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嘿,老罗
看完老罗的《天伦之旅》,我只是想到两个场景:
去年的某一天,和父母的争吵结束,我坐在房间里的地板上,没有开灯,觉得累。爸走进我房间,他拍了拍我的头,说:你怎么不像小时候一样,那时候多听话啊。直到现在我还在想这句话。爸,如果可以,我也想回到小时候啊,我也不知道了长大了以后会这么痛苦,我也有气,不要总把我想得那么好,我成长的时候,你没有看见,但不能你没有看见,就去否认现在的我,我没有时光机,你也没有,所以咱们都只能妥协。我从来都不想让别人因为我伤心,无论我是怎样的人,都请原谅我,我也同样痛苦。
还有某天晚上,我在街上走着,接到爷爷的电话,那时候奶奶去世半年。我那天心情也很糟,只想结束那通电话,随口提到奶奶,突然电话那头爆发出一阵哭声,我当时慌了,后来只得瞎劝劝了几句,就结束电话了。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奇怪,他都从没有和我爸打电话哭着说奶奶,而居然在和我通话时哭了。我理解但又只能体会到一部分爷爷的感受,我仍然记得那哭声猛然间爆发的强烈震撼感。
回到这部电影上,一开头,就是老罗在整理家,还有修花园,配上音乐,颇有点轻喜剧的基调,我挺喜欢那个场景,老罗躺在长椅上,旁边是那个撒尿小孩的雕像,有点意思,一个疲倦无聊孤独的老头……再往后,去采购,接到各个孩子的电话,以及决定去给孩子们一个惊喜,老罗充分表现出了一个老头固有的死要面子,内心孤独和那点小狡黠。
第一个让我感觉到心酸的场景是,老罗坐在儿子家门口等待至深夜,然后默默拎着行李离开,慢慢地沿着冷清的街道走着。你看,这就是落寞的味道,一个人在深夜里没有目标地走着。老罗到到了一个餐馆,餐馆里是比他更老的孤独的老头们。和他说话的那个94岁的老头说:我有三个孩子,六个孙子,他们很忙。想必老罗肯定不愿意承认他和这个耳背老头都处于同样的境地,然而,他们的确都是被人遗忘了。
在睡前按时吃药,在空荡的餐厅里看搞笑节目哈哈大笑,在火车上看着延伸的电线杆。我看着愣是想到我姥爷了,老罗吃药和大笑时候,我简直是又看到我姥爷出现在电影里了。
到女儿家的时候,老罗开始慢慢接触到生活的真相,他内心焦虑,却没有表现出来,反而显得有些自嘲。看到儿子以后,劝儿子戒烟被儿子反驳时,他低着头坐着,摇着头说:“那不是真的……你抽吧”,显得无奈也无力,颇有些心碎的感觉,但却很真实。
最让我心酸的是,老罗在给那个流浪者钱以后,反而被那人抢劫,自己的药还被踩碎,愤怒却束手无策,他只是一个生病的要靠药物维持生命的老人,一生勤恳善良,像是一个农夫,不过这个社会已然不是他内心中的单纯的社会了,到头来,他是被蛇咬了一口。他喘着气,在公用电话亭拨打电话,电流经过架设在路边的电线,打到了自己的家里,去世的妻子在电话答录机里的声音传来,他委屈而忍耐的表情,紧紧握着话筒。至少让我心里难受至极。
在看完各个孩子后,他做飞机心脏病发时做的那个梦里,反映了他真正的内心,他感到十分挫败,被孩子们欺骗,没有人告诉他真相,他想知道,却被嘲笑和无视,他冲着梦里的David发火,慌乱又迷茫,“我该怎么办……我做不到,我不能假装没事发生”,梦里下起倾盆大雨,他看着孩子们离去,看着大雨………我很爱这个梦,梦是他的写照,是他的思考,是这部电影里真正的戏剧高潮。他的矛盾至始至终是在内心的,这就是最老罗式的表演方式,隐忍内敛的,却在内心中爆发。我一直就爱着这样的表演,深入不肤浅的表演。
