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父亲

    记录片美国2021

    主演:Jim Daly  Jonathan Evans  Tony Evans  艾迪·乔治  埃里克斯·肯德里克  Jill Kendrick  斯蒂芬·肯德里克  Deland McCullough  Sherman Smith  

    导演:里克·阿尔蒂泽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父亲 剧照 NO.1父亲 剧照 NO.2父亲 剧照 NO.3父亲 剧照 NO.4父亲 剧照 NO.5父亲 剧照 NO.6父亲 剧照 NO.13父亲 剧照 NO.14父亲 剧照 NO.15父亲 剧照 NO.16父亲 剧照 NO.17父亲 剧照 NO.18父亲 剧照 NO.19父亲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01 14:45

    详细剧情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父亲故事。 无论是积极的还是痛苦的,它总是个人的,可以深刻地影响我们的身份和生活方向的核心。 肯德里克兄弟的《父亲》是 WAR ROOM、OVERCOMER、FIREPROOF 和 COURAGEOUS 创作者的第一部纪录片。 这部引人入胜的 电影以各种令人惊叹的真实故事为特色,带领所有年龄段的观众踏上一段鼓舞人心且感人至深的电影之旅。 为父亲在当今社会中的角色提供全新的视角,向我展示父亲邀请您以不同的方式思考您如何看待您在世上的父亲以及您个人与上帝的关系。

     长篇影评

     1 ) 《父亲》:主要视角不如着眼于儿子

    在法国文化中心的纪录片展上看的这个片。对于纪录片《父亲》,我觉得拍成《父子》更好,在篇幅上,其实应该更倾向于儿子。
      
    正如导演李军虎在交流会上所说,其实这个父亲是一个很中国式的父亲,他有很多观念,比如努力赚钱,养家糊口,以及“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等等,都非常中国式。但是我觉得,尽管纪录片中农民工这样一个身份下的父亲,比其他父亲更如奋斗机器,更显世道沧桑,主要表现的还是天下父亲形象中伟大的共性点,如责任,力量,坚定,乐观等等一系列形容父亲的褒义词。
      
    可是这个儿子这里,我觉得这个片子做得太不够了。相比父亲,我觉得儿子这类人群更值得关注。儿子的身份更特殊,也折射出很多中国现状,村里出来的凤凰男,家里的掌上明珠,学校的贫家学子,求职窘境的大学生,父子关系、社会关系、试图找的婚恋关系,都值得大篇幅。他个性的内向与自卑,和他的父母教育有多大关联,一个农村贫家子弟的家庭教育值得探讨。在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他所面临的障碍,尤其是心灵上的精神上的,带给他的伤害又有哪些。为什么他宁可捡空瓶去卖也不肯打工,纪录片给出的“学习忙”理由明显是一个敷衍的口头理由,这里面值得挖掘的为什么不挖掘。包括现在,片子出来后我听导演阐述,对两点也非常感兴趣。一是上海公司给儿子两三千块钱的月薪他为什么在两个月后又重返家乡继续他的800一月?这和他向来的个性有哪些承接?二是当看了纪录片后,儿子很难受,这很正常。但父亲的极其高兴并恨不得把这个片子作为家族流传,又是为何,我觉得这个片子在表现“父亲”上,人性的复杂性做得也不够。

    老实说,我其实对导演有一种很强的质疑感。总觉得他的采访是不够的。比如今天在文化中心,当法国人问中国的学费是怎么个样子的时候,他说这是根据市场行情来看的,那几年通讯很热门,所以他的学费就比较高。法国人问他的大学是否有奖学金,他说有是有,但是大概他们120个人的专业就3个拿奖学金。是这样的吗?恐怕不是的。对于一个相对比较熟悉这的大学生,我觉得他的说法也太不负责了吧。

     2 ) 教育的破产

    纪录片《父亲》反映了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的经历。看完全片,想问一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钱,没有权,要如何生活下去?

