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真的脑洞够大啊!因为痴迷中国功夫所以穿越来拯救天庭,拯救孙悟空?操着一口别扭的中文让人出戏!剧情设置太老套了!因为孙悟空被战神设计封了,在最后之际将金箍棒送下凡间,必须由特定的人找到金箍棒亲手送回天庭才能解救孙悟空,而这个人竟然是几千年后的美国人????这是什么缘什么分啊?当然接下来就是战神知道了这个人的存在一路阻拦一路追杀,当然要遇到了帮助的人。不然不会功夫的杰森怎么逆袭啊!这个过程中遇见了鲁颜,金燕子,和默僧!怎么能放弃这么好的学功夫机会呢两个师傅之间又是矛盾,当然这都是些小插曲,不过这功夫学得也忒快了吧?曲曲折折终于到了天庭也救了孙悟空,当然任务完成最后就这样回到了现代!
最大看点就是李连杰和成龙的打戏吧,这种真实又有美感的真是难遇了啊,一个痞痞的,一个又是安静的美男子,难得看到的组合!金燕子的扮相不错,李冰冰演坏人也是好酷啊,不愧为白发魔女!其实这部片子把背景改改还是挺好的!
前言:当杰森走出昏暗的小屋开门看到外面青翠的梯田时,我们的眼前仿佛重现了电影《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中主人公多罗西(Dorothy)走出木屋身置其中的奥芝仙境——“托托,我有种感觉,我们已经不在堪萨斯了。”的确,对于美国南波士顿的青年杰森,这片被“玉疆将军”统治的功夫世界的确仿佛多罗西的奥芝仙境。在一个光怪陆离的陌生土地上他们只有一个目的——回家。对于杰森来说,这个梦中的国土是个“异境”;而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部影片也是个“异境”。
一
【他们两人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太根深蒂固了,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哈姆雷特,那么面对成龙和李连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袁和平。】
2005年5月9日曾是一个让数万影迷望眼欲穿的日子:《星球大战前传3:西斯的复仇》作为“星战”系列的终结篇上映。这样一个这冗长的名字是无论如何不能被简略的,因为每一个字都包含着荧幕背后漫长的电影工业发展史和一代代影迷内心的情感沉淀。曾有人在影片上映前调侃导演乔治·卢卡斯说,即使这部终结篇是两个小时的蓝屏都会有人掏钱买票去影院。在这里,调动着观众胃口和观看激情的已不仅是影片本身,而是观众心中那个“电影”,作为某种情结存在的电影。
然而三年后的今天,另一种更深的情结被调动起来,可结果却耐人寻味。卢卡斯的同胞们大呼过瘾,甚至有国外影迷发现李连杰的孙悟空扮相颇有几分约翰·尼德普在《加勒比海盗》中的坏相,惊叹叫绝;而国内则嘘声一片。对于功夫而言,这不是靠二十七年五部电影一个导演构筑起的封闭的影视文本宫殿,而是无数的电影工作者几十年的呕心沥血开拓出的文化疆域。无论成龙还是李连杰,在各自艰辛的成功之路上凭借着一部部苦心经营、挥洒过无数血汗,最终磨练出自身风格的功夫片、武侠片树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荧频形象体系。没有人可以阻止观众在看到两位巨星过招时大脑中翻江倒海的联想——黄飞鸿和香港警察,精武拳和醉拳……他们两人在世人心中的形象太根深蒂固了,如果说每个人心中都一个哈姆雷特,那么面对成龙和李连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袁和平。 问题在于如今的袁和平效力于好莱坞,一个美国建立起的成熟电影工业大亨。从某种意义上讲,无论对于世界哪个角落的功夫迷来说,《功夫之王》都是电影工业对人们“功夫情结”的一次交待。
二
【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可能不是非常恰当的代换:杰森——多罗西;鲁彦——稻草人;默僧&燕子——铁皮人&狮子;玉疆将军——东方女巫;白发魔女——飞猴】
