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荒诞的编年史
电视剧版保持了电影大部分的故事情节,又加入了一些新的剧情。虽然没有电影版剪辑那么紧凑。但在年代背景和历史变迁上交代的更清晰了。
每集都是导演库斯图里卡标志性的吉普赛风格配乐,几集下来耳膜着实有点够不了。战争,流浪,婚礼,混乱,等等我们在其各种电影里看到的剧情元素都一一在此剧中呈现。
故事的发展也以一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为主线,虽然主角就几个但通过几个主角的命运起伏向我们展现的是那个世界局势动荡的政治年代。
最后主角一个一个死去,似乎没有人可以逃脱命运的嘲弄。只剩导演最我们留下最后一点念想,在另一个空间,主角们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继续欢歌热舞。
这部作品虽然看上去并不精致,叙述也不够严谨。但作为回顾曾经的南斯拉夫影视作品,该剧可以算得上是史诗之作,像一部编年史一般。荒诞诙谐中你能真实看到历史的变迁。
2 ) 《地下》的时空建构
初看《地下》,觉得是一片混乱的政治问题。但再次观摩这个影片,却发现实则包含了很多元素,无论是从政治上,还是从文化上,亦或是对於电影技术与拍片模式的探索上。
这是一部充斥着酒精、枪声的影片,是一部浓缩了前南斯拉夫人巨变的心灵史。而正如导演库斯图裡卡為这部影片的命名《地下》一样,导演也為贯穿始终的地下时空进行了一次完美的构建。
我们印象里的“地下”是黑暗、潮湿的象徵,而影片中除了表达这几个表层的含义之外,还表达了一种虚幻、欺骗与混吨的状态。而我认為导演用了这麼一个大的可以表现荒诞的元素----地下,实在是一种精心的构思。
地窖一般与地下通道向连接,近年基本上升為“谎言”的符号。这个时期的整个南斯拉夫是一片混乱的局势,导演就直接用“地下”时间做了一个与同时期南斯拉夫真实地上时期的平行时期;而我认為,导演构建的地下空间也是地上空间的浓缩,只不过是这两个空间进行著不同的事情,上演著不同的故事而已。
四年之后,侵略者被赶走了,南斯拉夫解放,马高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生活在地窖里的人,而是以各种手段让他们相信战争还在继续,告诉他们报国的唯一方法就是在地窖里为“革命”继续制造枪炮。纵使很多人认為这是马高对於人类最大的欺骗,但我觉得这是可以理解的,导演借马高,来為地下全部的人製造了一个美丽的谎言,黑仔是他的好朋友,歷尽千辛把他从法西斯军队里救出来,不会对他有一丝的加害之心,所以在他考虑,他觉得人们在地下生活了这麼多年,已经不再适应地上的生活,人们痴迷于地下群居共同劳作共同享受乐趣的精神家园,这未尝又不是一件好事?在地下生活了几十年,借一只猴子的一次失误,人们脱离了底下的生存环境,但是到了地面之后,人们却开始怀念地下的生活。地面上的一切,与他们几十年前躲入地下时没有什么两样。这也充分证明了马高的可取之处。
我一直认為导演用《地下》来命名且构建了这麼大的一个地下时空,是為了和地上的时空做一个全面对比,若说对比,倒不如说是对地上时空的讽刺和反衬,无论从人数上,人员成份上,还是从事的事情与从事的热情上。一直觉得地下的人们有一种地上人们没有的激情与凝聚力,所有的集体主义在地下这个空间里得到完美地体现:集体打造兵器,集体循环地用水以及人们集体对於“革命”的信仰背诵圣经。
人类的命运总是在不断循环相通着,就像是这地下一样,有不同的通道,但是人们可以在底下道道相通,我寧愿祝福他们可以永远在地下生活。
始终是美好的回忆。
草,标错地方了。影评在电影版那里😂。
相当不错。抛弃了电影时长的窠臼后,反倒更加有力量了。每一场戏的节奏、人物的动机都非常对。如果说电影版是一场闹剧,那电视剧版更像是真正的史诗。以及,里面对前南斯拉夫执政党黑的可真厉害啊哈哈哈。
闹闹哄哄烦人至极,犯傻的角色们让人感觉似乎南斯拉夫所有人都是神经病,直到第四集,姐弟的阴阳相隔,夫妻间的步步逼迫,最后又败给了结尾,该隐发了疯地挥舞拐杖,着火的轮椅围着倒立的耶稣不停的转,所有的人从水中出来在远离大陆的乌托之邦搁置一切恩怨载歌载舞,悲怆和笑声融在一起。
⭐⭐⭐⭐⭐⭐⭐⭐⭐⭐⭐⭐⭐⭐⭐⭐⭐⭐⭐⭐⭐⭐⭐⭐⭐⭐⭐比167min主要多了战时抢火车,马可走私枪支,马可和娜塔莉的强奸戏,弟弟的作用和死亡,黑仔也是被抓起来了,短版本有些地方确实没头没尾的。
从前有个地方叫南斯拉夫,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永远没有结尾。
我看过电影的tag里有制片国家,于是我现在标记了一部滋养出如此牛逼片子、如今却早已不存在的国家名字。
终于看完了这部5小时加长版,相比公映版多了不少重要细节,其中一些地方与电影版差别很大,比如德国军官弗朗茨其实没有死,战后化身为犹太人再度发家了…… 如今南斯拉夫已经不存在,所以这片在我看来可以说是理直气壮地说是南斯拉夫最好的二战片、没有“之一”了。 感谢快刀和云裳翻译字幕。
