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特别快,非常多
这是一部因为开头太炫,所以一边看,一边叫人不断担心会变成烂片的电影。
节奏特别快。
前一个小时闪瞎眼,几场魔术秀刀光剑影,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于是更担心饼摊得太大,后边面粉不够了很难画圆。快到超常的节奏尽管很炫,却包含着装逼的隐忧——我一边看,一边就想起《大腕》里头把哀乐加速10倍就变成喜庆锣鼓的桥段——快节奏让人不信任的原因也是:假如放慢到正常速度,是不是一切就变得平淡无奇?
果然,后半段开始,炫酷的高智商犯罪,慢慢露出了典型商业片的面目——追捕、飞车、大劫案……最后半小时,按道理是到了“逆转”时刻,也确实开始逆转,准备供出幕后大boss——但是供出来以后,又和想象中的距离不远,还略牵强。
一般到了这种时候,观众都会在脑子里把剧情从头到尾再撸一遍。假如撸下来没多大破绽,前边铺垫的,后边都有照顾到,就算合格。反之,则被打入烂片行列,任你再炫再酷都没用。
好在,《惊天魔盗团》撸下来,还是可以过关的。就像同一个导演的《诸神之战》,尽管总体有褒有贬,起码美杜莎那一节还是拍得很可观的。
要说《魔盗团》的可观之处,那就是——
烟幕弹非常多。
早在电影开头,旁白就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提醒观众:这个计划不能用寻常的逻辑去理解,一定要保持距离去看,离得太近反而看不清……等等等等。重复次数之多,让观众(如我)略有被当成傻子看待的不爽感。这些年来大家也都看了不少美剧,阴谋论积累得只多不少,最会的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骗局看真相”好不好?
但是,看完了再想想,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提醒,本身也是骗局之一呀!或者说,让观众自以为很聪明能看穿本质,也是整个骗局中,至为关键的一项基础设定。由此,导演完成了他对大部分观众的催眠。就像他安排“隐者”对魔术秀场里的观众催眠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一旦相信表象背后有大阴谋,你就要找大boss对不对?四骑士在小房间里看到复杂的设计图之后蛰伏了一年,必定发生了什么事,幕后必定有主使。好,这时候导演就把迈克尔•凯恩抛给你——拜托,迈克尔•凯恩耶!绝不会打酱油的对吧?是他资助了四骑士的演出,他一定是想借机敛财嘛——这是第一枚烟幕弹。
到第二场,迈克尔也被黑了,白白损失1400多万,声称要复仇。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他再度找摩根•弗里曼谈判——拜托,摩根•弗里曼耶!假如迈克尔洗白的话,那他必定是黑了对吧?或者,还是迈克尔是黑,摩根才是烟幕弹?——到这里,两枚烟幕弹交锋,因为演员本人的魅力太过强大,怎么解释都是可以的,所以到这里已经略晕。
不过,很快也能知道,摩根其实不是黑,而是被黑的事实。为啥呢?因为他老作出一副“你们都是傻子,老子无所不知”牛逼哄哄的样子,按照“装逼被雷劈”的逻辑,他基本上就是最后的倒霉蛋无疑。再加上,警队里那么多猪队友的出现,也让人明白这必须是个“无间道”的故事,警队必有内鬼,而迫害对象,除了明晃晃的扎眼的摩根,基本上也不会是别人了。
好,到这里,第三个烟幕弹来了——谁是内鬼?最简单的选项肯定就是法国来的陌生女人嘛。再不然,袖子被塞到绞肉机里的猪队友、急吼吼赶来骂人的高衔警官什么的,也很像烟幕弹嘛。总之,一路拼命的探员、真正的大boss:Mark Ruffalo相比之下嫌疑最轻。
现在我们明白了电影开头所说的“非一般逻辑”究竟是指什么了。它不是像一般魔术技法一样声东击西、想要做个小动作之前先把你的眼光吸引到其他地方,而是每个环节都引导你产生必要的怀疑,然后迅速抛一个最简单的解释给你,让你不再刨根问底。从这个设定上说,《魔盗团》还是挺够意思的,弥补了大boss略突兀的不足。
另外,为啥结果一出大家都不是“哇塞被震到了好牛逼啊这样也可以啊”的反应,而是“哦这样啊好吧洗洗睡吧”呢?我想可能是因为电影犯了一点传统推理小说的大忌——“凶手是负责调查案件的警察”。