当鲁彦对迷茫的杰森说出:“Because you are not listening”时,我真的感觉自己可以像多罗西一样说出“托托,我有种感觉,我们已经不在看功夫片了。”对于杰森来说,梦中的中国是个“异境”;对于中国影迷来说,这部影片是个“异境”——美国人绕开了观众所熟悉的“形象体系”,而是把宝压在了讨巧的魔幻题材上。而片头的功夫片海报巡礼也把视野放在了整个港台功夫片的范围里,刻意回避了两位巨星的银幕痕迹。然而在这样一个新开拓的功夫视阈里,“功夫”的作用只不过是比CGI特效更刺激的元素罢了(多少资深功夫迷们早已不屑于特技处理展示出的没有生命质感的打斗场面,他们要的是实打实的拳脚较量、兵刃相见,也就是真功夫,那才叫刺激。),和其他任何一部“好莱坞制造”一样,《功夫之王》中的“功夫”场面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看点。客栈也好、屏风也好、琵琶也好、甚至连对话中都用上了蹩脚翻译的中国谚语,然而,中国元素的堆积只不过构造出了美国男孩杰森的梦乡。也许所有文化的交流都先得从最物质的层面做起,但这不妨碍我们俯身看看这些文化符号的身后是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深意。
很多人认为《功》的衣钵接自《西游记》。在笔者看来,这实在只是一种假象,至少是太过表面的印象, 倒不如说它暗合了1939年的电影《绿野仙踪》。那部彩色歌舞片几乎是所有美国人的“童年”情结。片中那首差点被剪掉的主题曲“over the rainbow”是AFI(美国电影学院)在2004年6月评选出美国电影历史上最佳100首电影歌曲中的第一名!直到现在《绿》还是每年圣诞节必放的影片。所以《功》中明显的《绿》的痕迹很难讲是有意为之,还是碰巧体现了这一文化心理上的烙印,或者是美国人对“回堪萨斯”故事的迷恋。所以我们是不是可以做一个有趣的角色置换:杰森——多罗西(现实失意,意外跌入“异境”国度,于是历经所有险难就是为了要回家);鲁彦——稻草人(主角预遇到的第一个伙伴,电影《绿》结束时多罗西对稻草人说:“我最舍不得的就是你” ;而鲁彦命垂一线时,杰森含泪道:“但我舍不得你。”甚至欲以金箍棒换永生药);默僧&燕子——铁皮人&狮子;玉疆将军——东方女巫;白发魔女——飞猴(《绿》童话文本中交待飞猴听命于东方女巫是为了得到自由,《功》中白发魔女听命于玉疆战神是为了永生;替人“消灾”都是为了拿人“钱财”);玉帝——奥芝法师。如果那根金箍棒能将杰森带回波士顿的话,其功用和那双神奇的红鞋子完全对应那就完美了。虽然这部“现代版”的《绿野仙踪》还是和“原著”有很多出入,但其情节的发展的动力和结局却是一致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得真经返回大唐的前提是历经磨难成道成仁,而无论《绿》还是《功》在回家之前都有一个“任务”要完成——打败一个邪恶势力(奥芝法师说“在答应你们的要求前必须把东方女巫除掉。”;鲁彦告诉杰森:“把这根棒子还给美猴王,打败玉疆将军,你才能回家。”)——换句话说,在这种情景设定中,“历险”是换得主人公“回家”的交易条件,而非对人物品质的考验。中国的小说宣扬一个更高法力对个体的召唤和塑造,个体完全地认同这一法力,尽一切可能按它的要求去做,最终获得它的承认便是个体行动与生命的最高价值。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体自身的成长与完善。所以,当杰森在酒馆听完鲁彦讲的故事之后,交还金箍棒以还天下太平的崇高任务丝毫不比让他回家更重要;而当鲁彦生命垂危时,在杰森的眼里,拯救朋友(也是良师)的性命也无疑最为迫切。所以,从影片的结局看来,无论是杰森还是多罗西,他们所获得的都是对生活全新的理解和热爱,而不是某个“他者”的承认。
所以,“西游记”等的东方符号只是起到营造“异境”氛围的作用,其所指的内涵几乎都已丧失(“流沙河”的名称古怪之至,倒是和《绿》中的“罂粟田”在情节安排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倒是这样一个有点不伦不类的“绿野仙踪”故事是美国观众耳熟能详的套路,挥之不去的情结,无怪乎在国外各大官方网站媒体的头条评论中没有看到任何对情节的质疑,反倒是中国观众对之耿耿于怀。
三
【换句话说,在西方人眼中,东方人或者东方只有在“他者”身份下,才是安全的。】
当年《绿》的导演在人物安排上故意在电影中加上稻草人、铁皮人、狮子、女巫以及奥芝法师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角色,这样一来至少是为了说明那样一个“异境”是多罗西根据现实想象出来的。通过一场大梦,那些稀奇古怪的精灵让多罗西对自己身边的人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再打算离家出走,而是念叨着那句已成为“国偐”的“没有地方比家更好了(There is no place like home)”展开灿烂的笑容。
