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伊索寓言中那则“乌鸦喝水”的故事,乌鸦用石子填满半瓶水,从而顺利喝到水。
相信大多数人都只把它当成一个故事,然而实验证明这是真的。
童话里终于有一件事没骗我,那就是乌鸦的智商。
研究表明,乌鸦的智力大约相当于5-7岁的儿童,是最聪明的鸟类。
它有着发达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根据观察不同情况,自制匹配的工具来获取食物。这就让乌鸦轻松碾压大多数动物的智力。
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和人类一样,乌鸦也有自己的意识!也就是说,它们有属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去理解这个世界。
当然它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动物界的黑恶势力、鸟中的哈士奇。
乌鸦的啼叫被认为是不祥之兆,因此被人所讨厌。
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乌鸦反哺,羔羊跪乳”却是著名的孝道典范,《本草纲目·禽·慈鸟》中记载:“此乌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
当乌鸦的父母老了,无法觅食的时候,年轻的乌鸦会反过来喂养它们。
据说情感与智力成正比,也正因为乌鸦的高智商,才让它们做出其它鸟类做不出的行为,我们应该对这些“鸟中哈士奇”另眼相看,也许从它们身上能学到一些打破人类思维局限的智慧。
今天要推荐的正是一部关于乌鸦思考方式的趣味科普片。
它是日本NHK教育频道专门给孩子制作的一档科普纪录片,目的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启蒙和锻炼孩子科学认知方法。
虽说是拍给孩子看的,但NHK出品的儿童启蒙教育片质量向来很高,用趣味的手法讲述科学,成年人同样能看得津津有味。
豆瓣9.3分,一共20集,每集10分钟。
轻松有趣涨知识,一口气刷完不费劲。老少皆宜,强烈推荐。
每个视频分为三个板块:在观察中思考、德德尼翁动画、苍井优的思考练习。
分别对应思考模式中的“观察、假设、实验”。
这部纪录片还有个意外惊喜:苍井优。
天生一张电影脸的她,以一头利落短发在片中担任实验解说,瞬间让这部纪录片更具看点。
BBC曾在节目中邀请科学家为乌鸦设计了一个智力测试,乌鸦需要按顺序完成八个步骤才能通过测试。
这个测试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困难的动物智力测试。”
然而,乌鸦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
英国剑桥大学动物学家伯德认为:“乌鸦具有一定的先天智慧和复杂的思考能力,能主动思考问题并即兴使用工具,在遇到难题时可以推理解决问题,通过反复尝试直至取得成功。”
乌鸦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动物,在使用工具前和使用的过程中,它都会进行复杂的思考。
在《像乌鸦一样思考》中,每集用三个板块展示乌鸦的思考方式。
通过科学思考的四个步骤:观察、假设、实验和评估,来引导观众像乌鸦利用鹅卵石喝到水杯底部水那样,学会通过独立思考来解决问题。
在观察中思考
每集的第一个板块:“在观察中思考”,会向观众展示一些小实验,都是取材于日常生活中不被人们注意到神秘现象,令人看后不禁怀疑人生,这些现象一直都存在,为什么我从来没注意到呢?
例如:金属制成的硬币可以漂浮在水中,而将它推到杯子边缘,它总会自己回到水中间。
而一块木片,则表现得正相反,总是滑向杯子边缘,无论怎么移动它都会回到水杯边缘。
更为神奇的是,如果往杯中注满水,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硬币变成贴住杯子边缘,而木块却移动到了水中央。
还有关于逆向思考的问题,如下图,如何在只移动三枚硬币的情况下,让这个指向左边的三角形指向右边?
按照惯常的思路,都会直接在左边三角形上进行重组尝试。
但是如果采用逆向思考的方式,在右边呈现出了向右指向的三角形影像,然后套进左边的三角形,于是很容易发现是哪三枚硬币需要被移动了。
还有一集的观察对象是“列车的声音”。乘坐高铁和地铁时,我们会听见咣当咣当的声音,你知不知道是哪里在响呢?
要找到声音的来源,同样需要用到“观察”力。
如果下车观察,我们会发现不是每一节火车都可以听到咣当声。
原来,会响的铁轨上有一处缝隙。这就是造成“咣当声”的原因吗?