    我们从小守着读书改变命运的教育信条忍受着十年寒窗苦,某某某考上什么大学了,某某大学毕业以后干什么了,象牙塔在山峰顶端闪闪发光向我们摇摇招手,可是当我们真的抵达了那个地方,才发现有多少是海市蜃楼。我在大四的年纪看大一的小学弟小学妹改各种抱怨大学与想象不符的状态,宣泄怀念高中的情绪,只想转身对中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说一声,你终于还是把他们骗进来了。

    大学生这个定义真是太宽泛了,清华北大毕业的叫大学生,二本三本毕业的也叫大学生,什么大专职业学校毕业的也叫大学生。每年高考完了统计出来的升学率就像浸了水的海绵,看似很大,其实很水。到找工作的时候就不一样了,又要学历又要成绩又要实践又要证书,妈的你当我全才啊。

    回归影片。

    父亲韩赔印是最普遍的中国式父母的代表。勤劳朴实憨厚舐犊情深,父母就是这么个角色,你找他要钱,他哪怕兜里只有一百块,也会想尽办法凑个一百二十块给你。所以我们看到片子里韩赔印这里借二十那里借三十的凑儿子的生活费。纪录片的好处就是生活化,人情冷暖,一看便知。有人掏钱有人支支吾吾有人索性不理,换做电影,早就一拍肩膀:老韩你儿子有出息哥几个一起供他读书。不需要去指责谁,没有人规定一生下来就要乐于助人的,没必要自己饿着肚子还为人家上层建筑买单的。大家都不容易。

    父亲随身带着一个小账本,记录各笔借款,以便日后偿还。有时候还写点鼓励性的句子,如果忽略掉他的职业,可以说父亲也挺文艺的,对美好生活充满想象,信奉书本上的那些励志语录。六十岁带着家人去北京,写下这句话的时候,不知道父亲的脑海中是不是还浮现出天安门上太阳升的场面。他说那个时候我们都有钱了。父亲的有钱是建立在儿子毕业找个办公室的工作有空调有电脑的憧憬之上,可是现实是儿子毕业一年还在青海户外干工程。一个月赚八百多块还不如自己在西安给人家做水电来的多。于是我们看到了在现实面前惯常的一个表情:无奈。拍摄者问胜利,你父亲会接受你做这种工作吗?(服务业之类与“大学生身份”不符的职业)他说不接受也没办法。还是无奈。

    这里存在一个矛盾,生活在底层的人不会去想也无暇去想是不是上层体制出了问题,或者说他坚定的信念出了差错,而研究者只会待在温暖的室内去开开会吃吃饭象征性地讨论出现的问题。有经历的人无能力,有能力的人无经历。曾经在会议室外等人,看着不知道什么身份的人跟院长一起讨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讨论的热火朝天,掌声阵阵,让在寒风中等候的我听得都热血沸腾了。可是后来我一想,不对啊,你们在这儿纸上谈兵,但是就业的主体——学生,不在这里啊,你不找学生来你怎么知道他们身上存在哪些从象牙塔到社会人转变期的问题。退一步说,容纳就业人群的单位也不在这里啊,你不找企业来你怎么知道他们需要怎么样的毕业生。总不至于大家毕业以后都进高校吧。

    儿子韩胜利。其貌不扬,家境贫寒促成的腼腆害羞性格,转了一圈招聘会出来一言不发,曾经以为可以留在城市,接受三百块的月薪,哪怕不要钱跟着干也行,问及恋爱说再等等。憨厚的不得了。年轻人,你把一腔热情满腹学识捧到城市面前,城市是否会含笑接纳?你要还读书欠下的两万块债务,你要还父母的养育之恩,八百块的工资要干上十五年。同样,生活在都市的人,为一个房子不吃不喝也要十五年。这样的繁荣昌盛背后是多少滴血心酸。

