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饱饱
已经忘了“丧”这个词流行之前,人们是怎么表达这种情绪的了。《马男波杰克》、“葛优躺”带动了丧文化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选择用无所事事、麻木不仁的生活状态来标榜自己。最近豆瓣上9.1分的这部英剧,从片名就丧到极致——《去他*的世界》。
很多人评论它是丧版《怦然心动》,我觉得它更像是丧版《月升王国》。丧的表象之下,其实是挣扎与反抗的处世态度。在剧里,男女主角选择的方式,就是逃离这个操蛋的世界,一段雌雄大盗式的亡命之旅因此展开,只不过主人公变成了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骂这部剧无病呻吟、矫情做作的人,你们应该庆幸自己不用体会被逼成freak的滋味。出于对成人世界的恐慌,以及原生家庭的伤害,两位叛逆厌世的主角不甘于待在这个无聊透顶的小镇,每天面对一群索然无味的正常人,而是选择在一个错乱的世界中保持疯狂。确切地说,不是疯狂,是清醒。
*以下内容有剧透,请慎看
男孩James曾亲眼目睹母亲的自杀,这成为他挥之不去的阴影。他的父亲并不古怪,但总是一味选择逃避,逃避母亲的死亡,逃避与孩子交流,而是用假象来充斥生活。与父亲不同,James喜欢去体验,他定义自己为一名精神变态者,把自己手放在油锅里,记得每一只他杀过的动物,甚至计划杀一个更大的东西,一切的出发点,是因为他想让自己感觉到些什么。
女孩Alyssa的生父从小就离开家,只会在每年生日时寄给她一张贺卡,但是Alyssa依旧理解父亲选择的人生。她不幸遇到最糟糕的继父,母亲也对她不管不顾,一心扑在Alyssa同母异父的双胞胎妹妹上。在这样的环境下,她不再信任合群的人,用愤世嫉俗的外表伪装自己:总是不吝啬对任何人爆粗口,并且非常善于制造麻烦。
表面上一拍即合的两人,各自其实心怀鬼胎。James答应与Alyssa约会,其实是把她当做猎物,趁机展开自己的杀人计划;对于Alyssa来说,James也不过是一个逃避现世的出口。然而这样一段畸形的关系,却在不自觉中摩擦出花火。在惹Alyssa生气后,James会稚气地捧一束花给她道歉,也会用拥抱给她温暖,那一刻,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另一个人需要的感觉。
女生总是展现出比同龄男生的成熟,相比James的懦弱不果断,Alyssa直来直往,无所畏惧。当James遭遇怪蜀黍猥亵时,Alyssa告诉他说“你不必什么都顺从别人”,这些言语在无形中都潜移默化地对James产生影响。当Alyssa被强暴时,James勇敢掏出猎刀,对准坏人的喉咙狠狠割下去。他终于实施了自己的杀人计划,也彻底改变了自己。
James终于明白,杀人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想摆脱情感也没那么容易。现实的残酷就这样血淋淋的展现在眼前,就连一起对抗世界的Alyssa也因为难以承受压力而离开James。这大概是全剧我哭得最惨的地方,James被重重打倒在地,第一次知道他的懦弱与幼稚,知道原来自己才是那个被保护的人。
发现懦弱并不是什么坏事,James渐渐有了感情。他会为碾死的小狗哭泣,会在海边牵起Alyssa的手,也会在Alyssa父亲的逃避时挺身而出。他终于告别曾经那个冷血又软弱的自己,变成了保护Alyssa的那个人。“I love him so much”,这句Alyssa内心的独白,却成了全剧最甜的一句话。
We have to be very strong,if we want to do something very wrong.
