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全球影迷在四月份的最大期待是即将举行的第93届奥斯卡颁奖礼,那么上一波备受瞩目的影坛大事莫过于第71届柏林电影节各大奖项的揭晓。
罗马尼亚的鬼才导演拉杜·裘德,继2015年凭《喝彩》荣获银熊奖最佳导演后再接再厉,携新作《倒霉性爱,发狂黄片》成功摘得最佳影片金熊奖。如今,或许是时候来深度聊一聊这部备受争议的年度“怪”片了。
向来致力于革新电影语言的拉杜·裘德,此番带来一个超大尺度又“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学历史老师艾米与自己老公的“私密短片”被上传到网络,结果被人认出,引发舆论大哗。老师很快遭遇了同学、同事眼中的“社会性死亡”。她不得不硬着头皮参加由校方和家长成立的“审判大会”,而申辩的结果,将决定艾米最终的去留......
在影片架构与形式上,《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和拉斯·冯·提尔的《女性瘾者》有着不少相似之处:除了大尺度、章节体和PPT,还有旁征博引的知识倾泻跟入木三分的人性观察。不过最大的不同是:《女性瘾者》的“感官盛宴”只是拉斯·冯·提尔的“思想外衣”,而拉杜·裘德的“感官刺激”纯属耸动视听、玩兴大发的“吸睛噱头”——他关注的不是个体的孤独跟宿命,而是整个社会跟时代的病理。
在令人难为情又蠢蠢欲动的开场戏之后,粉红色的字幕卡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出现,影片的画风陡变。看罢全片我们发现:原来这部电影在结构组织和叙述逻辑上比拥有八个章节的《女性瘾者》还要一丝不苟、匠心独运——它们都算典型的论文电影,沉浸于一发不可收拾的观点输出。
只是相较《女性瘾者》只靠一头一尾串联起中间漫长的“回忆体”叙述,《倒霉性爱,发狂黄片》要更为复杂一些。这篇“论文”由“引言”、“正文”、“背景资料”和“结尾”四部分组成。
所谓“引言”即是开头三分钟的“大尺度私拍”——这是整个事件的起因;“正文”是第一章节《单行道》+第三章节《实践与影射》;而第二章节《趣闻、符号和奇迹的短字典》是关于“正文”的“社会学补充”和“历史学资料”;结尾共有三个——而拉杜·裘德将最离经叛道又拍案叫绝的那个放在了最后。
如此说来,影片大体上似乎也没什么“难懂”的:结构清晰严谨,表达则过于旺盛......除了女性遭遇的最直接的荡妇羞辱和道德审判外,从镜头画面和零星情节中,我们还能看到诸如贫富分化、资本剥削、社会戾气、种族主义、人道主义、消费主义、宗教信仰、阴谋论、大屠杀、历史、权力、战争......几乎所有的东西。
喜欢的,会将影片的“信息过载”视为展示罗马尼亚社会方方面面的“百科全书”;不喜欢的,也可以嫌“这片是个筐,啥都往里装”。这真属于“见仁见智”的范畴。
不论你是否欣赏拉杜·裘德“一锅炖”的玩法,重要的是:知其然还得知其所以然——拉杜·裘德究竟为什么要这么搞?简简单单一个故事怎么到他手里就不能正正常常讲出来?非整这花里胡哨的结构外加随心所欲的知识轰炸,是故意让人不懂、哗众取宠么?——非也,非也。金熊奖评审团说“它挑战了电影传统和常规”。可如果我说:其实它非常传统。你怎么看?
接下来,我们不妨透过现象看本质,试着讲讲拉杜·裘德的创新影像实践是如何“回归传统”的。
第一章节《单行道》记录女主角艾米性爱视频曝光后一天之内的生活:摄影机跟随着艾米的脚步徜徉在布加勒斯特的大街小巷,我们能一窥疫情肆虐下罗马尼亚的城市风貌和世间百态。
可我们不太明白的是,拉杜·裘德为什么要以近乎风光片的镜头反复呈现一些貌似与主线无关的细节:像随处可见的广告牌、司空见惯的违停车、街边拐角的小商贩,以及随地被弃置的人体模特。
我们看到:摄影机总将艾米置于远景或全景之下,而且经常任性地从她身上摇走,在一些莫名其妙的景观和图像上停留。就这么晃一大圈再漫不经心地绕回去。似乎比起十万火急的人物命运,拉杜·裘德更在乎她身处的环境。
如此骚操作的原因何在?是为凸显传统的纪实风格么?可就算想拍纪录片,在瞠目结舌的大尺度过后,紧接着来段纪录片究竟又是什么意思?
虽然这是部罗马尼亚电影,可如果我们对以下两位德国人有所熟悉的话,对理解这部影片会更有帮助。这俩人算老相识,刚好都处于同一时代:一位是著名电影理论家克拉考尔,是他首创出“街道电影”这一概念;另一位是享誉整个欧洲的思想家本雅明。影片第一章节的小标题《单行道》——即来自本雅明的经典同名代表作。
我们先来说说克拉考尔吧,在1947年出版的《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德国电影心理史》当中,克拉考尔提出了他的核心创见:电影映射着一个国家的国民心态,能预示甚至促进现实的发生。克拉考尔通过研究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流行电影,窥见当时日耳曼民族群体无意识的危险走向。
恰如影片第二章节《短字典》中对“无意识”词条的定义:一位老先生的右臂动不了,测试结果并未显示出身体的缺陷,治疗毫无进展。精神分析学家感到很困惑,然后他想到一个很棒的主意。他大喊一声”希特勒万岁”,结果这个男人的右臂便飞快地行了一个完美的纳粹礼。
在二战期间,罗马尼亚是纳粹德国的盟友。1940至1944五年间,有几十万犹太人和罗姆人死于罗马尼亚及其控制区。而拉杜·裘德的前作《野名留史又如何》正讲述了这段历史。而反犹主义在欧洲一直阴魂不散,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原因,在罗马尼亚更是暗流涌动:从中你就能了解到为什么“犹太人”、“罗姆人”和“大屠杀”的元素在片中反复出现。
再来说说《德国电影心理史》创造的“街道电影”这一概念,顾名思义:它所特指的是上世纪20年代以街道为主要背景的“写实主义”电影。与脱离社会现实的“表现主义”针锋相对,“街道电影”力求通过客观真实的环境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毕竟再疯狂的主观幻想,也会迎来昙花一现后的梦醒时分。
克拉考尔是如此重视对客观真实的呈现,他的另一部杰作《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的书名即亮明了他的态度:他把对“物质现实的复原”置于“电影本性”的高度。
克拉考尔说:“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跟周围的世界有一种显而易见的近亲性。当影片记录和揭示物质现实时,它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影片。”
因为与现实世界固有的“近亲性”,克拉考尔认为,只有“未经搬演的”、“偶然的”、“无穷无尽的”、“含义模糊的”事物以及那些“生活流”才符合“电影的本性”。摄影机应该提供物质现实的丰富证据、捕捉并放大生活中稍纵即逝、容易忽略的瞬间。
说到这儿,你该明白《单行道》中看似随意飘忽又似有所指的镜头设计是到底怎么回事了:特写镜头可以突出生活的片段和细节, 让我们关注到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存在;而那些面向街道和人流的远景和移动镜头可以摆脱人眼的局限,带来更大范围内的多重视点。
就比如:抬头可见的广告牌你仔细看过吗?为什么满含情色意味的广告可以堂而皇之地供人观瞻,而私人影像一旦流出却要遭致口诛笔伐、千夫所指?——拉杜·裘德正在于提醒人们思考这一“见怪不怪”的问题。
其实第二章节《短字典》中的“城市”词条也同样解释了《单行道》为什么会是这么个拍法:“艺术家寻求永恒的真理,忽略了他周围的永恒。他赞赏巴比伦庙宇的柱子,并对工厂的柱子嗤之以鼻,他们的线条有什么不同吗?当煤炭工业结束时,我们会欣赏这些残存的烟囱,就像今天我们欣赏寺庙柱子的遗迹那样。走出你的前门就像你刚从很远的地方来一样,去发现你已经生活在其中的世界。”——看,这很“克拉考尔”。
原来,在拉杜·裘德貌似颠覆的先锋实验中,他恰恰是在向最古老的电影传统致敬。虽然“未经搬演”的、发现“偶然”的“街道电影”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留给电影人的启发却一直绵延至今:从戈达尔、安东尼奥尼到马丁·斯科塞斯,从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到杜琪峰《大事件》,再到《上帝之城》《撞车》和前两年的《悲惨世界》等一众经典......在太多太多的电影街景里,我们仍能领略克拉考尔留给我们的思想遗产。
再来说说本雅明。本雅明的思想博大精深,而且极其晦涩。在他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他一手创造出漫无目的、走走停停的“都市漫游者”形象,并对现代社会的城市建筑、城市文明,以及大众消费文化提出了深刻的洞见。
所以《单行道》的小标题取自本雅明的书名并不是巧合,而是拉杜·裘德的有意致敬:通过将镜头对准铺天盖地的户外广告跟超市,他用影像再现了本雅明对消费主义的思考。
广告宣传的基本原则是:使自己七倍于其所是,七倍于人们在它身上看重的东西。——本雅明在《单行道》中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他敏锐地发现:伴随着人口众多的大城市的兴起,进入20世纪的人类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加注重产品的符号性与象征性而非功用性。对“品牌”日趋狂热的追逐心理,造成了现代人对充斥着“再造之物”的世界的迷狂,各式各样的符号共同营造了都市生活的幻境。
以下这段话值得细细品味,虽然它有些抽象:
眼下,对生活的建构早就不受信念而很大程度地受着事实的左右,而且那是些几乎还从没有成为过信念基础的事实。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文学活动便不可能指望在文学范围内发生——更确切些说,这其实是文学平庸的通常表现。具有意义的文学效应只会在行动与写作的严格交替中产生,它必须在传单、宣传小册子、杂志文章和广告中培育出一些不显眼的形式。
我们从中除了能读到本雅明对消费主义的真知灼见外,这段话似乎同时启发了我们,影片为什么采取“交替”的“形式”以及拉杜·裘德称这部电影是个“笑话”(文学平庸的通常表现)。
而上述这段话同样出自本雅明的《单行道》,不过却属于小标题下的解释。它的小标题是什么呢?——叫《加油站》。或许你会觉得奇怪,这不完全搭不上么。这就又说回《单行道》这本书:它的文体非常奇特,你可以认为它是本雅明的“思想碎片”合集,也可以像阿多诺一样认为它是一本“意象集”。
书中所举的六十个意象都来自日常生活的真实事物,比如“餐厅”、“商店”、“建筑工地”、“旗子”、“工具书”、“禁止张贴”、“墙面出租”、“内部装饰”、“古代艺术品”......然后你会惊讶地发现,这些“意象”都曾在影片中一闪而过——很多甚至还不止一次。
本雅明并不是通过概念和逻辑去给这些意象下定义,而是另辟蹊径、以见微知著的目光重新审视着它们,挖掘出蕴藏在司空见惯的表象之下事物的深刻含义,闪耀着他在政治、哲学、社会、历史......诸多领域“无所不包”的思考。本雅明说:“本书表现出很独特的组织或结构,它是一条街道,从极其陡峭的深度——凿开一副街景的缩略图。”
所以,第二章节《短字典》不仅是充满后现代风格的“拼贴”而已,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这样一部“意象集”或“缩略图”。而且拉杜·裘德一口气罗列了71个意象——比本雅明还多。这71个意象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迷你”姿态,组成了一份关于罗马尼亚的“微型百科全书”。我们即使粗略地划分的话,也涵盖着历史、政治、宗教、经济、文化、艺术、社会生活、家庭关系以及两性心理等方方面面。
由于篇幅所限,我在此单拎两个相对重要的意象来谈一谈。它们又是一个来自克拉考尔;一个来自本雅明——现在该知道这俩人对这部影片有多重要了吧!