躺在病床上的他要求知道真相,却得到David已经死去的消息,他嗫嚅着“这不是我的孩子,这不是我的孩子”,继而痛哭起来,这一刻我想所有的观众都能感受到他的痛苦。,还好,又一次,迷迷糊糊的梦里,David来到他的身边说,这不是你的错,爸爸。 他醒来,在空无一人的房间里重复着David的名字。后来,他看到儿子生前画的那幅关于电线杆的画,他不禁笑了,激动地点点头。他也学着像妻子一样,告诉妻子的墓前说着好消息。他明白正是因为妻子爱他,才不曾告诉他真相,他也反省着自己在孩子的成长中的做法。所以,故事的结尾,在圣诞节,他坐在桌前,欣慰地看一家人聚集在一起。大团圆的结局一向俗,但是,谁说俗的结尾就不是一个好结尾了。这个老头当然值得拥有一个好结局。孩子也好,父母也好,都是在互相依赖的,即使有太多矛盾,但始终是互相爱着的。也许我和我的家人之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他们爱我,我爱他们,在过节的时候我们会坐在一张桌子上说笑着,这就是生活里最美好的时刻。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这样的幸福,每个人都不应该孤独。
—————————————————————————————————————————其实不是想说电影的,来说说老罗吧。上初中的时候,看老罗的《出租车司机》,觉得自己和travis有相同感受(直到现在也是),染上了一个毛病,经常会突然会对着空气说,are you watching me? 也是至此,就开始看老罗的电影。一开始看他和马丁西克塞斯的片子,都是那种强大气场的主人公,《愤怒的公牛》《出租车司机》《赌场风云》《好家伙》…………当然,《美国往事》里的面条,《Heat》那个被Al杀死的匪徒,都是我欣赏的角色。但是,如果都是这类强悍角色,绝对不足以体现出老罗的伟大……老罗是谁?老罗是神!所以,他大部分时间不会让我失望(大家自动忽略类似那部《正义杀戮》之类的电影吧,神也有挑错剧本的时候,也有发福的时候)。所以,我才会接下去看《午夜狂奔》《纽约纽约》《苏醒》《瓶中信》。
《午夜狂奔》我印象深刻,当时找了很久的下载,都没找到,在一个深夜,在某个网吧的网上影院上找到。看的时候狂笑,老罗演的那警察和那个押送的罪犯之间的对话,实在是让空气中都充满着幽默的分子,自这部片子后,老罗的喜剧天分就被充分挖掘出来了,如果没有这部片子,也不会有后面的《拜见岳父大人》了吧。
《纽约纽约》的爵士乐手,挣扎着矛盾着,吹着小号的老罗一样有气场,敏感忧郁的艺术家性格,但另一方面老罗仍表现出了这是个活在在极端社会里的挣扎的小人物。每次看到《纽约纽约》的封面,总是会想到很多,上个月运气不错,买到了《纽约纽约》的黑胶,封面用的也是电影封面。看着就是一阵感叹。
《苏醒》。其实这片子很早之前就看过,第一次看是因为恶补罗宾威廉斯(我有个习惯,喜欢一阵时间看同一种类型的片或者是同一个演员的所有片),但我总是不记得这是几几年的片子。我不知道这算不算一部被忽视的片,我坚持认为这片里无论是罗宾还是德尼罗的表现都相当出色。德尼罗演的那个病人,孩子气羞涩天真,渴望正常渴望自由,老罗表演得很好。当时对老罗还不熟,后来看第二遍的时候,对比Travis,我就不得不惊叹,这个方法派演员是多么牛逼,他的确是做到演什么像什么。
《瓶中信》,好像是1990年,不太记得了。老罗和梅尔斯特里普搭戏,演一对婚外情的中年男女。老罗演的那哥们就像是人群中的任何一个人,普通隐忍善良挣扎。不得不说,老罗愣是隐藏住了平时的强大气场……
基于以上的电影,我从没有怀疑过老罗有不能接的角色(忘记说《摇尾狗》了,里面那老头也不错,讽刺味真浓,老罗脸上那痣特配这个角色)。看到有人说,老罗老了还能演这么个好父亲。 那是当然,因为老罗是神!
