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排片很少但并不影响这部电影的精彩,没有轰轰烈烈跌宕起伏,却在平淡琐碎中展现出一个天才艺术家注定痛苦挣扎不被大众所理解的短暂一生。上天在给与他非凡的天赋时也剥夺了他凡人应有的安静平淡的生活,他一直挣扎着、同病魔、同不理解他的人们。他也有过快乐、遇到知音时的欣喜若狂,坐在琴凳前是他最肆无忌惮的时刻,他用音乐勾勒着不存于现世的美好,正如《海上钢琴师》中,那88个琴键是有限的,但钢琴家们却用它创造出无限的世界。艺术家们仿佛都是如此,不为名利只为音乐本身,面对琴键是对他们而言最简单的事,比起面对生活中各形各色的人,音乐要简单得多,他们纯粹的心灵与这个世界是格格不入的,所以他们常常在痛苦中,却无私的将美妙的音乐带给世人。这部电影让我想起《魔鬼小提琴家帕格尼尼》都叙述着天才音乐家短暂却又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们始终是孤独的,他们也曾追求友情、追求爱情,最终却还是一个人与音乐为伴。那些天才音乐家在短暂的生命中为世俗之人留下美妙的音乐最终又回到了属于他们的纯粹的天堂。
米耶特因为童年被抛弃的经历和创伤,后来总不自觉地重复这种经历、无意识地折腾让身边的人离开自己:爱苏莎而不得,太用力也抓不住;迁怒于朋友,让朋友也离去;用酒精麻痹自己,不认真对待他立身之本的音乐。在他与自己和解或意识到自毁倾向之前,这一切的发生又不可避免。最后他去见了同样命运致盲的父亲,他恨父亲又下不了手掐他,看到父亲关注他在报纸上的消息,感受到了爱,终于放过自己与自己和父亲和解。在他与自己和解之后,终于能去爱,去追回玛塔。可惜幸福太短暂。
插叙结合倒叙,让成为钢琴家后的米耶特的天才与孤独有了充分的指认,没有一个镜头是废笔,用漆黑一片的镜头,来表现失明一瞬间的感受,音效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局促起伏的呼吸声背后有一整套环境音,来补充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把观众的想象力和空间感调动起来,“无画胜有画”,让镜头更有表现力,下一个镜头就是修女把拐杖交给米耶特,告诉他失明的坏消息,米耶特从拿起拐杖,扔掉拐杖,到用手摸索,结果太用力碰到了墙上凸起的管子,修女一下子从背后抱住他,没有浪费太多镜头去渲染,克制又精准的表达了失明的痛苦。 在米耶特创造了新的曲子,打电话给朋友,却无人能分享时,在这样至暗的孤独时刻,导演用了一个俯视旋转楼梯的镜头,画面里米耶特摸索着扶手下楼,楼梯旋转仿佛没有尽头,孤独的意味与在孤独中挣扎的米耶特就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了人们面前,而孤独是米耶特人生很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导演不费笔墨,不过度渲染,却在无声中起惊雷。
而米耶特的孤独不仅仅是因为失明,更重要的是来自童年被家庭抛弃带来的创伤,甚至差点被父亲用马蹄杀死,这让他变得脾气古怪易怒,又很自我,身边的人一个一个离他而去,他却始终不能和孤独握手言和,所以影片里多次出现了关门的意象,让被抛弃感具象化,表面上米耶特是一个弹奏爵士乐的天才,而导演无意于渲染他惊世的才华,他挖掘的更是米耶特的音乐来自何处,那个将生命和音乐融为一体的米耶特来自何处,影片有两次,米耶特站在窗口上,摇摇欲坠,却是自由如小鸟一般,第一次为了音乐,第二次为了女人,他都获得了某种自我的超越,解开了灵魂的枷锁,而第三次,他的音乐与前期相比格外平静,他打开窗户,似笑非笑,一个大特写,隐晦地表达了他纵身而下的结局,到此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二个关键词:自由。