最后,James选择牺牲自己,留下一个他绑架Alyssa的假象。那个向大海奔跑的少年,如此勇敢,如此义无反顾。他用这样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18岁的James,第一次明白了人对彼此的意义。
· THE END· 这是“不散”的 第510期 文章,爱就是为了ta奋不顾身。
本文原创首发于:不散微信公众号(ID:busan-movie),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这部剧让我印象最深刻地的画面就是 ,艾莉萨的脑中一直浮现倒在血液里的画面 ,后来知道人正是自己的同党詹姆斯杀的,一时难以接受。 她离开了詹姆斯 。在夕阳下她独自一人走在饭厅附近的小巷。这时, Lonesome town 这首歌缓缓的飘散了出来,即使很短,但这是我觉得很好看。怎么说呢, 这女孩始终给人什么都不在乎的感觉,但跟随着配乐,看着她在巷里把手揣进马甲兜里在夕阳下独自行走的时候,我总觉得她最原始、善良的部分被保留了下来。
配乐很独特,多数是有种蓝调风情的歌,原本这样黑色的剧情让人很难联想到舒缓和浪漫主义。剧情黑色不羁,男女主角为了“逃离” 以前的生活,去开启组织条件极度但硬求生存的模式,一边犯罪一边冒险,甚至有不懂事的“小混混”的赶脚……但音乐给人温柔怀旧的味道。原本相差很大的事物结合产生独特美感。看来出女主在感觉啥事不在乎、傲娇坚定的外表下,其实心理还是有温柔的部分,旅途的不知所措…再配上他们怪怪的“不合身”花色衬衫和奇怪马甲,怎么让我感觉到了异域风情😂反正结合的挺奇怪,但配乐无疑是这个剧的独特魅力。
我很喜欢这个结尾,也不希望再有什么下一季,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从头到尾讲好。James已经做了自己的选择,后面的故事也不再重要了,无论入狱还是被枪杀,这种讨论并没有什么意义。一直以来James都困在母亲自杀的阴影中,而Alyssa的出现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场心灵的救赎,这是Alyssa对他独一无二的意义。在James花钱让人打他的那场戏里,他说:一直以来都不是我保护着Alyssa,是她保护我。在最后满十八岁的他决定把美好的未来留给她,做她的保护者,仅此而已。
其实两个主角都是得了缺爱后遗症。男主因为年少母亲离世,和父亲也得不到有效沟通,导致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寻求不到帮助而绝望。女主则是因为母亲再婚再生子,后父也忽视她的存在,导致她自己都怀疑自己的存在是不是对的,会因为面对面的朋友发短信而不是直接说话而绝交。缺爱的孩子,都是过度敏感而脆弱的。
男主年幼时抑郁症的母亲在眼前自杀,让男主产生深深被抛弃感,觉得自己不配被爱,从而麻痹自己的感受,拒绝成长拒绝生活中的快乐与悲伤,从而产生幻觉觉得自己很坚强麻木,是个变态,所以以手浸油锅,屠杀邻居小动物的极端的方式来刺激麻痹的神经。
女主单身家庭成长,一直受到继父的排挤和嫌弃,而母亲懦弱无能碍于她的继父没能保护好她,让她对整个家整个社会有着深深的排斥感,她才是一直把“去他妈的世界”挂在嘴边的人,她从小缺乏安全感,内心极度渴望爱。在她的想象里,父亲是爱自己的,每年都给自己寄生日贺卡,但因为不合群所以没办法照顾她。因为缺乏安全感,所以经常因为一点口角而激怒对方,因为同学在面前发短信给她而摔手机,因为快餐店服务员纠正自己的粗口而羞辱对方,都是年少轻狂的叛逆行为。
男女主代表了青春期最典型的两种叛逆行为,要么麻痹自己,任由恋童癖猥亵自己也没有感受,要么疯狂fuck自己看不顺眼的种种,但这部影片真正让大家高潮的是,虽然每个人都叛逆过,但人家手牵手走出了我们千万次渴望中叛逆的模样,两个人,一部破车,身无长物,一路或偷或抢,亡命天涯,好一部雌雄大盗。
经过一路的追逐,在女主离开自己以后,男主发现自己原来不是变态,自己也会爱会恨,也会不舍得伤害他人和拯救他人(女主),也会因为女主的离开内心空出一块,平日擅长伪装的情感也会缺堤。
甚至最后在逃跑无望后,他揽下了所有罪名孤身逃往苍茫的滩涂,这一天他十八岁,这一天他懂的了爱与承担。
而女主则揭穿了他瘾君子老爸虚伪的面孔,吸粉滥交,抛弃私生子,为了赏金举报亲生女儿。她童年唯一的情感支撑——父爱——破裂,懂得了母亲忍认的爱,母亲并不是不关心她,她也在尽她的努力。
这部片以两个荒诞无稽的基情女警官的视角给出了两个观点,白人女警认为孩子们是善良的,能理解的,黑人女警认为孩子就是罪犯。这两种观点不同在于你看待世界的角度,所以这部片表面是部流行的丧文化,内核却是爱情当中的互相成全和成长。
詹姆斯是这个是世界上最温柔的男孩子。
他的母亲在他小时候,因为抑郁症开着车冲进了湖里。
湖里有小鸭子,是他要来看小鸭子,妈妈才会死,他为此遗恨,这种愧疚演变成了自虐和无动于衷,“有的时候就是任由事情发展”当搭顺风车的坏叔叔对他性骚扰的时候,他一直旁观,丝毫没有当事人的觉悟。
他对人生无望到爸爸买了油炸锅,他把手放进去,体验极致的痛苦。
生活该有多平淡他才会来自残?心里的伤口该有多大他才通过虐杀动物来寻求刺激?
