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早释出的定妆照、故事背景....“没有任何希望的改编”,剧版夜访发布后近两三个月我都不想去碰。
然而事实是,永远不可以武断地对赖斯老太的作品下结论。《夜访》可以说是老太太最受宠的小儿子无疑。
2022年的下半年是虚幻又忙碌的,空暇的时间我像突然患了暴食症一样恶补了很多剧,那期间剧版的夜访一次次被小雷达无情屏蔽了,我甚至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过它的好评,而事实上好评如潮。
也说不清为什么,可能是迟到的冬天,忽如其来的冷空气时不时带我闪回很多年前的回忆。冷冽空气、暖炉、热红酒。除了雪山的午夜和斯莱特林的地窖,我想到了夜访。断崖式的降温,抽烟都嫌冻手的空气,像不顺口的伏特加,这些遥远的意象让人格外放松。于是说,为什么不呢?来一点大胆的,不一样的。
必须承认的是,当两位主角的文戏上演,这部剧几乎是立刻就从前辈的光环里脱离出来,独立成了个体,属于公元2022年。
剧版夜访的台词是让人惊艳的,电视剧的时长无疑给了更大的空间去勾勒细节,即便是莱仕达变本加厉的阴阳怪气也美感十足,戏剧冲突的张力在词句的往来中让人极为满足。
两个版本最大的变化无疑是两个路易。皮特的路易更加美丽易碎,充满了隐忍和破碎感,是种脆弱而坚韧的美。相反雅各布版本是自信且犹疑的,面对莱仕达更加有恃无恐,撕开了前辈遮遮掩掩的面纱,不得不说,这种情感的拉扯感要更强烈。
如果93版的路易更多是为“存在”痛苦,那么22版路易则更多为“爱”和欲望摇摆。
这种变化并不完全由演员带来,更多的是因为赖斯赋予了两个路易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物背景,自然而然塑造了不同的人物特质。感谢赖斯的文学功力,让这一切都发生得自然顺滑。
萨姆里德饰演的莱仕达,我想我会自此记住这个名字。关于莱仕达的偏执和疯狂,爱情与苦难,妥协与控制,淋漓尽致。本剧两个主角之间最为观众称道的性张力,也多是由这个角色主导。
“我听见你们的心跳在跳舞”“说你永远不会爱上我,这会对我助益良多。”
莱仕达的脆弱,猎食者的心碎,一幕幕都是让人疼痛的演绎。这一季最强烈的情感表现,都在这个角色上集中体现,而30年前,这个部分更多由克劳蒂亚和路易承担。
据说夜访的三口之家和赖斯的现实家庭经历有关,很想知道赖斯是带入路易多一些,还是带入莱斯特多一些,或者说改编过程中作者是否实现了转换?
莱斯特身上不被理解的痛苦,他的自私偏执;路易身上近乎于偏执的反面;而克劳蒂亚,被塑造成任性要强却不会有人真正去责备的克劳蒂亚。
我认为也许她代入路易要多一点。
如果说93版的路易想要认真讲个故事,那么22版的路易更像个不断忏悔和自我献祭的受难者。
30年后,年迈的丹尼尔变成了看透一切玄机的故事旁白,“你把那个女孩拉进黑暗的深渊,而你一遍又一遍选择了莱仕达而不是她。”30年前,路易的选择从来都是克劳蒂亚;“你需要的不是回忆录,你需要的是几百个小时的EMDR心理诊疗!”30年前,路易并不轻易呈现脆弱的痛点,他的陈述时平铺直叙的。
30年后,这次改编中路易的“人象”被强化了,他的摇摆不定、由此而来的因果以及数十年的挣扎痛苦,都是人类特质的集中体现,它们并不美丽甚至扭曲,充满隐晦的恶相。甚至莱仕达和克劳蒂亚的痛苦根植于此,但他们一直都明白并承受着,阿蒙德也心知肚明却对此奉若神明。
我其实有点疑惑不解,这样的路易,可还值得?
莱仕达可以说是完美的情人,除了间歇性的神经质,但对路易几乎予取予求,那是看似充满控制欲的关系。“我怎么能拒绝你呢?”“当然,当然,你想要的一切。”然而在所有大事上近乎无原则的妥协。
克劳蒂亚的启蒙教育是及其失败的,但莱仕达对路易的初拥指引可以说是无比的耐心,事无巨细。就像他一直宣称强调的,他从来都不想要克劳蒂亚。“是你想要她,你来让她回归正轨!”
路易无疑失败了,青春期似乎是吸血鬼教育中无法掌控的变量。他失败的教导中,克劳蒂亚为此痛苦,莱仕达也未从路易的自责颓废中幸免。路易不断地自我放逐,一部分因为他对克劳蒂亚的愧疚,也因为莱仕达对他的讨好隐忍,使他同样无法放手。
在逃离期间遭受的厄运之后,克劳蒂亚清楚地明白世上只有路易无条件地爱护自己,即便是自己的创造者——莱仕达,对她也仅仅止步于冰冷的现实法则,或将她作为爱欲纠缠中的退让条件。
矛盾的焦点,更加密集地聚焦到路易身上。所有人的欲念以及痛苦源泉。
也许,这些非人类所迷恋的,仅仅是路易身上弥散不去人类特质。
仅仅是无法重现的人类经验。路易的存在,也许就是那一场回忆的奥德赛。充满了完型后的美满以及自我满足的合理化。
或者这是改编的初衷?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作为人类的不完美,其实一直被神魔深爱着?