在《功》中,杰森回到现实后“莫名其妙”地练就了一身功夫惩恶扬善,自然在东方美女的搭讪后露出灿烂的笑容。他和多罗西所幻想的“异境”有一个不同之处——奥芝仙境是《绿野仙踪》作者弗兰克的原创,而杰森的梦几乎就是神话里、尤其是他所看过的中国功夫影片中中国的缩影,是导演或者好莱坞的臆想。在这里,东方的浪漫、神秘、甚至险恶在一种想象的空间中建立起来,最终确立了西方人——杰森的身份感和优越感(在他的梦中,最终解放孙悟空,给世界带来和平的人是他这个不名一文的美国小子)。这几乎是萨义德“东方学”精神最直接、最浅显的体现。在《东方学》绪论中萨义德就阐明了他的出发点:“东方并非一种惰性的自然存在”,它与“西方”一样,也是“人为建构起来的”。萨义德认为,东方学的发展体现出一种“文本性观念”(textual attitude)。其意思是说,“东方学话语所依赖的,并不是有经验论的证据或者经验,而是由其他书籍中衍生出来的东方和东方人的形象。”我们在这里是否可已根据萨义德的理论提出一种“影像性观念”呢?不是从“有经验论的证据或者经验”找到根据,而是“由其他‘影视’中衍生出来的东方和东方人的形象”。对于西方观众而言,电影片头中目不暇接的港台功夫电影海报和它们所代表的各种功夫电影在今天不是正在大众传媒中“衍生”出东方人——中国人的形象吗? 而之所以创造出这些形象,是为了“把东方作为西方的‘他者’创造出来:一个用来突出自己身份的地域。”亦如周宁先生在《异想天开——西洋镜里看中国》所言:“西方的中国形象,表现的永远是西方。二十世纪西方的中国形象的每一次反复都有西方文化内部的深远动因。……西方的中国形象在西方社会想象的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两极间反复摇摆。不可避免虚构与想象,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想象,一种关于文化他者的表述;也不可追求真实与真理,因为它并不反映中国的现实,只表现西方的文化心理。”
无可否认的是,西方的文化中向来就有“我是谁?”的追问。这种对个体存在的思考几乎成了西方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就像物理上讲没有绝对的“静态”一样,任何的“静”都是要以参照物作为衡量标准的。这样我们对《功》的“东方学”意义就会有更深的体会。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对女性角色的安排,尤其是Sparrow (燕子)。其实从英文上来看Sparrow译成“麻雀”更合适,然而无论是在白发魔女口中还是汉语字幕却都称她为“燕子”。属于Sparrow的名字到底是哪一个呢?如果从地缘上来看,应该尊重汉语的概念,也就是“燕子”,何况咱们中国的文化不像法国喜欢拿“麻雀”或者“云雀”比喻,而是更习惯用“燕子”。如此一来,在东方的语境下的“燕子”成了西方人,或者确切地讲,成了美国人眼中的Sparrow,或 Gold Sparrow “金麻雀”。这至少在外形上造成降格的误读。其次,也是最让人深思的,作为剧中正面的女性角色(白发魔女是反角儿,而被劫持来的两个村姑作为女性是“男性权力-幻想 power-fantasy的产物《东方学》207页),燕子对自我的称呼为“She”。这一反常规的自称可以理解为创作者在修辞上的雕琢,为了体现人物为报大仇将自己的身份的主动性藏匿起来。既然这种安排有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为什么无论在配音上还是字幕上都没有用汉语体现呢?仅仅是为了避免矫情?放在“东方学”的视野下,这种自我称谓的用意似乎就有了更合理的解释——体现出在西方人眼中东方佳人的“他者”处境,用以体现自身的优越感。因为这里不得不考虑剧中所有东方人都是杰森幻想出来的,那么这样一种对正面东方女性的自我称谓的臆想也自然具有了杰森这样一个西方人的主观感情色彩——唯一的东方佳丽即便不为敌也要服从于“西方”对她的安排。后来当杰森因巧合为燕子报了家仇后,这样一个东方少女在西方人热切的目光注视中第一次“产生了”主体性,说出了第一人称的“I”,而且是在一个常理中无须使用主语的“谢谢你”(I thank you)的表达中。那么这时我们可以看到,“东方人”自我的主动性是由西方人赋予的,并且个体在获得“自我”身份时的第一要务是表达对这样一种“解救”的感激。可这种“他者”地位在影片中的悲剧性在于:刚“摆脱”“他者”身份的约束便丧失了自己的生命。换句话说,在西方人眼中,东方人或者东方只有在“他者”赋予的身份下才是安全的。西方的中国形象仅仅是其自身文化的投影壁,只是他们想象中的文化他者。
笔者不敢说以上的分析都体现了电影创作者的真实意图,但至少通过文化批评的视角看到其可能传达出的西方情结,为这样一部在功夫片历史上具有不可磨灭意义的影片提供一种解读的可能。
功夫再好看也只是点缀,仿佛奥芝仙境再美好,终归是要回家的。杰森经历了一番成长的“功夫”磨练后回到了自己的家,我们的功夫片呢?——已经打出了国门,打进了好莱坞,可打算啥时候回家呢?
