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在中国有纪录片里那样的好医生。“一息尚存,我当竭尽全力。” 片子拍的很好,里面的医生也都是很好。全程泪奔,但是除了片子讲述的真实,我也说几句。 我想说的是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看病就医的经历真的是那样的么?我不是喷子,也不是来黑这些医院和医生,我只是做为一个普通老百姓讲几句亲身经历的感受。 有时候专家号排队等待1个月,要么就是高价黄牛票,好不容易看上了某专家,也就俩分钟,多问一句都是冷眼相对。 去年的八月,自己亲身经历老婆的三叔在瑞金最后几天的日子。其实最初诊断已经能判断是个很紧急的病症,但是个别年轻医生的冷漠,制度的呆板,资源的紧缺,以及那个输液室的环境恶劣,还有某些医院的潜规则,真的是不愿再想。历历在目!也许他们已经认为没得救了。。。。最终我和我老婆最后几天的努力没有拉回她三叔的命,事情的突然让人无法面对,好在最后的一天转到徐汇中心,让三叔有个相对安静和干净的环境匆匆的走完了人生(50出头的年纪),没有留下一句话。那天晚上我也无法控制情绪,失声痛哭。坦白讲并不是说和老婆三叔有多深的感情,只是那种对于面前一个鲜活的生命你无法挽回,哪怕让他好受些都没有办法实现的时候,那种无奈和绝望真的太让人难受和心碎。后来并没有去找医院干什么,因为面上看是救不回的,但其实中间的过程太让人心寒。举一个例子:周二申请的血小板到周六人走的时候还没到,还是徐汇中心隔壁床的好心人借给我们的。。。我想:如果她三叔是个官,是个富翁,是个有权势的人,还会这样么?可惜他只是一个四线城市的普通老百姓,其实也有点钱,但是没有人脉,周六的晚上就匆匆的走了。从此瑞金的字眼便在我人生打下一个浑浊的阴影。 我再次重提,瑞金是全国太出名的医院,每天救人无数,但总归也有救不到的。我不是怪医院,不是骂哪个医生,我要说的是:体制和医德。话题太沉重和敏感,多说无益。 最后希望大家少生病,少去医院,懂得珍惜现在一切拥有的美好。片子总归拍的还是很好,很正能量,值得观看。
原文转自: 你永远不知道,有人为了活着有多努力
公众号:泠十三 ID:mew013
文字© / 是泠(líng)不是冷(lěng)的泠十三,永远不知好歹,永远热泪盈眶
因为我们从未死过,所以本质上来讲,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真的畏惧死亡。
因此怀着这份无知的孤勇可以继续肆意折腾地活着。
因此可以在听闻无数个年轻人猝死的新闻后继续决战到天明。
因此可以在微博关于“熬夜真的会死”的热搜下继续刷着“熬最晚的夜,叫最贵的救护车”。
冬天里绝不穿秋裤,可乐必须加冰,油炸食品不能断,外卖家常便饭,健身卡永远在转让,游戏不赢绝不下线,还有永远刷不完的微博朋友圈抖音知乎淘宝小红书。
这一切,仿佛是在步入养生之旅前最后的任性,“因为我们还很年轻啊”。
谁谁谁的朋友才二十几岁,就去世了。
这样的新闻已经见怪不怪。
说到底,我们真的是无畏生死吗?
