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记
目前看过最好的关于跨文化(移民)身份认同的电影之一。片子提出的问题,比片子本身更有趣。
从第一代的父母移民印度,面对与自己国家生活迥异的文化和环境,其中的种种差异,在文化的轻微对撞下才显现出来。到第二代的儿女面对自己的身份认同,渴望融入美国文化,到因父亲去世的颠覆(tricky的是,“传统”成了Gogol认同的支点,但所幸故事没有停留于此),娶了印度裔的妻子(但她骨子里更像是个西方人)却看不到真正作为“一个人”的她。母亲选择放开她的孩子们,寻找自己的自由;Gogol也才在双重身份认同的失落下,真正面对自己(“第一次觉得自由”)。
几段台词:
1.
母亲的朋友:前几天我在读Joseph Campbell的书,他说你感到迷惑的时候,就应该闭上眼睛,想自己最快乐的时光,不是乐昏头的那种,而是深深感到喜悦的时光。那叫做 following your bliss。
2.
父亲:跑这么远结果没有带相机,那就记在心里好了。你会记得今天吗?
Gogol:要记得多久呢?
父亲:记得一辈子吧。记得你跟我走过这段路,我们一起到了一个地方,下面再也没有路了。
*倒是很喜欢Mushmi的角色,是电影里第一个勇敢跳脱“印度传统”的人,追求个人所认同的文化(但不是建立在为逃脱原生文化,或顺从西方主流文化的基础上的),渴望被真实地看见regardless of the cultural identity。
*片子的老少两代倒是可以很好地讨论下传统。传统之于父母,并不是某种抽象的、异文化刺激下所形成的认知,而是十分具体的、夹杂着个人经验的细节,是他们面对异文化时一方面感到新奇、另一方面有所保留的底色。这底色和西方主流文化之间的冲撞,成了儿子渴望逃离的原因;而儿子后来因迷失而诉诸的“传统”更像是某种应激反应,群体性、包含想象的成分,也因此,Mushimi的离开才打破了他的保护罩(M比他勇敢,更大胆地拥抱西方文化、离开(但非逃离)印度文化),迫使他第一次直面自我。——何为传统?所谓“传统”如何被诉说,被解读?(群体性/个体性,人与文化之间的距离)
*有机会看原著。
2 ) 追随你的赐福——评电影《同名同姓》
这是一部与名字有关的电影。一对印度夫妇阿索科和阿诗玛新婚后旋即来到遥远而陌生的美国谋生。丈夫阿索科用他最喜爱的作家的名字为在美国诞生的儿子命名——果戈理。
当果戈理长大之后,他却因同学们的嘲笑而厌恶自己这个怪异的名字,他甚至自己改了名字。在他成家立业之前,父亲说出了名字背后的故事。
当阿索科还在印度读书时,有一次坐火车旅行。坐在他对面的一位老者对他说的一句话让他无法忘怀:“你应该打点行李,去看看这个世界,这样你才会一生无悔。”这句话以及随后发生的火车出轨事故深深地影响并改变了年轻的阿科索的人生。因为阿索科手中颤抖的几页书页,他才被人发现,从火车残骸中救了出来。
果戈理的书让阿科索获得了新生。他把此后的人生看作是一份额外的礼物,分外珍惜,包括新婚的妻子,来到美国的全新的生活,以及随后降生的两个儿女。
正当生活变得美满幸福时,阿索科却突然因病去世,令家人悲痛万分。妻子阿诗玛最终克服了伤痛,回到想念已久的印度。儿子又重新改回自己的名字,并从破裂的婚姻阴影中走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一个与名字有关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家庭,婚姻、爱情、成长、死亡和文化冲突的故事,包含了每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所可能遇到的经历和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更是一个关于珍惜生命和追求幸福的故事。正如约瑟夫·坎贝尔所言:“当你追随你的赐福……你原以为不会有门的地方也会为你开门,这扇门只为你而开。”
3 ) The Namesake
其实,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知道,它在艺术上不会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Mira Nair的前两部片子《名利场》(Vanity Fair)和《雨季婚礼》(Monsoon Wedding)都老实平常,我也预计电影一定不如小说,把一个移民家庭三十年的生活纳入两个小时的叙述,必定牺牲太多的细节。但是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被感动,就像第一次读到Jhumpa Lahiri 的短篇 A Temporary Matter。人在异乡的困惑与迷失,永恒的陌生与疏离,无所不在的错位和异化,和稍纵即逝的沟通与温情。海那边的过去和海这边的现在,重重叠叠,没有开始,也无所谓结束,错综交织成一片斑驳的底色。新大陆有无限可能,只是,我们的画板上已经有了底色--名字,便是这底色的表征之一。
Ashoke和Ashima要等远在加尔各答的老祖母赐给新生儿一个好名字:“没关系,我们都有两个名字,长大后再起学名不迟。”美国医生和蔼地坚持:“抱歉,在这个国家,婴儿出生证上必须登记大名才能出院。”于是,这个男孩子被叫做Gogol,跟那位大名鼎鼎性情古怪的俄国作家同名,为此没少遭到同伴的嘲笑。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才从父亲那里得知这名字的来由。
Ashima向同事抱怨儿子宁可跟女朋友去度假也不回家看爸妈:“你说说,什么样的女孩子会起名叫Maxine?”美国同事耸耸肩轻描淡写:“也许根本是个男孩?”
