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克利夏》:美国“新”电影?
在近年来的美国电影中,出现了一些让人惊讶的独立电影。要观看这些电影不再允许仅仅通过惯常的观影逻辑即可完成,这种逻辑预设了一部电影是由剧本、演员、导演、配乐、布景等有机组合而成,而能否欣赏一部电影就取决于去欣赏这些独立的部分和它们如何相互协调一致。但对于像《内德的步枪》(2014)、 《天注定》(2014)、《尘世女王》(2015)等这些新的美国电影,我们又该如何去谈论呢?在此,传统的电影制作模式进一步瓦解了:它不再能够通过积累的观影经验和观影思维来获得理解。理解的实效,是因为影像不再是作用于我们的大脑,而是需要我们的感知,甚至感应。这种情形在《克利夏》这部电影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克利夏》纠结于一个不再有故事的故事,讲诉了一个叫克利夏的老女人在十年后回家参加感恩节聚会,发生的一系列遭遇。关于这个女人的过去,她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都是通过人物间零散的对话推断出来的。没有闪回,闪回意味着时间组织的晶体。在《克利夏》中,只有空间对时间的统摄。这反映在电影中的大部分剪辑都没有按照惯常的时间逻辑完成,因为已经没有叙事的欲望,它更加关注人物间此刻存在着的情景。因而,当镜头看似毫无逻辑地在宅子的内部空间接续转换的时候,比如当克利夏和姐夫在室外的露台上聊天,交叉剪辑进的是两个侄子在父母的房间看色情片,或者是众人如何逗弄那个新生儿的画面。之所以如此处理,原因在于这些动作都是在同一段时间内发的,或者说正因为共处于同一空间,才有了组合在一起的逻辑。
△ 克利夏被“围困”在家人中,这只火鸡预告着矛盾的最后爆发
导演Trey Edward Shults故意紊乱了电影的时间线,将影像型塑成由一个个碎片拼成的散乱结构。一切都处于内部的焦虑中,持续的的反常配乐加重了这种不稳定感。而这种焦虑正是来自于克利夏本人。从那些断续进行着的谈话中,我们依稀可以推断出年轻时的克利夏是何样的状貌:酗酒,逃离整个家庭,甚至将儿子抛下留给姐姐照顾,逼迫他去学商学,而不是热爱的电影。可以看出,克利夏与整个家庭间都有着不可消解的矛盾。那位坐在轮椅上的母亲,将每一个人都认了出来,唯独克利夏除外。这种清除是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结果,为了不回忆起那些过往的痛苦。
即便在多年之后,克利夏带着和解的态度回到了这个家庭(她主动提出与儿子面谈来化解之前的矛盾),但电影开始后不久她在踩入小水潭发出的那声“Shit!”,已经预先告知了观众她的本性未移。而多年来形聚在克利夏与家人面前的那个巨大屏障,只是因为时间的淡忘获得了稳固状态。但焦虑开始不断在克利夏的内心积聚——比如她接连打电话给男友求助、她需要偷偷开启一瓶红酒在厕所独饮,同时也通过摄影机来回的摇动来模拟克利夏观察家人合睦的状态,以及配乐中使用的不间歇鼓点——这些都在导向那个最终结果:那只被打翻在地的火鸡,矛盾在不断地酝酿后终于爆发。
导演Trey Edward Shults在影片中出演了克利夏儿子的角色,正是他在最后喊出了“你不是我的母亲”。而在实际生活中,Trey Edward Shults的确如电影所言被迫放弃热爱的电影,而去学了商学。这部电影因而带有很强的自传性,电影中许多角色都由导演的家人扮演,并在他母亲的家中拍摄。但饰演克利夏的不是他的母亲,而是某位阿姨,他的母亲饰演的是克利夏的姐姐。这种拍摄方式无疑会让我们想起刘伽茵的那部《牛皮》(2005),同样也是由家人扮演的极低成本的实验佳作。这种方式保证了整部电影的真实感。
因而,观众很难再去思考影像(思考总是建立在时间之上),在这些美国独立电影中所构造出的是情境的真实。如果说在空间-影像中,我们需要动用我们的感知,那么在这些“新”电影中,我们则需使出我们的感应能力。就像观看爱丽丝·洛尔瓦彻的《奇迹》(2014)一样,我们需要伸出我们头上的触角,与电影中被创造出来的独特世界相互对接(想象一种与外星人的交流情境),如此我们才能实在地收获我们作为观众的有效体验。一种“影像感应学”,不是吗?
