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重看龙子太郎
在感冒的夜里复习龙子太郎,我知道这是自找活该的意思,假如哭泣无助于治疗感冒。然而不能忍。明知某事对自己不利仍然会义无反顾的做下去,这就叫做,爱。
这么有爱的片子封存记忆中很多年。能想起的,是太郎和奶奶相依为命,是太郎妈妈因为偷吃公社大队的鱼变身为龙,是太郎历尽千辛万苦寻母被坏老太婆骗,是最终感天动地龙妈妈重获人身——而且是个裸体女人。小孩子对这个印象太深刻了,毕竟那时候我们电视上没出现过裸体的。
这次复习,补上了很多记忆中模糊或丢失的情节,并且领会了很多知识点:
一、原来太郎有个女朋友/准女朋友,濒死之际女朋友救了他。关键时刻要有你可以依赖的人做底。
二、太郎有一百个人的力气,但更重要的是有良好的兽际/鬼际关系。出来混这个是必不可少的。
三、红鬼是热爱艺术的小流氓,黑鬼才是真正黑社会恶势力。分清目标和层次,对于后者要消灭,前者要团结要争取。
四、地主老太婆机关算尽太聪明,最后被太郎将了军。不要欺负老实人和小孩子,因为不知道他们能爆发出多大能量。
五、水蛇帮助了太郎,但也欺骗了太郎。人是以自己利益为先的,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六、太郎一路上不是光想妈妈,而是关注民生,思考解决方法,提出了决堤灌溉的真知灼见。心怀大志方成大事。成大事者天亦助之。
七、龙妈妈死了人妈妈活了。永远不要绝望,万事皆有转机。如同基督山伯爵里所言:Wait and Hope
还有个特别发现之处,小时候一直以为山中女巫是要吃掉太郎,现在看起来,好像不是的,她是要太郎给她做面首。啊呀呀,到底是日本片,给小孩子看的还这么黄。
我从奶奶讲述龙妈妈自挖其目给太郎吸吮时开始哭的,就一直泪眼朦胧的哭到了最后。太郎妈妈复活了,引水灌溉成功了,老百姓要过上好日子了,我的童年情结多少得以满足了。早上起来我的感冒加重了一倍多。
2 ) 怀旧多一点,结果发现真好
原意是纯怀旧的那种,结果觉得那时候的东西真的可以,无论从画面还是教育意义来说,都是可圈可点,其实优秀的东西真的不会落伍的。
3 ) 该给谁看?
很小时很小时看过,现在没了印象,想了想就下了重看。
哎,要是我将来结了婚有了孩子,这片子我绝对不会放给他看。为什么?很简单,龙子太郎太莽撞没脑子,我可不想让孩子思维这么简单;而且这孩子老是在牺牲身边人来成就自己的事,难以想象忽略掉最值得珍视的身边人会是什么样子,绝对不能养成这样的行为习惯。
不顾及年迈的奶奶,只知道自己去玩;想找妈妈就一下子跑了,没个计划安排的;还爱轻信他人,差点被红鬼吃了,还不吸取教训又被财主骗了;知道财主婆骗他,也不动动脑子,忍耐几天把稻子打好再说,背着一大捆稻子方便,还是背着一大堆谷子方便?光想着湖水流下去好灌溉庄稼,却没想到大水冲下去可能会造成一场灾难。
还有很多小细节,传达的思想不对劲儿,就不一一列举了。难怪小时候看过没印象,选择性遗忘啦。相较之下,还是国产片好看。
4 ) 儿时的回忆
小时候看过好多动画片,其中印象深刻的除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天书》等一系列作品外,就数日本的动画片了。
当时很小,不晓得中国外国,只知道好看不好看。
龙子太郎是很小时候看得,最近又找来看了一遍,还是很好看。
另外,很喜欢《阿尔卑斯山上的少女》,好像是小学时放暑假看的,可剧集还没结束,就开学了,所以一直有个遗憾,没能看完这部片子。
后来在网上找来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
现在认为那是我最爱的动画片——包含了儿时的梦想和遗憾!