为了证实这个假设,可以在家做一个小实验。
先用两张桌子制作出一道缝隙,然后让模拟的车轮滚过去, 轮子滚过缝隙的时候,确实响了。
除了一些隐藏在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还有很多我们平时很少去注意的冷门问题,比如乌龟的龟甲是如何长大的?
为什么随便画条线就能阻止蚂蚁前进,再画一个圆圈蚂蚁就被禁锢在里面,跑不出来了?
接下来继续观察,奇迹发生了,蚂蚁在圈中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产生了“脱敏”反应。很快就不再受到线的制约,来去自如。
蚂蚁变聪明了吗?并没有,再画线,它又被困住了。这是为什么呢?
激光笔照到一把剪刀上为什么会反射出横竖不同的光线?
为什么浴缸里本该透明的水看起来是蓝色的?可用杯子盛出来还是透明的?
节目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有趣现象,都是日常生活中一直存在却被忽略的。
德德尼翁动画
动画的主角是三个叫德德尼翁的好奇宝宝,为了解决各种问题提出假设,最终通过实践的方式发现答案。
前后腿长短不一致的椅子能坐吗?
蠢萌的德德尼翁亲自演示一下什么叫后空摔。
不气馁的德德尼翁继续尝试,搬来几块砖垫在较短的椅子腿下方。
再坐上去就可以保持平衡了。
长短腿椅子的用法还可以升级,德德尼翁把椅子搬到了一个斜坡上。
椅子不仅能立住,还发挥出了新作用,站在上面可以轻松摘到苹果。
一次,德德尼翁们发现路上有个水坑,水坑前面有一条线,线的两侧交错分布着点。
于是,化身福尔摩斯的他们开始大开脑洞,猜测这是谁留下的印记,有人怀疑是恐龙路过时留下的。
也有人认为这是蛇和蜥蜴一起留下的。
正当德德尼翁们浮想联翩的时候,一个工人推着独轮车经过,留下的印记和原来的一模一样。
蠢萌的德德尼翁们,还经常会思考很多被大家忽略的问题:
南北极冰面上的洞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树上挂着的吊环有什么用?
德德尼翁的问题和假设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却是科学思考的基础操作。
往往重要的发现就来自这些看似没什么意义的瞎琢磨。
不然那么多人被苹果砸中,为什么只有牛顿发现了引力呢?
苍井优的思考
节目的第三部分,是苍井优带着大家做有趣的小实验。
优酱会提出问题,然后亲自实验演示给大家看。
比如:将长短不同的蜡烛用玻璃罩住,哪根先灭?
长的先灭、短的先灭还是长短一起灭?
正当观众迫切想看实验结果时,实验却会中途停止,留出思考的时间。
等到节目最后,才会揭晓实验结果。
再来看一个实验,把透明弹球放入水中,会看到它立即被烧杯中的水放大了。
在弹球上贴一个红纸,将红纸转到球背面,会发现红纸竟被弹球放大了。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将贴了红纸的弹球放入水中,红纸会有什么变化呢?
被放大、被缩小还是没有变化?
实验结果是红纸变小了,这又是为什么呢?
将相同高度的盘子和气球同时放开,盘子会比气球先落地。
但如果将气球放在盘子上,两者则成了同时落地。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
再来看一个例子,把气球绑在手推车上,当推车向前时,气球会因为惯性向后倾。
但如果给气球加上一个密封箱,推动小车的时候,气球还会向后倾吗?
耶鲁大学的前校长理查德·莱文曾说过:“真正的教育不传授任何知识和技能,却能令人胜任任何学科和职业,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就像这部纪录片名字一样,希望观众可以“像乌鸦一样思考”,重要的是思考和推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
有人看完这部纪录片之后表示,“如果我们是牛顿,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苹果被我们忽略了。”的确,生活中微小的、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往往就隐藏着科学知识。
乌鸦发现并利用了一点科学知识就碾压了其它鸟类。
作为人类的我们更应该发挥自己的智商优势,锻炼强大的独立思考能力去发现科学,解决问题,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本文作者:R
为什么会这样呢?在观察中思考啊
今天的发现微不足道,明天可能会有新发现吧!