原谅我无法控制地在皮特和雅各布之间做比较,我甚至翻出皮特早年和安东尼霍普金斯对戏的场面,来对比年轻演员饰演非人类时与年长演员对戏的表现。事实是皮特的年少成名原来有自。22版路易与阿蒙德在丹尼尔面前时不时被压戏,表现得像无法自持情绪的小年轻,轻易被陈年旧事激怒,最后再握手宣称,你看这才是我的今生挚爱。
这部分演绎减分不少,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对灰虫子的喜爱是基于丹妮莉丝忠诚光环的制服诱惑。
不过,就像阿蒙德的台词,“你只看到了一半的故事”,是的,让我们别急着下结论。
这部改编最有趣的地方,是人物好坏的变化,都是被赖斯有序安排的,而人物的变化,有多大程度能体现作者对人生认知的体会呢?就像她比喻的,这确实是一场回忆的奥德赛。
2022年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吸血鬼呢?在吸血鬼题材已经被过度开发的当下,AMC的「夜访吸血鬼」给出了令人惊喜的答案——那些看似激进、偏离原作的改编,其实是为了回归关于存在、爱与死亡的永恒命题。透过吸血鬼的滤镜,我们或许可以获得超脱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些困扰人类的终极问题。
故事的讲述者兼主人公路易在从人向吸血鬼的转变就是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
第一集,路易在自我介绍中已经揭露了自己在人类时期存在的三层身份危机,它们相互牵扯,给路易埋下了痛苦的种子。
路易坐拥祖上种植园的资本积累,却因为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和愈演愈烈的隔离政策,只能游走于灰色地带,成为了新奥尔良红灯区的皮条客,艰难地维持着家族体面。社会地位中这种“不上不下”的尴尬造成了路易的第一层身份危机。
路易的天主教家庭投射出他的第二层身份危机来源于信仰。从堕落中牟利与教义背道而驰。以讲经布道为己任的弟弟保罗会来到自己的工作场合公然对峙。母亲和妹妹虽然不当面谴责,但沉默足以刺痛路易。
第三层身份危机则是他的性向。
路易靠贩卖欲望攀登社会阶梯,却反而压抑了个人欲望。因为同志身份会威胁到路易岌岌可危的社会地位,同时又违背天主教信仰。
这三层身份危机相互冲突的同时,却也达成了某种自我认知的平衡。因为个人身份的矛盾不可调和,所以为了维持表面的现状,路易自愿关闭个人情感,把真正的自我埋葬,伪装成“严厉的老板、恭顺的商人、忠实的儿子”。
正是在此境地中,路易遇到了生命中的变数——莱斯特。莱斯特仿佛一眼就看穿了路易精心粉饰的面具,看到了他的悲伤和痛苦。路易只有自投罗网。
内心深处,路易知道莱斯特不是良药而是毒药。但路易的痛苦已经根植太深,莱斯特的毒药让他开始上瘾,所以感情先理智一步急迫地倒戈。
然而,弟弟保罗的自杀彻底揭开了路易的疮疤。如此虔诚的弟弟都选择了自杀下地狱,那已经罪孽深重的自己怎么办?
路易的信仰危机完全爆发,内在的自我认知结构失衡。他已经不能再为自己找到自欺欺人的借口,于是他想要赎罪。
莱斯特却在此时出现,推翻了路易的信仰,因为他许诺了一个几乎令人无法拒绝的诱惑前景。
不过莱斯特未曾向路易提到这个“新生”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比如不能再享受阳光,无法和原来的家人共处,以及杀戮造成的道德负担。
过去的痛苦也并不会蒸发消失。第二集接受转化后的路易发现痛苦的种子会继续生根发芽。他不能再忍受生意场上的虚与委蛇,不愿再表演“恭顺的商人”。而莱斯特竟然告诉他要“克制”。这让路易也感到和莱斯特感情关系的不平等,从而爆发了转化后两人的第一次冲突。
作为吸血鬼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急于证明自己比之前“活得更好”,开始利用吸血鬼的身份展开复仇。
对路易来说,击败曾经的生意对手而带来的地位提升能给他最直接的安慰。
不过金钱财富累积起来的社会地位是一戳就破的泡沫——路易获得的权力依然局限于灰色地带。
路易在试图建构新信仰的过程中也屡屡碰壁。他想找到吸血鬼的集体归属感,但眼前却只有和莱斯特两人的小世界。
再加上他和莱斯特不能公开的真实关系,社会地位、信仰、性向这三层人类路易的身份危机非但没能解除,反而在吸血鬼路易身上得以延续,并由于身份的转变而变得更为复杂。
路易为了成为吸血鬼还要继续伪装,他害怕让莱斯特失望,也许是更怕让自己失望。
第二集中暴露的这些危机都在第三集全面升级。
路易不再继续假装接受莱斯特的“杀戮美学”,甚至嘲讽莱斯特享乐至上的存在主义。
两人走向了分岔路,或者说路易和莱斯特其实从来都不在一条路上。他们的地位过于悬殊。莱斯特的白种人身份有先天的社会优势,莱斯特还是吸血鬼路易的创造者和导师,甚至在性向的问题上莱斯特也比路易有更超然的态度。两人的关系不可能对等。
随着种族隔离政策的收紧,路易靠杜鹃游艺厅维持的自我认知再度失衡。在任何群体中路易都找不到归属感。美国白人社会的普世价值观和莱斯特灌输的那套纵情欢乐的吸血鬼价值观,路易都不能认同。在复仇时,路易可以是吸血鬼。面对莱斯特时,他又回到了人类的身份,开始代表黑人群体。他的痛苦最终酿出了愤怒仇恨的恶果。
第三集结尾,路易仿佛是在炼狱中徘徊,他依然想要赎罪,而烈火中的克劳迪娅成为了他选择的救赎。
第四集,克劳迪娅的日记让观众切换视角看到了莱斯特、路易、克劳迪娅组成了吸血鬼家庭后的新生活。
