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没有the lion king,我的生活会是另一样
这样说吧
没有lion king
我就不会去买电影的ost
没买这部ost 我就不会收藏Disney的所有ost
没有收藏disney的ost 我就不会留意所有主题曲的歌手
也就不会去买Elton John\Cline Dion\John Secada的唱片
也就不会接触欧美流行
也就不会上摇滚的贼船
也就不会知道音乐是一门艺术
也就不会更努力的去接触文字的艺术
也就不会看更多的书不会去听更多的音乐
也就不会再回到电影的怀抱做影迷
我的生活 完全被这一部电影折转了 颠覆了 拯救了
这不是很奇妙么?
2 ) The lion King
第一次看到接触到《狮子王》,还是在电视上。现在的记忆已经很久远,但我始终深深的记着,有一只可爱的小狮子,叫辛巴 后来,它成了狮子王。
小狮子辛巴遇到了很多的磨难,挫折,而在朋友的陪伴下,经历了生命中最光荣的时刻,也遭遇了最艰难的挑战,最终成为森林之王。其实,有时候真的是命中注定吧。你看 它的叔叔刀疤正是因为觊觎王位,处心积虑的想除掉辛巴,所以辛巴遇到了很多磨难或者也可以说是考验。但正因如此,才让小狮子王快速成长,变得勇敢 坚强,更好的成为那个威风凛凛的狮子王。可能小时候不会想这么多,可是现在看来倒是蕴藏着很多深刻的寓意在。总而言之,《狮子王》绝对可以称的上是一部经典之作,似乎我看到第一部外国影片就是它呀,真是有满满的童年回忆。
至今我还记得这句大气磅礴的台词:“太阳所能照到的地方,都是我们的国土。”
3 ) 最喜欢的一个画面
就是木法沙站在吉祥石上很威严的看着脚下的王国,这时候乌鸦飞过来向他请安,他温暖的向乌鸦点头。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男人最温情的时刻
4 ) 关于《狮子王》自身的魅力与人性问题的思考
在动画的历史上,《狮子王》堪称一部史诗巨作,它的一切所带给我的思考是难以忘怀与忽略的。《狮子王》1994年6月24日在美国上映,以其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震撼人心的壮丽场景、感人至深的优美音乐,以及其所描述的爱情与责任的故事内容,深深的打动了许多人。该电影不仅创造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也使我们对动画电影产生了新的定义。在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颁奖晚会上,《狮子王》荣获最佳电影配乐及最佳电影原作歌曲两项大奖。
《狮子王》最早的名字是《丛林之王》,影片描述的是非洲大草原的动物王国的生活,实际上它的主题超越任何文化和国界,具有深刻的内涵——生命的轮回、万物的盛衰,一切都必须依照自然规律。爱、成长、生命、自我救赎这类有深远意义的感性主题,在色彩鲜艳耀眼的非洲缀锦上,如同金子般散发出亮丽的永恒光彩。
对于现在电影所表达的内容深度之薄弱无力,在动画界里,我觉得该电影却在此方面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据说,《狮子王》上映的时候,几乎达到万人空巷的地步,其轰动程度令其他电影公司望洋兴叹,它给动画世界带珲的效应为以后的美国动画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它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除了以上提到的场景、音乐、故事情节等因素的完美安排外,更多的正是其内容所揭示的深刻的人性问题与生命规律的思考的原因。