这是一个只告诉你现象,勾起你的兴趣,却不告诉你原理
刚开始看,就用这个帖子来记录吧~
其实高中的时候我还是超喜欢化学的!因为物理公式有点复杂,所以就不是很喜欢
#200305看了四集
印象最深刻的
1.旋转的笔盖:我还看了两个其他up主的科普才勉强明白
2.高低蜡烛:没有考虑温度压强的变化,理所当然的解答导致答案错误了
3.前进的气球:力的分析很有意思,但是我很不擅长
4.永远敬佩指数爆炸
5.德德尼翁的思考时间每次都好有意思呀,树上垂下一个圆环,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一定要多多去发现去思考!就算没有正确答案也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想做、去做、做了。
朋友Allta跟我推荐了B站的一部日本科教纪录片《像乌鸦一样思考》(一共20集,豆瓣评分:9.4分)
看了一集以后感觉还不错,很有意思,每集只有10分钟,时间不长,适合跟小孩子一起看。
影片通过有趣的动画和实验,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学会在观察中思考、假设、实验和评估。每集分为四部份:在观察中思考;可爱动画人物的假设;真人实验;日常小物件的小发现。现在的孩子也常常问很多“为什么”,可是有多少是在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孩子自己仔细观察才提出来的?
这部记录片就是告诉孩子们,究竟应该如何去思考问题,不管是观察还是假设,只要主动去寻找答案,就是正确的方向。
第一集
答:
二氧化碳(CO2)比空气重,
为什么不是短的蜡烛先灭?
因为二氧化碳受热上升,
漂浮于蜡烛上方。
随着二氧化碳的量逐渐增加,
首先熄灭高的蜡烛,然后再熄灭低的蜡烛。
第二集
答:
如果气球不放在盘子上,
它就会缓慢落地,
这是因为有空气阻力。
气球放于盘子上,
下落时盘子有空气阻力,
气球被盘子挡着,没有空气阻力。
但气球也无法超过盘子,
于是就贴着盘子一起下落。
还有,
非真空情况下,有空气阻力的时候,
盘子的重力更大,
抵消空气阻力后的剩下的向下的力也就更大,
因此盘子下落得快一些。
还有,
真空环境下,没有空气阻力的时候,
物品的下落时间只和高度及重力加速度有关。 盘子和气球的高度相同,重力加速度也相同,下落时间也相同。
第三集
答: 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动的属性, 用箱子盖住气球后,推动手推车时,箱子中的空气由于惯性,向后方移动,造成箱子中前方气压低,后方气压强,造成了气压差。原本,气球在没有箱子的时候,由于惯性,应该是向后移动的。但是现在,在有箱子的时候,
气球除了惯性,还要受到气压差的作用,向前移动。
惯性的力和气压差的力,相比较,
气压差的力更大,所以,气球向前运动。
ps,每集的问题,我都试着自己想想,想不明白,就从B站的弹幕里分析解题思路,感觉自己把以前学过又忘了的知识,找回来不少;当然,也有一些,至今没整明白。哎呀,不管答得对不对,像乌鸦一样思考,是个好事情。
乌鸦利用鹅卵石喝到罐子底部的水,这不只是个故事。事实上,乌鸦真的很聪明。在使用工具前和使用的过程中,它都会进行复杂的思考。 《像乌鸦一样思考》是日本NHK教育频道专门为孩子制作的科普节目,引导孩子也能像乌鸦一样,学会用思考去解决问题。 去年陪小狼看的时候,他还一脸懵懂。最近重看,哇,太好看了吧!时机到了,赶紧从冷宫里捞了回来。 建议:适合5岁~小学生。至少要上幼儿园,小学生也很好,我一把年纪也看得津津有味。整个系列一共20集,每集10分钟,信息量很多,观看过程中,有很多值得想象和讨论的细节。最好由家长陪同观看,随时暂停,一起思考。 每集涉及科学思考的四个步骤:观察 - 假设 - 实验 - 研究 具体分为3个板块:Part1:在观察中思考Part 2:德德尼翁动画Part 3:苍井优的思考练习 以我和小狼刚看的第7集为例,看看这三个板块的妙处。 不想看字的,直接点击这儿,观看第7集完整视频。 Part 1:在观察中学会思考【观察 - 假设 - 实验 - 研究】
在草稿纸上,有一只蚂蚁。 当我们在蚂蚁旁边用马克笔画一条线,蚂蚁不肯越过这条线。