2 ) 一切皆出于爱
过年在家,一个人看了这部片子。被感动到不行。
从影片第12分钟老父亲在火车上讲述聚氯乙烯保护膜的话题开始,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是的,不是你看到的房子,车子,车窗玻璃或是电线,而是包裹着电线的聚氯乙烯保护膜,“一周做100英里长,就是这样不间断的包,不间断的包,包了一百万英尺的电线,才培养出了今天的他们。”罗伯特德尼罗不紧不慢地说出这些话,似是闲聊,听起来却让人感到格外心酸。
四个子女,无一例外,都说自己临时有事无法回家度周末。于是,老父亲不顾医生的忠告,决定踏上旅程,一一造访。结果,他发现每一个孩子都对他撒了谎,Amy其实离婚了,Robert其实不是乐队指挥,Rosie其实已经有孩子了。而David,过得并不好。老父亲很生气,他在梦境中严厉的责问。
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深爱着这位父亲的,只是和世上许多为人子女的人一样,他们是报喜不报忧而已。我相信,当孩子们回答父亲说自己幸福的时候,都是真的。Amy摆脱了婚姻的束缚并且事业有成,Robert找到了自己最擅长和适合的位置,那便是鼓手,还有Rosie,她过着她最想要的生活。而David,就像店员说的,“David常说,如果不是因为爸爸,他也不会成为画家的,他可能会成为油漆匠,狗会在墙上撒尿。。。”
当看到David最后的那幅电线画时,我的眼眶顿时又湿了。。。直至最后站在妻子的坟前,罗伯特德尼罗说出“Everybody is fine”。我知道,那是因为他明白了,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对他报喜不报忧。
这部片子还有太多的细节让我感触,罗伯特德尼罗的表演也是绝对的精湛。特别喜欢他在影片里几处举起相机拍照的片断,真真切切地表现了父母在看到子女的生活过得好,工作有所成就时由衷的喜悦。即使旁人投来异样的目光,老人也豪不介意,拍得乐和。不得不说,导演的这处描写实在是太细腻精彩了!
说到底,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亲情片,没有任何错与对之分,没人能说父亲对孩子的严厉是对还是错,也没有人能说孩子对父亲的隐瞒是对还是错。一切都是出于爱。而对于家庭而言,有了爱和理解,那便足够了吧!
3 ) are you really happy?
最近的大脑比较生锈,还是说最近的导演都很会耍小聪明,最近看到的一些电影作品的情节发展总是很出乎我意料。很多我以为是喜剧或者温馨小品的电影,看到最后却很悲情。《天伦之旅》就是其中之一。
老年丧偶的老头,儿女都在外地。老头唯一的心愿就是子女们能多回来,然后一家人能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妻子去世老头更加孤独,再有其中可能还夹杂着一丝嫉妒。因为老奶奶在世的时候,孩子们总是经常打电话回家,而且也经常回来团聚。现在老奶奶去世了,他们不经常往家打电话了,也不怎么回家了,难道是他们更爱他们的妈妈么?我觉得父亲,尤其是老年又丧偶的父亲,心里很容易就会这样猜忌的。
好吧,既然孩子们不来看我,那我就去看他们好了。老头不顾医生的反对,毅然踏上了环游全美的旅程(这个形容有点夸张)。只可惜一开始就不顺利,老头的第一站是儿子大卫家,可是等了几天人都不再,老头无奈,只好将准备好的信封塞进儿子家的门缝,然后专程去了大女儿家。不难看出,大女儿的家庭环境要比大卫好很多,很宽敞的别墅,体面的工作。只是他的外孙似乎很不喜欢他的爸爸。老头本想在女儿这多住几天,可是女儿却说有事,有点像是将爸爸“赶去”了另外一个儿子那里。在火车站送别的时候,老头问女儿,你生活的开心么?女儿愣了一下,说我很开心,可是这句话说的是那么敷衍了事。之后老头在小儿子和小女儿那里受到的待遇也差不多。父亲和子女之间的感情在表达的时候似乎总有那么一点...难为情。比如小儿子虽然没有让父亲住在他那里,可是他却跟踪父亲来到车站,确保父亲确实买到了车票,一切顺利。他在跟妹妹通话时说:其实我今晚和明天都没有事情,可是我就是无法让他在这里过夜,i just can't.而在小女儿那里呢,虽然小女儿看起来是他几个子女中最疼人的一个,可是老头知道,小女儿依然有很多秘密没有告诉他,她依然是在敷衍了事的说i'm happy.
