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谎言抵不过真实
都说是一部充满谎言的电影,
而我却粗劣的以为,最开始的那个是规避自我责任的谎言,而所导致的后续事情则都不再是谎言。
从头到尾,怎么看怎么觉得男猪因为怕事而不断揭露他人的事情,甚至不惜牺牲公司同僚的利益,告密潜伏,直到最后事情越揭越大,大到自己实在脱不了干系才坦言自己的“罪行”,才坦诚承认自己的“贪污”。
到最后,竟然还给予了他升职的待遇,说实在的,不知道怎么去理解这样的结尾。
2 ) 说谎大师
首先,这部电影整体来说是很不错的。
一个研究氨基酸的生物学家。获得过三个学位,从小父母双亡,被一富商收养,给了他最好的衣食住行,给了他最好的教育,给了他一个知恩图报的善良之心。长大后组成了一个美满的家庭,收养了两个小孩。在公司里通过内部定价来控制市场,掠夺人民财富的时候,作为一个正直、善良的科学家,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做些什么,不然他的心将会受到谴责。
于是他成了FBI合作证人,做了卧底。两年多时间帮助FBI录取了200多部磁带,收集了大量证据,终于能够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但是这样发展下去,观众就会受不了了,“什么呀,烂片一部!”中间还夹杂着马特 达蒙近乎神经质的旁白,说的简直让人烦躁,难怪很多网友大呼看不下去的电影。
所以,索德伯格大导演还是没有辜负观众们,接下来的剧情便是让你觉得谎言的力量真他么大啊。
其实故事是这样的,马克,一个伪善的科学家兼商人,在实验材料里下了病毒,导致公司每天亏损700万刀,而他却想以此来敲诈公司一笔。可不料公司联系上了FBI,想让他们帮助查出真凶。马克得知他的计谋不能继续下去,便转身开始和FBI合作,来共同对付自己的上司。(你知道的,我不喜欢剧透......)
影片最搞笑的地方莫过于被玩弄的警方还担心马克未曾接受过训练怕他承受不了双重生活,还处处替他着想,呵呵,可笑啊,着实可笑。
马克,用不断的谎言来进行着自己的阴谋,整部电影都是他的谎言充斥起来的,但是和天才普瑞利不同的是,普瑞利是个奶油小生,马克是中年大叔,两人的腹黑程度也明显不同,但是两人都是谎言的高手,绝顶高手。
3 ) The meaningful theory of Mark
1.I've been to Tokyo,They sell little-girl underware in the vending machines right on the main drag,the Ginza,or whatever.Guys in suits buying used girl panties.How is that okay?That's not okay.——Well,this is a real Japan.
2.The birds eat the bugs,the cars eat the birds,the rust eats the cars,and new construction eats the rust.
3.You think the automobile companies can't make a car tomorrow tha gets 100 miles to the gallon?You think the networks don't know who'll win the World Series before the season starts.Paranoid is what people who are trying to take advantage call you to get you to drop your guard.
4.There is a kind of butterflies in centurl of American.Ther're blue and orange an yellow and have poison in their wings.Just enough poison to stop a bird heart.B the birds know this somehow,so they don't eat them.But there are other ones,butterflies,thery're orange,blue and yellow too,but no poison wings.They're just flying aroud,looking dangerous,getting by their looks.
5.When polar bears hunt,the crouch down by a hole in the ice and wait for a seal.They keep one paw over their nose so that they blend in cause they've got black noses.They're blend in perfectly if not the nose.So the question is,how do they know their noses are black?From looking the other polor bears.Do they see their reflectiongs in the water,and think"I'd be invisible if not for that."That seems like a lot of thinking for a bear.
And so on......