不用搬出范达因的理论大家也能理解,为啥凶手最好别是警察。拿《魔盗团》案件来说,如果Mark是大boss,那他和四骑士交锋的时候就没必要那么拼命——当然了他追车那段拼一下命是有必要的,因为那时候他的同僚可以看见“他有多努力”,摩根也能看见,还能拿到重要的引导下一步的图纸,对于糊弄剧中其他人都是有必要的。我是说,他和“死神”在小房间里打斗那场,又没人在边上看着(猪队友在厨房出不来),他们上天入地打得那么起劲给谁看呐?纯粹为了骗观众,这就显得信息太不对等,非君子所为。
不过,此片不能算烂片的另一个理由是:信息在大多数时候还是挺公平对等的。比如有太多桥段暗示了大boss的身份:20年前溺死的魔术师、垃圾通道尽头箱子上的名字、“玫瑰不因它的名字而香”、审讯室里莫名其妙对换的手铐……当然Mark最值得怀疑的地方还是他太帅了,在努力扮演“猪队友”、“真想看看你再露出一个迷茫表情好做DVD封面”角色的同时,他几乎是不能自控地在用眼神放着电,查案查到火烧眉毛还能有心思跟法国妞亲亲,搞点小暧昧——这样的角色怎么可能只是一个傻探员呢对不对?你看他最后露出高级段数以后的那张脸是夺莫帅呀!
再者,一些小细节(兔箱魔术、狱监锁门)神马的也和情节有呼应,一般烂片是不会费心思做这些的。烂片的节奏通常是:在片子的前80分钟告诉你8%的事实,最后20分钟再突然告诉你其余80%(剩余那12%导演自己都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还自以为超级牛逼地作出一副“吓到你了吧!”的表情,最后还要留下5分钟给男女主角抒情……
所以,《魔盗团》才是高群书说的“有致命的快感,也有致命的缺陷”。或者别那么夸张地说,应该是“有快感,也有缺陷”。不如《致命魔术》那么致命,水平嘛,跟《盗梦空间》或者《非常嫌疑犯》差不多。为了营造快感,制片方撒出去的银子大概要跟电影里漫天飞舞的美钞欧元差不多等量齐观了吧?个人以为大boss尽管不出人意料,但大boss的见光方式还是挺shock的——前一秒摩根还在絮絮叨叨解释他的见地,后一秒连唯一的听众都没了。那一刻我在心里暗骂了一声:“擦,胡迪尼!”其实Mark就这么走掉也蛮好的,比留下来骂摩根几句更有一种“老子这种段数的魔术师不必跟你多废话”的爽感。哈哈哈哈。
最搞笑的是,片尾有彩蛋,貌似要拍续集。但广大网友发现它的续集早就拍好了——《肖申克的救赎》。但是要我说,如果摩根是因为这个案子“进去”的了话,找个好律师还是很有希望当庭释放的……(除了汽车里莫名其妙多出来5亿美金之外老摩根根本没有其他罪证好吗)
2 ) 奇观盛宴
德波在它的“景观社会”中提到:
“生活本身展现为景观的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转化为一个表象”。
“符号胜过实物,副本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真理被认为是亵渎神明的,只有幻想才是神圣的最高级的幻象也就是最高级的神圣”。
“在真实的世界变成纯粹影像之时,纯粹影像就变成真实的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消费早已经不是过去的消费,像我爷爷奶奶这一代人,满足了衣食住行就已经够了,如今大家早已进入了“炫耀性”消费的时代。好莱坞电影,估计是最典型的“炫耀性”消费。
景观社会与奇观电影同属于奇观家族。在看了很多部很多部大银幕上的好莱坞奇观电影之后我发现我很难再像以前一样耐着性子去看完电脑上的下载的《能找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了。
----------------------------------------------------------------------------------------------------------------------
《惊天魔盗团》元素很多,糅合了犯罪,警匪,推理几种电影类型,当然还别出心裁地加了魔术。每一个画面都精彩绝伦,极具视觉冲击力。之所以选择魔术,估计也是为了营造出炫丽的视觉盛宴。五彩斑斓的舞台,目眩神迷的灯光,纷飞的彩带,极炫的360°旋转镜头,观众仿佛真的置身于著名魔术师的专场表演。从拉斯维加斯到纽约涂鸦墙,观众好像在看电影,又好像在看一场巨大的综艺节目秀。
好莱坞电影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着观众的视觉神经,仰赖着数字技术革命,凭借着后期特效,可以做出无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上天入地,应有尽有的超越真实世界的电影奇观。难怪詹姆斯卡梅隆会把它称之为数字化的文艺复兴运动。