路易拯救的其实不是克劳迪娅,而是自己。克劳迪娅让他承担起父亲的责任。虽然放弃了杜鹃游艺厅,但路易通过女儿重新找到了自我存在价值,逐渐适应了吸血鬼身份,和人类社会渐行渐远。
莱斯特也通过克劳迪娅向路易证明了自己吸血鬼价值观的合理性。孩童心灵的克劳迪娅天然地接受了“杀戮-挥霍”的生存方式,一定程度上帮助路易减轻了内心的道德负担。于是克劳迪娅成为了维系家庭和睦的纽带。
但莱斯特和路易都没有执行好监护人的职责,让克劳迪娅缺失了重要的成长教育。
青春期的克劳迪娅开始对自己的存在产生疑问,这个问题莱斯特拒绝回答,而路易自己还没有想明白。
克劳迪娅的教育问题从她分别和路易、莱斯特的两次相处场景得以展现。
路易曾尝试让克劳迪娅理解杀人会产生后果,提醒她和人类保持距离。不过谈到这个问题就会触及路易本人的痛点,因为克劳迪娅的创造就是为了弥补他杀人的过失,所以路易也只能点到为止。
如果说路易自身的困境限制了他对克劳迪娅的教育,那么莱斯特在创造克劳迪娅之初就是为了留住路易,他对克劳迪娅更没有什么责任感。莱斯特执行的就是杀手教育,而不是父母教育。他带克劳迪娅体验“情人小道”,却弄巧成拙让克劳迪娅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困在少女的躯壳里,而心灵已然成熟。她的身体感知和自我意识都在觉醒。
在路易和莱斯特身上找不到答案的克劳迪娅开始涉足人类社会,经历了第一次爱的教育,结果却是更加困惑乃至发疯。
莱斯特和路易通过克劳迪娅达成的和解终究只是暂时的。克劳迪娅就像杜鹃游艺厅,既满足了路易的自我价值,也帮助莱斯特留住他选择的永生伴侣。当克劳迪娅迫切地想找到对等的爱,不想再做莱路感情关系的工具人时,一切家庭和睦的假象便随之瓦解。
在克劳迪娅缺席的岁月里,莱路的爱情开始变质。因为他们的价值观存在根本分歧,如果没有缓冲带,就只能陷入无休止的争吵或冷战。
克劳迪娅却在这次出走中真正成长,虽然过程是惨痛的。在亲历了社会的歧视和暴力后,克劳迪娅获得的独立让她意识到,需要拯救的不是自己,而是路易。
归来后的克劳迪娅想要重新唤起路易对自身意义的探寻,更直接指出了莱斯特的爱是有缺陷的。
于是,被激怒的造物主想要毁掉他不完美的作品。
尽管莱斯特向路易和克劳迪娅证明了自己拥有神性的能力,却没有展现出神性的爱。他的爱是爱的反义词——嫉妒、不忠、狭隘、张狂。
莱斯特可以是接近神的造物主,但在感情上依然具备一切人性的缺点。在爱的教育中,路易和克劳迪娅才是莱斯特的导师。
第六集是路易又一次自投罗网后由克劳迪娅带领决心反叛的过程。
莱斯特可以为了路易回心转意不断放低姿态,但他对爱的理解始终有缺陷,所以谦卑是有限度的。让莱斯特赢回路易的并不是悔改,他再次搬出第三集的套路,用嫉妒心把路易拖下水。
实际做出让步的还是路易。他在莱斯特和克劳迪娅之间斡旋,放弃了不食人血的道德约束,甚至默许了莱斯特的不忠。
为了维持家庭和谐,路易重拾主妇旧业,克劳迪娅也配合表演了在主人面前虽然演技拙劣但毕恭毕敬的学生。
路易可以恒久忍耐,克劳迪娅当然早已识破了莱斯特的骗局。不甘被困的克劳迪娅策划了第二次出走。
在这一段叙事中,我们跟随路易的讲述,先是看到了克劳迪娅带着自由的希望成功出走的版本。接下来回忆却被按下暂停键,镜头转到现代迪拜的路易和记者也达成一定程度的和解。在这样充满希望的背景下,当我们再次跟从新奥尔良的路易回到莱斯特身边,发现逃走的克劳迪娅竟然也在场时,惊悚效果被拉满。
在克劳迪娅奔向自由的列车中,莱斯特如死神般降临,堵住了一切希望的出口。
莱斯特闲庭信步地走到克劳迪娅面前,打开旁边的宠物狗笼子,谈起了克劳迪娅第一次出走的恐怖经历,接着又把宠物狗关回牢笼,而话语中镜头对准的是克劳迪娅。在镜头语言中,克劳迪娅和宠物狗形成了一组巧妙的对照,给克劳迪娅的第二次出走画上了悲伤的休止符。
编剧在这一集也着意展现了莱斯特和克劳迪娅的棋局对弈,而棋局的输赢也预设了克劳迪娅和路易的反叛结果。第一场博弈以克劳迪娅的出走失败告终。第二场博弈中,克劳迪娅以退为进,一步步把莱斯特收入网中。
这一次是莱斯特自投罗网,而路易也在克劳迪娅的引导下终于承认,除非莱斯特死,他是永远无法自由的。
季终集开场,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中,莱斯特正在向他的学生展示浮夸的杀戮美学。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第二集路易在观察莱斯特谋杀男高音时所感受到的震撼。莱斯特在当时阐述了他对于死亡的理解:
如果你照我说的做,如果你终于顺从自己的本性,你将得到满足,路易,满足于手握的所有生命。你将目睹死亡的美丽,生命只有在死亡的一瞬才为人所知。众生之中,唯有你,才能欣赏死亡却免受惩罚。唯有你,在升月之下,能如同上帝之手一般击杀。If you listen to me, if you finally submit to your nature, you will be filled, Louis, with all the life you can hold. You will see death in all its beauty, life as it is only known at the very point of death. You alone, of all creatures, can see death with that impunity. You alone, under the rising moon, can strike like the hand of God.
