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夜巡》讲的是17世纪荷兰三大画家代表人物之一伦勃朗在36岁时因大名鼎鼎的巨作《夜巡》(1642)而由盛入衰的命运转折的故事。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是不是像电影描述的那样,伦勃朗借《夜巡》完成了一次揭发与讽刺,而他也因这场阴谋所累呢?
1.荷兰的黄金时代
1641年荷兰替代葡萄牙接管马六甲海峡,把东南亚香料生意垄断一半。所以1642年可以说是荷兰黄金时代的塔尖。这样的太平盛世时代对于画家来说也应该是艺术的黄金时代。
但是相对于而言,荷兰这样欧洲北部的画家可能永远等不到欧洲南部如意大利、法国、威尼斯、佛罗伦萨画家那样的黄金时代。一方面,在荷兰缺少威尼斯、佛罗伦萨这样挥金如土的世家大族,没有时刻需要装饰的陵寝、教堂、别墅、广场和雕塑,另一方面,没有如意大利和法国成型的艺术家赞助机构。
但不得不说因为海上贸易带来的经济繁荣,让以往靠手工业苦苦维持生计的荷兰人如暴发户一样迅速膨胀,他们想要彰显自己的形象与财富,于是他们用山呼海啸的订单供养着画家。
此时的荷兰画家拥有了稳定的收入,但在本地人眼中依然只是工匠。
2.画家伦勃朗的1642
1642年,伦勃朗(1606年7月~1669年10月)和妻子萨斯基亚、一岁的儿子提图斯住在阿姆斯特丹-约丹布利街上两层豪宅里(价值一万三千荷兰盾)。
这一年伦勃朗36岁,已经是荷兰最炙手可热的画家。他的成名有点蹿红的意味。他是磨坊主家的第九个儿子,据说伦勃朗14岁就在莱顿跟一位历史画家斯旺纳伯奇学画,三年后他去阿姆斯特丹跟从彼得·拉斯特曼学习了半年,然后18岁的伦勃朗与朋友扬·列文斯合开了一家工作室。21岁收了后来成名画家赫里特·道为徒,23岁结识名流康斯坦丁·惠更斯并被介绍给荷兰执政腓特烈·亨利,25岁搬到阿姆斯特丹,26岁与大画商的表妹结婚。
婚后伦勃朗和萨斯基亚曾生活过三个孩子,因为医疗水平限制,难产和夭折就像掷硬币般靠运气,这三个孩子都夭折。提斯图的到来可以说是幸运的。
所以说此时的伦勃朗是事业家庭双丰收。然而他的命运却因为马上到来的一个订单而改变了。
3.自卫队的荣光
荷兰这个国度没有国王、教皇和英雄,但还是需要军人。荷兰麾下士兵不足二万,只管边境作战。城市自卫队成为保护一方百姓的队伍,但到了1642年前后他们打扮华丽、因为五彩斑斓的行头更多是城市的装饰。自卫队的威仪只能依赖画家来成就。
那时的自卫队都向往有一幅《圣乔治市民自卫队之宴》(弗朗斯·哈尔斯1616)那样的肖像画:“队员们围坐在餐桌旁搔首弄姿互望,份额均等又不失风貌。”
这就是阿姆斯特丹市民自卫队诸位先生对伦勃朗所抱的期望:画一幅展现自卫队员人人荣光的肖像画,把钱接着,把画交出来!”
#
电影《夜巡》中更是把这种交易刻画的赤裸直白,肖像画按照人头收费,既然每个人收费一样,那么每个人衣着、位置都可以和画家讨价还价。
#
4.《夜巡》的成功不在1642
#
电影《夜巡》中,编剧充满想象力的把伦勃朗想要通过肖像画揭露、讽刺、控诉自卫队中鸡奸、谋杀、荒淫、嫁祸、乱伦、消费孤儿院中的少女种种隐匿的罪恶行径的故事讲得有理有据:班宁·科克手的影子伸向威廉·范鲁伊滕博奇的下身,暗喻对其染指;威廉·范鲁伊滕伯奇手中武器在下身的位置暗喻他的荒淫;反拿枪的队员暗语颠倒黑白栽赃嫁祸;坎普身下的天使般的女孩,暗喻坎普对私生女的乱伦;戴头盔的艾格蒙特暗喻被扣谋杀罪名的帽子……
于是被揭发、被激怒的自卫队员们决定一边压抑怒火表现出对画作的喜欢,一方面暗中迫害伦勃朗,也就是说编剧把伦勃朗的落魄全部加罪到自卫队头上。
#
但是与将伦勃朗解读为阴谋策划高手、讽刺、愤世嫉俗的画家相比,我更愿意相信伦勃朗怀揣着被此刻生活安逸美满所幻化出的优越感,一种妄自尊大的艺术家使命感以及一种改变世人欣赏眼光的野心去完成这幅与众不同之《夜巡》的。
《夜巡》中班宁·科克黑袍红饰带、威廉·范鲁伊滕博奇黄衣白饰带受尽宠爱,引领了所有光线据说是因为他们答应给伦勃朗付双倍份子钱。而那个金发璀璨的姑娘也就是这幅画美丽的担当,更像是自卫队“市民义务”的象征,毕竟黄色象征着温暖与胜利。中心人物周围的好汉们或抬臂、或回头、或争闹、或闲聊,为的是全景协调、氛围跃然,展现自卫队正待出发的场景。伦勃朗自豪地以导演般的身份定格了一支活生生预备保卫城市的团队,实现了让色彩表达思想,让光线表达情感的得意之作。然而他却忘记了或者忽视了金主们人人要威仪、人人要英雄形象的诉求。
当自卫队员看到这幅画后,先是疑惑后是大笑。“你能相信吗?我们每人付那家伙一百盾,结果是,他在画里给我们露个脚、露只手、露个肩膀、露个后脑勺,还模模糊糊的,看都看不清……有的人被光照着,有的人塞在黑暗里,然后,这家伙还打算问我们每人要点钱?!太荒唐了!!!”
