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第一,不要过于自信。 第二,只有自己能够原谅自己。
《催眠大师》,原名《催眠档案之彻夜未眠》,是由陈正道执导,徐峥,莫文蔚等主演的剧情片。影片于2014年4月29日上映。影片讲述了知名心理治疗师徐瑞宁和棘手的女病人任小妍之间发生的故事。另外,该影片同时是2014年第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闭幕影片。
打败一个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其最引以为傲的地方击溃TA,打垮其长期以来特定的矜持、自得与骄傲,才能破除其心防,令其袒露胸臆,对心理医师而言,这样也最方便给病患作新的心理建设。所谓不破不立,片中的众人对徐瑞宁正是这么干的。他们收效的基础便是来自徐瑞宁对自己的催眠术和心理诊疗的绝对自信。
国产悬疑片也能如此精彩,剧情慎密节奏把控恰到好处,挺好的。
2 ) 离经典只差10分钟
很久以前,看过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在书写戏剧史的同时,应该写一部观众史。因为观众的诉求和接受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戏剧的形式和内容。某种程度上,这也是目前内地电影始终难出经典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一流的观众,所以没有经典的电影。
我所在的Z城是内陆省会城市,常去离家10分钟的保利看电影。近两年电影上座率越来越高,影院观众们各种匪夷所思的反应经历了很多。就近期而言,听到过《白日焰火》散场时一片骂声,“啥求片啊,啥求都某看懂!”听到过《大闹天宫3D》散场时的溢美:“得劲,这片不赖,看类可爽!”每每此时,就特别郁闷。时间久远一点的,《风声》略显拖沓的结尾解密后,我依然听到身边有女孩子疑惑地问:“咋回事啊?”《1942》的片场,时不时爆发出的一阵阵笑声。
观众史其实是个大话题。今天只说悬疑片观众的培养。
豆瓣评分在我看来是很靠谱的,悬疑片7分以上,一般都值得一看。5分以下的,绝不必浪费时间。但事实是,豆瓣评分很可能也只代表了一小撮。豆瓣用户,尤其是长期为电影打分的用户,多是进行过有意识的观影自我培训的观众,并不能代表广大观众。比如豆瓣用户普遍评价《催眠大师》最后的十分钟解密太拖沓,没必要,拉低了影片的逼格等等,但在影院中,大多数观众其实非常享受整个解密过程,放映厅充斥着恍然大悟的声音,让已经看到不耐烦的你觉得势单力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这十分钟必须存在,作为一个悬疑片的中高阶观众,你必须忍耐。
《催眠大师》确实是一部做的很精致的悬疑片,场景道具认真有质感,表演很流畅很优秀,彻底甩掉了以往国产悬疑剧的山寨感,绝对不是烂片,甚至说得上好片,我本来要打三星,但是由于激动为徐峥装B的前半段加上一星。但是四星确实有些过誉了,尤其是对于最后十分钟。
其实距离经典,也只差这十分钟。
1、 废弃情节。玻璃弹球和午夜公交的故事,非常精彩,剧情到达中间的时候,这两个故事与莫文蔚的经历缝合上了。但是剧情反转后,莫文蔚的故事变成了捏造的病历,两个故事于是变成了废弃的情节。这一点很令人遗憾。因为观众用了大量的时间投入的两个故事,与最终的结局不相干。这难免有种被骗的感觉。故事可以是假的,像《盗梦空间》,通篇都是假故事,但是没关系,只要情节间存在必然的,真实的联系,观众就喜欢骗局。窃以为,如果玻璃弹球和午夜公交的故事里,嵌入一些徐峥潜意识中的意念和内容,对后来的反催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是比较漂亮的情节了。
2、 过度解密。反复的闪回镜头,和冗长的讲述,这种解密在《风声》中就已经见识过了,时隔数年,《催眠大师》还是没能迈过这个坎,似乎必须事无巨细的解释,才能填满剧情的空白。“留白”本是中国艺术的最高智慧,可是中国悬疑电影就是难以领悟,非要给观众一个反复讲述的确定答案。像《禁闭岛》那般从两个逻辑分析都完美无缺,给人留下无尽讨论空间的悬疑神作,我们不知道还要期待多久。