很明显,《功夫之王》讲述了一个远东版本的《指环王》故事。孱弱而苍白的主人公起初活在不现实的梦想之中,借以逃避现实。然而,现实最终却找上门来,把无限凶险和微茫的希望同时带到。主人公不得不完成一个概率学上成功可能性无限接近于零的任务,而这件事最荒谬的地方在于---主人公身边的任何一个同道在能力上都让他望尘莫及,但是他们却拒绝担任执行任务的主要负责人,甚至根本没有动过这种念头。我们可以把这部电影看成是佛多在几年的寂寞生涯之后重返中途,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为了魔戒,而是为了一根魔棍。
影片的名字是“功夫之王”,也的确展示了不少激烈的格斗,但是本片的背景设置和功夫却没有多少关系。和传统的香港功夫电影相比,《功夫之王》更像是一部神魔武侠片。也就是说它更接近于还珠楼主写的那种神魔武侠小说,而不是金庸笔下的经典武侠小说。故事借用了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背景,认为存在一种叫“仙人”的不死之身,这种仙人很接近于神,但是又没有完全摆脱人类的性格,因此更像是奥林匹亚山上的希腊诸神。仙人的世界在天上,其君主是玉皇大帝(像玉石一样的帝王)。他的名字代表了中国人的神秘玉石文化,他们认为玉石代表了不朽和美德,因此把仙人世界的君主如此命名。同样的,他们相信玉石是构成不死之药的重要成分,可以让人获得不死之身。
在这个天上的王国之外,还有一个大地上的世界,类似于人类的现实世界。仙人的活动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因此两个世界并非截然分来,仙人们经常潜伏在人类的世界里,为了某项任务或者仅仅是为了有趣。人类和仙人的最大不同在于他们最强大的武器是功夫,如果功夫达到某种程度,那么就有可能获得不死之药,从而成为仙人。功夫在狭义的理解中等同于格斗的技巧,但是在影片中功夫变成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更类似于中国古典哲学家老子所说的“道”。功夫的习得一方面需要艰苦的肉体锻炼,但是另外一方面也需要精神上的领悟。
仙人也会武功---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他们之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是因为功夫出众而获得不死之药,最终成为仙人。但是,他们还具备凡人所不具有的一种能力---气功。气功可以理解为一种元素魔法,在电影中,一位名叫玉疆战神的仙人就多次展示了这种能力。他可以控制空气、水或者火这些基本自然元素,发挥出巨大的能量。这种控制的方法是借助于一种叫“气”的神秘物质,它勉强能够用“以太”来比拟其物理性状。无色、透明,在富集状态下可能出现光折射现象。常人很难用肉眼发现它的存在,事实上,它几乎是浸润了一切自然界的物体,而在某些物质中它的含量可能异乎寻常地高(在金庸的小说中,可能是一条蛇或者一只巨大的青蛙)。凡人可以直接从中吸取,以快速积累体内的“气”。
故事是典型的中国式故事,其特点是故事里没有一个坏人,而所有的问题仅只是因为仙人的性格缺陷而造成的。如果看过中国传统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话,对此应该有深刻印象。一个起先是道士,后来成为入门级僧人的石属性猴子孙悟空,陪伴着凡人师父唐僧去印度学习佛教经典。他们一路上遭遇了各种妖魔鬼怪的袭击,多次处于生命极度危险的边缘。但是,当冲突结束之后,往往发现敌对的那一方是某个神仙或者高级菩萨的宠物、仆人甚至是私人物品。所以,每一段故事往往以发现大家都是自己人而结束。这种故事的结构,反应了中国人的处世原则---亲疏程度的重要性高于原则和法律。