    纪录片拍到胜利的上课、吃饭、寝室,利用业余时间捡瓶子去卖,两个塑料瓶五毛钱,啤酒瓶一块钱,拍摄者问他,有没有想过出去做个兼职赚钱,他只是沉默的摇摇头。性格决定命运。弱肉强食的都市森林只合适放弃一切自尊骄傲厚着脸盆的推销者,他们要匍匐在前辈脚下,把自己的经历添油加醋不厌其烦地呈现诉说,就是棵白菜,却恨不得卖出黄金的价。不要质问胜利大学干了什么,温饱尚且不足,素质拓展职业规划个屁。突然想到个问题,国家的助学贷款呢?要一个学生每个月只有两百生活费,要一个父亲终日低声下气地向工友借钱?

    他们也是我们,离家千里来到所谓的大都市读书,用四年的青春,用一麻袋的钱换回一麻袋的书本,站在离开还是留下的十字路口,周围人步履匆匆,自己却找不到方向,何去何从?

    一部纪录片,看破中国高等教育的迷信。

     3 ) “困难模式”下的教育

           每一个纪录片导演最爱的国家一定都是中国。“困难模式”下的生活一定有非常多匪夷所思的现象值得记录。
           很多事情是注定的,比如当你投胎到中国的时候,附加礼包就是自动选择在“困难模式”下生存。
            老韩难以接受胜利在念完大学之后工资甚至比他在西安打工挣的钱还少的唯一原因就是胜利在念书过程中的培养成本——学费、生活费等等,要知道胜利考上大学的时候家里把牛和粮食卖了都不够他的学费,他要打工都被老韩拦住了。大一,胜利花了一万多;大二、大三都是九千多;大四。胜利没算。念了这么多年的书,从小到大花了家里十几万,但是他一个月的工资只有六百块,胜利说他要挣出家里给他花的这一大笔钱,以现状来看,需要十五到二十年。
           这么大的落差,你永远不要指望会有人能接受的了,尤其是像老韩这样的人,出了一辈子苦力,他最难以接受的就是儿子作为一个“读书人”,挣钱比自己还少。他不是说了么,他还以为念完大学,儿子将来会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谁会想到还要下野外。
           或许有人会说,胜利的现状,他内向的性格要负很大的责任——他去参加招聘会,两个小时一句话都没说。但是要想一下,他平日还要去捡废品换生活费,在这种条件下,他怎么可能会外向?
           “困难模式”下的所谓高等教育的现状就是:官员们轻飘飘的一句话,精英式教育就要向大众式教育,但是收费永远都停留在精英教育水平,死活不可能降到大众教育收费水平。
           老韩在胜利毕业的时候,跟工友蹲在马路边等雇主的时候说:“胜利今年毕业么,要分配……”之后的话记不得了,我就记住了一个词儿:分配。现在看来,这是个离着大学生无比遥远的词。
           我家老爷子去年曾经跟我说:我当年上大学,开学带着一百去,放假带着一百回来——还是那张一百,家里就这一张。不仅如此,过年还能往家里带回来几张粮票。他都是把学校发的细粮粮票换成粗粮粮票吃饭,然后省下来的细粮粮票就可以拿回家过年用了。老爷子他们那时候的培养成本低,所以他毕业的时候,分配的工作挣的钱不如邻居家他小时候的朋友下海打渔赚得多,爷爷也能接受。要是放在现在,我觉得爷爷也会像电影中的老韩一样。
           老韩在胜利快毕业的时候,还想在2013年自己60岁的时候,带着家人去北京玩一下。可是现实很残酷,残酷到他难以接受。
           官员们忙着让所有高校扩招的时候,是不会想到胜利所学的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如此的凄惨。其实我更愿意相信他们是知道的,而且我觉得他们就是知道。但是,有个电影说的是类似的情况:《监守自盗》。
           前几天看211和985的高校不再增加了。似乎是好的。至少不用让很多孩子在以上学校念书的类似于老韩的父亲,难以承受四年之后的落差。
           “爸想在2013年左右,也就是爸60岁左右的时候,带着全家去北京玩一下,那时候我们都有钱了,好好玩一下。”老韩写在胜利毕业前。