Ashima打电话去医院询问丈夫的病情,“我姓Ganguli,G-a-n-g-u-l-i,这一通电话,我已经把名字给你拼了五遍了。”
丈夫去世,儿女成家后,Ashima决定回加尔各答,拿了文学博士的儿媳赞同道:“这才像你的名字,无拘无束,没有疆界”(It’s just like your name, Ashima means limitless, no boundary)。
我不知道,这种对于命名的执迷,是不是只有东方人才会理解,珍妮或者迈克,丽莎或者约翰,并不承载如许回忆与期盼吧。甚至,作为整个故事核心的Gogol,除了纪念父亲的过去,也可以看作一个隐喻。有趣的是,Ritz的观影手册上总结说,《同名之人》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成为一个美国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n American family?)。这真是单纯可爱又自大的典型美国式解读。
4 ) 如果这是我的故事
下载的时候我还很犹豫了一下,因为担心太闷,我电脑里太多我觉得闷没有耐心看下去的片子了。
看到相亲的时候,就差不多进入了状态,等到故事到了一半的时候,我按了暂停键,到厅里和妈妈说这个故事,我说很象我们家的故事一样。妈妈就听我把那一半的故事说完,然后我说,我继续回去看了,事实上我觉得我的心情还有点小小的激动,只能借助于这样的讲诉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
故事后来就看完了。
事实上要我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我姐姐今年的回国,是她离开家第二次回来,转眼之间,她已经去了八年。嫁嫁(就是外婆)去世,是大前年的事情,有一年我姐姐准备回来,可是却怀孕了,然后又觉得孩子太小,飞机上可能不行,所以我外婆死前,是没有见到我姐姐的。前年我与我姐姐分别五年后再在美国相见的时候,姐姐说,她怎么就没等我呢,语音之中是难过的,但是我和我姐姐都没有哭。
故事里的一对印度人也是,在美国的北方生活下去,离开家,生了孩子,然后有第二个孩子,以为一切都不会有变化,一切还在原地等待,然后传来的是她的祖母去世的消息,那是她第一次回国。她第二次回国时,儿子是高考的那一年,一家人回到印度,给所有人带上礼物,礼物有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还有一把伞,丈夫还写了一个单子,每分配出去一个大概是划掉了一个。
姐姐也是如此,零零碎碎的,只是有一次她和我说,好象国内的人都不怎么用美宝莲了,是觉得便宜吗?他们在国内用的,都是我在美国也不会舍得用的。我都不好意思送出手。
我说,东方本来就是世界奢侈品的大国。我后来还加了一句,因为我们都不怎么化妆,所以你送也没有用。
猫说,你姐姐显得好老呀。她只比我大一岁。
有海外亲戚或者是件值得羡慕的事情,我辞职的时候,单位里有很多流言,大意就是,自然是出国了,才会辞职。我愤愤不平,有一个同事说,你为什么生气,这又不是什么坏话。花花安慰我说,没什么,那些人都是俗人。
我并不无意在比较两国的政治制度,或者经济环境,或者大的发展,小的进步。
但是真正让我难过的是,在意亲情,在意除了社会环境除了金钱以外的人与人的牵绊的是不是真的那么少?是不是所有人真的觉得,时间不存在,家里的白发之人既然能将白发染黑,自然就是没有老的。
那些我觉得就象是墨汁中间一块白一样明显的东西,从来没有人看得到一样。是真的是因为认识的浅薄,书读得不够多,还是仅仅只是因为,那些心里的感情早就变质的太多了。
我离开电脑时,故事里正放到那样一段,爸爸给儿子取名字叫果戈理,这个奇怪的名字,让儿子在读书时受到了一些嘲弄,果戈理是一个有点精神问题的人没有什么朋友孤僻的人,当然也不怎么符合现代的审美,我想他也没有什么钱。在儿子高中毕业的时候,爸爸辛苦地在书店里订了这本书,经过了几个月到来,显然,谁还在现代看那么一本古老的书。爸爸试图向儿子解释,这个名字的由来,儿子当然是不在意的,后来爸爸说,他和我一样,都在异乡渡过了半生。
