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梅森(PerryMason),对于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人们是陌生的名字。但如果把时间调回到半个世纪之前,他则是当之无愧的大众偶像。一个中年律师,出现在婴儿潮一代的电视荧幕上,游走在在凶案现场和法庭之间,化身为惩恶扬善的英雄。这是佩里·梅森留给观众们最初的印象,一个谦谦君子式优雅正派,并在此后的很多年里面从大众的共同记忆变成了文化符号。现在他已经逐渐退出了公共视野,让位给全新的时代宠儿。直到今年HBO用新版的《梅森探案集》(PerryMason)把他带了回来,同时想要改变人们的固有印象。
这当然是一个冒险的选择,不单单是因为固有印象是如此根深蒂固,更是因为旧版《梅森探案集》在电视剧的历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从1957年到1966年,旧版的《梅森探案集》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播出了整整九年,在电视业的洪荒时代为探案剧集奠定了基础。这种影响直到今天依就在持续,其模式也被诸如《法律与秩序》(Law&Order)这样的单元探案剧传承和沿用。
但是经典同样意味着陈旧与古板,千篇一律的重复模式很难在适应观众们越发刁钻的胃口。诸如《真探》(TrueDetective)和《谋杀》(TheKilling)这样的现代侦探剧集早就已经放弃了单元剧的节奏,而是将单个案件的时间拉长到了一整季乃至多季,以求用更多的篇幅去展现复杂的情节和人物的变化。破解谜团找出凶手不再是关键,人物在侦破中的变化成为了核心。
新版的《梅森探案集》显然是沿用了这个思路,于是一个全新的不同于记忆中的佩里·梅森出现了。这不是翻拍,而是一次重启。新版的故事开始于1932年的洛杉矶,大萧条的时代背景下梅森还未变成律师,而是一个落魄的私家侦探。他正处于人生的最低谷,不仅仅是经历一次失败的婚姻,更是在承受参加一战后的战争创伤。破旧的风衣,占着芥末酱的领带,稀疏却永远刮不干净的胡渣,新梅森更像是从黑色电影中走出来的侦探,在和自己的过去做着必然失败的斗争。
HBO原本为新梅森选择的扮演者是小罗伯特·唐尼(RobertDowneyJr.),最后却变成了马修·瑞斯(MatthewRhys),少了一点玩世不恭,多了一份笼罩在眉头的阴郁。马修·瑞斯延续自己在《美国谍梦》中克制的表演风格,沉默而易怒,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同时被时代的浪潮拍打得遍体凌伤。
就和所有的侦探故事一样,总会有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改变所有人的生活。这一次,佩里·梅森受雇调查一起了婴儿绑架凶杀案。一对普通夫妻刚刚出生的婴儿遭到绑架并被杀害,更残忍的是婴儿的双眼被用针线缝上。罪案的出现很快就吸引了多方的注意,从警察局到福音派教会,各方势力参与其中,都期望通过案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谋杀案,更像是一个笼罩着全城的阴谋。
于是观众们跟随着梅森的视角游历着堕落的天使之城,大萧条让这里变成了罪恶和腐败滋生的温床。检察官因为对自己事业的追求草率地将婴儿的母亲定性为杀人的嫌疑犯,警察局内部则有警察直接参与的谋杀,甚至是福音教派都在通过传播虚假的信仰增加自己的影响力。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洛杉矶残破的街道和无家可归的普通人。在第二集开头的长镜头中,梅森陷入了一战的回忆,与破败的街道融为一体。自始至终他都清晰地意识到了这个城市充斥着谎言,早就病入膏肓。金钱和欲望只是遮羞布,不是解药,也无法改变任何事。正如同后来的故事中福音派教会用狂热的口号治愈了一个病人的双腿残疾,却只维持了短短的几个小时。
新版的《梅森探案集》用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罪恶,即任何犯罪行为的出现都不是个体单独的原因,而是整个系统性问题缓慢发酵之后的结果。没有人是无辜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只是将凶手绳之以法。这当然是一种现代的观点,在旧版之中完全没有体现。旧版的故事遵循着好莱坞黄金时代简单的二元价值观,善恶好坏被当成对立的两方面来处理。每一次正义的梅森解开谜团,抓住真凶,于是万事大吉。所以梅森的过去是一张白纸,观众不需要知道他的家庭,也不需要知道社会上发生的其他事情。在简单的时代这都不重要,但简单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了。