不过都是心怀侥幸罢了。
觉得这么背的事,肯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这两天纪录片《人间世》的第二季上线了,于是又回过头看了第一季中的第九集《爱》。
才明白那句话,“你浑浑噩噩过去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苦苦期待却没有到达的明天”。
26岁的张丽君和27岁的丈夫韩诗俊结婚还不到一年,怀有五个月身孕的张丽君却被查出患有胰腺癌晚期。
这让一家人原本幸福甜蜜的生活被彻底打乱。
26岁,在生死抉择的面前,她选择的是保住这个孩子。在尽管会耽误自己治疗的情况下,仿佛作为一个妈妈的本能一样,依然想带这个孩子来看看这个世界。
幸运的是孩子平安地生下来了,夫妻两个给孩子取名为韩鹤鸣。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意思是仙鹤在沼泽中鸣叫,但是它的声音却可以让九重天以上都听到。说明即使是在逆境当中,它仍然能够很顽强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个孩子,代表的是生命力,代表的更是希望。
不幸的是张丽君最终被确诊患有印戒细胞癌——一种恶性程度更高的癌症。且是不明原发病灶,手术已经没有意义了,只能采取姑息治疗。
当丈夫把这个消息告诉张丽君的时候,她最先愣住了,然后努力笑了笑,但最后还是忍不住哭了出来,“还有机会能长头发吗,老公?”
可她还是马上调整心态笑着说,没关系,没了头发可以戴假发。弄个LADY GAGA那样的白色BOBO头,还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假发。
这个如天使一般的女孩,即使自己清楚已经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选择的依然是笑对人生。
她的坚强与乐观,甚至还努力安慰着身边的其他人,这一切,更加让人觉得心疼。
做化疗之后就不能再晒太阳了,这是张丽君最后一次站在阳光里。
瘦削的身材和肥大的衣服对比强烈,显得裤子更加大。张丽君自嘲说,这是新流行,回到了八十年代灯笼裤的时代,我爸那个时候就老穿这种大喇叭灯笼裤。
惹得身边的人都笑了起来。
张丽君害怕孩子长大后对妈妈没有记忆,决定给孩子录下每年生日的祝福视频。
她笑着说,他每年看到我,都是年轻的样子。不管他到了20、30还是50,而自己还是那么年轻。
在医院暖箱待了两个月的早产宝宝,终于可以回家了,可张丽君的一只眼睛却突然看不见了。
丈夫心痛得难以自抑。
可张丽君却说,我老公,弱爆了。
她觉得至少现在这个眼睛还是很好的,她珍惜目前自己所能拥有的所有能力。
癌症所带来的巨大折磨和疼痛,化疗所导致的头发脱落,让张丽君感受到的反而是“这个世界太美好了”。
因为身边人的爱,让她实在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而自己只有一定一定一定要努力活下去,才能报答他们的这份爱。
她舍不得那么爱她的老公。
两个人在外滩一家法国餐厅一起庆祝结婚两周年纪念日。
可接下来的三周年、十周年、五十周年依然还想和你一起度过啊。
一起吃遍外滩,一起周游世界的梦想,还有一直一直在一起的心愿,真的想和你一起去实现啊。
她趁着老公出去,偷偷录下了给老公的视频。
她想起一首歌,歌词是这样写的:
没什么可给你,但求凭这阙歌 谢谢你风雨内,都不退,愿陪着我
她舍不得待她视如己出的公公婆婆。
婆婆在看到她的诊断书后崩溃大哭。
公公告诉她,下辈子你做我的女儿吧。
她舍不得生她养她的父母。
在孩子满月的那一天,虽然宝宝还在儿童医院,家里依然买了蛋糕庆祝。
在女儿和女婿切蛋糕的时候,站在身后的爸爸一直望着女儿,那眼神里有爱怜,有疼惜,有伤心,有难过,有不舍。
有这二十六年里的点点滴滴,有着太多太多父亲对女儿的爱,让人看一眼就心碎。
当然,她更舍不得自己的孩子。
