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景涛跟陈德容同时出现的时候还是挺养眼的,但是陈德容年纪能看出来真的不小了,与剧中半月她二哥的演员同框,还是看出来年龄差,真的不像妹妹,但是孟古真的好漂亮!尤小刚导演的御用女配吧!演技也非常好,可惜后来年纪轻轻就抑郁死了!剧情还是有一点扯的,哥哥居然把自己喜欢的女人嫁给弟弟,也就是传说中的接盘侠,弟弟与他共打下天下,最后他却独享天下,而对自己亲弟弟那么不好奇!
这几天重新打开了太祖秘史,不得不说,不管它合不合历史,我就是喜欢这部剧里的衣服,发饰……例如:阿巴亥成为王妃的那几套衣服款式和颜色,孟古的也好看,青娅的也不错,东哥的我不喜欢。那奇亚,着重说明,开场惊艳到我,还有后来的几套衣服款式和妆容、发饰。个人觉得适当在头发或眼睛周边加点亮亮的很好看耶,她好聪明,看事好准,就是可惜了她和舒尔阿奇,干嘛是个美女都要喜欢努尔哈赤呀!撇开其他的,李如柏对她也好……我挺喜欢她的,要是她再对自己好点,不要那么恋爱脑多好呀!
欢迎阅读刘焕解读星座名人,通过十二星座来解读名人。
金牛座:诸葛亮、萧衍、骆宾王、杜牧、康熙(其中诸葛亮、骆宾王和杜牧为转载)(已完结)
双子座:宋仁宗、辛弃疾、成吉思汗、蒲松龄、曹雪芹(其中辛弃疾、蒲松龄和曹雪芹为转载)(已完结)
狮子座:汉武帝、刘备、欧阳修、完颜阿骨打(其中刘备、欧阳修和完颜阿骨打为转载)
处女座:刘义庆、宇文邕、窦建德、李密、李商隐(其中李商隐为转载)(已完结)
射手座:
摩羯座:刘邦、刘秀、高欢、苏轼、杨一清(其中苏轼为转载)(已完结)
其他星座仍在连载中,欢迎关注。
一.英雄少年
明朝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尔哈赤出生在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境内)建州左卫一个小部酋长的家里。他是建州女真人。那么,建州女真人和金代的女真人,有什么关系呢?我曾经在满族源流一文中详细论述过。
当时的建州女真,仅仅只有几座城池,在偌大的明朝帝国中,这座城池压根就不起眼,就是大象身上的一只蚂蚁!
辽宁属于东北地区,这里山川秀丽,物产丰富,生活在东北的明代女真人,崇拜太阳,尤其是那绯红而喷薄的黎明,让他们看到了昂然的生机。
生活在白山黑水间,难免要打猎捕鱼,可是仅仅靠着这些无法填饱肚子,什么最能填饱肚子呢?就是粮食。
长白山
赫图阿拉城四面环山,有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利于灌溉。而且土地肥沃,便于耕种。这么好的环境,自然要用来种粮食了。于是女真人也开始学会了种地,在这块不大的土地上种植着他们的梦想,也是他们赖以活命的唯一希望。于是黄土地也成为了女真人崇拜的神,因为这片土地可以种出庄稼,有了粮食,女真人才可以填饱肚子,才可以活命。
红色、白色、蓝色与黄色正是明代女真人最喜欢的四种颜色,后来努尔哈赤便在这四种颜色基础上确立了八旗,这四种颜色便是女真人对于太阳、土地、蓝天与白云的崇敬,便是对于自然的深深敬畏。
可是,虽然学会了耕种,这个时候女真人的生产还是比较落后的,一般的生活用品都要到汉人的市场上购买,特别是铁器。
大家都知道,文明发展的标志便是炼铁,这个时候,明代女真人还不会炼铁,所有的锅碗瓢盆都需要用到铁啊,怎么办?只好向明朝购买。
于是,女真人辛辛苦苦地去深山采蘑菇,挖人参,然后扛着几袋子的人参去汉人的市场上换取铁器。
虽然东北物产富饶,可是蘑菇和人参能卖多少钱呢?几袋子的人参或许才能换取一口铁锅,所以和明朝的贸易,女真人是吃亏的。明朝控制着女真族的贸易活动,不想女真族发展的太快,以免将来发展强大构成威胁。
即便是这样,女真人也没有怨言。
因为,他们是明朝的子民,他们需要活命。
努尔哈赤便出生在这样一个地方,他的父亲名叫塔克世,是明朝建州左卫的都指挥使,也就是明朝的官员。他管辖着几座城池和近万的人口,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建州卫合称“建州三卫”,这三卫大概管辖了数万人口,这几万人都是女真人,所以明朝称他们是“建州女真”。
女真人曾经建立了金国
