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昨晚几乎要被《平原上的摩西》霸屏了。
不止是因为它昨日开播,更因为它入围了今年柏林电影节的剧集单元,并在接下来参与首届最佳剧集奖的角逐。
作为双雪涛的同名小说改编之作,之前传出要开拍时就备受关注。
如今伴随开播的,竟然还有入围柏林这档喜讯,这可是历史上首部也是今年唯一一部入围的华语作品。
《平原上的摩西》究竟能有多好?第一时间追完三集,一整夜我都没睡好,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它的观感以及所带给我的惊喜,是此前任何国剧都没有给过的。
它的创新性,它的文学性,以及它所流露出来的温度,都让我在这个寒夜感到丝丝兴奋。
往小了说,它是部精彩的作品,观众又有眼福了。
往大了说,它的出现开辟国剧先河,爱奇艺这次大胆的尝试必然会影响之后的国剧创作,意义非凡。总归,所有人都该看看它。
《平原上的摩西》作为迷雾剧场的第十一部作品,有着与以往作品完全不同的气质。
先聊聊它的创新。从形式上就足可见爱奇艺这次的勇气。
《平原上的摩西》是迷你剧的形式,一共只有六集。每集时长超过70分钟,这番形式的结果就是,观众无论是观看时的沉浸感,还是看完之后的离场感,体验都会得到巨大提升。
放在常规的国剧中,这简直难以想象。
这种形式上的变化,不仅是创新,更是一种诚意。而相比形式上的创新,《平原上的摩西》内容上的创新,则让我不得不使用一个很夸张的形容词:惊叹。
我看剧有个习惯,不会跳过片头。提到这茬,是因为《平原上的摩西》从片头开始就让我颇为赞叹。
没有剪辑之后的纷呈画面,亦没有或舒缓或激昂片头曲目。出现在荧幕上的,只有黑底白字的创作人员信息,在一片寂静声中,徐徐领着观众走进整个故事。
进入正片,其舒缓的节奏、稳定的长镜头、巧妙的色彩、绝美的构图,无一不在彰显着它的精致与气质。
比如第一集进入后半段,一位记者在跟踪案件进展时,原本正常的调色突然转换成了黑白的形式。伴随着手持摄影的晃动,画面的真实性与代入感全部拉满,突出了故事的转折。
又比如出租车司机被抢劫,凶手在杀死司机之后,将受害人塞进汽车内,点燃了汽车。
漆黑的夜,旺盛的火,浓烈的烟。
整个画面构图成完美的几何对称,唯美至极。
荧幕之外的所有人就这么静静地看着车辆燃烧,整个过程近一分钟之久。
可当我们的意识到,在这番景象背后是令人不解的案件,情绪又转为丝丝不安。
在国剧中看到这样的艺术性表达,我怎能不惊叹。
这大概也能解释,凭什么《平原上的摩西》能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
能获得“三大”的提名,已经足够说明很多事情。
国剧能够走向世界,也能有更多海外观众看到中国剧集的创新,单是想想就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
再往深了说,这是创作新内容的大胆与勇气得到了有价值的回报。
谈完创新,再来看看剧集的文学性,也是我个人比较倾心的一环。
当下的环境,我们时常会反问,文学是否还在?想来答案各有千秋。
在这个时代,连抬头看星星的人都罕见,更遑论文学。
《平原上的摩西》改编自双雪涛的同名小说,作为一部严肃文学,会选择它为蓝本创作,便象征着爱奇艺在选择内容方面的审美以及对某种理想主义的执著追求。
直白点说,他们希望用文学唤醒更多人,让他们放慢脚步,多驻足看看更美丽的风景。
《平原上的摩西》原著是一部中短篇小说,形式上该是受到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的影响,采用的是多重第一人称的视点。
从每一个事件当事人的视角出发,让他们见证历史,并成为历史。同样是讲述东北的故事,不同于《乡村爱情》的“乡俗”,《平原上的摩西》故事伊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东北老工业区。小说以两代人的成长为载体,为读者呈现一个有关罪与救赎的故事
改编成剧后,从目前看对原著十分还原,某些台词上,更是做到了一比一复刻。
同时,剧版又多了很多原著没有的东西。
爱好读书画画的傅东心为学生李斐朗读陀翁的《卡拉马佐夫兄弟》,谁能说这不是在影射李斐的苦难,衬托她身上所传递出的热望与坚强。
李斐一个人独自念着玛格丽特的《飘》,明白思嘉“她如花一样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貌和言谈是后天培养出来的”,看到当下自己的处境与傅东心的提携,思嘉岂非是照亮了她的人生方向?