2 ) 克利夏 形式下的焦虑
活在焦虑中其实是一种更加能证明自己真实存在的生活方式。
而像这种存在感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通过与自我接触的原始途径而感知到,是要不停的通过情感上的自我救赎,心理崩溃之后的自省与现实对自我的批判等种种因素才能促成这种所谓的焦虑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种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真实,
真实能让我们感知到一切外界所传来的信息,从而可以让我们按自己的逻辑去思考,在不会变通的惯常逻辑下我们习惯将外界事物标签化,即便是它已经颠覆了传统逻辑,但是焦虑这种可以给自我带来真实感的形式主义所存在意义已经完全取代了自身周围传统逻辑所存在的意义。
因为形式主义它不再是一种对自我的反省和批判,而相反的是它会通过对自我的不断理解而逐渐形成一种新式的自我惯常逻辑。焦虑的存在,是通过不断的打破自己之前的惯常逻辑而真实,同样的这种真实也是需要我们去感知,而另外一种感应焦虑的方式是通过对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探,即在完全否定自我存在的情景下去尝试做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所以在《克利夏》中这种焦虑感蔓延在镜头的每个角落,而同样对于观众来说,这种焦虑感无疑是一种自省,在自我救赎与自我沦陷中发现一种平衡。
《克利夏》也代表了一种新独立电影的模式,它不在依附于电影观众惯常的思维逻辑,而是脱离于思想之外,将剧本,人物,表演,性格等多方面分解开来,而在理解的过程中又需要自我感知将其融合,它不再直观的向我们传达某一方面或者是某一个人物的表演所发挥出来的感受所带来的真实感的效果,一方面,它并不能代表任何实质性的东西,而另一方面,感知所需要的条件可以不反射任何东西,只是反射自己,或者说是带来一种要表达的征兆,而将这种征兆融入电影之中变转换成一种理解所带来的实际效果。
同时,《克利夏》将一个故事分解开来,而分解开来的过程中也加深了这种焦虑感,因为它并不是只在代表一个完整的故事,而突出的是人物所带来的认知,通过人物之间散乱而又零碎的交流来交代故事的主线,而这条主线并没有过度的关注事件本身,也并不不是运用一贯叙述的方式来交代剧情,而需要被观众所认知的剧情的衔接点就以人物之间不断对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对话中所交代的剧情并不是具有一贯的连续性,反而更多的是给观众带来一种需要自我被认知的感觉,通过自我对电影所展现方式的了解,将自己带入到克利夏这个人物中去,去体会她当时的所感所想,去串联整个故事,从而去了解她的焦虑。
克利夏的焦虑其实是一种被过分夸大的孤独与绝望,一种持续不被认同下情感的爆发,无法控制内心的烦躁,利用极端的方式展现在亲人面前,不用虚伪也不用刻意隐瞒,遵从着内心原始的邪恶力量伤害着家庭里的每一个人,但任何的焦虑都是有原因的,而这些从不被人提及的原因往往又是抛不掉的痛苦回忆,与其选择去遗忘倒不如将这回忆埋藏在焦虑中,任其挥发,最后利用焦虑构造出一个真实的世界。
克利夏的世界很真实,因为往往自由最能表达真实的含义,而自由所能带来的焦虑更能彰显出自由的品质,而克利夏唯一的错误就是将情感寄托与某种亲情之上,没有看清事件的本质,而焦虑又促使她变得感性,过于追求些情感上的回报,从而变得无助,但克利夏并不可怜,只是长久的压抑和内心世界的改变让她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即便是克利夏完全的将焦虑展现出来,但是却并没达到自己所预期的效果,在对待他人的时候任何人都是有所保留的。
我们无法做到像克利夏一样毫不忌讳的展现自己“自由”的一面,因为这一面包含更多的是她的冷漠与自私,充满棱角的态度与观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克利夏却教会我们这世界也是有真实存在的。不要像克利夏一样生活,但是也可以大声吼叫。
3 ) 关爱“孤寡老人”
krisha的食指只剩下了半截,她甚至可以开玩笑说自己为4.5个手掌,但是她还是选择将它用纱布包起来,那半截手指就像她那脆弱的内心,那个一直无法接受她的孩子,以及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永远是那一块短板。家庭里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个是一个美满的家,兄弟姐妹之间的嬉闹,家人之间的“和睦”使所有人觉得自己是幸福的,看似krisha的归来打破了他们美满幸福,实际上是潜藏在所有人心底里的矛盾导致了整个家庭最后的爆发。而最后所有家人将矛头指向了家庭曾经的包袱——krisha,然而绝望而无助的她面对家人的指责终于崩溃了,她哭诉自己所遭遇的不公,但是可想而知krisha结局只能是再一次离开这个“家“。然而这个枝繁叶茂的家庭摆脱了krisha就真的能再一次变得美满幸福么,答案当然是不能。因为它早已如同那只畸形的巨型火鸡一样支离破碎。
