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4 04:22
详细剧情
1924年,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的乔治·马洛里与登山新手安德鲁·欧文组队,尝试从珠穆朗玛峰的北坡登顶,最终一去不复返,而有关两人死前是否成功登顶的争议也成为人类登山史上著名的“马欧之谜”。1999年,美国著名登山家康拉德·安柯(Conrad Anker)在珠峰的“死亡地带”发现了马洛里的遗体。从此以后,康拉德·安柯的生活便与马洛里的故事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长篇影评
1 ) 虽千万人,吾往矣
究竟是什么理由,支持着那些探险家一次次玩命似地挑战着地球上诸多的极限之地?
或许有一句话,是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解答。
“因为它就在那儿。”
而说出这句话的人,就是英国伟大的探险家,乔治·马格里。
在说完这句话后,他就义无反顾地去挑战这个世界的屋脊——珠穆朗玛峰。
遗憾的是,他在途中遇难了。
他的遗体被埋在了漫天的风雪下,至今无人发现。
更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壮志豪言。
但这些都不重要,因为他已经让我们见证过什么叫做:
虽千万人,吾往矣。
这不是什么可笑的不自量力,这是让全人类都肃然起敬的高贵勇气。
2 ) 最狂野的梦
世界上总有一些人乐于用自己的生命冒险,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是想一想就会知道,有的人就是不甘于走大部分人走过的人生:上大学,谈恋爱,工作,结婚生子,然后慢慢变老,退休,帮孩子看孩子,等待疾病和死亡的来临……这样一眼能看到底的人生,真的是我想要的吗?世界那么大,有我在梦里也不曾见过的美景,我愿意去看看。二十多岁啊,正是梦想的年纪,可能有人会说,年轻人啊这样很正常,过十年就好了。可是,如果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失去了梦想的能力,那岂不是很可悲?“有的人二十岁就死了,只是到了八十岁才埋而已。”所以不妨做一些狂野的梦啊!至少我希望过,我想过,我一定可以实现。
3 ) 8000米之上 永远不缺逐梦者
1、记得在博卡拉的世界山峰博物馆里,有一张关于世界第一位登顶8000米级雪山的登山家Maurice Herzog的照片。一个面容消瘦、满脸胡茬的男人呈现在照片里。照片里的他刚刚在1950年6月3日完成了安纳普尔纳峰(海拔8091米)的登顶,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能够爬上海拔超过8000米的雪山,相片里他展示了因登山而严重冻伤的双手:皮肤严重溃烂,甚至能看见露在外面白骨。可是这位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将8000米级别山峰的踩在脚下勇士却说:“人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的安纳普尔纳峰。”
2、Herzog展位旁是Edmund Hillary爵士和他的向导夏尔巴人Tenzing Norgay。两位传奇于1953年5月29日从南坡登顶了此前还从未有人征服的珠穆朗玛峰。这位曾是养蜂人的希拉里爵士后来曾被人质疑,其实是他的向导丹增第一个登上珠峰峰顶。面对质疑希拉里始终保持沉默,拒绝宣布自己是“珠峰第一人”,只表示两人作为一个团队登顶。
3、在那座博物馆里,还有一个很大的展位留给了一个韩国人——朴永锡,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征服了14座8000米以上雪山和七大洲的最高峰,同时又抵达过南极和北极点的探险家。可是,2011年10月这位“大满贯”得主却在开辟安纳普尔纳南壁新登顶线路的时候永远的留在了那里,时至今日下落不明。朴永锡说:“我天生就是一名探险者,注定探险直至生命的尽头。
4、还有一直以来,我认为是最位伟大登山家的Messner也在那个博物馆里,这位讲着德语的意大利人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14座8000米雪山登顶的人,而且他大部分的登顶几乎都用的是阿尔卑斯式登山法。对于自己的成就,他认为不值一提,他说:“登顶世界上全部8000米级的山峰不值得我骄傲;我所有的成功都不值得我骄傲;值得我骄傲的只有一件事,我生存下来了。”可即使这样,在他第一次攀登南迦帕尔巴特时,他的弟弟和自己的七根脚趾永远的留在了这座“杀人巨峰”脚下。
5、人类对于雪山的向往永远没有止境,就像马洛里说的:“因为山就在那里。”但攀登这些8000米的雪山,永远不可能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任何一个能够登顶或者曾经攀登过8000级别雪山的人,无论他用什么方式,想必都付出了我们常人无法企及的努力才能够接近这些雪山。有人觉得像王石这样的人,是因为有钱闲得才去登山,我只想说一句话:等你有钱有闲有地位了去试试呗。
6、《进入空气稀薄地带》里曾讲到,在海拔超过8000的雪山上,人的智商基本上和三四岁的小孩差不多。我没去过海拔七八千米的地方,但是我记得12年在冈仁波齐转山时,爬5700米的卓玛拉山垭口前那段“绝望坡”时,我脑子里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只记得走二三十米休息十分钟,就这样一步步挪到了垭口。
7、同样,海拔超过8000米的地方,人是无法顾及道德的。虽然户外活动团队合作至关重要,海拔越高,向导和背夫的作用可能也越大。但越往高处走,其实越需要靠自己。这两句话其实不矛盾,如果你想实现梦想成功登顶,你的伙伴和向导至关重要;但是,一旦遇到危险,海拔越高,伙伴对他人应尽的道德义务其实也就越少。《进入空气稀薄地带》里讲的很清楚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这本书。
8、可即使是这样,登山依然是一项吸引力巨大的运动,徒步应该也是一样。我自己旅行和徒步了也有快十年了吧,去的地方越来越多,到过的海拔也一年高过一年。四年前,5700米的冈仁波齐卓玛拉山垭口应该是目前我到过的最高处了,我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超越这个数字,估计应该还有机会刷新这个记录的。
最后,谨用这个电影纪念像马洛里,库库齐卡,朴永锡,杨春风......这样在探索人类未知的过程中献出生命的勇士,祝安好!
