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再见爱人plus版

    综艺中国大陆2021

    主演:李维嘉  胡彦斌  郭采洁  孙怡  黄执中  千喆  沈奕斐  章贺  郭柯宇  魏巍  佟晨洁  王秋雨  朱雅琼  

    导演:刘乐  涂涵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2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3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4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5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6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3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4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5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6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7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8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19再见爱人plus版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4:57

    详细剧情

    《再见爱人》是由芒果TV打造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三对面临感情危机的夫妻,乘坐两辆房车,开启一段为期18天的旅行。处在不同的情感阶段中的他们,他们怀着或抱怨、或委屈或遗憾的心情出发,又能否在旅行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这一次,面临感情危机的夫妻愿意为爱再尝试一回,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让情感慢下来。节目将通过真人秀和观察室的结合,用纪实性的方式讲述他们的婚姻故事,通过专家和观察嘉宾的温情观察和理性分析,让观众真正感受到婚姻的责任与意义,了解到提升婚姻质量和幸福感的方法论。

     长篇影评

     1 ) 他俩会复婚吗?

    《再见爱人》应该是我第二个真情实感一路追下去的真人秀综艺,第一个还是多年前的《爸爸去哪儿》。

    真人秀要好看,还是得尽量少一点“秀”,多一点“真”,要有真实的矛盾冲突。孩子们是最真实的,不会配合表演,平时当甩手掌柜的爸爸们忽然被要求独自带孩子,那些手忙脚乱也是真实的,所以《爸爸去哪儿》才会好看。

    《再见爱人》的定位是“离婚真人秀”,请的都是已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感情危机的夫妻,每一对都有真实的冲突。而且因为题材敏感,请不到大牌明星,这三对嘉宾六个人虽然都在演艺行业,但在一般观众眼里都很陌生,接近于普通素人,也没有明星的架子和包袱,可以在镜头前给出比较真实的反应,让所有感受过亲密关系的人都能得到共鸣,这些都是这档真人秀成功吸引观众的关键因素。

    三对夫妻各自的情况还都不一样,区分度很高。

    王秋雨和朱雅琼,就是爹味低情商保守务实型老公,和梦幻少女心放飞自我型老婆,两人相处19年,男方一直压制女方的情感需求,女方最后彻底失望,提出离婚。这俩的表现经常看得人血压升高,尤其老王的发言已经到了槽多无口的地步,观众对他们的态度很明确,基本上应该就是:赶紧离吧,早离早好。

    佟晨洁和魏巍这对,相处模式也很清楚。老婆佟晨洁是成熟冷静识大体的现代女性,在节目中的表现基本是零差评。老公魏巍则是优缺点对半开,好处是幽默可爱会制造气氛,是枚开心果;坏处就是缺乏自制力,情绪化,近似于巨婴。他俩感情还没到闹离婚的地步,明显还是相爱着的,但是老公想要孩子却又改不掉酗酒坏习惯的问题,也严重影响了这段婚姻的质量。

    前面这两对的矛盾都太清楚了,关于他们的节目段落虽然好看是好看,但不会让我牵肠挂肚,也不会让我有太多追究和表达的欲望。这篇文章重点是要讲第三对:章贺和郭柯宇。

    这对太让我迷惑了,因为他们看起来都是很好的人,情绪都比较稳定,头脑都比较清楚,遇事都讲究体面,简直找不出什么破绽,尤其再和另外两对一比,就更让人觉得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双佳偶。可事实却是,他们经历了一段将近十年的婚姻后,在去年离婚了,离婚后两人就没怎么见过面。为录制这档节目再见面时,一开始两人都说那段婚姻里根本就没有爱情,只有冷漠和疏离。说是这么说,可随着节目行程的推进,我们观众看在眼里的却完全相反,就节目里他俩的相处,从相互祝福对方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到描述对方外貌时那种准确和丝丝入扣,还有单独出游时那些亲昵又自然的肢体动作,那些细腻温存,那一串串让人看着就心动的火花,怎么可能没有爱呢?

    观众们看了他们都说,“磕到了磕到了”,“这就是在玻璃碴子里找糖吃啊”,“离婚综艺竟然也能这么甜”。我看了看其他两对的微博,下面评论全是劝分的,只有郭柯宇和章贺的微博下面大部分都在劝他们赶紧复婚。

    然后让人迷惑的又来了:每当他们发糖发到一定的程度,让人觉得复婚有望时,就会有兜头一盆凉水把我们的心浇熄。最新一集,章贺的三姨介入其中,撮合他们复婚,郭柯宇的回复异常坚定:“我们绝对不可能复婚。”

    于是观众又给这段关系下了新的定义:“这就是典型的BE(Bad Ending)美学啊”。悲剧之美,甜中带虐,这看得人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的该死的虐恋!

    贴标签下定义总是会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他俩到底怎么回事?要弄清楚这个,我们有必要先来复盘一下他们关系的前因后果。

    郭柯宇是六个嘉宾里面相对名气最大的一位,九十年代曾经是红过的,当时才17岁的她因为出演《红樱桃》,而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百花奖双料影后,而且因为电影中有裸露镜头,在媒体和群众中很是被争议了一番。

    现在我们在《再见爱人》里看到的郭姐姐,气质温柔清婉,淳朴大方,但她的内心应该是相当有主见,而且不惧世俗压力的。出演《红樱桃》是一个例子,另一个例子是,在《红樱桃》之前,她年龄更小的时候,和自己处女作的导演相爱过。

    现在还能在网上搜到多年前的一则媒体报道,说是早在1991年,郭柯宇13岁的时候,出演了章家瑞导演的电视短片《太阳鸽》,并和章家瑞展开热恋,被郭柯宇家人知道后,向法院控告章家瑞引诱未成年少女,两人才被迫分手。

    百度百科上说章家瑞1979年就报考中戏,1988年开始拍电影,按时间推算和郭柯宇恋爱的时候他大概三十岁左右。如果这事发生在现在,章家瑞也会被扣上“恋童癖”的帽子被网络围剿,职业生涯就完了。但当时关于性与性别的观念不像现在,媒体又不发达,章家瑞吃了官司后又东山再起了,后来拍出了《花腰新娘》、《芳香之旅》、《红河》等有一定影响力的片子,还和电影女主角张静初传出过绯闻。

    所以郭柯宇是过早地就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才十几岁,别人的人生都还没开始呢,她的感情就伤筋动骨过一轮了,事业也已经有过高峰了,媒体评论公众争议什么的都感受过了,已经比很多人一辈子经历的都还要丰富和动荡了。

    郭柯宇遇到章贺的时候,刚过三十岁。在这之前的十几年,她在感情上又经历过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她后来说,之所以会和章贺结婚,是因为时候到了,觉得该结婚了,是为了结婚而结婚。

    可是请注意,郭柯宇所谓的“时候到了”,和那些因为世俗压力到了三十岁就急于结婚的女青年心态肯定是不一样的。结合她过往的经历还有她自己的说法,她更多是因为过去的感情太累太伤了,已经没有爱人的能力和热情了,感情账户余额不足,折腾不动了,只想好好歇歇,休养生息。而结婚在她当时的想象中,就意味着安稳、平静。她觉得结婚不需要以多么强烈的爱情为基础,因为爱情意味着不确定、易流动,而她此刻只要找个稳重靠谱对她好的男人,就够了。另外我看了她最近的采访,她说三十岁的时候还特别想生个孩子,结婚也是为了能生孩子,并且给孩子一个安稳的成长环境。

    而章贺就是一个各方面条件都符合的人选。他们是因为合作电影《完美新娘》而结识的,这部2009年上映的电影,我记得当时还去电影院看过,是部各个环节都在模仿国外经典比如《天使爱美丽》的喜剧片。

    因为比较山寨,这部片子的评分和票房都不太好。郭柯宇和章贺在片中的表现我都记不清了,只知道表演比较浮夸,刚才搜了一下电影片段,就是这风格:

    章贺比郭柯宇小两岁,当时在演艺圈根本就是寂寂无名,而郭柯宇在他眼里就是曾经的影后。章贺在访谈节目里回忆过他俩从相识到结婚的经过。拍《完美新娘》的过程中,他们的交流还很少。

    等到电影拍完要做宣传了,两人再次碰到。郭柯宇准备去香港,问章贺要不要帮忙带点什么,章贺就让她带了瓶晒太阳美黑用的油。

    郭柯宇从香港回来,拿着太阳油和章贺见面,两人喝着长岛冰茶,那一瞬间章贺就觉得,郭柯宇应该是自己的老婆。

    见面聊完天各回各家,章贺在路上就忍不住给郭柯宇打了电话,对她表白了,说想以结婚为前提交往试试,郭柯宇答应了,然后不到一个月就闪婚了。

    这段回忆和郭柯宇的陈述是可以合上的,两人一开始都是直奔结婚而去的,目标明确,动作迅速,一切好像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很快郭柯宇就生了孩子,章贺对郭柯宇也很好,在郭柯宇怀孕的时候照顾有加,比如吃火锅的时候会把食物挑出来放凉,避免烫到郭柯宇。结婚生产后郭柯宇就不再拍戏了,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带孩子上,只是偶尔会演个话剧,还凭兴趣组了个乐队,抱着玩玩的心态写了一些歌,发了一张唱片。章贺的事业慢慢有了点起色,演了大热的《军师联盟》系列,虽然是配角,也算有了代表作。

    事情到这里,他们都还算是让外人艳羡的一对夫妻,经济优渥,家庭美满,又不会因为过于惹眼而招人嫉恨陷入风暴,正是他们曾经盼望的平静的小日子。

    但是一些雷在结婚之初也已经埋下了,他们俩的矛盾分歧点,我根据节目表现大概总结了一下,有这么几个:

    一个是精神世界的偏差。郭柯宇是文青,心思细腻敏感,会着迷于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比如推荐一家餐厅是因为老板娘的耳环很漂亮,表达偏含蓄委婉,但章贺是粗线条的直男,get不到这些小心思,时间长了郭柯宇也就逐渐放弃表达了,加上双方的朋友圈又无法互相融入,越发觉得两人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还有一个是事业上的忽略和否定。郭柯宇婚后就息影了,只是偶尔唱唱歌,她说自己对唱歌的兴趣甚至多过演戏,他们乐队那张唱片我听了,其中有首《直到对的人来》非常好听,但那些歌章贺会去听吗?会喜欢吗?暂时还看不到这类迹象。