虽然我的阅片量浅薄,但我依然敢断定饰演米耶特的演员是演盲人最出色的男演员,他完全让我信任了他因为失明的痛苦,信任了他就是米耶特,就是一个盲人,他的体态是盲人的,手指是钢琴家的,几乎看不出丝毫的表演痕迹,在我心里,这是一部完美导演和完美演员的完美演绎。
他不是坠楼,是去云游去了 我觉得这部影片会让我想起另一部影片《海上钢琴师》。不同的是《海上钢琴师》有着明确的故事线,这部片更像是碎片化的故事。 说实话,这是一部很容易共情的影片,虽然就一个多小时,但是容易与主演共情,看着看着仿佛真的体会到主人公的情绪。里面英文歌曲《月亮河》让人联想到奥黛丽赫本的《蒂芙尼的早餐》。 如果说《海上钢琴师》是看完后怅然若失,那么这部片是一种悲伤。1900最起码还有一个挚友,男主拥有的最终都失去了,朋友搭档爱人,一个也没有理解他,最终理解他的却是一个流浪汉。 《海上钢琴师》与《盲琴师》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爵士乐,也许爵士乐真的是20 世纪的一个光辉记忆吧。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又打开了一扇窗。 这句话正着说,是希望,倒过来说,是绝望——上帝打开一扇窗之前,必然关上一扇门。 上帝给了基耶特音乐天赋,带走了他的光明。 后来,他有机会治好眼睛,而代价是听力。 门和窗,只能开一个。 客观地说,基耶特的生活并非全是悲惨。有关心他的教会学校嬷嬷,有发掘他才能的经纪人,有朋友,有爱人,有事业,音乐才能被认可,生命中有过不少高光时刻,也没有因为是盲人而受歧视。女歌手拒绝了他的追求,朋友无法一直陪在身边,似乎也不能太责怪别人。 而他骨子里孤独,自卑,坏脾气,不珍惜,放弃事业,把爱人和朋友赶走。成年后,那一次次关上的门,至少表面看起来,大部分是自己的原因。 不太同意简介,这不是饱受欺凌的盲人音乐家“用音乐反抗命运的不公”的故事。这里并非尽是不公,也没有反抗。音乐对于基耶特不是武器,而是本能。上帝关上了门,打开了窗,就是要你去抓住窗口的光亮。 影片的主线是作为音乐家的他,天才和性格缺陷都展露无余。副线则是他的童年和家庭,也解释了他性格缺陷的原因。副线从时间角度是非线性碎片式的,痛苦程度却是一步步加深的: ——(闪回)逐渐失明 ——(闪回)被母亲送入教会学校(签了卖身契,相当于抛弃)。 ——(闪回)母亲送他进教会学校的原因是,原本慈爱、他也很依赖的父亲把他放在马蹄下想置他于死地。 ——(现在)弟弟来访告知父亲将死,且已失明,原来那眼疾是来自父亲家族的遗传。 ——(现在)回老家见到命不久矣,已经失明的父亲。父亲知道基耶特的所有成就,却说“你是不是觉得很可惜,如果眼睛没事,你就可以继承农场了”。一句话,几乎否定了窗的存在。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不太同意他的坠楼是自杀的解读。从家乡回来的基耶特,似乎已经放下了童年和家庭的心结,在与命运和解。他重拾事业,找回了之前赶走的爱人,广播访谈时,他说,我不知道我们将来会怎样,但是现在很好。那新创作的变得舒缓了的音乐,与其说是诀别,更像是趋于平和的心境的表现。 我更相信是意外。他曾经两次踏上窗台将身体悬于窗外,第一次为了得到心爱的唱片,第二次为了求而不得的女人。也许,站在窗台上的时候,他感到了某种自由。也许他想再感受一下,但是这次没人及时拉他回来。 或者,就当作是上帝的安排吧。
