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岛屿写作:我记得》;《他们在岛屿写作:愿未央》,昨天看了,最触动的还是那个氛围,纪录片中的人物一进入大陆,一切即都立刻不对,而在台湾,他们一家却可以仿佛“庭院深深深几许”,岁月流转我不转。
朱西宁一家也的确是非常有标本意义的一家,两代都是文学人,且都达到了相当的程度。而他们又因为家国、时代及与传奇人物张爱玲胡兰成的关系,用自己的姿态和书写,牢牢守住了自己的爱与个性,你可以不赞同他们,不欣赏他们,却不能不因他们所动容。一门三代五六个人苦练“文字炼金术”,他们是文学神山的“转山者”,是虔诚的教徒,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阿城说在他们家坐着,看着这些人“目瞪口呆”,他们一起,的确给人那种《世说新语》所言的“琳琅满目”感,他们每个人都是一件古旧的缀有金线的手工缎子袍子,而他们一起静置在朴素的木盒子中,客人随便看哪件都可以看半天。
《我记得》的镜头诗意似胜过《愿未央》,大概也因为少了许多过往,浮生面孔都在,不完全是追忆。作为纪录片的优点,它的毋庸置疑,简直面面俱到,足以令传主笑慰平生。缺点我想可能是没有另一个眼光,即挑剔的,批评的,同时的严肃的眼光,对他们的文学和具有争议的人生给予更高层面的定论。纪录片相当崇敬和礼貌,拍出了了不起的文学一家的日常和非常,因此恭敬有余,记录有余,主观有余,而惜乎未能将之錾入更深刻挑剔的中国或仅是台湾文学史位置(靠仅有的几个亲友密友包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重要的文学批评家点评,仍然还是有一点点缺憾的,虽然他们讲得都对,但是不是就也能有一点点反面声音呢?不对的也是一个很好的视角)。
另,《愿未央》中,《我记得》中,朱家如今似乎在刻意避谈张爱玲对朱家文学和生活的影响始末,其实张胡对朱家两三代的影响都完全可以做一集,那是很重要甚至是无比重要的决定性时刻。只谈点胡兰成,一笔带过张,而胡若没有张,他们的因缘际会都是无本之木。根本还在张爱玲那里。
不过说来说去,总之,朱家还是纯粹得令人感动的人。朱天文讲她的桌面上透过玻璃看到台风天时云朵倏忽,感觉自己真的像巫。他们也真的是被美丽的艺术女巫吻过的一家。
活着却未死过,
后面的书写恰好只是为了凑字数,
只有浅薄可以掩埋深刻,
一滴水拯救了整个荒漠,
把自己当做他者,
左手揪发,右手持刀,头颅一一掉落
大地无动于衷却又充满生的喜乐
是诗歌忘记了我们,还是我们忘记了诗歌
是生活改变了我们,还是我们改变了生活
你从水里取水,向火里取火
你是虚无而又丰满的空格
该诉说的早已被诉说
得到与失去都解不了内心的干涸
月亮升了又落
此刻以及未来我所保有的
是独属我和这宇宙的静默
竟然看到了故乡!
当过日本兵
还是姿势水平不够,以前只读过朱家二姐妹的作品,并没有关心过她们的早期乃至上一辈的生平,看了此片才知道原来亦是外省人的家国往事,好奇朱西甯为何在49年会投奔KMT,跟着孙立人一起出走台湾。当中有一段是说抗战8年,其实是国家精英丧失殆尽的8年,亦是KMT花费多年建立的国家气质被摧毁的8年,朱西甯是怀念那种气质的,所以想去台湾重建那种气质。<華太平家傳>已下单,尽早拜读。
内容比下集更丰富好看。小小书房内并肩的两张书桌仿佛是携手一生共历风雨的象征,女儿们重温当年情书仿佛追溯一条来时的路,这些旧年的温度“是整个族群乃至台湾社会裂痕的缩影”,与8、90年代回内地寻根一起构成一部慨然的当代史——正因永远无法释怀当年的硝烟和当初的别离,才催发了《铁浆》《狼》《破晓时分》《旱魃》这样异于现今或内地作家群的语言质地和取材视角(参考王德威和阿城的评价),读过这些简洁狠准的峻黑深沉文字、金戈铁马般的节奏和前瞻性的意识书写,更能理解朱西甯所言“长篇相对容易,短篇的挤压感产生张力”。弃学从军加入新军,可与杨照提到“新的精神秩序被瓦解”对应;未竟遗作《华太平家传》,天文称“将「实然」的材料打造他心目中「应然」世界的熠熠梦土”,能有机会读到简体版吗?
