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只有小学三年级的小女孩经过一番困惑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要选择救音符,她们认为不靠魔法他们本来的目的也可以靠自己就能达成,但是失去了朋友使得朋友的父母再也见不到她了,这种痛苦太难受,于是小魔女们选择救音符甚至于牺牲了自己努力一年的修炼。
熊与鱼掌不可兼得,选择拯救音符的同时就要与哆哆他们分开,魔女莉卡与魔女露卡也无法恢复魔女身份,哎。。。
好在这是旧番,已经得知还有三季、OVA和两部剧场版,所以也不会大哭了,这是旧番优于新番的优势23333
话说音符最后一集从任性只为自己喜好的小女生转变为了救朋友而变为女神呢,音符大爱,点赞。总的来说doremi、羽月、爱子、泡泡和音符还有配角以及这部动画的幕后团体,谢谢带来这么棒的故事,给予我欢乐与治愈(*^__^*) 嘻嘻……
PS:女王的长相和CV直到第一季结束依然是个迷耶,这是动画很少有的情况,至少我看的动漫里从没有这种情况的
<图片1>
作者:谢枫华
1999年播出的名作魔法少女动画《小魔女DoReMi》将在今年年底发售BD-BOX。东映在推特账号上开设了不定期专栏,由该作品的制片人关弘美介绍《小魔女DoReMi》的制作内幕。
在此我想要先介绍一下关弘美女士。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性别歧视还很严重。当时的媒体企业根本不会雇佣女性员工,就算有少数行政职位,也都是给自家员工的女儿留好的内定位置。这些女孩子们虽然能一时靠关系进入职场,但到了25岁左右,也不得不结婚专心做家庭主妇了。像现在女性婚后仍然在职场活跃的情景,当时简直无法想象。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关弘美虽然毕业自名校早稻田大学,也无法如愿进入媒体企业工作。好在她在学校曾经加入校内的著名电影制作社团“稻门脚本研究会”,并且得到当时已经是职业脚本家的学长大和屋竺(担任《银魂》等动画系列构成的脚本家大和屋晓,就是他的将门虎子)的提点。大和屋虽然把她的脚本习作批评得体无完肤,却对她的台词品味青睐有加,觉得老男人写不出来这种台词。于是在大和屋的牵线下,关弘美得到了在东映打工的机会。
关弘美忍受着对女性不友善的环境,在东映干了两年半之后,已经27岁的她写出了《明日的娜嘉》的企划书,得到当时上司的赏识。虽然《明日的娜嘉》直到20年后才被正式制作成动画,但关弘美却藉此被提拔为制片助理,正式参加到动画制作当中,并且只用了6年时间又升为制片人(曾经有人告诉过她,女人要在东映当上制片人,没有个20年是不行的)、还担任过企画销售本部的TV企划部长和电影室长。
<图片2>
(
http://www.excite.co.jp/News/reviewmov/20160405/E1459819048584.html)
话题回到《小魔女DoReMi》。这部动画的主要角色之一妹尾爱子父母离异,这在当时的儿童节目里算是一个很罕见的设定。实际上,在《小魔女DoReMi》之前,系列构成山田隆司也曾经给某个教育节目写过涉及父母离婚的人偶剧脚本,但教师们却认为这个话题过于敏感,要求他不要这么写。那么,为什么动画会做出这样大胆的设定呢?
说来话长,当时制作组在决定要制作一部魔法少女动画之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对孩子们来说,魔法是什么?”
现在一说起魔法少女,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拿着魔棒对轰甚至贴身肉搏的暴力少女,或者被不明生物欺骗付出代价实现奇迹的悲剧主角。但是当时制作组想要在动画中描绘的魔法,是更加等身大、更加贴近小观众的魔法。于是他们委托了万代,针对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小朋友们进行市场调研,询问他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不知道为什么的事情”“特别伤心的事情”“特别开心的事情”。
毕竟当时主要的制作人员都已经是三四十岁的叔叔阿姨,和目标观众有三十年的年龄差距。1998年的孩子们,和他们在五、六十年代度过的童年,想来一定是天差地别。意识到这一点,他们认为必须得倾听真实的孩子们的声音。不管是当时单身的、没孩子的、在带孩子的、已经有了孙子的制作人员,都必须用客观的视角去了解孩子们。
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收到了这样的调查结果:
石蕊试纸的颜色会变蓝变粉。
转妈妈的口红玩,看它一会儿出来一会儿回去。
用电话和远在乡下的奶奶说话。
水壶装满水放到火上会咕噜咕噜冒泡泡。
不靠辅助轮骑自行车的时候,屁股一下子就离开座位了。
在游泳池里睁开眼睛感觉很难受。
养的蟋蟀死了。
失踪的猫带着小宝宝回来了。
牵牛花只浇水就开花了。
理科实验室里的窗帘又黑又重。
看到这些征集结果,制作人员们大吃一惊:“这不是和我们小时候差不多嘛!”