bravo。
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天才的故事,但是不是1900的与琴共舞与船共沉的跨时代悲剧,是上帝关上门打开一扇窗但是窗外是毒气泛滥。
音符是彩色的,他感到慌张迷茫的时候就开始用音符说服自己拥有听力获得的视觉,他是正常的。穷尽一生他都在疗愈这份自卑,因此被抛弃,因此被拒绝,做爱的时候也不愿摘下墨镜,学习用听力感知的能力也不使用拐杖。幼年的被打断自由演奏的他,台上被众人质疑嘲笑的他,最后舞会被打断难过的他,按下琴键,“黄色,红色,蓝色”,然后背景音开始用大提琴往上铺开,好像看到他眼里的光,用音符编织出来的漂亮的世界。还有肖邦练习曲革命。肖练里除了冬风最喜欢的就是这首革命,在第一次登上华沙的舞台,在他感受到质疑的时候,他弹了即兴版改编的的革命。革命的主要动机太坚定无畏了,不知道这版改编是谁做的,太漂亮了,在某个要回到主要动机的语句,突然一转,开始自由度极高的快速大跨度跑动,最后又回到了规整崇高的主体动机,乐句结束。
学院派的演奏是诠释,是框架里的极端模仿,是庞大古典体系的小小螺丝钉,但他的爵士不是,他的爵士是我手弹我心,音符乐句里是他理解的世界,他经历的故事,他的喜怒哀乐他的幸福与痛苦。
他的世界太极端了。最顶峰最强烈的赞誉和盲人身份收获到的嫌弃,他乞求爱的样子像孩童,站在马路中间无措的样子,甚至也许留下他的爱人的不只是爱,还有怜悯。身边利来利往却无人能懂和流浪汉朋友在他音乐里的快乐,他只能拥有永恒的孤独。他的世界是无解的,要拥有视力不再因盲人身份而收获不公,就要放弃音乐的天赋(治好视力可能就要损失听力和大脑皮层一块专属于他音乐才华的区域);要感受爱,留住爱人,就只能和给他带来快乐的流浪汉老头挥手再见。天才的世界是偏执的,他又缺少和人正常沟通表达需求的机会,他只有被给予,被施舍,被赏识,他没办法追求爱,他没办法仅凭自己的才能去往美国,没办法自主选择能和自己音乐才能匹配的人一起完成他圣典一般的专辑。他唯一真正的快乐很短暂,甚至只有在和崇拜的钢琴家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的共同哼唱演奏的那个下午,那似乎才是他唯一不再孤独的时刻。
非线性的剪辑,盲人的用听力凝结成的想象视角,用蒙太奇手法反复闪回,门锁是很重要的一个身世线索。冗长的低饱和度色调和后面的亮色风景是他心境的对比,在最幸福的时刻纵然一跃,是真正的浮士德精神吧,又或者他早就已经失望,支撑他人生的不过是想要经历,当一切落幕,他知道自己本没有未来,巅峰时期离开,只能是绝唱。他不要成为钢琴家,他要成为传奇,时代轰鸣里,1900与船一同死去。
那几段被抛弃的戏码,在黑暗中轰鸣的琐碎私语,都能在过往的人生中追根溯源,也许是疯狂交错的马蹄,也许是失明前那忍痛关上的房门,只是音乐还不足以让人感同身受。
欧洲版灵魂歌王
巧的是本场电影的外挂字幕操作员是我的朋友,也在我的个人影迷群里。放映的第70-75分钟出现了大段落没有中文字幕的情况,据他介绍,是因为拿到的台本就缺少这部分中文台词,并非操作员的失误,已向上影节字幕总监反映。众所周知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其实波兰也是一个音乐的国度,而本片也根据真实的波兰盲人钢琴家的传奇故事改编,通过各种倒叙、插叙、闪回的方式将重要人生节点进行串联,另外用极为出色的混音和音效剪辑捕捉环境声来展示主角因为眼盲而增强的听觉及高压异化下产生的幻觉,还是非常精彩的。年仅29岁就坠楼身亡确实令人唏嘘....