动画不仅必须给人以场景印象的审美体验,听觉上的愉悦享受,而且心灵上的震撼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记得当时对这部电影的着迷的原因,起初就是那些角色的形象之可爱生动吸引了我的注意力,其后背静音乐的悠扬与充满生命气息的氛围把我的注意力推向了新的层次,最后当故事结束,整部电影所表达的意义更让我肯定了对一部电影所应该注意的地方应该在意义层面上。单纯只有“声”“色”的精彩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它能给你这两个层面的愉快体验,但是在你脑里最多只会残留零碎而单薄的画面与音乐氛围印象,也许不用经历多久,故事情节也淡忘了,在脑海里所剩余的不过是飘渺的“残像”而不是一个完整而有生命力的形象。
近年的国内电影,无论题材还是演员的演技都仿佛走进了瓶颈期,当然也不乏佳作面世,但这已是题外话。为求达到票房的收益,为迎合时尚的趋势,导演们都热衷于开拍观众所喜欢的搞笑片,动作片等题材的电影,好象也顾及不到自己真正想拍的题材,甚至属于电影难题的“巨大制作”的宫廷古装电影也不断登上荧幕。就如2006年末的《满城尽带黄金甲》,一时声势浩大得街知巷闻。电影以其鲜艳夺目的场景布置与人物服饰的华丽成为了众人所关注的焦点,但是在这出众的焦点之外却甚少有媒体对其故事本质作出很好的评价,相反地人们纷纷只关注这个焦点,反响有的别扭,有的讽刺,甚至连电影的名字也被改得千奇百怪。当热潮过后,人们不仅不关注其故事的内容意义,而且连焦点也成了飘散的飞烟,这足以证明电影的魅力单纯依靠声色的精彩是无法取得人们真正的喜爱之情。此外, 梅尔吉布森所执导的《勇敢的心》中主角威廉华莱士以其正义的精神与勇敢的斗志深入人心,看过该片的观众都不会忘记这个高呼“自由”的民族英雄的伟大形象。在刀光剑影铁血争战中,缠绵着温柔的爱情主题,让人体会到英雄传说的荡气回肠的铁血柔情。这也很确切地反映了电影所流露的意义深度可以使人的印象到达一个新的高峰,尽管我们忘记了人物的面孔,但是那种精神与气质却是心灵难以磨灭的。
如若从这三方面来看待《狮子王》,这些足以表达电影自身魅力所在。正是三者的和谐把握能够让电影得到实在与灵性上充实。相信好电影也一定无法离开这三者的判断标准。当然,我更希望看到有更多新鲜的表达方式超脱这些标准,另立动画电影的熬头。
除了电影自身所散发的独特气息之外,电影之外也触及更多关于人性思考方面的问题,从电影的角色里得到了深刻的体会。
辛巴作为主角,天性顽皮,然而在以后的成长历程里却给他带来了身心的巨大变化。儿时受到叔叔刀疤的欺骗与仇恨因单纯而丝毫没有察觉他复杂的野心,背负“杀父”的罪名而流浪漂泊;在身心疲惫的时候友情的来临给他以新生的希望与活力,在与丁满和彭彭的开解下体会了生命的快乐与友情的珍贵;而一次与儿时同伴娜娜的再遇,得知叔叔刀疤的恶行后变得勇敢而成熟;最后与刀疤的决战里更体现出那份王者风范……这一切的经历中我仿佛也看到了自己,从单纯幼稚向成熟自信转变,所经历的事情都有着相同之处。如果人不受欺骗,根本无法了解被骗的愤怒;如果不经历流浪的艰辛,又何以知道友情所带的温情的珍贵;如果不经历命运的挣扎,谁能够证明自己潜在的能力?我能自然地与他的 生命产生共鸣,也许人生需要的就是那么一点成长的挫折与颠簸,只有这样我们才懂得成长的重要性与生命的特别意义。
辛巴的父亲木法沙以其绝对正义的形象定格于屏幕,他世故练达,了解弟弟的野心,用尽一切可能去保护自己的国土与家人,给人以模范国王的印象。即使在遇害后灵魂依然不灭,在辛巴迷惘的时候充当了一盏明灯为其指点迷津。人经历了纷繁复杂的世界,保留自己心中的正义原则才可以立足于社会,尽管我们没有他的国王风范,但是精神却是可以学习体会。
与父子二人性格形成反差的刀疤,从面目里深深渗透着一种阴恨的性情,无时无刻都是阴谋诡计,为求得到王位不择手段,从他陷害哥哥和暗杀辛巴的事情里彻底失去了血性,是一个典型的野心份子。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悲惨的结局,历史上像他一样的的人物多不胜熟,但是又多少可以坐享皇图霸业?我想起了电影《东方不败》中的主角,他以自宫的代价为求练就葵花宝典一统天下,但是最后却惨败在感情的头上,令狐冲那首诗终究无法让他放开一切。“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或者醉了就不会如斯惨烈,但是野心的存在无法让他走出桎梏。这里的刀疤,命运也是如此。野心不能太多,一旦过分地泛滥,生命只会充满阻碍与惨烈。
