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宁可过,也不要“不及”
鉴于我很喜欢Tim Burton,所以想当然我不介意疯狂的故事,暗黑的气息,夸张的表演,诸如此类的东西。Terry Gilliam曾经也是我眼中的一位好同学,因为他有一种近乎发癫的想像力,《12只猴子》一直都在我的“最爱”名单上,当然还有那部Getting Gilliam。其实我一直很像问TG同学一个问题——侬是达利的粉伐?当然导演不像演员,我可以想办法透过网络查到Johnny Depp喜不喜欢吃青椒,却没法从导演的个人资料上知道他是不是着迷于超现实主义。但是看过本片后,我自己在心里写了个大大的“是”字。
除了达利派的艺术品外,这部作品还同时让我想起了一本书——《爱丽丝漫游仙境》,和一部电影——(默默戴好安全帽,穿好防弹背心)《无极》。
想到《爱丽丝漫游仙境》是因为它同这部电影一样,情节之间毫无逻辑可言,可是爱丽丝还有那只贯穿始终的看怀表的兔子来推着她拉着她引诱着她经历过一个个荒唐而有趣的故事,喝下会变大会变小的药,遇到抽水烟袋的毛毛虫,还有扑克牌女王,梦境尽管疯狂毫无逻辑可言,却有一致性,至少好奇、勇敢而善良的爱丽丝的形象被读者认知且记住了。
然而在这部电影中,没有任何一个人物的形象是清晰的。
Parnassu博士吧,你该说他什么好呢?一个爱打赌的和尚,因为坠入了爱河就和魔鬼用未来的子女交换自己的青春,口口声声要救自己的女儿,却在最后一刻选择喝到烂醉如泥来逃避……Valentina吧,这个名字是“强壮”与“活力”的意思,可惜这个小姑娘非但命运多舛,而且根本也无意去争取自己的命运,你说她爱Tony吧我看不出来,她爱她爸爸吧,似乎也不是(至少离开后没有再去找过他)……
Anton的面目还清晰点,当然他爱Valentia,不说出来可以解释为“害羞”,就是个性实在幼稚。Tony倒是唯一可接受的角色了,因为他有三张脸,这可以合理解释他对Valentina的三心二意,对Parnassu的欺骗,却同时也做了些好事(至少有帮Parnassu赢得几个灵魂)
人物形象模糊的电影一般都是牺牲了塑造人物的时间来成全情节。但如前文所讲,本片根本不算有“情节”。尽管设定得很有点浮士德的味道,过程却毫无激荡起伏而言,有很多细节——比如Valentina脚上的链子——都交待得不清不楚。还有老爷子Parnassu的前尘往事有一搭没一搭的乱入,活像在听醉汉讲故事。这可能算是一种风格,就是我个人接受不了这种杂乱无章。
想到《无极》是因为本片有很多存心安排的笑点——比如Parnassu叫Tony戴上个怪帽子,装模作样地“感知”他的名字,而Tonny手上还拿着Valentina叫他拔毛的死鸡——不过影院内没人发笑(说明不是我的笑点问题)。而《无极》则是从头到尾一本正经,观众却觉得伊是成心在讲冷笑话。“想玩幽默而观众不笑”和“想装酷而观众发笑”其实是一样的有问题。而且两部电影都有个“超现实”的设置,不过这点怎么说呢,中国有武侠电影的传统,再加上那些BT情节本身是设定在现实中发生的,所以《无极》那个样子你不晓得他到底应该算是“创意独特”呢还是“造型雷人”。而外国呢,顶多就有格林童话,而且好歹有面“镜子”挡一挡,说明了镜子后面进行的是“欲望选择题”,所以怎么折腾也可以用“想像的世界无极限”这样带过去。不过就是,既然已经是想像了,既然已经没有极限了,既然已经用这样夸张的颜色,和童话里才会出现的情境了,为什么不索性再夸张一点?索性再想得over一点?索性再疯癫一点?