警察蒋不凡床头摆放着海岩的《便衣警察》,恰好是他目前所在做的事,可他却难以像书中的周志明那般历经坎坷后赢得美好结局。
为剧作中添进这些原著中没有的细节,拔高剧作高度的同时,也代表着内容创作者对文学、对与大众沟通上持之以恒的一份坚持。
最后我们聊聊《平原上的摩西》温度。
客观层面上,剧集对时代的贴切还原,勾起我们的回忆。
满街的二八大杠,老早时兴的橡胶凉鞋,经典的暖壶,包括学校影壁上因长久而留下的污浊与斑驳等等。
哪哪都是岁月的气息,处处都是时代的回忆。
为什么要这么下功夫去还原?一方面为了让观众不出戏,更沉浸。
另一方面当某个物件在某个瞬间拉动某位观众,回到他曾经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该是一件怎样温暖的美事。
此外,通过庄家的房屋变化,我们也能时代奔流下人物命运的交织演变。
庄树小时候,住的该是厂里给分配的平房。
六年级时,搬进了明亮的小单元楼。
等到了高中补习考上警校时,则直接搬进了高档小区。
剧集没有去描述庄德增有多么努力,而是直接用外部变化,让观众去感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命运的走向。
至于主观层面上的温度,则源自整个故事所蕴含的人文关怀。
剧集的故事并不复杂,以两代人的成长为基础,穿插进几起案件,搜查真凶的同时,人物也在探寻自己的内心,最终当观众抵达故事核心时,会发现收获的是爱与善。
亮点在于,整个故事并没有把重心放在案件上,而是聚焦小城的日常生活、社会生态。
你甚至可以这样理解,命案只是一个“引子”,一个“钩子”。
剧作的更多目的,还是企图通过众多人物的成长历程,用几代人之间的细腻情感,探寻人物之间的理解与温暖,回归人类最质朴本真的一些东西。
比如庄德增与傅东心,那个年月多是媒妁之言,结婚的两人压根没有感情基础,可婚后的他们谁能说心里没有彼此?
庄德增要出差,傅东心嘴上说着下去透透气,买点胡萝卜,可实则是为了目送丈夫远行。感人的是,庄德增其实也知道傅东心下楼就是为了送他,提前就打了招呼说不用送。
夫妻间这种只有你我才懂的细腻感情,呈现在观众面前,有心的观众自然会被温暖到。
又比如庄树与姥爷,小时候他会调皮到藏起姥爷的拖鞋,长大了成为人民警察的他会主动搀扶姥爷行走。
剧中并没有用大的篇幅去刻意呈现人物的变化,而是在这些一件件小事里让观众自己去感受角色的成长。
还比如赵小东与待产的妻子,接到队长让他出任务的电话时,看着挺着肚子的妻子,赵小东脸上尽是难为情,最终穿着秋裤下楼与队长见面。
只这一幕,就将他内心的摇摆犹疑显现了出来,故事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生命力。
诸如此类的细节,《平原上的摩西》里还有太多太多。每一处细枝末节里,都藏着人性的温度等着观众去发掘、感受。
这样的风格形式,为剧集作品带来新的可能性,也给观众带来了新的体验。
以最后的成片效果来说,这次的尝试无疑是成功的,靠着对内容的坚持,终于让传统定义里的“小众风格”走进了大众视野。
一定有人会想,这样是不是在引领大众审美?我倒不这样觉得,我认为这是一种选择。
爱奇艺艺术家将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好的内容创作出来带到观众面前,让观众看到并了解到,原来电视剧还可以这样拍,原来我们可以再创新达到这样的质感,这就够了。
观众通过自己的认知对比,明白什么才是真正优秀的作品,从而去做出选择。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应该算作是观众与内容平台的彼此成全。
平台带给观众好的作品,观众便会更信赖认可平台,反过来促使平台更有信心与动力去创作更多好内容,形成良性循环。