在“电影”这个词条当中,拉杜·裘德直接地照搬了克拉考尔的理论:“我们在学校学过蛇发女怪美杜莎的故事,她的脸是如此可怕,以至于一看到她,人和野兽就会变成石头。当雅典娜煽动珀尔修斯杀死怪物时,她警告他不要看它的脸,只要看它在光滑盾牌上的镜面反射。按照她的建议,波尔修斯砍下了美杜莎的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没有、也不可能看见真正的恐怖,因为它们以令人盲目的恐惧瘫痪我们,我们想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只有透过观察重现它们的外在——电影屏幕是雅典娜擦亮的盾牌。”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电影应该是这样一种存在:它既能反映出人类社会的恐怖真相,又使它变得容易被人接受。
电影是映照恐惧的一种媒介,银幕便充当起区隔我们与真正的恐怖的镜面——恰如假若有台时光机将我们送返真正的二战现场,大屠杀的惨烈无疑会吓瘫我们,但隔着银幕,我们便能够安之若素地冷静地欣赏《波斯语课》。拉杜·裘德也跟克拉考尔一样,对电影的社会意义寄予厚望,他认为“电影是一种可以更好地看到世界和现实并探索和反思世界的工具。”
但对这种反思能取得的实际意义,拉杜·裘德仍是悲观的,因为在稍后的“历史”词条中,他又援引本雅明的话说:“对历史的沉思更有可能激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而不是蔑视,随后是对世界的阴暗构想。”但是为什么反思过后,未来依然还是“阴暗”的呢?——毕竟黑格尔讲过:“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没有吸取过任何教训。”
总之,就像先前说过的那样,《短字典》是整部影片的“社会学补充”和“历史学资料”,拉杜·裘德之所以把它剪成了目不暇接的PPT跟说明书。其一,是在形式上模仿本雅明的《单行道》——汉娜·阿伦特(影片第三章节亦有提及)曾如此评价本雅明:“他最大的野心是写一本完全用引文写成的书”。而这份“野心”让拉杜·裘德做成了“影像实践”,他说:“事实上,我电影的第二部分就是一连串的引文。”
其二是在方法论上向克拉考尔的理论致敬:电影就是“观察重现外在”的雅典娜之盾,是映照历史与人性的镜面——我们透过这枚镜子穿越时间的迷雾,能一窥“罗马尼亚野蛮史”(《野名留史又如何》的另个译名)和普罗大众的思想嬗变。
而将第一章节《单行道》和第二章节《短字典》合起来看,或许人就更加豁然开朗:因为克拉考尔恰恰认为,要想真正了解这座城市就必须让新颖的意象与过去的历史交织并置,这样才能揭示真正的人生,建立真正的批评。所以第一章节的“城市意象”经第二章节的“历史补充”后,我们才能迎来第三章节的高潮爆发——这就是影片为什么采取“三段论”结构的原因。它其实一点都不随意,而是非常严谨。
相较前两章节,第三章节《实践与影射》依然“致敬传统”,甚而有了一丝“古典”的味道。一是它的观感就像一出精心设置的舞台剧跟法庭戏;二是其场景能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比如苏格拉底之死和卡夫卡的《审判》——一个无罪之人,莫名其妙就被所有人定了罪。
相较《短字典》,《实践与影射》释放的信息量同样巨大。出席这场荒诞不经又啼笑皆非的“审判大会”的家长们涵盖了罗马尼亚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军人、平民、神父、知识分子、家庭妇女、少数族裔、跨性别者......他们或信仰民族主义、或秉持保守主义、或主张平权主义、或相信阴谋论、或将宗教与科技挂在嘴边......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纷纷就艾米的去留问题展开唇枪舌剑、火花四溅的辩论。
这既是拉杜·裘德对罗马尼亚所做的社会阶层分析,也是罗马尼亚当代的政治光谱:这个简陋搭建、类似“民主议会”的场景,依然是雅典娜手中的盾牌——映照出的是西方民主社会的政治生态——让观众们得以在不经意间“直面”自以为离自己很远的“国家大事”。
然而,对一动不动“举手表决”的民主运作机制和运行效率,拉杜·裘德又是很悲观的。最重要的是,你永远叫不醒那些装睡的人——对历史悲剧和民族罪恶视而不见、拒不承认的想法早已深入人心,保守主义和道德洁癖的力量又如此强大,对女性权力和身体自由嗤之以鼻的男权思想又这么根深蒂固......
面对疯狂的攻击和诋毁,女主角艾米仅凭一己之躯、毫无惧色地与一帮男人和一帮站在男人立场上的女人据理力争,结果争到最后,争了个寂寞。结尾那幕彻底放飞自我的恶搞,看似非常无厘头,其实是拉杜·裘德在跟观众们掏心窝子:干脆毁灭吧,累了......
在《实践与影射》中连珠炮似的密集讨论,很多与之前《短字典》中的词条遥相呼应。就像是先前单拎出来的两个“意象”那样,其中最重要的议题也有两个:教育与女性。
唯分数论、望子成龙的心态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从片中我们不难看出,罗马尼亚的课堂上不乏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滥觞沉疴,老师向学生介绍大屠杀历史成了不受欢迎的事。而从虚伪愚蠢的家长身上,我们也不难想象他们会在潜移默化中向孩子传递怎样扭曲的价值观。
然而,本身就有两个孩子,且多次参加过家长会的拉杜·裘德,对罗马尼亚的教育体制还有更进一步的切身思考:在学校与家长“合谋”下,教育在本质上成了一种“权力规训机制”。学校强调记忆重于思考,对艺术充满蔑视。借社会学家塞巴斯蒂安的说法,拉杜·裘德毫不掩饰地提出了自己的批判:
最后再说说女性主义,它不止是《实践与影射》中的关键话题,更是贯串全片的核心表达。拉杜·裘德说,“我认为这部电影对于女性来说挺重要、能够引起共鸣。我觉得这背后有很多可探索的空间。”
这里可探索的“空间”至少有两层:显而易见的层面是“私人道德”与“公共形象”的关系;隐形层面则关乎性的“泛性化”。
第一层比较好理解。对待公众人物,我们似乎总爱戴上一副道德的滤镜详加审视——尤其是对那些身份特殊或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女性。关于这点,从中外对“明星艳照门”的大众狂欢和当下大行其道的“受害者有罪论”跟“荡妇羞辱”即可见一斑。
但问题是:“公域”与“私域”明明是泾渭分明,却往往要被迫混为一谈,一个人的“私德”有亏似乎就在公共领域不足信,成为贻害世道人心的祸害。其实这并不合逻辑。就像片中多次提到的米哈伊·爱明内斯库,他被誉为罗马尼亚国宝级诗人。虽然他写过黄色诗歌,但这丝毫无损于他在人民心中的伟大——因为绝大多数人民并不知道这点。
更需要深究的是“泛性化”。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曾经说过:“屈服于无生命物的性诱惑的恋物欲是时髦的核心之所在,恋物欲对商品的崇拜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商品从功用性转向符号性的基础上,本雅明则更进一步发现:这些“符号”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性符号”。
他认为,正是消费社会和商业广告对“无机物性魅力”空前绝后、无孔不入的发掘和放大,导致各式各样的商品和信息在引导跟激发大众的性需求,成了大众欲望的投射——目光如炬的本雅明大概不会想到:如今的互联网世界尤甚之。恰如杰出的女性电影理论家劳拉·穆尔维在《恋物与好奇》中宣称的那样:“值得向往的每一件东西,从性到社会地位,都可以作为陈列中的崇拜物,从而被转化为商品。甚至在占有它们是人之能力所不能及时,它们也会让人心花怒放。”
但“泛性化”的论调中似乎又充满一个道德悖论——就像我们先前提到的那样:为什么充满情色意味的广告能堂而皇之地面向公众不算“不道德”,而属于私人的亲密视频被曝光就算“不道德”?如果说“私人视频”流入“公域”就算是“不道德”,那么在抖音、快手等公共平台上,那些由私人主动发布的打擦边球的情色视频,怎么就又成了可以“吸粉”的正大光明呢?那么决定从“人人接受”到“人人唾弃”的“道德尺度”在哪里?
