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感恩 x 文化 x 感情
影片是在探讨生命
这部片子的剧情可以说也只有日本人会想的出
原因是~日本人吃饭前都会说一句话吧~那就是~yi da da ki ma s~中文的翻译是开动了~其实翻译的并不到位~其实是在说~我要吃你了。。。所以说~日本人的这句话和某些宗教的信徒在饭前做的祷告~内涵是一致的。。。都是对食物的一种感恩。。。
片中有一个细节其实为最后的结局埋下了伏笔~那个小胖子学生的父亲开着车对老师说“那孩子不爱吃鱼~每次都剩下~但是最近吃的很干净~我说鱼努力活着~才有了紧实的肉~不能辜负了它顽强的精神~以前和他说都当耳边风~多亏老师养了这头猪”
我觉得这电影一点都不变态~的确是生动的一课~光是现在教科书和语言很难教育日本的小孩子了~他们已经连那句yi da da ki ma s都不会说了~所以亲身体验的这份经历真的就弥足珍贵了~不管你觉得最后处理小p的方式是对或错~但无疑~这节课是成功的~我想那群小学生以后对食物一定会报有一份感恩的心。。。
最后只有送屠宰场这个方式才能贴切导演所想表达的主题。。。
ps我们的文化和日本人的文化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所以很多人不理解这做法也是对的~我想说~如果小p换成在中国养的话~它是绝对不会被送屠宰场的~因为小p和其他猪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多了一份我们的感情~中国人重感情啊~。。。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不同~所以观念难免有分歧。。。
最后感谢你的阅读。。。
2 ) 评论小猪教室
本来上youku想找个日本喜剧来看,结果搜到了这个。
影片探讨的是一个经典的道德问题。一群小学生养了一头小猪,约定毕业之前将其杀了吃掉,但是日久生情,到了毕业的时候,大家为了小猪的生死问题争论不休,最后老师一锤定音,将其送到肉食厂。
1,影片中的小猪变成老母猪,表现一直还算良好,没有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其实猪还是蛮凶猛的动物。如果他们养的是狼蛛或蝎子呢?可能最后就踩死了。如果养的是小鸟?可能最后就放掉了。如果养的是鱼?或许也就吃掉了。可惜这里养的是猪。
2,动物和人能沟通吗?如果不能,那就很好办了。我一直觉得人类不能沟通是造成冷漠以至互相残杀的一个原因。当你杀一个人时,他突然一把鼻涕一把泪大叫“救命”,于是你会想一想,也许最后饶了他;如果他喊“Help”,你会想还好老子学过英文,说不定也放了他;但是如果他喊了一种火星方言,在猜测他含义的同时也就手起刀落了。在杀牛之前,牛会掉眼泪。可惜认定动物没人性的人不买账。
即使动物能和人沟通,人也会编造理由杀它。异类者,人皆可得而诛之。我是人,你是牛,所以我们可以杀你。我是A族人,你是B族人,所以我们可以杀你。我是甲帮,你是乙帮,所以我们可以杀你。归结起来,因为你跟我们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杀你。
我的看法是,对于一些高智商的哺乳动物,或许真的是通人性的。对于原生动物,腔肠动物,节肢动物等,差那么一点。
但是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人会想办法使自己摆脱这种道德困境。其实人类就是要吃肉,但是为了不妨碍吃猪肉,就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上所有问题,都围绕在动物和人的沟通上。那么如果人和动物不沟通,就没有这些问题了,现实中的做法就是这样。现在人把猪圈养在农场里。只有一头猪的时候,或许你会仔细欣赏它的可爱,但是面对几百几千头猪的时候,只会厌烦。于是再也没有什么人猪精神交流,当把它们送到屠宰场的时候,没有人悲伤。
3,有的人认为猪被人吃乃是天经地义。最近看《明朝那些事》,讲到天理即人欲,这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4,因为14票对13票胜出,所以猪应该死。一个生物的生死可以由人类这么决定吗?我觉得独裁不能,民主也不能。
3 ) 孩子们的严肃思考
班主任对一群六年级的孩子说:我们一起养这头小猪吧,把它养大了然后吃掉。
我觉得都有黑线从额头上挂下来。这真是跟糖果屋的老婆婆有得一拼的想法,然后就是觉得这个老师会不会太理想主义了。
不过因为觉得“妻夫木聪好像还没有选过什么烂片子演”,所以坚强的看下去。
小孩子真的不可思议。在我印象里面,猪是多脏多臭的动物哦,他们把它当好朋友一样的对待。打扫卫生、喂食、一起玩,给它洗澡,居然还起了名字叫小P(P酱)。
我预感后面将很难结尾:你都给人家起了名字,难道还能吃掉它?