拿迷雾剧场来说,正是《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谁是凶手》等一部又一部口碑之作才奠定了迷雾剧场的厂牌地位。
这也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方向、新的内容才换来的结果。
《平原上的摩西》已经不是一部可以用成功与否去形容的作品,这太世俗了。
显然,《平原上的摩西》是一部具有一定超越性和里程碑式意义的国剧之作。
它的出现,是对整个国剧生态体系的一次冲击,也是观众对国剧认知的一次革新。
这样的创新,我自然希望能多来一点,再多一点。因为国剧需要这样的突破,观众也愿意看到这种改变。
说来还有些励志,中国流媒体平台发展了这么多年,内容一点点完善,作品一部部改变。
如今爱奇艺更是靠着不断创新突破的勇气,其自制内容已能跻身三大电影节。
岁月匆匆,总有一些人在一直努力向前,期待此后能推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让中国的流媒体,让中国的好内容也能亮相国际舞台,让整个世界都为其鼓掌。
“摩西带领希伯来人经过红海的时候,神使海水分开,露出一片干地,海水在他们的左右做了墙壁,希伯来人渡海如履平地” ——《圣经•出埃及记》《平原上的摩西》里刻画了两种人,一种是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过的人,另一种是站在车轮上走向新时代的人。很明显傅东心和李斐属于前者。比起傅东心和庄树的母子关系,傅东心和李斐则更像是一对母女。李斐很像是傅东心的翻版,她们对书本和艺术有着同样的热爱,但是,也有着同样“悲苦”的童年。
在最新播出的一集里,傅东心陪着姐姐去市场买菜,经过一家照相馆时,菜从自行车上掉了下来,傅东心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泪流不止,其实仔细看就能发现,照相馆玻璃门的右下角挂着的正是李斐的婚纱照。傅东心为何流泪我不得而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编剧在此处这样安排,是不是代表了傅东心和李斐一样都拥有不幸的“婚姻”。
老实说,傅东心的婚姻在外人眼中已经非常美满了,丈夫对她好,包容她所有情绪爱好,也不需要为物质生活发愁,还有一个优秀的儿子,但就是这样看起来如此完美的丈夫却成为导致她童年生活不幸的始作俑者之一;李斐也有着类似的遭遇,孙天博看起来是一个完美的另一半人选,他贴心照顾李斐,帮助他们掩盖当年的真相,带她跟李爸爸离开这座城市,但是他与李斐在观念上的差距也使他在不经意间伤害了李斐,他为了躲避罚款,强迫李斐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假肢博取同情,他看不到李斐的抗拒么?他能看到,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李斐和傅东心都选择了那个在正确时间出现的合适的人,但是她们的生活却依旧充满了阴差阳错的悲剧和遗憾,反过来再想想傅东心在经过照相馆时为何哭泣,大概是她希望李斐能够做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高山大海都能为她让路,遗憾的是,最终神还是把海水合并起来,淹没了她们和千千万万像她们一样的人。她们在荆棘燃烧的火焰中仰望神明,神明却只能流下怜悯的泪水。
《平原上的摩西》有一点做得特别好,它会给到小人物平凡而具体的生活一些镜头。这些平凡而具体的东西,甚至比剧情主线还要有意义,或者说正是它们才让剧情主线有了意义。