对于伦勃朗因为《夜巡》而急转直下的命运,我认为也不光是自卫队单方面的作为。
当然,金主们不满意,他们有着充分的理由拒绝付钱甚至起诉。
同行们早就嫉妒这个年轻走运的画家,他们终于找到机会嘲讽、打压。
市井之徒对这个画匠住豪宅、趾高气昂早就不快,伦勃朗的富裕成为一种罪过,倒霉仿佛才该是他嗜奢骄纵的下场。
于是成也市井败也市井,这个平民社会不会像意大利贵族们用开明、超前的眼光观赏艺术,他们更在意画得对不对,符不符合已有规范,是不是用画出去的金币买回十足的脸面,于是在这场波浪声中,伦勃朗订单急剧减少,命运的坍塌随之而来……
此刻《夜巡》藏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美术馆。后人们赞扬它打破了巴洛克艺术中那种激动不安和讲究排场的法则,而是更多地关注人物的内心活动。对画家伦勃朗及这幅画的肯定,是否会弥补《夜巡》带给伦勃朗的哀伤呢?虽然他的后世生活极端艰辛,可是他为绘画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历史是不会忘记的。《夜巡》成功了,却不在1642。
喜欢画面,喜欢人物含着的激情,喜欢一群人之间的互动,所以我喜欢这部电影。
开片夫妇两和我的对话,觉得亲切极了,选角选的伦勃朗,也像伦勃朗,莎士姬亚的选角,我觉得审美有点太现代了。其中很多出现的人演员和打扮,在伦勃朗的画里能够找到,亲切又给我恍如隔世的感觉。
我过得很死寂,就很羡慕他们充满幻想的片段,一块毯子给他们一群人的想象,带轮子可以拉来拉去的床。至于贵族的对话,提了多少人名,以及剧情,我不关心,只是喜欢他们的那种活着的状态,今天的人也好,艺术家也好,有几个是活的那么有力的,人应该是那样活着的。又或许这就是后人创作下的区别。
如果要在油画和电影之间找到勾连的支点——这显然还是不够的~ 不过,总归还是喜欢的~
就像快结尾时候的台词说的,格林纳威想把伦勃朗的画转换成戏剧(舞台化的布景和非自然光源),但是大量的人脸特写扼杀了这种可能,频频打断戏剧感。多到脸盲的角色也看得难受
导演风格依旧,但是不太好看。
阴影和色彩,非常地漂亮。
= =格林納威的電影真的不好懂。。聽說這已經是他最好懂的電影了。但是我也還是不大懂。。。 anyway~這是一部感覺像舞台劇的傳記電影,記述畫家倫勃朗的職業生涯。雖然整部電影看不明白的地方有很多。但是還是覺得超級好看的。。臺詞和攝影我尤其喜歡
只能说我不理解,OST不错
以舞台剧的手法做电影。画面、光影、极尽伦勃朗。17世纪荷兰绘画的精美再现。
2.5 「我在注视黑夜」本应是精彩纷呈的人物列传,却沦为导演的自呓之言,节奏性逐渐消亡,线索随之纷繁且迟缓;也许导演未曾意识到,《夜巡》之美从不只是站位与光线的超前概念,或个人命运沉浮之嗟叹,更胜在一份优雅的嘲弄姿态,一份归于时代队列却宛如遗世独立般醒于浊世的悲怆。
画面很好,布景精致,每个画面截下来都很像是伦勃朗笔下的,所以必须要看清晰版本的!由于文化差异和对艺术史的浅薄了解,对于絮絮叨叨表达方式不感冒,所以还是不敢说看懂了。
3.5 这导演把戏剧化的艺术玩的很讨巧,所以觉得缺了点什么,要不是有Freeman撑台谁能忍受一部2个多小时的N多贵族大联欢。
Amazing
印象比较深的是布景,其他不太记得了,枕边书会好一些应该
红色对盲人摸起来很厚重、娶经纪人的表妹做老婆、屋顶上的送子忧郁女孩、夜巡背后的民兵火枪团谋杀指控、裆部的手掌阴影和私生女暗示、一只眼弱视、舔舐覆血眼睛的女仆、加尔文宗、令画中人做俗事好似演员假装不被注视、对荷兰而言太过陌生创新的戏剧效果。以黑暗绘光明,对光的人工操作。
看的版本不高清,惭愧
戏剧与电影的试验
29-3-2008 3:00pm cityhall
我爱话剧
拍得漂亮,只是拍得漂亮,但拍得真他妈漂亮
影片本身就像一场话剧,比较夸张,充斥着大量的台词,看着有些累。
其实《夜巡》这幅画,是一个讽刺的故事 当时作画时是太阳正午 画家想表现的是一群军官整装视察的情形,晚年伦勃朗潦倒失意 无心保护画作,所谓夜巡就是画质久未善存而发生变质之后的效果 白天的视察就是变成了夜巡了 哈哈 有意者可以翻阅西方美术史 伦勃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