然后小孩子们马上要毕业了,小猪也长大了。他们面临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到底是按照原计划把小猪杀掉,还是把小猪送给别班的孩子照顾?
老师的处理方法让我印象深刻:他在黑板上写下这两个选择,然后搬个板凳坐下来,说:现在大家可以发言讨论了。
是真的讨论哦,每个人都很认真的思考,很认真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有的人说,P酱是我们养大的,我们把它当朋友,我不能接受把它杀掉;
有的人说,那么应该怎么办呢?它已经长大了,我们不能说毕业了就甩手不管它了,但是怎么可能天天回来照顾它呢;
那么“给3年级的同学照顾就好啦,我们用最后的几天时间一定能教会他们”;
但是“3年级的同学太小了,根本没法照顾那么大的小猪。而且他们5年级会分班,6年级会毕业,那个时候他们也会面临这个问题,那我们不是推卸责任吗”;
还有“你难道可以吃掉小P吗?实在是太残忍了”;
对应的是“那你可以吃别的猪肉,却不能吃小P,小P和别的猪有什么不同吗?不都一样是生命吗?你这样的做法不是太虚伪了吗”。
等等等等。
班会讨论一共前前后后3次,每次都有很长的时间、每个人的镜头、每个人的发言。老师一直都只是一个主持者,不表达观点,纵容孩子们畅所欲言。
这些孩子的发言让我非常的震撼。
他们已经这么成熟了,已经在开始思考生命的意义、思考责任、从现实和可行性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而他们居然只有6年级而已。
不管小猪最后的去留怎样,但是这段经历至少让他们知道了对生命抱有敬畏之情、知道了人要维持生命必须要吃东西而食物不是生而就是食物的所以要珍惜、知道了每个人应该勇敢的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等等等等。
真的是很宝贵的一课。
影片的最后,大家站在礼堂里参加毕业典礼,每个人都上台非常恭敬有礼的从校长手中接过毕业证,他们正式从这个学校、从小猪教室毕业了。
我们一边看,一边真的是感慨万千。
因为我一直相信只有思考和经历能真正让一个人成长。如果不经历,永远没有真切的体会,而如果不思考,你永远没有自己的观点。很多很多很多东西,都不是书本上学来的。
如果这是日本教育的常态,真的是让人感到很恐惧了。
尤其是再想到中国教育的时候。
4 ) 和猪猪一起上课的日子:太美好,所以卷入悲伤
文 / 苏乏
不知如何落笔,可能是我小题大做,这部电影的意义远超出影像本身。大概对很多人来说,《死亡诗社》才真正直捣人心,或者《大逃杀》才意义非凡,若排除过多情感的铺陈与宣泄,《喇叭书院》《扶桑花女孩》《五个跳水少年》才算得上日本校园题材的主流,而在《烟花》《四月物语》《花与爱丽丝》清清浅浅宛若晨光的镜头中得以倾谈的年华,才真正还原了那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但《和猪猪一起上课的日子》给了我们另一种可能,另一个出口,当指缝间稍纵即逝的童年和一个群体密不可分,当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疼爱与不可逆转的生命发生关联,为之争执,痛哭流涕,直到直面现实,该如何描述他们所表现出的最真实的感受?或许换做某一名观众,会因孩子们近乎乞求的目光而妥协,而退缩。影片讲述了一个令人心存恻隐的故事,其激烈程度亦远非《夏洛特的网》所能承载。影片中浓烈的情愫、朴实的思辨、真切的话语形成了一个场,令每一个走进六年二班的人都会设身处地去思考,和我一样深受触动,体会到那位班主任的苦心,感慨良多。
【与小P的约定】
“老师想让大家先养大这只小猪,然后再吃掉它。”