电影里的角色还有很多,在丁满与彭彭的角色里我也体会到他们那乐观的精神,三只土狼的邪恶本性也表露无遗,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人性问题的思考所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5 ) 多数现代人对《哈姆雷特》的理解,也就是《狮子王》了吧
1989至1999的十年,被称作迪士尼的“文艺复兴”时期,这一时期的迪士尼不仅走出了之前的票房阴霾,更重要的是复兴了迪士尼本人对动画长片的理解:动画电影不仅仅是拍给小孩子看的作品、而应当同样适合成年人欣赏。1994年上映的《狮子王》可以说是迪士尼史上最严肃的作品。剥去其轻松的喜剧元素,脱去其音乐剧的热闹外衣,《狮子王》的内核是一个古老而严肃的主线故事。影评人Roger Ebert甚至称之“过于残酷而不适合年轻的小朋友观看”。
《狮子王》虽号称迪士尼第一部原创剧本作品,其故事中对《哈姆雷特》的借鉴却是显而易见的,创作团队也坦言小狮王辛巴的生命历险是受莎翁戏剧、古希腊神话甚至圣经故事启发。片中三个主要角色:老狮王木法沙,小狮王辛巴,老狮王的弟弟刀疤,都是《哈姆雷特》中角色的直接替换。辛巴和哈姆雷特一样,都“延误”了他们的复仇。关于哈姆雷特为什么对复仇行动犹豫不决、瞻前顾后,西方学者几百年来已经从文学、哲学、心理学等各方方面面给出了解读。尤其是到了二十世纪,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学派的影响,特别重视解读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这一点深深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影视创作。在莎士比亚所处的时代,戏剧更强调人物的行为,而不注重角色塑造;莎士比亚超越时代的天才,也体现在他的剧作中通过大量的独白,使观众看到的不仅仅是角色的行为,更看到了他们的心理活动与动机。这一点非常符合现代影视的创作原则。针对哈姆雷特的复仇拖延症问题,《狮子王》中对于辛巴的行为给出了简单清晰却又十分合理的心理解读:刀疤设计害死了木法沙,却让辛巴误认为是自己的过失害死了父亲,进而由于愧疚感而自行放逐,在逃避责任中长大成人。这样的改编使《狮子王》的故事比莎翁原著还要更加合理通畅。
1942年迪士尼动画《小鹿斑比》中斑比的母亲被猎人猎杀的一幕,曾被评为美国人记忆中最悲伤的电影时刻;而本片中老狮王木法沙被刀疤设计害死,无疑成为了新一代美国人的“童年阴影”。虽然影片后半程木法沙以”鬼魂“的形式重现(一处对《哈姆雷特》中老哈姆雷特鬼魂的明确改编)弱化了死亡的悲剧效果,但仍可看出《狮子王》主题出人意料的严肃。影片小心地将诸如“弑君”、“死亡”、”欺骗“这些复杂的成人概念用尽量无害的方式展现了出来。编剧笔调精准的将迪士尼善恶分明的是非观编织进《哈姆雷特》复杂的人性故事中。辛巴的故事重心不是“复仇”而是“责任”与“成长”。最终辛巴虽然战胜了刀疤,却没有像哈姆雷特一样亲手杀掉篡位的叔叔——否则将使辛巴沦为杀人犯——刀疤最终是因为自己的不义而被手下的一群土狼夺去了性命。不同于《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注定是以喜剧收场的故事,狮子王的故事仍然是建立在沉重而古老的“复仇”主题之上。即使辛巴最终战胜了刀疤夺回了王位,仍然无法掩盖骨肉相争的残酷事实,荣耀石的再度繁荣,是建立在杀戮与反杀戮的基础上。这使得电影的结局与其余迪士尼经典的大团圆结局有所区别:片尾处辛巴在悲壮的音乐中,迈着沉重的步子登上雨中的荣耀石,继承了已是满目疮痍的国家,便是这种缺憾式圆满结局的表达。
