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头片尾词曲俱佳,配上毛阿敏、韩磊大器,才看了一集,就觉得质量很高。隋朝的服饰也很有品味,台词也颇有讲究。
隋文帝杨坚和独孤皇后被杨广耍得团团转,跟个弱智一样,这是咋当上皇帝的?难道是编剧的错?
程咬金演得真好,憨而不呆。脏话爽快,现在的电视剧太失真。
隋炀帝演得也真切,各种奸佞皆有缘故。
秦琼跟傻逼一样,出门一年多也不给家里写封家书,还口口声声孝顺。前面不顺尚可理解,后面见了姑姑一家为何宁愿写诗思乡也不写信?难道是编剧傻?
刘姥姥演程咬金母亲也是很生动,落魄但不失气节。
尤员外跟阿丑是真爱啊,痴心追求,终于完满。
那个年代的演员真敬业,形象好,还真刀实枪,无论男女都是自己骑马奔腾,郑爽骑马舞剑都是自己来。
杨广弑君篡位、灭手足、夺妃嫔天理不容。但是为了真爱敢于抛弃其他名利,这是人性之美,在儒家洗脑思想统治的封建时代,这也是一种自由精神的标杆。卫道士们恐怕只是敢想不敢做啊。
真是经费不够啊,二十集就完了,不过好东西总是会有遗憾。
独钓千古愁
歌:毛阿敏 词:贺东久 曲:史志有
一江春水向东流, 国耻家仇何时休? 叶枯花落春也去, 梦断深宫恨悠悠。
六宫粉黛红颜愁, 帝王杯中江山瘦。 运河千里琼花路, 流尽黄金望孤舟。
啊…… 温柔软化了雄心, 富贵断送了追求。 只有留下一弯冷月如钩, 独钓千古愁。
在B站看到有关这首歌的弹幕,突然之间对它的歌词有了新的理解,于是在这里记录一下:
整首歌无论是词曲歌都当得上是大手笔,艺术性不输当年《三国演义》中任何一首音乐作品。
之前关于央视版《隋唐演义》的吐槽文章里我已经说过,此剧的片头片尾曲是完全配合着剧本来创作的,犹如为一个绝代佳人量身订造的华衣美服。片头曲写的是以杨广为首的隋朝由盛至衰的覆没,片尾曲写的是以秦琼等一干好汉为代表的唐朝建功立业的兴起。《独钓千古愁》的旋律是大气磅礴和壮阔优美兼而有之,但旋律无论怎么动听,其主要作用还是抒情,能表达出作品特有的内容和创作人员中心思想的还是歌词。
可能是为了配合旋律,整首歌词是每两句话为一节意思。起句借用了李煜的名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情感上就有了一泻千里的非凡气势;联系下一句“国耻家仇”,“一江春水”在这里就有了比兴之意,让人感叹这朝代的更替引起的仇恨无穷无尽。而“国耻家仇何时休”到底指的是谁的耻辱、谁的仇恨呢?我认为说的不是宣华夫人,而是剧中杜撰的玛丽苏角色尉迟贞。这个人物是一个为被杨坚取代的北周不停地进行复仇的女刺客(侠客?)的角色,可以看作一种古代忠义思想的存在吧。凡看过这部戏的观众普遍认为这个角色塑造得不是很成功,人物性格不讨喜不说,刺杀动机也有点莫名其妙,属于走哪儿哪儿就团灭的灾星。我一直不是很理解,为什么编剧要在这部戏里加入这么一个原创角色,可能他是想把尉迟贞作为一个线索人物将隋唐两朝的人物都关联到一起吧。但是说真的,这个人物的处理实在不太吸引人,她和秦琼的感情线也不是很动人,怎么看都像是一厢情愿的付出而不会有回应。
“叶枯花落春也去”借的依然是李煜的词意“流水落花春去也”,只不过为了迁就音律唱出词来,最后三个字改成了“春也去”。这两句暗示的是隋朝和杨广的结局。杨广的隋朝终究也会像他扫平的那些国家一样叶枯花落地消失,“梦断深宫”很明显是指他历史上真实的结局,壮志未酬而众叛亲离遭致陨落,“恨悠悠”未尝不是词作者对炀帝的一声叹息。
“六宫粉黛”两句特别要注意“帝王杯中江山瘦”一句,说的是像杨广一样的暴君们把江山百姓当作杯中之物,任由他们宰割鱼肉、大块朵颐,所以江山这块肉再大再肥美在他们眼中也不够分量。“瘦”字突兀显眼,很有警醒意味,一下子就能被人记住。“六宫粉黛红颜愁”原版字幕作“六宫粉黛红颜丑”,也有人解释这个“丑”字不是打错了,是对应下文的“瘦”,为了说明帝王的贪心不足。“六宫粉黛”是形容后宫的美人之多之众,但是帝王仍然认为自己拥有的美人不够,没有一个足够漂亮的。可是从剧情来看,这个杨广明明就是个痴情霸道大总裁,何止不会嫌弃后宫美人不够,在他眼里分明就只有宣华夫人一人。所以结合剧情,我还是倾向于认为是字幕打错了。“六宫粉黛红颜愁”大概说的是剧中的杨广只宠幸宣华夫人一个,所以其他的妃嫔就只能发愁了。