莱斯特赞美死亡,他认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看到生命最圆满的形式。所以他的每一场杀戮一定是值得庆祝的,因为死亡是对生命的赞歌。
不过路易在第七集时显然已经听不进莱斯特对于死亡的教导。莱斯特在重塑路易的信仰上是失败的。路易在人类时期的宗教教育让他无法全盘接纳莱斯特这种尼采式的“超人”视角。路易对死亡的理解是康德式的,既“保存生命是一种义务”。他总是把死亡和道德联系在一起。这让路易对死亡的向往中始终伴随恐惧。如果人死后会进入天堂或地狱,那么吸血鬼死后又会去往哪里?
又或许是在经历过一次像弟弟保罗般坠入地狱的体验后,路易对自杀仍心有余悸。死亡给不了路易自由。路易解脱的唯一方式,只有通过谋杀莱斯特——他的创造者/导师/爱人。
从第六集最后的棋局中我们其实已经获悉谋杀莱斯特的计划应该是成功的,问题在于HOW?
第七集,莱斯特和克劳迪娅的象棋课换成了钢琴课。克劳迪娅把莱斯特弹的巴赫换成了更为激进的德彪西,钢琴的旋律从古典工整变得自由流淌,也是对克劳迪娅反叛的隐喻。弹奏间,两人依然在悄悄博弈。
之后在电影院莱斯特主动问克劳迪娅关于派对的想法,看上去已经是咬钩了。
不过随着克劳迪娅计划的顺利展开,编剧也埋下了一些不安的伏笔。
在阳台这一幕,楼下的人群中突然出现一对分手的男女,影射了此时莱斯特和路易以及克劳迪娅的对立关系。
然而此时镜头切换,莱斯特把酒杯倒尽,似乎又在暗示他并没有真正掉入克劳迪娅铺设的陷阱。
在暗流涌动中,为了谋杀莱斯特而精心策划的狂欢盛宴终于拉开帷幕。莱斯特、路易、克劳迪娅分别进入他们扮演的角色,把真实面目伪装在浮夸的装束下。
最终,路易在莱斯特本人的死亡中实践了莱斯特的杀戮美学。而莱斯特第三次利用安托瓦内特挽回路易的企图失败。
路易杀死了作为创造者和导师的莱斯特。但以路易对死亡的理解,在他不确定吸血鬼死后何去何从的情况下,他还是留下了作为爱人的莱斯特。
毕竟对于吸血鬼来说,人生苦长,路易、克劳迪娅和莱斯特三人的故事还有很多悬念,他们对于存在、爱与死亡的思考还将继续,让我们第二季见!
之前一直觉得剧集构图色调似曾相识 第六集终于发现是像超现实主义画家德尔沃 德尔沃的画大多数画的梦境所以都在夜里 光源奇特
德尔沃创造了他的世界,哪怕这个世界只有街道、广场和夜晚。所以没必要问德尔沃为什么要创造这样的所在。对伟大的艺术家来说,没有比创造一个自己的世界更值得付出全部心血的了。
在现代派大师那里,艾略特将现代称为“荒原”,斯坦因将现代称为“迷惘”。这些称谓被现代人接受,意味着现代人的确在生活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激变。无人说得出激变的来源和去处。
越说不出,就越是吸引无数思想者对答案进行追寻。因而时代的重要感受——孤独带来的生命荒芜便成为现代派大师的表述核心,德尔沃是用画面来表述:人类有史以来,无时无刻不被孤独和荒芜笼罩。
潮湿多雾的美国南方,奢靡狂乱的死亡,暧昧不明的背德爱欲……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夜访吸血鬼》早已成为了哥特恐怖小说流派中的显学。
在1994年巨星云集(汤姆·克鲁斯和布拉德·皮特)的影版之后,AMC于2022年重新捡起了这部IP,将它改编成了7集电视剧。尽管播出的时候已近年底,该剧还是被烂番茄提名为年度最佳新剧之一,也是被最多影评人提名的年度最佳剧集。在国内,虽然受限于传播渠道,看似悄无声息,但豆瓣评分也达到了8.5,有人在短评里高呼,“我感觉等了一辈子就是在等这部剧。”
比起近三十年前那个“又白又直”的版本,这次的改编大刀阔斧,但更符合时代的趋势。曾经的白人奴隶主路易·德·庞·杜拉克(该角色在1994年版本中由布拉德·皮特出演)被改成了来自新奥尔良的黑人,而他和另一位男主角莱斯特·德·利昂库尔(曾由汤姆·克鲁斯出演)之间原本暧昧不清的关系,也在新版中被挑明为同性情侣。
和《布里奇顿》这样投机取巧地直接设定一个有黑人英国女王的平行宇宙不同,《夜访吸血鬼》对“政治正确”的选角作出了合理化的改编。首先将原著小说的18世纪末改为了1910年,奴隶制被废除,但吉姆·克劳法案仍在新奥尔良生效。路易的法语姓氏和剧中称他为克里奥尔人(指欧洲白人在殖民地的后裔)的台词都暗示了他的父亲应该是一位法国殖民者后裔,然而在路易斯安那州对黑人血统极为严苛的法律定义下,他依然只能作为有色人种,在远离法国区(French Quarter)的另一条街道上谋生。财富为他在白人权贵当中赢得了尊重,然而这种尊重十分有限。
比起布拉德·皮特的版本,Jacob Anderson饰演的这一版路易更具有“现代质感”。他保留了原著中路易忧郁的气质,然而在哥特小说式微之后,永生的孤寂已经沦为华丽空洞的过时忧郁。黑人版的路易面对的问题复杂且多维:他的天主教信仰和他的性向、他并不光彩的皮条客生意和他体面保守的家人、他的黑人出身和他试图进入白人主流社会的渴望……
与此相比,他作为吸血鬼的杀戮欲望和他的道德感冲突反而退居其后,永生的孤寂不再是一种造作的姿态,反而成为莱斯特诱捕路易时为他承诺的出口——彻底退出结构性的种族歧视,成为更高的存在。
