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都那样,把原本简单的故事,套上感情戏,男猪脚打败竞争对手,赢得女🐷脚的欢心;因为革命题材,还可以加点反特戏啊,这和现今强调国家安全还能呼应上;既然是革命题材,就得死人,要不怎么赚观众眼泪,死的还不能是主要人物,做饭的大师傅可以牺牲掉,死掉的时机也很重要,在二营打下了u2后,观众跟着一块狂喜的时候,给你浇一盆冷水,剧中的司务长牺牲了,让观众跟着主人公经历过山车式的大喜大悲!
表演上有点用力过猛了,看着有点假,男主角一会卖萌一会一本正经都还能看,但犯浑的情节表演有点过了,当然你也可以说男主角是装出来的浑,那只能说男主角是个心机婊,一切都是套路了。
我觉得这个军事题材挺好的,我军开创人类第一个使用导弹击落飞机,值得大书特书!但我想说,其实美国人如果想干他绝对能是第一个,因为美国的航空器世界领先,无论在哪个高度,他都有信心用自己的航空器击落对方,所以他从来不重视地对空导弹,既你的矛厉害,我就用我更厉害的矛戳死你先,打的你连飞都飞不起来。这点上我们还得看到我国和美帝的差距,要继续努力啊。
电视剧主创能选这么个冷门题材拍,有想法有情怀,不容易,值得点赞,当然对于没空看几十集电视剧的同学,可以直接看纪录片,只有4集,电视剧基本的主线情节就都知道了。
对爱国主义情怀的剧本不抱多大希望,却在偶然之间看到了《绝密543》。讲述了中国第一支地空导弹营543部队如何与敌方侦察机斗智斗勇的故事。这是一只隐姓埋名的部队,这是一段尘封的光辉历史。在建国初期,物资匮乏,武器装备严重落后,重重困难之下,一次次攻克难关,首创世界防空史用地对空导弹击落高空侦察机的纪录。二营作为整个部队的英雄营,每个角色都性格分明,二营营长总是剑走偏锋,特立独行,用自己的一套用兵战略打下了多架U-2侦察机。原以为只是随意看看,没想到这样一部没有任何大牌的,甚至连见都没见过的演员组成的一部剧能如此吸引我。在当时,为了国家机密,543这个部队仿佛不存在,他们每到一处设伏,需要扮成勘探队,随时准备扮成海陆空军,甚至被当地村民当成劳改营,每一次的新闻喜报永远不会出现他们的部队。剧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什么时候我们能被公开报道了,就说明我们的国家强大了。”致敬老一辈革命者。
演员基本来自空政艺术中心,一众演员功底深厚,表演自然,将当时的军旅生活原汁原味地呈现。
2营值得拎出来的角色太多了
金保尔——导弹专业毕业,父亲是543群指总头目,母亲是空政独唱演员。这样一个家庭出来的孩子,本来可以成为“官二代”,待在科研单位,既可以学有所用,出成果,又舒服干净,然后鲜亮度完一生。然而,保尔毕业后却进了543,并且在战场上失掉一条腿。看完金保尔的命运转折,让人感慨、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那个年代军人的敬仰。 , , 齐五一,肖占武的后盾
, 韩山炮,肖占武的保障
, 杨烁,肖占武的技术支撑和心灵依恋
, 还有 , 老戏骨林永健和闫妮这次甘当绿叶,为年轻一辈保驾护航。 , 这次他们在《绝密543》中扮演了一对夫妇。 , 一个饰演司务长马老柴,一个饰演老马的妻子赵盈秋。 , 两人把一生都献给了部队。
, , 说完2营,绕不过1营营长邢凯
, 邢凯,一个幸运的倒霉蛋。最初,邢凯是作为最优秀的选手进的543,一路高歌猛进,成为543“御林军”1营营长,空司领导的心头肉。好吃好喝好装备,都紧着1营,苏军教官也是一对一辅导1营。可惜,由于1营干部自我感觉太好,更由于思想固化,1营不仅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状态和战绩,还多次贻误战机。
广西边境一战,甚至由于指挥失误,险些酿成大祸。要不是肖占武有着优秀的临战经验和视死如归的气魄,结局如何,真的难料。完全有可能肖占武和2营全部因为邢凯而牺牲。
, 抢2营兵器、对2营的战绩冷嘲热讽、面对2营的累累战功,一直心存不屑,觉得2营是靠“运气”成功。直到2营连续打下四架U-2和轰炸机,邢凯才猛然发现,2营,无论是军事素养还是搏命精神,已经把自己和1营远远的丢在了身后。(1营后来也打下一架U-2)
, 我作为观众目睹着1营跟2营的巨大反差,心里泛起一句话——狼性文化,适合任何时代。要想干好,就要狠干!