如果要说得更狠一些,劳拉·穆尔维还激进地宣称:电影院与窥淫癖之间存在相同的窥视机制。好吧,这么说的话,“窥淫”自然是不道德的。如果说观众是所谓“窥淫者”,那这部电影就成了“淫”。而这部“淫”却勇擒金狮、备受赞誉,可是“淫”里面的“淫”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谁来解释一下?
仔细考虑“公域”里可被大众接纳的情色与艾米的私人情色被曝光之间的区别,除了可大可小、说不清道不明的“尺度”外,我们终于发现二者的真正不同应该在这里:
不管是电影、广告还是抖音、快手,这里面“性”的服务对象几乎是男性——满足的是男性的欲望;而艾米的自拍视频——满足的却是自己的欲望。
难怪拉杜·裘德导演会说:“没什么比女性的性欲更让人们感到恐惧的了。”
——或许这就是男性凝视的“恐怖真相”。男性在对女性的欲望感到恐惧时,最好也拿“雅典娜之盾”反观自照一下,看看这恐惧里头都是什么......
“我有欲望是应该的,你有欲望我就恐惧了”。
视女性为“演员”跟“商品”是应该的,让“演员”跟“商品”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是应该的,享受过后再以道德之名非议、进而贬低“演员”的欲望——斥之为“叫卖”的“商品”还是应该的。
所谓的“荡妇羞辱”,羞辱的到底是谁呢?恰恰是谁该对“倒霉黄片”怀有羞耻感和罪恶感?
其实这部电影的真正片名是:《倒霉女性,发狂人心》。
作者| 纪扬;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這個日子簡直合適得不得了
第一幕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導演真的很在意機動車侵佔行人道
第二幕的montage encyclopaedia既為第一幕提供了更廣闊時空歷史context又做了諷刺的腳註,殘忍又好笑(大屠殺公墓的照片titled as mathematics / 疫情期間臨時殯儀館在急救室隔壁 titled as efficiency(導演:我專門有一個folder收集類似的片
而前兩幕又令第三幕極度戲劇式的答辯/公審場景更為立體,全方面3D呈現這個社會中的人到底可以怎樣蠢態迭出,討論和投票的場景真的 too true to be satire
清潔工先擦乾淨女主身後的神像,再點燃兩側的火爐,好像把她架上聖壇後又點燃火刑柱
三個結尾看似呈現一種開放式的選擇,但實際都呈現一種大眾之惡,現代性與傳統觀念宗教信仰意識形態互相碰撞時,沒有人是贏家。
最後一場戲:哇哦。
(導演:it’s not fun at all. 因為也是最後才拍的一場戲,很多演員臨場反悔,拒絕出演,他們已經拍完前面的戲,賭導演沒法再換人。
導演:作為人,我理解他們對於形象的顧慮,但專業上,我再也不會和這些演員合作!氣死我了!)
映後導演真的好好笑
他說這個片子其實是按自己最後一部有投資的長片來拍的,大膽了許多,(不如加入一些popular的元素,比如性愛裸露鏡頭)把自己想要探討的議題幾乎一籮筐拍了個遍。因為之前到了一種沒人肯投資他的地步,這個片子的劇本上過很多創投都沒人買,結果拍出來拿了獎,之後還有少數人message說他們錯了。
Jude:我爽了。
整個片子受Ulysses和喬伊斯影響很深,分開chapter且每個chapter形式都很不同,主人公在cityscape裡面意識流地遊蕩——城市景觀和人的關係其實也是敘事得以發展的原因。於是鏡頭不斷從女主身上轉移去城市中的其他無關緊要的對象——路邊的野花,精緻卻衰敗的建築,random的廣告牌,路人對時事的高談闊論⋯⋯或許在後現代社會,嘲諷一種現象的最好方法就是放大近鏡地呈現它。
Jude:我拍片的風格和布加勒斯特建築的風格一樣:沒有風格。
彩蛋:
Jude:Does Hong Kong have YouTube? I know China doesn’t.
主持:Yes yes yes we do we do
觀眾:STILL have
好久没看到这种批判社会的电影了,这部电影用喜剧,性欲,教育,历史等诸方面因素进行反思当下疫情社会的暴躁与病态。三个部分,仿佛第二部分是割裂的,但第二部分又往往是不能删除的,第二部分是对第三部分讨论的教育,哲学,历史等等的补充,也是对于讨论的话题所做的社会词典调查。家长与老师的对话是另一种对孩子成长问题的思考。影片中一些家长对于一些哲学,诗人等长篇大论的言论,他们并不能有效的聆听,讲述者一直受到干扰,而那些简短的,粗鄙的语言却异口同声地附和。在联想到第二部分的词典拼接,可见现代社会的快节奏文化,那些高素质,温文尔雅的表象已经消失不见。那个送花的绅士家长,仍然受到了其他家长的唏嘘。此外,在影片结局分了三个结论,而第三个结论变身真的是最大的亮点!这也充分展现了电影本体的魅力。 最后,第二部分讲珀尔修斯用盾牌上的镜子反射击杀美杜莎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能通过观察重现他们所在而这个也与电影本体所相契合。此外,这也是电影能够批判社会的另一种思考方面吧。
part1刚开始的色情视频为整部影片奠定了道德基础。porn的基本设定是女主有头有脸,男主的作用好像就是展示他的dick。这个视频也是如此,所以大众和社交媒体才会揪住女主不放,因为对于观看者来说,她是视频中唯一在场的人,有脸=我可以骂你。神逻辑!
这部分女主一直在大马路上走来走去,镜头带着我们领略了罗马尼亚的市井生活、建筑风格、风土人情,其中司机停车停在大马路沿子和斑马线上的画面出现了两次,足以体现这帮男人对社会norms的无视。
part2完全是各种历史社会和当下社会的剪影,用拼凑小视频加字幕的方式拼凑出了一段默片,有好几段我还专门暂停思考了一阵,内容按理说都很常见了,但是不仔细思考,一般人还真注意不到这些社会细节。
part3是对女主的道德审判,并让各位家长和老师投票,看这位色情老师能否继续执教。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女性拿着平板站在女主旁播放女主的色情视频,底下的观众用粗俗的语言肆意谩骂女主,但是他们一个个看的比谁都认真,他们面部表现出来的的那种饥渴难耐根本无法掩盖,仔细看的话,能发现一个男人捂着自己的dick的片段一闪而过。还有一个老年女性在批判女主的时候,说她年轻的时候比女主的性行为更为开放狂野,但是此时此刻的她却在这里道德审判女主,这不就等同于年老的自己审判年轻的自己吗?这部分还讨论到了性和教育、学校教育的本质、应试教育和学会思考等俗气但意义重大话题。电影给出了这位女主老师的三种可能结果,最后一种真的没想到啊!把男权社会中有男权思想的男男女女狠狠把玩了一番!
这部电影不算是很出色的那种,甚至不了解的人会觉得它恶俗,但是我认为,它属于对人的影响持续深远的影片,它需要观众自动把各个片段联系起来思考,结合罗马尼亚的社会现状(全人类的社会现状)去思考影片外的现实社会。
影片里讽刺了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性、疫情、口罩、社会不平等、男权社会、教育、社交媒体、porn、职业道德、宗教等话题。
最后一幕拍的实在是妙!低俗但解气!