    但章贺对郭柯宇曾经的演艺事业是有肯定的,说郭柯宇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之一。至于章贺自己的戏,因为大都是战争打斗类,偏直男视角,郭柯宇就很难提得起兴趣。节目中郭柯宇就直接表明了,自己没有认真看过章贺的作品。这让章贺觉得很受伤害,节目中反复确认和强调这一点。他作为男性的自尊心,没有得到郭柯宇的抚慰。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恰恰是因为两个人性格都太好了。虽然骨子里都要强,但在为人处事上都太冷静、太温和了,都不喜欢和人发生冲突,遇到矛盾时也不想过多地争执,都倾向于把问题搁置下来,冷处理,时间久了,问题越积越多,感情却越来越冷,也就更没什么好谈的,也没有继续在一起过下去的必要了。

    生活中常常都是这样:很多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的情侣,感情反倒可以一直持续很久,因为争吵还真挺有用的,好点的可以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差点的至少也可以释放一下情绪,为接下来的生活积蓄一点精力。而那些从来不大吵大闹的情侣,总是尽力维持表面的和平,却可能会让关系成为一潭死水,加速走向分崩离析。

    章贺和郭柯宇应该就是这样,精神世界有偏差,因为怕起冲突又总是避免沟通,于是误解和怠慢越来越多,最后只能离婚收场。

    他们俩让我想到了王菲和李亚鹏,模式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也是文青女神在经历了几段疯狂热烈的爱情之后,在三十多岁的档口,找了个明显和她精神世界不匹配但是踏实稳重的好男人,走入平静安稳的婚姻生活。李亚鹏对王菲肯定有呵护也有尊敬,但是缺乏了解。他俩离婚前上杨澜的访谈节目,李亚鹏说自己喜欢王菲的音乐,问他最喜欢哪首歌,结果磕磕巴巴半天最后冒出来的竟然是《传奇》。

    ▲注意王菲的表情

    听到这个答案所有菲迷的拳头应该都硬了吧,我们随便都能数出几十首王菲更精彩的作品,你作为枕边人怎么就知道这么一首烂大街还非原创的歌啊?一看你就不是真菲迷!

    至于李亚鹏拍的那些武侠剧,还有他后来做的那些生意,王菲又能有什么兴趣呢?两人日常能聊些什么,我都很怀疑。而且看样子他们也都不是能吵架的,李亚鹏比较憨,王菲又不屑于吵,遇到矛盾多半也是搁置冷处理吧。

    不管是郭柯宇章贺,还是王菲李亚鹏,他们最根本的问题或许都在于:思想比较传统的男方,渴望的其实是个贤妻良母,而女方也自以为从此可以告别动荡不安的过去,学着去做个贤妻良母,但最后女方发现自己骨子里自由超脱的底色还是无法抹除,做不了贤妻良母。于是错位越拉越大。

    当错位一旦开始,就很容易会沿着习惯将错就错下去。而且还因为各自的自尊心,表面上维持体面,暗中却较着劲。《再见爱人》的观众看章贺和郭柯宇,最虐心的一点就是,他们嘴上说的和实际行动总是撕裂的:比如在面对画师时郭柯宇给章贺的外形打了十分,过不多久两人单独相处时郭柯宇又开始嘴硬,说章贺长得一般。两人同骑小摩托时章贺让郭柯宇抱着他的腰,郭柯宇说自己那时有一点心动,过后再谈起这个时,章贺又否定了,说他没觉得关系有什么变化。在谈到要不要复婚时,章贺隐隐露出一点期待,郭柯宇当即泼冷水,说不要给章贺任何幻想,复婚绝不可能。

    全是各种错位和扭结。有网友这么简单明了总结他们俩的口头表达与内心真实想法:

    我看这个节目的前几集时,也总是纠结于章贺和郭柯宇之间到底有没有爱。章贺应该是爱过郭柯宇的,但郭柯宇对章贺呢?如果像她说的根本不爱,那为什么对章贺的外形细节那么铭记于心?为什么看章贺一身白衣就立刻心动?难道她觉得喜欢脸喜欢身材都太肤浅,只有灵魂上的相融才是真正的爱吗?

    ▲这张不谈画风至少能看出章贺身材有多好,四十多还坚持身材管理的男人太少见了

    看到后来我就释然了,文青的一个通病就是对“爱”的定义常常太过狭隘,必须附加若干明确条件才能叫真正的爱,爱必须纯粹,不含一丝杂质,绝对的理想主义。可那样的爱真的存在吗?即便存在,又能存活多久呢?白先勇先生认为,比起西方舶来的“爱”的概念,我们中国人传统的“情”更应该被推崇,因为“情”更宽广,更博大,更能含括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章贺和郭柯宇之间,当然是有“情”的。纠缠十年,而且有了孩子,早已血肉相连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了。这样静水流深的“情”,比那天雷勾动地火的“爱”更动人吧。

    我还是会关心他俩会不会复婚,但结果其实也不那么重要了。如果他们因为这次旅行而打开新的沟通入口,觉得可以再试试在一起,那是挺好。不过也不要过于期待十年的问题能在十几天内解决。也许现在这样就是更好的相处模式:平时分开各自生活,但互相还惦记着对方,偶尔见个面,一起旅个行,或者为了孩子的事一起操持,因为距离的拉开,因为有了一点边界感,那些龃龉都不见了,看到的都是对方的闪光点,两人都能找到更舒服的相处姿势。

    章贺和郭柯宇也算是为我们示范了一种“最完美的离婚”吧:优雅的,体面的,还能增进感情,让感情进入更美好的下一阶段。在这个意义上,离婚还真不一定是个坏事呢。

    都什么年代了,旧的那种整齐划一紧密捆绑的婚姻关系已经显得太没有想象力了。就让每个人根据需要自己去塑造理想的关系模式吧。最重要的始终都是,让每个人都舒服。

     2 ) 《再见爱人》:这届观众,为何热衷于“玻璃渣里找糖吃”?

    近日,一档“离婚综艺”悄然走红。这档节目选取了三对明星夫妻,他们或已离婚,或处于离婚冷静期,或者打算离婚,通过展现三对夫妻亲密关系中的问题,探讨婚姻的制度优缺点及相处方式。在恋爱综艺四处撒糖的时候,这样一档聚焦破裂亲密关系的综艺为何能收获高口碑?

    《再见爱人》豆瓣评分页面。

    在钱钟书的《围城》中,人物赵辛楣曾发表过一番针对婚姻与旅行的“宏论”:在他看来,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完全是次序颠倒,“应该先旅行一个月,一个月的车马劳顿,风尘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没有翻脸吵嘴”,方有望实现一桩靠谱的婚约。倘若婚前旅行有此重要意义,那么,当一段婚姻走向解体,昔日的伴侣即将分道扬镳,一次共同的旅行又将意味着什么?如果婚前旅行堪称婚约的试金石,一场“失婚”过后的旅行又能否成为婚姻关系的显影剂,为曾经的爱人们找到渐行渐远、终至歧途的症结?近期由芒果TV推出的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再见爱人》便尝试呈现出这样一场别样的旅程。

    作为婚姻观察类综艺,《再见爱人》自播出以来引发了居高不下的关注度与话题性:每期节目所涉及的现象与议题屡屡登上微博热搜榜,情感、心理、娱乐等各类公众号也纷纷以嘉宾们的表现为案例做出跟进式推送。而在豆瓣等平台,这档“离婚综艺”的评分也普遍高出了近期以甜蜜爱情、幸福婚姻及和谐亲子关系为主要展现内容的真人秀综艺。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如文化研究学者们所指认的那样,流行文化的生存要义在于对公众需求、期待视野的积极迎合与主动创造,从而其本身也有可能成为透视时代精神文化特质与症候的窗口。在这个意义上,《再见爱人》的题材选择、呈现手法及其热播现象本身或许便从某一侧面较为深致地传递着时下都市中青年群体对亲密关系的诸种想象与困惑、多样的渴望,以及重重的忧虑。

    撰文 |孙慈姗

    01

    “亲密关系”的理解与呈现

    作为社会性动物,人无法脱离社会关系网络单独存在,而构成这些网络的种种人际关系常具备流动性特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变迁无不影响着各类人际关系模式的存在状态及变化轨迹,更左右着具体时空情境中个体和群体面对、处理这些关系时的心理、方法与姿态。具体到婚姻场域,“亲密关系”的形成演变愈发成为决定现代婚姻形态走向的核心要素。

    在心理学家罗兰·米勒看来,亲密关系因具备了解(knowledge)、关心(care)、相互依赖性(interdependence)、相互一致性(mutuality)、信任(trust)以及承诺(commitment)六种成分而区别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它往往发生在朋友与爱人之间。相比之下,后者的关系或许更具持久性,也由于婚姻的缔结带有了某种契约意味。米勒认为在现代社会,正是亲密关系为个体提供着“有意义且持久的社会支持网络”。与此同时,同所有其他人际关系模式一样,不断变化发展的文化是规范亲密关系的社会标准。

    观察亲密关系在时空及文化氛围中的改变亦是《再见爱人》在较为宏阔的视野中寻求的立足点。第一期开篇,节目即以剪裁新闻报道及采访的形式呈现出中国社会近年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趋势,以及“离婚冷静期”等新政策的实施为人们婚恋观带来的影响。比起婚姻外在形式的转变,更值得仔细捕捉的或许是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诸种复杂暧昧的心态,以及不断产生的疑惑。比如,我们对“另一半”的爱慕与渴望是否仅仅是用以掩盖自恋的假象?婚姻关系的建立对于爱情究竟构成了促进还是消耗?所谓“永恒”的承诺是否越来越虚妄?我们能否通过一段良好亲密关系的建立变成“更好的自己”?反之,在关系中经受的压力与挫败,又是否会对个体的自信心与安全感构成摧毁性打击?