于是这个问题是我问过《无极》的,这里要再拿出来问TG同学——都已经这样了,你何不索性做到底呢?伦敦、大篷车、魔鬼的赌约,都已经是这样的故事,你干嘛把它弄成删节版的《格林童话》,而不干脆就叫大家看原版的呢?——如果是用2D做那些场景还可以叫“别有新意”,用3D做什么做不出来啊!这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想法问题了。
我本来是冲着JD去的,结果丫只露面了大概5分钟,而且从某个角度来看,他跟Heath Ledger长得真像啊~~~就是那口口音蹿出来郁闷了点(为什么Tony换脸之余连口音都要换成美式的呃……)而除了原版Tony之外戏份最多的Tony居然是Colin Farrel,为神马这究竟是为神马l啊啊啊(我对这位同学的颜有生理性抵触)!
表演舞台剧化这个嘛我想是导演故意叫演员尽量演得歇斯底里,不按常理出牌的。不过这也是卡在半当中间——比一般的电影表演当然是戏剧化了很多,完全的不自然,但比真正的舞台剧又还差着那么一口气,还不够夸张。TG同学的资料里写他是英国人(皱眉,我一直当他是美国人),那没吃过猪肉也应该看过不少猪跑了吧,从小耳濡目染,真的要导着“类舞台剧”的话,水平不应该止有这样吧。
2 ) 因果循环,欲望永存,孤注一掷,是赢是欠
豆瓣上对于这部片子的整体评价不高,大多数赞扬者也是抱着对那个四位一体男主角的强烈情感。对此我持不同观点,我觉得影片有明确的主旨,讲故事的方式虽然花哨但是仍然很清晰,而且足以引起深思和共鸣。
信仰,源于畏惧,让人单纯。几世纪前的帕纳索斯博士和他的僧侣们虔诚得说着故事,胸无杂念,因为他们想象中的后果强大到足以他们坚守。几乎所有的宗教依赖的都是人对未知的畏惧感:人在做,天在看,前世今生,等等等等。
突然,畏惧被打破了:停下信仰,世界依然在转,连报应的影子都没有见到。人,是可以有自己的想法的,是可以有欲望的,从此,魔鬼入侵。
只要有欲望,就有交易。凡人都渴望永恒,魔鬼让你几乎没有花任何代价就得到了。你得意了,觉得许对了愿,此生何求?你错了,你只是一步步踏进了魔鬼的陷阱。
得到了永生,品味长长久久的孤寂;渴望短暂的爱情,却要以永远失去的亲情为代价;为挽留那押在赌桌上的赌注,不惜成为魔鬼的传教士,打破人类的畏惧,激发欲望,骗取灵魂!
以上,就是帕纳索斯博士奇幻魔法秀。
东尼的奇幻魔法秀更绮丽一点,那和他的个人欲望更丰富相关,如果说帕纳索斯博士永生,爱情,亲情的是人之常情,那东尼不仅贪图金钱,美色,还有荣耀这些真正令人腐朽的东西。在骗取灵魂方面,博士完全不是东尼的对手:摩登的亮相,煽情的诱惑力,慈善的外衣。
一位位贵妇在极具魅力的东尼(Johnny Depp饰演)的引导下进入了幻境,达到了欲望的巅峰。有些观众对那些女人出来后如痴如醉的样子感到好奇,其实是导演埋下的伏笔。看一下之后东尼(Jude Law)进入奇幻秀的经历就知道了,他爬着梯子青云直上,空气中飞翔着以他为封面的商业杂志,(也就是在那次奇幻探险中东尼的记忆被唤醒了,与其犯罪记忆一起复苏的还有向往高高在上的那种虚荣欲)。这种奇幻还不够美好?那东尼(柯林.法瑞尔饰)之后诱拐瓦伦蒂娜进入奇幻则是达到了欲望的巅峰,先是和梦中情人翻云覆雨,接着立即成为了慈善界的巨星。
故事的高潮也就在这里,幻境的脆弱一触即塌:瓦伦蒂娜她把自己献给了心爱的男人,伴随他步入成功的殿堂,在坍塌的谎言下释放着自己的欲念跌入地狱。她是第五个被骗取的灵魂,但是博士并没有赢,因为这第五个灵魂就是赌注本身。
然而魔鬼愿意再与博士进行一场交易,如果博士能将东尼的灵魂交给他,他就把瓦伦蒂娜还给他。从故事的大结局中,我们看到,魔鬼实现了诺言,博士走出幻境,见到了自己的女儿。
故事结束了,那它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其实不难看出,魔鬼并不是一个绝对邪恶的角色,他所谓的“骗取灵魂”,其实只是向人们展示欲念这件东西,无论是欲念纯真的如帕纳索斯博士,瓦伦蒂娜还是失控的东尼,都要承受欲望的因果报应。只有当人受到欲念操纵的时候,地狱就多了许多收取罪恶灵魂的机会。
我有一定理由怀疑,导演参考过20世纪90年代,日本著名动画导演“今敏”的“盗梦侦探”(又名红辣椒)有兴趣的同志们可以对比参看。由于我对于那部作品的喜爱,才有了评论“奇幻魔法秀”的思路和勇气。
3 ) 《帕纳萨斯博士的奇幻剧院》 :没有终点的异想世界
特里•吉列姆的电影又一次遭到了诅咒