无论他怎样对心里的伤口置之不理,伤口始终在汩汩流着血,父亲连自己也治愈不了(他本身就是神经大条的人)身为儿子成长在不健康,不直面问题,寂静(甚至要通过电视机来消灭寂静)的家庭里,他只学会了隐藏伤口。
他一直想念母亲,一遍一遍地杀害动物回到当初眼睁睁看着母亲自杀的那一天,一遍一遍咀嚼那痛苦。
父亲没有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才能排解心中的痛苦,只是粗鲁的用冷笑话来让冷清的家变得吵闹一点。
他的痛苦越来越大,超过了他能承受的极限,他想杀人。
在铸成大错之前,幸好,他们相遇了。
我不敢说他们的相遇是个多么美好的开始,但两个人原本无解的过去开始有了答案。
总是别扭,不喜欢说真话的艾丽莎学会了敞开心扉,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永远选择不说话的詹姆斯学会了表达。
因为杀人一事,艾丽莎对詹姆斯产生怀疑,詹姆斯太太太淡定了,在“变态”的詹姆斯眼里,杀人和杀猫、杀鸟没有区别,并且那个人是个真正的变态,他杀他并有杀错。
他的情绪很稳定,直到艾丽莎对他产生怀疑后离开他,他一个人坐在空旷的树林里,再也无法忍受四周的安静。
他走向那一群人,让他们向他挥拳头,不再逃避问题,不再逃避内心汩汩流着血的伤口,还是用他最熟悉的方式:体验痛苦 ,来释放他心里的苦闷,疼了之后就哭,哭过之后就面对。
从此,那个在原生家庭孤独麻木长大的孩子找到了爱的感觉,学会面对痛苦,开始在人间真实地行走。
艾丽莎的原生家庭本就是破碎的,当母亲再婚后,她作为一个“拖油瓶”丝毫体验不到温暖,她爱说脏话,她不拘小节,她用拧巴来对抗这个无法接纳她的重组家庭,表现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但其实谁都知道她无比渴望爱和被爱,她珍藏着老爸连续送了十六年的“生日贺卡”,一个母亲无意间开的笑话。
她为了那十六张贺卡的逃离,所有的开始,都是因为艾丽莎想要得到爱。
她无法像身边的女孩一样沉迷手机不问世事,她需要爱,需要和人直接的接触,非常非常需要。
有时候你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置身事外的那一刻,看清了那个原本由精美的谎言和虚伪的笑脸堆砌的世界,你就会毫不犹豫的转身。
那个有着大房子的继父,觊觎着艾丽莎,目的只是为了逼走她。
即使母亲看到了那一幕又怎么样呢?只留给她一个沉默的背影,我保护不了你,母亲说。
“选择詹姆斯,至少他有辆车。”
既然我们的父母都是dickhead,那我们就一起逃跑吧。
她曾经以为站在自己身后的会是爸爸,到后来,愿意站在艾丽莎身后的永远只有詹姆斯。
她的母亲很爱她,但是帮不了她,她的父亲很爱她,但是帮不了她。
她有家人,可是出事的时候,母亲甚至不会来找她,父亲只顾自己的生活,不会去救她。
只有詹姆斯愿意,拿起枪,举起刀,为她担责,和她一起逃难。
全世界都背弃了你,我还是会站在你身后,我们互相拥有彼此。
我就是那个,全世界最懂你的人。
艾丽莎带着詹姆斯义无反顾地逃亡,对性骚扰詹姆斯的老男人放狠话,顺便坑了他的钱包。
而当詹姆斯解释的时候,艾丽莎告诉他,有时候你不必顺着别人的想法。
并且精准地猜中了
但是他依旧嘴硬地回答
世界上美好的人千千万万,抵不过一个理解我的你,你是我的独一份。
所以,艾丽莎最后为了詹姆斯反抗了曾经被自己视为最后的避风港的老爸。
狠扎自己老爸的大腿。
在最后詹姆斯一个人跑向大海,在枪声里结束了全剧,他的内心独白是:
有人问大结局是什么意思?