3、 情节割裂。徐峥的逻辑(孤儿任小妍的故事)和莫文蔚的逻辑(杜绝酒驾宣传片),是撑起本片的两大支点。但是这两段逻辑搭建的情节有些割裂,在徐峥逻辑的故事中,除了莫文蔚手指刺破的一点梗以外,没有另一个逻辑的介入。所以在剧情后来突兀的转为另一个逻辑时,观众有一种跌落的感觉。从阴阳眼到酒驾宣传片,真是逼格降低了好多啊。其实这个事情也容易解决,两个逻辑咬合交错,将一些镜头情节穿插一些就行了。比如最后莫文蔚被催眠后,在奔跑中撞到吕中扮演的教授,问她:“你为什么在这里”。这个桥段在解密时才出现,实在是浪费了。如果在最终催眠任小妍的过程中就出现的话,应该会更好。诸如此类的镜头用个3-5个,就能将两个故事交织在一起,最后不至于心理落差太大。
上述三个问题其实不是给《催眠大师》挑刺,相反是红果果的赞美。因为一部悬疑片能让人为它写这么多技术分析类的文字,就已经是成功了。
当然,我们期待国产悬疑片能迈过这个“最后十分钟”的坎,成为经典。但综上所述,这“十分钟”的跨越不仅仅是制片方和导演的责任,而是要和广大观影者的接受心理一起跨越的关卡。电影观众的培养和自我训练需要时间,所以我们就一起等待,一起成长吧。
3 ) 从催眠专业的角度深度解读电影《催眠大师》
今天电影催眠大师上映了,凑了个热闹,第一时间看到这部电影的公映,以国产电影的水准,应该算得上一部‘好电影’了,悬疑+惊悚,不仔细推敲的话,应该是勉强达到了观众的期待值。同时,电影里运用了大量的催眠理论和催眠技术,并且做了艺术的夸张,相信一定让很多观众迷惑,怀疑,不解,让人感觉玄之又玄,虚之又虚。本文,笔者就根据所学的有限的催眠知识,免费给这部电影做一次答疑解惑,也尽自己的一份力解除电影对于催眠术的误导。解释过程尽量做到不剧透吧,免得被喷!
首先科普一下催眠的几个深度,最广泛接受的划分方法是将催眠程度分为六个等级:
第一级催眠深度:小肌群受到暗示被操控,如暗示被催眠对象眼皮睁不开或嘴唇张不开,被催眠者受到暗示无法睁开,被催眠者不感觉被催眠,觉得完全清醒,这阶段已经可以做到减肥、戒烟等心理治疗了。
第二级催眠深度:大的肌群受到暗示,如手臂无法抬起或无法落下。此时被催眠者更加放松,也更加专注与催眠师的指令。
第三级催眠深度:可以完全控制所有的肌肉系统,产生数字阻滞。如无法从椅子上站起来,无法走路,无法说出某个数字,但并不是忘了那个数字,临床催眠师的大部分工作,一般在这前三个等级之内。
第四级催眠深度:开始有失忆现象,被催眠者可以遗忘掉自己的名字,地址,某个数字,并可以产生痛觉阻断,可以做一些手术,拔牙、开刀等。
第五级催眠深度:开始产生梦游状态,产生正性幻觉,可以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是真的看到,而不是想象出来的)。
第六级催眠深度:更新的梦游状态,可以产生负性幻觉,看不见,听不见,确实存在的事物或声音,如暗示被催眠者看不见别人的身体,只能看到头部,那么他就只能看到一个的头。
在影片《催眠大师》中到底达到那个深度,也有人在争议,有人说三级,有人说四级;我认为,至少达到了第五级催眠深度,甚至是第六级,因为被催眠者已经完全不认识自己很熟悉的人(具体情节电影中会交待,此处不详细说的话要剧透),用自己的幻觉代替了现实,这已经完全超出了想像的范畴了。但大多情节中出现的现象达到前三个等级就可以完成,如回忆起以前自己想不起来的事情,跟想象中的人进行对话交流(这在催眠治疗中十分常用,实质是跟自己的潜意识在交流)等,另外,演员在在催眠状态下的表现也符合催眠的状态,如,莫文蔚在催眠状态下产生的眼皮跳动,快速动眼活动,肢体放松,泪水增加,眼白部分变红等等,说明剧组确实注意到了催眠状态下的细节,大家在观看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最意思是影片中使用的各种催眠技术,种类繁多,甚至可以作为了解催眠技术的一个入门教学了。
先说直接催眠法的技术,首先是眼睛凝视法,影片中使用的道具是怀表,用它的好处是让被催眠者不仅可以凝视重复的摆动,还可以听到单调重复的滴答声, 从而快速导入催眠。影片中的用的凝视法并不限于盯着看怀表,还包括催眠师的眼睛,烟头,笔尘(沈医生在试图催眠徐瑞宁时所用到的)等等,让观众感觉处处有催眠,防不胜防。
其次是联想法导入催眠的运用,通过让被催眠对象在头脑中产生想象的画面,进而引导他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这个想像的画面,既可以是对象凭空创造的一个形象或场景,也可以是过去记忆中的的一个场景,这种方法在影片中使用的次数也非常多,如果有兴趣,大家在观影过程中也可以注意一下。