如同因为《妙想天开》与制片方持续几十年的战争,《谁杀死了堂吉诃德》的中道崩殂,希斯莱杰在仅仅完成了他三分之一的戏份时便猝然离世。特里•吉列姆曾想用CG技术来模拟莱杰完成余下的戏份,好在约翰尼•德普(Johnny Depp)、裘•德洛(Jude Law)、科林•法瑞尔(Colin Farrell)三人自告奋勇的加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挽救了该片,但我们也始终没有机会知道影片本来的样子。
重压之下的溃败
背负着希斯•莱杰(Heath Ledger)演艺生涯最后作的重担,《帕纳萨斯博士的奇幻剧院》已于10月16日在英国全面上映,而美国的观众要等到12月25日圣诞节才能看到该片,而且还是点映。联想到出生在美国的特里•吉列姆(Terry Gilliam)在上世纪60年代加入英国国籍,后又于2006年放弃美国国籍,这不能不让人做最恶意的揣测。但其实这只是因为制片地区是英国的正常现象,只不过发行方狮门影业没有做全球同步公映罢了。
我猜想这部电影会得到相当大的两极化评论,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本片存在的意义早已超过了一部单纯的电影。当我们怀着一种极度渴望得到愉悦的心情进入电影院时,可能得到的结果只有两种。一种是感性完全压制理性,极度的渴望让一切都变得美妙无比,如同小时候面对你的初恋情人,心跳加速,四肢功能丧失,大脑完全短路,连舌头都不听使唤了;另一种是苦苦等不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变得无比焦躁,感觉剧情混乱不堪,人物对白不知所谓,已经丧失了观看一部电影的正常心态,结果自然是沮丧与愤怒,骂不骂娘就要取决于个人修养与当时影院的具体情境了。
只看一遍是不够的
因为莱杰的死,我们赋予了这部影片太多的含义,我们渴望得到的太多。谁都希望这部电影能为莱杰光辉而短暂的一生划下完美的句点,但莱杰并不知道这会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他无法做出超出角色之外的演绎,我们这些无理的要求对他和吉列姆来说都是不公平的。
当我第一次怀着极度期冀与渴望的心情去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影片结束,我得到的是失望。这不是一部能极大牵动你情绪,让你心情澎湃的电影。特里•吉列姆不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与彼得•杰克逊(Peter Jackson),讲故事始终不是他的强项,他也从没有专注于此。而莱杰的表演也无法与《断背山》与《黑暗骑士》中的绝代演技相提并论。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这确实是吉列姆十年来最好的电影,莱杰的表演也无可挑剔,是影片的类型阻隔了我们真实的感受。这不是如《断背山》般能极大感染人的艺术片,也不是像《黑暗骑士》一样的有着强力票房保证的类型片,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CULT片。
当我第二次怀着无欲无求的心情去看的时候,我得到的要比第一次多得多,我真正享受到了幽默和异想的乐趣,而不是第一次看时对那焦急等待中显得无比聒噪台词的厌恶。《帕纳萨斯博士的奇幻剧院》如同片名一样,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故事,而是如同一台马戏表演,你能从不同的部分得到不同的观感体验。
与恶魔的交易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Christopher Plummer)饰演的古代僧侣帕纳萨斯博士在雪山里的宏伟寺庙中与下属僧侣一直讲着故事,因为根据他们的信仰,一旦故事停止,宇宙就将终结。而汤姆•维茨(Tom Waits)饰演的魔鬼(Mr. Nick)打破了他们的信仰,并故意输掉赌注让帕纳萨斯博士赢得了永生。
时过境迁到了上世纪初,已经没有人在听帕纳萨斯博士讲故事了,他也沦落到了街头乞讨的地步。这时他遇到了一个女人并爱上了她,已经一头花白头发的帕纳萨斯博士绝望的选择了自杀,而魔鬼(Mr. Nick)这时又与他做了一笔交易,用永生还取青春。代价是帕纳萨斯博士的第一个孩子,不论男女,在他16岁生日那天,魔鬼(Mr. Nick)将把他永远带走。