当然,以吸血鬼来隐喻种族之分并不是新奇的设定。
早在80年代,乔治·马丁便以南北战争前夕的密西西比河为背景,创作了吸血鬼小说《热夜之梦》。在这本小说中,“吸血鬼本质上是已经死去的人类”这一传统设定被颠覆,他们成为了另一种从生理构造上就完全不同的种族。“黑夜子民”和“白昼子民”的称谓更是将关于种族矛盾的讨论摆到了明面上。小说塑造了一对跨越种族的好友,完成了一次好莱坞式的冒险,最后也并没有弥合种族之间的仇恨……和作者后来大热的《冰与火之歌》系列小说相比,《热夜之梦》并不算是一个很成功的尝试。
在剧版的《夜访》中,因为路易的肤色带来的矛盾贯穿始终。莱斯特作为白人,能够看出牌桌上的白人权贵们对路易明显的蔑视和利用,却无法感同身受路易在日常生活中身为“他者”的屈辱。他认为吸血鬼已经是一种更高的存在,路易没有必要再掺和到“人类的事务”中去,忽略了路易仍然对世俗的身份拥有渴望,也仍然对家人充满了渴望。莱斯特活的时间更长,早已看透了人类社会运行的逻辑,当路易杀了白人议员,导致一整个街区的黑人社群被报复时,莱斯特只是坐在沙发上,露出了然于胸、高高在上的笑容。
无论是从年龄、肤色、财富,还是作为吸血鬼所掌握的超自然能力与知识,莱斯特都要远远优于路易。在这种显微镜一般的视角下,莱斯特和路易成为了一段跨种族亲密关系的典型样本。种族歧视的复杂性和普遍性得以脱离政治正确的口号,立体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原著里,《夜访吸血鬼》的阶段里并没有挑明莱斯特和路易的情人关系,但在几十年后的系列作品中,安妮·赖斯选择了让这两个人物出柜——且明确地将路易指定为这段关系里的“受方”。这一版的电视剧得益于后来者的完整视角,选择从一开始就把两人的关系刻画为一段“糟糕的婚姻”。
莱斯特转化了路易,也转化了他们收养的女儿克劳蒂亚,始终在这个家庭里扮演着导师和家长的形象。他为路易提供的“出口”并非真正解决之道,反而成为了他们日后持续不断争吵的根源。他们的感情在路易认清莱斯特的优越那一天就已经在某种意义上结束了,然而吸血鬼创造者的超自然羁绊替代曾经的婚姻对女性的束缚,无法摆脱的路易走上了街头,穿过混乱的人群,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小克劳蒂亚。
尽管路易的困境拥有着某种现代质感,他们的婚姻却因超自然的永生羁绊而充满着过时的隐喻,就连收养克劳蒂亚的理由都听起来让人觉得分外耳熟。路易自陈他收养克劳蒂亚是出于补偿心理,因为她居住的街区被白人纵火都是因为路易杀了一个白人议员。然而事实昭然若揭,路易就和无数深陷婚姻泥潭的人一样,试图用一个孩子来弥补感情中所有的裂痕。原本坚决反对转化一个“孩子”的莱斯特,在意识到路易的目的之后也答应了他的要求。
就和所有的家庭肥皂剧的走向一样,原本应该是解决方案的孩子本身变成了新的问题。在这个不见天日的墓穴家庭中,丈夫暴戾、不忠,还是个无药可救的控制狂,不幸福的妻子将注意力和爱放在孩子身上,长不大的孩子则陷在了永恒的存在主义危机中。但就和所有的家庭肥皂剧的魅力一样,人们总能从这些狗血里找到与自身关联的相似体验并产生共鸣——也许共鸣得太过了,甚至会被触痛。毕竟对于一个恐怖题材的吸血鬼故事来讲,鲜血和暴力应该带来的是视觉的刺激而非情感上的触痛,AMC却不得不在第五集开头打上了家暴触痛预警,依然很正确,而实际上这一集中的正面暴力,从视觉效果上来说,其实远远比不上剧中的杀戮镜头来得触目惊心。
两个吸血鬼爱人没有婚姻咨询,路易的男性身份并没有为他在这段关系中争取到与伴侣平等的地位,而在一个这样一个哥特式的奇情故事中,“离婚”只能以杀戮的方式完成。
虽然人物设定的改编十分大胆,但剧版《夜访吸血鬼》仍忠实于标题中的“采访”,依旧以路易向一个记者(丹尼尔·莫洛伊)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为线索展开,但时间从1970年代移到了2022年,采访的地点由旧金山改成了迪拜。从剧情中不难看出,他们保留了70年代在旧金山的那一次采访(即原著情节),只是半个世纪以后,丹尼尔已经从当年的愣头青变成了如今阅历丰富、言辞辛辣且脾气很坏的老头。
原著中深情绮丽的文辞被移植到了人物的台词中。繁复的修辞,漫长的独白,丰沛的情绪,配上演员为了饰演吸血鬼而戴上的夸张浅色美瞳,让整部剧有一种古典隆重的戏剧感。背景被拉到到疫病横行、战火连天的当下,反而与吸血鬼传说盛行的黑暗年代发出更同频的共振。在迪拜场景中,路易毋庸置疑地坐拥了巨大的财富与权力,“永生”这个概念露出诱人的真相。瓶子的外观全都换了,然而里面装的还是那个味道的陈酒。
丹尼尔的作用,就是以外部视角来重新评定路易的自白,他不断地质问“你是否吃了那个孩子”,而路易不断地转移话题。采访因此变成唇枪舌剑的辩论,路易回敬丹尼尔,“一个身患绝症的老头要永生有什么用呢?”而丹尼尔则对路易美化吸血鬼的种族优越论嗤之以鼻,“别指望每个读者都买你的账。”这种针锋相对平衡了戏剧感的装腔作势,反而赋予了其对话主义的质感。