面对老师这个提议,六年二班的学生十分不解,反问老师为何非要这么做,为何不得不吃掉亲手养大的小猪呢——班上一半的学生反对这样做,他们或心存顾虑或提出各种质疑,即便自己毕业在即,也可以委托自愿承担饲养责任的三年级同学们,总之不能送到肉食工厂,吃掉亲手养大的小猪和杀死它并无分别,他们认为这样太过残忍,却意想不到另一半同学竟赞同将这位数月以来保有大家共同美好回忆的朋友吃掉,就算可以假借尊重生命,承担责任,难道没有别的解决之道吗?双方各持己见争执不下,两次试图通过投票来解决在如何处理小猪上这一分歧,持平的票数令大家沉默,所有人用莫名的眼神望着班主任,这是六年二班全体成员的问题,代表六年二班全体成员的选择,作为班级的一员,老师也要投出宝贵的一票。但或许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一个令所有人欣然接受的理由。
班主任试图通过让学生们养大一只小猪,使大家体会到真实生命的存在感。他希望借此略显伤感或残忍的抉择,帮助他们成长,通过数月来付出的辛勤与情感,让他们懂得生命的短暂与宝贵,领悟生命存在的价值,对得来不易的食物付之感恩。更加深刻地体会大自然的规律,以及生活的真谛,去思考,去理解,去热爱。正如影片中刮起台风那晚一位学生的父亲所说,无论从前他如何劝诫,如何教育,他那胖小子从未意识到剩下食物会怎样。它们曾顽强地生存,现在为人类所食用,应当以行动报答自然的造物,回应这些付出生命来供养我们的食物。小猪的出现才真正让小胖子感受到美味也曾经历如此辛苦的成长,想到自己将要吃掉费心照料的食物,便感到淡淡哀伤,决定加倍尊重美味的食物绝不浪费了。
大概老师从听到自己的学生为小猪取名为小P起,便意识到这将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也是他职业生涯初期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他斗志满满,为推行这一课程计划力排众难;也在最后为自己或许残忍的坚持而深深感到不安与歉疚。既然如此,便更不能允许自己做出任何让步——终于走到了最后,之前种种辛劳与不堪都将因一丝恻隐而宣告失败。这不是游戏,这是他和六年二班学生们的约定,作为一名小学老师,他必须说到做到,不是也这么要求学生的么?既然有约在先,答应吃掉小猪才可以养小P,也才有的那段难忘时光,就要恪守诺言,无论做这个决定有多么艰难。对于班主任而言,这是他初次带毕业班,也是教案中关于生命教育最为重要的一环。
【生命教育】
在向校长申请将小猪带入课堂时,老师曾提到“生命教育”,这并非故弄玄虚,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三生教育的组成部分。
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是三生教育的不同方面,是使个体乃至群体完成认知进阶和行为养成的过程。在这一漫长过程中,生命教育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前提与根本,理解并思考生命才能以正当的方式去生存,是个体融入社会,体味生活的真谛。
在影片中,让学生养小猪并最终吃掉是老师完成生命教育的手段,校方也曾提出较为中庸,如养鸡之类的传统事件模型,更有领导根本无法理解他的意图,认为他选择了小猪这样一种宠物性质的工具最终会闹得不可收拾。小孩会觉得小猪的憨态与固执十分可爱,因而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情感代入,其所引发的情绪波动与挣扎对老师更可能是一次打击。虽然女校长持乐观的态度,更多教员也慢慢表示理解并开始支持他,但冷眼旁观的绝对大有人在,企望事情变成对挑战传统与常规的人一次有力的教训。对此影片只抽取一个典型,并尽量弱化其感情色彩,对教员的质疑只是一笔带过,未设置过多障碍,从而将是否吃掉小猪这一主要矛盾在一个相对简单的社会尽可能放大。放弃在制度上做文章使得影片情节与基调保持一致,用更多的笔墨来表现学生自身的感受,让他们说话,让他们争吵,让他们毫无顾虑地投入情感,这才使得影片近乎真实,细腻且感人。