有人要问,金代女真人不是建立了金国了吗?为何明代女真人还这么原始贫穷呢?事实上,建立金国的女真人很多融入了中原,留守在东北的一部分女真人继续过着很原始的生活,一直到明代末期。关于明代女真人,以及日后满族和女真族的关系,可以看我写的这篇满族来自哪里?满族的族源来历略考,满族的确是女真人。
明代女真人分布图
按理说,努尔哈赤算是官二代了,父亲掌管着大明朝建州左卫,他将来也会承袭这一职位,一辈子不会愁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恐怕努尔哈赤一辈子就是边疆的一个小官了,不会有太大的出息。毕竟建州左卫不算太大的官,充其量和一个集镇差不多,塔克世的官虽然比村长大点,也就类似于一个镇长。
芝麻小的镇长与九重天的皇帝,那是天壤之别。
就在努尔哈赤10岁那年,他的母亲喜塔喇氏不幸去世了,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女人,姓纳喇氏,她也是一位女真人。
这位纳喇氏便是努尔哈赤的继母,也就是晚娘。
说到晚娘,大家想到的便是对于丈夫前妻孩子的虐待,不幸的是,这样的事情真的就发生了。
努尔哈赤的继母对他非常刻薄,经常向丈夫进谗言。
努尔哈赤在这样的环境中便生活了9年。
少年努尔哈赤影视形象
9年啊,这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9年,人的性格、脾气都是在这9年中形成的,一转眼,努尔哈赤不再是一个10岁的儿童,而变成了19岁的大人了。
努尔哈赤没有怨言,毕竟这是他的亲人,每天他还是照样去山里采集人参和蘑菇,然后去汉人的集市上贩卖。虽然继母对他不好,但是他明白,继母是父亲所爱的人,他作为孩子,不可以挑拨,只能使父母生活更美满。
努尔哈赤身为女真人,经常去集市与汉人交易,渐渐地便结交了很多汉人朋友,认识的人广了,视野也就开阔了。
赫图阿拉城
努尔哈赤才知道,原来世界不是他想象的建州这样一个山沟沟啊,在白山黑水之外,还有一片广大的区域,叫做中原。这里有着长江黄河的壮阔,有着青城峨眉的秀丽,有着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妖媚,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雄奇。
原来,世界这么大,而建州却那么小啊。努尔哈赤第一次发现,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了。
明朝,市民文学非常发达,小说异常繁荣,各处的市井都有说书人说评书。
这些说书人,持一把扇子,喝口茶,便开始天南海北地说起三皇五帝,开始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了。
当时的明朝,最畅销的书就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一般的市集上说的都是这两本书,还有一些《大明英烈传》、《隋史遗文》等等。努尔哈赤去集市与汉人贸易,自然会去逛集市,也一定听过说书,他一定会感叹:居然有这么好看的故事。
身为一个男人,喜欢的自然不是儿女情长,才子佳人。自然是那些英雄传奇、战争演义。女真人只有一些“乌布西奔妈妈”的传说,故事性当然不能与三国相比,听到三国的故事,努尔哈赤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努尔哈赤会说汉语,但不一定会写汉字。不过,通过说书,他听懂了很多故事,听说了桃园三结义的忠孝与节义,也领会了宋江招安的糊涂与无奈。
由于喜欢听三国水浒,努尔哈赤也渐渐地喜欢上了看书,他不再是那个平时在丛林中四处寻觅人参的懵懂少年了,也不是那个空有一副好身骨,却只用来猎杀貂狐的莽夫了。
当时的识字率不高,好多人都是不识字的,所以市集上有专门为不识字的人提供的画画书,就像小人书一样。这些图书虽然文字很少,大量的都是插图,但是在叙述故事的精彩程度上,丝毫未减。
努尔哈赤看的便是这些画画书,从书里,他第一次知道,他的国家——大明,有过很多年的历史,历史舞台上有秦始皇一统六合的雄才大略,有汉武帝开疆拓土的霸气豪情,有唐太宗礼贤下士的虚怀若谷,有元世祖一统乾坤的丰功伟绩,也有明太祖从一户贫民成长为睥睨天下雄主的传奇经历。
他知道了,原来历史上有那么多的英雄啊,特别是元世祖,与自己同为少数民族,居然可以一统乾坤,做全中国的主宰,真的了不起啊!
从三国演义中,努尔哈赤更是第一次见识到了兵法的厉害!