(第二章全辞典收录,多图预警,备好流量)
不知道多少人冲着这个片名进入了导演的陷阱,本以为是轻松诙谐的叙事喜剧片,结果是晦涩难懂但又余音绕梁的艺术片。
说实话,我在整个观影过程中并不是很享受,特别是前两章。
主要原因是我对罗马尼亚的历史、政治和人文现状等知识不了解,同时导演的叙事手法似乎也并不想考虑照顾像我一样的非知识文化分子。不管是第一段镜头的东张西望,还是第二段支离破碎的符号化短片内容,讲真,我好像一只混进一个广告牌画着大香蕉的大剧院当中,瞪着期待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的猴子,期待着透过云里雾里的布景和对话寻找到自己期待的那些简单的东西...
回过头细品整个观影体验,感觉还是有一些微妙的心路历程,所以尝试耐心挖掘一下...
纯p站素人小情侣自拍小黄片
这段观感很满足看到片名后的观影预期,甚至说超出预期也不为过——不仅大胆露出,真枪实弹,其过程中的声色挑逗和激烈的欲望喷涌,绝对比假惺惺的、一看就在演戏的同类作品更有生活质感;在唇与肉交锋过程中门外还有敲门问睡了吗、记得拿处方笺、快从房间里出来照顾小孩儿的老太太声音,无疑更增添了真实、刺激又接地气的生活趣味。
序章时观众的观影情绪,是亢奋的、吃瓜看戏的、血脉喷张的,与第三段女主被家长围攻,在笔记本上当着所有家长面播放相同这段画面产生五味杂陈的感受形成非常强烈的对比。
导演摆明着在调戏观众,你看,下面总有一个人像你:
这一段看的时候真感觉蛮单调朴素的,没有摆在台面的冲突、没有悬念的铺垫、没有强戏剧性的意外打破平衡。整个观感极度生活化,甚至会让自己有种马上拿着手机去楼下就可以拍出相同东西的感觉
我看到这个老师走在城市的路上,此时她已经知道自己的爱爱录像流传到了网络中。
她等红灯,过绿灯,然后镜头移到一侧对准熙攘的车辆;
她经过玻璃橱窗,那里同时摆放着海贼王、当政领袖和耶稣。娱乐、政治、宗教此时没有任何隔阂,就在光天化日下被展示着。也看得出来卖书的人也并不关心这些书是不是该分个类什么的。都是卖钱的,没什么区别。
她去到家境也很普通的老师同事家,引出即使目前新冠横行,家长们也要针对教师.AVI视频流出召开家长会。站在道德至高点的家长们,却连摆在眼前的规定都忽视。
她去到商场给女儿买玩具,排队时目睹钱不够只好筛选退货的女士,后面排队的人则催促她快一点。吵着吵着互相开始指责,又同时表达着自己的无奈。疫情当下,穷苦之人,也只能在鸡毛蒜皮之事上争个礼尚往来。
这个城市昏黄而破碎。
她遇到把车插在马路牙子上的男司机,提醒他移开汽车。结果被骂婊子多管闲事来吸我阳气。
后面当她再遇到把车横在人行横道正中间的汽车时,这次她连眼睛都不往车那看一眼,就像周围所有人一样,熟视无睹地绕过车继续前行。恶人横行当道,好人只有绕道。
好巧不巧,后面经过另一个人行横道时,一个小伙正指责一个司机居然不礼让行人,结果被撞个人仰马翻
女主角心里担忧着自己爱爱视频的流出,而闹市中心又有光天化日下带着强烈性暗示的超大广告牌,一个美女张开口养着头任由奶质液体流向喉咙,文字搭配“再深一点”...
路边接到老公的电话,告诉她本来已经删掉的视频,网络上又出现了。气人的是,在路边接电话,周围全是修房子打桩机的猛烈、来往车辆的嘈杂、消防车警铃的急促,她只好躲在赌博游戏厅里安心接电话...
她去往药店排在大爷大妈后面,大爷趾高气昂说名人居然在生病时,抢在等着器官移植的小孩的前面,靠金钱插队获得更优先的医疗资源。如果是自己的话一定会把资源让给小孩。前面的女士表示,在洪水来临之际,没人有会关心其他人。一个代表道德理想,一个代表真实现状。
买好解压药后,向咖啡厅走去,路过街景,穷富只有一墙之隔...
前往咖啡厅吃下刚买的抗压药,后面的小青年聊着动漫,这里的讽刺可能人文系的同学会更有感触(理科生对文科生的歧视???)
最后一处镜头落在一个待出租的电影院,镜头上移到象征着艺术与文化的雕塑。好像用镜头在说,“这年头,谁还在意什么思想、文化和艺术???”
回过头品味这一段,我意识到,似乎导演在通过镜头的“不强调”,反而极度强调了“生活化的无力感”。
电影女主角在这一段看上去一点都不主角,她被淹没在城市之中,没人可以感受到她内心中现在的焦躁,她就是城市中的沧海一粟,像你像我像他,游走在没有艺术加工的城市中,想着自己在意的重要的事,但脑中之事对城市来说,荡不起一点涟漪,嘈杂无序,平淡不惊。
而导演意图似乎也不仅这么简单,穿插在平淡路上却同时在展露人间百态,在平淡中藏着对自私、歧视、穷富、文化扭曲的表达。
看完全片的话,会发现第一段和第三段有非常强烈的对比。第三段满嘴火车的家长侃侃而谈作为老师的女主角对孩子的影响多么恶劣、视频泄露这件事问题多么严重、好多好多媒体和社交平台上都出现这个视频...而回到第一段,女主角走在满街堆满人的路上,真的有人会在意她吗?即使坐在监视器般镜头后的我们,会在这些镜头里关注她吗?在这个充斥着诱惑、冷漠、偏见的路上,她太渺小了。
不过这些点对于作为像我一样的普通观众来说,观影过程还是蛮坐立难安的。毕竟固有思维中电影是生活精华的浓缩,再加以烘培和调味放在精致的盘子里呈现给观众。结果哪想到端上来的这盘好似没有加过工的菜,就这么横七竖八地扔在我面前,真有点食之无味。
不过在耐着性子吃完后的回味中,确实又有别致而深沉的淡香。这个感觉还真挺诡异奇趣的...
第二段完全把我看懵,观影过程真的是更是云里雾里。
如果在谁第一次看就能get到导演用意的,我相信他的脑回路就从来没有正常过。
第二段简单描述来说:用极简短视频式的画面,配以主题关键词,同时为后续第三段的唇枪舌剑作足社会、政治、人文背景的铺垫...
以下均为自己的理解思路和分类,同时涉及到的部分敏感话题均为导演基于罗马尼亚现状的艺术设计,理性观看,仅代表自己的观影感受。也希望有可爱人士帮我补充。
1.8.23 (战争)
1944年8月23日,罗马尼亚结束了...与纳粹德国联盟,加入了同盟国,一家报纸准备了两个标题,其中之一标题是《斯大林万岁》,另一个则是《希特勒万岁》
(历史只是胜利者写下的)
2.土著(歧视)
在新发现的国家里,土地上有身价不高且增添负担的人,但他们很快就不再增添负担了,转而使土地肥沃
(从图中看得出白人对黑人看似友好的笑容下面是不把黑人当人的肆意,用冠冕堂皇的话使奴役和歧视名正言顺)
3.真理(信仰扭曲)
真理本身跨入了人类之间,直接进入了隐喻的狂奔中
(图中建筑代表人类社会,跨入人类社会间的真理,好似一群任人宰割的牛羊,人要怎么用就怎么用,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就像这句我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
4.军队(战争)
罗马尼亚军队是镇压平民的手段之一,1848年革命,1907年农民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种族和政治迫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灭绝罗姆人和犹太人,以及1989年枪杀第一批革命者。
(军事是笑到最后的话语权,历史由笑到最后的书写,在战争中讲道理不如硬拳头)
5.关于金发女郎的玩笑(信仰扭曲)
裸体主义金发女郎会被公牛吓到,过了一会,她累了,说,“我宁愿生一头小牛也不要心脏病发作”
(金发女郎象征着又想性感,又担心被骚扰的群体。但在认知野蛮的社会,最后终妥协于强势一方)
6.金钱(贫富)
男人疯狂向收银员甩着钱,口中喊道,“钱,贱人!”