    《再见爱人》剧照。

    《再见爱人》聚焦于三组已然分离或有此意愿的夫妻。第一组夫妇章贺郭柯宇,有过十年婚姻生活并育有一子,离婚后友好相处,再见面时的种种交流亦时时流露出几分温情默契,而他们却声称这段婚姻“没有爱情”,两人都从未进入过对方的世界。第二组夫妇魏巍(KK)佟晨洁,彼此都坚信爱意尚存,甚至屡屡在“离婚节目”中高调示爱,却因为“喝酒”与“生孩子”产生的分歧争端萌生分离的念头。第三组夫妇王秋雨朱雅琼,相识十九年分分合合,有着颇具传奇浪漫色彩的经历,然而也几乎贡献了节目中最令人“窒息”的几次争吵,虽已处于“冷静期”,双方的情感状态却似乎并不冷静。

    可以看出,三组夫妇都是带着上述种种困惑走到了婚姻的歧途。而在这段十五天的集体旅行中,他们的关系几经变化,时而矛盾丛生,时而温馨愉悦。冲突刚刚有所缓和的夫妇或许在下一场景就再度进入“战时状态”,早已宣布爱情枯竭的前任夫妻又忽而在某些瞬间体验到“再次来电”的感觉。如此跌宕起伏、充满“悬念”与“反转”的情节无疑引发了观众们持续追踪的兴味。

    《再见爱人》剧照。从左至右分别为:魏巍(KK)佟晨洁、章贺郭柯宇、朱雅琼王秋雨夫妇。

    而这类综艺节目要获得较高的收视率,最终需要的或许是相反相成的两要素:制造“真实”的感觉与“乌托邦”式的滤镜。

    简而言之,比起频繁“撒糖”的甜宠恋爱类综艺与影视剧,以及“狗血”情节迭出的家庭伦理剧及婚姻调解类节目,《再见爱人》将目光投向了日常生活中似乎更为常见的冲突、妥协与分异。这类矛盾的暴露,以及存在问题的婚姻状态本身或许更带给多数人以真实感,也能够引发更为广泛的共鸣。比如在节目中,王秋雨夫妇开车时围绕认路、导航、手机、东西放回原处、“坐车的人到底要不要说话”等问题所爆发的争吵便被许多观众直呼真实,感叹“这不就是我们家的日常吗”。而魏巍夫妇在宾馆内相对无言,各自玩手机的场景仿佛也是许多家庭日常状态的现实写照。

    有时,并非突如其来的打击,而是日复一日的不满、淡漠、失望与无力的积累,如流尘一般逐渐遮盖了缔结婚姻的高光时刻那个华丽唯美的印象与倾心交付的渴望,也消耗着亲密关系中的信任、理解与热情。部分观众在观看节目后宣布加入“恐婚”一族,却也有不少人声称看到这样的婚姻状态反而对进入婚姻多了一份释然之心,仿佛已经为不可避免的“不美好”打上了预防针。当然,仅凭一档节目无法决定每一个个体对婚姻的“接受”或“拒绝”,那样一份释然与勇气,大约是源于对“人类悲欢并不相通”这一“相通性”的自嘲式体认,或是对那句代代相传的老话——“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再度确证。

    然而,比起现实世界中烦俗琐碎的家长里短、更为残酷的痛感与“真相”、不幸福的婚姻给当事人带去的种种伤害耗损,“旅行”这一情境设置及游艺环节却为破碎的婚姻加上了审美的浪漫滤镜。在相对脱离了日常琐事的“真空”环境内,在摄像机所呈现的明秀山水间,“一地鸡毛”的感觉几乎从镜头里消失,渐行渐远的爱人们也似乎都收获了属于他们的“唯美时刻”。无论是“我爱你”还是“谢谢你”,又或是从来“不懂浪漫”的人在峭壁上采下来送给爱人的几朵花草,都被镜头特意捕捉、放大,塑造为一个个充满着情感与审美浓度的瞬间。有了“真实感”作底色,些许唯美的成分才更易被观众们接受与珍视,而凭借滤镜的美化,亲密关系乃至日常生活中种种不和谐不愉快的因素也能以相对柔和的形式穿插呈现。

    在嘉宾团的旅行之外,室内“观察团”的设置也为观众们提供着各种观视他人以及自我情感生活的渠道。在由已婚未婚的主持人、演员、辩手与学者等角色所组成的观察团中,感性的宣泄、理性的分析、“吃瓜”的心态与指向自身的思索都在一定程度上分享并代表着屏幕之外观众们的感觉与心理,并在“沉浸”体验的同时,提供了某种间离性的观看角度。通过这些视角,我们看到了诸多情感的起伏变化、亲密关系为个体带来的愉悦与痛苦,以及有关“爱”的种种“悖论”与“多重奏”。

    《再见爱人》中设置的观察室成员。

    02

    我们为何关注“告别”?

    “没有爱情怎么了,有爱情又能怎样。有爱情,就能好好地道别吗?”在夜晚谈心的环节,郭柯宇的这番质问令许多观众倍感唏嘘。若干年前,一部《来自星星的你》让大家记住了“告别要趁早”。而正如篇名所示,《再见爱人》同样以“告别”为核心主题。某种程度上,这场旅行便是一次或许还不算太晚的“告别之旅”。而“告别”的关键词也触及着许多观众内心深处的困惑与忧伤——所谓“有别必怨,有怨必盈”(江淹《别赋》)。在如此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在聚散离合愈发变成寻常事的时空中,在焦虑感、犹疑感乃至冷淡感都仿佛与日剧增的各类人际关系模式里,我们究竟还能否“好好地告别”?更进一步需要追问的是,我们究竟要与什么告别?是曾经的爱人,还是自己倾心付出、用心经营却终将成为过去时的一段情感与岁月,抑或是某些不愿面对、难以理清的心结?

    《再见爱人》所给出的答案是,这些或许都包含在“告别”的要义中。在这场本身题为“再见”的行旅过程里,节目还特意设置了一系列有着告别意味的环节。有时,“告别”似乎以“开始”的面貌出现,比如朱雅琼的婚礼。穿着婚纱的她选择拿着计时器与爱人拥抱,当约定的时间已到,她不无怅然地宣布“这次由我来推开你”——这样的告别所照映的不只是那个没有仪式的开始,更是婚姻生活中曾经的忽视与伤痕。有时,特殊的告别场合能引发久已陌生的“情动时刻”。当恐高的章贺在天台上对着前妻喊出“之前的十年感谢你,未来的日子一定要过成你喜欢的样子”时,内心丰富细腻而以节制情感为信条的郭柯宇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惊讶与感动。又有时,告别意味着双方“最后一次”合作完成同一项任务。在歌舞晚会的环节,三组夫妇分别合作表演了节目,也制造了旅行中为数不多的“宾客尽欢”的场景。这里不仅有行动的配合,更有精神的默契。而这些或许正是在“告别”之前的生活中有所缺失的部分。

    《再见爱人》剧照。

    在这些仪式性的告别展演中,三组嘉宾也为观众呈现出告别之际的种种复杂心态。有歉意,有感激,也有微小的“报复”与着意的弥补,有遗憾中的圆满,或许还有欲说还休的不舍与对彼此未来的祝愿和期待。种种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与情感逻辑也可能引发层次复杂的共鸣。我们往往以邂逅相遇为标志看待人生的种种节点,但其实,相逢与别离乃是一体之两面,从另一个角度观之,也正是一次次离别构成了生命的底色。如将《红楼梦》中宝玉“性情只愿常聚,生怕一时散了添悲”视为一种带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生态度,则黛玉“天性喜散不喜聚”,以致并不赏花却去葬花,也未尝不是在参悟了别离的常态后生成的一种略带感伤姿态的“告别美学”。

    在一定的仪式与情境下,告别或许可以产生别样的美感,但值得再度深思的是,告别之后又能怎样。有些遗憾也许可以弥补,有些伤痛或许被时间治愈,有些心结也许在一个“好好告别”的过程里得到些许纾解,又或许还将纠缠延续。然而,在与世界的最后一次告别来临之前,生活都将继续。

    在《<坟>题记》中,鲁迅提到将自己的杂文整理成集的做法亦可视为对自己之“过去”的致意——所谓“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恋”,也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而“告别”不仅意味着清理、回顾与纪念,更意味着直面、决断与成长。前者指向过去,尚可用种种形式加以呈现,后者则牵引出未来的向度,它们或许更加难以被赋形,却往往是离别所带给我们的更为深切的影响。这注定是一个漫长而充满纠结、迷茫与痛感的过程,也已然超出了任何综艺节目的记录范围,却终归要延伸进每个人的人生。在这个意义上,或许一个“好好的告别”,的确可以成为一服生长的催化剂,一个终点里的起点。

    03

    “价值”的认知与错位,“关系”的审视与重建

    在一次围绕家务劳动展开的闲谈中,魏巍认为自己将做饭的机会让给妻子是给了妻子表达爱意的机会,也给了她价值感。这一观点让包括倪萍与大部分观察员在内的旁观者大呼诧异,多数观众的反应也与嘉宾们如出一辙。姑且不论魏巍的观念及态度,他的这番言论实则引出了节目所关注的重要问题,即人们怎样在婚姻与亲密关系中寻求价值感。与“价值”的找寻、失落、冲突、调和相关的各类话题也成为了这档节目的热议点乃至引发争议的对象。

    在王秋雨朱雅琼的婚姻中,王秋雨习惯以批评式教育对伴侣进行价值观灌输,他认为自己的初衷是多告诉年轻的妻子一些“真相”,以指导她做得更好,其后果却是不断打压着妻子刚刚建立起的信心,甚至让她怀疑自身的一切价值。在决定分离后,朱雅琼以近乎决绝的姿态追求着“自我价值”的再确认,也在途中遭遇着各种情绪的波折。再如章贺质问前妻为何在婚姻中对自己缺乏肯定,郭柯宇则反问人为什么一定要在别人的肯定中寻求自我价值。当提及婚育给曾经灿烂的演艺生涯带来滑坡的经历时,郭柯宇也难以掩饰自己的辛酸惆怅,也许这并不是“后悔”,只是在多重价值追求遭遇冲突时对被舍弃一方的伤感与无奈。另一面,在夫妇们彼此的问题空间之外,忽然驾临的长辈们“催婚催生”的“套路”乃至“劝和不劝离”的姿态也为一段段亲密关系引入了更为复杂缠绕的价值维度。可以看出在处理价值分歧层面,《再见爱人》力图秉持客观而全面的视野。在情节进行过程中,甚至在大大小小的矛盾冲突爆发之时,似乎没有一种价值观念被直接全部冠以“不可理喻”的定论。相反,嘉宾与观察员们试图从各个角度呈现每种价值观念的生成存在缘由及其在碰撞中的演变。