到这时,观众才咀嚼出其中深意,时隔半个世纪的两次采访,对比清晰可见。曾经的路易满怀憎恨地谈论莱斯特,如今却将他比喻为寒冬里的炭火;五十年前他曾痛陈莱斯特的虚张声势,如今却仍旧用仰望的语调谈论他的魅力……而路易则举起丹尼尔·莫洛伊自己的自传,用他的原话回应:“回忆是一场奥德赛式的苦旅。”
我们的大脑会欺骗自己。丹尼尔问起细节,“那天下雨了吗?”路易的回忆出现错乱,下雨和没下雨的场景并行出现,百年的时光流淌而过,而他早已难辨记忆的真伪。于是所有单方面的叙述都被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从路易的角度所叙述的一切到底几分真几分假?是他在漫长的反刍中修饰了过去,还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所谓的真相?丹尼尔和路易一起走上这段奥德赛式的苦旅,海上唯一的灯塔是克劳蒂亚留下的日记,然而总在关键的地方被路易撕去——一个教科书般的“不可靠叙述者”。
悬念就此被拉到最高,我们无法再判定莱斯特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遮遮掩掩提及的过去,关于暴虐的父亲,爱他的母亲,自尽的小提琴手爱人,以及将他转化的那个可怖的吸血鬼……本身就笼罩着一层迷雾,而在这7集电视剧中所展现的形象,现在也充满了疑问。那场极限挑战观众承受能力的“家暴”戏码就在其中显得尤为扑朔迷离,幡然醒悟的观众不禁要问自己,即便莱斯特作为更年长的吸血鬼,在路易面前确实有着压倒性的力量——但我们难道不是被他的叙述所牵引着,把他想象成无辜又无力的受害者,从而忘记了他作为一个吸血鬼的本性。他对于暴力的标准和耐受,不是一直就和人类不一样吗?
在玩弄观众情绪的手段上,剧情可说是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在故事中引入“不可靠叙述者”的最佳效果,是让观者真假自辩,并且从何为真、何为假里窥见人物自欺的动机,而非以此作为补丁,来缝合剧情中牵强的部分。
克劳蒂亚从一个5岁的小女孩被改编成了14岁,这其中的无奈之处可以理解。即便主创们能够再找一个像克里斯汀·邓斯特一样早慧又天才的幼童演员,电视剧的制作周期也远远跟不上小演员成长的速度。但改编之后,克劳蒂亚在原著中最让人共情的痛苦就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很多。
30多岁的灵魂被困在5岁的身体里是一场永远无法醒来的噩梦,换成14岁看起来就没那么可怕了。这种痛苦被削弱之后,她与莱斯特反目成仇的过程就变得轻浮潦草,看起来完全像个没事儿找事儿的叛逆期青少年。
也许编剧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给克劳蒂亚增添了出走后被性侵的情节。往好了说,这部剧始终贯彻对于“政治正确”价值观的填充和立体化,往刻薄了讲,难辞“白左价值观大展演”的刻意之嫌。路易撕去克劳蒂亚在日记中关于被侵犯的自述部分,与丹尼尔辩论将这件事公开是对克劳蒂亚的消费的时候,主创们失去了叙述种族问题的自如,变得畏首畏尾起来。提了,但无法展开,最后终结在了路易情绪的爆发中,不了了之。
太多的谜团被留在了第一季的结尾,太多的故事线埋下了伏笔,还没有来得及展开。克劳蒂亚对于吸血鬼来源的追寻和发现将带领我们走出新奥尔良皇家大街1132号,沿着杀戮和欲望重新回到古老的欧洲大陆,去寻找地下的黑夜王国。路易重启采访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在这场堪比黑死病的新瘟疫背景下,吸血鬼的古老故事又有什么新的启示?
没有人会担心电视剧接下来没故事好讲,1976年,《夜访吸血鬼》出版后成为畅销书,随后安妮·赖斯将其发展为“吸血鬼编年史”系列,它有整整十二本小说作为原材料,现在故事的进程才不过原著第一本小说的一半。而我们真正感兴趣的或许是另一个角度的叙述,那个在路易的回忆苦旅中,永远不可能抵达的亲密真相。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吹火车咯;原标题《夜访吸血鬼:将正确贯彻到底》
《夜访吸血鬼》又被翻拍了。
这回是AMC,打造的一部七集电视剧。
在首季未播出之前,AMC就已经正式宣布续订第二季,可见其对这部剧的信心。
但是,观众们却对这部剧几乎是一边倒的,零信心,不期待。
一是,《夜访吸血鬼》早有珠玉在前,1994年由两大男神布拉德·皮特和汤姆·克鲁斯共同出演的影版《夜访吸血鬼》,可以说是双双抵达了颜值天花板,好一出人间绝色,百年惊魂。
经典早已在上个世纪塑就,还有谁能超越布拉德·皮特和汤姆·克鲁斯吗?
不是没有,就是很难。
二,AMC的剧版《夜访吸血鬼》,启用了黑人男演员,原著故事中的法裔美国青年路易和小姑娘克劳迪娅,都是黑人演员,而且,克劳迪娅的扮演者明显已经不是那个5岁的小萝莉,而是个青春期少女。
三个主演两个黑人,一股浓烈的政治正确的味道,已经从屏幕内散发出来,再次引发了观众的集体嘲讽和质疑。
AMC的《夜访吸血鬼》能行吗?