再次是反复加深技术,这种技术的做法就是不断引发被催眠对象唤醒,再不断地导入催眠,从而让对象进入更深的催眠状态,影片中徐峥和莫文蔚不断的互相催眠,又不断的唤醒,再不断的进入催眠……实质上确实使用了这种反复加深技术,不知道是剧情的需要,还是编剧越催眠技术的特意安排。这也是我很喜欢用的一个技术,效果很好,在催眠中,把对象唤醒调整下身体的姿势,反馈一下感受,接着再导入催眠,可以避免被催眠对象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造成的肌肉疲劳。
然后再说一下间接催眠,这是影片中让观众感觉比较玄乎的地方,在影片中叫做清醒催眠,也有人叫做隐性催眠;就是让人在清醒状态下,通过交流谈话或者环境暗示,让对象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催眠状态。整个影片框架也是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搭建的,为了让观众了解这种催眠技术,影片还特意让主人公对这种理论做了一个讲解,给剧情的勾画做了一个铺垫。如,影片中多次用到了环境的暗示,通过水,声音、光线等,或某一个词语(如影片中用到的“船长”),让对象不知不觉中产生联想和回忆,从而再进一步导入催眠。
另外,影片中有这样的一个比较的高级催眠技术是:混乱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一些异乎寻常的语言,动作,表情等,让被催眠对象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的信息,造成信息过载,引发神经失衡,触发战斗或逃跑反应(Fight-or-flight response),绕过对象的意识评判区,从而导入催眠。仔细分析一下,影片中一直在使用这种技术,如,影片中心理咨询室故意布置得非常怪异,无形中给予被催眠对象一些混乱;催眠师故意把怀表掉在地上,也是一种混乱;来访者任小妍怪异的心理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混乱,突然去拨弄钟表指针,突然把水泼出来等都是一种混乱技术的应用,以及从其他咨询师传来的大量信息,也加强了这种混乱,所以,对象没有理由不进入催眠状态了。
当然,能把这种隐性催眠技术运用的如此娴熟,绝非等闲之辈所能及,我想,即使催眠大师艾瑞克森还在世的话,也未必能做到。
现在问题来了,现实中,到底有没有可能做到影片中那样的催眠?我的答案是,有可能。但前期必须做大量的铺垫工作,我不可能在一次咨询过程中做到这样的效果。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另外一种心理技术技术,这就是“心锚”的建立。所谓“心锚”,就是人的内心某一心理状态或行与另外某一动作或表情之间的锚定,它的基础是条件反射。比如开车时看到红灯就不自觉的踩刹车,这就是一种“心锚”。影片中,被催眠对象,一看到有节律的“一,二,三”运动形式就会被催眠,如听到数数123,看烟头有节律的3次一熄一灭,三次晃动水杯,拨动三下钟表针等都能迅速地导入催眠状态,要实现这种简单的瞬间催眠,一般就需要“心锚”的建立,而建立这样的“心锚” 一般还得在催眠状态下,所以这样的“心锚”又称为“催眠后暗示”。
看完影片后,观众还可能有一个担忧,担心自己会不会像影片中那样,某一天被不知不觉的被催眠、被控制,从而说出自己不愿说出的事情,作出自己不愿做的事。其实,大可不必担心,首先,能做到这样快速隐性催眠的催眠师少之又少,凤毛麟角,即使有,也早忙着去某个商业机构都赚大钱去了,恐怕也没有时间闲的蛋疼催眠你玩吧;其次,人在催眠状态下,潜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强的,一旦有人要求你做违背个人意愿的事情,很快就能从催眠状态下次苏醒过来。