(金钱让人产生身份地位差距,有钱者肆意暴露傲慢与践踏,用行为歧视缺钱者。而缺钱者也只能埋头捡钱)
7.书架(政治)
从图书馆走出屠夫
(我理解这里的屠夫是指“以战争和压迫为手段的知识分子或领导者”,他们饱读诗书,却为了一些面子或者利益选择压迫、贬低或其他极端手段。后面有个“知识分子”的条目可对应这条)
8. 罗马尼亚东正教会(信仰扭曲)
接近所有的独裁政权中,教会是最值得信赖的机构之一,1989年,当革命者试图躲避军队的子弹,大教堂一直关着门。 孩童们吟唱着“神圣的法西斯青年,钢铁般的心灵,灵魂如百合花,不可阻挡的春潮,眼镜像喀尔巴阡胡。我们的双臂激烈地举起更高的基石作为永恒的祭坛。由石头、海洋和火焰组成,还有我们达西亚祖先的血液。卫兵,队长,神圣的大天使,他们把我们变成了铁人。”
(原则上宗教往往保持中立,不产生政治、利益纠纷中。但实际上宗教却也是政治利用手段之一。更多用作洗脑驯化)
9. 下议院(政治)
(抱歉...导游带着口罩不太听得清...总体是一个导游介绍罗马尼亚议会院。从画面中对比强烈的是严肃端庄的议会建筑与娱乐至上的平民游客。似乎没人关心真正的历史政治而是关注打卡到此一游。同时画面中议会院与游客的同屏,又显得“我们的ZF就跟玩儿似的”的讽刺感)
10. 西奥塞古(政治)
罗马尼亚自1965年起的独裁者,在1989年革命中被处决
(这里个人理解导演借以西奥塞古讽刺当今时政,现在大家看似自由民主,实际上反而更民不聊生。以下摘自搜狐号“非常历史”:1989年12月25日,罗马尼亚无产阶级革命家西奥塞古夫妇一起被特别军事法庭以“实施种族灭绝,屠杀六万人”、“危害国家”、”· 破坏公共财产“、“破坏国民经济”、“在国外银行有超过10亿美元的秘密存款并企图叛逃国外”等5大罪状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至此连续执政长达25年的齐奥塞斯库政权瞬间土崩瓦解,罗马尼亚共产党亦不复存在...“回过头来看,西奥塞古时代太美好了,大学毕业分配工作,住房基本有保障,大多数人凭本事吃饭,生活非常安稳。而现在,一切都得凭关系,有本事的人失业在家,有关系的人倒有工作。买房子?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老百姓当然不满,收入减少了一半,物价却翻了一番多,油价最近突破5列伊一升(1欧元约合4.2列伊),”年届50岁的拉杜不满地说。他们夫妇俩虽然没有失业,但收入却比原来减少了一半,加班费、奖金、节假日礼品券等各种补贴统统被取消,“罗马尼亚的油价不比西欧国家低,但我们的工资只是他们的几分之一”。现在,商店的货架上琳琅满目,但老百姓收入却很低,面对丰富的商品,很多人只能望而兴叹。拉杜表示,最近这些年,大家的确获得了出行自由和言论自由,可以自由行走欧洲,媒体报道毫无遮拦。“出行和言论的确很重要,但是这种精神追求必须建立在衣食无忧的基础之上,一个饥肠辘辘、囊中羞涩的人根本无法真正享受这些自由”)
11. 电影(意义)
我们在学校学过蛇发女怪美杜莎的故事,她的脸是如此可怕,以至于一看到她,人和野兽就会变成石头。当阿西娜煽动帕修斯杀死怪物时,她警告他不要看它的脸,只要看它在光滑盾牌上的镜面反射。按照她的建议,帕修斯砍下了美杜莎的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没有、也不可能看到真正的恐怖,因为他们以令人盲目的恐惧瘫痪我们。我们会知道它们长什么样,只能透过观察重视它们的外在,而电影屏幕就是阿西娜擦亮的盾牌。
(我非常喜欢这一段,导演在表达电影在他心中的意义。电影作为载体可以表达很多内容,但重要的,难道不是通过电影去设身处地地体验一份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同于我们,而其内心却又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另一个人的生活吗?这部电影正好也是在做这件事)
12.比赛(自以为是)
正在英国访问的波斯国王拒绝了参加赛马的邀请,说他很清楚一匹马跑得比另一匹快。
(国王在扯淡。国王在扯淡。国王在扯淡。)
13. 儿童(教育)
他们父母是政治犯……让我们开战吧,孩子们
(此处画面可以看到一群孩子们正围在一起原地踏着坚定的步伐唱着军歌,这些孩子们从小便被战争观念洗脑,产生对敌人的仇视心理,未来长大后一定会自愿参军打一场毫无意义的仗。这就是社会教育现状之一)
14.厨房(歧视)
如“女人属于厨房”
(对女性自然的偏见和歧视)
15.圣诞节(战争)
特别行动小组IIB,位于俄罗斯辛菲罗波尔,接到命令,要在圣诞节前,杀死3000名犹太人和罗姆人,该命令迅速被执行,以允许军队庆祝基督的诞生
(扭曲的没有道德的战争观。)
16.文化(文化)
市民说“对你感到羞耻,你说这叫文化吗?难怪教育系统一团糟,用纳税人的钱,不要脸的家伙”
(确实很诡异,男扮女装且唱得很拉胯。一种极端扭曲的风格化审美。不太好说,只能说我不喜欢,不懂这种艺术)
17.奢侈品(信仰扭曲)
“这是自然的吗?我希望你不卖假货。”“当然是天然的,是北极狐”
(当今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把价值建立在破坏和伤害之上)
18.牙齿(无知)
一个在意大利工作的罗马尼亚工人,只因看不起牙医,自己拔掉了两颗牙,最后因此死于败血症)
(越是无知之人,越行无知之事)
19.社交隔离(无知)
2020年新冠疫情大流行间,社交距离需保持1.5公尺。人们在紧急状态下,保持距离,跳危机舞蹈
(越是无知之人,越行无知之事)
20.效率(社会服务)
殡仪馆与急诊室仅一街之隔
(一个横摇镜头便从殡仪馆看到了急诊室。这里用强化人死直接拖进殡仪馆的高效率,讽刺了医疗水平之差)
21.爱明内斯库(教育)
我们的民族诗人,无与伦比的诗人。我们的晨星,罗马尼亚文化的完美代表。最后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者,我们更好的良心。
(最后一段女教师以爱明内斯库也写过情色诗与一群张牙舞爪以情色为丑恶的家长们博弈)
22.家庭(教育)
每10个罗马尼亚儿童中就有6个遭受家庭暴力
(家长各个都自以为是,但又有几个真正的好家长?)
23.第五页女孩(媒体)
画面剪辑了报纸中各种裸露的女孩
(这里讽刺大众传媒为了关注度而使用敏感题材。而且好像也没受到什么指责。第三段各个平台有了女教师的视频,与媒体平台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
24. 小说(教育)
我更喜欢写小说,小说中的真相是重要的
(这句话配上动画片的画面,一个看上去带着眼罩男扮女装的怪人保护一只小鸟不受鱼怪剪刀侵扰,但那个小鸟却咬了怪人一口,怪人给了小鸟一巴掌。这个画面有很多理解空间,怪人试图保护小鸟,但他忽略了小鸟可以自由飞翔;小鸟不理解怪人的保护行为反而咬他一口;怪人按自己的方式保护小鸟,结果最后却建立在保护的意愿之上使用暴力。人与人之间都有所谓行为的的好动机,但行为的真相却是在伤害)
25.民间传说(信仰扭曲)
“一个民族愚蠢的见证”是卡利古拉对民间传说的定义,家庭主妇使家庭兴旺
(很多时候的歧视或偏见,来自于古老传说或文辞的曲解和定义)
26. 趣味(文化)
一个电梯关门,刚好一男一女贴合在一起
(别说,还挺有趣的。虽然建立在恶趣味之上。这里家门口就有少儿不宜的恶趣味内容,对后面第三段家长抨击女教师视频流出事件起到一个讽刺作用:你家门口就有这么少儿不宜的内容,居然指责只有成人才能进的成人视频网站的内容)
27.全球变暖(无知)
(如果全球变暖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灾难,对于大部分人类来说这只是找到新娱乐方式的一个前提条件罢了。就像新冠疫情我们可以跳1.5公尺的舞蹈,不会影响我们娱乐;同时,配上垃圾如山的河流画面,反过来再讽刺相比全球变暖,人类眼前的污染已经造成了巨大灾难,而我们却视而不见)
28.无意识(政治)
德国的精神分析学,一位老先生的右臂动不了,测试未显示出身体的缺陷,治疗毫无进展,这位精神分析学家感到困惑,然后想到一个很棒的注意,他大喊“希特勒万岁”,这个男人的右臂飞快行了一个完美的纳粹礼
(政治洗脑深入人心,甚至一句话就可以让人产生自发的行为。你的自由意志是不是处于钢铁意志之下,却以为自己有自由?)