    在这里,人们对婚姻以及其他方面人生价值认知的同步与错位或可归因为性别视角的分歧、代际观念的差异,以及个体成长经历所形成的种种积习,不同层面的需求度、脆弱点,乃至不同程度的偏见或盲区。而这些价值的碰撞与融合,也成为左右婚姻及亲密关系走向的重要元素。

    《孤独传》,作者: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译者: 张畅,版本: 译林出版社 2021年5月

    现代人对价值的多元化理解亦可从观众们多样的立场与评价中见出一二。“表示三观真的不一样”、“要找一个灵魂伴侣好难”,类似的评论充斥着微博、豆瓣等各大舆论空间。其实,价值的获得、错位与失落并不仅仅涉及“三观”的异同,更要落实为在具体的关系模式进展及多种行为实践中的沟通、摩擦与调适。从认知、理解再到行动,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失。可惜的是,就这档节目所呈现的内容及其观视效果来看,在价值追求的各个领域,人们往往容易走向的是拒绝理解或无法做出改变的自我封闭的牢笼。

    在近乎每一次愈演愈烈的争吵中,我们仿佛都能看到这样两个(或多个)个体:各执己见而又无法清晰表达,表达而又不被理解,从争执走向失语,从“听我的没错”的强迫转为“说了你也不懂”的放弃,终止于不计后果的情绪宣泄,或是陷入了“唯我独尊”而“无人理解”的个人主义的极境与绝境。

    在这个意义上,对“灵魂伴侣”的寻求,是否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揽镜自照式的自我确认与自我感动呢?如费伊·邦德·艾伯蒂在《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中所反思的那样:“假如仅有一个‘另一半’让你去寻找,那么浪漫之爱无非就是一种个人主义经验而已”。或许,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所要寻找的,并非“自己的另一半”,而是另一个独立的个体,彼此具备着分歧、隔膜,以及走近与理解的可能。正像阿兰·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中所畅想的那样,真正的爱意味着尝试进入“他者的存在”,超越自身、超越自恋,意味着“从某一刻开始,从差异的观点来体验生活、体验世界”。

    《爱的多重奏》,作者: [法国] 阿兰·巴迪欧;译者: 邓刚;版本: 六点图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9月

    而从另一角度看,观众们的“代入感”与“沉浸式体验”亦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这档节目的初衷。《再见爱人》以“探索与治愈”为关键词,也是针对参与嘉宾、现场观察员与所有观众进行的一次自我“情感教育”。总体而言,它提供了一个“以人为鉴”、通过观察他人婚姻状态与问题进行自我观照的途径。所谓“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也许,“幸福”与“不幸”都有千百种样貌。而在笼罩着“离婚阴影”的节目里,与其说种种“不幸福”的家庭与婚姻形态对观众们的现实生活构成了“警钟”与“贴士”,不如说它们的呈现恰恰使得我们日常无暇思索的情感经历乃至种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具备了一个整理、玩味与释放的契机。我们从他人的经验中辨识出自己,也就仿佛获得了些许抚慰与理解。

    与节目组的设计构成契合的是,观众们也往往带着“玻璃渣里找糖吃”的心态观看嘉宾们的情感历程。所谓“玻璃渣”,乃是日常生活琐事与烦恼中逐渐积累起来的诸般倦怠、委屈与怨念。这些玻璃的“划痕”或许并不都是那么沉重,却也仍可能是真实而持久的存在,逐步蛀蚀着亲密关系赖以形成的情感基石。但是,残酷与伤痕毕竟也只是生活之一面,并且是多数人倾向回避的面向。所以,哪怕在那些不那么“美好”的关系中,我们也总是极力挖掘、寻觅甚至创造着那些“甜味”的瞬间。它不仅仅生成于浪漫的仪式与艺术化的定格,更有可能隐匿在平常生活的细节肌理之中。观众们也通过他们日常起居中的摩擦、冲突、沟通与和好,不断捕捉着这些“再见”的爱人们在相处过程中流露出的对彼此的熟悉、宽容、体贴、温柔与默契。这一点“糖分”,大约也可以满足人们对亲密关系的些许想象和期待。

    在情感满足之外,这类节目还指向着当代人对情感或亲密关系的重新思考与定位,以及对高质量人际关系的不懈追求。在这个过程里,疑惑也许终将多于答案。我们或许永远不能肯定,感情自有其逻辑道理可循,还是需要把一切托付给缘分与命运。而时下更为具体的困惑也许还包括:“长久”是否仍是亲密关系特别是婚姻的最高追求?如果是,该如何坚守“不分离”的承诺、维持一段绵长的关系与情感?这其间出现的裂痕又该怎样看待?如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长久”将可能不再作为衡量婚姻成功美好与否的唯一甚至主要标准,我们又该追求什么?对于爱人、亲人或朋友的“陪伴”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理想形式?什么才是真正有效而并非止步于自我感动的情感付出?

    在诸多疑惑与遗憾之外,我们所看到的更是现代人对能够提供“理解”、“支持”、“温暖”与“关怀”等正向能量的情感状态、以及能够让这些情感生根生长的各种人际关系模式的努力探寻与建构。或许,唯有这些情感与关系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对“孤独”的恐惧,将一个个“我”编织进以“我们”为称谓的共同体当中。

    宇宙间的个体或可离散,而流动的爱意则永不止息。它需要我们用整个生命去学习、实践,赋予它每一段具体的形式。在这里,我们或许可以持续叩问,“再见,爱人”能否通向“再见(建)爱人”呢?

    本文参考资料:

    [美]罗兰·米勒《亲密关系》(第六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英]费伊·邦德·艾伯蒂《孤独传:一种现代情感的历史》,译林出版社,2021

    [法]阿兰·巴迪欧《爱的多重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孙慈姗;编辑:走走;校对:杨许丽。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3 ) 少年至死是直男

    1、男人至死是少年。

    这句话经常看见,被男性用来表现朝气、活力、少年气。但绝大多数时候,本质上表现的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即少年至死是直男。

    因为男人的社会价值取决于他在同性中的排序(即同性社会性欲望,出自上野千鹤子《厌女》),他在这一排序中地位越高(社会资源等),他的交配权就越高。即男性的社会价值由同性决定。而女性的社会价值(传统上)由异性决定,所以她们被要求去焦虑婚育。她们必须迅速成熟,而「成熟」的定义——当然也是男性定义的——就是尽快提升自己在男性心目中的价值。因此,男人至死可以是少年,或者更准确地说,少年至死都是从属于男性统治集团中,在同性社会性欲望中竭力爬升。

    没看完的时候就很喜欢一句短评:「看完四集《再见爱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男人真的太“庞大”了。他们的支配意志是庞大的,生殖欲望是庞大的,感情中的不甘心也是庞大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庞大。而女人呢,她们被压得踹不过来气,忧虑、恐惧、无法清醒,只能在惯性中靠着类似针灸的方式给自己暂时透透气。」李海鹏也有个标题:如果幸运的话,直男就不用长大。男性天生缺陷,因为他们长着一个攻击性器官。

    是的。但有一点:直男也是一个太庞大的概念。

    片中三个男人可以说都是这样。老王最明显(但他反而最有一致性,听说剧终评选),KK在醉酒和无理取闹说「我也是个孩子」「她养两个孩子怎么了」时也很明显,章贺最隐蔽,但他的没有弧光、逐渐暴露的 toxic masculine 让他成了口碑高开低走落差最大的一个(排除掉CP粉因为没看到复婚而黑的)。

    这个问题太大,而且直男性包括攻击性、报复性、工具性,也包括处理问题先于情绪、(错位的)奉献与承担等。所以你既会厌恶章的回避,也会被他以做马给妻儿骑的无言表述而感动。

    2、时薪和老王问题。

    就跟大多数国产剧一样,夫妻生活里最重要的两个现实层面避而不谈:性,钱。

    前者小组里已经有人说过了。有条弹幕很有意思:「章贺一个注意体型、注意保养的人,肯定不是安定的人。」

    后者也有短评提到,说这些人都还在思考讨论着小年轻的事,不操心柴米油盐。但18天足以一瞥:老王的时薪肯定不如另外两对(演员、模特),加之朱雅琼无业,他的绝大部分收入都要自己一个字一个字写。他不算行内知名编剧,而且国内影视业里编剧地位本来也低,他为啥那么玩命赶稿,自己不喜欢的也接(这个是常态),都源于此。

    我相信这点,是因为朱在一篇采访中说,老王最喜欢的电影是《落水狗》。这是昆汀的处女作,其中以几百次 fuck 的台词闻名。我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成本很低,但人物性格和对话都很好,奠定了后来昆汀式电影及美学的基础。所以,老王不可能不了解pulp fiction,不可能不了解兔子舞,当然也不太可能能欣赏朱的音乐。全剧里他也从没用这些标榜自己,从没用一种傲慢心、功利心说什么我品味很好,但市场不行,所以我只能写那些垃圾。他很平实,不谦虚也不骄傲。

    所以,老王的很多行为可以归纳于他的本质,但他在剧中转变的原因大概是他交稿了。他没有朋友,没有享受,几乎没有生活,所以这就是他本质的一部分。如果他也可以像演员那样接通告、片约或者一条六位数的微博推广,他也不用活得那么累(36问)。

    3、爱情是流动的,不由人的,何必激动着要理由

    为着「你到底爱不爱我」「你有没有爱过我」,这些四五十的男女们争论不休痛苦不休,弹幕也争论和痛苦。这一问题当然值得讨论,但作为观众常常忽略的一点是,爱情是流动的。我的评价是,不要问自己爱不爱,问自己感受好不好。

    其中还有一点《亲密关系》中讲的 fatal attraction,即「我们爱一个人往往是被一种很独特的东西吸引,然后逐渐那一点,变成我们最讨厌的地方」(小山语)。比如朱唱歌之于王,章、郭二人认为对方适合结婚。

    这里沈教授说过一句:不要高估你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忍耐性。

    这话我很同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即爱情是当下除了消费主义最流行的意识形态(所以爱情+消费是最强大的结合,比如各种节日都可以演变成的情人节),「爱情主义」虽然只流行了一两百年,但已然和各种文化产品强绑定。除非你有非常非常强大的自我和意识形态,你无法抵御。

    4、原生家庭。

    所以,我们应该以一种「光谱式」的视角和方法论来分析事物,即从极端A到极端B之间有一条漫长而细分的光谱,几乎所有人都落在AB之间的光谱中,无法用极左、极右、极端理性感性来分类。「性就是攻击性」「性就是阶级的历史的」「性就是本能和原始的」,都是反例。

    原生家庭也是。沈(我后面几乎都跳过了她的部分)说「原生家庭一定落后于你的成长。没有人原生家庭是没有问题的」,是忽略了那些真正有严重原生家庭问题的,且这部分比例在中国并不小;说「我们的过去决定我们」或「我们由未来的召唤而定」是另一种极端。

    最后一集老王说到自己母亲不喜欢自己,因为他不爱吃面条,母亲就认为他不听话。弹幕说:「50岁的人还会因为吃面条觉得童年不幸。」

    「小时候的缺失让老王把雅琼当曾经的小孩来养。」

    究竟怎么面对自己的原生家庭?是不是50岁了还说有原生家庭就是一种幼稚?