4 ) 电影其实是站在克利夏这边的
一,克利夏应该是代表曾经参与在68年运动的那样一个角色。在《阿甘正传》中也有一个这样的女性角色,就是阿甘的女朋友,留下一个孩子,阿甘把他抚养大。
这个电影最核心的一句话就是在结尾的时候,当克痢夏跟他的妹妹争吵的时候,她说的一句最核心心的话——:我宁愿成让他成为我这样的人,也不愿他成为你那样的人。
克利夏代表68年之后的那种嬉皮士的那一代中的失败者。那些告别革命的参与者,如妹夫,则成为今天在美国社会的资产阶级。妹夫讽刺说你不可能永远像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那样拿着包就去欧洲,讽刺克利夏仍然停留在过去的梦里。她妹妹一家代表今天美国典型的资产阶级家庭:住大房子,然后养很多孩子,然子们都慢慢走上资产阶级的正轨,就像这个克利夏的孩子,在她妹妹妹一家的暗示下,就选择了商业管理专业,而不是真正的爱的电影专业。
二,电影实际上是儿子最终对母亲的一种认同和原谅。镜头虽然很残酷地表现了老年可以晓得失败和脆弱,同时也是谅解和爱。导演本人来出演这个儿子的角色,这样的设置本身就是对那句“你不是我的母亲”的反省。
虽然叙事中时间轴经常被空间打乱,但是这个叙事仍然有一个很清晰的时间轴,就是克利试图回归正常的生活,所以在他喝酒之前呢,有一个跟他妹夫交流的失败,和跟儿子交流的失败。但是,儿子根本不接受母亲出于爱给他的建议,妹夫警告她不可以随便进入别人的生活。所以她把一瓶酒都喝掉,实际上是在是跟所有人的关系的失望下,重新开始酗酒的。
5 ) 一个脆弱的家庭,两个相反性格的姐妹
虽然片名是克利夏,影片也是完全以克利夏的视角来呈现的故事,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们对她的姐姐的了解。这两个人也没有必要去争论她们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套用人格分析的词来说她们两个一个是少女的性格一个是亚马逊女人的性格,这两种性格的女人一种是容易受到引诱,一种是有着保护他人的欲望。而少女性格走上歧路就会变成不良少女亚马逊女人的反面则是善于复仇,所以结尾当少女性格的克利夏放下面具歇斯底里起来的时候,她的姐姐表现出来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姿态,让人一反之前对她的印象,觉得她似乎是蛇蝎心肠的女人害了克利夏的一生。而实则不然,这是对于一种她世界观里的和睦家庭的维护失败了之后对造成这种破坏的对象克利夏进行彻底报复的结果。
影片在这里达到的高潮,实际上就是这姐妹两种人物性格塑造的高潮,影片虽然在核心上为我们呈现了这种亲密关系之中的矛盾性格发展成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实际上是通过一种全景式展现这一大家子的生活状态来呈现的,而种形式的家庭塑造虽然能够达到制造强烈矛盾冲突的效果,但它同时塑造了一个反面的家庭生活例子呈现在观众面前。当然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的观众也许并不会把结局当回事。
而回到这个坏家庭的核心无非是关于酒精和吸毒的恶习(也许还有其他方面但那是在影片之外的)克利夏对于恶习缠身的罪恶感使她犯下种种错误这一点反而是正常的,而非正常的因素是这一大家子对这一恶习的坚决排斥和丝毫不能够容忍甚至超越了对不道德的容忍,比如作为儿子看着母亲克利夏遭一家人排斥他选择的确是站在一家人的一边甚至要求自己的家人把母亲赶出去。而就因为这一点在克利夏与家人之间划开了一条她个人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未免也太过牵强。所以影片想要实现的无非就是这个目的,刻画一个边缘人物,演员大妈这种形象在电影里面也是绝无仅有的。
6 ) 脆落的克利夏
很有氛围的一部片子,很多高质量的细节,甚至有种看书的感觉,年老一身问题的克利夏鼓起勇气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可生活就像片子里所说的,你也许是一个倒霉的小鸟,不断撞上挡风玻璃,可车速会越来越快,小鸟的翅膀也会越来越脆落,克利夏悲哀在于她的内心的脆弱,年老想要重新获得依靠,把自己的生命强行寄托在别人身上,想当然的以为感情,血缘关系是可以重新进入别人生活的砝码,自己觉得自己好转了,别人就应该接受自己,生活是残酷的,别人认为你犯过的过失,也不一定会被别人原谅,就像别人没必要无缘无故对你好一样,克利夏太急于求成了,太脆落了,她迫切的想要别人的接纳,她太无助了,强行想要找到自己内心迫切渴求的东西,可太仓促了很多事情需要慢慢来的,人生在世一定要自己强大了,才能淡定的去看云起云落,克利夏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获得亲人的谅解儿子的谅解身上,把自己的幸福叫别人掌控又急于求成,导致出了大事,人活着还是要聪明,理性一点,生活才不会变的越来越糟。
看着像恐怖片,其实就是恐怖片。在痛苦的泥沼里挣扎,跟着镜头转啊转啊,发现它是一个圈,从来走不出去。
先把故事讲好,再来玩别的好吗?