     4 ) 读书还能改变命运吗

    很多人听说过“读书改变命运”“寒门出贵子”,但如果你看了导演李军虎拍的纪录片《父亲》,不仅不会这样想,还会深深的无奈与心酸。

    记录片在2002年,陕西农村的韩培印的儿子韩胜利考上了西安石油大学,父亲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希望儿子将来能有出息。为了儿子读书的学费和生活费,父亲一同到西安打工。而儿子背负着父亲的期望,四年大学艰难中读完换来的却是自己基本工作都找不到,工资待遇还不如父亲打工的多,更不要说在深圳打工的妹妹了。英语片名为Brave Father,勇敢的父亲,对于父亲,导演还是给予肯定的,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哪怕砸锅卖血再苦再难也要给儿子赚取学费,为了学费父亲已经耗尽了自己的所有力气,我们还能奢望这样的一个父亲什么呢。而同样孝顺、努力、认真读书的韩胜利,我们又能奢望这样的一个普通农村孩子什么呢。但如果如此贫穷却努力着的韩胜利去承受所有这一切,是否又有些不公平呢。究竟问题出在了哪里,这部纪录片留给我们的是久久无法平静的思索,是什么导致了这个家庭的可悲结局,读书难道不能改变命运吗?

    现实中对读书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是读书改变命运,寒门出贵子。而另外一种却是读书无用论。同样是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相径庭的理解呢。其实,书只是工具而已,就像刀对于厨师是用来做饭的工具,对于恶人却是用来杀人的工具。只是不同的人,对于读书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认知。有人读专业书获取了生存技能,有人读传记获取了勇气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有人读哲学书理解了人生价值与意义,有人读历史懂得了历史总在不断重演的规律。书是人类文明的记录与载体,尤其经过几十代人筛选历史沉淀下来的经典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有人一碰书就瞌睡,读书没有一字走心,确实读书无用。有人几十年不读一页书,照样吃饭睡觉工作赚钱,生老病死样样不误,书对他而言确实一无是处。但可曾知道,猪也是这样想的。

    而胆小懦弱自卑顺从的韩胜利,缺乏专业特长,没有兴趣爱好,不懂人际交往,仅仅靠读课本做题考试,又如何能改变命运呢。岂不知课本只是人类书籍的一个门缝,他却从来没有开启通往人类文明殿堂的这道大门。而父母这份缺乏人性之爱的含辛茹苦,没有带给他勇气与信心,更像一道无形的紧箍咒,不停的念着回报回报回报的咒语,让他不敢有丝毫怠慢,在这种压迫之下,谨言甚微,小心读书,甚至忘记了自我的存在,没有自我思考的过程,在韩胜利空洞的眼神中,我只看到了麻木与迷茫。读书或不读书对他而言,没有任何的区别,没有带给他任何的思考和认知提升。

    读书,是自己喜欢的吗,能在书中获得什么,为什么要上学。我可以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的人生是如何规划的,我的人生价值与意义是什么。在读书的过程中,儿子韩胜利没有过任何思考。读了四年课本之外,在西安大城市的所见所闻也没有丝毫提升自己的认知,只是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勤工俭学只会捡垃圾,自己学的知识没有转化为任何生产力,连个家教都不会去做,连个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也不会去兼职实习。

    而同样的作为父亲韩培印也从来没有想过,也从未有意识的在为人做事、人性塑造、人生规划等方面进行开放式、引导式、启发式的教育。仅仅把读书当成交易,如果读书后工资十倍就有用,读书后工资百倍就是改变命运,读书后工资还不如自己高就是读书无用。殊不知,读书是武装大脑、促进思考、改变认知的。至于工资,与读书没有必然的联系,只与认知有必然的联系。