    我也不知道。或许在「解决原生家庭问题」和「没解决原生家庭问题」之间也是一条漫长的光谱。

    Nothing is final.

    5、男女差别。

    虽然老王时薪上不如另外两个,但这三对大致属于同一阶级。所以,很明显的,在这里性别差异大于阶级差异。

    女生们都在按「新脚本」(语出小山)追求生活的意义,但男生们还是在期待一个旧社会的女性。

    KK对生育和教养小孩的理解简直如同标准的stereotype,我甚至怀疑是不是给剧本了。怎么会那么幼稚和不负责任地理解生育呢?

    章贺确实尊重和照顾了郭,但对郭的情感需求或者说真实需求呢?而且即便到了离婚,他也依然在寻求一种支配、圈地、控制式的男性至上。郭的不爱甚至是她的保护壳,她可能会害怕章「得手」后的真像。一方面觉得你踏实,同时也预感到「强权的恐怖」。

    弹幕:「郭柯宇有一千条神经,章贺有两条。」

    但哪个男性又能完全避免这点呢?反正我不能,我觉得我在我的男性好友里都算「旧脚本」比较重的了。

    而且章贺所纠结的她爱不爱我,一个女人和你在一起十年,为了你放弃巅峰时的演艺事业,付出生育的所有代价。然后你还纠结她爱不爱你。仔细,诚实,想一想,你到底在纠结什么呢?

    这一点能改吗?我不知道。

    某一集胡彦斌说了一句:「如果人生所有的情感都要这么大的代价,那我们是不是很蠢?」

    是的。

     4 ) 郭柯宇的生活层次与灵魂追求,不在于婚姻(最后一集:郭柯宇姐姐,我没看错你)

    继《花儿与少年第二季》之后,芒果终于又来一部人际力作。

    去年的韩综《我们离婚了》给东亚语境下的离婚真人秀开了好头,之后很快就听说芒果也要跟上,没想到竟然这么快,这就开播了,可能也是在赶离婚冷静期的“热度”吧,只是在奥运的背景下,显得有些消无声息。年初想过中国如果要做离婚节目,该怎么命名,如今看芒果的这个名字,很不错,既体现了汉语的奇妙,也道出了人际的复杂。

    这么多年,无论是创意还是形式,国内抄了很多韩综,但如果能在原作基础上做出自己的特色,甚至品质更好,那便可以把“抄”改为“拿”,“拿来”创意,自己创作,如果做好了,从作品本身角度来讲,也便功过相抵。

    看节目之前,想着国内做离婚选题,可能会比较刻意甚至做作,参考《妻子的浪漫旅行》中的某些部分。看过节目,惊喜连连,没有调解,不是撮合,只是呈现,通过编导团队设置的一个又一个环节,激发人显露内心真正的情感,内容饱满,观感动人,把握了真人秀的精髓。

    “离婚”题材比“恋爱”或“结婚”题材更好看的原因,就在于人心层次的复杂性,那种复杂,就像节目第二集出现的李宗盛的歌词:“合久了分,分久了合。”这些人,都经历过大分大合,而背后又是无数次的短暂或细小的分分合合,如今却要这样彼此心知肚明的面对镜头,又要装模作样的掩饰内心波澜。每个人心里都有太多的分量。真、假、爱、恨,交织混杂。

    随着时间的推进、事件的更新,弹幕像风吹墙草动,一会说这人好、一会说那人坏,一会说还在爱、一会说全是恨。其实,这些定论非常没有必要,人不是固定的,人时时刻刻都在面对不同的事情、都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些无论是要分别、还是分别中、亦或是分别后的人,之所以一想到彼此之间的种种,表现出的感受都会那么复杂,就是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好、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完全差,两个人在相处中也都有快乐的时候、都有争吵的时候。所以针对于哪个人的好坏、针对于哪对人之间爱不爱,是根本没办法一句话概括的。

    以上,都是“人际”。

    而至于“婚姻”与“爱”,这是两个事。当然,“爱”与“爱情”,又是另一个话题。

    “婚姻”更像公司,是两人一起处理各种各样的生活事务,所以关乎于你的能力、我的能力,所以涉及到你的付出、我的付出。这就是为什么结婚前,两人会彼此衡量,因为要选择能够互相匹配、互相帮助、互相成全的人一路同行;而离婚时会彼此怨恨,因为都觉得自己比对方付出得多、觉得不值、觉得遗憾。

    “婚姻”是一件事,是很漫长的一件事,业务内容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爱”是人的情感,有瞬间,也有永恒。它的讨论更为宽广。“婚姻”与“爱”中间不是等于号。它们有某种关联,但一定不是完全一致。

    真正的爱,在最初的三对人中,都没有看到。随着节目推进,注意力慢慢集中在郭柯宇和章贺。每对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但郭柯宇和章贺相对更值得揣摩。而由于郭柯宇的特殊性,终于逐渐诱发出对“爱”的思索。

    郭柯宇内心应该是非常丰富的,看上去就有艺术气质,平时练瑜伽、种植物,拍艺术电影、在乐队唱歌。其实,她不必要结婚。她有足够的自我定力与充分认知,精神与生活都高度富足。当初之所以结婚,或许是受那个年代“社会时钟”的影响。所以,她在第一集说“没有爱过对方”,不是故意要伤害对方,只是在陈述自己真实的想法,不是无情,而是直面。章贺听到郭柯宇的陈述,马上说自己也没有,这有挽尊的成分,也有怨气的成分,因为至少在他想跟郭柯宇结婚并且努力争取的时刻,是有的。但因郭柯宇的冷静思索,章贺也会开始反思自己,当初是否也是错觉。而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原本他想要跟郭柯宇对等,郭柯宇说不爱,那自己也说不爱。其实,这才又是郭柯宇的“胜利”,因为郭柯宇的思考与判断再次引导并左右了章贺。

    在漫长的十年中,郭柯宇跟章贺一定有过无数次交流,郭柯宇也一定跟章贺陈述过太多次自己的思考,章贺也一定明白郭柯宇的判断和诉求,所以在攀岩时,他会强调两次,希望郭柯宇“以后的日子过成你喜欢的样子”。其实这一刻,才真的是“爱”。因为真正的爱,不是拥有对方,不是掌控对方,不是让对方为了自己改变,不是指责对方为什么不爱自己,而是因为爱她,希望她好,希望她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

    但是,即便这是真正的爱,两个人就能生活在一起吗?当然不是。因为章贺生活的样子,不是郭柯宇喜欢的样子。

    郭柯宇说,“我不想走进他,他也走不进我”,章贺当时马上反驳是都不想走进对方,这跟郭柯宇说不爱对方时,急于表明自己的心理状态是一样的。其实,郭柯宇的世界,确实比较难走进,郭柯宇有着严格的自律性和艺术性,她的灵魂很自由,她的世界很潇洒,她无所谓他人目光,她只遵循自己的内心而行动,她结婚离婚,以及说不爱,那种果断,都像因为风吹就裹在头上的大花头巾一样,管你们觉得丑不丑,自己不冷就行。她此次面对章贺,还是会落泪,可那种落泪,只是内心的触动,是感慨过去的时光,是对于世界与生活的感悟与体会,跟爱不爱或者婚不婚的关系不大,因为除非章贺能够走进郭柯宇的世界,跟着她的节奏生活,否则,当时没办法在一起生活,现在也没办法,未来更不可能。郭柯宇能够极其冷静地陈述与章贺之间的关系,不是怨恨对方,而是经过了审慎的思考,明白不必要彼此绑定,生活在一起。

    郭柯宇的思想层次,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比较深的。所以郭柯宇在陈述两个人之间时,重点在于“能不能”,这是能力的问题,而章贺则在于“愿不愿意”,这是意愿的问题。

    当然,人的生活方式没有高低贵贱,世界也因为各种各样的生活类型而丰富多彩,所以两个人本身都很好。但是人的思想层次有深浅,由此呈现出的生活境界有深有浅,所以两个人不适合生活在一起,仅此而已。


    第三期还没看完,看到晚上六人夜谈,忍不住过来更新佟晨洁和KK。

    这一次,佟晨洁和KK二人的性格与关系明显地展现了出来。二人问题的核心在于KK,而这个问题很难改变。

    倪萍老师当时说KK自卑,是恰切的。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KK不够自强。这个自强指什么?指的是内心的自洽与强大。

    在这一点上,要感谢KK在倪萍老师走后六人闲聊时,发自肺腑地讲出了那么长的一段话,让大家看到目前在中国甚至世界上的很多大城市中,人们的生存现状。

    KK说了很多话,核心观点在于:如果有一天母亲不在了,自己没有一个孩子,那就跟这个世界没有任何连接了。上海、长沙都只是他工作的地方,这里的朋友也不具有稳定性,而故乡更是远离太久再也回不去了。章贺说得对,KK没有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一方面来自于在大城市的漂泊感,另一方面也的确来自于单亲家庭的某种缺失感。