这脸这演技,简直绝了,真的都是业余的吗?导演率一众大妈演出家庭惊悚剧
真没看出来这个电影有啥看头?一个老人,应该是离家出走之类的,然后老了想回家。既然敢做就应该敢当,回来干什么,喝酒,嗑药,手指残缺不全。另外,电影中的配乐过于喧宾夺主,中间有部分应该是大提琴,说实话跟噪音一样,难听。对老人的特写镜头,看的人不适。不喜欢!
用音效和影像来渲染刻画心理相当成功,只是故事本身太单薄。
超级好看!都看醉了,声音设计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部电影是导演和他的整个家庭一起拍摄的,戏剧张力堪比那年的杀戮!超低成本的高水平完成,摄影真是天才之作!太牛逼了,昨天我在酒会上看到导演忍不住一直像迷妹一样地尖叫,实在太low了。。。
迷醉。将碎片式的片段以如此迷人的方式拼凑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沙尔茨的首作比他后面两部作品都更优秀。整部电影就完全建立在克利夏的脆弱敏感恐惧疯狂的人物状态之上。前三十分钟更是狂飙突进,声效和音乐揉捏为一体,带来一种轻度的眩晕。部分时刻卡萨维蒂和吉娜·罗兰兹附体。
大量的声音设计,氛围音乐用声将电影的叙事探索出了自己的方式。确实,观影的过程krisha的孤独与绝望感被极好的传达,产生共情。但是电影的故事却并不如技法那么吸引人,情节和戏剧性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为情绪蒙太奇服务的作用。当然,作为极低成本的独立制作,已经非常出色了,是值得学习的对象。
新手炫技指南。摸到了点卡萨维茨的门道,老太太有那么几个瞬间也是神似吉娜罗兰兹。
好看且惊艳的低成本独立导演处女作,对家庭关系裂痕的展示充满力度,非职业演员的状态在线,炫技的运镜、声效和剪辑设计营造出真实人物心理,调度常存亮点。
最重要的是为什么克利夏要酗酒?她的过去都经历了什么?一味表现糟糕的癫狂,是莫名其妙的。本来可以很好的片子。PS.本片也有画幅的变化,导演确实有想法。
这才是忠实的电影!另外谁说这是喜剧?
从火鸡出场的第一秒我就知道煮熟后会被掉地上,呵。
喧闹,群狗,家族压力,auntie relapse;气氛营造挺张狂,但电影语言和故事呈现都类似却不及《梦之安魂曲》或《威猛的天使》;角色演员同名,不知是否出演自身,感觉戏外戏内有所互文
作为处女作,它令人惊艳的地方不仅体现在冲突场景中对戏剧强度游刃有余的掌控,也体现在多场群戏中杂而不乱的复杂调度,不仅体现在对主角Krisha心理状态密切与细腻的刻画上,也体现在对主角所处环境氛围的感性塑造之上。后半段两次变换画幅,除了映衬主角心理状态和紧凑构图之外似乎并没有更多意义
又长镜又蒙太奇 想要营造出独立电影的氛围但时间线乱得糟心 本来想看撕逼却发现故事过于无聊 因为古怪老太太并没有很“趣” 拿这种讨巧又想要特立独行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成名作 还不如认认真真简简单单拿这个老太太拍个温情戏。
76/100 从操作行条件反应理论上看戒烟酒时最好去个新的环境,这样刺激你体内成瘾因素分泌的量会下降,你一年在外地工作感觉自己越发成熟稳重,可过年回家三天就和父母吵得不开交也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成瘾向来都是心因性的,根源在原生家庭,电影捕捉到了这一点,自编自导的处女作着实厉害!
爱电影的Trey上了商学院,却拍了这部电影献给母亲,片中同样扮演Trey隐于一隅,表达对家人的爱。这部半自传的小品情感深厚,一个让家人失望的老女人的主观视觉呈现,却从中看出了家人mad和不是hate的复杂情感,导演的场面调度和情绪渲染让人惊喜。[B+]
这摄影和调度应该是学PTA吧,花哨也讨喜,但那都是浮云,整体其实相当无聊,看得我瞌睡连连。
前半部分基本静音看了。。。睡觉都要戴耳塞的人简直是受刑。。。不过最后的撕逼戏不明白是两姐妹谈话前还是谈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