在现实生活中,日本近年流行的“余裕教育”便是典型的生命教育,其原意在治愈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自杀倾向,亦使得环境破坏与浪费等社会问题得以缓解。余裕教育希望通过生命教育来帮助和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美好与珍贵,提倡“热爱生命,选择坚强”,以健康的心态面对并承受挫折与苦难,进而与自然和谐相处,热爱其他生命。为实现这一目标更有日本的专家建议把体验农村生活作为中小学的“必修课”。想起小学时代形同虚设但至今尚有保留的《自然》读本,笔者心中不禁一阵感慨,不回小学很多年,听闻亦有了游泳馆和塑胶操场,只是不知现如今是否还是那些鹰派老师,那套腐朽说辞,那般填鸭教法。
美国的生命教育源于哲学命题,曾重在建立生死观念,现在由品格、挑战、情绪三部分构成;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则开始于反毒品;而新西兰希望借此使孩子们更多认识自己的身体,学会照顾自己;香港、台湾长久以来受殖民影响,其生命教育的倡导者与所授内容大多来自宗教或民间社团,故而也各有差异。国内外生命教育在具体议题上有不同的侧重,但其核心和方式总归类似,所获得的收效却有不尽相同。究竟逐年上升的自杀数字能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生命教育的不足乃至弊端,这确实值得探讨,或许本不单属生命教育的微词,但面临引人恐慌的责任、道德缺失,三生教育有时的的确确只是一句口号。庞大的教育机构更多实现了产业化甚至企业化,而优雅的主导思想如诗歌般充满浪漫主义情怀,其教学过程中办学手段深得先锋戏剧的真传。每种行为艺术的文案,或标语,听起来都仅仅只是一套漂亮话,风紧则扯乎。比如我国的素质教育,其结果究竟如何有目共睹,但初衷总归是好的。满饭好吃,满话难说,由衷祝愿新生命诞生在或许对的时代。
【对生命的争论】
再说回影片,小P给六年二班带来超乎课堂的欢乐,为照顾小P,他们在操场上搭建小屋,向食堂索要当天剩下的食物,清理猪圈弄得一身臭味,为维护小P他们充满了正义感,去体谅动物的心情;班主任也在家长面前据理力争,与反对的声音进行斡旋。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一直为他们所忽略的事情浮出水面——诸多为什么,更多怎么办——赫然成为这班小学生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他们无法回应家长有意无意的寻问,惴惴不安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个好朋友。
小P终将长大,变老,死去,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它和其他同类有什么区别么?仅仅因为是自己养大的便不能被吃掉么?交给低年级的同学会怎样?小P已经是大块头,对低年级的同学会不会有危险?他们能像自己一样照顾好小P么?因为自己要毕业而把小P甩给别人这样对么?那么选择吃掉即便残忍会不会才是负责到底的做法?真的无法改变什么亦只有珍惜回忆吗?一连串疑虑接踵而至,但真正让他们无法接受的是任何一种选择都在对“私有”和“承诺”进行破坏。
为小P取名,然后喊它,本身便倾注了情感,这和农夫所倾注的心血有所不同。取名是一种私有化的象征,死亡会为这种私有画上终止符。什么样的方式对小P才是最合适的,这引发了班级性的争论,可立场终究局限,怎么能苛求小学生做出毫无偏私的判断呢?既便如此,仍旧有很多对白值得深思。就算在我国,只要营造一个开放自由的氛围,同样的话题也会得出令人瞠目结舌的回应,孩子的回答是直接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缺乏思考,正是那些时常听不见的声音,充满了智慧与锋芒,关注纪录片的朋友一定会深有同感。影片里,转校生在争论中一直没有发言,直到最后大家沉默了,她方才站起来,同样红着眼圈,她问老师:
“谁能决定生命的长短?”