    KK的心理,我能够理解,相信很多告别故乡在大城市生存的人都有共鸣,在原生家庭上有某种缺失的人也会有所体会。

    但问题是,KK想把这种漂泊感、缺失感、不安全感、不确定感,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佟晨洁担心KK没有能力养好孩子时,KK难以相信,说怎么可能不爱自己的孩子?佟晨洁担心的没错,在这个情况下,真的要坚持不生,否则对孩子是不负责任。因为真正的爱孩子,绝不是在“我太需要孩子了”这种心理下生,如果父母在这样的预期之下生了孩子,那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很容易展现出极强的控制欲,从生到教,都一定要以“我”为主,而且美其名曰“我是爱你的”。

    不仅是孩子,婚姻也是如此。如果人是因为自己面临某种困境,于是想要通过结婚或者生孩子来解决,那结果基本不会好。因为你对于对方的诉求太强烈了,你是在要求对方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可对方也是个人啊,对方活着(爱人)或者来到这个世界(孩子),也有自己的人生,也是为了自己,而不是为了解决你的问题。

    当KK说出那一段话后,佟晨洁对这种孩子连接感表现出否定,但忍住了,没进一步说。实际上,如果我们说得概率分析一点、冷血一点,KK需要担忧的,不应该是佟晨洁的不确定因素,而是孩子的不确定因素。朱雅琼说的好啊,人生无常。KK觉得一旦孩子存在,自己就跟世界有连接了,那如果孩子因为疾病或意外离开了呢?跟世界的连接是否又消失了?把跟世界连接的希望寄托在还没有出现的孩子身上,无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都非常不好。

    我还是要说,理解KK,而且感谢他说出这段话。其实KK算是在大城市的异乡人中“混”得不错的了,业务能力在线,也善于社交,又有自己的家庭,整体的稳定性已经超过一大批人,但他依然会有这样的焦虑感。窦文涛说,名人要在镜前说出自己的疾病,因为对观众来说是一种安慰。同理,KK能够在镜头前,直率地分享自己的内心焦虑,是有诚意的,也很勇敢。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由这样的情况推导出来的解决办法就是对的。

    如果对比来看,我生存的不确定感比KK还要弱的多,我也会担心未来父母不在后,自己没有社会家庭,也不喜欢社交生活,亲戚朋友也是几年不见,那么这世界只有自己,确实有些难以面对。但我一直在思考,该如何面对?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内心的自洽与强大。没有孩子、没有家庭甚至没有朋友,并不意味着跟世界失去连接。这个世界上还有太多东西,有书、有电影、有音乐,很多时候,在生活里无法寻找到知己,在书中可以找到;当听到某种音乐时,能感受到那个音乐家从来没有离开这个世界,而是就在你身边;生活大多平平无奇,但每次看电影,都能经历另一种生活,像是活过了几生……

    人就是孤独的,从生到死,想逃避,是逃不掉的,不如早早思考,早早练习。

    当一个人不需要孩子为他做什么的时候,才是有资格生孩子的。当然,生孩子确实要早点想清楚,毕竟涉及到生育年龄,希望每一位生育的女性都能顺利平安。


    第四期。

    再十恶不赦的人,也有好的一面,再难以理解的人,也有能够被理解的一个点。

    所以我用更多的力去理解了一下KK,至少能够明白他饭桌生气的那个点到底是什么。

    KK其实说了,但没有完全说清楚。

    胡彦斌后来举例解释了一下,但那个例子并不恰当。

    我也举一个跟我妈的例子。我妈有时候骂我会说:“我给你做那么多饭,你就……”,同类的“你从小到大,我为你这样、为你那样,你就……”那个时候我是不舒服的。因为,我们本来是因为当下的某件事情有分歧,你却非要说以前为我付出多少,让我感到愧疚,让我觉得有亏欠,让我觉得我对不起你,从而让我在这件事上低头,我会觉得这很不公平。

    虽然这个例子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但归根结底是人际之间的诉求,父母子女跟夫妻之间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谁为谁付出、谁对谁亏欠的事。

    佟晨洁说得对,人是要明白别人为你付出的,要有感恩的心。但KK最后会瞬间爆发,不在于他不感恩,而在于他觉得对方一开始为自己付出、但最后又用这些付出来压制自己、嘲笑自己。

    对于KK本身那套做饭的理论,我完全不认同。也正是因为那套错误的理论,让他引火上身,别人也不再能认可他关于此事的任何观点和看法,因为这个理论本身就是可笑的。

    但KK当时的失望与难过,也需要被注意到,因为有其存在的客观性。这提醒着我们,如果付出,就心甘情愿的付出,不要在未来觉得不值得,否则对于两方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

    KK对于佟晨洁生气后又找自己的行为,也表示了否认。主动缓和关系这点,佟晨洁的确做的不错,但也的确可能使对方更生气。或许性别置换一下,部分女性是否能更理解呢。比如在一段争吵过后,男性道歉缓和,但当女性问她为什么时,他根本没明白,所以女性会二次生气。放在KK和佟晨洁这里也是一样,即便佟晨洁主动缓和,但KK发现佟晨洁还是没有理解自己,所以会更气。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的观点看法越来越多的呈现出来,也会越来越发现,每个人都有对的时候、也都有错的时候,没有全知全觉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关系。真正能够维系关系的方式,莫不是:彼此都不要去改变对方。


    好久没看了,一连看了几期。第7期。

    过了这么久,很多看似混乱的东西,郭柯宇一句话就点透了:很多年前买的书,你以为拥有它,但是其实你从来没读过。

    章贺可能没听懂,没注意,也可能听懂了,但不认同。

    其实章贺从来没有真正读过郭柯宇,或者,即便想要去读,也没有办法读懂。

    郭柯宇,是一本多厚的书啊。

    如果在生活里相识,不考虑性别规制,我是很想要去读她,去体验她眼中的世界的。

    章贺对过去的十年有深深的执念,总想证明什么,获得什么,但郭柯宇感受到的是,章贺在心里并没有跟自己建立起连接,所以那十年对于她来说,没有执念,只是经历,只是感恩。

    三姨来了。郭柯宇表现出与他人如佟晨洁完全不同的反应,十分坚定、果断,可见心性坚韧。

    三姨说,期盼完整的家庭。郭柯宇马上表示,表面完整的家庭内里并不一定是美好的,人该期盼的是美好本身,而不是某种形式。不被形式、规范限制,追求真正的自我与美好,这一点太难得。

    三姨说,听司机说郭柯宇觉得原配好。郭柯宇马上说,不可能,哪怕当面对质,因为不能让章贺误会。

    三姨问郭柯宇想法,她纠结了,没有马上明说,因为考虑到说这种话在某种程度上会伤害章贺的尊严或面子。

    但当章贺问郭柯宇想法时,郭柯宇明确感受到章贺的诉求,就知道自己此刻必须马上斩断,于是说:绝对不可能。干脆,决绝,不拖泥带水,佩服。

    章贺听到这个结果,明显表现出失落。但是调整得也快,马上表达自己也接受这样的选择,虽然说的还是“我们两个人都这样想”,那种心理就像第一集时一样,这点真的挺可爱。但如果他别太在意自己的面子,更放下自己,坦率地去表达,力度反而更强。因为实际上,他虽然想复婚,但他知道郭柯宇不想,他就接受了郭柯宇的选择,这是一种成全,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和真挚的关爱。章贺虽然不懂郭柯宇,但他懂爱,而且他懂的是真正的爱,因为真正的爱不是占有对方,而是让对方满意、自在。

    章贺的心智很健全,成全对方后,又给自己进行心理疏导。他想明白了没有绝对的事,这能让自己释怀,当下不极端,不强求,但同时又是一种内心重建,是永不放弃,不放弃自己内心的爱,不放弃对爱人、对幸福、对生活的求索,能让自己永远向着更好的方向前行。

    章贺这个人真的很好,各个方面。只是在面对郭柯宇,一如最初所说,是思想层面的问题,郭柯宇太注重精神了,觉得在那个层面章贺不能跟自己在一起,她想的是一个能懂她精神的人。而她也知道,那很难,所以她也并不是对未来的什么人抱有什么期望,她只是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

    当三姨说到老了的时候,我不知道郭柯宇是否有动容。因为她跟我、跟很多同样对爱、对独处有自己观念的人不同,她毕竟这样走过一次,她拥有过婚姻,拥有过这种相伴的形式,不知道她还会不会有这种渴望。

    如果她有的话,也未尝不可。因为章贺在各个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况且他对爱的理解超越了太多人,这也是他最初能够识别、欣赏郭柯宇的深层原因,也是郭柯宇能够尝试接受与他结婚的根本可能。

    在精神层面,如果郭柯宇愿意去引导,就像是对学生一样,如果她愿意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上,对章贺有更多的指引甚至包容,如同在车上提前介绍魔鬼城一样,慢慢地去做出引领,或许也是一种特别的体验和美好的关系。


    一连看了几集,终于要结束了。

    郭柯宇和章贺一起上节目,原本就不是为了复婚,一方面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相处,毕竟因为儿子也要彼此相处一生,另一方面,这就是一个工作,为什么不做呢,以后孩子大了需要花的钱也更多,尤其是郭柯宇,是时候出来了。

    弹幕总有一些“希望在一起”的诉求,好像在一起就是一种完结。在一起,然后呢?怎么相处才最重要。如果通过这个节目一边赚钱一边找到更好的相处方式,那才真是太好了!