回到《惊天魔盗团》,说实话观看过程中你很难有机会思考,精彩的画面闪得太快了,我靠,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闪瞎了我的狗眼。我发现我的脑子很难跟得上我的狗眼了。
电影结束,就好像你疯狂地追了一个季度的“超级女声”,还陶醉在心潮澎湃中手一抖就给了五颗星。
----------------------------------------------------------------------------------------------------------------------
一出电影院重见天日的时候我立刻就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靠,什么跟什么。
我尝试总结一下电影的主题思想,难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亦或者“劫富济贫”?我突然反应过来这电影的所有一切,主题,人物,情节,等等都是次要的,它最主要的东西成为了“画面”。画面的剪辑也倾向于表层的,直接的视觉快感,而不是内在的,深度的叙事逻辑关系。所有的人物都好像纸片一样浮在半空中,所有的一切都服务与画面了,甚至连对白,都感觉是夹在画面中勉强挤出来的。
就像豆瓣上另外一篇吐槽的影评里说的,一个银行账户里只剩下几百块钱的大妈会花高价去拉斯维加斯【更正:新奥尔良】看魔术秀吗?【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是被邀请到的,那我把这句话改成,你在现实生活中被邀请过吗?我觉得这个作者这句话其实想表达的是,第一场魔术秀的观众都是有钱人,或者至少是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而第二场无论观众怎么进来的,但是真的穷成这样的人会有闲功夫和心情来看魔术秀?】诸如此类很多漏洞在飞速行进的电影中都不成了问题,因为大家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了。特别是结尾,那个反转确实有种“WTF”的感觉!我觉得这根本不是悬念,这种把戏不能称之为希区柯克的那种悬念,充其量是惊吓,就好像人躲在墙角突然蹦出来吓你一跳。根本经不起推敲。
过去传统电影的评价标准在这里已经被抛弃到九霄云外了。
我发现为了“画面”,叙事中的一部分扩大了,一部分缩小了。比方说魔术秀、飞车追逐这一类视觉刺激的叙事被尽可能的拖长再拖长,而男主角的心理,爱情的萌发等等原本重要的东西都一笔带过了。写一个“精彩”或者“深刻”的故事,此刻变成了写一个“好看”的故事。就好像一个精心设计、做工考究、富有美感的垃圾桶一样,此垃圾桶的最大价值不再是装垃圾了。
(当然,我觉得这故事再烂相比《英雄》《十面埋伏》还是要优秀了不知道几百倍)
----------------------------------------------------------------------------------------------------------------------
当然,奇观电影无疑还是叙事电影,结合得好,肯定还是优秀的电影。我觉得诺兰还不错,蝙蝠侠2个人觉得叙事与视觉奇观互相搭配的还不错。李安的《少年Pi》不知道算不算,如果算,不论你觉得它好不好,它至少给了奇观电影另外一种思考。
我们去讨论“奇观电影”好还是不好当然是愚蠢的,就好像你去讨论有声电影之于默片好还是不好一样。这是时代的车轮,往前滚啊滚。
但是奇观技术一旦产生,便本能地会需求自身的霸权,从而技术和资本垄断了文化,这些话题就太深了,我谈不到这一层面去了。
3 ) 你以为看到的越多,就越容易被欺骗
没有剧透的话反正也要看第二遍,所以不如先看剧透啦(神马心理啊)。
对于我来说一个好片子的标准很简单:人物给力,音乐给力,画面给力,构思给力,没有天雷没有大坑,看完还能回味许久。而且根据第一印象的原理,往往看了开头半小时就知道自己要打几颗星了,后面一大半时间都是在不断巩固强化第一印象,除非有重大转折。
可能因为我今年刚去过Las Vegas还在酒店看了一个催眠秀(就是跟片子里梅叔一样的表演),那种华丽炫目的感觉还犹如昨天一般,所以对这片子的开头就很有共鸣,而且完全符合我的以上标准。于是我很高兴地陶醉在美好的第一印象里,又反复看了第二遍第三遍。
以下为轻微剧透请注意!