如果画一个圆圈,蚂蚁就被禁锢在里面,跑不出来了。 当我们以为蚂蚁永远跑不出这些黑线时,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蚂蚁竟然又能行动自如了。因为他“脱敏”了。 当我们以为他厉害了,又画了一个圈,发现他又被困住了。 是不是很有趣?请在观察中思考吧。学会观察,是独立思考的第一步 Part 2:德德尼翁动画【观察-假设-实验-研究】
一个窄口的瓶子里,放了一个明显大于瓶口的苹果。 苹果是怎么放进去的呢?是瓶子被锯开了,还是苹果被切分了,还是瓶子被改装了……三个小人有各种奇怪的想法。 最后,三个小人发现,原来当小苹果还长在苹果树上的时候,瓶子就套住了小苹果,等小苹果长成大苹果,刚才“大苹果-小瓶口”的问题产生了。 对看起来不可能发生或许不明白的事情大胆假设,耐心求证,不害怕失败,在试错中得到成长。 Part 3:苍井优的思考练习【观察-假设-实验 -研究】
这是关于吸铁的实验。提出一个问题,用实验进行演示,得出答案。
答案是下面的那个小铁球也会被拿起来。 实验过程分为两步: 第一步,在大家迫切想看实验结果时,实验会中途停止,留出思考的时间,等到节目最后,才会呈现实验结果。 第二步,当看到实验结果的时候,节目并不会简单粗暴的告诉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个结果,而是戛然而止,留给大家去研究。
旁白念出最后一句话:接下来请自己思考,今后,大家都是思考的乌鸦。 【观察-假设-实验-研究】,科学思考的最后一个Part:研究,交给观看者。
太多的大人习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很容易养成孩子的思维惰性,甚至导致孩子离开学校之后,学习就停滞了。 这个纪录片就是在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习惯,教会孩子通过观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主动解决。 【观察-假设-实验-研究】是不是比单纯给答案更棒呢?
在哪儿看《像乌鸦一样思考》 小狼妈讲故事公众号分享过的:第1集、 第2集、 第3集、 第4集、第5集、 第6集、 第7集、 第8集、第9集、 第10集、 第11集、 第12集、第13集(没找到)、 第14集、第15集、 第16集、 第17集、第18集、 第19集、 第20集。【点击蓝字直接观看】 各大视频网站:腾讯视频,搜索【像乌鸦一样思考】
B站,搜索数字:10087904
B站观看效果更佳,有弹幕,共思考。
网盘资源:公众号小狼妈讲故事后台回复:乌鸦,即可查看网盘资源。
日本NHK制作的《思考的乌鸦》,这部科学实验视频共20集,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小物件的观察,引发孩子们的思考,视频中还有很多方便在家进行的小科学实验,可以帮助孩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于类似的科普视频,我个人的建议还是爸爸妈妈尽可能自己观看,观看时可以记录对自己有启发的一些点,然后在生活中,在合适的情境下引导自己的孩子也来观察和实验。这样远比陪着孩子看视频或者让孩子自己看视频要有效的多,也是真正地活学活用。
这部视频里面的内容,经过我自己的实践发现,3岁的孩子对这些发现和实验兴趣满满,而且认知和理解力没有问题,所以可以尽早地和孩子一起形成观察、思考习惯。
再补充一点关于《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提醒,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曾出现在我们的小学课本里,但是我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怀疑过这样的问题,就是“往瓶子里丢石子真的可以喝到水吗?”,自己拿几个开口大小不一的瓶子实验看看,放不同大小的石头实验看看,结果会怎样呢?另外,“乌鸦真的这么聪明会借助石子的帮助喝到水吗?”这些问题,自己可以研究看看哦。
我挑选几个这部视频当中对我比较有启发的内容来介绍:
给蚂蚁画个圈圈
这个实验很容易操作,带几张白纸和一只白板笔,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到户外去找蚂蚁了。找到蚂蚁以后,可以做这个实验,让孩子猜猜看,蚂蚁为什么会想方设法绕过画的线?为什么一个画在纸上的圈圈就让蚂蚁出不去了呢?