这是这一句话让我有点看不下去了。我和妈妈说这个故事,说这句话,妈妈说,当然他不能理解。我说,笨笨要是在美国长大也是这样。妈妈说,是呀,他在美国长大,他以为那里就是他的家。我们都有点难过,只是妈妈用格外乐观的语气说,“好在,他马上要回来了。”
我们同事都喜欢问我,你们家笨笨的外语一定很好吧。
我们都被英语考到怕了,怕到都忘了知道,英语只是我们一种选择。
妈妈总说,笨笨回来时还是要在北京去玩一下,我也总反对,他那么小,能看明白一些什么呀。
年轻时,你可以等自己,但没人等你。
故事里的爸爸去世了,当我妈妈后来进来问我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时,我告诉她。
那个男孩子正一心想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白人社会里,那时正在谈恋爱,他的妈妈花了很长时间,一个人在孤伶伶的房子里打了很久的电话,找到了他,告诉他这个消息。
去美国的印度人,我想和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都是在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死是很意外的。
男孩剃了头,想象一个印度人一样活着,他后来找到了一个印度圈子里的女孩子恋爱,结婚,他以为他懂得的文化,那个女孩子也懂,然后,那个女孩子爱上了一个白人,离开了他。
故事的结局,男孩子在火车上看着《外套》,象他爸爸一样阅读。他的妈妈回到了印度,在恒河边唱歌。
我和我妈妈讲完了这个故事,妈妈说,哎,你想认识你的文化的时候,她没有认识,她又想融入白人社会。
不过我倒不是这样理解的,事实上,这个故事没有在反复强调两个民族,或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冲突,事实上,不管你接受不接受我相信这个世界总是会慢慢缩短各种差异,你选择一个所谓的正宗美国人,和打上各种印符的,美籍华人或者美籍印度人,并无太多区别,区别只在于,他是不是愿意和你拥有同一个世界。
故事也没有反复强调作为第一代移民者和后来者之间的冲突,反而在强调这两代人之间的某种理解。
一直到故事的结尾,男孩子都没有和他的两位爱人谈起他名字的故事,关于各种各样的好几个层次的理解的故事,也许他自己都觉得他可以去理解一生,但是还没有找到值得分享这些体会的人。
回头看下载时,网上提供的资料,仍然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让我下了这个下载的决心,不过我喜欢里面的团结着“名字”的展开的故事,因为是美国的故事,属于印度文化特有的歌声和舞蹈都减少了很多,但是结婚的那场戏中,两个美国长大的印度孩子仍然表现了一些在他们血脉之中的美。
不过有几处,我是觉得并不那么重要需要描写,比如,回到印度时,男孩子去长跑,家里的仆人去追他,想表现一下美印的差异,我觉得不大有必要,这样的差异,一定有的,但是对于整个故事情节都没有太多的意义。还有,男孩子因为看到了世界七大奇迹的泰陵姬,决定报告建筑也有点让人觉得转得太快了。
事实上我觉得用了一个俄国的作者是比用一个印度的作者的名字更有意义的,人生的答案,也许并不是从一个狭隘的国家限定的文化中给出的,而是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各国的伟大的人,他们也许已经共同给出,或者正在共同给出。。。
5 ) 每代移民都有每代移民的思想
别说移民外国,
就拿国内的深圳来说,
20世纪80年代初期及中期,从内地到深圳的第一代移民,
以及他们的在深圳出生,在深圳受教育的孩子们(第二代深圳移民)
同样不一样。
比如:前者从不跟别人说是深圳人,而说**人,现居深圳;
而后者则曰:我是深圳人。。。。。。。。。。。。。。
6 ) 《同名同姓》:那些无以附着的归属感
(芷宁写于2007年8月21日)
曾因《季风婚礼》见识了印裔女导演米拉·奈尔,也因此获知其银幕处女作是《孟卖,你好》,之后是小成本影片《密西西比马萨拉》、接着是以16世纪印度为背景的《欲望与智慧》、再后来是曾获得金球奖的电视电影《歇斯底里的盲目》以及场景奢靡的《名利场》,然后就是这部又被译为《同名人》的《同名同姓》(窃认为,这两个译名都不足以表达影片和原著《The Namesake》的精神)。