调查显示,很多普通大众对催眠有很深的误解,认为催眠可以控制人或者让人失去意识进入昏睡状态。因为催眠术早期多用于巫术和宗教等,让它蒙上了一层迷信和神秘的色彩,影片的播出,也可能让许多人加深了这种误解,所以普及和了解一下催眠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实,任何一种催眠状态在平常生活中都出现过,如在睡觉即将清醒或快睡着的时候,突然身体无法动弹,出现‘鬼压床’的现象,就是一种催眠状态;人在某个极度的悲伤或恐惧情绪状态下,眼前突然浮现某个人,就是一种正性幻觉;又如某小美女穿着超短裙去玩,回到家发现青一块,紫一块,什么时候碰的都不知道,这就是一种催眠麻醉状态;有时候时候拿着钥匙找钥匙,拿着电话找手机,或某个东西明明就在桌子上就是找不到,看不见,这就是催眠状态下的一种负性幻觉;所以说催眠一点儿也不神奇。
最后再回答一个问题,催眠术可不可能被用于犯罪?答案是可能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是一把双刃剑,历史上也确实出现过催眠犯罪的案例,如着名的“海德堡事件”,所以不要轻易找不熟悉的催眠师进行催眠,进行催眠之前最好对催眠师进行一个调查了解,既有利于对催眠师产生信任更好地进入催眠状态,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被催眠了,不知不觉中时间都这么晚了,哈哈哈!有些东西可能说的还不是太清楚,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在下面留言,也可以加我QQ:315678525。(吕艳朋,2014年4月29日,于济南宝华苑。)
4 ) 小心被催眠
今年2月份就听到一位做后期的朋友说陈正道的《催眠大师》很不错,不同于他以往的电影,这位朋友是我很相信的一个朋友,所以抱着期待一直等到今晚看完《催眠大师》,果然是一部精彩漂亮的好电影。
我一直不太相信催眠,但并不影响观影,就如同看《盗梦空间》时不相信人能被inception一样,但你得明白一句话,当告诉你别想大象时,你脑子里一定会出现一只大象。
《催眠大师》也是这个道理,影片其实并没有打高智商主题,因为想要理解影片并不难,所以不会存在看得懂看不懂的问题,观众要准备的,就是接受人能够被催眠这个概念。
不说剧情,因为不能剧透,乐趣要留给观众自己去发现,但剧情上的设置是真的令人惊喜,基本每场戏都在埋线索,这些东西当你看完电影之后回想,会发现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影片在美术、道具上同样也下足功夫,徐铮所在的心理诊所很复古,但一些道具后很后现代化,地板、摆设等等也有很强烈的心理暗示。
再夸一下影片的音效,真好啊!不愧是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音效设计得主赵楠,无论是徐铮办公室的空间感,还是玻璃球掉在地上的惊悚感,或者是比较紧张时的音效,都能把观众更深的带入到影片中,身临其境,抑或汗毛竖起。
最后说一句,可能很多人会把这片子和《盗梦空间》比,其实没什么可比性,除了音乐有些相似之外(对不起我是听了《盗梦空间》原声上百遍的人),影片的叙事风格、故事架构都与盗梦空间不同,所以观众可以放心看,大胆猜,反正,不看到最后不知道结局。
5 ) 给你三个理由去看催眠大师
曾几何起,国产小成本商业片往往意味着漏洞百出的剧情、毫无名气的卡司和不忍直视的画面,几乎成了烂片的代表。然而此片打破了这一固有印象,确实是近年来少有的良心电影。此片有三个优点,值得对国产电影还抱有一线希望的观众去掏钱支持一下,简要叙述如下。
1、在剧情合理的前提下开始尝试更复杂精巧的叙事结构。
所谓“烧脑”、“解谜”其实名不副实,此片对智商其实并无太高要求,正常观众完全可以理解剧情。而事实上,故事本身不过是一个相互催眠且结局反转的故事,观影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观众应该能猜到一个大概,这也不是我想夸赞的。我真正想夸赞的是,本片虽然是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但讲述故事的过程却一波三折,颇有听马三立老师相声的感觉,整个影片对叙事节奏的把握、惊悚气氛的渲染和悬疑的层层递进都做到了以往国产电影不曾做到的地步。虽然前半段莫文蔚入场的节奏稍显拖沓,但中段和结尾把握的相当好,张弛有度。我本人偏爱那种在方寸之间腾挪辗转,极尽变化之能事,能充分体现编剧和导演匠心独运的类型片,本片虽不中,亦不远。在主线剧情上,徐峥和莫文蔚其实一直没有走出那个房间,在这样一个密闭狭小的空间内完成了这样一部带有反转、悬疑和惊悚的影片是难能可贵的。更可贵的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剧情合情合理的基础上的。本片逻辑缜密,无明显破绽和硬伤,充分体现了编剧正常的智商水准和对观众智商水准的尊重。这在脑残遍地,奇葩众多的国产电影市场,简直就是夜空里闪亮的星星。