行道树树根处的洞洞
这个非常巧合,我前两天带孩子在河边玩的时候,也发现了树根处的洞,当时孩子就问我,妈妈这些洞洞是什么?为什么这里有洞洞?视频里面的洞洞说是蝉蜕壳造成的,可是我却有些怀疑。因为蝉的个头很大呀,这些洞洞却很小,不像是能爬出来的样子。而且,4月份应该还不是蝉从土里爬出来的季节啊,怎么也会有这么多洞洞呢?会不会是其他小虫爬出来的洞洞呢?我还记得小时候拿长长的草,伸进洞洞里,玩钓虫子的游戏。但是当天和孩子在一起,尝试却没有钓到任何东西。还有人说这些洞洞是园林工人人工打孔的,为了给树根透气,到底是为什么,如果你和孩子看到了这些洞洞,也来研究看看吧。
影子游戏
这是一个关于影子的实验,如果家里有类似的鱼缸,可以在晚上开灯的的时候带着孩子观察看看。鱼缸底部的沙子分层了,其实是影子的原因。但是影子怎么会出现在这个位置呢?思考看看。
另外,观察影子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有趣的。说说我和孩子玩过的:在户外的时候,引导孩子看看不同时间影子的大小,早晨中午和傍晚影子的方向,以及在有多个灯的情况下看看有好几个影子是怎么样的。让孩子想想,影子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影子?拿着手电筒做实验,验证他的猜测。晚上关了灯,打开手电筒做手影,移动和变换位置,想想为什么影子忽大忽小呢?在纸上剪几个洞洞或者形状,然后让手电筒照过去,再给孩子看看手影的故事和我们中国皮影戏的小视频,这样他对于光和影以及艺术就有了更多认识了。
蜡烛燃烧实验
蜡烛实验,有很多种。可以网上搜索几个简单的来和孩子一起玩。注意安全,提醒孩子关于火的一些注意事项就可以了。孩子生日以后,剩了一些蜡烛,我就带着他做了几个实验,比如将高低不同的蜡烛点燃,然后用一个容器盖住,让孩子猜猜哪个蜡烛会先灭?为什么?换个不同大小的容器,结果怎么样?提醒:不要用塑料容器盖,因为会被融化掉。
我在和孩子一起观察的过程中除了引入空气的概念、还可以让孩子看到蜡烛是怎么燃烧的?塑料融化再冷却的过程。再延伸下,火灾是怎么发生的?
过程中,孩子可能还会和我家娃一样,问出”妈妈,为什么会冒烟?“这样的问题。你别小看这个问题,我一下子被问懵了。然后,我当着孩子的面和他一起查资料得知:
物体着火时,周围空气的温度升高。加热的空气推升水蒸气(飘浮在空气中的水分子)和燃料的细小微粒(燃烧着的材料)形成一团烟云。烟雾慢慢飘散开同时重量大的微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沉到地面。当火刚燃烧起来时,通常会出现大量烟雾,随着更多的燃料充分燃烧,烟雾减少。烟雾探测器正是利用了火初燃时会产生大量烟雾这一现象。探测器在火真正燃起来之前,检测到烟雾中的微小粒子。光学烟雾探测器用的是光束和光敏元件,当烟雾粒子进入光束以后,光敏元件发出警报。离子烟雾探测器能检测到更小的粒子;它们对探测器内部的微弱电流产生干扰于是触发警报。
你别看这些句子很难,孩子不好理解,他们真的求知欲旺盛,就这一段话,儿子让我反复念了好几遍。实验结束之后,顺便带着孩子还看了看家里每个房间里面的烟雾报警器。
观云
观云是个最方便开展的活动,出门抬头就行。自从孩子2岁以后,我教了他看云、看天气,现在,每次出门前,我都让他自己到阳台看看是什么天气,然后来告诉我,今天是什么天气?适合出去活动吗?