由于个人的恶趣味请让我分别叫4骑士为小丹,梅叔,小莉和小杰。
4骑士中最张扬的小丹也是一上来我觉得最烦的,自认才华横溢魅力无限走到哪儿都是最闪亮的一颗星。小莉和梅叔都说了他是“典型的控制狂”,只有小杰是他的铁杆粉。跟女观众滚床单时一看到卡片就把人直接扔地上,跟以前的女助手整天斗嘴毫无绅士风度,一碰到能读心的梅叔就怂了,一边往后躲一边说“我知道你那些伎俩”的时候是有多心虚哈哈。即使这样,小丹也跟4骑士一起努力成长着,在梅叔调戏小莉时总是在背后露出一个头,在告别演出的电梯里一人一句真心话,在小杰死而复生之后真诚地说”你长大成人啦“(虽然这句表扬很奇怪但是对于铁杆粉来说已就是最好的鼓励),跟四人初次碰面时梅叔总结的小丹对别人的不够重视已经形成了鲜明对比。看过之后再回到第一个镜头仔细看闭着眼睛玩牌的小丹。可以说他的恃才傲物是跟他刻苦的练习分不开的,就像法国女警说的:一个翻纸牌的动作可能每天练8小时,一练好多年。
梅叔是4骑士里资历最老也是水平最高的,这从第一场抢银行秀的intro画面就能看出,第一个出现的是梅叔而不是看似leader的小丹,正呼应了他的塔罗牌”隐士“。在警局审问时,他不像小丹那样或针锋相对或闪烁狡辩,反而是句句实话,循循善诱挖出他们的秘密,在不知不觉间逆转地位主导了谈话,正如他自己所说,读心就是一些伎俩+一些科学+一些灵感,但是就算懂得道理的人也不一定能练就读心绝技。曾经红遍江湖人人皆知,可是读了那么多心,却被经纪人/亲兄弟一夜卷走所有家当。我想他若去读兄弟的心并非读不出来,只是他从来没想过去怀疑自己最信任的人。从头再来放下身价,在街头咖啡馆摆块招牌就可以表演,路人自然不像剧场观众买票撒银子那般大方,可能表演再好也就是一哄而散。即使靠窥视别人的秘密敲诈为生,也在默默坚持着,等待重振辉煌的一天。
小莉除了跟小丹吵架之外存在感稍弱,逃脱技能似乎也说不上有什么用,但是就如同小丹说的“我永远是主角”,小莉多年亲自上阵,对于大变活人等魔术的细节处理,以及对于小丹及其他魔术师的配合能力应该是很宝贵的。而且就像梅叔解读的那样,一直暗恋小丹但是又憋屈什么的...算是较着劲努力的一种动力吧。最后在电梯里也算是一笑泯恩仇了(怎么有种白娘子结局四人升天的节奏)。
小杰在前半段存在感极弱...但是中间以他为主角的以一打二飞车逃脱戏相当精彩(额这就没话说了)。
以下为严重剧透请注意!