1998年正是技术革命的时代,东映公司还没有给员工配电脑,还有很多人对手机心怀抗拒。就在这种感受着时代的冲击的时代里,大家看到这些征集结果,确信了可以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普遍的不可思议和感动”的存在。
但是结果当中,也有两个比较有冲击力的回答:
小优和小浩打架了。
妈妈不在了。
只不过是在思考“魔法是什么”而已,居然无意中中触及到了孩子们的深处?对此感到迷惑的关P,给小学的老师打了电话,询问关于现在(当时)的孩子们的事情。这一次,她发现了这些孩子和自己当时的不同之处。
1998年,日本的小学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是35人前后,少子化严重的地区一个班只有30人。而在这些孩子当中,5个人里就有1个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和双亲一起生活。
而在关P小的时候,一个班上会有大约45个学生,甚至可能会有50人。在一个班里,至少会有3个人没有父亲或者母亲,比例大概是15人里有1个。
比例差距如此悬殊,关P本以为是城乡差异。然而增加样本数之后才发现,各地的比例都差不多。她对此十分惊讶,并且意识到不能无视单亲家庭这个现象。
于是,为了在保留“普遍的不可思议和感动”的同时,更贴近越来越多的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们,关P和系列构成山田隆司根据自己身边父母离异的友人的经历,创作出了妹尾爱子这个角色。
<图片3>
(
http://togetter.com/li/984338)
少女henshin系列(?)的作品很多,因为年龄的关系鼻祖的美少女战士被咱可耻的PASS了而且好懒得去补哦,都是东映而且已经是岛国国民级别了也的光美虽然某朋友爱到不行(你喵的根本是去看青春少女热血肉搏吧)但咱也不是很能看得下去……
反正都是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些东西并不是画面和哗众取宠的题材能取代的,我就比较偏爱那种能贴近内心的细腻的东西,治愈的也好精神污染级别也好,反正只要是实感强烈的咱都喜欢,当然这片不是智障肯定都能看出是治愈的前者,后者大概要绕道去隔壁馒头卡片场(误)…对不起它其实也是治愈系(大误)!…总而言之,既然从咱这里拿到了5星,结合上述言论咱对DOREMI的评价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咱的童年!!!!!!!
都是小孩子之间的故事,基调相当欢乐,也是少有的咱没有讨厌只有喜欢和更喜欢的角色的片,对童心的把握相当好,简单明快但绝对不幼稚,积极向上,三观正直……咳。总之小时候能想到的那些事,都被用魔法这个代名词很好的诠释了。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这片不娇柔不做作不扭捏,各种意义上的很活泼很开朗,也很直白很单纯,萌,但真心没有刻意卖萌的嫌疑,我觉得这才是小学生至少是动画里的小学生应有的样子啦,这种洋溢着阳光的感觉也是这片对咱来说最大的卖点之一。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结局,不是俗套的拯救世界不是烂大街的骗眼泪也不是喜剧到除了喜就毫无内容,从二三四部开始可以感觉到商业化气息越来越重,但不论哪一部(虽然我觉得二三都是照搬一的FEEL,四的最终结局则是本来一开始就确定好的),DOREMI她们都还是选择了比方便的魔法更重要的一些东西——这是在欢乐了全篇之后真心让人湿得稀里哗啦的点,但归根到底也只是淡淡的哀伤,本身也没有夸张的煽情……好嘛我泪点低,像这样告诉你简单的道理,看好你手边的真实——啊啊啊这才是真治愈啊,明明有这么好的早教(大误)现在还这样躲在房间里的咱真是惭愧(掩面打滚
总之,老了的和自认为老了的可以看来找回童年,loli可以去憧憬哪天也能碰上魔女莉卡,正太可以去看同龄萌妹子,腐女可以看百合,宅男可以看萝莉美少女变身……这片真心男女老幼皆宜不是吗(拖走
補記,由中學到研究生,不知刷了多少遍,小魔女們的友情真的感天動地,魔法堂﹑魔女界很值得留戀。
应该算是魔女动画的鼻祖了吧?真的很温暖,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阿优快和羽月在一起!还有我好喜欢多多啊好想要自己的精灵)
或者:比利卡比利那那 伸展魔力!!!!!!!!
已经差不多是别人的小时候了
其实挺经典的,故事也很好看
哈哈,我又看了一遍,我怎么那么喜欢!
忘了有没有看完,只记得找不到字幕,都是粤语配音……
我是脑残粉,求塑料小人
依家仲记得三个噶名:DoReMi,初贵,爱子
TVB回忆 介个当年太流行了,ms是五年级的时候吧,满街都是贴纸,我还有珍藏的说~
小学时还买了DO RE MI的钥匙扣
小时候随着TVB看的,片头曲好听咧,但还是不及小红帽恰恰~
很久以前看過,記得音樂是很好聽,故事也輕鬆溫情~
持續難頂............. 中七的時候同班的男同學竟然喜歡看
少女心的啓蒙物,與我不是美少女水兵月。除卻魔卡少女,便是祂。記得有很悅耳的片尾曲,放學後沮喪的少女在孤獨的路上走著,夕陽鋪在身後於是有少不敢言的憂傷。生日的禮花就在最後一刻綻開喜悅——每天傍晚五點半,少女心時間。
永恒的三个魔法少女……难道《婚纱小天使》就是她们的高中版?
我最爱最爱得你们。
是从第一集开始看的哦!
少見以能發揮善良人設與互助人性的國小生為主角的動畫,一般而言,通常這樣的設定不是幼稚就是中二,但這部動畫完全不會讓人有這樣的感覺,反而點亮了人性的光輝與希望,有多少人願意付出像DoReMi那樣的努力來關懷一個人呢?謝謝DoReMi,讓我在人生不同階段愛上妳的真真實實的內在美。
很感人很开心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