这个小小的观察活动,对他来说很有意思。他也确实完成的很好,描述也非常清晰,晴天、阴天、大风、多云、大雨、小雨等等很快就分得清了。再把手机上的天气预报给他看看,比较下是不是和他的观察一致?问问他,知不知道气象学家是怎么进行天气预报的?关于云,有很多关于的纪录片、视频和书籍,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去找找看。这是一个特别推荐的观察项目。因为,我觉得,从观云可以衍生中太多问题了。比如云是什么?云为什么会动?云和天气、云和雨、云和雪的关系、云的色彩怎么来的?阴天为什么看不到影子了?等等,太多了,不一一列举。
动植物生长观察
这是乌龟壳的生长观察和思考。生活中,最常见的有壳动物是蜗牛。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看看蜗牛的壳。蜗牛壳又是怎么长大的呢?还有植物,一点点长大的过程中,到底发生了什么?现在有很多植物的延时摄影视频和纪录片,可以和孩子一起看。除了BBC的纪录片,前面我推荐过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也可以选一些片段一起看。
水生生物观察
除了陆地上的现象,池塘边和小河边也可以看到很多有趣的生物。孩子2岁多,我们一起在池塘边,就注意到了类似上图的水蜘蛛在水中行走的样子。为什么它们能够在水面上行走?水的表面张力怎么回事?一杯水倒满以后,为什么会满而不溢?带着孩子观察看看。
除了以上这些,网上还有很多实验盒子,可以直接买回来做实验。只要保证安全,带着孩子做,做好以后东西收好,也不会有什么安全问题。
最后,希望孩子们从小爱上思考,养成科学思维习惯。只有有了这样的基础和这样的能力,长大了才可能做一个有理性、不轻易盲从的人。
学习如何思考,但背后的原理不一定简单,有些甚至还可能误用,例如吹风机吹气球问题,实则为伯努利定律的误用。关于此点请教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洪伟老师(其著有《我所理解的流体力学》),并在email中询问了他。整体还是比较不错的,虽有些重复。我想起大二学习理论力学时,我思考往下按住乒乓球导致乒乓球前进然后又自动后退的问题的原理,但是也是无果而终,受限于自身的知识面,同时最好有高速相机高帧率捕捉精细画面,可以更加详细看到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也并不是一味抨击国内教育的不好,国内对数理逻辑基础的训练非常扎实,让我们的理论水平很高,我希望的是理论与实践并行,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然后假设、研究,或求助于他人,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完人”吧
第一集:
思考:影子吸引问题
德德尼翁:眼见不一定为实,丢球问题
思考练习:长短蜡烛熄灭顺序问题
第二集:
思考:硬币、木块在水杯中位置问题
德德尼翁:椅子断脚摆放
思考练习:空气球与盘子一起下落顺序问题
第三集:
思考:笔帽转动记号问题
德德尼翁:脚印足迹判断
思考练习:气球与推车一起运动问题
第四集:
思考:移动三枚硬币倒立,细菌分裂,逆向思考
德德尼翁:树上圆环利用思考
思考练习:手指放入烧杯中的水中天平状态问题
第五集:
思考:列车响声原因-铁轨连接
德德尼翁:眼见不一定为实,丢球问题
思考练习:不同大小气球释放中间阀门时会如何变化?
第六集:
思考:莫比乌斯带,拓扑
德德尼翁:钥匙掉河里,如何取上来?
思考练习:拉线轴的线,线轴如何运动?
第七集:
思考:马克笔圈住蚂蚁
德德尼翁:苹果是如何进入罐子里的?
思考练习:铁球磁化问题
第八集:
思考:硬币翻转问题
市原同学:奇怪的洞
思考练习:单摆磁球遇到铝板如何摆动?
第九集:
思考:水的颜色问题
德德尼翁:电视机遥控信号遮挡
思考练习:弹力球贴纸问题
第十集:
思考:鱼缸沙子影子
德德尼翁:脚印足迹判断
思考练习:小球从斜面下滑天平重量变化
第十一集:
思考:乌龟生长方式
德德尼翁:冰洞形状猜测
思考练习:玻璃管套瓶子倒立
第十二集:
思考:直升飞机在天平上飞,天平重量大致保持不变
德德尼翁:老鼠打洞连接方式
思考练习:气球推车实验2
第十三集:
思考:棒截面亮度变化
德德尼翁:椅子断脚摆放
思考练习:塑料瓶和水问题
第十四集:
思考:柿子籽形状问题
德德尼翁:眼见不一定为实,丢球问题
思考练习:铝制易拉罐与钉子摆动问题
第十五集:
思考:相机拍摄镜头位置问题
德德尼翁:钥匙掉河里,如何取上来?
思考练习:吹风机吹气球,伯努利定律的误用
第十六集:
思考:激光笔照射条纹
思考练习:马达堵转问题
第十七集:
思考:芝麻和盐混合问题
德德尼翁:电视机遥控信号遮挡
思考练习:蜡烛白烟点燃
第十八集:
思考:发条小车轴的位置问题
德德尼翁:冰洞形状猜测
思考练习:车轮转动不倒问题
第十九集:
思考:水滴跳动问题
德德尼翁:苹果是如何进入罐子里的?
思考练习:铁球碰撞磁力球问题
第二十集:
思考:卷尺空隙问题
德德尼翁:树上圆环利用思考
思考练习:氦气球与盘子一起下落问题
之前我思考的问题应该是跟乒乓球中的下旋球类似,在知网查找论文中也有关于相关介绍,其中也有分析到马格努斯效应带来的力。
[1]杨学贵.“旋转球”与“不转球”的力学原理对比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6,45(18):41-42.