29.知识分子(歧视)
“不识字的贱人,让知识分子说话。”
(所谓知识分子利用身份权利,反而狂肆无理,这就是之前提到的“从书橱里出来的屠夫”)
30.亲密关系(科技)
Neuralink公司将在人体上,测试一种可以读心的大脑植入装置
(这种东西只会因暴露更多真实想法,让人际关系走向灭亡。)
31.历史(意义)
历史和生活,不像小说和故事,即使是对快乐地构成精神和感官,也不要教给我们肤浅的生活乐趣。对历史的沉思更有可能激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而不是蔑视,随后对世界的阴暗构想
(我们拥有历史,却又在重蹈覆辙,很多时候都不接受历史的教训,反而无视历史)
31.耶稣(意义)
“耶稣不仅仅是上帝的儿子,他还来自一个良好的家庭——在他母亲那边”德奎伦主教说。
(耶稣为神,除了他是上帝的儿子外,不能忽视了他的母亲。男女之间如果说为什么不能有偏见和歧视,想想自己的母亲吧)
32.爱(自以为是)
“我觉得一个聪明的男人,为这样一个女人受苦是荒谬的。除了乏味之外,她据说还相当愚蠢。”她补充道,“带着那些不在爱中的人的智慧,这些人认为聪明的男人只应该为值得他们付出的女人而受苦,就像尽管霍乱的细菌非常微小,但还是对你受霍乱之苦感到惊讶一样“
(所谓”聪明“的男人,想的是利益、效率、面子、控制与服从,这些”聪明”的男人看似选择爱人,但从未进入“爱”中,只是自以为是物化女人罢了)
33.辩护(自以为是)
猪是给我们当食物的,每件事都有上帝赋予的目的,猪是给我们吃的,你懂吗,亲爱的?-懂
(那个不是上帝赋予的目的,而是人赋予的目的;在我们被野兽吞噬时,是人建立的秩序和武器保护了自己,当人能吞噬野兽时,也是人建立的秩序和武器。人可以把猪说成上帝赋予作为食物的目的,那也可以把任何人说成是需要消灭的敌人)
34.数学(意义)
如果有任何东西存在,那么其存在的结果就是数学
(画面是一排排墓碑,墓碑下每个人有自己活着时的经历和故事;但一旦死亡,每个人留下的只有相同的碑罢了。无论是社交媒体的点赞还是银行账单,最终都转化成了数字)
35.隐喻(政治)
一个人在玩钓鱼机
(我理解成我们好像是小鱼,当钓起时以为是自己幸运,而实则正好进入捕食者的怀抱中。有个电影《逃出克隆岛》就讲这么个主题)
36.蒙太奇(媒体)
画面不断从招手的行军队切换到死人坑。
(这里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蒙太奇是媒体断章取义的手段之一,只要在相同图片上赋予不同的文字,就可以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意义)
37.口交(文化)
在线词典中被查得最多的单词,第二位是同理心
(无论在表面上承认不承认,互联网的数据不会骗人,大家内心中就是对这玩意儿贼感兴趣。但一旦摊在台面上,却又要遭受千夫所指)
38.自然(意义)
亚历山大布洛克 日记 1912年4月15日,”昨天,铁达尼号的残骸让我非常高兴,所以,还是有一片海洋的”
(忽略人命的关注自然,显得如此荒诞。但这里我会感觉是另一层讽刺,人类的步伐已经涉猎的大面积的大自然,亚历山大这句话好似“大自然终于进行了反击,人类还好还没有占领所有自然”,加上画面配上城市与草木自然之间,暗示着对自然的侵略。人与自然在这里显得如此矛盾,左右为难。也许这样的矛盾,就最“自然”)
39.脚注(信仰扭曲)
一个绝妙的想法,女人的真正美丽在于她的男人
(脚注也是引导或误导人们思维方式的一种手段,就像上一句这个脚注,如果被这条信息影响,就会感觉美丽的女人必须依靠男人,就陷入了思维陷阱。但咱仔细一想,女人的真正美丽不应该在于她自己从内到外散发的美丽吗?关男人什么事,反过来说,“男人的真正帅气在于他的女人”是不是也说得通?所以,对于信息的理解,不应被轻易扭曲,需要有自己的判断)
40. 城市(信仰扭曲)
艺术家寻求永恒的真理,忽略了他周围的永恒。他赞赏巴比伦庙宇的柱子,并对工厂的烟囱嗤之以鼻。他们的线条有什么不同吗?当煤炭工业时代结束时,我们会欣赏这些残存的烟囱,就像今天我们欣赏寺庙柱子的遗迹一样。走出你的前门就像你刚从很远的地方来一样,去发现你已经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就像刚从新加坡下船一样开始新的一天,就像从没见过自己的脚垫一样
(这一段我相信是非常非常讽刺的一段话,首先这里的标题是“城市”,所以这段话像是某个市长为“城市”发言。翻译过来好像“我们现在城市充满烟囱、灰尘、污染的河流,这些也是艺术的一部分,你要享受当下,每天以崭新的心态来面对生活。未来人们会把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作艺术来理解”。
这一句话有个逻辑陷阱,类似“妈妈打你,是因为妈妈爱你”,前一句是错误的行为,而后一句想基于正确动机掩盖错误行为。我们往往会被这种话式结构左右了思维。
回到原句“他们的线条有什么不同吗?”,这里跳出陷阱的方式是,他们“看上去线条确实相同,但他们设计出来的目的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不相同”,艺术本身就不只是所能看到的外在美,还蕴含深刻的内在含义,抛开内在含义谈艺术,就像对着充气娃娃聊生命;原句后面是对的,“去发现你已经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但原句潜台词是“你该适应他”,而我们要知道,错误的世界我们不该单纯适应他,而是改变他。当然,相比适应,改变的困难程度难于上青天)
41.爱国主义(无知)
一位女士在维也纳,因殴打她可怜的吉普赛女仆而被罚款。返回罗马尼亚时立刻给了可怜的奥普里卡两巴掌,为了向祖国致敬,她说,“噢,自由的国度,在这里我可以随心所欲地打人”
(这里深刻讽刺了“自由”,“自由”很容易单纯理解成随心所欲,但忽略了基本的原则与爱。这里导演讽刺了对“自由”无脑的理解)
42.企鹅(文化)
”我是企鹅,我想把它推给你,大家知道这种舞蹈很变态,只是我触碰那位女士的借口,看看那该死的荡妇,我想把她推给你,你没有牙齿,没有态度,但你想让我把它推给你“
(扭曲的娱乐至上,物化女性,同时还肆无忌惮,重要的是年轻人觉得很酷)
43. 阴部(歧视)
提喻法,用诸如“愚蠢的荡妇”这样的词语
(这真上不了图,自行脑补吧)
(提喻法是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威廉·戈登于1944年提出的一种利用外部事物启发思考、开发创造潜力的方法。这里是在产生歧视物化时,常用到的所谓科学方法。有的时候工具没有问题,而是使用工具者是问题创造者)
43. 政治(政治)
布洛赫指出,政治冷漠与道德沦丧密切相关,政治上无辜的人在道德上是可疑的。德国人从未觉得对希特勒的上台是有责任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不关心政治
(只让我联想到,键盘侠可以任意打字,反正到最后产生任何结果,与我无瓜)
45.色情(文化)
大约在公元前410年,帕拉西奥被认为是色情作品的创造者。从字面上看,色情作品一词的意思是“一个妓女的肖像”。帕拉西奥斯爱上了一个名叫狄奥多蒂亚的妓女,并画了她的裸体
(那可能一开始创作色情作品的初衷,和现在色情作品的创作初衷,有着十万八千里的鸿沟)
46.特写(其他)
帕索里尼拍摄《马太福音》时,他宣称,在扮演祭司和法利赛人的角色时,他选择了“反应迟钝,法西斯分子式的面孔”,他们实际上是工会成员
(我感觉就像拍《珍珠港》,找日本人演美国人抵抗日本人的进攻)
47.凝视(其他)
(女人白净如天使般,男人脚下是山羊脚,象征着魔鬼。男人凝视着女人的美浮想联翩,女人凝视着男人的脏远走高飞。同时,图片女性当中,混着左拥右抱的男人,这又是男人对所谓“天堂”的向往)
48. JJ(其他)
我们以无意识的感知和欣赏,体现了男性秩序的历史结构
(无法上图)
(都懂,男人有的时候判断一个女人所谓美不美时,身体有一部分会比什么反应都快。男人不管长得多不一样,接受多么不同的知识,有些骨子里的历史结构一定保持着相同的特征。而有些时候我们的审美不是来自于大脑,而是来自于...)
49..拳头(其他)
如果我们的主有你们这样的拳头,他绝不会死在十字架上
(圣人有崇高思想但不用武力,而真正的统治者,一定都会用到武力。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
50.权利(战争)
举枪屠杀犹太人画面
(在战争中,绝对的权利面前,是没有人性的。二战之后,许多科学家都在研究为什么那么多正常的、受过文明教育的德国人会对别的人类犯下这么令人发指的恶性。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米尔格莱姆设计了一个实验。他找了40名20~50岁的男子,告诉他们自己在研究针对学习的惩罚效果的实验。同时,他也安排了假志愿者。通过抽签,志愿者会抽到老师的角色,假志愿者则扮演学生。实验开始,学生就被带到一个小房间,上身被绑起来,手腕上连上电击仪器;然后老师被带到隔壁的房间,隔着墙和学生说话,让学生做题。每当学生犯一个错误,老师就得给他一个电击。在老师面前,放着“轻度电击”、“中度电击”、“危险:严重电击”等好几个开关。令人惊讶的是,有百分之六十三的老师真的进行下去了。他们不是施虐狂,不会从学生的痛苦中感受到快乐,但他们却顺从地接受研究者的命令,即使在这过程中他们自己也很痛苦。有时候,人的行为和他的道德观念真的没什么关系,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陷入服从心理,做出你原来根本不会做的事。)
51.种族主义(歧视)
一个公交车司机,以前是个JC,拒载一名罗姆妇女,只因为她是罗姆人
(身份象征正义的职业,在特定社会环境下,代表的是“象征我所处环境立场的正义,所以消灭其他立场是我的职责之一)
52.战争(战争)
一排战争杂志的画面
(当把战争作为疯狂宣传的时代,会是好的时代吗?)
53.现实主义(贫富)
艾萨克巴贝尔曾经想象了,一个“好人的GC国际”
(一些理想的政策下,实际上是近乎疯狂的贫富差距)
54.尊重(歧视)
一位警察局长说,被丈夫殴打的妇女不应该在晚上报警,而是该等到第二天早上
(男权至上的社会环境,一切美好的表面背后是残垣破壁的侵害,何谈尊重?)