2、引入了新鲜的题材,证明我们在电影院还能够看到除了情情爱爱和家仇国恨以外的东西。
国产电影市场的一大特点就是爱抄,一旦一部电影火了,立马100个同类型电影跟风上马,其中99%还模仿的很拙劣。于是乎我们在当下的电影市场就只能被迫而又无奈的去遇见各种西雅图,去致你我他妈的青春。本片正片开始前大概有七八部其他电影的预告片,我记得有一部是枪战、一部是喜剧、一部是主旋律,一部是爱情,还有一部没有鬼的鬼片。为免被查水表,我就不黑它们了。但是,假如一个像我这样的观众,已经看过500+的上述题材的电影,已经审美疲劳的状况下,我还能看什么?就像你已经吃腻了热干面豆皮油条包子,还能不能对老板说来碗豆腐脑呢?
这部影片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催眠虽然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概念,但在国产电影里作为一种核心主打元素想必不多,本人看片不多,不敢说国产电影首次,但就我个人观影经历而言是第一次。本片的主题其实是一个很平常的主题:关于救赎与原谅。然而包裹在【催眠】这样一个新的外衣下,反而让人耳目一新。如今的电影,桥段被用烂,颠覆性的创新很难,于是新瓶装旧酒也不失为一种微创新。至少,这种尝试给当下的电影市场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原来悬疑剧可以有这样的题材,原来惊悚剧可以这样拍。很早之前我吐槽过这样一句话:想看一部不脑残不做作接地气的国产商业电影很难,而想看一部不脑残不做作接地气且没有床戏的国产商业电影更难。现在这部电影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预测后面立马会有10部以上的跟风之作,不妨拭目以待。
3、画面和特效开始为剧情服务,不再喧宾夺主,最重要的是——不靠3D骗钱。
广大国产电影的观众想必深受3D之苦:坑爹的画面,除了字幕3D,其他都不3D;昏暗的光线,带上眼镜,眼前的世界陡然一暗;高昂的票价,本片3D,团购的请多加10元。更别提近视眼镜外还套一个眼镜的痛苦了。这些都是拜无良的国产电影所赐。我本人一直坚持认为,除了A片,80%的电影根本不需要搞成3D。本片就很良心的抛弃了这种恶劣的作风,只有2D版本,真是喜闻乐见。
此外,国产电影的画面和特效大于剧情是常态,台词也多不是人话。比如拿奖宗师。(你拿奖再多又有何用,我就是想黑你一下。o(╯□╰)o)虽然看上去很美很牛逼,但电影最核心的故事却是支离破碎的。这其实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形式大于内容的结果,就好比魏晋名流整天酗酒嗑药瘦成皮包骨头还要佩剑一样,那画面太美我简直不敢看;又好比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极尽华丽夸张之能事不过是吹了一个好大的牛。当然,国产电影没有这么极端,但却有这样的趋势。当年韩文公发起古文运动,主张破骈为散,文以载道。我觉得在电影圈,也有必要来这样一场古文运动。
以上三点,在一部国产电影中同时出现,实在难能可贵,理应支持一下。而本片两大主演:徐峥和莫文蔚。徐峥一直是我最喜爱的大陆中生代男演员,没有之一。虽然固有的喜剧印象会让观众偶尔出戏(我看的那场观众们确实笑场了),但徐峥的形象和演技驾驭此类影片确实游刃有余。我只想建议说:不要拍泰囧这种无瑕疵却平庸的电影了,多尝试这样有新意的片子吧。而莫文蔚简直帅到爆,抽烟的姿势完全秒杀我这种屌丝。好吧,再说下去就成脑残粉了。说点实际的:
横向对比同档期影片,
《超凡蜘蛛侠2》——抱歉,我不喜欢熊孩子,哪怕他有超能力。更何况还是2。
《同桌的你》——当青春还在我身边,你就逼我开始怀念?