而现在离那一天只剩下3天了,魔鬼(Mr. Nick)又找到帕纳萨斯博士给了他一个挽救女儿的机会,与他约定谁先引诱到5个灵魂,博士的女儿瓦伦蒂娜(Lily Cole饰)就将属于谁。而“托尼”的出现改变了故事的走向,他率先得到了瓦伦蒂娜的处子之身,打破了赌局。他也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了代价,被帕纳萨斯博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吊死在异想世界。而瓦伦蒂娜则不知所踪。
几年后,孤身一人的帕纳萨斯博士在街头乞讨时看到了女儿瓦伦蒂娜,她已经青梅竹马的安东(Andrew Garfield饰)结婚,并且有了一个小女儿,这次帕纳萨斯博士选择了静静离开……
可称之为精彩的“群戏”
因为德普、裘•德洛和科林•法瑞尔的加盟,本来角色并不多的本片真正成了一场群戏。而在四个“托尼”璀璨星光的照耀下,安德鲁•加菲尔德(Andrew Garfield)和威勒•特耶(Verne Troyer)则成功抢戏。
先说三大替补,三人可以说都是本色表演,从他们身上可以轻易发现以前角色的影子。不知道吉列姆有意为之,还是三人气场太过强大,总之“托尼”这个角色是被彻底分裂消解了。德普在第一个幻境中表现出的是狡黠与纯真,像是Jack Sparrow与《Benny & Joon》中他饰演的Sam的综合体;略显癫狂的裘•德洛则像是刚从《Sleuth》中与迈克尔•凯恩(Michael Caine)的狂欢派对走出来;法瑞尔基本就是真人翻版,最没趣儿的就是他这段儿。明星扎堆的好处是吸引眼球,但观众未免眼花缭乱,期待明星的出现超过了对电影本身的期待。虽然说角色的割裂倒也算契合本片的语境,但还是不由得让人心生遗憾,要是希斯•莱杰能够完成该片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安德鲁•加菲尔德在去年的话题作《Boy A》中已经展现出了他杰出的演技,说他是英国最有前途的年轻演员一点也不为过。我是觉得他比詹姆斯•麦卡沃伊(James McAvoy)强多了,那厮基本只会一脸苦大仇深状。本片的搞笑任务大部分由他承担,而且完成的相当出色,比如舞台上扮演的那个肥婆,娘属性百分之一百。威勒•特耶是另一个让人不得不击节叫好演员,此人最出名的角色大概就是《王牌大贱谍》里的Mini Me了。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能让他如此展现演技的机会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以前大多都是在些屎尿屁电影里打滚,又是个险些被埋没的演员啊。
老戏骨克里斯托弗•普卢默和汤姆•维茨这个半路出家已经几十年的非专业演员算是正常发挥,毕竟留给他们的表演空间并不大。莉莉•科尔则远超一个模特应该具有的水准,值得表扬。
每个人的异想世界都是不同的
大部头的CG场景是本片的另一大看点,可是与即将于今年年末上映的《可爱的骨头》的预告片相比,廉价感油然而生。既然拼成本拼不过,那就只能拼创意了。记得2000年的《入侵脑细胞》剧情了了,不过切马那一幕真是绝赞啊!虽然是copy了英国艺术家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的作品。本片的关键CG镜头基本都涵盖在了预告片里,就是说观看正片时能得到的震感并不大。算得上有些创意就是第一幕异想世界里出现的那些长手的水母,还有帕纳萨斯博士栖身的那个山中寺庙,气势很足,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运镜的功劳。
粗略的数一下当代的异想界大师:大卫•林奇、大卫•柯南伯格、蒂姆•伯顿、彼得•杰克逊,前两位是阴暗写实派,特别是大卫•林奇,对异世界的营造完全不靠CG特效,就算有也是简陋至极,完全凭着精神分析式的剪切手法把我们的大脑爆掉。柯南伯格则从早年不间断的对人体异化的迷恋,到现在完全的写实派,色彩斑斓的CG场景跟他们注定无缘。而蒂姆•伯顿就是玩的最花的,吉列姆介于柯南伯格与伯顿之间,本片的第二幕CG就和《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是同一脉系的。而吉列姆又不同于伯顿那样肆无忌惮的对大块鲜艳色彩的运用,更多的是像在《恐惧拉斯维加斯》和《涨潮海岸》里的那种有些恐怖意味的独特创意。
原载《看电影》
4 ) 请君入瓮,或是大梦谁先觉?