他们天生比我们正常人多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痛苦……*(目前还不知道公映版删减的4分钟内容)期待看到122分钟原版+公映国配。
视听语言很不错,更重要的是本片让我见证了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工作日下午场,后排坐了一男一女,男的是个老外,女的是国人,为他一句句同声翻译对白。深受感动的我向前移动了几排。
3.5 非线性叙事与轻松语调包裹了这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让其中的苦痛不至于扼住喉咙。而这也是遗憾,全片至最后欠缺一股“痛到极致”的锐意,偏于浪漫化。演奏戏都做得很精致,尤以第一场完整的钢琴段落惊艳绝伦。孩童时期的“弱视”呈现与成年后“声音视觉化”呈现做出了视听上的区分度,这部分的音剪非常突出。
Best movie experience this year.
咖啡馆放映 7分的电影。插叙手法本身可以便于在主时间线上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但是这部电影没有做好,主线上插入了部分和当前主线并无关联的片段,导致剧情上和情感上并不连贯。故事内核虽然并不新颖,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比较稳健,感情部分也照顾到了。
3.5
这就是波兰爵士音乐家Mietka Kosza传奇却悲剧的一生,音乐的出现给深受身体打击的他带来乐趣与慰藉,也让他发掘出自己的潜力和才能,但却无法教会他如何生活和在社会上立足,孤独的一生太辛苦,所以才会选择另一种自由。
碎片化的剪辑叙事倒是像极了宫崎老贼的魂系列。革命练习曲演变成爵士版很惊艳,手速真的惊人。
一股浓烈的俄国味,也许是因为男主长得像老塔
波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著名爵士钢琴家米耶特的传记片,不过时代特征并不明显。米耶特的经历较为独特,幼年时因遗传而失明,并被家庭抛弃;天赋才华听力优异而成为音乐家。但总是孤独,害怕被人背弃与抛弃,因此行为怪异。最后在自己所作的伊卡洛斯音乐中,从阳台上飞身而下,去追逐自己的自由。
他不想温顺地走进那些音乐的良夜。仅凭身形塑造和肢体语言,在手指击响钢琴键盘之前,大卫·奥格尼克就已经带领观众走进了波兰的爵士时代。音乐化解了他生命的悲伤,大卫充满感染力的表演,居功至伟。但这种大开人生高光的音乐传记类电影,起承转合无一例外都猜得到。
土,非常之土,全是陈词滥调。男主外型塔味浓郁,他一弹琴我就联想【老塔poetic cinema扶额】.jpg(《风信子之恋》男主的造型也是,反正同一种你波精瘦男演员小胡子扮相)。不过趴钢琴上睡着同伴抱到床上和“kiss the ass”段落我有乱想1s,笑到……
SIFF23 第2场 电影时间线故意碎化错乱,还有类似《深夜小狗离奇事件》的神经质的夸张音效。为了Kosz的音乐和电影原声值得五星,六七十年代社会主义的波兰盲人爵士钢琴家,功课做了一半,待空了好好听录音写篇文。29岁坠楼,自杀还是意外?死因成谜。为什么上影节连续两年都有一部坠楼而死的Jazz牛人传记电影,去年是Chet Baker传记电影My foolish heart
“他不是坠楼了,他是云游去了。”
大概只讲了一半的传记,有多少天才的释放就有多少相应的痛苦。
摄影 美术 音乐都美得令人心颤 去表演化的男主浑然天成地演绎了盲人钢琴师那灿烂耀眼又孤独短暂的一生 五彩斑斓的音符在手指尖流淌 他眼前有光 耳边有风 于是他纵身一跃 身心自由
父亲狠心去结束他的生命,母亲、恩师、搭档、爱人,生命里最重要的四个女人依次向他关上了一扇门,看得最透的或许是楼下的酒友老头,为他的离世留下一句淡淡的但又耐人寻味的“他不是坠楼,他云游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