游牧渔猎民族经常需要围追猎物,所以自然知道,当面对一个强悍的猎物时,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很多人将猎物分割,再包围起来,这样才可以一举歼灭。
这就是游牧渔猎民族兵法的雏形。比如说金代女真人打仗的战法就来自于打猎时期的“围猎”,把猎物围在中间,逐渐收缩包围圈,全部猎杀,打仗的时候,几万人就可以绞杀十几万。
可是这些兵法还是非常原始的啊,通过听战国以及三国的故事,努尔哈赤第一次听到了那么多排兵布阵的技巧。
原来,当自己举国出征,老家空虚,使得敌人来趁虚进攻的时候,自己完全可以不回去救火,转而进攻别人的老巢,这一招叫做“围魏救赵”。
原来,当自己包围一座城池,敌人率军来支援的时候,完全可以不必惊慌。这个时候,自己只需要守住城池,然后歼灭来救援的军队,这一招叫做“围城打援”。
原来,当敌人大举进攻,自己完全可以分出很多兵力,将敌人引向四面八方,然后把碎成好几片的敌人各个击破,这一招叫做“分割包围”。
原来,当敌人举国出征,与自己决战的时候,这个时候完全可以趁虚而入,攻别人的老巢,然后迅速地会师,与失掉巢穴的敌人再决战,这一招叫做“趁虚而入”。
太多太多的兵法了,更别提那些反间计、空城计、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了,还有什么欲擒故纵、调虎离山、声东击西等等。
努尔哈赤完全惊呆了,那么炫丽神奇的世界,令他眼花缭乱。可以说,《三国演义》就是努尔哈赤兵法形成的导师。
两宋之间出使金国的马旷曾经记载过金国的军事战术,发现他们很像打猎时期用过的“围猎”战术,,把猎物围在中间,逐渐收缩包围圈,全部猎杀,打仗的时候,几万人就可以绞杀十几万,所以打仗也是从生活中领会到的。
谁也没想到,一场飞来横祸突如其来,由于继母的一再挑拨,努尔哈赤的父亲把他赶出了家门,只分给了他一点财产,便让他去闯荡天下。
一个19岁的年轻人,变得一无所有。
努尔哈赤后来开始了数年的流浪生活,甚至投奔过辽东将军李成梁,后来被谣传为认李成梁作了义父,但努尔哈赤那几年确实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
二.统一女真
在努尔哈赤25岁那年,因为建州女真的王杲和明朝交恶,袭击明军,明朝将军李成梁率军攻打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为了减少建州城的伤亡,进城谈判,却被建州女真的叛徒尼堪外兰所害,努尔哈赤祖父和父亲死于战火,他怒不可遏,于当年五月,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反明,以黑旗为帜,同时解开了女真统一战争的序幕。
努尔哈赤起兵,报仇固然是一部分,但统一建州女真也是重要的因素,努尔哈赤一方面安抚明朝,一方面逐渐统一了建州女真。
明朝为了安抚他,开放了互市,努尔哈赤交易貂皮、马匹等,建州女真有了大量的资本。建州女真的强大引发了其他女真各部的惊恐,同时他们恐惧被努尔哈赤统一,海西女真的叶赫部联合野人女真、科尔沁蒙古等组成九部联军浩浩荡荡杀向建州女真,来到了浑河边。
在古勒山的决战中,努尔哈赤临危不惧,利用说书提到的,各个击破,首先击败联军中的哈达、辉发等部落,打开薄弱环节后,大败九部联军,经过这场大战,海西女真四部落中的哈达、辉发彻底衰落,仅剩下叶赫部和乌拉部仍然强盛,与建州女真三足鼎立。
这次战役让努尔哈赤认识到了浑河的重要性,浑河,以前是辽河的支流,现在已不再是其支流,这条河流古代又被称为小辽水,因为水流湍急,里面石灰岩较多,呈现出浑浊颜色而叫浑河,也叫沈河,“沈”古代和“沉”是一个字,意思是颜色很沉重的一条河流。
今天的浑河,昔日污染严重的河流已经经过了十年治理
明代女真分布
在统一东北后,公元1616年,努哈赤于老家赫图阿拉城称汗建国,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建立后金的同时,努尔哈赤采取金代女真猛安谋克制度,建立了八旗制度。后金建立的消息震惊了明朝,明神宗怒不可遏。
在女真族还比较弱小的200年前,1467年,明宪宗朱见深曾经派兵绞杀建州女真,命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当时还十分弱小的建州女真首领被杀,全部落被斩首1700人,遭到灭顶之灾,史称成化犁庭,所以女真和明朝本来就有世仇,如今努尔哈赤起兵,算上新仇旧恨,颁布了“七大恨”,正式讨伐明朝。
七大恨是一次檄文,更是一次凝聚女真族的宣言,檄文写道:
我之祖父,未尝损明边一草寸土,明无端起衅边陲,害我祖父,此恨一也;明虽起衅,我尚修好,设碑立誓,凡满汉人等,无越疆土,敢有越者,见即诛之,见而顾纵,殃及纵者,讵明复渝誓言,逞兵越界,卫助叶赫,此恨二也;明人于清河以南,江岸以北,每岁窃逾疆场,肆其攘夺,我遵誓行诛,明负前盟,责我擅杀,拘我广宁使臣纲古里方吉纳,胁取十人,杀之边境,此恨三也;明越境以兵助叶赫,俾我已聘之女,改适蒙古,此恨四也;柴河三岔抚安三路,我累世分守,疆土之众,耕田艺谷,明不容留获,遣兵驱逐,此恨五也;边外叶赫,获罪于天,明乃偏信其言,特遣使遗书诟言,肆行凌辱,此恨六也;昔哈达助叶赫二次来侵,我自报之,天既授我哈达之人矣,明又挡之,胁我还其国,己以哈达之人,数被叶赫侵掠,夫列国之相征伐也,顺天心者胜而存,逆天意者败而亡,岂能使死于兵者更生,得其人者更还乎?天建大国之君,即为天下共主,何独构怨于我国也?今助天谴之叶赫,抗天意,倒置是非,妄为剖断,此恨七也!欺凌实甚,情所难堪,因此七恨之故,是以征之。
就此,努尔哈赤开始了征讨明朝的过程。
建国初期的后金国
三.萨尔浒血战
听到努尔哈赤建国的消息,明朝怒不可遏,开始征讨大军要消灭努尔哈赤。
来吧,既然终究要面对,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当时的明朝早已经腐朽,明神宗长期不亲自上朝,利用侥幸赢得了几场战争,还给自己封了所谓的“万历三大征”,可是此次征讨努尔哈赤,一下子现了原形,不仅分兵,而且整个军队效率极低。
努尔哈赤看到了明朝的外强中干和腐朽,下定决定要通过一战痛击明朝。
明朝,看我如何通过一战,掀翻你。
努尔哈赤影视形象
面对朝廷的催促,经略辽东的兵部右侍郎杨镐不得不被迫出兵,分兵四路齐头并进:杜松率领最为精锐的西路军约4万人自沈阳出发,经抚顺关一路向东攻击;马林率领北路军2万人自开原出发,从浑河上游由北向南攻击;李如柏率领南路军2万5千人自清河堡方向向东北方向攻击;刘綎率领1万明军汇合1万余朝鲜军队组成东路军,经宽甸沿董家江向北攻击。
面对明朝的八万大军,努尔哈赤采取“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作战思想,各个击破。
四路明军气势汹汹的向着赫图阿拉方向推进。率领西路军主力部队的杜松推进速度最快,在到达萨尔浒一线之后分兵两路,两万余人留守萨尔浒,自己则带着一万多人进攻吉林崖。
努尔哈赤一直在等待着明朝的分兵,终于等到了,他趁此机会集中了近4万优势兵力一举击溃了驻守在萨尔浒的明军,后金骑兵用极快的速度切割包围,随后在包围圈将明军全部歼灭,回过头又将杜松的这一万余人全部吃掉,明军西路军被歼。
接下来努尔哈赤直接集中6万部队,以骑兵冲阵的方法冲开了北路明军的火枪战车防御,这是整场战役的硬骨头,最为艰难的一场战役。从朱棣开始,明军擅长的就是火器,这次冒着明军的火器冲锋,八旗兵一个个倒下,身边人都劝说努尔哈赤撤兵,别的人似乎也会动摇,此刻的努尔哈赤也陷入了沉思。
我在普鲁士的崛起一文中写到过普鲁士的腓特烈大帝,他就是水瓶座的,拿破仑评价他,越是万分危急的时刻,越是有条不紊地冷静。水瓶座的努尔哈赤也是如此,如果北路坍塌了,没有打下来,整场战役的部署就会被打乱。
不,这绝对不行。努尔哈赤咬了咬牙,坚持冲锋,八旗骑兵一批一批地冲锋向前,努尔哈赤也身先士卒,女真士气极大地被鼓舞。又坚持了两个时辰,终于八旗突进到了明军阵营旁,八旗骑兵突破防线,把明军全部砍瓜切菜般砍杀,击溃了北路明军歼敌大部,北路明军被奸。
西路、北路两路明军已然溃败,但是刘綎的东路军却尚未得到消息。
战斗还未结束,必须咬紧牙关。
努尔哈赤运用计谋对付东路军,他派人扮成明军假传消息,称西路军主力已经逼近赫图阿拉,让其迅速北进。
东路军的统领刘綎闻言果然信以为真,急于争功的他竟然命令部队轻装急进,一头钻进了后金军布下的埋伏圈,此时的努尔哈赤虽然经历了歼灭西路、北路两路明军的血战,却斗志昂扬,后金战士也是士气高涨,紧接着发动攻击,包围明军,并屠杀之,最终刘綎兵败身死,东路明军被奸。
十万明军,四路并进,数日之间三路全殁,只剩下孤零零的南路人马仓皇后撤,努尔哈赤下令猛追不舍,又歼灭一万多人,南路军疯一般逃跑了。
这场萨尔浒之战,明军伤亡45800人、文武官吏死者达310人,丢失马、骡、骆驼等兽28000匹,损失火器大小枪炮21000件,明朝不仅没能灭掉后金,反而后金经历这场血战被锻造得更加厉害,著名的“萨尔浒之战”就此落下了帷幕。
至此,努尔哈赤取得了萨尔浒之战的胜利,明军战死4.5万人,损失惨重。所谓的“万历三大征”的泡沫被戳破,明朝现了原形。
影视剧中的修罗场——萨尔浒之战