“运河千里琼花路”这两句是我最喜欢的,一看就知道用的是炀帝的典故。这句说的是杨广的运河之路从扬州开始,长达千里的岸上都落满了洁白柔弱的花瓣(这当然是夸张手法),非常美丽。“琼花”是扬州的市花,杨广的命运一直和扬州有莫大的关系,而他本人似乎也特别偏爱这个地方,可谓成也扬州,败也扬州,最后也葬身于此。“流尽黄金望孤舟”说明了江南的富庶,“望孤舟”也很有意境,有一种孤家寡人的意味在里面。可惜这部戏的杨广这个角色的塑造还是太流于表面了(不是演员的问题,是原著本身存在的问题),反倒不如这歌词有诗意。 “温柔软化了雄心,富贵断送了追求”这两句是剧透,说的是剧中的杨广坐享其成,只爱美人不爱江山,所以把隋朝的江山都断送了。话说回来,这无非是走纣王妲己的路线,了无新意。事实上,隋朝的覆灭原因十分复杂,要是按照史实去拍反而更好看(但估计难度也十分高),还可以揭示出种种复杂的人性。各种有关隋唐的演义和民间传说不过是把帝王将相的故事用套路再包装一遍给观众看,满足天朝老百姓喜好这类成王败寇的故事的心理。 “只有留下一弯冷月如钩,独钓千古愁”这两句最为人传颂,把对一切朝代的更替兴亡的感慨总结得很有水平,上升到了一种诗意的境界。如今时过境迁,什么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功名利禄都不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曾经照耀过这些历史人物的如钩冷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李白《把酒问月》),还在无声地缅怀着这千古兴亡的更迭……
——写于2019年8月2日
P.S.:这篇碎碎念只完成了一部分,本来还想分析一下该片头曲及其在剧中几个变调的编曲特色,后来因为其他事情耽搁,只好写到歌词分析就作罢了。现在过去太久了,我也不想补完了。就这样吧。
尉迟贞这个角色怪怪的,完全没必要,开场她要杀杨坚,然后被安排先勾引杨坚,反而气死独孤皇后……杨坚也不是她杀的。然后一路被杨广下令全剧追杀,最后变成她为了杀杨广存在,戏份几乎就是被追杀然后被秦琼救……要是拍完后面,杨广是自杀,也不是她能杀的,郑爽大美女也拯救不了这个角色的突兀感。
20集上元佳节的街市场景拍的太好了!像穿越回去拍的。
这个杨广是最好的版本吧,长得又帅,变态、阴晴不定、深情、暴躁、阴狠、装无辜可怜、城府深各种复杂特点都演绎的完美! 全剧美女帅哥。
整体还是不错,很经典的一版,放几张截图。
郑重提醒:这完全是一篇吐槽剧透文,慎入。
某人说过,二十四史(或许该排除《史记》这一本)可用这八个字概括尽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借鉴正史和野史写成的古典演义小说,也同样可用这八个字概括。1996年出品的名著改编剧《隋唐演义》当然也逃离不出这样的内容。不得不说,此剧的文戏写得相当的好,不愧是当年名著改编大浪潮特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以至于它只是一部20集就太监了的电视剧到了今天还为人津津乐道,看过的观众都力挺主将把它拍完。