    之所以,我对这部纪录片会有感想。因为我自己也是来自山西的农村,自己也走过类似的弯路,而周围的环境与片中父亲韩培印一般无二。而后来自己长大后才明白,其实没有地域区别无论城市农村,与韩培印韩胜利父子没有认知提升与改变的人太多了。这个世界上十年二十年没有任何认知提升的人太多了,很多人基本在二三十岁的认知一直到老都没有什么改变与提升,又如何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

    当不会思考,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像当下看再多的短视频,不会有任何思考,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当主动思考,书是引导思考的导师。引导学生从读书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读书,在思考中提升自我认知,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从来不是为了考试做题,只是为了分数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只会听话做笔记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而思考,才是教育的起点,是人生的起点。读书不一定改变命运,唯有认知的提升才能改变命运。

    我想通俗意义的改变命运即是身份从农民、工人、打工普通家庭的出身当到了局长、教授、公司老总,收入由普通人的三万五万到年入百万。资产按照当下财富自由千万标准。按照最新千万资产标准中国206万户,占比不足1%,如果三四线城市以下占比更低,万分之一的概率。而要从几万几十万达到千万以上,恐怕几十万分之一的概率。所以无论通过那种方式改变命运实现阶级跃迁,在我们周围我们所知道的都是极少数人。而寄希望于读书改变命运,本身这种想法就不太现实。

    但我所理解的改变命运地位收入与资产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不局限于周围环境的认知自我启发自我思考依靠自己的读书见识与经历给自己开启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新世界建立了独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依靠自我能力在某个领域取得合法稳定的收入即认知改变命运

    对我来说,自认为是读书启发我思考,认知改变了我的命运。对于普通农民家庭,不是读大学,我没有机会走出家乡走过国内很多城市。不是读书,自己就没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自我提升认知。现在过着家乡的家人朋友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方式,是我自己选择的快乐幸福生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走了很多弯路错路,我都不后悔,最后悔的是自己读书太少思考太少,使自己错过了一些人生的机遇。

    其实,这个世界绝大多数都是平凡之人,都是碌碌无为、柴米油盐、一地鸡毛、生老病死,对于个人而言,命运不是最重要的,平安健康、家庭幸福、事业有成、无疾而终就是完美人生,完美人生比所谓改变命运要更难,但却是每个人可以争取的人生目标。

     5 ) 寒门也能出贵子

    这个纪录片非常的真实,15年前拍的,在现在也很有现实意义。看完之后,我想说的很多,又不知从何说起,一时语塞。因为片子中的情形和我的家庭非常相像,都是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干苦力,交学费都是一个值得商讨的事。幸运的是,我的父母比较开明,相比较来说我在大学中没有混日子,所以结果稍有不同。

    我想说的是,在现在的社会,寒门能否再出贵子?我的答案是能。这些突破家庭限制的人,也许是百里挑一、凤毛麟角的学生,他们一定是敢于突破自我,积极奋进的人。

    何为贵子?

    我认为就是突破原有的阶层。比如家在农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这种情况下,在城市里找到一份较为稳定的正式工作,就算是突破了原有的阶层。

    难度大,但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为什么难度大?其一是难以突破父母的限制。俗话说挨金似金,挨玉似玉。孩子与父母相处的时间最长,所以思维和行为都很受父母的影响。寒门的父母,大部分相对来说思维受限,行为又憨厚,所以孩子的眼界也容易受到局限。同时,世代为农的家庭,圈子也大都是相同的人,他们不能给孩子应有的建议,孩子接触不到特别优秀的人。所以就要想方设法突破圈子这个限制,抓住机会。

    其二,没有更多试错的机会。像片中的父亲与孩子一样,交学费和生活费成了他们眼中的大事,毕业之后再要父母花钱就是“耻辱”一样。这种情况下,孩子怎样进行更多的尝试?成功都是在失败的经验上积累起来的,谁都不能出手就成功。有钱人家的孩子,可以进行更多的尝试,也就得到了更多的机会,成功也就更容易。