萨尔浒之战让努尔哈赤更加认识到了浑河的重要性,于是,在努尔哈赤定都传统辽宁政治中心辽阳、修建东京城后,为了方便统一全辽东,毅然迁都沈阳,那个时候,和辽阳相比,沈阳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城邑。
努尔哈赤跟王公贝勒们一起议事时,突然提出迁都沈阳的主张。这突如其来的决定使大家十分意外,《清史稿》记载了努尔哈赤为何会选择沈阳,他说:“沈阳乃形胜之地,西征明,由都尔鼻渡辽河,路直且近;北征蒙古,二三日可到;南征朝鲜,可由清河路以进;而且在浑河、苏克苏浒河的上游,伐木顺流而下,用来造宫室,烧柴,都不可胜用。时而外出打猎,山上兽多,河中水族,也可捕而取之。朕筹划此事已经成熟了,你们不要再考虑了。”
原来努尔哈赤看中了沈阳的绝佳地理位置,它位于浑河以北,背后有水流湍急的浑河作屏障,可以保证不受明朝的侵扰,在那里建都,西可以进攻大明,北可以攻打蒙古,南可以征服朝鲜,地理位置绝佳,至于那个时候的小城邑,只是暂时的,城市在于人的建设,只要加以建设,有朝一日会成为大城市。
沈阳主要市区在沈河以北,山南水北叫做阳,故名沈阳
民间传说,努尔哈赤要迁都沈阳时,突然有一只五彩的大鸟飞到沈阳,大家都传说这是凤凰,努尔哈赤觉得是祥瑞之象,更加觉得要迁都沈阳,就这样努尔哈赤开始建造沈阳城,因为是凤凰落脚之地,所以取名“凤天”,后来又改为“奉天”,意思是“奉天承运”。经过一段时间的营造,终于建成了沈阳城。同时,开始营建沈阳故宫,沈阳故宫虽然规模不能和北京故宫相提并论,但也建得颇有关外特色。沈阳故宫占领6万平方公里,有房屋300多间。
沈阳故宫
四.宁远孤城
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从未遇到敌手,且都是以少胜多,堪称军事史上的奇迹,在辽东一带的此役明军大败,王化贞与熊廷弼退保山海关,辽西土地尽失。
就此,努尔哈赤基本上统一了辽东和辽西,就等着入山海关,进入关内大地了。
谁也没想到,在宁远(今属于辽宁葫芦岛市),努尔哈赤居然遇到了对手,他就是袁崇焕。
一直到今天,袁崇焕都很受争议,他是汉奸还是英雄?皇太极的反间计是否就是他主要的死因?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考证。
袁崇焕长得很丑,张岱在《石匮书后集·袁崇焕列传》说得更加明白:“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他是广东东莞人,那个时候的人并不喜欢广东人,朝廷中的人说他个子矮,长得像猴子,性格暴躁。
袁崇焕大器晚成,35岁才中了进士,在福建当了三年地方官,但是心系辽东,他请求守卫辽东。
袁崇焕
袁崇焕跟蓟辽督师孙承宗请求,修筑宁远城,保卫山海关,建议得到了采纳,袁崇焕强调了宁远一城对于控制辽西走廊有多么重要的意义。欲守关门,必固辽西;欲复辽东,必固辽西。
1626年,明朝天启六年正月十四,努尔哈赤乘辽东明军易帅和匆忙撤军之机,出沈阳,进攻辽西,大军抵达宁远城,努尔哈赤威胁袁崇焕投降,但袁崇焕的回答掷地有声:“吾修治宁远决守以死,岂肯降耳。”
袁崇焕坚守城池的同时,还坚壁清野,烧去了城池边一切粮草,不肯女真骑兵得到补给。
正月二十四,出兵十天之后,努尔哈赤命令攻城,后金军推楯车、运钩梯,步骑蜂拥攻城西南角,万箭齐发中,袁崇焕命令西洋大炮开炮,一下子炸退了后金军。
努尔哈赤可不会遇到困难就退缩,不然一路起兵,也不会有此成就,他命令转而攻打城南,这一次几乎攻破城池,袁崇焕命令军民缚柴浇油并掺火药,放到城下去,烧死后金军无数。努尔哈赤只能收兵。
第二天,努尔哈赤继续指挥攻城,从早晨至晚上,双方激战一天。又是依靠火炮,明军击退后金军,此后两天,努尔哈赤都未能攻城,虽然女真骑兵野战厉害,但是攻城并不擅长,袁崇焕指挥士兵,以火炮弓箭猛烈还击,战况空前激烈。西洋大炮轰击中,无数女真骑兵被打死,但是当时的火器并不先进,炮管温度太高就会自己爆炸,在守城中,明军的火炮也爆炸了,炸死了几十个明军。
努尔哈赤连攻两天,牺牲太多,便分兵进攻觉华岛。
此次攻城,女真牺牲一万七千人,努尔哈赤回去后,身患毒疽,八个月后去世,是否跟这次战役有关,不得而知。
努尔哈赤坚持了一辈子,也骄傲了一辈子,但是晚年在宁远的折戟沉沙令他十分恼火,他的儿子皇太极最终取得了对明作战的胜利,并且除去了袁崇焕。
努尔哈赤
公元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前往沈阳的天坛拜祭天地,正式称帝,改沈阳为“盛京”,改国号为“大清”,改民族为“满洲”,清朝和满族就此诞生,努尔哈赤后来也被追封为“清太祖”。陈舜臣评价清朝开国史时说过,清朝开国史有一种难得的昂扬奋发的精气神。
努尔哈赤的一生诠释了一句话,人可以穷,但不可以咽下这口气,人活一口气,难得拼一回!