老头累了,他的药也被一个小流氓给踩碎了,他不得不选择做飞机回家,老头不喜欢坐飞机,而且从没做过飞机。结果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老头在飞机快要降落的时候心脏病发作。老头陷入昏迷的时候,他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他和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他告诉每个孩子虽然他们都告诉他他们过的很好,可是其实他什么都看出来了:大女儿和丈夫分居了;小儿子根本不去欧洲巡演;小女儿喜欢同性,而且已经有一个孩子了。老头想不通的是他们明明在生活中遇到了这么多问题,可是为什么还要骗他说他们过的很好呢?至于他最放心不下的大卫,他并不知道的是他在墨西哥因为买毒品已经被抓起来了。后来在医院中,老头终于醒来了,孩子们也都聚在病房,唯独缺少大卫,老头一再追问,大女儿终于告诉老头,大卫在墨西哥因为吸毒过量死了。
深夜的病房中,十来岁的大卫出现了,他对爸爸说对不起,爸爸说是我对不起你,我不应该逼迫你们做你们不喜欢的事情的。大卫说没关系,你只是对我们的期望很高。
影片结尾,圣诞节将至,孩子们终于都回来了,一家也终于其乐融融的围在一起尽享天伦之乐了,可是得到这一切,是用了多么大的代价才换取来的啊。
不管孩子有多大,是大学生还是成家立业,哪怕是开始有白头发,可是在父母眼中,孩子就是孩子,在他们眼中你们永远是那个十几岁的顽皮小鬼。他们总是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期待孩子们出人头地,也总是觉得孩子们的问题依然是自己的问题,他们不应该隐瞒,应该交给我处理。这一切并不是为了父母自己的虚荣心,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爱。而孩子们呢,很多时候他们言不由衷的说我过的很好,而实际上却有一堆棘手的问题让人头疼,可是他们这样说也只是不想让父母担心,他们这样做也是出于对父母的爱不是么?
只是在必要的时候,这些爱是需要沟通的,这些爱是需要相互理解的。我们都需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不是一意孤行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
我想我以后还是会言不由衷的跟父母说我很好,不过我今后也会多给他们去电话的。自己逐渐长大,父母也在逐渐衰老,对于他们来说,唯一的安慰就是孩子们了吧。多关心一下自己的父母。
ps:总觉得Robert De Niro的扮相有点不自然,一些姿势和表情感觉太刻意装老。不知道这是不是因为他黑帮和警察等干练形象太深入人心了呢。
4 ) 边看边写
一开始看就很心酸的感觉。每个人都 很忙。但其实事情也不是看起来那样不爱他们的呢。父亲眼中的大家都象孩子一样,过去的旧时光呢。及时的配乐很赞。善意总是被邪恶摧毁,能说些什么呢,心疼老人,每个和自己有关的。那幅画真是内心的写照。无数次的想到那句话,子欲养而亲不在。老人总有无数的特征。照第二张的时候女儿却不在电视机旁。还有27分钟,感觉要悲剧。。。额。。。。所以生命的最后一幕还是回忆起了几个孩子和还没发生的事情。。。父亲什么都发现了呢。最终是被自己的善举所摧毁。神一样的罗伯特德尼罗。最后父亲寄去的信。最后大团圆的结局,还算不错。
5 ) 我拿什么安抚你的沧桑
看着那副印象画风的大卫遗作,电线杆之间有序交错的电线,罗伯特德尼罗饰演的爸爸明显情绪震撼,内心翻江倒海,外表却是强自镇定;我却二度飙泪,伤心不能自持。
每一个这样皱纹爬满额头,身形臃肿行动开始不便,言语开始啰嗦,利落终为婆妈取代的爸爸啊,你让像我这般碌碌无为,只能无奈地呈蝗虫姿势与生活战斗的儿女们情何以堪?你用最好的岁月换取的必定不是我们的平凡甚至平庸啊,让我们这些交不出好答卷的孩子们拿什么来安抚你浓墨般扩散的沧桑?
