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但我们要传承的人情是真诚以待的互助,而不是虚情假意的酒局。
中国人喜欢在吃喝时谈事,其实是饭桌上容易联络情感,达成合作。但去高档酒楼吃山珍海味,谈的是生意;去特色老店吃家常便饭,谈的是诚意。真诚合作从来不需要大吃大喝的陪衬,只是我们习惯了这个坏习惯而已,但只要定力足够,没有改不掉的坏习惯。
一日三餐的温暖和烟火气,才最抚凡人心。还有什么能比一日三餐都能吃饱吃好更开心的呢,又有什么能比有爱人陪伴、有子女孝敬、有友人交心更幸福的呢。
很喜欢一日三餐这种老店的温暖人情,这里的美食才是生活,这里吃饭就像回家。
连刷2遍《我们这十年——热爱》篇章,又笑又哭,思绪万千。
一条条弹幕从屏幕上飘过:新疆好美;除了不包邮没毛病;好想去新疆工作和生活;新疆人真可爱;泪目了。
张雷为了混一个正式教编,从南京来到了三千多公里以外的伊犁察布查尔县加尕斯台镇中学,成为一名体育老师,教当地学生踢足球。
风景很漂亮,乡亲们很淳朴,孩子很可爱,羊肉很好吃,但是,学生名字很难念,晚上蚊子很讨厌,物质条件很艰难,虽然比《山海情》里的得宝好太多。张雷待了一两天就想逃跑,校长很直接地说如果想走要提前说,别等跟孩子混熟了才走,那样会伤孩子的心。
是啊,镇长、校长、孩子们已经习惯了,内地来的老师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待了平均不到3个月就离开了。可他们还是期盼着张雷能留下来。镇长画大饼+孩子们的真诚,张雷不情不愿地留下来了。张雷带领孩子一步步实现梦想,孩子也让张雷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们算是互相成就吧!
决赛之前因家长阻挠,球队解散,张雷准备离开,镇长带他去看山,张雷说风景真好,镇长却说:我恨不得把这山都铲平了,山把这里变成了世外桃源,同时也把我们变成了井底之蛙,山外面的人不愿意走进来,山里的人也不愿走出去,可是车轮滚滚,日新月异,一不留神就会落伍,我迫切的希望更多人走进来带我们走出去,从思想上走出去。
一切,都是因为热爱!张雷留下了,他带的很多学生考入内地名校或者进入正规足球俱乐部。
如今的新疆变得越来越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有许多许多的张雷走进来,留下来,为新疆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支教老师,扶贫公务员,铁路建设者,对口援疆企业。。。谢谢你们,同时也致敬每一位为新疆发展做出贡献的人!
除了踢足球,还有很多事情,比如:镇长强力推广无人机喷农药,维族老乡们从不信任到接受新科技;两族学生发生矛盾,少数民族小朋友带着羊羔、西瓜等礼物主动上门道歉;孩子们放学回家要帮助父母挤牛奶、干农活;晚上下雨,孩子们悄悄给张雷送被子;镇长一家和张雷参加维族学生姐姐的婚礼,载歌载舞的婚礼神圣而美好;老爷爷夜里开着三轮车替路人照亮。。。
这,就是可爱的新疆;这,就是我一直惦念的新疆。
到了新疆,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辽阔,一个若羌县的面积相当于2个江苏省;到了新疆,才知道瓜果有多甜,哈密瓜比阿克苏苹果还甜了两个库尔勒香梨;到了新疆,才知道老乡有多淳朴,挂在枝头的杏子和葡萄随便吃;到了新疆,才知道羊肉有多好吃,即使不放任何调料,清水加盐炖煮就出奇的美味!
————
昆仑山脚下是我儿时生活过的地方,所以我也算半个新疆人。
记得小时候,维族老乡的后院种了许多棵杏子树。每年春天,杏花如约开放。为了闻花香,晨起上学、晚上放学时总会心甘情愿绕远路经过那些姹紫嫣红的院子。数枝红杏出墙来,让人忍不住想折两枝带回家。
等三月过去,等四月过去,终于等到五月底,杏子熟了。黄澄澄、油亮亮、沉甸甸的杏子压弯了杏枝,海拔不算高的孩子踮一下脚尖也能够到。
如果被杏子的主人看到,你猜会怎么着?哈哈,他会拿一个塑料袋帮你摘,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地方流行起了蔬菜换水果的戏码。汉族人用自家菜园里的西红柿、辣椒、茄子、白菜去维族老乡家换水果,双方各取所需,很是和谐。
维族老乡非常慷慨,无论你带去的菜是多是少、是不是他爱吃的,他总会欣然接受,然后跟你说:“杏子嘛,随便摘,随便吃,但是嘛,不要浪费!”