按照《隋》剧已经面世的剧情进度和节奏来看,我认为起码要有个80集的容量才可能把它完工,而且最多是拍到李世民称霸帝业那一段。原著我是没有看过的,但原著粉纷纷称该版改编最符合原著的气质,因此我斗胆根据这短短的20集剧情冒昧推测,所谓的原著应该是指《隋唐演义》和《说唐全传》这两本小说以及各种评书吧。这两本书大概糅合了各种关于隋唐年间的传说,情节套路还重点借鉴了《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封神演义》这三本书的内容。20集的剧情总结起来就只讲了杨广篡位和他的“半部”情史,以及秦琼程咬金李靖等草根的崛起,剧情到红拂夜奔和秦琼李靖等人长安辞别就嘎然而止。按照古典演义的套路,暴君昏君必定是轻江山重美人的,杨广宣华一段情大概是参考了商纣妲己吧,至于秦琼程咬金李靖等人的发迹又像极了《水浒》里的好汉聚义,中间还穿插了类似《三国演义》的攻城掠地和伍云召等人的马战,落实到具体细节,如秦琼送皇杠很容易联想到杨志被劫生辰纲,李靖等人大闹元宵又类似宋江大闹东京,程咬金活脱脱又像是从鲁智深、李逵和张飞这三个角色变化出来的,而杨广宇文化及忠孝王李渊又和传统的纣王费仲比干周文王等暴君奸佞忠臣明君的符号一一对应……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可见我国百姓历来爱看帝王将相建功立业的故事,古典演义的最高峰依然是《三国演义》,其他的基本都是副产品。
大概从罗贯中到后来写隋唐、说唐的诸人都是生活在宣传忠孝节义的时代里,哪怕后来写的演义换了隋唐题材,写的依然还是忠孝节义的人物,而这些人物的生存准则都是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但这是小说的精神、当时的想法,并不是现在的思想潮流,屏幕前的观众们已经不是活在那个满嘴忠孝节义道德观的社会里的人了。
编剧柯章和的改编已经算是把这种原著精神控制得很好了,没有让它们蔓延到情节的每一个角落,可是我认为如果真的是想一部名著被影视化之后走得更远,能继续吸引下一代观众的共鸣或能够给下一任改编的创作班底留下一些启发,还应该把原著改得更大刀阔斧些。柯编剧的剧本看得出是写了超出20集的,【按照他的框架,一条线索是杨广这条帝王之路,另一条线索是以秦琼为中心汇聚各路豪杰的崛起之路。这个结构还是相当好的,但是照着这个剧情写下了去,还是难免摆脱原著(指各种参考的演义和评书)“成王败寇”的那一套窠臼。】“成王败寇”或许是一条很好的写演义故事的套路,但是已经不适合今日的社会价值观了,这也是为什么如今历史剧、古典名著改编剧会式微的原因,因为没有挖掘到贴近现代观众内心的东西。【我设想,杨广是由盛而衰,秦琼是自下而上;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因为性格缺陷最终招致覆灭的悲剧,另一个是草根阶层凭借人品和实力崛起的正剧,两条线并行叙述最终交汇到一起。从人的角度来写,可以避免古典演义写人的扁平化。】比如,剧里的杨广,前10集是夺位,着力表现的是他阴鸷狡诈、冷酷无情的帝王本色,可是到了后10集,杨广就摇身一变隋朝的霸道情圣总裁,迅速进入“才子佳人”的戏码。我真的很难想象,一个对父母兄弟乃至元配都冷酷无情的人,会对宣华夫人一个如此温柔倾心?虽然说前面有铺垫是一见钟情,但毕竟过于薄弱了。杨广如此迷恋宣华夫人,除了因为她的姿色之外,实在想不出什么更好的解释了。而片头曲也透露了一点内容,“温柔软化了雄心,富贵断送了追求”,这说明广同学的堕落都是因为宣华,而各种大兴土木也是因为她。至于,为什么我上面要说这只讲了他的“半部情史”?因为按照前20集的内容,大运河还没挖,高句丽还没打,看来广同学还有很长的恋爱之路要走。秦琼那边也是,遇事逢凶化吉,除了思母那段之外,就很少有较为复杂的内心戏了,显得扁平。《隋》剧里的演员,说着和《水浒》北宋年间一样风格的台词,可是听起来就是不如后者带劲。如果真的重拍,杨广那里最好前期加点抱负,中期加点性格转变,而不是一味展现他的阴险和好大喜功。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名著的题材去表现我们心里所想,但不一定要还原它的风貌,因为名著本身亦有很多糟粕。