除此之外,新版的故事还加入了其他现代的元素,让剧集更符合今天的审美需求或者说是当下的价值观。例如暗示梅森的女助理为隐秘的同性恋者,并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即使坐在被告席上,婴儿的母亲也没有做出楚楚可怜等待拯救的姿态。显然故事中的女性已经摆脱了传统花瓶的形象,拥有了足够强烈的自我意识。另一方面是剧集将唯一的一个正面警察形象设定为黑人,并给了足够的多戏份。这位黑人警察需要对抗的不仅是种族主义,更在利益的诱惑下坚守良心的底线。
在自己的导师兼雇主E.B.乔纳森死亡之后,梅森迎来人生种最大的转折,从侦探变成律师,然后故事又回到了观众们熟悉的节奏。抽丝剥茧地揭开谜团,找到真相,替人伸冤,梅森完成了自己的成长与蜕变,在众人的注视下变成了那个大众记忆中的梅森。
这就是我们需要的重启么,把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故事加上新的佐料在拍一遍,将那些熟悉的人物和故事放在今天的语境之下重新演绎。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新版的《梅森探案集》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它确实用旧瓶装新酒的方式映射今天的时代。大萧条时期街道的萧条和疫情之下的失业潮做到了呼应,只不过是街边无助民众打发时间的方式从抽烟聊天变成玩弄手机。宗教团体的无知狂热也酷似民粹主义兴起之后群情激愤的大众。只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拥有梅森·佩里,或者说我们不值得拥有。
好莱坞钟情于翻拍和重启,因为旧时的经典就像是一个无尽的宝库等待着被反复挖掘,总能从其中找出值得被重新结构的元素。其中最好的例子来源于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Nolan)对蝙蝠侠系列的重启。在2008年《黑暗骑士》(TheDarkkight)中,小丑被解构成怖份子的化身,一个彻头彻尾的无政府主义者在城市中大搞恐怖袭击,这一切发生“911”事件的七年之后,美国民众尚未走出那次袭击造成的巨大心理阴影。那如果那是故事发生在今天的美国呢,我们面对的敌人又将是谁,是一个无能混乱的中央政府,还是越发分化的社会阶层。
在新版《梅森探案集》的终点,迎接观众的是一个模糊的结尾。梅森·佩里取得一个小小的胜利,却没有将真凶绳之以法。婴儿的母亲虽然洗去了嫌疑,却加入了福音教派继续狂热的传教。对于熟悉系列的观众来说,这并不圆满,却更真实。真实就像每一个人生活的现实世界,没有东西是能够一蹴而就的。
这就是新版的《梅森探案集》,一个发生在过去却映射着当下的故事,一个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生活影子的故事。新的梅森·佩里才刚刚开始自己的故事,虽然他已经活了很久,却总有全新的故事可以继续讲述。
一看名字以为是侦探悬疑剧,爱好次类型的我赶紧打开投屏看。想不到,有点失望。首先以为是一集一个案子的爽剧,想不到第一集看完没完结,虽然知道剧情大概是什么。想着可能两集一个案子也说不定,坚持打开第二集,想不到第二集看了一会,觉得剧情太拖沓,感觉距离破案遥遥无期。快进到最后五分钟,果然进度太慢不说,剧情也没有想象中好看。果断弃剧。大概看了下点评,有的跟我想的一样。实在看不到男主的正义感哪里来,也没看到有异于常人破案的能力,而且人设也不行,优点实在是…….。侦探不都是像福尔摩斯这种吗?再看别人的评论,8集才破一个案子?这不是消磨人的耐心吗?而且据说也没有happy ending,那算了。(个人观点)
对于总是写影评的我来说,写出不一样的东西远比写得好更重要,因为艺术追求的就是与众不同。就像这部剧作一样,导演至始至终在追求一种复杂的,多样的,新意。
结尾不错,收的很稳。比《谁是受害者》的结尾好太多, 贯彻了该剧自始至终的复杂性和不让观众爽到底性。
视听语言方面,我可以给到9分,文本略弱。
在第六集时,导演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如果他想要观众爽翻天,易如反掌,但是他克制,一再地克制,希望能够做出不一样的东西,希望剧作的内容能像自然一样复杂,能让每个人物像被神之手指引一样去前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接近真实,当然,是设计过的真实。
好的剧作,总是用简单的台词,去叙述引人深思的内容,
"你很孤独“,”我也很孤独“。
“尽管你无比抗拒,但是你还是希望有神存在,do you?”