很久很久之前看的了,真的从小喜欢历史剧。特别喜欢孟古格格,虽然东哥是女主,但是孟古更让人心疼,从小备受宠爱,却有大局观也有小爱;代姐出嫁,本以为孤独一生,有幸她最后喜欢上了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也喜欢过她,不幸的也是她喜欢上努尔哈赤,在兄长和丈夫之间左右为难,最后因为兄长惨死对丈夫由爱变恨,因为家族不能爱。后面为了儿子不得不违心争宠,为儿子而爱,一生不由己,郁郁而终!我喜欢她更心疼她,也认识了石小群这个演员。
作为男主努尔哈赤,前期的寄人篱下,后期崛起展现了他的英雄气概,但是对于东哥的情节让我觉得这个英雄形象打了折扣,雄心壮志有计谋应该形象更为立体,但是争夺东哥让体现出每个人内心自私的一面个人觉得显得有点过。
那齐娅,我剧里喜欢的第二个女性角色,聪慧美丽,喜欢男主却清楚自己应该做什么,没有恋爱脑,最懂男主。一生身不由己,但是活的通透,处于什么阶段做什么事,让我佩服,也欣赏这样一个冰雪聪明的美人。
舒尔哈齐,我看不起的一个男二,一生情感所累,爱东哥却因为哥哥放弃了,后来又因为哥哥设计娶了那齐娅,最后妻子没了,初恋变心,想硬气一次但是却看不清形势,女主因他这个导火索而死。一生在哥哥影子下活着......
女主我不是很喜欢但是剧中成长线还是挺明显的,前期恋爱脑,后期通透了,但是也让自己孤苦一生。
我一直喜欢历史剧也喜欢那些演绎出来的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生理想、价值观等等,喜欢看历史长河中的不同人生,这是个值得回看的剧。
终于在无数的快进之后完成了对这部剧的二刷(也有可能是三刷或者四刷,上次看已经是很久以前了),评价也经历了从四星,到三星到二星再重返三星的过程。
首先,本剧的服化道和审美的和谐度方面还是很需要提高的。
由于时间跨度极大,大部分演员要从青年时期一直演到老年。很可惜,不是贴个胡子,换个发型发就算老年妆了。电视剧和历史不同,短短几分钟就可以代表几十年,所以在时间层次上一定要做好处理。(孝庄秘史就处理挺好的,宁静就明显的演出了岁月的痕迹,而且妆也一点一点的加重)青娅的出众虽然在于气质和风度,但是容貌从来没有半点变化。。。。。。在开篇时和马景涛怎么看怎么像多尔衮和他四嫂,而不是夫妻。孟古也只是换了更加庄重的发饰,样貌妆容一如当初。当阿巴亥喊出”我服侍了大汗二十年“才让人惊觉,原来电视剧已经快要收尾了。五大臣的老年妆就更显得草率,贴个胡子,连点抬头纹的妆都不给准备。唯一比较认真的是娜齐亚的老年妆,眼角眉梢都透露出老年娜齐亚疲累,虚弱, 青春不再。
其次,这部剧的女性服装和发饰种类十分丰富,远超《孝庄秘史》。可是服饰贵精不贵多,每位大妃/王妃的发饰都像是塑料制品,羽/绒发饰都没有光泽略显廉价,还偏偏一个装扮都有很多饰品,想忽略都忽略不了。最醒目的一点就是色彩十分鲜艳,而且很多时候都是亮蓝和粉的搭配。再一次注意到,娜齐亚的服饰反而是最简朴的一个了。东哥和德音泽的美甲倒是很漂亮,就是不知道明末到底有没有没有美甲(没有查过正史)。男性的服装数量不太多,来回就那么一两件,反倒省事。铠甲看起来都是皮革制品,好像比《孝庄秘史》里面高级了很多,在战场上的防护性能也好了许多。
这部剧最大特点就是人物角色性格鲜明,极好区分且绝无重合,自始至终,绝无成长。
努尔哈赤自信,自负甚至有点自恋;舒尔哈齐性格软弱,优柔寡断;储英性格桀骜,由于童年阴影心理扭曲;代善自私且贪婪;皇太极精明有心计;、
青娅从容识大体,但又兼具了母亲的身份;东哥,美貌且忠于爱情;孟古善良真诚;娜齐亚兼具智慧和坚韧;阿巴亥活得最真实。