    郭柯宇看人看事都太清醒了,三姨当时说她提复婚,她马上说“你诈我”;章贺说他俩也可以一起睡,她马上说“你试探我”,她看得准也说得出,有智慧也能决断,我很佩服。

    郭柯宇那句“几点的飞机”,听到的瞬间,就觉得像诗一样。而郭柯宇用围巾围住了脸,眼中尽是温柔并且小小的害羞,像小孩子一样,我完全能够懂她把这句话放在众人前时的心境。结果章贺来了句“奇葩”。郭柯宇冷静下来了,在旁人发问时,坚定而略有忧伤的说了句“是的”。而后,马上提到了曾经自己问过章贺的“爱我吗”,而后得到章贺的反馈是“无聊”,这是她难得说章贺的不好,我印象中是唯一一次。或许,就是因为这个时刻受伤的感觉,和曾经这种“无聊”的伤害一模一样,让她脱口而出。自己把一颗真切又极其敏感的心掏出来,结果被这样无视和戳伤,就会觉得一切都那么无意义。

    一直以来,郭柯宇一直在说章贺的好,人的好,事的好。没有不好吗?当然有,而且可能太多了。不然,为什么分开呢?分开是很难的一件事,比在一起难,一定是不好大于好,才会分开。但为什么郭柯宇只说章贺的好呢?一是有孩子,两个人不可能撕破脸老死不相往来,二是既然已经决定分开了就没必要再争谁是谁非,章贺以后发展得好对自己的孩子也是好,三是之前就感受到郭柯宇的内心世界是探寻生命的印记与美好的,果不其然帐篷三人聊时她说会愿意记住好的忘记不好的。

    章贺在节目中展现出的好,有多少是因为郭柯宇的不断描述给人心中形成的印象呢?那些在最后对郭柯宇恶言相向的弹幕,也让我感受到交流的无力。

    沈老师专业又热情,但是她也并没有真正读懂郭柯宇,不是所有人都能读懂所有人的,但好在老师不至于贬损某种表现和某种选择。

    很多人说想找沈老师聊聊,如果是我,反而想找郭柯宇。

    在预告中,我竟惊讶地看到郭柯宇说“谢谢你让我无忧无虑在家看书看片子,挺奢侈的。”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识别,就是这样吧。

    我其实不太能和我身边的人说,我这么多年过着的这种“奢侈”的生活,虽然我真的很喜欢,但我没办法像郭柯宇那样直言,还真就是因为我还要自己工作,所以只能自我保全,而郭柯宇是选择另一条路了。

    只是,从她身上也可以看到,那一条路还是走不通。所以,你看,我的选择是对的吧。


    就是要纠结,就是有犹豫,不然曾经那么多的时光算什么。

    明确感知到心痛了,那就下车。

    即便风那么大,还是漂亮的下去,知道下一刻太重要了。

    章贺话还是很多,没有那种安静的美好。

    郭柯宇还是笑了。

    但又哭了,在这个人面前。

    她太冷了,章贺一抖衣服,手里一直拿着的纸被抖掉了。

    她还想捡起来,章贺说不用了。

    她看着它飞走,飞远,掩面哭泣。

    过去的一切,都随着那张纸,被风吹远,好想拿回来,再也拿不回来。

    而身后有一个人,愿意给她当下的温暖,太冷了,太冷了啊,那就转身,拥抱这个温暖吧。

    啊!郭柯宇姐姐,真没看错你!

    心里挂念着上次让章贺生气的事,想解释那个玩笑,却什么也说不出,最后说“谢谢你”,一切的痛苦、折磨,到最后都是人生的经历,一切都值得感谢,所以有太多的话,却什么都说不出了。

    往回走的路上,章贺还是想确认,如果以后还能在一起,恐怕一生都要确认,关系一旦形成就只会继续下去。

    好在章贺笑着说懂了,郭柯宇又再一次伸出手,在风中,更深的拥抱。

    真的勇敢。

    有风,有情,充满风情的郭柯宇姐姐,没白看!

     5 ) 第二集|虽已陌路,愿你安好

    章贺在悬崖高喊愿郭柯过成她自己喜欢的样子,这是离婚的人最好的祝福吧

    而这之前,他在车里的时候,一句话不回应,像是憋着一股气,一种你之前不理我我也不理你,或是我们明明已至陌路,为什么装作什么没发生的样子愉快聊天,不知赌气还是怨气

    但因为这股气,所以不是冷漠决绝,不是没有感觉,而恰恰因为是在意才如此啊

    当他克服了恐高,内心不再设防,在悬崖敞开心扉,他发现蹦到嘴边只有感激和祝福,而这些在之前总是说不出口

    二人第一次自然的一起走着,彼此感觉舒服了很多


    按他们的描述,他们之间没有爱情,是亲情

    我觉得这是对亲情的贬低,因为在我眼里,亲情是比爱情更加美好的情感,而不应该沦为不愉快夫妻感情的托词

    只有非常好的爱情孕育出来的常年的夫妻关系,才能靠近亲情啊,那是无比亲密,不离不弃,荣辱与共、全然信任、相濡以沫的无上的人类情感

    夫妻是我们每个人,唯一可以通过自己选择得到的亲人啊

    不要以为那是亲情了,那更像是在说夫妻在一起久了都那样了,都不爱了,所以没什么问题,没什么需要解决的

    爱情接近亲情的真实模样一定是幸福的,如果不是,那一定是离亲情太远了

    勇敢的去面对关系里的问题吧


    老王在悬崖给雅琼花,雅琼在信里写到自己没有什么感觉,我觉得很真实

    这个不是不爱了,是真正相爱的人在一起,会拥有比仪式感更动人的表达方式,反而仪式感会显得多余

    所以雅琼真正的诉求也许不是仪式感,而是陪伴?

    日常生活中两个人一起买菜、做饭、带孩子的那种陪伴?

    《爱的五种语言里》提到赞美、服务(做家务美食)、肢体(拥抱)、礼物、高质量陪伴(给彼此专注的时间),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需求也不一样

    像老王,身上有上一代男人的感觉,就是那种我不吃喝嫖赌,不在外面乱搞,我努力工作赚的钱都给你,我也不和你说假话,那我就是个好男人、好老公,你还要什么呢,你有什么不满意的呢,为什么要离婚呢?

    的确,老王工作儿子排第一,但异性里,雅琼排第一,他如果也是和一个上一代女人结婚,可能一辈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但是雅琼她需要赞美(意味这老王要甜言蜜语,甚至说假话),她需要肢体语言(意味着老王要抱抱抚摸),她需要陪伴(意味这老王要放掉工作手机电脑,专心看着她的眼睛,陪她聊聊天),她需要礼物(意味这老王要花心思买一些派不上用场的东西)

    而这些都是老王觉得不重要的东西,这些东西难道比我的忠诚,我所有的财产都给你来得重要?

    老王似乎觉得婚姻是一次性的付出,而没有看到婚姻需要每日的经营

    他只看到大方面给予对方的厚重,没有看到厨房里的烟火气是家庭生活的灵魂

    当然都是我的猜测,都不及老王自己去问自己老婆,你要什么?而不是我觉得你要什么

    老王爱雅琼大家都知道,老王和雅琼之间的问题,主要在于老王自己与自己的和解,自己到底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在全身心写作还是幸福的家庭生活

    如果选择要幸福的家庭生活,那需要做哪些改变,需要付出什么

    从这个角度来说,老王是幸福的,因为爱自己的女人在那了,家也在那了,只是在于自己而已


    忘了提章贺的沟通方式了,我发现他嘴硬,喜欢说反话,所以经不了别人的言语刺激

    比如郭柯说“很抱歉”,他会觉得什么意思,显得我是被你施舍一样,没什么抱歉不抱歉

    比如郭柯说“我不想走进他的世界”,他也回应“我也不想走进她的世界”,但这是他的真实想法吗?

    不一定

    他的反应都是对别人言语的回应,而不是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所想,他害怕受伤、害怕掉面子,害怕先坦诚,害怕先示弱,他应激反应带有报复色彩,哪怕是反话,只要爽就说

    而这样是无法进一步沟通内心的真实想法的

    恰恰又遇到一个回避型依恋人格郭柯,两个人就那么吊着,谁也不去解决问题,好像谁想去解决问题,谁就在意似的

    十年啊,怎么可能没有感情,但累计的伤害又怎么消融呢


    很感谢栏目组请的这三对夫妻,因为很难会有人过来,也很难去找到虽然要离婚,但人都是好人,没有原则性问题的

    会一直追下去,比爱情电影好看多啦!

     6 ) KK:大男子主义小男孩

    大男子主义小男孩

    最近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离婚综艺,节目质量出乎意料的好,基本设定是三对在分离边缘的夫妻通过旅行去重新探索他们并不成功的关系。8月18号第四期节目中,男嘉宾KK魏巍提出了“让你做饭是为了让你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惊人理论。这期播出后,网络言论基本上是在一边倒地骂KK。当期节目的特别嘉宾倪萍都发出感慨,“自己活了60年第一次听到这种理论”。

    的确,KK幼稚的一面很明显,懒等靠,习惯被妻子照顾,经常莫名被刺伤情绪,需要被安抚,妻子佟晨洁也会一直叫他“宝宝、小朋友、小孩”。但是,容易被忽略的是,KK其实承担了家里大部分的贷款,也觉得自己在充分地满足妻子的情感需求(佟晨洁也认可了KK的这些付出,两个人在没有冲突的时候甚至是非常甜蜜的)。同时,他与大部分男性一样,会在一些小事中要求妻子给他男人的尊严。KK的生活能力像小孩子,但是却在很多方面对自己有大男人的要求和期待,就像是一个有大男子主义思想的小男孩。

    作为女性,我非常理解网络舆论几乎一边倒的对KK的指责,但我认为这种一边倒的指责忽视了KK情感的需求。这也是我认为现代感情中特别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男性在婚姻中的情感需求。当很多声音以一个好男人、好丈夫的标准去声讨KK,或者呼喊佟晨洁赶快离开KK的时候,这些声音正在将“己所不欲”施加于人。这里的逻辑是,认为一个人必须且只有成为某种理想中标准的样子,才能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否则就是不合格、不配。但如果我们不从这种逻辑中走出来,我们就很难真正理解男性在婚姻中的情感需求。

    我们进入KK的视角,首先可以感受到,他认为自己对婚姻是有着足够的付出的,但他的情感需求是被长期忽视的,而这导致了关系的不平衡。例如,KK和佟晨洁在恋爱时,一起出席婚礼遇到佟和前夫共同的朋友,佟瞬间松掉了KK牵着的手。这个细节让KK感受到不受重视。但是佟晨洁觉得,“我带你去参加婚礼,已经是给你名分了”。站在kk的立场上,他觉得下意识的松手意味着这段关系无法在前夫的面前展示,而这种感受却没有在佟晨洁那里得到充分的理解。当在节目中三对伴侣一起说起此事时,佟不仅忽略否定KK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的情绪,还会跟大家一起否定KK,指责KK不够自信。