我很喜欢的一段镜头,讲老刑警蒋不凡。先是熬夜熬了几个通宵,跟弟兄们吃完早餐之后去泡澡,然后各自回家休息。
当时是上午,他回了老妈家,姐姐在做饭,姐夫想跟他喝点儿。他说饭熟了叫我,然后去补觉。起床时,已经晚上九点了。老妈念叨了一句:「你姐夫从午饭等到晚饭,你都没起来」。他盛了饭,拿暖壶里的热水泡了泡,胡乱应付了两口,跟即将做爸爸的徒弟打电话,想再去侦查一番,结果到了徒弟家楼下,看人家穿着秋裤下来,就说过来看看你,今晚不去了。
这段戏我特别喜欢。你能知道这个刑警心里装着好多事儿,所以他的生活是这个样子。他很聪明,会被上下级依赖,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但又没那么聪明,因为还是有棘手的案子破不了。家庭生活在他来看不重要,所以活到这么大年纪还是个孩子和弟弟。所以连自己的徒弟都快当爹了,他还没从一个单身汉过渡到丈夫这个身份。是个好警察。
这些小人物无足轻重的生活,构成了那个时代的闲笔。
重看了原著,又把前两集再看了一遍
明明可以把故事讲清楚,导演偏不
比如小菲爸失业,原文中小菲在烧火,小菲爸被打的鼻青脸肿回家找刀,父女俩从聊他失业聊到茶叶蛋,聊到看到小菲烧火的脸放弃找刀去干架
这一段原著中不管剧情信息还是风格表达都非常棒
下岗潮,工人失业后巨大的生存危机,暴躁的情绪导致社会案件频繁发生,小人物命运漂泊无依,这是故事核。
你就像原著里那样聊天交代一下失业会死啊,啊
好像会,这片子不装就会死,装才是最重要的
导演肤皮潦草的处理了这场戏,让人一头雾水,还让很多人认为很高级
不会讲故事就很高级吗?
圣诞节车戏很重要,你就算拆开了放后面它一点
也不震撼,因为原著里是在讲事件发生的逻辑,导演在炫技,炫的人一脸问号莫名其妙
最要命的是原著中那种凝练的笔锋,淡淡地叙述方式,被导演只扒下淡淡的皮,在里面塞满所谓厚重的时代背景。
把一把锋利的剑裹上四五六层厚重的棉袄,让这把剑瞬间显得臃肿蠢笨暗淡无光。
原著中时代是背景,剧中时代是前景,无时无刻不在喧宾夺主,提醒你快看呀,这个时代的细节我们做的到不到位,极大削弱了观众对人物的理解与共情,刻意逢迎电影节的野心跃然镜头上。
老外可爱看我们那个时代的悲惨了,一边鼓掌一边哄堂大笑,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对于这种片子猎奇看热闹的心理远远大于去理解背景下小人物的苦难。
原著被改编成这样,真真的太可惜了!
——————
这张图是回应留言区网友的疑问
为什么这部剧不拍人物拍故事,铆足了劲的拍时代背景呢?我不理解,把时代背景做前景消夺剧情和人物的意义何在
“我以前看过一本书叫《猎人笔记》,其中有一篇叫县城医生,讲一个女的溺水了,一个男的脱光了去救她,他们两个奋力向岸上划,这个女的喝了很多的水,她知道自己快死了,他勾着这男的的脖子,突然发现他脖子后面湿漉漉的汗毛,还有湿漉漉的头发和因为用力气凸起的青筋,就这样在临死前她爱上了他” 这是电视剧《平原上的摩西》开场的一幕,我印象深刻,傅东心在船上坐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海清将傅东心饰演得入木三分,一个冷淡、沉默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人。她与庄德增的婚姻似乎只是为了满足那个时代对女人的要求,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只是一个人恰好需要,一个人刚好出现。庄德增对傅东心来说,是合适的,一个长袖善舞,一个不善交际,所以他们可以一起生活。在傅东心与庄德增的婚礼结束后,两位新人送傅爸爸出门,跑出来的几个孩子在门口玩耍,傅东心回头看了看,在门口驻足良久,转身进去,关上了门。