4 ) 《最狂野的梦想》,我愿意相信他已将照片埋藏在山巅积雪之下。
<图片1>
“因为山在那里。”
许多人听说过这句话,却很少有人知道说出这句话的人,乔治·马洛里。官方认可的第一次人类登顶珠穆朗玛峰是在1953年,但有线索表明早在官方认可的30年前,登山家乔治·马洛里就有很大可能凭借简陋的登山装备登顶珠峰。马洛里疯狂地爱着珠穆朗玛峰,就像爱着他的妻子,以至于他决定将妻子的照片放置在世界之巅之上,而后以自己的余生全力拥抱爱人。他依靠信念和现在看来非常简陋的装备挑战珠峰,携带着妻子的照片将自己最后的身影留在了距离山顶200多米处,随后他消失在了云雾中,没人看到他登顶,他也从此失去了消息。数年后,人们在山的另一面发现了马洛里已被风干的尸体,他随身携带的各种文件保存完好,却找不到妻子的照片。
本片由BBC制作,是关于乔治·马洛里攀登珠峰的纪录片。珠峰的雄壮巍峨,马洛里对妻子的爱,和他的坚定信念借助光与影得以传递。现代登山者重走马洛里之路,也表达了对这位先驱者的致敬之情。
乔治·马洛里的遗体现在依旧躺在当初被发现的地方,人们也愿意相信,妻子的照片已被他放置在世界之巅的积雪之下。
题外话,不知北面和贝豪斯是不是本片的赞助商,因为满眼都是这两个品牌的logo,如果是,还真要感谢它们资助了这样一部颇具意义的纪录片。
上世纪二十年代,记者问马洛里:
“为什么你要去爬珠穆朗玛峰?”
“因为它就在那里。”(Because it's there.)
最后,他在生命最后一刻停在了离珠峰峰顶600米的“第二台阶”,那是1921年。
20年的时候,第一次听吴军老师比较完整的讲述攀登珠峰的过程,登山前要做哪些准备,以及登顶到底有多难。
其中也讨论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登上珠峰和成为亿万富翁,哪个更容易?通过数据发现,登上珠峰相对比较简单点。亿万富翁大约能达到2500人,而登上珠峰超过了4000人。
另外,珠峰是世界第一高峰,但是,要说登顶的难度,珠穆朗玛峰远不是世界第一。在登山界公认的最难攀登的山峰是仅次于珠穆朗玛峰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海拔高度是8611米。
21年,攀登过最高的也只有海拔4500米的小景点,高反就是相当难熬的一道坎,更不用说考虑其它方面的因素了。虽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大多数人不会去登珠峰,但是尽可能的去了解,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
22年,这两天看《历史的温度4》,比较详细的介绍了人类挑战珠峰的历史,这部纪录片《最狂野的梦想:征服珠峰》就是很好的补充。
每个人都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是乏味的,尤其在一些生而不凡的人心中,梦想是对逐渐陷入平淡乏味的人生的一种有力的心灵救赎,越是近乎不可能实现的、普通人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梦想,越是对他们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不要说温柔美丽的情人,甚至死亡也无法阻挡他们追寻梦想的脚步,他们需要通过这种狂野的行为,来证明自己的伟大,“看,她就在那儿,我的光荣与梦想!”这才是马洛里真正想说的吧。
诚然,他是爱自己的妻子的,然而梦想的诱惑就像毒瘾一样,已深深扎根在他的血脉里,仿佛的他的生命就是为此而生,那覆盖着皑皑白雪的神秘而古老的山峰从遥远的东方向他发出深情的呼唤——即使是条不归路,他也义无反顾!