警察这边,boss揭谜底的时候完全是大shock(太自觉了居然没有看剧透),但是带着答案从头看了一遍又觉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比如小丹,摩根爷爷,法国女警都纷纷强调,你越靠近,看到的就越少,我们这是很大的一局棋,要把目光放长远,想想big picture。比如警局提审那一轮,梅叔读出他从小被父亲遗弃。比如女警不断提起魔术师的牺牲,18年变一个魔术的史莱克和美国人变中国人的程连苏(这个是历史上的真人真事...wiki了相关信息)。
关于女警,boss说了最狗血的一句台词:我到头来唯一没算到的就是你...回到开头,他接了电话一边骂一边进办公室其实是早有准备的,但是一看空降个女警就慌了,各种恶毒攻击想把她赶走,结果人家已经抢先一步做好功课等着他呢,然后,他们就相爱了(什么狗血发展啊)...其实本片我唯一觉得是真bug的就是-聪明美丽人性关怀的女警怎么爱上会爱上一直表现得那么废柴又那么脑残的boss的!(大概是人性关怀...)
当然boss怎么爱上女警的比较好理解:聪明美丽人性关怀呗。不但没碍手碍脚或对魔术嗤之以鼻,还努力学习魔术史,尝试理解魔术师的三观,对史莱克为代表的大师流露出衷心的钦佩。在飞机上笨手笨脚给boss变魔术然后义正词严地说“难道你刚才不是真心的微笑吗”,不光是boss,我的心都要化了喂。然后boss为了宏图大业一狠心栽赃给女警(第二次看到这段很想扔西红柿给渣男),人家受尽委屈还是坚定地跟着你,最后圆满结局还送上香吻默默离去不缠着你逼婚啥的,如今这么好的妹纸上哪儿找去啊!
关于被复仇的对象们...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不仅仅是个人复仇,如果说eye组织是真的存在,那么在背后提供资源支持boss去复仇同时铲除异己的动机也是合情合理,顺便考察吸收新成员,一举三得嘛。
摩根爷爷从魔术师起家,得到了很多魔术行业的训练和资源,结果中途转身反咬一口大卖解密节目,虽然如同他自己所说”我没有杀死史莱克“,但是他这样专业化商业化的解密行为是违反了魔术师行规的,组织自然有动机去铲除他,史莱克之死只是一个集合人力资源的契机而已。
保险跟银行合谋坑下保费,作为关键道具的保险箱粗制滥造,都是对包括魔术在内的高风险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本来都是搏命演出千钧一发,事先计算好的风险和补偿,带着确定的心态去演出,但是如果由于计算外的人为因素发生意外或者损失得不到补偿,那么会对这个行业的人们产生多么大的压力,作为行业顶端的组织自然也有动机去铲除祸害。
音乐画面都没啥可说的,跟紧凑的节奏配合得很好,漫天撒钱啊裸眼3D啊什么的最热血了,好想当现场观众感受一下=v= 不过现场气氛真是跟在家看碟不一样,每次我看了好片都后悔没去影院支持。
关于构思,反复重现的主题和环环相扣的trick相互呼应,不看完整个片子就不知道你到底是被人骗了还是被人骗了还是被人骗了?如果说这个片子用两个小时变了个魔术然后给你解密,boss用30年给仇人们变了个魔术然后给女人解密,我们在现实中的种种现象谁来解密?这种回味深长的感觉跟Inception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个片子语言直白得多,没那么多高深术语。
4 ) 灵丹妙片
为啥叫他灵丹妙片呢?因为此片有一个特殊的功效。
如果,你觉得你的智商太高了。那么此片绝对是你的最好选择。
因为,它可以将你的智商迅速调整至小学生水平。
简直是妙啊,是不是?
当我看完这部片子,我是被它狠狠弄了一下智商。从头到尾这片子说的啥呢?我是一直没想明白。
一个装逼大屌丝把别人耍的团团转,还莫名其妙的弄了一个姑娘?只能说他隐藏的太深了,他女儿估计不是亲生的。
四大金刚都被全国通缉了,咋还办的了演出?警察直接把举办商弄了,四个人还蹦个啥啊?