不知此刻,傅东心是否正在心里,向自由的、没有婚姻束缚的自己告别,从此走向了婚姻的围城。 傅东心孤独吗?或许是孤独的。她在工厂里遭受工友排挤,工友们打牌、织毛衣,傅东心对这些没兴趣,她们也不是“一类人”;工友会把傅东心的饭盒从蒸屉(具体叫什么无从考证了,但是见过类似的)里面拿出来,不热她的饭(根据庄德增与庄树中午去车间找她等事情推断,也可能不准确),也许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她“屈服”,将她这个异类“同化”,但是傅东心不在乎这些,她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富足。 所以,傅东心看见李斐在他们家窗外划火柴的时候,她是欣喜的,前三集中,我没见到过傅东心对出了书本、画画之外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她对李斐展现出了强烈的情绪,不知道在火柴亮起的那一刻,傅东心是不是了小时候的自己。她主动起身出去询问,主动提出要教李斐知识。在此处,镜头透过窗户,屋内昏黄的灯光映在窗外每一个人的脸上,或明或暗,引我进到这个剧情世界,将我融入这个北方小院里,仅仅隔着一扇窗,我即好像是他们故事的参与者,又好似只是一个旁观者。最后李斐将火柴盒点燃,火光忽明忽暗,最后归于沉寂,不知是在暗示些什么。
傅东心与庄德增的婚姻更像是庄德增的独角戏,他对傅东心很好,傅东心偶尔回应,那个年代,爱情是婚姻生活的奢侈品,更多的是相互依靠搭伙过日子。我不理解,庄树在警校毕业的那天,傅东心为什么要搬回傅爸爸家里住,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展开,在一件陈年旧事里找到了答案。傅爸爸是哲学系教授,那年被一伙人打得耳朵都聋了,差一点命都没了,老庄就在那些人中,而傅东心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庄树已经三岁了。她跟庄德增以及烟厂老人在一起的时候,她是明媚的飞扬的,等到繁华散尽,她又回到了那个昏暗的角落里,任由那些负面情绪侵占她的精神。我突然理解了傅东心的矛盾与冷漠,理解了她在家里发呆,理解她在路上突然的哭泣,长久以来这种矛盾的情绪围绕着她,她或许是爱庄德增的,但或许她不能。李守廉跟傅东心说“那些年有几个人知道自己是做啥呢,对错就更不用说了,过去的都过去了。”或许老李说的是对的,但是对于被害者来说,过去的真的能过去吗?我只知道,聋了的那只耳朵再也听不见了,那段昏暗的人生再也没办法被点亮了。这是傅东心的悲哀,或许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两天看完了这部迷你剧,其实算长电影了 。太多一镜到底的长镜头了,而且情节整体起伏小、情绪多,所以演员们都很厉害,有几个转场也是唯美灵光。服化道堪称纪录片了,可能因为要过年了,印象最深的镜头是蒋不凡的姐姐在木菜板上切红肠,让我想起小时候过年我家会买一兜得利斯香肠,放在窗户密封不严、满是冰的后阳台,我总偷摸去掰一截。 再就是导演太热爱这个小说和自己的家乡了吧,把背景从沈阳搬到了呼和浩特,作为东北人的原著粉我理解但略预期落空。同时导演也太慈悲了,原著小树就是皮孩子忘性大、简单的没去赴约,剧版改成去过了,虽然温暖但把小树和作品最大的无力挣扎给削弱了,没去才让他冥冥中成为悲剧的帮凶并达成命运无稽的升番,去了就把他从悲剧中倏然摘出来,个体被宿命碾压的顿挫感大幅降低。 有些关键情节和对白都删减了,但题眼依然压轴出场,我不能把湖水分开,但是我能把这里变成平原,让你走过去。 