作为一个在美国生长的印裔导演,奈尔似乎需要用光影来诠释很多和她有着类似经历的人堆积在心中的困惑和迷题,特别是那些有关归属感的问题。“一代人牺牲了自己,将机会留给了下一代”,然而,下一代却可能已完全异化,成为上一代的陌生人,也可能脱不掉血液里的东西和与生俱来的烙印,更有可能的是陷入没边没沿的困惑中且迷失了。到底该怎样认知自移民潮以来,每个移民国家乃至移民城市里移民家庭所面临的心理失衡和混乱状态,新一代是该被同化并摒弃自己的根,还是适度融入,在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再或者,这个理想主义的平衡点是虚无的、是缺乏根基而悬空的。奈尔似乎想要通过此片来讨论这方面的问题,好在她有信心而非野心,给出了一些认知,却没强加个人倾向。
该片给予观众的心灵共鸣或许和原著的精彩不可分,作为一部年度最出色的畅销小说,曾因短篇集获得过普利策奖的裘帕·拉希莉创作的首个长篇《The Namesake》赢得了很多人心,它深度再现了一个印裔美国移民家庭的悲欢离合和所面临的尴尬境地。而作者拉希莉本人就是印裔美国人,在这点上她和导演奈尔有着认同感和亲切感。
阿索科和阿什玛(塔布饰演)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结婚,婚后,阿什玛随在美读博的阿索科前往纽约。在陌生的环境里,两个陌生的人相依而存,儿子和女儿的相继诞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和谐美满起来。阿什玛曾打算带襁褓中的孩子回印度,不想让其受西化教育,阿索科则表示,孩子在美国会有更好的未来。他们给儿子起名果戈里,这个有着抑郁病史的俄国文豪的名字,令果戈里(卡尔·潘饰演)在求学过程中不断成为同学们的笑料。上大学时,果戈里改了名,其简称Nike十分的美国化。在适当的时候,父亲告诉了儿子取名果戈里的原由,那是有关生命延续的,而更多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感恩和对未来的期许。
果戈里和美国女孩玛克辛(杰茜达·芭瑞特饰演)恋爱了,玛克辛并不符合父母挑选儿媳的标准,他们希望儿子娶个印裔女孩。接着阿索科被派往克里夫兰教书,从没分开过的夫妻分开了,阿什玛送别了丈夫,却不料这是最后的告别——阿索科因心肌梗塞客死他乡,而此时的果戈里还在陪女友及其父母度假。
父亲死后,果戈里似乎一夜间学会了思索,原来的他除了长得是个印度人,作派完全美国化,轻松自在有时甚至是轻狂无畏,故土的一切对他而言是辽远而疏离的。当他回到印度,目睹母亲将父亲的骨灰洒向恒河时,却产生了一种陌生而强烈的归属感。当初在他中学毕业之时,一家人也曾回过印度,他们游览了恢宏而精致的泰姬陵,出于对民族建筑的叹服,果戈里选择了大学的建筑学而非工程学,那时的他终于有了一点点的历史感和民族自豪感。
家庭变故让果戈里和玛克辛的爱情终结了,果戈里娶了一位印裔女孩Moushumi(祖雷克哈·罗宾逊饰演),这位中学时代自视甚高的刻板书虫,在巴黎留学其间,蜕变得性感撩人,果戈里被迷住了,两人很快就举行了印度式的婚礼。
当女儿要嫁给美国人Ben时,母亲阿什玛欣然赞同,原由是“时代在变化”。儿女都有了归宿,母亲打算卖掉房子回印度生活,儿媳叹道:“就像你的名字,自由自在,没有拘束。”母亲的感悟则更多——来这里的几十年,一直思念着加尔各答的生活,要离开了,却开始思念这里的一切,这里有太多的回忆,在这里,我爱上了我的丈夫……
母亲带着复杂的心情回归了,而果戈里则像父亲年轻时那样游历更宽广的天地,他坐在火车上,嘴角带着笑,手握着中学毕业时父亲送的礼物——果戈里的《外套》。