在这层古希腊悲剧式的主线之上,影片还交织着诸多微妙主题。由片头音乐《生生不息》引出的关于生命轮回的哲学,借着老狮王木法沙之口讲给了小辛巴,也讲给了银幕前的小观众们。本片题目中的《狮子王》仅仅是一个头衔,可以指木法沙,也可以指辛巴,甚至可以指代刀疤,他们都是这个非洲草原上曾经的狮子王。历史就在这一代又一代的君王更替中前进,就如历史中一代又一代人对《哈姆雷特》的重新解读。其实《狮子王》对《哈姆雷特》故事的重述本身就体现着生命的轮回。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很大程度上源自这些经典的故事模式符合人类历史发展,也符合人类本性。反过来,这些经典又在人们一次次的口耳相传中塑造了人们的心理预期:人们习惯了故事的结尾处正义战胜邪恶、公主遇见王子、王子夺回王位......历史就在这样无数遍的重述与改编、夸大与想象中成为经典。其实纵观电影史,那些最受观众追捧的电影,往往都有这样一个路人皆知的经典故事模式做底子。
虽然当年《狮子王》创造的票房神话被后来崛起的3D动画诸如《冰雪奇缘》刷新,但是《狮子王》完美又不失真实性的动画风格,情感丰富的音乐与百老汇风格的大场面歌舞,严肃话题与轻松桥段的平衡,最关键的,其磅礴的史诗气质以及关于人类永恒话题的讲述,都使其成为西方动画历史上的一座丰碑,也是笔者心中绝对的迪士尼动画No.1.
6 ) 狮子王3D:不是去欣赏一场电影,而是去寻找一段回忆
1995年,我10岁,上小学三年级,当上了班里唯一的大队委,爱好是集邮,打乒乓球,画画和看动画片。
那个时候成都的交通还很通畅,大人们骑着自行车在都市的逆流里通勤;钟水饺还五毛钱一碗,没有各色诡异的配餐;劣质服装的集散地不是九龙广场而是商业场,穿过低矮阴湿的隧道可以通到一片喧嚣的春熙路;体育场附近还有一座叫未来号天桥的奇异建筑,天桥的楼梯像八爪鱼肆意的伸展到人行道上;KFC在成都开了第一家,周末排队的小孩人满为患。
然后我坐着父亲的红色嘉陵摩托车,路过了建设北路上的工人电影院。我依稀记得影院是一幢浅黄色的长方体建筑,像极了小学课本中的人民大会堂。也许事实上影院并非那么雄伟辉煌,只是儿时的记忆把物体都极尽放大。
影院门口,在一片红男绿女的声色犬马中,挂着《狮子王》的大幅海报。于是,我在电影院看了生平第一场动画长片。
电影的情节和印象当时已然淡忘。唯一记得的是八元的票价,和小狮子辛巴操着一口港台味十足的普通话。
然后,时光就像模糊的片段浑浑噩噩的流过了十六年。
我的轨迹就像很多俗不可耐的电视情节一样,流淌着狗血的情节。从一个小地方飞到了大城市,遇到了各色人群,学会了穿着打扮,从对任何人都推心置腹变得心怀城府,然后恋爱,分离,受伤,等待。
2009年,成都的交通已经堵成了一团,原来从南到北坐公交车一小时的路程打的可以耗上两个小时;钟水饺已经涨到了五元一碗,开了N家分店,可以选择几十元一份的套餐,而味道已经与回忆中渐行渐远;各种国外品牌进驻了商业中心,原来几十元的羽绒衫可以卖到两千元;未来号天桥早已灰飞烟灭;洋快餐在大街小巷偏地开花。
工人电影院如同中国众多国企的命运一样,破产,并购,拍卖,推倒,原地建起了八千一平的商住楼,楼下的火锅店热气朝天。
2009年,我24岁,来到美国,和一群酗酒的美国学生住在一所老房子里,爱好是打PS3,做饭,上网和看X片。
而我总是有一种错觉,觉得在国内的一片喧嚣中,时间总是过得肆意的慢,回忆像慢镜头在各种场景中定格;而美国的生活总是一晃而过,因为千篇一律的节奏中,仿佛刚过的昨天就是两年中的任何一天。
当某个人离开你生命的时候,生活便失去了波澜和心跳,恍惚中,时光就悄然漂走了。
在午后的某个街角,我看到了《Lion King》的海报,脑中的某根神经像被拨动了般,神经质的买了票。同样的八元,不过是美元。然后突然发现漆黑偌大的穹顶下面只有我一人。
朝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草场在近若咫尺的眼前晃动,飞鸟掠过草原,猕猴举起了辛巴。然后辛巴用陌生而又熟悉的口吻叫着:Dandy, Dandy...