哲学,神学,科学。。。却依然孤独,啊!这永恒的孤独啊。
早在一百年前,先哲们就纷纷预言工业文明会将人类带向异化,但是,这又怎样?人类总会变化,抛弃过往,改头换面,仅仅留存的性欲和暴力,是我们祖先最原始的痕迹,那种最深层次的疯狂渴望。
终将,在恐惧来临时留下热泪。
ps: 今年就不能有一部好好的本格推理破案剧让我好好爽一把吗??
梅森探案的小说看过很多,梅森是美国黄金年代的典范:高大强壮却儒雅幽默,学识丰富却充满热情,勇于冒险却机智沉着,遵守规则却又充满同情心,身边美女如云却发乎情,止乎礼……。
梅森探案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对法律规则的灵活运用,尤其美国这种州法、不成文法、陪审团乱成一团的地方,发挥空间更大。
总之,梅森应该是一个强大自信成功的谦谦君子。
然而,现在的梅森探案似乎反映了时代,美国已经不是那个美国了,梅森也不是那个梅森了。
其实完全可以换个名字,为啥非要毁了梅森呢?
《梅森探案集》是一部好戏,慢热,人文野心和完成度对得起HBO的品牌,越往下看越觉得她的品质优秀。
这部剧对于中国观众很多文化隔膜,毕竟说的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洛杉矶,还有我们不太会从电视剧里了解真实历史,我们的电视剧这个功能长期以来被阉割了,但美剧持续不断地创作出试图让后人了解30年代的美国社会这样的历史野心的作品,塑造人物上也能看到创作者的文学能力。
透过案件分析一个阶段的社会问题,不同阶层的社会矛盾,还有这样的艺术呈现能力。我们国产罪案剧还挺少社会写实向的,也不会写历史和冷案,和美剧的差距有很大。这个戏的结构又和之前的《真探》《冰血暴》这样的罪案剧不一样,他们的创作总是试图追求创作不一样,而不是复制前面的成功。《真探》系列剧集每一部都不一样,都是年代剧,写的时代氛围都不同。《梅森探案集》这部戏的整体质感带着黑色电影的气息,人物设定也很像黑色电影,潦倒落魄的私家侦探卷入一宗案件,这个案件越挖越深,深不见底,直到最后还没是有惩治幕后黑手、真正的恶人。透过这部剧,观众可以看到那个时期的洛杉矶的司法体系,警察之黑暗,公检法草菅人命的状态,也能看到黑暗之中,人性坚持探寻真相和追求正义的决心。
从剧作技术上,这部戏的前三集很平淡,线头人物太多,又都是波澜不惊,没什么意思,主人公和他的私生活部分也很不好看,尤其是第三集案子的罪犯都出来了,悬念没有了,后面给观众看什么?本剧特色恰恰就是,看完了三集,第四集开始渐入佳境,越来越精彩;案件后面的人浮出水面,警探成了律师,为无罪的人辩护,查到了事实,却无法证明,这个故事情节线本身就和别的剧划出了界线,她不一样。
缺点是里面的修女的人物线,和整体情节比较脱离,而且中国观众感受不到,那种洗脑的文化氛围,像邪教组织一样。这个戏的社会批评的野心也在这条线,可这条线在情节上跟整个故事没有什么关系,而且也不好看。
最后一集的庭审戏真的精彩,是主人公梅森大放异彩的一场戏,本来以为是爽剧,结果并不是。如果梅森再帅一点,或许爱看的中国观众会更多些😄
要不是HBO突然出了这么一部电视剧,真把梅森这个系列给忘了。梅森之于我,也算是童年情怀了。在上初中的时候办过区里图书馆的卡,现在回想起来都不可思议,那个区区不到200平的图书馆里,竟然藏着像《梅森探案》《教父》《罗德岛战记》这种巨著。而梅森相对于作者的另一个“妙探奇案”系列来说,其实并没有那么有趣。一个不懂美国打官司那一套的初中生,可能也就看个乐呵。