要在有限的长度内,浓缩一个家庭两代人近30年的生活画卷,很多细节一定会被割舍掉,所以导演多次采用了对比手法来加速再现这一变迁,如父亲的鞋子,初见时,母亲就对父亲的鞋子十分喜欢,并偷偷试穿;当父亲离世,儿子去克里夫兰整理遗物时,镜头聚焦在门前地垫上,画面闪出父亲刚穿好鞋子离开时的情形。又如儿子的爱情,父母不认同没规没矩的美国女孩,认为安分乖巧的印裔姑娘才是理想人选,可惜儿子和Moushum的婚姻因激情始,也因激情而终——性感而开放的印裔姑娘Moushumi有了外遇。再如海边的父子,在果戈里的回忆里它再次出现且比正叙时延展,父亲拉着年幼的儿子走到波涛汹涌的海堤边,告诉儿子要记住曾到过一处地方尽头的感觉。更如母亲的歌唱,影片开始不久就是身为歌者的阿什玛唱歌的情景,而结尾处,仍是阿什玛在恒河边歌唱,嗓音依旧动听,只是多了份沧桑感,当唱到“Behind me the bridges have crumbled,No question of return”时,她的脸微微一侧,鼻子似已酸楚。
影片画面干净流畅,Nitin Sawhney的配乐蕴含丰富而贴切,或印度曲风的缭绕婉转,或美国式的饶舌动感。就整体而言,片中父辈们的戏份较多,拍得也有味道,镜头下印度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街景都显得真实而充满质感,纽约冬天雪后的街道也颇能体现阿什玛的心境。只是二代心态的表述和两代人之间的几次沟通都显得缺乏底气,没有力道,似乎被搁置悬空了,父子之间就通过一个“果戈里”来维系感情,似乎略显单薄。可以说,该片缺乏那种适度着墨就能点明要害的深度和大气。可见,在彰显文化及沟通的异化与错位方面,米拉·奈尔显然和李安不在一个段位,而且颇有差距。
(
http://nicolew.blog.hexun.com/12065294_d.html)
描述一代移民與二代移民之間的跨文化適應,對於母文化與地主文化的認同與歸屬。不需要特別由印度觀點出發,只要觀察其跨文化適應與親子間情感的交流就會有所收穫。影末的 For our parents who gave us everything 讓我深深感動。
印度人在美国,情感细腻,不错!
阿什玛听闻刚戈里的噩耗时,站在邻居门前的石板路上痛哭的情景真是很touchy。
一般
Better than expected, the 2nd half was surprisingly good.
Not everything in the US is possible...
less subtle than the book in terms of the story line, but beautifully made nevertheless. Love Karl Penn!
印裔女导MiraNair的印度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生活~有个细节:上中学的果戈理在餐桌前抱怨自己的名字时,同样的食物,父亲用手抓,而兄妹俩则用勺子。还有,看到“熟人”—教室里的韩国人,《后窗惊魂》里凯尔的死党~
自我寻根的旅程
又见加尔各答&同是第三世界国家的亲切
这部影片极其流畅,像诗歌一般美丽。加上印度音乐,简直不可思议,我真的误解了传统印度音乐,被歌舞片给骗了。把歌声放慢,直达人心,还以为是神传来的话语。从果戈里父母的身上看到了我爸妈的影子,爱无法用语言表达,与父辈的代沟,我们用冷漠来面对,他们束手无策,我们更不思进取。不知道怎么说,总之这是我最近看到最好的片子。
文化冲突题材有爱
这部电影是我翻译的第一部非英语片子。最开始不想接,毕竟关注印度电影的人远没有好莱坞多,后来是“移民”“文化”这两个字让我接下了这部片子的翻译。看到cd2果戈理参加父亲葬礼在削发的时候边翻边哭,键盘都是湿的。画面是果戈理的脸和父亲的脸在不停的切换,重合,那么的相向;旋律是rap的不羁,但歌词却满是移民或者可以说是美国所有非白人人种的心酸,无奈,反抗和呐喊。我喜欢探讨文化冲突的片子,片子里第二代移民对自身文化的认识与觉醒以及第二代移民和父辈们的矛盾冲突那么的尖锐,但是这种尖锐在片子里一次又一次的化解。
寻找我们的根基
很细腻的演出,感动了很多次,豆瓣演员表上面漏掉了最重要的角色,演妈妈的塔布。
三哥的传统保存得真好~华语电影有这类作品吗?除了推手?
很为父母辈的爱情感动!
不同种族移民都会感同身受的一部佳片。出于个人原因,我是被感动得不行。10 out of 10
印度人的情感好细腻
没读过原著的话4星,因为刚读完原著,所以知道原著也是非常跳跃,就不会那么在意电影剧情的零散了。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