55.法国大革命(无知)
(第一个画面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处死路易十六的画,这个阶段的关键在于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后面的画面是打开了写有“法国大革命”的包装盒,里面装满看起来蛮好吃的香肠。 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是娱乐和食物,不要太认真了...)
56.罗马尼亚革命(政治)
(和法国大革命完全是相互映照,罗马尼亚革命过后,留下的是红酒上的包装纸。谁关心什么政治,就是玩儿~)
57. 机器人(战争)
一位曾在中东作战的军官,担心机器人战争,将使人类在武装冲突中失去同情心
(第一个画面是可爱的机器人玩具,后面紧接一个现代战争中真实的杀戮镜头。战争中,从来就没有同情心过,和机器人无关)
58. 废墟(文化)
一座好的建筑物总能造就,一个美丽的废墟
(嗯,这样我们就可以去拍照打卡了,谁关心背后的历史和经历的战争呢?)
59. 薪金(歧视)
“要么你4点钟回家,拿不到工资,要么你呆到6点,我最后这么说一次,我简直受够你们这些动物了。闭嘴!给老子滚!你不喜欢?那就滚!”“我们不是动物....”“啥?你就是刚才嘘我的人是吧!“”我没有嘘你“”草马!滚出去!滚!出!去“
(这很直白...)
60.变化(信仰扭曲)
一名被控杀害两名室友的美国人,告诉警方,在皈依伊斯兰教之前,他与他们都曾信奉新纳粹主义的观点,因为他们不尊重他的信仰,然后他就杀了他们
(变了名,没变心。是新纳粹主义在杀人,还是伊斯兰教在杀人?都不是,是人在杀人)
61.自拍(无知)
(在伟人和圣人墓碑前,都只是一张打卡的照片罢了,娱乐至上)
62.感觉(意义)
为什么确信心脏在道德上高于大脑?有心的帮助,难道不是和没心帮助一样,常常犯下卑劣的行为吗?我们能不能结束这愚蠢又多愁善感的调查,结束这种心的恐怖统治
(感觉和才思共同作用,才能得到好的判断。只有思考或者只有感觉,往往都会通向极端)
63.校园戏剧(教育)
“主啊,请听我的祷告,我向你鞠躬,求你赐我力量,我现在必须到你那去”
(校园中的戏剧以宗教目的进行洗脑,美化自我牺牲,这种套路和早期国内FLG有异曲同工之妙)
64.人行道(贫富)
行人的人行道沿着车道走,因此,城市居民不断地在他们眼前看到他们的竞争对手,坐在一辆汽车里超过他们。人行道是为了那些有马车或马的人的利益而创造的
(贫富差距和贫富对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人行道就是可以下意识产生贫富对比的地方之一。讲道理,只要有贫富差距,你走出门脑袋随便一甩就能看到)
65.虚荣心(其他)
有人出版了一本1500页的书,他与爱因斯坦和教皇庇护十二世的通信。里面只有他写给两人的信,因为他们都没有回信。
(真是个大聪明,我感觉我也可以出一本“我与巴菲特的那些午餐”,只是他没来)
66.现场直播(文化)
(摆不上台面,却在暗地里火到爆炸的直播间。)
67.未来(意义)
99%曾经存在过的物种,现在已经灭绝了
(即使不愿承认,未来的结局,就是人类的结局)
68. 强奸(信仰扭曲)
55%的应答者认为在某些情况下强奸是合理的,例如在酒精或毒品的影响下,比如受害者穿着挑逗,或者他们同意去别人家里
(为犯罪找借口的鬼话,居然来自55%的应答者。可见社会环境的恶劣)
69.买卖(无知)
做买卖的人的自我表达,比演讲和战斗的人,更直接更不沉着。
(画面中超市的人高唱着“基督从死里复活”。在疫情期间,经济大消退,消费者求助上帝的力量希望得到帮助解决贫穷问题。但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靠唱歌给上帝吗?)
70.禅(意义)
一个真正的诗人必须同时具备悲剧性和喜剧性,人生必须同时被视为悲剧和喜剧
(能从悲剧中看到喜剧,能从喜剧中读到悲剧,这就是作品和人生中需要我们挖掘的东西)
第一段:这,就是生活
第二段:这,就是你生活中看的快餐碎片信息。包含政治、人文、宗教、战争、教育...
导演通过大家感兴趣的封面和画面开始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又将我们引到看似并不同与我们,而又与我们息息相通的生活中。用极具生活化和碎片化的表现手法拼接出了罗马尼亚的社会百态。
他生活在那里,将当下可见的悲剧以喜剧的形式摊开,借今讽今,张狂而大胆。
他在影像中宣泄他的情感,尽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乱的社会矛盾
我不敢说我在观影过程中十分享受(毕竟过程中看不懂)。但回头梳理时又能或多或少感受到导演对生活的无奈和热爱。
不过结局处是真的有被爽到!看的过程中就想杀上去插他们两嘴。没想到导演还真满足了观众预期!
“一个真正的诗人必须同时具备悲剧性和喜剧性,人生必须同时被视为悲剧和喜剧”
无论生活怎样,还好很幸运,可以通过电影屏幕,
看到阿西娜擦亮的盾牌。
作为疫情后的世界影坛,今年欧洲三大电影节终于全面恢复,勉强回复昔日的光彩。不过在我看来,今年柏林和戛纳电影节各自选出的最佳影片并不太如意,而是充斥争议声浪的两极分化之作。评委们像是在努力迎合时下盛行的话题,而非完全从艺术角度出发考量。如果说金棕榈影片《钛》满足了诸如“第二位金棕榈女导演”和LGBT这类炙手可热的话题,那么金熊奖影片《倒霉性爱,发狂黄片》就分明冲着疫情时代背景与当下的短视频热潮狂抛媚眼,在疫情后的狂欢情绪下做出了不太严谨的选择。
罗马尼亚导演拉杜·裘德在疫情期间创作的这部作品实在看得出不少捉襟见肘的窘态,一来是疫情期间的拍摄限制,而素材匮乏是另一方面,而这些全都反映在三段式的叙事结构里。前后两段合起来是一个完整故事,然而篇幅内容实在太少,怎么办?那只能想办法在中间插入一些“现成”的素材,从哪搞来这些东西呢?疫情期间最好的办法就是求助于网络世界。
第二段琳琅满目的“短语辞典”就是导演此前最擅长的“影像论文”手法,从各种杂乱无章、荒诞无稽的影像素材里筛选、剪辑出用作讽刺和批判的武器,而批判对象则在第三部分的批斗大会上粉墨登场。这种手法在《死去的国度》里初次尝试,此后不断翻新花样,直至《野名留史又如何》臻于成熟,炉火纯青地与复杂的戏中戏叙事结构相互辉映,大胆挖掘出罗马尼亚在二战期间的黑历史,无情地讽刺罗马尼亚的反犹传统。
然而,这种手法在新作里并未让观众有豁然开朗或逐步深入的观感,却反而有一种耍小聪明似的取巧意识。观众突然间面对这大量堆砌起来的影像素材,视听冲击力度有了,却难以从中读懂罗马尼亚人的丑恶陋习、歧视异国文化的来历。事实上,这些短视频的内容指向了当下全球化的面貌,往往是一种狂欢的表象,无法企及表象下的深层根源。
整个故事由女教师的色情自拍视频而起,最终回到一场象征式的公开审判。从家长们聚集观看视频罪证,到双方对峙过程中,家长们暴露出各种丑陋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分歧,再到投票结果公布后的失控乱象,无不沾染上狂欢的氛围。而这种谄妄的气氛根本无助于阐述讨论第一段提出的主题:性爱私隐被暴露后,当事人应否受到道德谴责,乃至蒙受损失?导演显然只是借这个话题做幌子,用作讽刺罗马尼亚反对性自由的保守道德观念。
不过,导演最出色的莫过于对疫情时代的环境和大众心态的捕捉。这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疫情题材影片,却处处有着疫情时代的反映。在第一部分,女主角奔走于布加勒斯特街头的画面足以呈现出疫情时代的特点:忧心忡忡、郁闷无处发泄。这也许是第一部让观众直面疫情时代的作品,第一次看到主角戴口罩演戏,市民在公众场合遵守社交距离排队,进入场所测温洗手,以及定时清洁和消毒环境。
摄影机镜头心不在焉地跟随主人公穿梭大街小巷,却不太在意主角本身,更关注城市的户外广告、建筑物等,颓败和荒凉感扑面而来。这些焦点忽然转向的镜头刻意将故事拉到疫情当下的环境里,而女主角烦闷的心情也跟疫情期间人们的情绪产生了共鸣。那种无处发泄,无法正常社交沟通,憋屈的情绪总想找到出口。而在第三部分,女主角意料之中的情绪爆发显然满足了大众的期望,这恐怕是影片能获得一众评委青睐的杀手锏。
三星半。确实非常有新冠时代的烙印,第一部分可以拿出来给罗马尼亚城市文献学做贡献。但是第二部分简直是太割裂了,而且还掉书袋,在我看来这种形式没必要放入电影,而且这种词语“解释”无非是营造一种简单的反讽和戏剧性效果,想要用戏谑的反差营造黑色幽默,但是碍于时长和评奖需求又显得放不开,那既然如此我为什么不去看亚当麦凯呢。