谁都不能,但此时此刻便是他们在决定小P将继续存活,或即将死亡。
生命是平等的,但却有不同轨迹,生存是等量的,但却有不同价值,这便是生活教给我们的事情。若生命教育只将视野对准生命鲜活的一面,便狭隘,对死亡的理解、思考同样参与人的行为与判断。宠物的死亡,朋友的死亡,亲人的死亡,这些事情不仅改变了外部世界,更在内心造成无以复加的震撼。影片在六年二班的同学们追赶卡车的画面中结束,当他们逐渐消失在画面中,小P慢慢探出头,故事便即落幕。
生命和死亡不是静止在书本或网页上的空洞字眼,不是占用4字节的冷漠符号,也不应在人生那许多偶然折点上忽然附加难以承受的重量。《和猪猪一起上课的日子》所展示的是一幅有笑有泪的画面,有28个有血有肉的生命,那些表情或哭或笑,那些面孔历久弥新。生命,死亡,这些简单的字眼因小P而获得了深远的意义,也将影响许多人,老师的坚持也因此有了回报。当故事里的小朋友们十数年后回首那段时光,有价值的固然是和小P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更包括因太美好而曾卷入的悲伤,从他们的争执中你可以发现敏感的孩子什么都懂,从他们的眼神中你可以捕捉到世间所有情感,或温和,或极端,只要有一个契机,只要予以适当的引导。故事后的故事,他们很快便会从低潮中走出来,变得坚强,因为他们还有更多事情要做,还有更美好的未来等待着,路还长。
2009.06.26 苏乏,北京
5 ) 从小学教育看到了点日本武士道精神
片子吸引我的地方很多,所散发出来的令人思考的地方也很多.
先说说老师的教育目的,虽然不知道真人事件中那位老师是要同学们珍惜食物为目的,从养育它所付出的辛劳中体会生命的不容易与神奇;还是如片中的老师是本着想给同学们体验一堂生命课程,目的是让他们不在大人的影响下,亲自体验,自己对自己的决定负责.影片虽有些模棱两可,但其实并不重要,就像那位老师自己说的:学生们在这一年中获得的东西已经够多的了,早就超过了他当初的目的,让他也从中看到和感悟到很多东西.
我想学生们最后的一场辩论是最最精彩的部分.不像大学生辩论赛有理有据,妙语连珠,但勇敢而激动的他们可能是重复着别人的话也要将自己的真实心情表达出来,我觉得很可爱.
我们来看看他们有意思的想法:
1 我们把它给3年级的同学养,与其到时候3年级的同学把它送到屠宰场去,还不如我们亲手把它送去,这才是负责任呢.
2 你们把它推给3年级的同学才是逃避问题,把它养大然后做成猪肉来吃才是负责任的行为.
3把它养到死才是对它负责吧.
4 那我们就亲自把它杀掉,做成猪肉吃下去,这样不才是负责吗?不要将责任推给屠宰场.
5.我虽然也很想让小p活得长一点,但是我们将它交给3年级,只不过是把这个问题拖到后面解决,一开始就是我们要养的,我们自己来结束才使负责.