4 ) 成也谎言 败也谎言
一场电影看完,令人唏嘘不已。
男主角马克,一个研究氨基酸的生物学家,美国ADM公司的副总裁。你以为他从小父母双亡,无依无靠,被收养于富商家中,寄人篱下却自强不息,获得了三个学位,长大后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其实他父母皆在美国的某个州安养天年,他的求学、入职经历也没有脑补的这么心酸和励志;你以为他正直善良,看不惯资本家联合定价剥削群众转而做了FBI的卧底证人,抛弃自己的高位宁可做每天提心吊胆的无间道,两年多时间帮助FBI录取了多部磁带,收集了大量证据,终于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其实他是因公司找到了FBI的人来调查公司实验材料里病毒的事情,怕自己往公司的实验材料里投放病毒,导致公司每天亏损几百万,而他坐收渔翁利这件事被泄露,进而向FBI告密,牺牲公司,转移FBI视线。
本片跳脱常套的励志与温情的美国喜剧片路线,一路反转,惊喜不断,中间还夹杂着男演员近乎神经质的旁白,与他的一些欺骗行为相得益彰,更显得喜剧效果浓烈。
马克没有生活在楚门的世界,但他却实实在在用谎言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楚门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谁也不信,谁人皆可骗。自己做的坏事败露,他找到律师去寻求帮助,却也始终不和律师交底自己到底。他说谎成性,典型的言语跑的比脑子转的快,脑子还未想到,嘴巴就已经说了一个完美的谎言,到最后,他甚至自我伪造成被抢劫绑架过的样子,去欺骗妻子。几千年前,古代先贤孟子在舍生取义的命题上做了流传千古、为人赞颂的选择,而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另一种选择的极致化。故事最后,在FBI探员的询问中,他又不小心暴露了自己谎言下隐藏的现实,探员错愕的神情与他的毫无悔意相互映衬,更让他伪善爱利的人设塑造得更加丰满。我们无法探寻,生活在虚假世界的他是否真的快乐,我们也无法体会,毕竟“有钱的快乐,是我等无法想象的。”
也许在马克心中,说谎并不是一件感到会感到羞耻的事情,“万般皆下品,唯有利益高。”也正基于这种逐利的心理,我们的反垄断宽大制度有了实施空间。
一个制度的设计和成功运行实施必定是抓住了人们的要害,基于对人最真心理的探究。马克思有言:“当利润达到10%时,便有人蠢蠢欲动;当利润达到50%的时候,有人敢于铤而走险;当利润达到100%时,他们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而当利润达到300%时,甚至连上绞刑架都豪不畏惧。”商人间的联合是为了赚取利益,但当宽大制度的适用能够为已方争取到更多的利益时,商业活动的经营者也必定会像马克一样毫不犹豫地做一个告密者,抛弃联盟。
宽大制度是指经营者主动向一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其理论基础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囚徒困境”,每个经营者都担心自己被出卖,而宽大制度的减免力度又是很大的,这对经营者是十分具有诱惑力的。
我国的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之上设有反垄断委员会。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横向和纵向垄断协议都能适用宽大制度,在实践中也不乏在纵向垄断协议上适用宽大制度的例子。只不过横向垄断协议通常具有严重的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随着《反垄断法》的不断发展,经营者与之斗智斗勇,他们之间所达成和实施的垄断协议的隐蔽性将越来越强,相应地,执法机构发现垄断协议的难度就越来越大。所以在查处横向垄断协议的方面,宽大制度的作用更加明显,我国也是尤为注重该方面。2019年1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印发《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横向垄断协议案件宽大制度适用指南》来具体规定横向垄断协议的宽大制度的适用。
经营者若要争取宽大,首先,要在特定地时间条件下即在执法机构立案前或者依据《反垄断法》启动调查程序前,也可以在执法机构立案后或者依据《反垄断法》启动调查程序后、作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前。其次,经营者需要和执法机构事先沟通,尽可能早地报告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可以匿名或者实名通过口头或者书面方式与执法机构进行沟通。然后,根据经营者申请的是免除还是减轻处罚,提交不同的资料文书,申请免除处罚的还要做好登记。最后,经营者满足其他条件经执法机构审查综合情节决定作出是否给予经营者宽大以及处罚减免幅度。一般情况下,执法机构在同一垄断协议案件中最多给予三个经营者宽大。如果案件重大复杂、涉及经营者众多,并且申请宽大的经营者确实提供了不同的重要证据,执法机构可以考虑给予更多的经营者宽大。
美国与中国的宽大制度略有不同。第一,执法机构不同。美国的反垄断执法任务分别由反托拉斯局(AD)和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承担,我国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第二,美国的宽大制度分为个人宽大和企业宽大制度,而我国则无此区分,美国违反反垄断需要承担的责任为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而我国《反垄断法》没有与《刑法》衔接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某些协议行为有可能追求刑事责任如串通投标行为。
第三,美国的公司宽大制度主要由A型宽大方案和B型宽大方案两部分组成。A型宽大方案适用于反托拉斯执法部门在对某一具体卡特尔行为调查之前的情况,其规定宽大申请者只要其在申请宽大时符合六个条件就能够获得宽大待遇。B型宽大方案适用于反托拉斯执法部门对某一卡特尔已经知悉但证据不足的情况,相比于A型宽大方案要严格一些。
在A型宽大方案下,宽大待遇是自动的,即只要宽大申请者经审核符合宽大条件,无需再经过反托拉斯执法部门决定,宽大待遇自动给予宽大申请者,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能自动获得宽大,大大降低了反托拉斯执法部门的自由裁量权。而我国的宽大制度仍要经过执法机关一定的审查,执法机关具有较大裁量权。
第四,美国未能获得宽大待遇的卡特尔成员面临来自卡特尔行为受害者提出三倍民事赔偿的诉讼风险,这样的制度设计更加激励经营者去争取宽大机会,但是我国对此却并无这样的规定,宽大是行政责任的减免,不涉及民事责任。
最后,美国的宽大制度中只存在完全宽大,不存在部分宽大,这意味着有且只有第一个宽大申请者能获得宽大待遇。而我国最多能够一次宽大三个经营者,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多几个名额。
不过,无论是按照美国还是中国宽大制度的规定,马克都不能获得宽大。正所谓“玩火者必自焚”,马克劳神费力,一砖一瓦地构建了一个楚门拼死也想要逃出去的虚假的世界,最后自食恶果,被谎言反噬。这也为我们的市场经营者敲响了警钟,在商业逐利活动中,选择遵守法律、坚持德行才是财富能够源源不断的保障。否则,“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后果只能是“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参考文献:[1]李笃. 美欧卡特尔宽大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6.