在一片骂声中,《夜访吸血鬼》开播了。
首播两集连播,奇妙的是,《夜访吸血鬼》没有扑街,而且在熟肉还没出来的情况下,《夜访吸血鬼》的动图已经满天飞了。
因为,AMC整的《夜访吸血鬼》,真真真的太香了,而且是“香艳”的“香”。
《夜访吸血鬼》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共7集 | 单集60分钟
剧版《夜访吸血鬼》的故事梗概没有太多的变动。
只不过一条时间线做了改动,从18世纪末改到了20世纪初,也是为了让黑人路易的出现更加的有据可依,令人信服。
另一条时间线,则放到了如今,已经发生了疫情之后的世界。因此,剧中还穿插了活了上千年后的吸血鬼对此次疫情的评价,在他的眼中,这次疫情对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个插入倒是十分吸引人。
黑人版吸血鬼路易由英国演员雅各布·安德森扮演,他还曾是《权游》中的灰虫子,在《权游》中的优秀表现已经让他获得了观众们的喜爱,抱着这层好感度,即使是黑人身份,观众们也愿意亲自一试《夜访吸血鬼》。
另一个吸血鬼莱斯特由澳洲演员萨姆·里德扮演,代表作有《宇航员之妻》、《迷失1971》等,一张棱角分明的方脸,让他颇有些布拉德·皮特的神韵。
剧版《夜访吸血鬼》首集将吸血鬼莱斯特与人类路易两人一路碰撞的火花无一不细致的全部讲了出来。
两人第一次相遇,也就是吸血鬼莱斯特对路易感兴趣的那一刻,在一个欲望横流的妓女街上,吸血鬼莱斯特看见了路易,也好像同时看见了他的内心。
后来,吸血鬼莱斯特一次次想方设法获得路易的注意力,而路易也从最初的敌意,到放松警惕,变得与莱斯特相熟起来。
两人一同去剧院看戏,去大街上散步,在深夜中交谈,路易甚至邀请莱斯特去家中做客。
直到,在某一个夜晚,以莉莉小姐为媒介的情况下下,莱斯特和路易做出了迄今为止最亲密的接触,身为吸血鬼的莱斯特也从路易身上吸吮了他想要的鲜血。
而对路易来说,他拥有了人生中最亲密的时刻,也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身份。
“对一个人类来说,第一次经历那个,让人十分不安,不是我的身体受到了巨大的伤害,而是因为我内心涌起的亲密感,我从未让自己与别人如此亲密过,更别说还是个男人。”
但路易毕竟是一个黑人,一个出生于信仰天主教的家族中的孩子,所以,他可以在新奥尔良为所欲为,但做一个黑人男同是绝对不能被接受的。
所以,路易离开了莱斯特,下定决心再也不来往。
但是,自己亲弟弟的意外去世,家中母亲的谴责,妹妹的同情,周围人的闲言碎语,以及吸血鬼莱斯特对他施加的心理暗示,让路易走向了崩溃。
从崩溃、到恐惧、到绝望,再到看见希望,再到信任、到服从,《夜访吸血鬼》将这整段以一种充满张力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然后,路易又经历了死亡、重生、困惑、狂喜……
这一整段的不可思议的转变,都被雅各布·安德森用充满魅力的演技表现了出来,他的喜悦他的绝望似乎都带动了屏幕这头的观众。
渐入佳境的观剧体验,让观众们开始在喜欢与不喜欢中摇摆了。
而那些夹杂着的可爱的小脾气,推了一把,让观众开始爱不释手了。
第二集中,现代路易在餐桌上重新接受采访,他的一道道美味佳肴也是猎奇味十足,农场里的新鲜血液包,托盘里的生兔子,身旁已经洗好脖子的人类,自愿接受神的摄取,路易也有了自己的信徒。
作为本月最有争议的一部剧,《夜访吸血鬼》在IMDb上拿到了6.6分,偏低。
但烂番茄上新鲜度98%,metacritic拿到81分,在媒体中口碑相当不错。
豆瓣上拿到了8.4分,这个分数还算是比较合理的。
总之,目前的《夜访吸血鬼》不能说是超越前作,但却已经成功的吊起观众的胃口了,而且其中的部分高潮迭起场面,还是值得多刷的。
《夜访吸血鬼》E03也已经上线。
喜欢的伙伴们,可以开刷啦。
虽然在叙事的合理性上不如浓缩的影版,但谁敢说剧版没改编到原著的精髓! 敏感愁怨的路易斯,失去克劳迪娅后天天emo的让莱斯特发疯;每天忍着不发作的神经病家暴出轨男莱斯特,但有人妄图夺走路易他又发大病,自己出轨不让路易找人,自己家暴不让别人伤害他,你们要的疯批男,这不就是原著本著。(ps只说剧本的设定很好看,不要在魔幻美剧尤其是吸血鬼题材里找三观,纯属找罪受)
妈耶还真的不错,一开始没有期待,首播集俩主角还挺有火花在里面的,3.5星观望一下。
台词太文艺了,想起来之前看的梅耶斯演的德古拉那部剧也是台词文学性很强,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吸血鬼的片子都是走古典文学风?(好像2020年那版德古拉也是台词文艺?)Lestat说的那段“No one as angry, as stubborn, as... As loving, as dedicated, as...”让我想起了天才瑞普利里杰克达文波特说的那段温柔情话。| E05的情感冲击太强烈了
质感和CP感居然都很在线,而且换成了黑人版的路易代入年代感的种族和LGBTQ问题更带感了,拍得挺美的怪不得amc有信心未播先续订第二季。两位主角表演佳👍
灰虫子再就业和吸血鬼搞基简直不要太合适,第一集狠不错
太牛了,对看过电影版和原著的我而言,改编得太好了,美丽绝望的味比电影还浓厚。一开始的偏见荡然无存,好的作品并不会因为被国人骂的所谓的zzzq而丧失魅力。一切都让我重新沉沦于那个吸血鬼存在的世界里。
年度最佳murder couple。Sam Reid很好得演出了那份暴力的欢愉,诗句歌谣自然地由他喉头唱出,眼神暴虐但止不住火热的勾引,对待爱人深情又丑陋。Jacob Anderson也充满惊喜,Louis的背景改编是成功的
这个剧里路易的肤色设置是十分合理并且和剧情息息相关的,并不是什么“把白人角色强制转黑”的偷懒手段……首先剧集设置是1910年的新奥尔良,作为19世纪来被法国统治的地区,当地黑人管理松散并通婚自由,在此之下产生了很多的混血克里奥尔人,他们几乎曾与白人享有同样的地位和高等教育,但种族隔离法案后他们被挤压到和一般黑人一样的位置:剧在这里是十分细心的,除了路易自己说的,也可以从字里行间的暗示和路易较浅的肤色看出来;其次在剧版中,路易的黑人身份直接影响到了他的处境,不光探讨了黑人当年的困境,同时让角色的绝望感也更强,动机更明显,相对于小说版的白人奴隶主,也更容易与现代观众共情,是个十分聪明的改编设定。
这版太妙了!不管是人设选角还是主角间的情欲表现!Louis是queer+有色人种的设定,给以往白人中心的吸血鬼叙事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复杂性。期待后面的故事!