在东哥格格谈恋爱之前,一切都是正常的,按照往常的秘史的套路在一步步地推进剧情。当东哥格格谈恋爱之后,画风突然变成了言情,“男主男配都爱我”。舒尔哈齐跑到叶赫去替自己的哥哥向自己爱的女人求婚,这就是四星变三星的开始。舒尔哈齐想的是不能伤害任何人,即使自己伤心也没有关系,这样的想法看起来伟大,其实很不负责任。他只追寻自己内心的平静,完全不顾及东哥的感受,好像受委屈的只有他自己。很可惜,他的委曲求全不会换来任何人的感激,感动的只有他自己。之后不顾一切私自跑到叶赫去坐牢,给建州带来很大的麻烦,又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总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着想,而不看清楚眼前的事实。反正他自我牺牲了,自我出局了,你们如果再不幸福就不关他的事了。
孟古嫁给了努尔哈赤,娜齐亚嫁给了舒尔哈齐,努尔哈赤为了东哥自残,剧情就变成了“女主女配都爱我”,画风彻彻底底的变成了努尔哈赤与东哥相爱却不能的局面,马景涛与陈德容这两位演员终于再一次在古装剧中重逢,展开了他们的爱情。因为实在不能忍受那绵绵的情话与被感动的爱意,自此三星变两星,开始了快进之旅。东哥的感情是真挚的,她对舒尔哈齐的爱是真的,她后来对努尔哈赤的爱也是真的,她的眼中没有叶赫百姓,没有她的哥哥,她只忠于自己的感受,在这一点上她和舒尔哈齐是一样的,动不动就有说走就走的”旅行“。理智这个词,不存在的。又或者说,他们两个人的世界很简单。好在,他们的社会阶层允许他们过分的关注自己的感情世界,他们不愁衣食,有人服侍,相貌出众。在东哥格格成为农妇的那十年,努尔哈赤和舒尔哈齐的感情世界就相当没有波澜啊。
整部剧还比较能看的就是青娅和娜齐亚,在那样一个女人是男人的附庸品的时代,充分展现出了独立思考和冷静处事的能力(可能在真正的历史中概率比较低)。可惜这两个聪敏的女性活得最艰辛,她们懂得察言观色,懂的大局为重,却无法活出自由的自己。她们的眼中有亲人,有朋友, 有她们爱的人,她们从不会让自己的感受凌驾于他人之上。娜齐亚的每一次出嫁都并非她的自愿,但她都默默承受了,尽好自己作为妻子的本分。当舒尔哈齐临死之前,喊得名字是娜齐亚而不是东哥的时候,不得不说这里面大有玄机。青娅清楚地认识到她的丈夫在她面前自卑,始终不能忘怀被逐出佟家庄园。她的丈夫对她不是爱情,最多是尊重还有几分忌惮。青娅在大金后宫活得如履薄冰,保护着自己的儿子储英,也要应对好与五大臣的关系。当她为了自己的儿子骄傲的时候,当她为自己的儿子而放弃了自己的想法的时候,当她反复的说储英会孝顺他的汗父,她不是没有疑虑,但一个母亲的天性又使得她不得不选择”天真“一点。是娜齐亚和青娅支撑起了这部戏的非言情部分,也是从二星变为三星的原因。
孟古大概算得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不是看不到现实,只是她的自尊,她的高贵不允许她向现实低头。她善良温柔却不懦弱,她敢于在第一次见到努尔哈赤的时候就拦住他的马,内心是何等的勇气。她可以为了保护她的叶赫人民来到建州,她会下厨为青娅做菜,她曾如此积极地面对生活。孟古夹在叶赫与建州之间左右为难,而这一切在那一纸婚约之前都本和她无关。孟古的第一场戏是她踩在纳林的肩头去救助一只小鸟,多么善良的少女,值得纳林放下叶赫贝勒的架子去疼爱,即使纳林是一个精于谋算的人。阿巴亥是戏里面最认真生活的人,她对形势有着最正确的认识。她对努尔哈赤可能不是最纯洁的爱情,但是她并没有以死反抗。呆在努尔哈赤身边,得到他的宠爱,教育好自己的儿子,保住自己在大金后宫的地位,成为大妃,这些目标清晰明了。
这就是四星、三星、二星又到三星的过程,剧中有太多的戏份都纠缠在了东哥的爱情,而不是太祖和他的大金。大玉儿作为满蒙第一美女辅佐了三位帝王,而东哥作为女真第一美女硬生生把这部剧拗成了言情。多少情节都是靠着东哥的爱恨情仇来推动的!这部剧的感情线错综复杂,远非《孝庄秘史》与《皇太子秘史》可以比。后两部剧,每个人的爱情都很简单,不会变来变去,线索单一。虽然感情得复杂程度会使每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但电视剧也不能全部用来塑造人物而忘记讲故事。