《冰封:重生之门》——天呐,这是一坨什么东西?
《里约大冒险》——虽然评分很高,但如果不是带着熊孩子还是不要去看动!画!片!了吧。
《超验骇客》——你确定要带着你们家的文科生妹子去看这个?
so,你看看,你还有什么选择呢?选择这部有诚意,有良心,尊重观众智商的电影吧。
6 ) 一场由酒驾引发的惨案
我是剧透提醒 ~~~
徐瑞宁和顾洁原本同是心理医生而且是好朋友,但在有一年的顾洁生日会上,两人和彼此的未婚妻未婚夫都喝醉了,最后在徐瑞宁开车回家的路上,不可避免的出了意外,车上的徐的未婚妻和顾的未婚夫都死了,只留徐瑞宁一个人活下来。虽然不知道什么车上只有三个人,但是编剧再一次用生命向我们声明了了喝车不开酒,开酒不喝车。活下来的徐自然心中无限自责,既对不起未婚妻和她的家人也对不起顾,然后就此消沉,虽然也在自己给自己治疗,但是心结终还是解不开,于是老师就请出顾给他治疗,想顾扮成病人接近徐最后为他治疗。
那么重头戏就来了,顾一拨表就能使徐不认识自己,在来之前老师还给顾催了眠,到要露馅的时候这个催眠就会生效。……是魔法一定是魔法,他们一定是会咒语才做得到。
更重点的是,顾伪装的病人说自己能看见鬼,一上来就大讲特讲鬼故事……吓得我个小心脏,我这是看恐怖片呢??当然我们的主义不允许鬼故事的存在,于是当然这些都是瞎编的。然后在互相的层层催眠下,终于拨开了迷雾见得了真相。
虽然故事还算简单,但是拍摄和剪辑以及悬疑的气氛十分精彩,在国产中已经很难得。
如果第二幕的对抗阶段在莫文蔚的角色反转之后再增加一个冲突序列,把最后的解密时间去掉,这个片子会更上一层楼。虽然心理惊悚片的创意、桥段、表现方式和视觉效果都不够新鲜,但它的套路和感觉都是对的,结构缜密,逻辑清晰,而且故事、伏笔、道具和美术在细节上都有精致的设计感。★★★
以为是烧脑巨片,结果看了三四十分钟就基本猜出结局了!然后剩下的60分钟,就在夸自己真聪明中度过,导演,演员,灯光没什么大问题,特效也还过得去,编剧大问题,群众想要烧脑神片,想要智商捉急,想要被蹂躏的感觉没体现!现在变成半个鬼片,还是国内鬼片加上小学生推理,还不是柯南推理级别的!
厉害了我的莫文蔚。好电影值得点赞。
故事本身的支离破碎完全无法被结局的突然反转所掩盖。炫技和抖聪明的直观感受太强烈。主要演员的表演从头到尾都很表浅,吕中作为配角倒是最自然最好的。
司机一杯酒,亲人两行泪
“我那些苦练清醒催眠的同学,如今都在广告圈......”