而有些词条则显示出导演的知识水平被东欧这个后社与西方世界的地缘夹缝深深影响。都在说论文电影,但论文讲究有理有据,而不是简单的抖机灵。那其实对于电影这个题材来说时间不允许论据详实,那就应该作出取舍把想重点表达的东西融入电影,而不是割裂电影。
好在第三幕把整体水平拉上来,不仅展现出一种知识分子对抗网络暴民的架势,还在细节里放了很多有趣内容。
第三幕我最喜欢的两段,一段是引用教育学者关于死记硬背与独立思考“二元对立”关系的批判,另一段是结局放飞自我,都在打破一种陈词滥调,让人眼前一亮。
不过有些失望的是导演在电影里增加的对shzy元素的批判,却还是陈词滥调的延续,并且与电影表达的主旨是弱相关的,因为电影里出现的大量的对犹太人和吉普赛人的种族歧视是没有shzy的影子,完全是罗马尼亚帝国的特色,齐奥塞斯库和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与今天的罗马尼亚是割裂的,那时右翼民族主义是被压制的存在,而新纳粹和反犹阴谋论又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拉shzy出来像是要让其为罗马尼亚糟糕的文化、民族歧视环境背锅。这似乎东欧国家电影导演不管拍什么总要搭上点前社内容,不然拿不到颁奖季去。
《倒霉性爱,发狂黄片》,罗马尼亚,今年的柏林金熊最佳影片。 拉杜·裘德,牛逼。 开场,3分钟全A片,牛逼。 第一幕,全城走路不收音,嘈杂的马路体现了女主的心理,又带出了布加勒斯特城景,从视觉上展现罗马尼亚生存环境。牛逼。 第二幕,26分钟,上百个短视频名词解释。为最后高潮进行知识储备,展现了罗马尼亚的人文历史和文化背景。牛逼。 第三幕,40分钟的大辩论。法律和道德,宗教和科学,保守和激进,极左和极右,隐私和冒犯,公权和私权,民族主义和种族歧视,荡妇羞辱和女权,性享受和假正经… 导演的文本,如此精彩地表达了如此多的宏大命题,却丰富而不突兀。牛逼。 三个结局,牛逼。 用现代而戏谑的手法,拍出了一部实际非常严肃的作品,我只能脱帽致敬。
居家隔离的性爱视频被发上网,中学教师被迫接受下岗审判。一部疫情中诞生、却又不只是疫情的历史主义猎巫电影。拉杜·裘德依然喜欢搞些千奇百怪的幻灯片,但这次却是和性爱黄片的辩论相辅相成。结尾AV女侠绝了哈哈哈~
拉杜·裘德的这类论文电影极具想象力和创作力,怎么会有第二部分的影像小词典那样的想法,还把自己在职业生涯上的思考和当下疫情带来的社会环境融合进电影创作里,让熟悉这个导演的观众感受到他的私人感,借助于电影完成他的私人表达,不愧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因为是疫情期间拍的,第一部分的外景地在场景拍摄和声音设计上就有很多展示日常生活细节的目的,疫情也无法阻止好导演的创作。
【柏林 2021】以性爱这个讳莫如深的话题入手,得以窥见罗马尼亚的社会生态。戏里女老师因性爱视频泄露而受千夫所指,戏外导演则用政治黄片予以有力还击,影像与现实构成完美互文。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或许就需要更加疯狂的影片,要用魔法打败魔法。
footnotes提前插进 生怕观众知识储备不够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论文思维 然而论文无法改变世界
3.5,这也太柏林了
既是第一部扎根于新冠疫情时期的国际电影,又是一部包罗万象、展现当代文化与性别-政治图景的百科绘本。影片始终保持了复杂性、开放性,既有严谨传统的智识论证,又有多声部的反讽对话。引言(性爱录像)+三段式正文+多结尾结构。第一段里,摄影机远远跟拍女主,但又时不时摇移至看似无关的周遭行人、楼宇与广告牌上,配上强化的环境声,既描摹出疫情冲击与消费主义漫卷之下的城市生态,又烘托出普遍的焦躁与忧烦情绪,亦似本雅明[单向街]中的浪游者视角。第二段的历史文化词典拼贴承袭自戈达尔的论文电影脉络,科普解说讽刺恶搞呼应兼有,也契合于追求快节奏短视频与信息密度的当下景况。第三段剧场般的“民主”论争与道德审判则是对各色人等偏见与狭隘思想的大起底。知识/教育、性别/族群、权力/政治紧相连,理性失效后,一切就像笑话。(9.0/10)
真的狠,尤其联系中国去年疫情期间那些直播网课乌龙的X爱事件,非常绝了。这才是疫情时代的影像报告~#2刷之后觉得有点扣分
富贵险中求,疫情让导演变赌徒,在电影节押大博弈。
情色片中用来引起欲望的尾随,偷窥在《倒霉性爱》的第一段以景别的方式复现,但拉杜·裘德的影片是一种“拼贴的古典主义”,也是“第一部”关于疫情的影片,关于它如何改变认知与隐私空间。除却大尺度的开头和剥削电影色彩的结尾外无关于性。相反,第一段中,摄影机扮演着一个不称职的跟踪者,distraction,然后扫(“超链接”)向充满广告与事件的街道,一个COVID,波普,赛博空间与后集体主义遗迹的杂合体。第二部分则是一种数据库电影,字幕独立于声音。而第三段即影片结尾则构架了一个舞台空间的审判,如同苏格拉底,默尔索,或艾希曼所经历的审判,在当代(弱)技术哲学/伦理学主题下产生一种古希腊式的倾向。人物脸上的口罩等同古代戏剧的面具。这场对话和柏拉图的大多数对话一样,是未完成的,所有的开放结局都不是答案。
这是个啥玩意儿,一堆评论解析解构的云里雾里,各种喻指,碎片化又杂糅,看故事性的观众可绕道,这太特立独行了,喜欢不来,无论有多高级。★★
道理我都懂,可是真的好无聊。黄片放完仿佛听见,“ok, kids, that's all the interesting stuff for today”
第一段“游移的观察者”有点意思,后面差点意思。片尾的五彩审判,Miguel Gomes在《一千零一夜》里玩过一次。Miguel相信Folklore,Radu却说Folklore是无能的,所以他的声音总有些单调吧。
这种偏向行为艺术的“电影”,我向来没有好感。不唱赞歌需要的是勇气,说人话才是考验才华。
我fuck因我在,我FUCKKKKK故我在。政治辞典与行为档案,揭示人类的两面性,一半掉书袋,一半爆粗口。
3.5 第一部分:走在罗马尼亚的大街小巷,进入语境;第二部分:词汇量补充;第三部分:看似针锋相对的对谈其实都是在自说自话,从一开始就没有人可以改变别人的想法。结尾令人意想不到,哈哈爆笑。
#71st Berlianle# 主竞赛-金熊。详见长评。文本结构非常复杂,甚至过载。最吸引眼球的性爱录像泄露以及围绕它的有关私人-职业形象的辩论(感觉导演是不是参考了大表姐的那次艳照事件),甚至都不是影片真正的重点,艳照只是一个引发议论的事件,导演真正要讨论的则是如今罗马尼亚的社会现实:贫富分化加剧、戾气横行、疫情加剧社会危机、消费社会、反智、阴谋论、民族主义盛行、右翼势力崛起,当然还有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网络暴力和道德审判。我最直观的感受,大概是导演近年拍的几部屠犹题材电影让他在罗马尼亚遭受了右翼、民族主义、阴谋论者甚至新纳粹的围攻(可能很多是在网上的),这部影片基本是导演对他们的直接回应。其中关于SHZY历史和齐奥塞斯库的段落就显得有点多余,甚至有些“剥削”。
还是更喜欢第一部分的行走和第二部分的影像辞典,当然这两部分都只是在为第三部分做备注。
7分,话题型电影,论文式的影像拼凑与各种隐喻。
impressive genius as a cultural studies researcher. part2 "short dictionary"直接显示了整部影片的形式设计如何全然内在于当代景观社会碎片、拼贴、被冷笑话充斥的文化生产逻辑,Jude似乎很清楚在这种语境下批判某物的最佳策略就是直接甚至放大呈现它本身,但恰恰是这种过于紧密的内在性使其所谓形式开放性变得可疑。
一头一尾真令人痴狂, 中间个人观感2>1>3。第二部分真的辛辣刻薄而又冷静解构了大部分国家后现代生活里的苦乐酸甜。形式上看似简单粗暴,仿佛在长片里插入幻灯片,但其实它在结构和主题上很好串联起了全片,把宏大又纷繁的控诉编成一张大网,扣在我们每个人脑袋上(宛如结尾)——看完甚至都有了读鲁迅般的感受,仿佛感到导演站在那里点烟冷笑,骂这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第一段非常本雅明,城市漫游与震惊体验直接明了,默默展现消费主义、种族歧视、阶级和性别的剥削,左而不激,如沐春风。第三段其实也很强,但跟前两段那么灵气的手法比起来,就匠气造作了起来,还好结尾拯救了回来。啊!再次感慨*结局3*,若说电影有什么好,还不就是给我们提供如此妙而爽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