很妙,15年2月山西人笛安发的微博用了摩西把红海分成两半拯救以色列人的典故,3月收获就刊载了双雪涛这个直接以摩西为名的中篇,李斐借阅的书里有村上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傅东心怀念的文学院叔叔被带钉子的木板打死,16年张悦然「茧」的重要发端就是wg中一颗穿进男主爷爷大脑的钉子,23年播出的这部充满私心与热情的迷你剧,使用的语言属于晋语区。这一代成长环境轻松的青年创作者跑不开向父辈的历史借力,也跑不开西方文学与文化的被动入侵和主动吸收。 黄平专门写过「平原上的摩西」的论文,高度评价重返铁西区艳粉街去理解和拥抱下岗职工的情节是当代文学热泪盈眶的一幕,但看着老舅演的庄德增就想起他的「送情郎冬雪」,mv里有我坐了四年的54路,以及从「钢的琴」到现在各类以子视角展开的东北工厂文化的艺术作品已颇具规模和审美体系,那黄平评论郑执那篇论文的结尾就更萦绕––––这一代的写作,不是说出了什么,而是告诉我们,有什么在牵扯着我们,但又无法说出。《仙症》最终展现出对于东北的精神治疗及其不可能,东北最后的尊严,是拒绝被“治愈”。
自从刁亦男《白日焰火》柏林拿奖后,国内犯罪悬疑片全跟风这种套路,无节制的跟踪长镜头,衰败的老工业区,上世纪还原的时代感,周围乱七八糟讲一堆,就是不好好讲主线剧情。第一集一个多小时基本都在讲一个文艺女青年如何在小地方自处,第二集看完还不知道到底查什么案,得亏是电影版撤档了,不然等在电影版之后上映,谁还有耐心跟着耗。
无论你在哪里长大,奇妙的通感都会把你送回六岁那年。
从第一集看,贾樟柯苦苦追求的时光感,他没做到,张大磊做到了,侯孝贤接班人,但也有自己的特色,正如他的浅焦和中近景,没候导那么远那么悲悯,也没一般视角那么近那么情绪重,真的有原著或者说卡佛内味。这是一部需要先看原著的剧集,戏剧冲突少,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拍下岗潮,只能用只言片语暗示,如果能拍,那么导演一定会在前面就埋下伏笔,暗涌或者说悬念也一定会更清晰。以第一集的水准看,超过了《隐秘的角落》成为了近十年最好的剧集,没有之一。看完后补充:后面维持了水准,甚至更高,结尾看到小树不自觉就哭出来了,仍是5星,甚至想打6星,感觉它有《黑道家族》的分水岭意义,只是可能我已经老了,不太喜欢这个太过绝望的结局,尽管它很自洽。
这节奏,这观看体验,是真的太差了,三集看完但剧情一片空白。我承认那个年代真的很值得怀念,但如果真的只是想要怀旧那可以去拍个二十集的纪录片啊,干嘛在一个(疑似)悬疑(但并不悬疑的)剧里使劲怀旧啊?……真是浪费时间。
海清努力演出隐忍克制的文青模样,她想要的效果可能是梅婷在父母爱情里的样子,无奈几个镜头没伪装好,感觉又是冯晓琴在怒吼。
各位放心 这部的张大磊是八月的张大磊
发现像张大磊这一派钟情于还原上世纪某一年代生活、思考、行动方式的创作者,老是拍出特别明显的尴尬感,从置景、色彩到演员动作、台词,时不时地散发尴尬味道。非常机械,然后又加上没什么用处还些许做作的长镜头,你也不知道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他能力有限。采了大量环境音,但是不自然。日常感也不是靠这些就能营造好的
张大磊+刁亦男版本的《平原上的摩西》,第一集看下来,这不就是《白日焰火》+《八月》吗?外还带着《钢的琴》的气质,——由此,你可以想起所有同类气质的电影:《青红》、《站台》、《地久天长》……等等。这部网剧每集一个小时出头,单拎出来,完全可以是独立成篇的电影。只是这种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对于一部只有六集小体量的网剧来说,会是一场可惜的“收视灾难”。(期待电影版早日面世,虽然很可能还比不上这部。)
看过原著知道是块好饼,但导演把这饼越擀越大越抻越薄,我啃了好久也咬不着馅儿。