“有时候聪明的谎言,比真相更可信”,悬疑剧情像是2014年的《全民目击》,但又示弱很多,很多反转都能提前猜透,新鲜感打折。只是能如此流畅清晰前后合理的讲一个关于失去和惭愧的故事,在国产电影已属不易。“亲人分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后天通过努力付出得到的,我想成为你的亲人”
完全超出预期的精彩,编、导、演、摄及后期制作都极为用心,特别是前半部分,近乎好莱坞水准。当然也有不足之处,背景设定过于单薄,翻转有点手忙脚乱、不够简洁有力,结尾略显拖沓缺少余味。但作为一部制作用心精良的国产悬疑惊悚片,还是要给个大大的赞。要知,很多国产惊悚片最后都给拍成了搞笑片
制作水准精良,14年国片可一看。推荐有条件的影迷去杜比全景声影院观看。这是首部采用Dolby Atmos混音的内地悬疑片。基本上是两人室内戏,除了声音技术的突破,美术和道具也花费心思,冷色调和漩涡形陈设,有几分精致感。剧作完成度极高,仿西片有效。现实部与催眠部,交叉进行,节奏有序。
《催眠大师》并不催眠,题材新颖,开篇抓人,叙事结构有盗梦的影子,剧情多次翻转出乎意料,加上保险的治愈系基调和优秀的演员,好久没看过这么好看的华语商业片了!徐峥永远不会让人失望,80后导演陈正道值得关注,支持国产电影,五星推荐!
片头不错,欧美悬疑看多结局相当不难猜。片子更大的意义在于可能算是打开了一个国产类型片的大门。导演80后,加油。三星半。
国产电影拍到这个水平非常难得,导演很用心,故事讲得好,剪辑流畅。不管是哪个职业,每个人都有不愿提及的一件事,正视这件事,不要用谎言掩盖事实。接受真相,就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徐峥说了这么一句台词:你知道什么叫蒙太奇么?我不禁放浪地笑了出来,然后发现电影院周围人全无笑点……然后就在想,该被治疗的难道是我……本片遵循了内地恐怖惊悚片三大原则:1、当然没有鬼啦 2、当然是神经病啦 3、当然是很怕观众和总急没看懂。鉴于东拼西抄的对象还算对路,鼓励下
果然在悬疑的同时还带些一惊一乍的惊悚。如果看过一些靠反转剧情推进故事的片子,这样的电影并不太新鲜,或者说很容易猜到情节走向。不过创作者确实用心在讲整个故事,影片大体也没太多漏洞,讲得基本很顺。密闭空间,两名主要角色,身份转换,很熟悉吧。只可惜最后的解释太多了。
1.就结局而言或许并没有太大的惊喜,但是就类型片而言,对于中国国产片已经算是一个惊喜,3星半;2.不要低估对手的能力,也不要高估自己的实力,有时候往往在自己最自信的地方跌入陷阱;3.每个人都说过谎言,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有都有自己想要隐瞒的事情,你敢说你没有吗?那是自欺欺人。
剪辑流畅,镜头到位,配乐也不错,看的出来是“真有诚意的片子”,故事没什么那好说的,第六感的带入,盗梦空间的设定,以及内地审核制度下“我绝不相信这世界上有鬼”的毫不意外的结局。 当下的内地电影,好片是交给姜文、贾樟柯这类人的,之外的只看是否有诚意足以。
国产心理惊悚片制作精细化程度最高的一部,视听俱佳,解谜复盘段落尤赞。全程靠徐峥莫文蔚的猫鼠对峙支撑,节奏略拖略单调。全片无坏人,最后应该至少再加一翻,这样在格局上才能满足观众的阴谋论需求,但也属国产同类影片上乘之作了。
结构缜密,想到Stay+Inception。医患关系和道具的意象化耐人寻味,鬼故事和心理分析相互解构,催眠意识和梦的嵌套故布疑阵,用来素描心理轮廓。对看惯该题材的观众来说其实并不复杂,但在国内的确是个巨大突破。导演向观众催眠前在细节上也做了番心理暗示,稍不留神就错过了,结尾能稍作减法会更好。
完全可以再做一翻儿,甚至两翻儿。催眠大师是谁?当然应该是徐峥,如果情人和朋友是他蓄意谋杀呢,他是在借这次催眠斗法,打消所有人对他的怀疑,然而尘埃落定之后,莫文蔚识破了他。。。我猜主创们考虑过这个方案,但也许因为审查,因为价值观的衡量取舍,最终,大家选择了温暖结局。
看完简介第一反应是异度空间徐铮的故事弱了点,太普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