在十六年后的同一片星空下,木法沙和辛巴依偎在草原上,探讨着生命的意义。突然之间,记忆像流水般从紧闭的阀门中流窜开来,闪回的片段从身旁飞速掠过,孩提时模糊的画面突然异常清晰。在这一个人的电影院中,我突然模糊了双眼。
生命是一场轮回,时间是轮回中沙漏。
这不仅是一场电影,更是一段回忆。
那些模糊的只言片语,总有一天会被解密。
那段尘封在隅落中的记忆,总有一天会被开启。
那些不再熟悉的名字,总有一天会被记起。
总有一天,在某个下过雨的黄昏,那个人会和你在街角偶遇。
经典得都烂了
四星半吧…真的很喜欢…小时候看的…还看哭了哈哈哈…和家人每次说起The Lion King反倒不是提起辛巴…而是那三只hyena(好像是狗吧没记错的话)…被质问的时候第三只点头的笨蛋样子太深刻了哈哈哈…
这部动画绝对是经典,内容积极向上,音乐无可挑剔。
动物版哈姆雷特
hakunamatata
勇气与成长的故事,即使过了多少年,即使生处不同的时代,仍旧能够让人有所感悟……辛巴是在波折的人生中踏出了那条成王的道路!
从此得知,原来动画片还可以是这样的……
我真的不覺得特別。
现在看来,迪士尼不愧为业内的领头狮,可能故事上并无太多新意,但形式上却极其亮眼。讲究的制作,考究的细节,甚至还将歌剧元素融进了作品(这点至今看来还是很让人惊讶),各个角色依旧出彩(个人尤其喜欢那只狐獴,太Q了),保持着高水准视听的同时,亦流露着它的非凡厚度:但当太阳升起 在这湛蓝的天空 伟大与渺小 永不止息的轮回 这便是生生不息 它驱使着我们步行远方——这才应当是人类展现予后代的作品啊
我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才会勇敢,勇敢并不代表你要到处闯祸。
现在看剧情真的好简单啊,不过拟人感实在太完美了。还有那个“哈库那莫塔塔”,好多年没听到了...Can You Feel My Love Tonight?
败在“刀疤”没有反派魅力!
最爱的迪士尼,没有之一。
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迪士尼动画电影,还是看的英文版的,绝大部分句子没听懂,光看画面当年就觉得很惊艳!
重看,这一部当是Disney Classics的集大成之作了,汉斯·季默、埃尔顿·约翰联手为其锦上添花;另外个中暗含的隐喻也很值得玩味:刀疤在鬣狗领土密谋造反后检阅那场戏,简直就是照着《意志的胜利》扒下来的,哈哈。
又是一部是属于那个年代的影迷的经典
“太阳所能照到的地方,都是我们的国土” 随时随地、再看百遍、都会感动如初的经典。
这动画说的是龙生龙凤生凤、狮子王的孩子还是王;野心家的夺权、王子的复位,以及童年情愫、成年的炮。这动画加分都在技术项,比如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2D动画技术,现在看来极具美感渲染的画面,以及太经典的歌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一曲足矣!8.4
这已不能用一部电影来衡量,这是一种回忆、一个童年,就像失而复得的初恋,那么弥足珍贵,那么心潮澎湃!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正是因为他无法复制,狮子王就是这样的经典,每一个细节都那么出色,每个音乐都那么动听,恰到好处的搞笑和贯彻始终的感动。这样的片子不管放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落伍,因为他本身就是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