——about《The Imaginarium of Doctor Parnassus》
回想奇幻马戏团Doctor Parnassu(Christopher Plummer 饰)的面部特写,一脸沧桑,外加怪力乱神状,我想象了,原来他的人生是要把肉体过得一塌糊涂,残花败柳,而且还要继续千年。《一一》镜头里初涉人世的洋洋对着外婆的遗容说,我觉得……我也老了。惭愧的说,我也老了,与其一身疲惫奔走在异域奇诡的风情下,我倒宁愿漫步在故乡的小道上,这是态度上的昨日黄花。我乐意老气横秋地去欣赏夹杂些过气面孔的戏剧曲艺之类节目,如今影院里观看既迟到又遭了删减的《魔法奇幻秀》,它会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么?
可以想象,海报上Heath Ledger、Johnny Depp、Jude Law、Colin Farrell四个帅哥的身影捕获了我的眼球,所以我就盲目地入瓮了么?就像杯赛期间怀春的少女撒娇地围在酒吧里宽大的液晶显示器前,她们选择为亚平宁半岛上的先生们欢呼,我只能说,姑娘,我和你的选择都是种未知的可能性:一半是欲望,一半是梦想;或者说一般是魔鬼,一半是圣徒。可能言重了,但就如同一枚银币有它的双面。奇幻秀就是跟你开一个永恒的玩笑:你或许并不了解自己。在世俗的透视镜里face off,它太双面胶了,黏稠得你都认不出自己的本相。
导演Terry Gilliam其实就是这马戏团的魔法师,是现实版的Doctor Parnassu,他铺开了他奇崛瑰丽的想象空间,用他的各种可能性来与你的可能性互动,而你可能像围观在道具前面的贵妇人,踌躇不前,一时还不适应他的独特的表达方式,他的制作似乎和好莱坞电影工业流水线上的产品迥异,甚至有点格格不入到近乎一种挑衅。但是,这个略带点恶趣味的浅CULT故事,无碍于圆你的梦。因为,你对你的生活状态——生老病死富贵荣华以及诸多不如意,无从摆脱。那么,可能,Terry Gilliam麾下的剧中人会用酒精麻痹自己,用奢侈品去转移注意力,甚至是名利的云梯去尝试,富贵如浮云。你也会觉得,在这世俗中苟延残喘,不如来个黄粱一梦,这何尝不是永恒的一种?