电影中的魔术那简直就是魔法加超级高科技,而且是漏洞百出啊,就比如最后四个卡片他就神奇的合在一起了,还着对一棵树刷卡,坐公交吗?我真的不想说什么了
最想骂的就是那个其丑无比,所谓唯心主义者的装逼男。有种你来催眠我试试,我被你一个响指弄晕了我名字倒着写
演出现场撒假钱大家都还捡的嗨?
车祸是假人法医看不出来?
漂亮的助手姑娘为啥直接就和猥琐男睡双人床?潜规则尼玛?
用个大镜子偷钱箱,我想说你们往房间内里走走不就摸到镜子了?没有一个人有这个智商?
。。。。。。。
我的智商真心是不够用了
借我点。。。
5 ) 一个半吊子复仇故事,魔术跟这没关系。
把 Freeman 送进大牢,这不是魔术,是陷害,是复仇。再华丽的场面也掩盖不住故事逻辑的牵强。
电影中魔术是比较炫,就像有人用 ipad 玩魔术一样,带着一种违和感。魔术只是表面,内里应该是复仇+欲望,然而这个内部的人的感情并没有表现出来,导演大哥全用来炫技了。这片子告诉你,人可以用不惜一切来玩魔术,什么道德,法律都不好使,
1、一个魔术师的魔术因为被人破解,不小心玩大的挂了(当我看到F谈及此地的时候,我就猜到这他们一定是个复仇故事)结果被奸商所害。
2、小男孩准备复仇向所有关联人(没问题)。
3、经过数年进入FBI,还做得小头目,擦,这复仇的毅力要多大呀,只是为了扮演保证维护法律一方的有个内应。(也就是说他在犯罪)
4、拉拢四个魔术师入伙复仇,是的这四个对魔术痴迷的小家伙被人利用去复仇,(又一次的犯罪)。这四个家伙痴迷到不管主使人的目的,不管犯罪不犯罪,只是为了玩魔术。
5、是的,F 的车子被钱爆了,请问那个 sb 偷钱还能把钱塞满到驾驶员的座椅都被占了,擦,谁相信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敢判 F 坐大牢。
6、那四个马夫,怎么可能就清白的生活下去。请你告诉我呀导演。
7、魔术只是犯罪中的插科打诨而已,偷盗就是偷盗,陷害就是陷害,魔术的对象如果是法律,那是哪门子魔术。
对了,结果就是你全篇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人,尽管这些个演员都有名有姓,请问你记住谁的表演了。
导演,你这个魔术实在是低级可笑。
6 ) 揭别人老底的都没好下场
探员的爸爸是个资深魔术家,黑老头也是,但探员爸爸热爱魔术不断创新以此为傲,黑老头却不思进取靠破解别人的魔术并公之于众获得钱财,后来探员爸想到一个水下逃生的魔术让黑老头无法破解,但由于逃生道具粗制滥造,探员爸被困死在了水底,之后探员家找银行索赔,却由于银行和保险公司勾结导致人死钱没,然后探员就卧薪尝胆,靠四大神兽及三大战役把黑老头魔术师,法国银行家,保险白老头全部处以私刑。整部电影华丽却不抗推敲,有视觉冲击却没逻辑挑战,看的时候很爽,看完就忘。
不过有两段话很耐人寻味,就是探员爸为了一个魔术,18年前就做好了准备,另一个就是你离得越近,目光就越窄。
7 ) 看的我挺火大
根本就是共济会筹拍的宣传电影嘛。
之前以为起码是个高智商犯罪片外加点魔术的噱头,结果发现真是傻爆了的剧情。
一个魔术师,
一个能控制大脑特异功能人士,
一个成龙身手的小偷,
一个完全不知所谓的女人... ...