这片子其实挺无聊的,强行把一部爆米花律政小说改成了看似深沉的电视剧。还好HBO的年代感没有跑偏,对那个时代的美国还原比较到位,还是值得一看的。
在不成功的悬疑下隐藏着一部史诗片,案情与人物的转折,仿佛在折射大萧条复苏时期的历史转折。献上我的膝盖,还会再多看几遍,细细品味。
HBO出品肯定是不会粗次滥造的,30年代的美国各种设计都非常精美,但偏偏故事不太行。原本以为这是一个老派的抽丝剥茧找寻真凶的设计,但实际上案子进展根本不快,更多的是梅森自己的各种烂事儿,看得我昏昏欲睡啊。。。当然,几场大尺度戏码还是不错的~~~个人评价:B
近期惊喜,依然是HBO的慢热剧,要把所有拼图拼好之后才会发现这其中令人震撼之处。宗教和义理双线并行,Matthew Rhys的表演依旧亮眼,非常期待下一季。
有点虎头蛇尾,前面很精彩,但案件悬念揭开后加了很多别的东西试图拔高,不是很成功,导致最后两集有点垮掉。梅森作为绝对主角发挥空间不是很大,人物丰富性要弱于修女,但为了马修瑞斯多给一颗星吧。
拍得真好 每一个人的众生相 剧情简单 却很有回味 五星点赞
评分为何如此低?怎么能把这个剧看成一个简单的探案剧?
前三集真的无聊到差点弃剧,这种各个方面都做得很精致到位但是剧情无聊的电视剧还真是少见,还好后几集一直呈上升趋势,E6E7两集法庭戏和墓地复活戏很棒,调度水平很高,E8结局反倒有些平淡了;本剧有关Mason人物的过去只在前两集几笔带过,其余时间都在卖惨,后半部又把重点转向案件,导致Mason这一人物形象略显生硬,角色塑造算不上成功,不知道他十分强烈的正义感是从何而来
只是换了一个时代背景,其余和现在泛滥的罪案美剧没什么区别。失望。
第二集时差点弃剧,但是第三集一下子扳回来很多,特别是在监狱里面,夫妻吵架的那场戏,一下将人物关系梳理清楚,且让情节一下顺畅起来。后面的很多点都有到位,暂时改成4星。
故事本身应该是有意思的,可是拍的不行;慢慢地逐渐生色起来,一半的戏份居然是法庭戏
探案五分钟,卖惨两小时
超级好看,不是真探,无关真相或正义,就是全员在这个糟糕的系统下挣扎,全员窝囊,爽剧的反面,做到了另一种极致,把每个人的窝囊废放大到极致,每个人都有高光(窝囊)时刻
这也太遗憾了吧。竟然有这种细节做得漂亮,主线无聊的电视剧?只能说改编太束手束脚了,放开来发挥绝对好玩多了。
第一集挺好的,关注!
能不能不要再搞失意中年男那套了,好好破案不行吗
太磨人了…一部电影能讲完的故事为什么要筋筋连连地搞成一部限定剧。案情简单,角色不立体,梅森也毫无魅力,千篇一律的配置,真他妈浪费钱啊。
第一集致敬了《杯酒人生》,喜欢。
第一集抓不住人心啊!看的太无聊。
很好看,每个角色写到了非常充分的地步,政治正确也一点不烦人反而非常贴切。
时代剧的“修正主义”倾向似乎是不可逆转的大势,但巧妙的糅合与干瘪和呼号依旧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故事在中段经历了从颓废硬汉式侦探Noir到法庭片的转型,二十一世纪的索多玛城洛杉矶是其最佳的载体,在循序渐进中绘出无法无天混沌黑暗中为数不多的几丝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