5 ) 告密者(The Informant!)
《纽约时报》记者Kurt Eichenwald在2001年把ADM前副总裁Mark E. Whitacre的真实事件改编成了小说《告密者》。09年Steven Soderbergh和编剧Scott Z. Burns合力把这部小说搬上了大银幕,由增肥近三十磅的Matt Damon扮演告密者。于是我发觉Robert Downey Jr.其实没啥资格在金球奖上嘲笑Matt,虽然他也不过是在开玩笑。这位憨态可掬的大叔和我父亲同年,生于1957年的劳动节上。
本片有三个好处:戏虐的音乐,黑色幽默的旁白和一群演员的出色演出。Matt Damon自不必说,随着剧情的推进,不由让我想到了另外两个令人惊艳的角色《猫鼠游戏》中的Leonardo DiC和《一级恐惧》中的Edward Norton,只不过Matt Damon比那两个看起来要更加纯厚善良一点。导演甚至请来了像Tom Papa,Patton Oswalt,Tom和Dick Smothers兄弟,还有Paul F. Tompkins这样正二八经的喜剧演员。当这些配角合着电影的剧情出现在肥Matt的周围时,一位豆友给出了这样的评论“从下半部开始,每个配角的脸都是一个囧字”。
旁白是本片的另一大亮点,每当场景跳跃,就会有一大段琐碎有趣的旁白喷薄而出,其实都是Mark的一些挺无聊的想法。唠叨的旁白也同时暗示了 Mark的躁郁症病情,以及他其实并不像看起来那么温厚的事实。当你觉得Mark是只不过是有点大舌头的话,Matt便笑了。他就像是一头北极熊,捂住自己黑色的大鼻子隐藏在白茫茫的冰面上,伺机捕杀。但北极熊为什么知道自己的鼻子是黑色的?难道撒谎是一种本能?
6 ) The Informant!
买这张碟要推算到许久以前。谁知道呢。或许是在他被拍完以前我就已经买到手了。你可以去问《时代》杂志的阿罗森克里特。他可以证明!
什么?你打过电话给索德伯格了?
好。好,可你去问克里特。他真的可以证明!
看这部片子的时候,配乐让我回到了ocean's1x系列。
很跳跃,但是很贴切。这样一个剧本,可以拍成很严肃的题材。
可我看到的却是荒诞化的一出精彩的好戏。
导演对于影片的驾驭能力十分卓越,使得整部片子的风格化让我着迷。
damon的表演也无可挑剔。记得从前看过一部叫做《曾经安静的男人》的片子。故事题材差异很大,可人物形象却让我觉得相似。那也是部装饰性十足的片子,可比起这一部。显然有些逊色。
这部片子荒诞化的风格把整个世界变成一出闹剧。毁灭生活的所有重点都不再是重点。
导演成功的让我把对于这个男人的认识从一开始的古板,变成懦弱,变成脑炎,变成骗子,变成精神病患者,变成伟人,变成一个生活在生活中真切的普通人。
这种体验很难得。
整个影片的视听语言也十分典范,基本无可挑剔。
特点不在于拍法,而在于方式。
2010.04.27
改剧本于漠居
喜欢这种处理
@_@太阳月亮上升都在双鱼座的男人。。。索德伯格走了一个喜剧与犯罪的平衡杆,可惜太平衡,以至于我觉得无趣。。。
欺诈成瘾。配乐美。
看着费脑子.我还是看恐怖片去了.
确实是索德伯格的风格
我一直想打荒诞的标签来着,从一开始我就觉得Mark在说谎,这说明我的直觉太正确还是Matt的表演不够到位?金黄色的影调很复古,反而让我觉得更增添了荒诞的意思。旁白段落与叙事段落的交叉还比较有意思,其他的真没有太大感觉。
太慢
马特-达蒙真的太适合扮演这种表面看起来忠厚老实,内里心机重重的角色了,《天才利浦瑞》之后,他又扮演了一个外表平平,却谎言弥天的家伙,并且,同样很到位。
洋溢着黑色幽默效果,拿话就说谎言串子 索德伯格拍片的套路总和观众以为的那样不一致
非常有趣的小幽默,特别是出彩的配乐!
Matt增肥出演,但是剧情本身一般
喋喋不休,喋喋不休,喋喋不休。
听说是喜剧片……沉闷得可以
可怜马特戴蒙徒增三十磅
用了故意影响视听的手段,弱智的不是FBI也不是谎言,而是主视点代替观众被耍,所以出来黑色笑果...
Matt的演技已经进化到怎么演怎么有的阶段
爆料强迫症
好片,剪切不凡,音乐一流。
我爱死这个大着肚子、留着小胡子、戴着老式方框眼镜且不停碎碎念的大叔了。索德伯格将一部商业犯罪题材荒诞化。一部到处是冷幽默的东西。因为本片有大量对白和神经质式的自言自语,估计电影受众群不会很大,但是喜欢这部电影的人,将会爱死它。
他继续演绎了天才雷普利,年老愚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