在癌症的晚期,生命的尽头,病情一天天的恶化之中,张丽君依然坚持给孩子录下了十八年的生日祝福。
她早已做好了永远离开的准备。
可内心依然期盼着,如果有奇迹发生,那该有多好。
后来,丈夫卖了一套房子,打算和张丽君前往美国一边旅行一边治疗。
临行前,丈夫特意去剃了个光头。
前面所有未知的路,不管结局如何,他都要陪她一起走下去。
而不到最后一刻,他也绝不会选择放弃。
结果治疗的效果非常好,张丽君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控制,这个勇敢的女孩如她所愿,真的又长出了新的头发。
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可最终,癌细胞突然扩散,天使还是离开了。
片子中有个镜头印象非常深刻。
漆黑的夜,医院各个病房中的灯依然没有熄灭。
我们透过这一扇扇窗往里望去,却依然很难想象那一个个躺在病床上的人和他们身后的家庭此时此刻正在经历着什么,也难以真的体会他们的悲欢离合,笑与眼泪。
我们只知道,有的人幸运,战胜了病魔。
有的人不幸,有盏灯将永远熄灭。
镜头被推得更高更远,我们看着这城市万家灯火,熙熙攘攘,灯红酒绿。
这里面,有你有我。
新的一年,我们许下暴富暴瘦的心愿,我们转发各种锦鲤。
我们想要在新的开始中能够得到自己一直想要得到却始终难以得到的东西。
可我们也总是忘记我们已经拥有了很多人拼了命也想要得到的东西——那就是健康。
有些东西,就是因为一直拥有,才从来不懂得珍惜。
而直到真的要失去,拼命伸手去抓,却只有风穿过手指的缝隙。
2019,愿你珍惜此刻拥有的所有美好,美好的平凡小事,和仍然陪伴在旁的那些人。
更不要忘记,记得好好爱自己。
珍惜当下,在每一个健康的日子里。
我疲累,我无聊,我孤独寂寞憎恶世界,常常小饮有时抽烟,作息糟糕运动勉强。我满脑子抱怨一身的压力。我说活着没有意义,我因此对哲学与物理产生好奇。但是当这些天我每一次看到生命在这样直白的呈现中显现出它的脆弱,夜的黑暗中举着手机的我又一次将这一天翻篇,感激我拥有的肉身,感激康健的体魄,感激世界的存在,感激世间的一切。没有什么面目可憎,愿为一切祈祷。
为了这部纪录片特意来注册,看完第四集临终关怀,明明知道会戳到泪点……剧中葬礼上的那一幕真的看得很难过,我的外婆是今年三月走的,也是癌症,她走之前真的特别特别痛苦,瘦得没有人形,蜷缩成一团,剧中那位梁阿姨的心态挺好,看得我好心酸,我的外婆是一个极其注重养生的人,无法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实,家人害怕对她的心理造成过大的打击,全家人都瞒着她,伪造病历告诉她没有事,看着她满怀希望地一次次吃下徒劳的药物,她那双浑浊却又晶亮的眼睛,满满的都是对人世的留恋……她走的那天我还在外省的大学,听妈妈说,外婆的五个孩子围在她的床边,握着她的手陪了她一夜,她的眼睛一次次要闭上,却又拼命地睁开,她真的真的不想走……那是我参加的第一场葬礼,第一次看到妈妈舅舅阿姨们……那么多长辈在我面前哭泣,那个场景一辈子都忘不掉,也让我对人生的终点有了很悲观的看法,这部片子真的拍的特别好,我曾经去过类似的社区医院当志愿者,那时对患病老人的痛苦,对临终关怀的概念几乎没有任何了解,以为只是陪他们说说话,唱个歌就足够了,现在想想真的很惭愧,真的很感谢这部片子的介绍
看的时候,不停的在想,这个人最后能治好的吧,可是没有,这不是电视剧,它就是赤裸裸的把现实呈现出来,没能治愈就是没能治愈。 看到人生的无力,可也要看到每个人的努力。渴望生,畏惧死。可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这一切。我们到底该如何活着。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这是很长很好的一生,不管怎样,在这个世界里,都要保持着好的心态。