    其三,寒门的孩子偏内向。这不是绝对的,而是一个概率问题,受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就像片中的胜利一样,在招聘会上两个小时不说一句话。这也是收家庭环境的影响。爱不爱说话只是性格问题,无关好坏,内向也具有独特的优点。但是,现实是,主动的人往往能得到更多的机会。来自农村的孩子比城里孩子更少懂得如何说话、如何做事、如何做好礼节,在这一点一滴的细节上的差距,积累久了,就是天差地别。

    但是,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人生不是被动消极的,敢于剖析自己,积极进取,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敢于自我革命,就能够有相应的收获。要敢于做自己不敢做的事,让走出舒适圈成为一个习惯,并树立远大的志向,矢志不渝,就是能够达到自己的目标。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6 ) 很多人看不懂这里面展现的内容,因为没有经历过

    很多人看不懂这个纪录片的。

    从小在良好环境长大的人没经历过,所以看不懂,只会觉得这人怎么这么傻?

    没有阅历的学生看不懂,还以为这是在宣扬“父爱”。可是是这样吗?我们仅仅是记录一下苦难,并感叹父爱的深沉吗?

    我能看懂,是因为我和这里的人有一样的经历,唯一的区别是我父母没那么贫穷而已。当人陷于那样的境况,是没有时间去完善自己的心智的,而长期的心理重担(父母为了自己花光了所有钱,所以所有责任全系于自己之上),以及心理重担带来的自卑感(因为父母为了自己花了所有钱,自己肩负所有的责任,所以自己除了保证活着以外,不能有任何其他需求,也配不上任何好东西【相反,唯一可以配得上的是垃圾桶里的垃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十分难以消除的,因为要重构自己的心智,重建自信是第一部。不知多少人,没有走出这第一步,以至于毕生都没能建立自己成熟和完整的人格。

    父母的忌讳之一,就是在孩子面前,无限度地夸大自己的付出,并实际上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推卸到孩子身上,我觉得这个操作可以称之为“责任的乾坤挪移大法”。从这一点看,胜利的父亲显然是很不称职的;但这种不称职,显然是贫穷与愚昧的成长背景带来的智识之缺失所致。胜利学习通信专业,他的父亲却不让他碰电脑,这是很难以想象的,同因为智识之缺失。

    所以胜利的父亲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无私地尽力为胜利提供最好的条件,尽管仍然很差,但至少让胜利上完了学;另一方面,如上文所述,他又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父亲,通过责任的乾坤大挪移,把所有压力挪移给了胜利,造就了胜利极度自卑的、距离成熟有很大距离的人格;同时又把自己落后和错误的认知传到胜利的脑中。

    刻在骨子里的自卑和全盘继承自不靠谱父辈的价值观念和认知模式,决定了胜利至少开头会很艰难。他的这幅模样和我高中毕业以前一个样,和我不同的是,他大学毕业时认知模式还是像dna一样从父辈复制粘贴的,有点惨。我和他曾经也差不多。只不过很多年以来,我的认知模式基本是把父母带过来的那一套连根删了重写的,这种rework的工作会让我一生受益。

    胜利真的很惨,他骨子里就认为,所有好东西跟他没关系。当他找工作时,很可能因为懦弱和自卑的性格、满脸写满的不自信而到处碰壁。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纪录片所记录的胜利现在怎么样了。

    几年以前,我写了这样一段话,来总结和激励自己:

    一定要做一个独立自强的人。独立自强是个人自由的基础。只要独立自强,同时该说不的时候,毫不含糊地说不,就完完全全可以摆脱控制。人格独立了,自然说不的时候就是没有任何顾虑的,同时自己再努把力,多几分底气,说不更加容易。思想上完全独立,搭建自己的知识库,遇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案;通过看书学习,搭建自己的观念体系。完全自强,即便遇到最坏的情况,仍然确保可以自己抗住百分之二百的压力而不抱怨,寻找利人利己的支持但是不去寻求任何其他人的安慰和帮助。不独立自强,就不会有改变。