在《功夫之王》里,这一次冲突是因为孙悟空而起。这似乎可以追溯到《西游记》的一开始,当时孙悟空扰乱了玉皇大帝的蟠桃宴,偷吃了不死之药。而在电影里,玉皇大帝变成了一个宽容和昏聩的老人。他完全赦免了孙悟空的罪行,就像布什总统一样报以一通白痴般的傻笑。而他手下的将军玉疆战神却对此深表不满,认为孙悟空轻浮的行为损害了玉皇大帝的尊严。当玉皇大帝进行500年一期的闭关修行时,玉疆战神对孙悟空提出了挑战。在战斗中,他以欺骗的手段让孙悟空失去了一根具有魔力的棍子---如意金箍棒。有不少学者认为,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可长可短,可粗可细,是中国男性性力崇拜的一种比喻,金箍棒就是男性生殖器官。因此在这里,失去了如意金箍棒也就等于失去了男性气概,会让人变得虚弱。在孙悟空身上发生了类似的现象,当他失去他的棍子之后,玉疆战神使用了类似冰封术和石化术那样的气功,把他变成一尊无生命的雕像。唯一的解救之道是找到一位凡人中的“天行者”,他能找到如意金箍棒,并用它把孙悟空从雕像中解放出来。
一位身在波士顿的美国男孩在无意中成为了天行者,成龙、李连杰、刘亦菲三人扮演了一群护送魔棍前往雕像所在地骑士的角色。成和李都是凡人中的功夫大师,在艰难的路途中,他们试图教会天行者一些必要的功夫。训练过程异常枯燥、艰难和残忍,类似于关塔纳摩监狱中的虐囚事件。天行者虽然是一名未成年人,但是他遭受了掌摑、拳击、棍打和各种静力学体罚,其中包括用一根棍子除草,甚至是长时间保持半蹲的状态。幸运的是,在这一段悲惨的时光中,刘亦菲扮演的“金燕子”是他最大的安慰。在他们之间,产生了一种少男少女之间的暧昧情感,但是他们始终处于高度的性压抑状态之下,全片没有拥抱和接吻的镜头。经过了这些残酷的虐待和性压抑,天行者终于掌握了一些功夫,并且最终把棍子送还给了孙悟空。
影片中把大量时间让给了成龙和李连杰,让他们展示格斗的精彩。武术指导袁和平为他们设计了许多新的武打动作,但是没有超越任何一部他过去担任指导的影片。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成龙和李连杰都已经上了年岁,他们的动作现在越来越慢。所以,袁和平在动作设计时没有办法再次体现成龙在《醉拳》中的那种力量感,和李连杰在《黄飞鸿》里的那种飘逸。为了掩盖这一点,袁和平让两位武打天王穿着很大很厚的衣服,试图表现出功夫中的“劲”,而不是干脆利索的对攻动作。严格地说,这种武术动作设计让他们看起来更像是舞蹈,而非武术。袁和平大量的精力被用于处理小细节,如两人抢夺棍子一类的小动作。
而电影本身也把大量时间和金钱化在特技效果的制作上,以至于背景中的景色甚至比故事本身精彩得多。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在处理上完全脱离了过去武林与朝廷的对立关系,而是直接抹去了人间的王朝和帝王,使之成为仙人和凡人之间的对抗。而仙人的皇帝是个好人,他的将军也是一个好心办了坏事的好人。没有一个坏人的设置,让人对故事本身觉得索然无味。同时,脱离了传统武侠的逻辑和行为方式,使得这部片子更像是一部神话,和功夫的关系并不大。
本片的纪念意义可能远大于观赏意义,因为成龙和李连杰很可能即将退休。这是他们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合作,远非完美,聊胜于无。
故事:3/10
特技:4/10
武打:7/10
综合评价:C
刚看完期待已久的《功夫之王》;我自然对连成龙自己都说是"stupid"的电影是有备而去的,可仍然被震撼得不轻,只能慨叹文化差距完全是不能解决的事。就好象你很难和一个美国南方的农民争论"sesame chicken"完全没有可能是最棒的中国菜一样。
成龙和李连杰的打斗很不错,李冰冰的九阴白骨爪也很不错,刘亦菲的双刀也很不错,白人小鬼耍的那几下棍看起来也不错。但是居然都远没有《The Matrix》里Keanu Reeves耍的那几下让人印象深刻。袁指导辛苦了,可是说实话不够棒啊。
影片的故事完全是不着调,拼拼凑凑,逻辑全无自不必说,连剪辑都是一塌糊涂。当然格调纯粹是以热闹和娱乐为主,效果基本是达到了。小白人的主线放在一堆中国人里实在很怪,不过为了美国观众没有办法而为之;老李和大哥两人居然还搞了一个和全片格格不入的无厘头笑话(和吁吁有关),大笑之余,还是摸不着头脑。不过,作为老李和成大哥第一次合作的作品,这样的东西真是显得有些寒酸。