剧中,Doctor Parnassu以为世界的转动是有赖于圣徒的祷告,通过诉说永恒的故事,来把永恒继续下去,他甚至为了他的这个莫名其妙的事业,赢得了一个永生。殊不知,这是魔鬼Mr. Nick(Tom Waits 饰)许他的一个甜头,一支罂粟果,一切才刚开始。 Doctor Parnassu,他给世人呈现奇幻秀时,他自身选择的却也是欲望:选择永生如是,选择青春如是。代价,或者说契约、乃至赌注是他可怜的女儿Valentina(Lily Cole 饰)。所以,有着欲望的圣徒反倒是一副落魄状,而Mr. Nick却总能衣冠楚楚(偶尔也会被鸟雀有爱地撒些秽物)地证明给Doctor Parnassu看,你们所谓的永恒故事永远是那么的口是心非。而电影戏剧性的一刻便是Doctor Parnassu翻出一张我们习惯表达为下下签的塔罗牌,旋即她的女儿和他的伙伴奋力救助一个吊在桥墩下的伪慈善家Tony(Heath Ledger饰)——一个在奇幻秀里秀出多张面孔的人格多样化的魅力伪君子。这恰恰又迎合了一个新的赌注的开始:谁最先收集到五个灵魂。此后,世俗的诱惑面前,我们的灵魂所能做出的选择便如同俄罗斯套娃,层出不穷了。
无疑,这个Imaginarium借着颇有些古典的马戏团舞台,配以现代化的技术,在布景中设置一些镜子、布幕和剧场灯光之类的物件,再用固定机位来营造一种舞台感,渲染出华丽和腐烂交织的效果,确实呈现给观众以极大的视听享受。人物的表演上,自Tony入了奇幻秀这个瓮,便有了在情欲与理智、名利与潦倒、虚假和真诚的比对,此间三叶草般展开三张面孔(Imaginarium Tony 1—3):Johnny Depp、Jude Law、Colin Farrell三位花童一如既往地艺术发挥,或者说夸张表演。毋庸置疑他们的敬业精神,然而人物性格间缺乏有效的故事逻辑,比如,现实中Tony要为赎回Valentina的肉身而做出挽救第五个灵魂的努力,颇有杀身成仁的魄力;而入了奇幻秀这个瓮,他的本性却似乎暴露,一个面善心狠的伪君子。那么,究竟他的选择是什么?同样的,在面善心狠的伪君子和真情实意的伙伴间,Valentina的最终的选择是否正是证明:可能,导演的确在故事中贯穿一个在欲望或梦想间堕落与救赎的核。却因为概念先行,电影过程中,人物简单地面具化呈现,带着点支离破碎,像是圣诞老人从烟囱里下去,在节日前夕递上的神奇礼物,讨小鬼欢心,却又是极廉价的。
我揣测,颇多朋友观影,是冲着缅怀一位冉冉上升又转瞬即逝的新星。事实上,比较起《魔法奇幻秀》的肆意的奇幻,个人还是欣赏《断背山》中的隐忍的情感。或许这也正是我将然或已然老态的征兆。我已经不是很注意电影的特效、制作成本了,而更为注重于,电影本身是否表达出了什么一种能让人揪心的东西。这东西可以是朴素甚至带着点笨拙。如同在阅读上,对小说文本的选择,我欣赏法国福楼拜的古典现实主义《包法利夫人》有甚于拉美马尔克斯魔幻主义的翘楚之作《百年孤独》。自然,作为超现实主义的影视作品,《魔法奇幻秀》过于轻巧了,不如《魔戒》史诗般的魔幻,又或是《星球大战》般的科幻,毕竟后两者的表达都有一个硬朗骨架和完整体系。相对而言,《奇幻秀》偏松散了些。有可能导演本来就是要松散地表达他的想象力和世界观,他总是显得那么独特。再遇上Heath Ledger的戛然过世,三个救火男人的临时助阵,使得它的松散有其存在的理由。所以,观看这部电影是否是明智的选择,我只能说,如果看官也觉得人生苦短,尽可入瓮,使出一记绝招:大梦谁先觉?