    当然,想要思想上真正独立自强,还要同时在经济上独立,有自己的个人财务思路,让自己的路越走越稳,越走越自信。

    愿胜利挣到钱以后,能明白这些道理,不要再用他父亲面对他那样,再去面对自己的孩子了;愿贫穷和愚昧能够从人间彻底扫除。

     短评

    最后一段话

    6分钟前
  • 鸭梨
  • 推荐
  • 打脸无数没钱还要装逼的人 是时候该醒了 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8分钟前
  • 说电影的二凡
  • 力荐
  • 用音乐煽情过渡真是大败笔,除此还不错。尤其是选的拍摄对象,这个父亲,非常好。

    11分钟前
  • mOco
  • 还行
  • 这就是国人对中国教育现状误解的悲剧

    13分钟前
  • 可风
  • 力荐
  • 看完让人觉得很懊恼,观影过程中几度欲关闭,可气愤归气愤,有些东西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大部分愚蠢的人都是朴实的.

    14分钟前
  • 乔大路
  • 还行
  • 密密麻麻的一本欠账,多少父亲的血与汗。父亲胜利都在努力。美国人读大学还需要向父母伸手要学费吗?根据沙利美和盖洛普联合作出的一项调查,父母平均所承担的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48%,子女平均承担的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33%,学生获得奖学金费用约占大学费用的15%,也有3%的大学费用是由学生的亲朋来提供的。

    18分钟前
  • 阳光普照
  • 推荐
  • 一个父亲,打工,借钱,来资助儿子上大学读书。儿子也省吃俭用,靠卖废瓶子来补贴生活。但是当儿子大学毕业,发现并不一定能比父亲挣得多。。。现实和生活是残酷的。父亲的形象朴实且真诚。但是作为纪录片太过煽情。这让纪录片的纪录价值和客观性大打折扣

    19分钟前
  • 汪金卫
  • 还行
  • 父母对孩子的付出,总是无怨无悔从不计较

    21分钟前
  • smileeyes
  • 力荐
  • 突然语噎。父爱不是有500万给你100万,而是节衣缩食的把赚的100元全都会给你。

    26分钟前
  • 维诺
  • 力荐
  • 除了音乐太煽以外,其他无可挑剔~

    29分钟前
  • strongman
  • 力荐
  • 哭了!!!

    34分钟前
  • 怎会
  • 力荐
  • 情真意切

    38分钟前
  • eatingPei
  • 力荐
  • 什么都说不出来,堵住了。

    41分钟前
  • frontboy
  • 力荐
  • 儿子宁愿捡瓶子也不去打工,可能是出于一种对于同社会、同他人接触的恐惧吧……从闭塞的农村来到现代都市,周围的一切是如此陌生而可怖,让人无所适从。这种恐惧我也感同身受

    46分钟前
  • 奥蒂安斯
  • 推荐
  • 胜利告诉父亲四级差20分过时,一起上课的同学的笑声以及成绩不够好读书也浪费钱的评价让人心情复杂,父亲的本子记着“虽然不是什么好学校,但有的人想考,他没有考上,而你考上了。”

    50分钟前
  • momo
  • 推荐
  • 当我看到胜利一个月只有两百块钱生活费的时候,我震撼了,我跟他上大学的时间差不多,所在城市消费水平也不比西安高多少,但我每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是他的四到五倍。对胜利的父亲,我同样充满敬意。

    53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 这么底层的人却对社会对政党充满感恩与希望,是愚昧还是善良?

    54分钟前
  • 裸踝
  • 推荐
  • 出身家境造成胜利视野、能力、性格上的局限,这种局限成为他改变命运的阻碍,有点悲哀的宿命的感觉。。。

    58分钟前
  • TuDamian
  • 推荐
  • 伟大的父爱,残酷的人生

    1小时前
  • Honey Bunny
  • 推荐
  • 父親質樸 孩子低能

    1小时前
  • BinSanity
  • 力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