身为南京人,头一次知道朱西宁在大华电影院画过广告画。
#金馬57# 動人 是朱家故事,是台灣故事,是兩岸故事。信件成為密碼,女兒們可以追溯父母愛情,走入家族故事。大浪潮下,欣慰的是,他們一家人感情很好,一直在一起,無論是生活還是文學。 今天很多朱家的朋友都來啦,讓我意外的是錢永祥老師,竟然還有這樣的淵源,奇妙。難得看到天文激動的樣子,可愛又可敬。
4星半:庆幸我弄错了先后,看了《我记得》再来《愿未央》,印象便是开低走高。女儿朱天文筹拍本片时朱西宁刘慕沙都早已不在了,还能摄出主人公的这份虔诚,难得。K说朱家姐妹很朴实,是的评。由于胡兰成的影响,朱西宁从小说家脱化为「文明的思考者」(片中杨照语)——倘非自憾国学根底欠缺,朱还会否如此倾慕胡兰成?内中有补课的心理?是个值得探索的话题。
朱西甯年少时信里的一个片段:从事一种事业,态度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文学,一切的事业都不怕平凡,唯有文学不能平凡。因为文学不是换取生活的工具,文学不是换两盒便当吃吃,混饱了肚子就算了的。文学乃是延长生命的永恒的灵魂之寄托。就以我这个最可怜的起码作家来说,27岁,在整个宇宙的生命中,该是多么的短促的一刹那。可是,即或现在我就死了,也不足畏了。我已留下了30万字的作品。
就是多少能看見時代, 文學與人, 還有一些貓, 我天然地喜歡這些東西. 朱西甯就是長得特別好看的人, 逗小孩瘋瘋的老頭樣子美好珍貴, 有人還在乎什麼深遠的意義嗎? 也想看"我記得"
是岛屿上我所最关心也最喜欢的文学世家。此前有交集有了解,但纪录片总能给到更多史前史和话外话。因为尚在共享同一片时空,我当然知道天心他们是如何友善,这一集展现着西甯先生,那本以为严肃的眉头深锁的一位,也是如何的充满爱与温柔。他所信仰过的,不再了,但他以文学来开拓的不可思议的流域,让他二十七岁立下的宏愿完全超额实现。
在这个家里,所有人都在写作,以至于家庭中很少那种传统的父女关系,倒都是同业、同行。这是很奇怪,也很难得的一种氛围。
3.5,朱西甯真是个死心眼的人(褒义)
20201111 信義威秀,天文和童子賢影後對談,天文一直講王文興那一集《尋找背海的人》,主持人說讓童子賢講話,天文也說讓她先講完。和侯導、李屏賓、唐諾、天心、天衣、小虹老師同場,唐諾坐H排3號,天心在前一排的14號。結束後侯導和李屏賓在電影廳外廊道等其他人,我覺得那空間和人物都異常玄幻,聽到李屏賓對侯導說「這樣看更多細節⋯⋯」。其實覺得很多音樂下太重、剪接有些地方不自然,可是仍然喜歡也深深感動。也知道選出這些多麼不容易。後來再想也覺得是要這麼重的,尤其結尾的照片、時間軸。電影開場的鏡頭太侯導了,忍不住笑出來,天文出場後震了一下,她是導演拍紀錄片但是自己也演。震撼她講劉慕沙對朱西甯的愧疚,她們三姐妹對「大」的愧疚,最後十年,只有海盟陪著朱西甯,只有海盟知道最後的作品在哪。小舅在外公家講艾略特
两岸故事让记录变成动人
@金馬57 滿頭白髮的朱西甯拿著dv拍蘇州河,以及朱天文給老家的人們放ppt,看得我好傷感。依舊是那個感慨,台灣已經不是那個台灣了。
太失望了 這如果不是衝著朱家 應該半個小時就受不了關掉了 朱家三姐妹讀父母的情書、講父母的發展 尚有趣味 其中印象很深刻的是母親遺憾及愧疚未能在父親臨終前幾年如青壯年時一般陪伴/關心寫作 後面去尋根 在一大家子親戚面前播自己父母的照片ppt 我的尷尬癌終於忍不住爆發了 主題上 並沒有新意或是觀點 無非還是將家族歷史和台陸歷史一起講 再找人來評述自己的父母 還是台灣外省作家那點心事和執著 哎 可惜 很多值得講多一點深一點的地方只是輕輕帶過一句結果 語焉不詳
无论何时何地,能终身守护一张(自由)写作的书桌(无论在家还是在咖啡馆),都很不容易。
老头儿可爱
不愧是张爱玲(张还叮嘱朱西甯不要写她的传记)、胡兰成晚年信任的人,这家人文脉殷实,情态生动,片子回顾朱家历史,家族脉络,文学履历,带出两岸离愁故事,朱先生和刘慕沙女士的书信往来动人,为爱奔赴的古典之恋、文字之恋,真美好。
看着最后按照时间线滚动的朱西宁夫妇的作品列表,想象着他们并肩写作的生活,还是有感动到(片中多次提到晚年陪伴朱西宁的谢海盟并没有出镜,其实可以聊两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