人对于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我想,答案可能是:
人对人的意义,就是麻烦厌恶和喜欢,就是要在尘世中翻滚,在七情六欲里打磨,别怕麻烦,别害羞,别失望。
打破界限,感受依偎的温暖。
在不会相互怀疑的时候,恋爱,
在不讲利益的时候,恋爱。
就像他们说的要在大学里趁早恋爱,因为进入社会,你会发现,全心全意的爱一个人,有多难,找到一个值得你喜欢的,有多难。
因为工作,每个人都带着面具,成人世界里只讲究利益,再像大学里相互单纯的喜欢,相互单纯的扶持,几乎没有可能。
也正是现实世界的不尽人意,这部剧才显得那么珍贵。
生活把人逼成苟延残喘的狗,七七八八的琐事堆在一起,掺杂着苦难和泪水,别无选择的时候太多。
人生只能沿着窄窄的道路前进,学会了逆来顺受,习惯了听话顺从,在强权出现的时候,只乖乖承受。
绝望着却又十分不甘,苟且着却又很想逃离。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荒诞又邪恶,但是你知道吗?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和你一起面对,你不必害怕。
当艾丽莎选择詹姆斯一起奔逃之时,他们就开始了彼此的相互成全,一场治愈和反抗之旅就此展开。
真希望,每一个被现实伤透、被原生家庭伤害的你,能遇到一个治愈你的人。
深夜来碗热馄饨,再加一碟花生米~
James :有一天 我知道了无声的安静真的很吵
震耳欲聋
当你周围没有声音时 你很难把情感排除在外
它们都在那儿
Alyssa :我有时候会觉得我不得不躺下
因为所有事都感觉有点太过了
我向上看 看那些蓝色或灰色 或黑色
然后感觉自己融化了进去
就一瞬间 我感觉到了自由
我是个精神病变态。
如同夏目漱石写到我是一只猫,至今没有一个名字,那样稀疏平常。听上去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精神病变态更正常的人了,因为我就是嘛。
一个晚上就看完了《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它像刚过十二点的咖啡一样让我贪杯,因为它让我醒着,始终保持清醒。
似乎从没有一样东西能够如此精准的描述当代年轻人,也从未有一样东西能像它这样令爱装酷的我们,边笑边流下泪来。
我多希望自己不能够感同身受到男女主人公的情绪,但事实是,我再清楚不过了。那些密密麻麻穿插而过的内心独白,就像是在讲述我自己一样,正中靶心般和我们这样的人产生共鸣,并且轻而易举,毫不费力。是"丧"人吗?不够,远远不够来形容我们。"丧",是软糯无力的挫败感,是失去信心。而我们是颓败的英雄主义,是怀抱着某种强烈的信心在活着。
我知道这个世界凌晨一两点的样子。很安静,也变得异常狭小,止于目光所及的范围内。从十二楼的阳台望出去,那些暗的,亮的。当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周围安静下来,才发现有那么多混乱又尖锐的情绪拥堵在身体里,无处可逃,它们都在哪儿。
当所有的情绪都在里面回荡。我才明白那句,无声的安静真的很吵,震耳欲聋。
我以为那种东西叫孤独,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后来我才知道并不简单。
当我无法和这个不按照自己意愿运转的世界相处时,也就意味着无法安然自处。
是绝望感,是悬浮在半空中,和除自己以外的一切都失去联系和依托。
我以为那是病,是从别人嘴里脱口而出的那两个字"抑郁"。可是我连精神卫生中心在哪条路上都不知道。
我们只是最小公约数的正常人。
我们只是比绝大多数人更早的察觉到个体的差异,越是敏锐,越爱深究。某些漆黑的夜里,感觉自己逐渐被周围的虚无吞噬,毫无违和的融入进去。往前迈一步,迈一步,那个瞬间就能感觉到真正的自由。当有这种想法的时候,我对十二楼的阳台既渴望又恐惧。
James:我刚满18岁
我觉得我明白了
人对彼此的意义
当你明白孤独的真意,也许就不会再感到孤独。