5 ) 选择。
1.其实从警察那儿开始,以后的选择就亦正亦邪了。甚至,某种程度上,魔鬼的选择可能更本性、更勇敢、更自由[比如lily最后的选择]。现实里也是如此,很多选择,无所谓好坏对错。我们永远没办法用简单的是非道德来评判丰富多元的人性,更无法预知每个选择带来的后果。或许正是这种无法预知,才让生活变得有颜色吧。重要的是,不管选择什么,都要懂得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其实神和人一样。都有缺陷。会迷失在自己制造的游戏里。
愿能正视它。
愿不惧怕。不羞愧。
愿所有人都能选择自己真正想要选择的选择。
死而无憾。
3.片子稍稍嫌乱。有堆砌元素的倾向。
6 ) 三大型男救场也无法挽回它要随希斯·莱杰而去
一部不知所云的奇幻片,去看的理由只有两个:希斯·莱杰的遗作,约翰尼·德普、裘德·洛、科林·费勒临危救场。如果称得上意外的话,见到安德鲁·加菲尔德勉强算个惊喜,虽然我并不喜欢他在《社交网络》里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样子。
对于一部奇幻片来讲,要求它的情节讲求逻辑是有点强人所难,但我的要求并不高,只要两个字:靠谱。情节可以荒诞离奇,但贯穿情节的人物所思所行必须立于现实,尤其是撑起其饱满性格的人性,不能跳脱于一个“真”字。
本片前半段尚属靠谱,只是情节拖沓无聊而已,最让我不适的就是科林·费勒个性大变那段,前面三段我们看到的男主角是希斯·莱杰热心力挽狂澜的样子,是约翰尼·德普绅士风度的样子,是裘德·洛狼狈仓惶的样子,主角正人君子的形象是无可撼动。但到科林·费勒这里,性情大变毫无征兆(纵然有铺垫但明显未做足),我们便看到前一秒还彬彬有礼热心公益的绅士、慈善家转眼间变成一个面目狰狞的衣冠禽兽。
不错,突转与发现是戏剧中常见的创作手法,影史不乏有成功案例,就拿最近的《黑天鹅》来说,足够处心积虑的铺垫,足够蓄意为之的误导,足够情绪的酝酿,才换来最后情节突转时震颤人心的跳动,虽是突转,却给白天鹅的毁灭与黑天鹅的涅槃以顺理成章之感。
最后,女猪脚莉莉·科尔那张脸真吓人,像中世纪油画里失真的洋葱脸、蒜瓣口的丰腴贵妇,也像SD娃娃,反正不像真人。建议还是回到你那梦幻的T台吧,你以为大银幕主要扭扭腰肢摆摆臀就能混得开吗?
——2011.1.29
MASTERPIECE
我看不明白他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穿过帕那索斯的魔镜见了Heath Ledger最后一面。这次真的是最后一面了。PS:当时是影片拍了一半希斯不幸去世,只有临时改写剧本找来三个巨星男演员救急顶替希斯...
其实三星就够了,多加的那颗是为了希斯莱杰的~
希斯莱杰、德普、发线君、科林法瑞尔……Lily C,你你你你圆满了!不过这电影跟《格林兄弟》一个毛病,故事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直接导致所有角色集体花瓶了,实在是浪费了这个史上最豪华逆天的cast啊!
故事一点儿不好玩儿,里面Show,Lily Cole,还有变来变去的男星们很好看.......
最后一次在大屏幕看你
For our friend, Heath Ledger.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中国银幕上看Heath Ledger
别看avatar了 看这个吧
帅哥,请抓紧白西装的裤腰带,别让他掉下去!LilyCole的胸!裘德洛那段的报纸,西藏,亮了。【no more choices】生命中充满选择,选择与魔鬼打赌,选择撒谎,选择诱惑,选择地狱,选择甲乙丙丁,选择结婚生子家庭生活,选择孤独终老,选择占有,选择离开,选择让她自由
奇幻秀,希斯第一场,德谱二,西恩三,科林四
给我个英文版吧...
很有想象力,色彩缤纷的一场盛宴.可惜剧情冗长,有些部分可有可无,节奏偏快. 可是冲着heath ledger和johnny depp的精彩演技,还是值得一看的.
我说希斯莱杰怎么长得那么像约翰尼德普啊原来那就是约翰尼德普, 我说约翰尼德普怎么长得那么像裘德洛啊原来那就是裘德洛=.=
喔~~ 看不下去的剧情。
看完才知道原来用JOHNNY DEPP和JUDE LAW是因为Ledger只拍完了一半……LILY虽然有点胖 但真的很像画里走出来的美人儿
罗嗦的很啊!特效也不是很好,英文发音好诡异,含含糊糊的....结尾的镜子里那一段感觉很精彩,片子中也有很多视觉非常赞的场面。片中有很多恶趣味的镜头!
1.希斯莱杰太令人惋惜...2.Lily Cole is absolutely stunning!I'm almost in love with her...
导演你就装吧,Heath,在我心中你最后一个角色还是那个张狂的小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