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他们都时时刻刻珍惜大自然的馈赠,珍惜每一粒米饭,珍惜每一颗杏子,在这一点上,恐怕许多人都要自愧不如。
进入杏园,大人摇晃杏树,不需要多大力气,杏子便能落一地。孩子们一边将杏子捡到竹筐里,一边往嘴里塞着。杏子个大皮薄,肉丝少,汁水多,轻轻一咬,只觉满口酸甜。
直到所有牙齿被酸倒才肯罢休,摘些杏叶把竹筐里的杏子盖好。大人坐在树下乘凉,和维族老乡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小孩则在杏林间欢快地玩着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那该是最惬意的夏日时光吧!
后来上了初中,拼命学习,考上内高班,和同学一起先坐大巴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戈壁滩经过24个小时到达乌鲁木齐,培训一周,再和全疆各个民族考上同一地方的学生坐绿皮火车晃悠60多个小时到北京。
四年高中,和当地学生混编在同一个班级,他们经常会好奇地问:你们是骑马和骆驼上学吗?新疆沙漠有多大?新疆人上班用不用电脑?馕是怎么做的?古尔邦节就是春节吗?阿达西、亚克西是什么意思?我们总会认真解释每一个问题,想把新疆的各种好都告诉他们。
再后来去南方读大学,毕业后工作,兜兜转转了几个城市,就是没有回新疆。在就职的公司里总是会时不时地跟同事聊起新疆,告诉他们新疆有多美,有多少好吃的;团建的时候给大家做新疆大盘鸡、新疆抓饭,平时用烤箱做了烤包子,朋友寄来的馕、风干牛肉、干果也带给大家分享;向大家推荐麦趣尔牛奶、天润奶啤、香巴拉牛肉干等新疆产品。某种意义上,作为故乡的逃兵,我也只能用这种方式去表达对新疆的热爱了。
无论是影视剧影响还是本身魅力无限,总之,新疆成功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如果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那么新疆就是一种瘾,去过戒不掉!
最近一次回新疆,是2018年。
街边烤羊肉串的香味依旧迷人;
刚刚路过的那个姑娘和哈妮克孜一样好看;
馕铺大叔给馕按花纹的时候认真得像是在做一件艺术品;
水果摊阿姨切了一块西瓜送你,说是免费品尝;
带着花帽的小巴郎笑着说:“你好!”
哈哈,谁说西出阳关无故人?你看这西北的人间烟火,多可爱。
落日极其瑰丽,恍惚间,想起自己不过是个匆匆过客,和这里淳朴、自然的风物人情比起来,竟是如此的浅薄。
喜欢你的雪山和融水,喜欢你的草原和野马,喜欢你的大口吃肉和大碗喝酒,喜欢你满街的乡音......
可是,明天的明天,我又要回到魁梧高楼间,做一颗了无生趣的螺丝钉。
新疆,永远牵挂,永远祝福!
——
可爱的人,谢谢你读到了这里,看完《热爱》,我想你会有冲动去新疆旅行。如今,无论是自驾还是飞机火车,去北疆南疆都很方便,堪称奇迹的和若铁路已经通车了,沿线一站一景,坐火车就能领略楼兰古国、天边小镇风光、大漠孤烟直……
如果有机会去,请记得以下几点哈:
1、在当地问路,听欧的音调判断远近,欧呀哒表示100米内,欧~~呀哒,表示1公里以内,欧~~~~~~呀哒,表示10公里及以上😂
2、买水果或牛羊肉,老板说的价格都是一公斤的价格;
3、在清真饭店吃饭尽量别剩饭哈,吃多少点多少,抓饭、拌面等一般都可以免费加米加面,绝对能吃饱;
4、如果是夏秋季节去,记得带长袖,早晚温差真的大;
5、如果想在同一天看2次日落,你只需要在2小时内从哈密飞到喀什;
6、当地人的疆普听上去有点凶,但绝对没恶意,听习惯了就是羊肉串味普通话😂
7、必吃美食:椒麻鸡,马肠子,油塔子,薄皮包子,面肺子米肠子,烤全羊,缸子肉,肚包肉,胡辣羊蹄,刚出锅的馕和烤包子……不能说了,饿了😂
……
电视剧里展现的都是美好的一面,去到当地总会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请多多包涵呀!!!