[2]沈正廷.乒乓球旋转的力学原理[J].体育科技资料,1979(08):6-22.
此外感谢豆瓣用户旦旦介绍《我的牛顿教练》,这是关于生活中的力学现象的介绍片,还比较有趣,值得看看。
第四集
答:
把手指伸进水里,天平会倾斜到烧杯的这一边。
手指入水后,指尖部分就会推动水,
水对手指产生向上的浮力,同时,烧杯底部产生向下的压力。
第五集
答:
打开阀门,大气球膨胀,小气球缩小了。
大气球里的气压比较低,小气球里的气压比较高。
高气压会向低气压流动,因为气压梯度力。
气球内气压高,放开口空气自然会出来,气压高的地方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多,气压低的地方分子数少,为了平衡气体分子,高气压向气压低流动。
(看晕了,有没有( ̄▽ ̄)")
第六集
答:
把线轴放在桌子上,稍微拉出一点绳子,
用手拉动绳子,线轴向手的方向滚动。
因为拉动绳子的时候,
桌面对线轴的摩擦力向前,
导致线轴向手的方向滚动。
ps,没有答案,想到头秃,心疼应试教育的自己。为什么不给我答案,只能抖抖索索、战战兢兢的查资料、看弹幕、找答案了。空想是想不明白了,还是要学习呀。
像苍井优老师那样思考:观察,假设,实验,研究。每次公布答案只说一半,是个培养科学小少年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好节目。不求甚解的科学青年又学到了很多没用的小知识。
文科生在b站学小学物理看完继续啥都不知道的故事
超有启发,超有爱,超有思维,超有趣。最喜欢第1个环节,最讨厌最后一个环节,因为苍井女士没有公布答案,思考题太难。
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20878
德德尼翁 我真是只蠢乌鸦啊
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微小不易被察觉的小礼花
非常可爱的小科普片,每集最后急死强迫者啊2333
观察-假设-实验-研究
越往后面的几集越离生活远,越是平时根本注意不到的,所以也就增加了思考难度。虽说留给观众思考的初衷是好的,但想不出原理睡不着觉太让人不爽啦。
德德尼翁很可爱,但每次那个小实验原理不让人家说完,是真的很难受
观察-假说-实验-考察➡️辩证,反过来说明日本小孩也不是经常动手啊,不然出这种节目干嘛——德德尼翁
观察、假设、实验、研究。有些还是蛮有趣的,三段音乐好洗脑。养乐多们可爱的,怎么后面一直在重复…战术卡壳也是有点头疼。其实我是来看优老师的嘿嘿。
如果我们的科学课物理化学课都可以以这种方式,那教育的力量真的是无可限量。建议所有教育工作者好好看看这部片子!
太好了。虽然是儿童向,但我也表示不懂。要做观察,实验,思考,研究的人呢。https://www.bilibili.com/bangumi/play/ep120878
如果我们是牛顿,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苹果被我们忽略了~
这是科普版的《啊,设计!》吧。很有意思,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设计了各种小实验,科学的观察、对比、推理方法暗含其中,而且不公布答案,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哎,我这个岁数已经爱吃现成的了,节目要我思考,而我要开弹幕找答案。
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得知识的能力。
长短蜡烛谁先灭:燃烧放出的二氧化碳温度高,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堆积在上方,长蜡烛先灭。气球和盘子同时落地:盘子下落排开空气,气球下方气压减小,上方气压大于下方气压,产生一个向下压的力。蚂蚁周围画圈走不出,之后能走出,再画新圈仍然走不出:触角=盲杆,走过会留下化学气味 (也通过太阳定向)。旋转笔帽只能看到按住的那端的颜色:按住的那端自转方向与整体旋转方向相反,抵消了一部分速度,所以比较慢,能看到。拉线轴底端的线,线轴朝手的方向滚动。
节奏不快,以致娃刚开始不久就嚷嚷着要看别的动画片。直到德德尼翁出现,一下就把他摁在椅子上看了八集还不肯停。不言不语的德德尼翁,哪个是哪个都分不清的德德尼翁,放暑假也跟着休息的德德尼翁,再一次告诉我们孩子真正喜欢和需要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