这部电影齐聚了N多传统中国神话、武侠、功夫故事的元素,揉成的作品活脱脱就是唐人街里的杂货铺 - 中国人基本不买账、老美们看着好奇的地方。这个杂货铺里都有哪些东西?我分列了五大项和多个小项,我们来看看吧:
Item #1:美猴王/The Monkey King/孙悟空
地球人都知道这里的美猴王是老李扮演的。效果如何?我当时嘴里如果含着水,早喷了。照理说美猴王脑门上要有雉鸡翎,可偏偏梳了个金黄的马尾。那哪里是美猴王,明明是猴儿化的黄老邪。更让人窝火的是,老李的猴棍气短、不飘逸、没有丝毫的灵气,不知是袁和平从来就没玩过猴棍,还是老李实在过了耍猴棍的年纪了。袁指导和老李都不是万能的 - 实在应该让六小龄童来做下艺术指导。让人生气的是美猴王居然飞不好,不知道那帮吊钢丝的是干什么吃的。拜托,人家一个跟头可是十万八千里耶!
老美们自然不知道“The Monkey King"只是外号,人家也是有名有姓的。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不让老美们摸不着头脑,英文的对白里一概都是"The Monkey King";而片中占大约15%的中文对白中,坏蛋头子邹兆龙算是提到了"孙悟空”这三个字。斗战胜佛他老人家如果天上有灵,也应该长舒一口气了。
Accessories #1-1: 猴毛
老孙曾几何时叱咤风云何等牛B的七十二变在这里只剩下了猴毛克隆的功夫 - the Monkey King唯一的"magic"。
Accessories #1-2: 金箍棒
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除了金光闪闪的外表和浮雕,和普通铁棍没什么两样。不可大不可小,不能放进耳朵,只能拿破布包着。
Item #2: 白发魔女
哇塞!从来都没觉得李冰冰漂亮,总觉得她不够大气。可是这强悍、年轻、低胸、会功夫、说着相当纯正的美国英语和中国普通话的白发魔女几次出场都镇住银幕,堪称双J 之外的最大亮点 - 或者干脆就是《功夫之王》的最大亮点。虽然预告片、MV都看了多遍,这李姓白发魔女的出场仍然带给我当年林姓东方不败的惊艳。怎一个“哇塞”了得!!
Item #3: 拳招
充斥着无数老式香港武打片和李小龙电影的海报的片头分明要向这些功夫电影先驱们致敬。“拳”是功夫电影里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因此,各种花样的拳招在《The Forbidden Kingdom》里层出不穷。
Accessories #3-1: 醉拳
极度怀念《醉拳II》里成龙大战卢惠光的同学们,你们没有多少福了。这里的醉拳大多数只是摆了摆姿势,真正的两段实用 - 一处对军兵,一处对老李 - 都快得让人还没缓过劲就结束了。当然,成龙招牌的幽默打斗这里也有,也是草草了事就是了。
Accessories #3-2: 五行拳
李连杰的螳螂拳大战成龙的虎拳是双J唯一一场的数分钟大战里最重头的一部分,虽然肯定不算马虎从事,但是也绝算不上后无来者。大约我也是对袁和平/双J期望过高了吧。另外,蛇拳和鹤拳都各被演练一回,算是平衡各种动物吧。
Item #4: 西游记
当然严格来说老孙应该属于西游记的"accessories";但是由于其角色的重要性,我提出去单列,不要吹毛求疵。废话少说。这部电影依据的最重要的故事背景其实就是《西游记》。只不过除了美猴王和以下单列的物品被留下和“美化”("Americanized"),其余的诸如取经吃唐僧肉什么的太过繁琐儒家不够与时俱进于是被一齐删了去。
Accessories #4-1: 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天兵天将
