,甲壳虫乐迷不容错过。
看到这一批奇奇怪怪的受访人就觉得披头士也是被消费得差不多了…对sgt pepper本身的信息搜罗还是比较尽职的,最有意义的果然还是收盘要选mono版
Sgt专辑50周年的纪念影片,能在里面看到不少老面孔,之前看到专辑重新发行后,居然还登顶过销量榜首,真是感慨超级乐队的伟大魅力。
这种打着The Beatles的旗号又没有主线的纪录片,就是用大量素材来堆。那怎么着你也好好规划一下吧?但并没有...
补标
Sgt.pepper 五十周年,网飞出品,采访了好多奇奇怪怪的人
:(
It Was Fifty Years Ago Today... Sgt Pepper taught the band the play
非常奇葩的纪录片,搞不清导演是要讲虫团历史还是做Sgt50周年。 天南地北什么都想讲,手边只要是份素材就拿过来凑时长的那种。唯一好评的大概就是片头片尾的CG制作,不过都2017年了,技术太烂会笑死人的。全片大家只要记住一句话就够了,“如果把《草莓地》和《便士巷》收入到Sgt里,这张专辑会更伟大”。
少了许多政治话题 更多的讲述了“比伯军曹”这张世上最伟大的摇滚专辑的故事 纪录片很好的展现了对于披头士乐队的崇拜与敬仰!
只能缓缓给一个❓内容不符合标题,混乱,缺乏主线,细节彼此八竿子打不着,只是罗列堆砌。感觉跟sgt pepper的音乐本身关系不大(好歹a day in the life也得多说点吧?),倒是强调了好多次草莓地和便士街(确实是杰作)。除了个别细节,其实没太多新鲜东西。受访者……嗯……对Brian倒是讲了不少。但是这样说起过去私事真的好吗(?)好歹高清,有图,勉强三星吧。Ps:甚至不理解为什么有披迷会给五星……orz 给五星再想想anthology我的良心会痛。Pps:我也不喜欢那位咖喱带师。
拍一个保持中立的纪录片不好吗,非要捧一踩一。不知道背后是谁资助的项目。
不算很好的一部虫团纪录片,权当一个消遣罢了…主要讲了67-68年,多了很多细节,算是看过关于这一时段比较详细的纪录片了,但大体上还是那些事,也没有多少新信息。主题很混乱,搞不清重点在哪,采访的人也很emmm(基本没有核心人物,但也算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视角吧)主要都是各种采访片段拼接而成(挺无聊的),最无语的是整部片子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首虫团的歌🤦🏻♀️虫的版权已经贵到这个地步了吗
工作人员提到去世的爱泼斯坦的私事时笑的很不合适吧……
你妹啊,林戈没上过学咋的呀,你有意见啊 糟老头子
本以为是围绕佩珀军士展开的,但是仔细看下来还是都点乱。看着片子里的被采访者,很难不去想可能是因为制片方找不到合适的人采访了(?)以至于patti的妹妹都来说两句😂不过我看了那么多虫的相关纪录片,居然是第一次在这部纪录片里知道爱泼斯坦是同性恋诶!不可思议!
混乱且老生常谈,而且讲泼哥故事的人让我极度不适,虽然勉强可以理解为直男的反感,但继续消费就太恶心了吧……最搞笑的是小乔切拖鞋的故事,我笑晕了
一般
jesus christ
很棒的纪录片。“超越耶稣”事件,“佩珀军士”专辑,“灵修岁月”,等等等等,这些在披头士历史中属于关键节点的大事件,挖掘得非常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