(注: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
说起侯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他是谁,但是若说《人民的名义》里那个吃着炸酱面、住着老小区,却拥有一面墙的人民币的“贪官”,大家立马就想起来了吧?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还对他吃炸酱面的场景念念不忘呢!
在《我们这十年》的《一日三餐》单元里,侯勇变身成一位做肠粉的“老匠人”五味,他弓着腰、弯着背在厨房里忙活,只为把精心烹制的早餐带给大家。
这一个单元,因为侯勇的演技,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这十年》一开场,就是五味在磨米浆,他用一把小石磨一点点磨着两年的珍桂米,小心地添水添米,汗水浸透了他的衣服,他就那样佝偻着身子磨米浆,准备第二天做肠粉的原料。
早晨,他的一日三餐店开始忙碌,有老主顾,也有上学的学生,有的人吃完就走,有的人还要坐着唠唠嗑,消磨消磨上午的时光。
突然一天,一个开发商找他来,希望能够买下他的这个店面,然后做酒楼,他坚决反对,生气地赶走了他。
可是他没有动心,他的女儿蔡云却动了心。蔡云知道自己说服不了父亲,于是她便采用了“先斩后奏”的方式,先是压缩父亲肠粉店的经营,然后借着改造升级的名义把店面改造成高级饭店。木已成舟,五味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守着小小的杂货店继续经营他的肠粉。
结果,蔡云的酒店开张没多久,就遇上了“禁止吃喝”的规定,她与开发商投进去的钱全都打了水漂,再加上后来开发商出事,蔡云更是不知道怎么办。
而此时,五味却跟女儿说没关系,他们自己开饭店,于是五味研究新菜谱,帮着女儿张罗,新的一日三餐开了起来。
这个单元的最后,侯勇饰演的五味敲鼓的场景更是带劲。大家的新生活不就是这样红红火火“敲”出来的吗?
侯勇真的是演什么像什么,整部剧他的台词并不多,但是他往那里一站,就让人感觉他就是五味。这就是演技吧!
《一日三餐》这个单元,可以说是靠几个“老头”撑起来的呀!
老闫、老白和丁娘娘是五味店里的常客,五味的店开了多久,他们就吃了多久。很多时候,他们也不仅仅是为了吃肠粉,更是为了坐在一起聊聊天吧。
后来一次偶然机会,他们遇到了老醋。虽然不知道老醋的身份,但因为都爱吃肠粉,所以他们凑在了一起,没事聊聊天,发发牢骚。
比如丁娘娘就一直在吐槽自己楼下的KTV,音乐声吵人吵得睡不好;老白则吐槽儿子天天在外面喝酒不回家,说是不得已的应酬。当然,他们看到五味的困境,也会给他出出主意、想想办法。
每天,五味看到他们几个来吃肠粉就很心安,而他们只要有时间就会来吃肠粉、聊天,一坐就是半天。
几个“老人”虽然只是简单聊聊天、吃吃饭,但是他们自然随意的风格,代入感十足,让人深深体会到“烟火气”。也正是这个原因,才让这个单元足够吸引观众吧。
没想到《一日三餐》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感。本以为这个单元讲述的是传统文化的碰撞,讲述父亲与女儿的价值观的相对和融合,没想到却融入了“作风问题”这个大的话题,于是这个单元便有了新的意义。
老闫、老白和老醋三个人在一起吃肠粉,老醋提出禁止吃喝的问题,老闫听进去了,老白不以为然,当然,这跟他们的身份也有关系。老白是个工人出身,可能觉悟没那么高,而老闫则是干部出身,所以他很敏锐。
于是,在蔡云酒店开业那一天,老白的儿子参加了酒席,而老闫却借口把儿子叫回去,于是老闫的儿子逃过一劫。
可是,作风问题本来就是非常持久的“硬仗”,即便老闫的儿子再小心,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在一次推却不了的饭局上,他虽然看着形势不对走了,可依然背负了处分。
不过,这也是因为这一个处分,让他更加看清了问题所在。所以,他后来才有了更大的进步。
把“吃”与“作风问题”联系起来,用一家早餐店作为“切入口”,更加能够让观众深刻体会到“作风问题”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因为这一点,这部剧有了更为厚重的现实意义。
你喜欢这个单元吗?