看完特别想嫁医生…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真的很骄傲但同时也很害怕,我不知道自己敢不敢承担起生命的重托。我期待着未来那怕仅仅可以拯救一个生命,那么在此之前我所有付出的努力都是无比值得的。我深爱着这个世界,所以我珍爱这世间每个微小的存在。
想不通北上广这样一个经济最为发达的一线城市,竟然还有器官捐献因为交通问题而废掉一颗心脏的这样的事,我看实习医生格蕾的时候,有器官捐献移植的时候不是都应该有直升机来护送器官以最快的速度来争取时间的么?难道一个生命抵不过一次直升机的送达么?想不通,在这个泱泱大国,竟然还有这样的事
看到评论里千篇一律的歌颂医德和摄制组。难道没有人看到生命多珍贵又多脆弱吗?面对手术时做与不做的抉择困境,虔诚祈祷却换不回生机的痛苦,这些都是隐藏在片子里的。希望不要所有的评论都指向歌功颂德的刻意煽情。请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珍惜身边的人。写于武汉同济医院。
很少有人能沉下心来看,生命不能承受之沉重。医生的心理状态比普通人要艰难很多,伟大的职业。中国家庭素质普遍太低,每个人的生命都平等,为什么只有你的家人不能死?中国人对于死这个话题太忌讳,不愿去谈论,可是只有只有直面尊重死亡才可以明白生的意义,希望中国有一天能有安乐死。
少了煽情和鸡汤,多了记录和真实,在参差不齐的综艺节目娱乐八卦泛滥的时代,纪录片仍然有它存在的意义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六月在医院呆了十多天 跟医生的相处是充满 tension 的,卑躬屈膝小心翼翼,一副受教的样子,却也得不到真诚耐心的交流。因为资源太少病人太多,医生很辛苦,病人也得不到应得的关注。说到底 多少看似悲情的牺牲 实则是人事未尽。大环境是如此,医患矛盾突出是必然的。更关注的反而是病人们。
客观讲上海新闻频道的《人间世》比北京台的《生命缘》在结构规划上更有肌理。如此优秀的纪录片竟然默默无闻地在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综合频道播放!各大卫视频道却全部都是跑男、极限加速度、花样姐姐花儿少年这种彼此山寨的破节目!喵了个咪看的时候哭瞎我的双眼……目测这片子要火!
无论怀着什么目的,拍成这个样子,也值得给五颗星了,不然豆瓣上这个五星得留下打给什么样的影像呢?张丽君啊,这姑娘好到老天都晚叫走大半年啊……
每天都是实战,没有演习
大医精诚,含灵素问
等我死了也把能捐的器官都捐了吧
哭着看完的,想起自己在实习时参与的抢救,呼吸内科突然间咯血窒息的年轻妈妈,ICU中车祸的老奶奶,那么多医生护士那么久那么努力的救助,却依然无力回天,心疼的打颤。我是一个接受不了生离死别的人,索性换了工作方向。可医生们所有的付出,努力,艰辛以及痛苦,我都懂!感谢他们还愿意坚持!
播出前连续失眠,拍摄制作的那段时光,是我24岁时最宝贵而难忘的经历。阅历尚浅,诸多不足,接受一切声音,感恩成长。
从六院到瑞金,上海的态度!
看完是满满的感动。希望这世间,患者得其医,医者得其敬
身为医学生,考试月看着几百页的名解叙述恨不得跳楼,听说实习学姐的悲惨生活,看着舅舅舅妈一台手术十小时和习以为常的通宵,很多时候都想退缩。可是,心里总还是有那么一团火,那么一点虚无缥缈的理想,一点执念,让别人问起是否后悔时回答,不。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虽然有美化与矫饰,虽然大多时刻站在医生角度,虽然显露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歌功颂德,虽然更像官方出品为缓和当下医患矛盾,虽然我们身边的医生并不总像片中那样只有在镜头的摆拍之下才会慈眉善目、温文尔雅、怀有“医者父母心”,但依然是今年最有诚意的纪录片。毕竟在生死面前,其他一切皆是小事。
认真地告诉自己:不要再熬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