从身形瘦削、英俊温和的出租车司机到这样一个温和多话的糟老头,岁月并不曾特别宽待这位金牌影帝,看他脸上时刻挂着的老人特有的慈祥,真是让我特有“英雄迟暮”的感伤,然而比起那些执著于扮嫩明明廉颇老矣却还以为自己青春永驻的猥琐大叔们,我更喜欢这样的自然而然。岁月无情,年华的老去并不曾损伤德尼罗的美好,他饰演这位操心的老爸实在合适不过。
剧情很简单,一个老年丧妻的鳏夫,期待分散全国各地的子女们回家,却收获了无限失望,老爸爸按捺不住,拖着病体上路,终于发现了孩子们一直汇报着的幸福以及成功只是假象,经历一系列挫败与痛失爱子的钻心之恸,一家人释尽前嫌,终于拥有一个宁和的圣诞聚会。老美们拍这样温情脉脉的家庭天伦片,可谓经验老道,煽情而不滥情,温暖而不说教,有感伤也点到为止,平静中依然蕴藏催泪弹的力量。我就很喜欢,对于此类片子,从来没有抵抗力,跟随剧中人的喜怒哀乐,哭得好丑也心甘情愿。
剧中老爸对儿子大卫的感情更是让我难过。身为电线工的他对孩子们寄予厚望,大卫的画画天分更是让他坚信这个他最爱的小儿子一定很有出息。painter和artist的区别,也就只有用他才能懂。子女们纷纷长大,事业有成的女儿婚姻并不幸福,舞蹈演员的女儿居然是个同性恋,一直以为是乐队指挥的儿子居然只是鼓手而已,而他的画家小儿子居然因为吸毒过量,早早撒手人寰。
如果不是一个足够坚强,又足够有爱的老爸,实在不足以抵抗子女们的并不如想象中美满的生活带给他的重重打击,小儿子的死更是如世界末日般,是浓得化不开的绝望。还好,电线工老爸足够豁达,更检讨自己对子女们的厚望是不是也是变相苛求,他愿意反思,更加愿意接受子女们的种种好与不好,而全新的生活就此拉开篇章,即使小儿子的过早离去,已经是一个再也无法填补的空白。
真实的生活就是这么残忍吧?我有一个特别可爱的表弟,表姑夫妇们极为钟爱,在他十多岁时突然发病,再也无法抢救过来。我一度担心表姑会崩溃。几年过后,街上偶遇抱着很小的孩子的表姑,心中释然。逝者长已矣,活着的人,只好选择坚强。德尼罗老爸就和千千万万个受伤而又坚强的老爸一样,即使内心带着永远豁口的伤,也能带伤前行。
我一再想到我老爸,他和德尼罗老爸一样,为了我们几个孩子,奉献自己的一生。我曾经半开玩笑半认真问过他,对自己的一生会不会有什么遗憾?会不会觉得不满足?
答案和德尼罗老爸如出一辙。在孩子们像小鸡蛋一样先继滚到世上后,抚养孩子长大就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孩子们有出息就是他最大的幸福。至于自身,爸爸的荣光湮没在电线工的辛苦与单调之下,并没关系。爸爸的慈爱被妈妈的溺爱挤到门外,也没关系。
这就是我们的爸爸。活着的意义这般简单又执着,而幸福更仰赖于他所在意的人现在是否幸福。
阵阵难过。身为一枚常年被庸碌工作追赶,无所建树更看不到明朗未来的大龄女青年,我逐渐老去,总有一天会佝偻啰嗦的老爸,我拿什么来安抚你一辈子的沧桑?