杨广完全可以按照历史上的发挥。以我的观察,杨广的骄奢找得到证据,淫逸却不一定,他的子女本身少得可怜,老婆的标配还比不上崇祯,不是政治联姻就是当战利品分给他的。他就是热衷建功立业,缺乏“内圣”(就是体恤民情)而招致覆灭。还有,实际历史上的李渊只比杨广大三岁,杨广也只比宇文化及大两岁,能不能都找些差不多同龄的俊男来演呢?不要只有邵峰一个是面如冠玉的少年郎,选的李渊和宇文化及都50岁+了。不得不吐槽一下,这部戏的女性选角都挺漂亮的,哪怕是只露近镜的宫女,但是男性选角就太敷衍了,李世民被人说营养不良,李靖缺少贵气还和红拂一样海拔,让人严重怀疑,这样的选角是不是一开始就不打算拍完? 宣华夫人这个女性倒是改得不错,虽然发挥不多,但都点到即止,比起现在很多宫廷剧的女性角色写得好多了。虽然身陷两父子的孽缘,但她倒是个拎得清轻重的人物,在杨素打算安排杨广夺位的密信落到她手中的时候,她能坚定立场告诉杨坚。可是实际上这个角色还是喜欢杨广的,所以演员将宣华在收到杨广的同心结之后,是顺从心意跟随杨广还是应该殉节跟随先帝而去这种两难的心思表现得十分到位。
文戏真的很好,可惜武戏就太敷衍了,马战肯定不能和之前改编的“三国”比,打戏也不能之后的“水浒”比。 但是幸好音乐颇有情怀,大气恢弘,而且请的全部都是大牌,比得上老三国的音乐创作水平。我认为毛阿敏唱的片头曲《独钓千古愁》的歌词立意比韩磊唱的片尾曲《青史明月照谁家》要高,特别是最后一句其中有两句非常值得注意,“只有留下一弯冷月如钩,独钓千古愁“,而后者唱的仍是建功立业的这种帝王将相观。另外,每一首插曲很都耐听,都是歌词、旋律和剧情结合为一体的好歌。可见这部片本来就是连音乐都快要策划好的,怎么说不拍就不拍了呢?估计拍了的部分能完整剪出来的就只有这20集吧。唉!
P.S.: 撇开制片人和导演不和而导致没拍完的传闻,我有点怀疑这20集的隋唐演义其实是试拍剧,先拍第一部给大家尝尝鲜,可能是收视不佳,所以就只剪辑出这20集为止。另,片头曲《独钓千古愁》唱的是杨广,片尾曲《青史明月照谁家》唱的秦琼等人,故体现的立意有高下,原因也在于此,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个剧本本身是有一定框架的。
——写于2018年7月9日
我多么羡慕萱华夫人
完全为了邵峰的隋炀帝看的。╮(╯_╰)╭
片子被腰斩了,主角变成了杨广。此版杨广阴险貌美腹黑,是我yy中的样子,但与其看他对宣华夫人一片痴情,更想看到他跟高智商高颜值的萧后一起统一战线睥睨天下啊。女主尉迟贞杀完杨坚杀杨广,闹哪样啊。另外老剧的服化道就是看着舒服。
隋炀帝演得很棒啊。
没有尉迟贞就好了~
我恨这对儿打官司的导演和制片儿!!!!!坑死爹啦~~~~~
为了最好的隋炀帝
主题曲古朴大气,到现在还记得。片子再看已不似当初那般完美,立尉迟贞为主角是个败笔,但是也比后来拍的那些靠谱得多,成为残本真心可惜。为邵峰的杨广多加一颗星。
隋炀帝很帅
为了我心中的二广~美姿仪,有才气和邪气~
90年代的好片,可惜没拍完
“文质彬彬,威风凛凛。只道是并吞八荒,功盖万古;横槊赋诗,笑傲前尘。却不料,南征北战竭民力,予雄予智失民心。眼看着,如画山都丧尽,好头颅也与那诗歌肝胆分。只落得,一代英雄归黄土,几行烟柳掩孤坟。这才是,运河悠悠连今古,载舟覆舟俱凡人。”
片子质地好坏还是看卡司里中老年戏骨多寡,这个有卡司,没器料,小气扒拉的
这才是我觉得拍得最好的隋唐演义(MS没拍完)。郑爽(不是雷阵雨那个)当年多好看啊
算是看过的隋唐里感觉最良心的一部了,编导演都不错,制作也挺认真的。两首曲子也颇有情怀。遗憾的是没拍完。
我等下部一等就是14年。。。
片头曲正点啊!
女主、隋炀帝、秦琼、程咬金,应该是四条线
当年邵峰的隋炀帝是多么的帅啊
虽然只拍了20集 根本就是一部经典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