最近迷上了博物馆,走马观花看遍十数万件文物,却总觉得怅然若失。陈冉与唐俑对视那一瞬间,终于明白,失望的是博物馆里的文物背后的人,那么热切地期盼着我们能读懂他(她)的故事,而我,却错过了许多。
感谢十年团队为我们沉浸式呈现了唐朝宫女们的故事。诗云,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白头宫女去,谁识唐俑心。宫人姐姐的十年,撞上开元安史的过山车,恰似我们的新冠乌鹅。多少悲欢,多少离恨,又与谁人说?
所幸陈冉发现了宫人姐姐,在灵魂对话中读懂了宫人姐姐的小确幸,以信念般的热情动员了这群穿越千年而来的舞蹈演员,抱白菜,还原了可爱的小姐姐们千古不变的欢喜、调皮和向往。
每一个人都渴望被被看见,前生无憾,此刻何求……
中午吃饭,随手打开了《我们这十年》,知道是个礼赞剧,估计主旋律色彩浓,没有抱太大希望。
结果,竟然特别没出息的,看一集哭一集!
片子是单元剧,目前我看完了前两个,是必须要来安利的程度。
开场就是王炸的《唐宫夜宴》,我真的好爱群像剧,就像剧中陈导把每一个唐佣小姐姐的天真烂漫灿烂可爱都表现出来了一样,这一单元,导演也把为河南卫视和郑州歌剧院助力传统文化出圈的每一个人都描绘的生动明媚。
白百何演的编导陈冉,原型是唐宫夜宴的编导,她有自己的内容坚持,有审美有创意,擅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白百何本身就是个演技过硬的演员,她很好的表现出了一个即是主角但又不抢戏的女一号;
万鹏演的蓓蓓,有天赋但不珍惜,一心只想舒服的过上好日子。她说“你们这一辈可能比较讲究热爱,但我们这一代比较讲究性价比”,真的是所有打工人的互联网嘴替!这个角色很立体,有转折,万鹏身上的松弛感让这个角色彷佛就是为她而生的;
张慧雯在欢乐颂里败光的好感,在这部剧里真的完全找回,又让我给她加上了林奚滤镜,没办法,她跳舞实在太美了;
董思怡饰演的王宝圆,真的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可爱了!!
娄艺潇演的副院长和郑晓宁饰演的院长,也都贡献出了极其生活化的演技。
这一单元讲述了唐宫夜宴背后的故事,如果说大家过去一年看到开挂的河南电视台走到聚光灯下是时代的选择,那这一单元就将每一个人在冰山下的努力呈现了出来,这一单元我从小姐姐们开始排舞就泪目,一直哭到她们走红。
我永远为华夏文明的厚重感动,也永远为鲜活坚韧的同胞感到自豪;
第一单元的泪水还没擦干,白宇帆就带着“德宝”的二愣子笑容上场了,《热爱》的前两集让我笑的有多傻,后两集就让我哭的有多惨。
这一单元讲述的是一个不会踢球的足球教练,从南京毕业后奔赴新疆,给孩子们带来新的希望的故事。这个单元刻画了一代青年教师支教、一代干部用无人机这样的新技术扶贫的真实生活。
白宇帆真的太适合这种“有点理想,但还不多,只是一旦想通,就再也没人能阻挡我”的倔小伙子形象了!!!他傻不愣登的被书记的“编制”饼画到了新疆某个名字贼拗口的小镇,说着南京话哀求爸爸赶紧把自己调回去,因为这里“又冷但又有蚊子”,不敢和校长说自己想辞职,拖着行李箱逃跑又被书记带着孩子们抓了个现行。第一集真的处处是笑点,我抱着个柚子边啃边看,差点给我笑岔气了;
从第二集开始,老师和学生的足球缘分慢慢展开,每一个孩子的真诚可爱,足球运动所展现的体育精神,每一次比赛的成功和失败,都燃的我泪流不止。
最后教练点着孩子们的名,他们都有着自己光明的未来。
啊~作为半个文娱圈的人,每每看到这样走心的影视剧,我都会很感动,当新一代年轻创作者走上舞台,当这一批观众用自己的喜好投票,热爱生活,回归热忱,心怀信念,脚踏实地,一个献礼剧拍的这么符合年轻人的审美,不故作姿态,不按头矫情,这就是作为一个观众,最幸福的地方吧。