6.与其具体有形的实物,吃掉它,让美好的回忆留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7.小p四月来的时候只有那么小,一年过去了,小p长大了,7月的时候我们还一起放焰火,运动会的时候它也跟我们一起参加,这一年我们有了美好的回忆,现在我们将它交给3年级,如果小p能再活一年,这样也能给3年级一起有美好的回忆.我想让他们了解猪的习性,知道小p是怎么样一头猪.
8.杀掉他与吃掉他是不一样的,吃掉它不是让他消失,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延续.
9.老师,生命的长度谁来决定?
10.老师,难道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11.我们不要当作是吃掉它,就当作是和它一起毕业吧.
大概是这样的言论,我把他们中分为保守现实派,理想感性派,超脱派三类.
保守现实派中的大抵观点就让我联想到了,战争中的军人当落入敌军之手前,不再做任何反抗,但也绝不将自己的生命让敌人处置,自己将自己解决掉,才死得有尊严.
那些抱着与其别人照顾不好,送去杀掉,还不如我们自己去杀掉它,这样才对得起小p.和武士道精神里面的那种死也要亲手杀死自己而不能让别人来处置自己的生命是一样的道理.而那些哭着说着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让我想起了送自己的丈夫儿子去战场的日本妇女.除了默默地流泪,心里有一百个一万个不原意,却还是屈从了.
理想感性派就是那些将小p井然当成家人,宠物的几位极力反对的小朋友们,他们除了质疑保守派阵营人是否同样爱过小p,和表达自己在感情上无论如何不能接受亲自杀死小p的决定外,却没有想别的法子来说服同学们,只是一味地表达着情感.
最后一派比较语出惊人的那几位,在两方的阵营中都有,他们已经游离到这件事情之上,将生与死提高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是几次让老师愣住的几位.
正方的那位转校生,开始思考,生命长度的决定权?她觉得既然没有人可以决定其他生命的长度?我们在这里讨论这个是不是有意义呢?她觉得每个生物都有活着的权利,哪怕多活一天多活一秒也好.
这孩子的思想层次绝对在其他孩子之上,估计以后是个人类学家或者动物权利保护者.
反方那个屠夫的儿子也是一神人,我觉得他应该属于唯心主义还是什么.杀死与吃掉是不一样的?天,我惊叹.小学生就已经开始理解这些的背后啦.他或许心里虽有不舍,但他找到了一种方法让自己吃的毫无罪恶感,那就是吃掉了它的肉,它并没有死掉,而是另一种生命的延续.虽然他没有展开来讲,但我想,他的意思是,动物牺牲了自己的肉体,被我们人类吃掉了,他们的灵魂依附在我们的血液中,器官中,于是我们才有了更多活下去的力量和理由.当然这里我自由发挥了一下.虽然他也属于吃掉,但他的吃掉与保守派的吃掉完全不同.他是一种积极的,有一种靠近宗教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的. 不过这孩子虽有灵性,但还是要注意,因为不好好引导,以后容易出现精神问题,一旦无法面对这个世界,就会出现如果自己的亲人过世后,不拿去火化,煮来自己吃掉这样的恐怖事件.
不过我觉得保守派与理想派是日本社会比较典型的两类人,无论各种年龄段,你都会看到截然相反的东西,而且并存.虽然这不是解释日本很多让我这样的中国人看不懂的理由,但我想,似乎看出了什么.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国家.不是天真理想的不可思议,就是残酷冷血到难以置信.
--------------------------------------------------------------------------------------
然后呢,我觉得这样的问题自己也曾经遇到过,但我们想到超脱派那一层,让我当时非常迷惑的是: 动物也是有不同的.人们对待宠物与家禽就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事情,那对待野生动物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所以人是很卑鄙很自私的,自己站在食物链的顶端,随心所欲地决定着其他生物的生命,为什么卑鄙呢?这不是自然法则吗?是啊,动物之间也有弱肉强食,但他们有猎物的同时,自己也有天敌,自然法则平衡着自然界的一切,但人类却可以不遵守这个法则,肆意掠夺,为了满足金钱欲望,美味的欲望.这是人类的野蛮.卑鄙在哪里呢?卑鄙就在,他不向动物都一视同仁,人类还是有选择的,当发现了有些动物可以用作工具\用过精神安慰的好处后,便将这些动物与其它食物分开来了.