    除了被忽视情感,在与佟晨洁的关系中,KK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矮化。佟晨洁在外形、事业、性格上的优势和强势,其实都很有可能对KK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佟晨洁可能没有充分地看到,KK在面对这种压力的时候可能有种无法言说也很难被理解的痛苦。另一方面,这种压力也可以在他们俩的互动中体现。佟晨洁习惯式地把KK当作小孩,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佟晨洁还没有学会把KK当作平等的个体,表面上是在责怪KK能力不够,不会关心照顾人,实质上则是不相信KK有关心照顾她的能力。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样对佟晨洁来说有些苛刻。但是试想在一段关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伴侣真正的信任和交托,这个人的感受得多么难受。因此,KK时不时表现出的莫名其妙的愤怒看起来是因为开错车、买东西这样的小事引发的争吵,更根本地,则是佟晨洁表达的怀疑伤害了KK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并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

    KK的酗酒很可能就是尊严长期得不到满足的后果。当我们进入KK的视角来看看他为什么喝酒,我们可以理解的是喝酒对于KK来说是一种情感慰藉。他曾表达过,喝酒的时候兄弟们可以给他像父亲一样的情感支持,但是佟晨洁却没有从这个角度理解他。KK不是不愿意戒酒,而是他认为如果没有了酒就没有了情感支持。所以,我们可以理解节目中当其他人在悬崖上高喊爱对方的时候,KK高喊的是,“可不可以让我痛快地喝酒”。

    我们常说,爱情里面没有对错,那是因为关系更多是互动的结果,而不单纯是由个人的好坏所决定。在KK这个大男子主义小男孩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KK的幼稚、不成熟纵然有来自成长过程的根基,但同时也是在互动中形成和强化的。也许KK在进入婚姻的时候,就有着不成熟的“妈宝”的一面,但正是佟晨洁的保姆式照顾、配合,继续巩固了KK的小男孩特性,帮他从妈宝转化为妻宝;也正是佟晨洁的完善、强势,对KK造成了压迫,忽视了KK的情感需求,这些不满足成为他们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KK和佟晨洁的感情模式其实是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在主流社会的评价体系中,男性被要求既能提供家庭的经济,还要提供情感价值,而男性的脆弱、情感的需求不被重视,甚至被认为是不合理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类似KK这样并不符合主流要求的男性。他们在某些方面不是强者,不自信,挫败,对尊严有着更敏感的情绪。我们将这类男性的婚姻失败归结为他们不合格、不优秀。然而好的爱情和婚姻恰恰不是需要我们有多优秀,而是因为有婚姻和爱情,我们的不优秀可以被安放和照顾,被接纳的我们可以有力量去面对各类的人生问题。

    婚姻情感中的失败,不是因为男性或女性不够优秀,而是一些苛刻的社会文化使得情感婚姻变得十分困难。所以,我们需要的一种真正的平权文化,不仅是要为女性争取各项权利,也要为男性摇旗呐喊,如果爱你的伴侣,请让他在你的怀里安心地哭泣。脆弱帮助我们到达幸福。

     短评

    节目里女人思想比男人进步,比较喜欢佟晨洁。

    9分钟前
  • 北北
  • 推荐
  • 十星不够打,《花少2》后中国综艺史又一座里程碑,一部为自恋巨婴量身打造的醒世恒言。世间万般情感大抵相同,不要奢望对方给你他做不到的(像乞丐一样),也不要假装能给对方你根本没有的(像骗子一样)。确定关系前先撒泡尿照照镜子,看清自己的丑陋,再决定自己在感情中理应付出多少,没有谁是欠你的,每个人都有爱或不爱的自由。

    10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力荐
  • 三对选的很有特点,第一对是活在各自世界的两个社会时钟人,是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十年磨一离的契约守护者;第二对是操心妈妈和活宝儿子,赚钱养家的能力还是不足以支撑起在你心中一个成年人的形象;第三对是旧时代老爸和新时代少女,契合的爱情被不契合的价值排序摧毁了。

    13分钟前
  • 薯条不加番茄酱
  • 力荐
  • 看了几集突然觉得这六个人都活得太奢侈了——平均年龄40+了,似乎完全没有经济之虞,几乎不谈育儿之苦,还能坐下来谈且只谈感情,都还在谈着30岁之前的话题(尽管谈得一定比小年轻要深入许多),重要的是还拥有在感情里追根究底的力气……这一切太第一世界了,太典型而普遍“新中产”了,根本不是中国真实啊。格外是郭柯宇(前)夫妇,他们聊天的状态让人觉得他们在演美国独立电影,凯特温斯莱特演她,连疲惫都那么精致。

    18分钟前
  • 迷宝
  • 推荐
  • 听别人说章贺和郭柯宇是渣男渣女好不爽,两人闪婚好像并没有插足或者什么吧!他俩的婚姻很现实,这才是大部分人的婚姻,(难道说中国一小半普通没大错婚姻中的人都是渣男渣女??)他俩真的很真实,在节目里说的话很实在,他俩也没有伤害过彼此吧!凭什么说他们是渣男渣女,可以从她们的婚姻关系中去指出谁的小错误,但没资格去职责她们的人格。佟晨洁和魏巍的讲述也比较真实电视剧要是能拍些这些的能被惨骂?中国电视剧行业净知道学,抄韩国的东西,拍些真正生活中的不好吗?还有很多人都不认识这里面的人,我觉得这样才好,更能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不太因为外在因素而虚伪做作,这种节目一二线的明星不可能来的,因为很多人会有所谓的人设,再是不能给他们带来一些实质性的效益,然后是不希望自己的缺点被暴露在外面,总的就是爱把假的虚的展现

    19分钟前
  • 知燚
  • 推荐
  • 是我泪点太低了吗,三对夫妻前面的采访我都蚌埠住了,观察嘉宾都很认真地在看在讨论在做笔记。其实总觉得节目名叫“再见爱人”不是很准确,是“再见婚姻”,当爱消失殆尽,我们之间便只剩婚姻了。结婚不一定是为了幸福,但是离婚一定是为了幸福。

    22分钟前
  • 许光汉
  • 推荐
  • 1.有没有爱存在,都很孤独呐。2.漫长的人生中,分别与爱并不一定相悖。3.没有爱情怎么了?有爱情就能好好道别么。4.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那么别人的爱也很难附着在他身上。5.有的人想在婚姻中得到爱和心,有的人只看到生活。6.情绪不是你的对立面,它是你自己。7.爱人是持续一生浪漫的疾病。

    26分钟前
  • Maybe
  • 推荐
  • 我的天没想到抄袭来的这么快,不愧是老🥭了。现实里婚姻连剧本都没这么魔幻吧,看完太让人恐婚了……这三对除了kk两口子都好窒息啊,黄执中真的是眼光老辣,输出到位,man knows man,老王真的是连自己都不爱怎么会去爱别人呢?他的心根本捂不热啊我的天。妹子你醒醒,九年拖太久了……一直在被pua,看得我骂脏话了。另外一对纯粹是为了结婚而结婚,然后就……各自安好吧。为啥kk那对还没离,因为两个人沟通还没有问题,但是女方估计当妈有点累了。

    31分钟前
  • Sunrise
  • 推荐
  • 看了两集就能猜到,中国男女婚姻的现状:中国女人已经走进新时代,中国男性还活在对旧式婚姻的古老期待里。🤷🏿‍♂️🤷🏿‍♂️

    35分钟前
  • Ziyue
  • 推荐
  • 建议民政局结婚登记处和离婚登记处24小时循环播放这部综艺,并让来登记的人认真观看并记笔记。

    3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 要允许KK这样的男人存在,否则就会出现老王这样的人。要找到互补适配的伴侣真的很难…

    39分钟前
  • 一溪云
  • 推荐
  • 这真是一场现实加长版、微观版的《婚姻故事》。作为观众,当然是感到反讽效果拉满,结局早已写在剧目开始之前,但还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叹息和哭泣。

    44分钟前
  • SuviLau
  • 力荐
  • 看到第二期嘉宾在桥上大喊“感谢你陪我度过的十年,希望你以后活出你喜欢的样子”忽然泪目了

    47分钟前
  • 楠楠🌸
  • 力荐
  • 这节目告诉大家,不要跟前任尝试复合,因为你可能再被伤一次

    50分钟前
  • luna
  • 还行
  • 我的目光都在孙怡身上。年轻漂亮又有很多影视作品。演技不俗。有观众缘。还嫁了个好老公董子健。还生了个可爱的宝宝。对于婚姻和爱情。我挺喜欢听她发言的。

    52分钟前
  • 李湘
  • 推荐
  • 我支持这个综艺剪个120分钟版选送奥斯卡。

    55分钟前
  • 直不陀螺
  • 力荐
  • 郭柯宇和章贺像小说里互虐的男女主。

    58分钟前
  • 暴躁门牙
  • 力荐
  • 1.感情是很主观的东西,外人认为甜到不行的情侣可能他们自己觉得各自孤单,很难说什么是爱什么不是爱 2.关系里的双方里往往很难分辨对错,关系搞砸往往大家都有问题或者真的不合适。3.人是复杂的流动的,一个人可以深情到流泪也可以冷漠到忽视你的存在,很难用一个好或渣的标签去定义

    1小时前
  • inuyasha
  • 力荐
  • 我觉得这个综艺最大的受益者是观众。建议每个被爱情困扰的男女都来看看。这样才能从旁观者的角度清晰的感受到对方不爱自己的表现有多么显而易见。

    1小时前
  • 邮轮旁的电饭煲
  • 力荐
  • 看完四集《再见爱人》,最大的感受就是男人真的太“庞大”了。他们的支配意志是庞大的,生殖欲望是庞大的,感情中的不甘心也是庞大的......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庞大。而女人呢,她们被压得踹不过来气,忧虑、恐惧、无法清醒,只能在惯性中靠着类似针灸的方式给自己暂时透透气。

    1小时前
  • 赵皖西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