1、电视剧《我们这十年》以文化自信开篇,唐宫夜宴以通过出圈的电视节目开头,以画面和题材吸引年轻人的目的很明显。 2、白百何从小妞走向少妇味,他和娄艺潇扮演的院长都显得年轻,我熟悉的省级歌舞团都是中年以上的人在当家,不知是郑州歌舞剧院领导也比较年轻,还是剧情追求受众的选择。 3、感觉张慧雯和苗苗比较撞脸,当年两部电影出道的谋女郎和冯女郎,或许张冯有些同样的审美爱好。 4、张慧雯应该是戏路不太宽的谋女郎,小巧玲珑眼睛有光,说十八岁都信。 5、上歌领导推荐了舞剧《朱鹮》的成功之路,我在成都看过两次,美尔精彩,但即便是这样头部的市场化案例也不是商业化的优选,而是政府购买成分比较大。 6、不管是小艳还是林蓓蓓这样的省级歌舞剧院首席,如果没有欣赏艺术的土豪,她们的感情波折比较多。 7、会所的歌舞表演比剧场演员赚得多,当然有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大剧主演除外。 8、水月洛神和唐宫夜宴通过电视和短视频出圈,但这并不是剧院最理想的收益。
前海,这个单元拍得太可笑了。。。当创业是过家家吗?!什么导演,什么破编剧。。还有演员的表演,简直一言难尽。柯蓝简直就是灾难,男主角就是个小白,他都不知道自己玩啥呢吧
唐宫夜宴简直是美的盛宴,每一个女演员都好美好灵动,张慧雯真的很适合古装扮相,好典雅,平静叙述自己命运的时候也很容易让人共情。
这一众牛逼的导演和还不错的选角,只要用心,就是好作品。
看了十分钟 非要粤语和普通话交互说对白 莫名其妙
前两个单元都很好,这也是为什么能看到第三个单元的原因。可第三个单元逻辑不清,剧情矫揉造作,太拉胯。
到底什么样三观的人才能拍这种电视剧啊。。。
《唐宫夜宴》郑州歌舞团的舞蹈演员们幕后努力拼搏的故事很感动。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3.5,只看了白宇帆演的热爱单元,这单元拍的还不错。
唐宫夜宴,拍得不错
我好喜欢林蓓蓓的家人,他们用自己过来人的经验劝导自己的孩子不能依附于别人,应该有自己的事业,有这样的父母真的好幸福。
热爱篇很好看 白宇帆演技不错啊
《唐宫夜宴》8分,《热爱》7分,《前海》3分
令人感觉到疲累的命题作文,但是有好些喜欢的演员都参与其中了,还是抱着“不过就11个4集”的想法看完了。开篇<白姐-唐宫夜宴><白宇帆-热爱>的“出众取材+好表演”之后就开始一路下滑,尤其是<前海>真的属于那种“它明明不想拍还拍给你看了”水平的东西,主演尤其辣眼睛;后部分的话就几乎是平实、对于“小”生活的聚焦相对能看,但只要是又涉及到“大”立意就立刻虚假浮夸。<Queen闫妮-坚持>最后拉回一城,在这里大概完爆这三年所有同类题材作品的演绎。试着在抗疫题材之中加入轻松的调剂,祈愿是摘掉口罩;也希望这部剧之后,真的可以成为一丝难得的祝福。
白宇帆演的第二部分“热爱”好热血,给人点亮梦想的人,全身都在发光!
有两个单元确实不错。但好些地方台词就想念新闻联播稿似的。扫黑部分能再敷衍点吗!
林蓓蓓这个角色刻画得很真实,我们是生活在现实的,面对未知的一切总是会有迷茫的阶段,这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是我们通往幸福道路的一个环节。
前两个故事还有点热血可圈可点,往后完全就是狗尾续貂,尤其是一日三餐,拍的是外地人眼中的广东吧,对观众何其傲慢,对组织却一副跪舔的模样。
唐宫夜宴作为剧的开始部分太寡淡了。娄艺潇演技看得我出戏😅😅😅
很高兴能把《唐宫夜宴》放在第一位,而且拍的确实不错,这两年虽然国内电影萎缩,但是电视剧的发展确实精品不少,如果能放的更开一些,种类更多一些就更好了。
第二个故事《热爱》,拍的真好!新疆太漂亮了,一人血书求把这个单元拍成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