6 ) 感动不过是一部简单的温情片
有没有那么一类电影,你不那么在乎演技,故事节奏,情节中的Bug...不管别人的评论多么差劲,它总能勾起你想看的欲望,且哭点很低,动不动就流鼻涕抹眼泪?
我的死穴就是“亲情片”。就算是随意看到的地方台小电视剧,碰到那些有关亲情的段子,我还是忍不住眼泪打转。而《幸福窝天伦》(又名《天伦之旅》)就是这样一部我的死穴片。
没错,这部片子是不够完美。结局不太尽人意,节奏感也不强,噢对,它还是一部翻拍电影。可这丝毫不影响我的观影效果。一样眼泪在好几个细节上乱飙,看完之后依然意犹未尽。
父亲弗兰克在超市为迎接孩子们的到来买下的烧烤机。
他询问超市员,“我要一瓶贵些的酒,给我的孩子们。”
他告诉小伙,“不,今天我不要特价肉,因为我的孩子们要来。”
为了见到孩子们,他独自一人穿越美国。一路手拎着一个原本可以用拉手滚动,只因他不知道使用的旅行箱。
你看,这多像我们的父母亲。即使用只需按一个小按钮拍照的数码相机,在母亲看来也觉得很难学会。
是啊,即便弗兰克不懂拖拉旅行箱,他却懂得察言观色。留心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发现了他们藏住的谎言。
弗兰克在外孙面前好强的表现自己,纵使高尔夫真的没有外孙打得好,也要说“我今天特意让着你呢!”
他在去每个孩子居住城市的旅途上,可爱的“炫耀”着自己从前的工作,那些包裹电线的pvc,他拿出钱包里孩子们的合照给陌生人看,他特意告诉售票员“我今天是要去看我的儿子,他是个画家!”
他在街头看见孩子的演出海报,让路人给他拍下来。他每到一个孩子家,都要用胶卷相机,开着闪光灯,拍下他们工作的样子,他们家的样子...即便,那时候的“孩子们”显得有些尴尬。
然而,这就是父亲。一个真实的父亲就是这样的。如同我的父亲,如同每个人的。
拖拉着发出叽叽喳喳的旅行箱,上下台阶时也不拎起,任由噼里啪啦作响。
在车站看到无家可归的男孩,给他钱后没想到遭抢劫,当男孩把弗兰克的药踩碎时,谁不心痛?
当弗兰克无奈的捡起地上粉碎了的药片时,当他从衣服口袋一点点倒出药碎片时,当他将口袋里最后的一点药粉倒出时,哪忍得住眼泪?
Perry Como的歌曲配上去刚刚好。音乐给这部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至少,影片结束后,我特意把喜欢的歌曲再重放听了一遍才罢休。意犹未尽。
去电影院看了两遍《全城热恋》,觉得最好看的就是张学友饰演的爸爸和女儿那段。
女儿问父亲每天工作赚多少钱。“一个小时50块。”
“那可不可以给我30块?”