主角们能逍遥法外完全是靠不解释的超能力+外星科技+超级大卧底,哥哥你们抢银行干嘛,统治世界好了嘛。
最后的结局也弄得我完全不知道怎么评价好了,... 我 ... 算了, 憋了半天还是不知道我该说什么,结局的蛋疼程度基本上和Zodiac差不多了。
借用这电影宣传时看过的一句话,11罗汉看到了也会汗颜。
看预告片还想这是科幻片吧 不可能那些魔术能够解释清楚 结果还真把几个魔术解释了!!! 但是最后结局是怎么了?...四个纸牌自动合成在一起变成了一个玻璃钥匙??!! 这是自暴自弃吧!!!
他妈的玩我是吧?!扯淡是吧?!毫无诚意,也没脑子。
豆瓣er你们口味太重品位太高地球人没法满足你们了!我只想说好看死了卧槽!!好看!死了!…整个厅的人都看傻掉了最后老歪们都兴奋地鼓掌,卧槽这样的特效这样的场面这样的配乐加卡司就算情节上有几个硬伤也可以忽略掉了好么!!
能知道我看过这个电影的感受么?震惊,诧异,叹服,简直是无以言表,片子把魔术,犯罪,剧情发展巧妙融合在一起。魔术竟然能如此奇妙,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成就一场惊天大挪移,魔盗团取之有道,还能逃之夭夭,电影结尾神奇反转,也为下一部打下了基础。
失望啊!1、到影片1/3都是好片,自此之后叙事一塌糊涂;2、剧情各种硬伤:男主各种二逼然后反转,弗里曼大叔各种情节出离,四人团翻盘老板诡异,剧情推进力实在太弱,感情线发展混乱之极;3、莫名其妙手持式摄影和旋转镜头拍摄,晕啊;4、角色各种无存在感的弱,糟蹋了演员阵容;5、三四个魔术非常好看
情节浮夸装比到令人生厌的地步,魔术场景很好看,剧情也很紧凑,漏洞很多但都一笔带过,魔术师们既没气质存在感也极低,前一秒还很苦比的FBI男主角下一秒就成了大Boss,这情节实在是既老套又毫无铺垫,根本就是耍观众玩
出乎意料非常好看真真假假分不清大推的一部電影
爽到了。
肖申克前传,摩根弗里曼入狱计。。。
这部电影的结尾真是出人意料,原来以为的正派人物探员罗德竟然是“大反派”,剧情也是很牛逼了,当初让我这个小懵懂看的是一愣一愣的。
那个啥,诺兰粉献礼作品是吧。如果有硬伤就不要逆转结局了,否则剧情搞得像美少女战士一样。
我们看电影不就是为了被骗吗,就冲这一点,bravo!
有明星 有特效有高潮 有悬念 你还要什么!
题材不错,但编导们对故事细节的处理和节奏的把控显然是欠火候的,结尾的反转相当坑爹,毫无说服力。可能是因为事前看过预告片吧,惊喜不足,失望有余。所以我一直认为,当你因为编导演员题材等种种因素而决定了必看某部电影时,那就没必要看预告片了。But影片视觉、娱乐效果一流,值得到影院看之
肖申克前传
这剪辑这节奏实在太炫目了,搞得好多硬伤都直接飞过。整部电影可以当作一场极尽华丽的障眼法,看完后虽然空虚但亢奋极了。卷毛你的语速是要突破三次元吗?
开场故事牛逼闪闪一百遍之后,结尾实在圆不回来了,只能萎了那么一下下。
eye dazzling! 其他都不重要,这个题材太棒了!
《阿福日记:韦恩少爷不在家时我和卢修斯如何款待班纳博士以及哄他开心》...同类片子里面比较烂的剧本。
这片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最精彩的一场魔术,虽然最后只是变出了一缸金鱼,但魔术师手法优美,节奏流畅,各个小环节精致巧思,舞台灯光相得益彰,助理妹纸身条靓气质美又会讲笑话……style完全符合审美。而且这还是个「套娃」——影片以魔术为主题给观众变了一场魔术。靠得太近看反倒不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