这里的玉帝既是一代不死的武林高手,又是“天地间”最大最牛B的统治者。王母娘娘是玉帝的老婆,不知道为啥(大概是练上层功力?)随着老头子一起去闭关 500年,就是这个时候,“颇受玉帝夫妇喜爱”的孙猴子被暗算。另外,天兵天将其实都没用的很,没有法力,和一般的军兵没啥两样。大将军邹坏蛋的法力也不咋地,除了能把孙猴子变成石头、把周围的兵器都(用内力)举起来之外,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最ft的是邹坏蛋和好几个军官/兵都不但没事总画着眉线,还抹着浓浓的眼影,呕一万次啊一万次。
Accessories #4-2:蟠桃会/大闹天宫/琼浆玉液
王母娘娘的蟠桃会比随便拉出个公司的酒会规模还小,孙猴子不知道为啥在桌子上窜来窜去扭着屁股,虽然大闹天宫却“颇受喜爱”,最后被坏蛋头子天国大将邹兆龙所嫉妒和迫害。蟠桃会上的琼浆玉液自然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后来还能再用上一次。
Accessories #4-3:五指山
孙猴子当然不是被压在五指山下。只是被邹坏蛋变成石头囚禁在山上。
Accessories #4-4:南天门/下凡/投胎
我们说南天门有下凡/投胎的功能,老美们认为这是星际之门,时空隧道的入口。反正效果一样。
Item #5: 方丈和棍僧
为了和《少林寺》接轨,片子里居然还折腾出一个方丈和一批老少棍僧,以基本不露脸为代价,作为下手支持四大主角以寡敌众的战斗。Stupid, stupid, and stupid。
再多罗嗦几句。主要演员里,成龙和李连杰的英文大家听过不少了,也就那样了。不过刘亦菲的英文很棒,自然和她在美国读书的经历有关。她的表演比《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时代一味的装纯情要自然很多,不错。不过李冰冰更加成熟的惊艳大概能为她抢先签下好莱坞的电影合约。
我坚持到演职员表的最后,都没有看到《Heroes》/张靓颖/三角cool的名字,看来那只是中文版的主题歌吧。
再说一句。实在忍不住要把这部电影比成是美国乡村的中国餐馆里的食物 - 仍然是中国食物,但是已经完全美国化了(Americanized Chinese Food)。
好吧,我安心了,我讲完了。
【来自我的博客《和老豆腐一起看片子》】
http://oldtofu.blogspot.com/2008/04/forbidden-kingdom.html
不用说其他的...抛去其美国背景...这也是我看过的...近十年以来最好的古装武侠港片...不是说这片有多好...而是这种老式功夫片在香港几乎已经绝迹了...何况还有两位功夫大师的联合出演...好满足...
成龙和李连杰两人的插科打诨、互相讥讽,都出现的恰到好处。
这其实是好莱坞电影
画面真的是太棒了~神话气息浓厚,为毛国内造不出来呢?只能过过传统文化的精髓都让美国人掌握了~比如《功夫熊猫》。
除了那外国正太外...完全不能看
李连杰和成龙的武打戏都很好看,一个宗师一个痞子,张靓颖唱的片尾曲也好听,可惜电影不好看。
那还是中学的时候看过的!!
噗,老美的功夫世界就是这么肤浅
看两个牛人打架,就是爽。感觉李连杰更厉害点。。。
非常HIGH。刘亦菲真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大牌云集是没错。可惜故事情节太老套,模仿痕迹太重,更像是西游记、魔戒等经典的串烧产品。
外国友人的修仙之路
打得很漂亮,娱乐性尚可,能看。
有些影片是明知评价不高也要看的,比如这部双J合璧的《功夫之王》~~
一个美国少年的意淫之旅
两个功夫明星就此走下了我童年时代的神坛...
欧卖糕的,看着成龙李连杰刘亦菲说着英语的口型,嘴里蹦着中文,十分滴崩溃
中古文化的输出伴随着商业化迎合和半吊子盗版的异化,可胡姬酒肆向来是长安的亮点,吾邦万乘、不择细流~ 呃,成龙对李冰冰又揪头发又袭胸的 ..
说实话:没那么烂,只是影迷对于两人首度合作期待值过高了。反倒觉着动作和服装设计都挺好的,只是剧情太坑爹了点,没有好本子,别的都白搭。
武打设计很好看,故事内容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