不管有没有回来,他完成了他的壮举,即使不是登峰第一人,也足以名垂青史,反而因其悲壮更为后人所传颂。而他的妻,有人想过他的妻子吗,有人替他的妻子想过吗?一位有着三个幼子的母亲,她需要的不是一个死不见尸的英雄,而是一个鲜活的能替她遮风挡雨的丈夫和父亲,片中当然不会表露这样的场面,即使有也会很含蓄,毕竟这不是一部爱情片,而是一首英雄的颂歌。但应该不难推测,那些眼泪,除了对他深深的爱,恐怕也带着无法释怀的恨吧。 当英雄背后的女人 ,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无论他是成功还是失败,你都要做好永远为他付出而没有回报的准备。从此她要一个人撑起这个家,一个人独挡往后的岁月中无数的艰辛,即使是改嫁,心中也会永远留着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他死了,社会、国家给了他荣耀,他可以永远带着光环高挂在天上,然而这光环对于她来说,是一道永远无法解除的对于幸福的封印。她无私的奉献了她所有的爱,他却把他的爱更多的给了自己的梦想,片中搞笑的称珠峰为小三,这样看来,也不能怪他,太容易得到的幸福往往不会好好珍惜,不容易得到的,永远是眼中最珍贵的。我在想,当他已接近目标,并在雪中埋下妻子的照片时,心中作何感想?其实在登峰之前他已做好了有去无回的准备,指望拼命一搏,虽死无憾了,埋照片的时候,他即是完成对于妻子的承诺,也是对妻子做最后的告别,不知最后弥留之际,他脑中出现的是妻子和孩子的影像,还是世人对于他的事迹无限敬仰的画面。
还有那些在三次探险中死去的夏尔巴人,他们的命就不是命吗,他们就没有妻子和孩子吗?为了一个在当时的条件下人类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梦想,悄无声息的断送了年轻的生命,生命之轻,近乎蝼蚁。然而,没有这些人,马洛里根本就不可能完成那么接近峰顶,可以说,他是踩着那么多夏尔巴人的尸骨上去的,他的身后,不光是他悲伤的妻子和孩子,还有这些夏尔巴人的妻子和孩子,这些夏尔巴人无疑是为了挣钱,才会甘愿冒着生命危险陪他去冒险(尤其还是在那么不祥的预言之下,也算是为了家人拼死一搏了),没有等到亲人回来的妻儿们,要面对的恐怕不只是今后没有生计来源的惨状,恐怕还要面对族人异样的眼光(为了金钱而违背预言),其未来的艰辛可想而知。
所以,说了这么多,是想告诉那些心怀伟大梦想的人,梦想是美好的,但也要量力而行,像马洛里这样,明明在当时的环境下,人类还不具备登峰的条件,却为了一己的荣耀,在时机还为成熟的时候强行枉为,而辜负了太多的生命,并不是什么值得称道的行为!
站在感性的立场,在这里唱唱反调,并不是对这一场基于感性的理性的伟大梦想的亵渎,而是对于生命的最基本的尊重。
向马洛里致敬 开启攀登世界之巅道路的人
because it's there
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就是对自然的征服欲,往危险的地方去
国家地理制作的关于攀登珠峰的伟大先驱George Mallory的传记片。为什么要攀登?因为山在那里。
因为山在那里
马洛里有没有登顶的确是个迷,除非还能在珠峰顶找到她老婆的照片。这条珠峰北坡的线路我已经挺熟悉,但是在那样的高空用DV拍摄出来的画面还是挺宝贵的,登顶的“第二台阶”如果放在低海拔的地方,或者下面不是万丈深渊,不算难事,但在那样的情况下的确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挺好的纪录片。
因为山在那里
美国纪录片,被珠穆朗玛的美和冒险家的勇气所震撼!
因为山在哪里,一句话没有华美依然壮丽。
不是征服,是臣服
在那样的高空冒着生命危险拍摄出来的画面太宝贵了,第一次真正目睹传说中不可逾越的“第二台阶”确实惊险,几乎不可能徒手攀登,而且在那样的情况下的确是对人体机能也是极大的挑战,从珠峰顶鸟瞰的风景美得难以言喻。总之是部很棒的纪录片。
2012-16
Mallory永远会和珠峰在一起
世界上比登珠峰还牛b的事儿就是绑架马洛里名人名言,仿佛自己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和巨人出现在同一个海拔了。同样,这部片儿也是这么回事儿。挂着传记的头衔,却化身为一部绑架名人遗骸伪记录片,怎么着也不能无耻的往传记片儿上靠拢吧?国家地理最善于搞这种东西了
Ruth的照片,注定是封存在世界之巅的“海洋之心”,如果在风和日丽的某一天它被找到了,我希望在它的背面写着这么一行字——“今天,我不是想征服袮,我只想从此以后,能与她长相厮守。”
值得静下心来看。梦想的力量之大,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去尝试。“就算有去无回,又何妨?”除了Mallory的登山纪录,还有其与妻子的通信和后辈的回忆。不是一部冷冰冰的纪录片(传记片),最后很感人。
看完想去攀珠峰。。2013.11.17
珠峰不是那么好爬的。不过话说看完有种想去征服的感觉。想想而已
对于一个外行来说我不能完全理解那种想要征服的心情,不过他们的执着跟犹豫与大多数在梦想与现实之间徘徊的人一样
多一星为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