于是这就引发了问题,形成了不公平,但是试问,人对人都不公平,对动物会公平吗?人类不是一直这样吗?无论是爱一个东西,恨一个东西都能找到让自己逃脱罪恶感的理由.
但每个人明明都知道,人类不吃别的生物是会死去的.但是依然出现了所谓的素食主义者,所谓的不杀生,所谓的宠物救助站.
但也有人可以这样说,作为人类是事实.但是我可以选择我的态度,我的观念,我的价值观来面对其他的生物.素食主义者说,动物有大脑,有思想,有灵魂,我们不可以吃的,这是一种残忍.爱狗的人士一直反对狗肉店,吃狗肉行为和扑杀流浪狗行为,但自己的最爱可能是哪家高级餐厅的四分带血的牛排呢.有人能真正做到不杀生吗?我想只有极少数的极端虔诚的信徒才能像神一样活着然后超脱吧.
有句话还是记得: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觉得在吃不吃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本来就有点可笑,虽然不否认它的哲学思考,以及认真对待生命的一种态度,但是站在靠食物而生存的人类在这一点上也没有别的方法高级于动物,除非有一天,人类发明出另外的东西,能延续生命,让人类摆脱这条食物链,再来谈怜悯生命的话题似乎更加客观可信.
6 ) 小P在天堂也会笑的
在我们中国人的小学还在为孩子减负做奋斗,为分数努力的时候,日本人用一只小小的猪,教育了所有孩子生命的意义……流着眼泪看完了,让我也体验到了生命和食物的关系。当我吃猪肉的时候,我也会想到小P,想到那些孩子们。
只要里面有动物,阿居就要看哭。
小朋友几好,为什么要弄成伪纪录片形式?
有爱的妻夫木聪~~~那些不起眼的生命,有时只能通过离别,昭示他的存在。
温情十足回味无穷的小学校园生活。
相伴的意义并不仅是记忆而已,它以各种形式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有些东西,越过困难,才能看得更明白。孩童真切的演绎让影片变得非常真实。感恩很好很好。妻夫木聪越来越喜欢喜欢。
为了这个结局,为了那么真的小演员们,我很感动。片子和墙壁之间和浪潮不能比,不一样。带给人一定的思考。
猪生下来就是被食用的——狗屁!
窮哭了
还真是个难办的事情.......
风评不错,但不合我的胃口。
如果结局是将小P留下来,一直照顾到终老就俗套了。喜欢现在的这个结局
有些问题是需要狠心下结论的
温馨感人,老师好帅!只是片中蕴含的日式生活哲学,我还是没法认同。
非常好的实验性教育课题
看完小猪教室我也很矛盾
教育实验:通过班级饲养然后杀食来体会食物的重要性和食用存活个体的意义。教师监控从起名时的反对无效开始出现偏离,食物和宠物的概念在儿童心理中发生了混淆,最后还是教师做了决定性选择。校长面对家长抗议时,以学生亲身体验和师生信任关系切入,高明公关。@银之匙
蓝色力也。
我们每个人在面对生命的抉择时,会怎样呢?影片几度让我感动到流泪,可爱的P酱和那些善良的同学超脱了原本计划饲养员的身份,而是成为了朋友,那种根深地步的情感使得孩子们将P酱看做是他们集体的一员。P酱命运最后的决定让那些善良的孩子们苦恼了,倾注了真感情的他们,又怎会舍得P酱的离去呢?或许小猪愿意执行它的使命,而我们人类的使命就是更顽强的生存下去……
日本的教育要比我们牛逼多少啊
觉得养一个动物在要吃掉它的基础上~本生这个提议提出的本身就有些莫名....电影总归理想化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