好多美女辣妈哟,阿哥们都牛高马大了,妃子福晋们还是朱颜不改,显老的只是妆扮。 …… 历史剧的感情通常都乱得很,至于谁到底爱谁,谁才是谁的最爱,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关键是你喜欢谁的故事,你希望谁谁在一起。 我就喜欢这戏里属于孟古的那些段子。史料记载孝慈高皇后孟古不到三十岁就死了,既没有替姐姐出嫁,又没有为了让皇太极能继承汗位而强颜讨好努尔哈赤,而电视剧添加的种种却让孟古的爱恨十分生动凄美。历史仅说这位叶赫部落二格格死于努尔哈赤攻打叶赫的仇恨,电视剧则让她的仇恨丰盈漫长。 越是历史确凿记录得少的,电视剧越能大做文章。比如东哥,不知道历史上她是不是一个传奇人物,想想应该不至于,不然会有大量笔墨渲染她,但电视剧就把她刻画既传奇又神秘,虽然未嫁,却占尽上风,其他的美女辣妈们简直是在她的阴影下伴君伴虎。 再说那齐婭,纯属虚构,被塑造得很完美,超凡的智慧,居然像仙女一样的爱着努尔哈赤,不做他的女人却胜过做他的女人。 真实的历史需要学习,不完全真实的电视剧虽然会误导,但也让大多数人知道了不少小人物,这部戏里爱着努尔哈赤的女人们哪个不是智勇双全,就算我不太明白努尔哈赤有多好,但就凭这些女人那样爱他,足见他的过人之处了。我还觉得皇太极的形象被这部戏毁了,喜欢长得像姨母的女人却又为了王位把她送给父亲…这个皇太极的形象也是有意思得很,没贴胡子的时候愣愣的,贴了胡子就尽显狡猾奸诈… 那齐婭前期的装扮让人一下子想起了苏妲己… 东哥的农妇装扮胜过她的格格妆。陈德容固然很美,只是稍微不太适合扮演东北姑娘… 还是孟古好,每个造型都秀气耐看。 … 都说美女如云,可惜云易散啊,仿佛一眨眼就不见了许多。在《步步惊心》看到八福晋时,我想不起孟古的清丽了。
我只是不理解也不能忍,为嘛所有的女人都要喜欢那个邋遢大胡子的马教主,没看到旁边还有更好的赵鸿飞么。。。。
石小群你是不跟着尤胖子混就没戏可拍嘛?好好一张俏脸,造型偏偏丑出天际。
娜其娅瞎了眼为毛喜欢马景涛不喜欢舒尔哈齐
努尔哈赤那种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形象,刻画得还是很传神的。
演员的气场就是任导演怎么偏心把万千宠爱给某人,配角还是抢戏.舒尔哈齐和那齐娅更是一对奇葩:导演狠狠的安排他俩不相爱,他们楞是演得到秒杀剧中所有情侣...求你俩在一起吧
过场太神了囧RZ……好吧,重点是到这一部我真喜欢赵鸿飞了结果此人也从我视线范围内消失了OTZ
老爸对古装剧的痴情程度促使每次我放学回家,中午我们的地方台就开始两集联播,赵鸿飞演的舒尔哈齐太帅了,孟古简直惊为天人,至于咆哮帝和矫情姐可以快进的。
比皇太子秘史好看。教主在里面好MAN!印象很深的是刘冠翔演的叶赫当家死之前说叶赫那拉家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报仇。最后果然被慈禧那老娘们得逞了= =
舒尔哈齐好帅啊啊啊!那齐娅好美啊啊啊啊!他俩好配!!那齐娅为啥不长眼看上男主!!!???英俊温柔有才华的男二你不喜欢??眼瞎吗????
三颗星全部给赵鸿飞,可是为什么主演没看到他
是个女的就爱上男主角,尼玛啊……悲剧的男儿男三男四男N们
最近对清史非常感兴趣。尤其是清初期历史。花大时间看完了太祖秘史。还不错。尤其是片头曲:一曲情歌绕山梁。。。。
这个努尔哈赤魅力真大,那么多女人为他付出牺牲。。。以及陈德容真的老了。
为了可怜的鸿飞gg
替舒尔哈齐不值,东哥怎么变得这么快。。。
刘冠翔! 赵鸿飞!两个人都这么帅,就是没有红起来T^T
陈德容年纪太大了,演第一美女东哥……太老了,金巧巧在里面的扮相好美啊
舒尔哈齐才是我的爱啊啊啊!!!
还是为了赵鸿飞
看这种片子,纠历史会纠结死的。看剧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