讲道理,第一集非常超出我的预期…改动都是合情合理,而且剧本台词,演员演技,制作经费都在线,感觉会成为今年剧集的黑马(两个演员很对味,比电影版给我的感觉要更符合原著。总之就是给制作组磕头了这年头把老文学作品拉出来改编影视的能到这个水平原作粉夜里都能笑醒)
虽然还没播完,但就第一集的剧情来看这剧一定要追555 仿佛ao3里粉丝写的欲求不满的同人文hhh 两人的对戏也没有看起来很尬的样子,我的梦中情鬼了属于是😊 以及还是想吐槽一下,不喜欢黑人可以不看的,没必要看了之后还来踩一脚...简直就像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
剧情和人物的设定符合逻辑,演员优秀,节奏相当好,通过人物叙述,时间线在过去、现在之间来回切换,而这一切都很顺畅,再次证明好的编导和演员有多重要。Sam reid的莱斯特是个惊喜,他创造了自己的风格和魅力,加上演员超强的台词功底,这个莱斯特比影版更鲜活更富有吸引力,已经彻底被他迷住;路易,改编给予这个人物性格和形象的更丰富表现,演员的表演让这个人物终于活了。故事讲得好,演员演的好,别带偏见去看,会收获不少
看了第一集明白为啥好评如潮了,先说我没看过原著也没看过电影,对我而言第一集的观感非常优秀,非常精致,没有一处能挑出来错,故事节奏也很棒,目前只有英文字幕我也看得聚精会神,莱斯特和路易斯之间性张力很足,基情给得很满,雅各布实在太帅太性感了忍不住一直盯着看,总而言之我求求首页都来一起追剧。第二集看完了继续牛逼,总之就是用心做出来的剧不会差,两位演员间的化学反应满满,台词值得精读,剧本上下呼应用心,尤其是把现代的部分设定到了当下这点堪称绝妙,每提一次“pandemic“我都要愣一下,完美。
从影版充斥着白男的傲慢以及对同性元素避之如蛇蝎的恐惧和嫌弃,到《汉尼拔》的半遮半掩,再到剧版iwv的光明正大与极强的性张力,能切实感受到欧美的进步。反观某地,是谁一边原地倒退一边沾沾自喜呢?另外加入黑人元素不仅直接升华本剧主题,黑人演员远胜于某皮的演技和性感度更是极大提升了本剧的观赏性,又是谁学了几个政治正确和审美降级之类的词就开始滥用呢?一句话,别人努力追求自由平等并做出了漂亮的成绩,要你在这里虚空打拳?who cares u?
先看的电影版,影版虽然颜值真的很高,但是两个主演之间的化学反应基本为0,远不如剧版两个主演之间的性张力以及互动让人印象深刻!!另外,即使是政治正确又怎样,有些人也许剧都只看了个开头or就看了个预告,就赶紧抓着主角是黑人开始输出,AMC+又没从你口袋里赚一分钱,又急着跳什么脚?
WOW,居然远超预期,改编合乎情理,而且两位主角间的sexual tension绝了,我可以!不禁感叹如果当年电影版能演到这种程度就好了,唉,只能靠脑补了。
我看入棺那段还想着为什么吸血鬼要裸睡呢,知道他们要干什么我又想,这棺,小了点吧,活动得开嘛。本来想四星观望,但实在是烦那些叽叽歪歪选角的人
不喜欢是我的问题。需要看看阿汤哥和皮特 洗洗眼睛
我感觉等了一辈子就是在等这部剧
剧版iwtv证明最能堵住种族歧视者抵制政治正确众口喧嚣的利器就是真正建立一种多元身份和原生文本共生相融的崭新叙事,而非敷衍傲慢的宣扬说教,以角色复杂性和自洽性为弃子的肤浅样板主义惺惺作态。又有什么比滴水不漏编入文本的政治表达能更完美地在讲好故事的目的和谋求进步的改良之间找到平衡呢?不可靠叙述者扮演上帝的记忆游戏和记者试图打破奴役轮回的层层诘问构成文学趣味十足的悬念往复,克里奥尔和酷儿性向的经验交叉及吸血鬼凌驾众生的种族优越碰撞迸溅出矛盾纠缠化身,世界大战的背景平移无疑给这曲从服化配乐到布景台词无不渗透着世纪末唯美倾向的靡靡之音,提前预告了鼓吹永恒主宰和超人意志支配命运的不谐音符作为序曲的悲歌。仅有遗憾是,剧作难以避免还是有些滑向常见的耽美类型模式,折损了故事和人物背后本可深刻多义的悲剧力量。
烦死那些因为Louis的扮演者是黑人演员就高喊zzzq并打低分的db人了,西八我就要打五颗星把评分拉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