5 ) 龙子太郎
2017-4-27 20:50
#老电影# 《龙子太郎》(1979)。
很多人儿时看过的第一部进口动画。 而《龙子太郎》也的确是中国正式引进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宽银幕动画片。它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松谷美代子根据民间故事写成,东映动画公司于1979年将之制作成彩色动画片搬上银幕。
小时候看的时候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变成龙的妈妈了。巨龙从湖中出现那一幕震撼又凄美。
长大才知道这部动画的中国配音阵容,今天看来上译厂丁建华、刘广宁、于鼎、毕克、邱岳峰、赵慎之、李梓、施融、尚华这样的顶级配备,完全不亚于一部进口大片。
晚饭前重温一遍经典,依然如久远的儿时那般哭了个痛快,尘封的记忆中懵懂的感动在30年后又一次听到这么多熟悉的声音那一刻苏醒,昨天,永不再来[泪]。
6 ) 现在回过来再看“龙子太郎”
在我的记忆中,仅有过一次看这个动画的记忆,而且也不是很完整的,大约是从龙子太郎给那个地主婆干活开始一直到片子结束,以后就再也没有看过这个动画了,至于更早的时候有没有看过我已经记不得了。而这一次偏巧和我看《小龙人》的时间比较接近,也让我记住了小龙人中的一个片断:小龙人坐在电视前看电视,而电视上放着的正是《龙子太郎》(虽然电视的画面看不清楚,但那一句“河里有盐鱼……”的声音却是非常得清晰,让我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如此一来,我对《龙子太郎》的记忆就和《小龙人》捆绑在一起了。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两个作品都是以“寻母”为主题,而且两个作品都和“龙”有莫大的关联。
由于之前龙子太郎离开村子前的那一段我没有看过,这次重温的时候却让我发现了贯穿整个影片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龙子太郎这一身力气的来源,而且知道了这个龙子太郎使出这样力气的条件——必须是要想着为别人办事,才能使出具有一百个人的力量。龙子太郎背走堆积如山的粮食那段,是我对动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记忆,而那地主婆恐怕是八辈子也没想到他能把这些粮食全部背起来,现在想起这段感觉这些粮食是龙子太郎应得的,毕竟这是他靠自己的血汗换来的,更何况他的目的是要把粮食分给乡亲。还有一段记忆是龙子太郎被雪覆盖后,被马给找了出来。最后也是印象最深的就是龙子太郎见到已经变成龙的妈妈时的情景,现在看到这段,感觉当时正在怀孕的母亲把三条鱼都吃掉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她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只有区区的三条鱼而已,要是多了的话,也许……),而且对于当时村民来说也是容易理解的,然而偏偏上天不容,她只能接受惩罚……
至于有些人提到的动画中包含的所谓“裸体”场面,毕竟并非是属于那种性质的,再加上我当时对这方面偏巧少一根筋,看的时候几乎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之前大体粗略了解了一些日本民间传说的故事,现在再看这部动画时发现其中的一些地方其实是有典故的。比如已变成龙的妈妈牺牲自己的眼睛来养育龙子太郎这点我以前是看过和这个相似的传说的,片中还出现了几种日本传说中的怪兽,像红鬼、雪女等。记忆中,类似的感觉我在看《千与千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
1.日本人模仿能力强,开篇水墨浓浓的中国味。2.中国版的《宝莲灯》,情节是儿子救妈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3.但日本人除模仿外,骨子里变态。其一,小萝莉的笛声诡异悚然。其二,结尾处妈妈裸体并正面镜头,受不鸟。4.这是1979年作品,现在看起来反而超前。
我看电影喜欢看原声配音,动画版也不例外。有幸下载到TLF制作的4配音版本(日语、英语、台版国语、大陆普通话)。虽然上译配音确实经典,但还是更喜欢日语原声。画面细腻优美,尤其是山水画一般的背景。看来日本在70年代已把我国水墨动画的风格学习去了。裸体画面令人吃惊倒也自然不做作。
日本的沉香,呵呵,不过他救母的方式伟大多了
我小时候看的一部超喜欢的动画片,找了十年了。
当时幼小的心灵被唬唬得不轻呀,以至于20年后还心有余悸~~
小时候看了哭的哇哇的。那个龙的造型很cult啊。重温的时候发现日本没有剪刀总局,给小孩子看的片子居然露点和勾引这么重口味。。。
“白色的夹裆”裸体的女性,小时候看得我目瞪口呆。有一天在幼儿园我还突然想到我妈妈成了龙怎么办于是感到很恐慌。据说“1979年引进,1981年又在中央一套播出,是中央台80年代播出的第一部日本动画电影”。
重看一遍,被最后太郎妈妈的裸体惊到
给小朋友看的时候,还是打下马赛克。人设、场景都不咋的,但导演通过剪接使得画面生动了起来,这点是难能可贵,也是我所欣赏的地方。--短评《龙子太郎》『Tab』
小时候听鞠萍姐姐讲过,没想到画面这么血腥色情!
日本水墨动画,非常美观,画面之豪华堪比上美的作品!(本片也是我国第一部引进的动画电影,由丁建华、刘广宁、金琳等人配音。)
小时候当恐怖片看,越长大越觉得好看,恐怖的地方其实也好幽默啊。
小时侯(好象是三年级)在电视上看到的,非常经典,老头子说他也看过,工作后终于又看到...
小时候看,觉得还挺恐怖的。很诡异的一个神话故事。
小时候看的时候哭死了..其实也没什么印象了..只记得一条龙变成一个女人的镜头..后来常常想起来..今天找碟来看了一下..我想原因可能是当时妈妈没有穿衣服......那个山姥姥也多恐怖的......
大尺度之作。。。童年啊。。。
小时看过小人书,电视只看过一段,Taro.the.Dragon.Boy.1979.DVD.5Audio.x264-Topaz 18.96G
水墨画风一直是墨子的最爱;故事框架和《千与千寻》略有相似,却相比那片不如。不过又忍不住想起白天刚刚看过的《兔侠传奇》,然后相比较看来,本片还真是创意无限,棒极了!
1979国际儿童年纪念作品、不拘小节地有不少儿童不宜的镜头和情结。人设和作画监督由夫妻档小田部羊一&奥山玲子担当,小田部羊一出生于台湾台北,与高畑勲、宮崎駿同期进东映,关系也相当密切。背景是水墨风格的,而水的表现近似浮世绘,非常漂亮。千与千寻中的白龙应该与此有相当渊源吧!?
改革开放后引进并公映的首部外国动画作品,从电影院“转战”电视荧屏的第一部外国动画片。很多人的童年回忆,我小时候没看过。上译厂配音。动画中的善最为动人。无论是一路寻母途中帮助穷苦百姓的大郎,还是用眼珠哺育孩子、撞通水渠的龙母。丰腴的母体很有视觉冲击力。类似中国水墨画的画风十分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