我时常在夜里,捧着咖啡,站在阳台。像是虔诚的教徒手捧《圣经》祷告,表面无比平静,内心却充满了强烈的诉求。那个时候,我望着东海大桥上鳞次节比立起的路灯,川流不息,日夜蹦腾。那边热闹非凡,这边空空落落。没有朋友吗?不是的,只是他们过于吵闹。在我也吵闹的时候,会无比契合。如同两列相对静止的列车,可以开往天南地北。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可是有一天,我们会在不同的时间停下来。没有"哐当哐当"的声音,当一切都在你周围安静下来,才明白停下远比蹦跑更汹涌难耐。
我明白人永远都会是孤独的个体,而人对彼此的意义是体察到前者,然后渴望不孤独。
我觉得这个结局足够了,不需要后续,不然第二季演什么,被抓回去关进监狱然后在里面继续叛逆?关进监狱想要好好改造出来跟Alyssa 一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不,不行。
在我心里James 已经被枪击穿,满身弹孔,仍旧蹒跚着向大海跑去,离无聊的小镇越来越远,离肮脏的成人世界越来越远,当然,也离Alyssa 越来越远。
不过这又怎么样呢,他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真的想杀人”“自己并不是真正的变态”“自己有了想要用生命去保护去爱的人”这难道不是人一生的追求吗。
说实话,我认为人,就是为爱而生的,以这样的经历结束在18岁,虽然说对以后可能会有的更多的可能性来讲会很遗憾,不过在我心中真的是一个非常完美非常浪漫的结局。
说说Alyssa ,我觉得她应该跟James 一起被枪射中然后拥抱着死去的。不然现实对她来讲未免太残酷了。
既然主题就是“丧”,那就丧到底吧,不要什么主旋律了,不要什么真善美了,不要什么美好的明天和未来了,就他们俩,那就是他们的世界。
The best end of “THE END OF THE FUCKING WORLD ” is death.
有时候去他妈的也是对世界的一种真诚
1.Alyssa带着男人回来的时候James拿着小黄花的表情萌秃我了 果然丧和萌不分家 2.“你是处吗?”“是”“我也是”“噢,shit”
James爸爸讲的英国女王的笑话真的好好笑啊哈哈哈哈
又血腥又甜蜜,又呆板又狂暴,又孤独又治愈。
Poor James 装了两集狠后彻底沦为小甜饼。Me before you,爱情治疗中二。
他们多幸运啊 在这么烂的世界十几岁就找到了最爱
男主好性感
男孩在《黑镜》,《离别是美丽的》,还有这部剧里面,都有打飞机😂
原则上我不跳舞 但是却很难对Alyssa说不
绝对的恶是有的,司法卷宗不乏天生嗜血成性者,但这一对小朋友仅仅是缺乏共情能力。原生家庭本应给到的安全感对于青春期的情感建构几乎是摧毁性的缺失,与其说是亡命之徒,不如说是一次补偿,一次情感的追债,向大人世界宣战,控诉,并在共生关系中彼此慰藉。当男孩自我牺牲那一刻,已然人格修复。
末了个日真是个好译名
“直到那天我才知道,无声的安静真的很吵”
英国黑色喜剧《the end of the fxxxing world》画面分镜颜色都很好看,音乐又怀旧又好听。刚开始以为是连环杀手成长史,然后又被它的一本正经的荒谬逗得忍俊不禁,看着看着,忽然就觉得心脏被一股暖流击中,一切忽然有了意义——这该死的世界糟透了,我恨它,但我喜欢你。
等了十八年,其实只是为了一句"it's not your fault"
丧到飞起。早知道当初不如杀了你,为什么要让我对这个世界有感觉555555555555
「B-」厌世反叛少女和反社会性冷淡少男对抗世界,看来英国人是时候该好好关注一下青春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了。剧集冲突效果很强,配乐简直大爱,强推
《怦然心动》丧到家版,我喜欢。
管你丧不丧,管你浪不浪,管你BGM好听不好听,管你浅层讨论不讨论人生,深层辨析不辨析生命。我只知道当我看到片名的时候就已经濒临,看完一集已经高潮,多少次,我就想对这个世界和一些人说:FUCK!!!!!!!!
身边的人都不会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他们只会带来更多的问题。于是我们走向世界的边缘,与人群保持距离,制造自以为是的“安全”。“当我满十八岁那天,终于明白人对于彼此的意义。”
人对彼此的意义,就是可以汲取温暖,可以一起跳舞,一起抢劫,一起杀人。但是最后,他把她留在安全地带,选择一个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