“又要钱!我还以为你心疼老爸辛苦。”
女儿生气的回到房间,父亲偷偷从门缝塞入一张20元和一张10元纸钞。
第二天,父亲的床头放着20元和10元的纸钞,以及一大堆小额硬币。
女儿留下纸条说:“老豆,这里有50块钱,能否买你一个钟?我今天在学校有朗诵表演,好想你来看。”
两次看,都被感动。
前几天居然被一则广告给弄哭了。短短的几分钟,同样是讲述的亲情故事,真人真事,一位不懂英语的六十多岁母亲,独自乘坐飞机去美国看刚生完宝宝的女儿,她在这途中所遭遇的一切,真是让人看得心酸。
如果是我们的母亲,是否也会被如此对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yMzExMjg0.html 7 ) 给人温暖却又渐渐让我流泪
就剧情而言我想四星应该差不多,不过为了Robert De Niro的精彩表演,我决定给他五星。
其实本来想挑一部喜剧电影,为刚刚结束的HSBC终面松下弦,结果阴差阳错的看到了 Everybody's fine的海报,就这样买了票。
开头的确很轻松,有我喜欢的 “Catching a falling star” 作为开场音乐,Frank(男主角) 开心的打理他的小花园,去超市买些各式各样的东西,准备和孩子过周末。
我想父母大概就是这样的,因为可以见孩子一面,变成了一个老小孩一样的焦急期盼着,幻想着。至少我妈妈是这样,每次我从香港回家,她都会买好多好吃的,即使她可能不知道这么多年有的我已经不大喜欢吃了。
可是正如剧情应该发展的,没有人去,因为各式各样的事情。或许真的有什么事情让他们不能抽空回家,又或许是父母其实在他们心里没有了原来的位置。儿女已经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生活,父母好像是几个世纪前的事了。所以这个父亲(Frank)决定去旅游,去看望他的孩子。
第一个孩子David不在家。父亲在画廊的橱窗里看着David的画,一个像毕加索笔下那样怪异的人,恐怖的眼神。父亲对这个眼神应该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吧。那里面应该有David小时候的倔强,但更多的是他们多年的分别,David另一种不为人知的神迷又阴暗的一面。
到下一孩子Amy家,他知道了Amy没有去他家找的全是不成立的借口。他也看到了家庭并不幸福的女儿。在看到Amy的儿子Jack拒绝递给父亲辣酱时,我跟旁边的Adrian说,“They got divorced”. Adrian 吃惊的看着我,“how do you know that”. 是的,我就是知道,因为我感觉得到。好像这就曾经发生在我身边,我是Jack,会做同样的事。父亲因为另外一个女人离开了家,我有什么理由原谅他,还要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一样对他友善,对,我经历过,所以知道一定是这样的。
到了第三个孩子 Robert的排练厅,发现儿子并没有自己想像的优秀。而最后一个女儿Rosie,好像她是最期盼父亲出现的人,可是她依然有秘密瞒着父亲。
现实就是这样,我们总希望把好消息告诉父母,希望他们安心,而一些小秘密却自己藏着,因为觉得他们不会理解的。所以我们尽量展示最好的一面,就像Rosie一样,租豪华的加长车去接父亲,预定了天台的旋转餐厅,找了敞亮的公寓给父亲住...
而让我感动的是,父亲留心到了一切,他没有捅破,而是选择黯然的离开,留给每个儿女一封信,一封他决定亲自交到没人手里的信。
可事情就是那么不尽如人意,David死了。我想是因为压力太大吧,作为一个怪异的艺术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精神分裂之类的,尤其妈妈死了,父亲又是如此严苛。
我喜欢Rober De Niro 此时的表演,看的出他的心是真的在流泪。这个时候我忍住了,其实差点哭了。 倒不是因为单一这个场景,而是每一次Frank在见儿女的时候,第一眼都是他们小时候单纯的笑脸和眼神,很难描述的感觉,好像这样让一个死了妻子的父亲,和儿女十几年没有交流的父亲显得更加孤单跟寂寞。
他所有的不合拍,不知道拉杆箱有拉杆和轮子,依然在用菲林相机,不在乎路人而坚持给女儿在公司门口拍照,拖着嘎吱嘎吱的箱子去乐队排练现场,是那样让人觉得心疼。
他到处跟人说他有多优秀的孩子,因为太忙所以只能自己去看望他们。他一个人坐在Greyhound的站台等着已经错过的车,深夜,只有一个黑人售票员跟他说话。 他经过地下通道,想给一个流浪汉钱让他吃饭,却被抢走钱包,最后踩碎药瓶。他只能捡起药的碎片放在兜里。其中一个镜头让人看了很心酸,就是他把最后一点药渣从衣兜里倒出来,然后拣出里面的衣服纤维,然后顺着桌边把药渣推到手里,倒进嘴里,还舔了舔手心。就是这些细节让人很感动,这个老头好可怜,我想只有这个词可以形容,他对孩子很严苛,所以没有人愿意把真心话告诉他,他就这样孤寂的过着生活,直到有一天他觉得应该去看看孩子了,却发现已经失去了最放不下心的那个。
最后,Frank去画廊买David的那幅画,只可惜已被买走了。店主找出了David以前画的一幅,很简单的像孩子涂鸦的电线杆,还有卷曲的电话缆线。只有Frank知道那是什么,那是Frank一直引以为傲的职业,就是用PVC做电话缆线。
Frank梦到了David, Frank说了对不起,David说没关系,我得走了,妈妈还在等...