从前有一个国家......2018年2月看了电影,两年后再看电视剧版,电影和电视剧都是满分作品,如果可以再加一星的话,对于伟大的作品都不过分。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小说中,马尔克斯是王者,他的《百年孤独》就是一个国家哥伦比亚或者是拉丁美洲的民族史,或者说是人类的寓言也不为过。而在魔幻现实主义艺术电影这一领地,库斯图里卡是王者,他的《地下》就是南斯拉夫的民族史,不过这个国家已经从世界地图上被永远抹去了。看完这个电影或电视剧都会令你对人性深深产生怀疑,特别是对于喜欢玩弄政治的人。你知道生活中充满了谎言,很多人的谎言是赤裸裸的,根本不用大脑去思考用屁股就能知道,然而你没有揭穿,你没有揭穿是因为这个人并非十恶不赦,他并没有欺骗和伤害你太深,或者,你跟他的联结很浅,可以轻易的从你记忆中抹去。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苦难的伤痛
320min电视版,疯癫的另一个名字是库斯图里卡。1、影片采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风格,通过三位主人公传奇般的人生影射至南斯拉夫的整个当代史,以自身于(已逝)南斯拉夫民族的复杂情感作出审视及深切追思(相比公映版,扩增时长的本片在叙事铺陈和悬念设置方面都显得较为精巧,各种意象与细节的呼应更是不胜枚举。段落间的过渡借由历史画面的原景重现,伊文和猩猩在作为人民群众的信念象征而贯穿始终的同时,亦起到推动叙事进展的重要作用)。2、阁楼刑讯模拟长镜&图奇频逝旋转超现实。3、在真相被蒙蔽的世界里永远望不见蓝天,而那些醒来时发现自己寄托已然坍塌的人们唯有哀叹。结尾的集体式狂欢一如华美瑰梦,像是德国的《故乡》编年史般,所有人物沐浴重生,我们仿佛都不曾到来这现实。我们将告诉孩子许多故事:"从前有一个国家,其首都是贝尔格莱德。"
电影版的地下只剪了20年后的部分,电视版的地下剪辑了更多的地下生活内容。电影版本是载歌载舞的南斯拉夫文化。电视版本是充斥黑暗之后的黎明破晓。我想说电影版和电视版是地上地下的硬照。不过不是很推荐电视版,确实很难找到资源,而且资源清晰度也很低。其他的过渡剧情也有一些增加,让电影版本更加连贯,可是却也使得电影版本的情绪变低。
荒誕派經典之作。5個多小時是有點太長了,有些荒誕段落顯得有點過度無厘頭和拖沓,沒看短的那個,估計剪輯完其實效果更好。前幾個小時幾乎把我笑岔氣,滿地打滾;最後半小時我卻哭得跟個瘋子一樣了。
对电影版太熟,看这个有奇效。更丰满,却不显得冗长。
2022.04.01:前几天决定重温一遍曾经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大银幕观看过的《地下》,发现上映日期是1995-04-01(南斯拉夫),就特地在愚人节这天观影了。对南斯拉夫历史背景的不了解有影响我对影片故事内容的理解,不过在再接再厉观看了保留很多删减情节画面的《地下 (电视版)》之后,对剧情的来龙去脉也便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我们在这建新房子…有红色的屋檐,烟囱上有鸟窝…宽敞的大门来迎接客人,我们感激养育我们的土地,温暖我们的太阳,让人想起绿色家园的草地…带着悲痛和喜悦,我们永远记住祖国。我们将告诉孩子许多故事,有着童话般的开始…从前,有一个国家……”
看电影版的时候我根本什么都没看懂只留下了癫狂 史诗 魔幻这些肤浅的印象 用个体经验表达集体主义 甚至连我这个毫无民族荣誉感的人都感受到了失去祖国是多么悲伤 电视版每一个人物的塑造 命运线的脉络都非常清晰 尤其是马尔科的弟弟伊万 前三集我都不清楚这个角色的作用 但实际上他是最重要的角色 他代表每一个善良无辜老实的南斯拉夫人 在地下生活了20年 重见天日却被德国人抓进精神病院作为战争受害者的标本 30年后想要逃回祖国却被告知南斯拉夫已经没有了 而他视为英雄的哥哥实际上是个罪犯 最后他打死了自己的亲哥哥 这一次上吊没人救他 除此之外每一个主角的结局都是死亡 死去之后又再次相遇 在阳光下没有怨恨只有狂欢 庆祝 和原谅 他们建起红色屋顶的房子 给孩子讲一个童话般的故事 故事的开头是 从前 有一个国家…
可以看做是320分钟导演剪辑版的电影版,情节补充比较多,也更加荒诞。
有年头的东西还是需要点时间进入情境,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有那个闲情逸致
电视剧第一。库斯图里卡诠释了什么叫才华
"A war is no war until the brother kills his br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