导演本不打算拍一部悬疑片,双雪涛也没打算写一本悬疑故事,演员们也仿佛没把自己当做悬疑事件的角色……但平台和观众却一致地想看一部悬疑剧。当各个环节的影视创作者们终于都愿意静下心来做一个安静作品的时候,这个国家却没人想静心而看了……
看短评就知道多少人被速食消费文化荼毒了,什么都求快的话直奔某音影视解说好了伐。
那个时代的文艺女青年好惨啊,傅东心需要的不是丈夫,而是豆瓣网友。
前半个小时观感。置景100分,庄德增0分。庄德增是没文化但有本事,并不是二流子。看了一眼导演是八月的导演,难怪年代感拉满了。海清50分,看着还是没文化。艾敬老师是大惊喜,她都更适合傅东心。
导演大概疯狂地爱着杨德昌和塔可夫斯基吧,以至于他用泛滥的长镜头营造出这样天真的所谓电影美学。爱奇艺大概疯狂想当中国的Netflix吧,可惜中国创作者不会有良心地考虑甲方和市场,他们满心都是喷薄的委屈,像祥林嫂一样用话剧腔喊着“你们不懂艺术!这叫电影感!这是严肃文学!这才高级!” 到底是怎样的缺失导致他们需要如此声嘶力竭来装作自己拥有,到底是怎样的话语体系导致整个行业乃至大众的审美排序变成如此媚俗。好了我又说了一堆废话,简单来说就是:不要挥霍甲方的钱来实践你那其实并没有多深邃的艺术追求aka被世俗承认的欲望。我又反过来想,为啥国内这帮导演学那些大师往往都照猫画虎?大概是只看到大师的片段间无必然因果逻辑,看不到人家苦心孤诣建立更深层的联系丰富视觉语汇和情绪。算了,估计导演又会说是你看不出深层的。
年代氛围和沉浸感拉满,天花板级别!群像戏,长镜头,细节派。朴实松弛又舒展,浪漫天真又抒情,宿命冷酷又性感,笃定锋利又凛冽。镜头语言、置景、服化道、构图、色彩、声音和光影运用都充满诗意美感,平实而有力量。走悬疑凶杀的同时,更向我们展示了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氛围、小城世界以及时代洪流下小人物的命运沉浮。故事娓娓道来,淡定从容,静水流深,克制缓缓,引人入胜,平铺直叙却抓人。划火柴,跳皮筋,吹长笛,骑自行车,入少先队,唱国歌,老式电视机等,浓浓的怀旧情怀。
我是真的佩服这部剧的道具和选景,质感是真的强,一看就是老物件,甚至有的我和我父母都用过类似的,沉浸感氛围感拉满。摄影也好看,重视构图,固定镜头偏多,是有用心设计过调度的。看到现在感觉唯一一个问题就是节奏慢,按文艺片的拍法拍电视剧,但是画面赏心悦目,沉浸感那么强,也觉得可以接受。这么用心的剧真的不多见,就道具场景这一块绝对国内电视剧天花板级别的。
麻烦三体导演过来看一下什么叫老实叙事正常打光阳间BGM和专业收音。好好的小说不要再加乱七八糟画蛇添足还自以为锦上添花的东西了。
最后如果不是外星人入侵,都对不起他这么多的“铺垫”
同名小说改编的六集网剧,导演在运用视听手段再现时代、生活场景上具有执着地努力与才华,宛似在屏幕上画了一幅六个小时的八九十年代“下岗潮”席卷下的东北城镇的“清明上河图”;质感、氛围、细节充沛,长镜头、移动摄影、素人演员等均显示了光彩。只是剧情电影或剧集不同于绘画艺术,它是门综合艺术,导演手中的剧作、表演、视听、组接等手段缺一不可。而剧作上的情节结构、人物塑造在剧情片中不可或缺,也可以说更为重要。编导对原作提供的故事及人物不仅没有继承发展好,还特意抹淡到了讲不清楚的地步,许多修改和删节也过于随意,致使剧集叙事薄弱,主题丧失。原小说里的摩西救赎内容被去掉了,英文剧名干脆改为“为什么试图现在改变我?”,这也无助于立意的阐释。总之,综合艺术不可“瘸腿行走”,是一个值得研究与注意的话题。
如果有评奖,它可以拿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最佳音效,但不可能拿到最佳电影,只因它是个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