Kate Beckinsale的头发太好看了!片子还特地写了句台词赞她头发///这电影的受众群应该只有各主角的大粉丝吧,否则真的一点可看之处都没。
家庭的温暖
因为不想看到“慈父”式的德尼罗而迟迟不舍得看,终于看了还是被他折服了。片尾幅画忒推泪了。
德尼罗这黑帮小子,一直硬汉形象,我很喜欢他的笑容,原来也能够饰演好一个谈笑风生的慈祥父亲。只能感慨,做个好父亲,实在太难,和下一代的子女,总是多少会有些隔阂,谈话间保留着一分距离和客气。亲情无价的后一句,是冷暖自知
2009不容忽视的佳片。从电影里能感受到《天水围的日与夜》式细腻,《在云端》式孤独,《心的方向》式疏离,不过,到最后都能转化成《阳光小美女》式一家人窝心的幸福,这便是最美好的。“大家都很好”亲情间最善意的谎言。2009好莱坞电影节最佳男演员-Robert De Niro
看到主角的药被那人踩碎的时候。心里好难受~
比预想的好很多,很讨巧的题材,即使你再讨厌,总会有些细节触动你,德尼罗终于接了个好片子
硬漢已老,而老又有什么不好?安心安穩地接受當下的生活,兒女幸福自知,他們已不是當然的孩童,他們有自己的路,他們必須自己去走,去經歷,去承受,去幸福或者悲傷,然后長大。
看到后来开始飙泪,我以后也要生很多小孩,死了一个的话还好有其他几个。
失落的爸爸就像德尼罗不再是哪个黑帮小子一样让人悲伤。
生活就是冷暖自知。无可挑剔的演技,全是泪水。
真正关心你的人不会问还在上学吗?大几啊?考研吗?有对象吗?单位怎么样?一个月挣多少钱?而是会问:你快乐吗?幸福吗?
看到他打电话回家听已故妻子的声音来平复病痛时,我忽然很想哭。
还有比德尼罗更帅更可爱的老爹吗
关于生活关于家庭的反思与自省。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家庭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喜怒哀乐,我们总是试图对远方的亲人报喜而不报忧,或许是避免担心或许是因为难以言表。电影处处充满着温情,几首原声也曲曲动人。但那些电线与电线杆却总是感觉和电影格格不入。★★★★
如果不是强忍 泪水一定要决堤 Robert De Niro演技太棒了 幼年时孩子的穿插也很赞 最后拿出他儿子的那幅画时 简直是T T
1.看完这部片我萌生了回家的想法。2.这部片对亲情的诠释超越了Big Fish。3.我们都曾对家里说过无数谎言,而大多数谎言都是因为不想让他们担心。4.片中一个段落还启发我们不要随便怜悯任何一个看起来可怜的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5.宝贝我爱你,这片子温暖的就像你是我的小太阳。
这个何以评分如此高?主线都绕乱了,头一次觉得嘟噜巴里摩尔老了,光鲜漂亮的德尼罗也能变成满脸疲态的老爸爸了,最后温馨大结尾蒙混过关了,其实还能再好点儿
赶着明天看《一切都好》之前,方便对比先刷一次较容易看到的美版。自从看完Intern再倒过来看De Niro,会发现老爷子太刷好感了~全片每一次场景切换的音乐和对白过渡得平稳又自然,Paul McCartney的曲子也在最后加分不少,是双倍的温暖。
Rob De Niro 在这部戏里的扮相让我想起《UP》里的老爷爷。结尾里David的画实在逼人掉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