, 贴近真实生活的、鲜明、不着痕迹的人物形象塑造,正是这部剧的成功之处:真实、生动,个个是时代英雄,人人是艺术精品。
, 片尾曲:
告别母亲,整装出发,趁我们还年轻 经历多少风霜雨雪,笑看酷暑严冬 守望天际,是昼夜不闭的眼睛 一腔火焰,向两万米长天冲锋 我们是一支,不为人知的神秘之旅 家园有了我们,才祥和太平
万众一心,奔赴征程,趁我们还年轻 唱一曲战歌谱一曲凯歌,在大地上传颂 戈壁山野,燃烧起我们的青春 千里追杀,铸就了我们的忠诚 我们是一支隐姓埋名的英武之师 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铭记在心中
我们是一支隐姓埋名的英武之师 祖国和人民把我们铭记在心中
铭记在心中 (完)
, 军旅题材剧,受众面较小但局限性较大,《绝密543》硬是凭借强烈的戏剧冲突,在其他剧还局限于严肃的爱国题材时,这部贴近生活,让英雄人物走入百姓的电视实现了爱国和个人的平衡。剧中,急速射击的90门高炮和发射的8枚萨姆-2导弹,均为真枪实弹。
就连演员也是亲自上阵实际操作,饰演肖占武的王聪亲历现场后也说:
“我们用的所有军事装备全是真的,没有道具。当时90门高炮齐发,我1米8几的个子差点被甩出去。打了500多发,还有8枚萨姆-2导弹,都是我们亲自打出去的。耳鸣,完全懵。对地导官兵敬意油然而生,更祈求和平,战争太可怕。”
, 总之,这部电视剧整体上拍的还是很好的,感人和真实,这些543部队中默默无闻的官兵们,在广茂的地域上,在没人知晓的地方,用手中的国之大器,支撑起祖国的蓝天,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英雄们都已经老了,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而这些年轻的演员和组创人员们能够比较真实地将这段历史再现,比我当年看的纪实性文章更加详细和丰富,而且更具有观赏性,让人们在娱乐中了解这段历史,记住这些英雄。
后记——
据公开资料,全球共击落7架U2,中国击落5架,其中2营击落4架。现在的地空导弹部队发展状况我就不装X了,我“军迷”就是个笑话。据说,现在红旗-9、红旗-22什么的是主力导弹,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天候、多通道、中远程新一代地空导弹。
2017年7月30日,在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中,“英雄2营”作为地空导弹方队接受检阅。
《绝密543》取材于尘封半个世纪之久的军事秘史。1959年成立至今,已经60个年头,所以,标题用了“辉煌一甲子”。至于现在,昔日的543,到底是哪只部队,心里有,说不出来而已。
另:
, 薛淮的原型是陈怀生。 , 陈福生的原型是叶棠棣(生俘)。 , 吴克南的原型是李南屏。 , 林秋分的原型是叶秋英。 后来打下的张立义生俘(剧中没写)。 叶棠棣、张立义,1982年回台探亲,个中曲直就不说了。
想更了解真实事件的,推荐观看以下的节目和纪录片: , 1、回忆录《中国地空导弹部队作战实录》,讲述的就是543部队独立二营的事。作者名叫陈辉亭,正是剧中齐五一的原型。 , 2、CCTV-9:纪录片《角逐超高空》(共4集) , 3、CCTV-7:讲武堂:绝密部队543(上)猎杀“天眼” , CCTV-7:讲武堂:绝密部队543(下)捕杀“幽灵” , 4、CETV-1:揭秘:543神秘部队(共3集) , 5、黑白电影《闪光的箭》,也是根据这段史实改编的。
图1,金保尔 图2,邢凯 图3,主席接见2营营长岳振华 图4,U-2残骸展馆 图5,第一次打下U-2阵地纪念碑 图6,叶棠棣、张立义回湾湾时的照片收起全文d
四星半。 先看了我军第一支地空导弹部队的纪录片《角逐超高空》,然后花了四个晚上看完全剧,耗时近30小时。 参照马三点的方式,先谈三个优点: 1、剧本非常写实,不是神剧,而是二营确实神了!主要情节都是真的,包括击落RB-57D和三架U2的时间地点,真实度80~90%。只有广西中越边境击落美军轰战机是编撰的。广西之战是出动全部四个导弹营,因为指挥车突然断电,导弹失控,任务失败,然后部队全部撤离,并未遭受美机报复攻击。其它的只有部分细节与史实有些出入。主要人物也都有原型 ,肖营长的原型就是岳振华。
观剧过程中,数度怀疑编导为了拔高二营、拔高主角,对一营和四个营兄弟部队进行抹黑,以此来造神。但对照纪录片《角逐超高空》,以及查阅有关资料,发现确实是历史的事实:第一架击落的RB~57D,第一架U2、第二架U2、第三架U2,居然都是二营的战绩,与此同时,其它部队的战绩都是鸭蛋——不是电视剧造神,而是二营确实是战神!
2、很舍得下本钱,得到空军的大力支持, 弄了支导弹部队参与拍摄,这是现在很难得的。 3、服装、道具、场景也较真实地还原60年代的历史。 再谈三个缺点: 1、演员选角很失败,都是白白净净、文弱书生,缺少那个年代军人的健壮与阳刚,让人出戏。主角与人物原型相去甚远,一营长完全是猥琐发育,闫妮也老了胖了圆了完了。 2、为照顾现代观众的口味,情感戏加得太多,导致篇幅冗长。砍掉80%的爱情戏,压缩到20集更好。 3、摄像不合格,绝大部分白天的镜头都曝光过度,亮度过高,对比度太小,层次感很差。镜头语言很贫乏,对比一下《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摄影,简直就是学渣的作业。
最后补充三点质疑:
1、有一个严重背离时代大背景的问题,在那个个人崇拜登峰造极的年代,红太阳的影子是无处不在的,但电影显然对这个大背景进行了淡化、弱化处理,由此造成另一种不真实。比如,打下敌机之后,官兵难道不应该是高呼“XXX万岁”吗?结婚时三鞠躬,首先是对着主席像鞠躬吧?
2、林时任国防部长,对543也很重视很关心,这在剧中根本就没有提及。
3、543部队是1958年12月26日成立,但中苏合作在59年6月就全面破裂(原子弹计划因此叫596),至于建国十周年大庆赫鲁晓夫来访,只是最后的遮羞布。随后的中苏论战,苏联直接成了苏修。然而剧中大量出现苏联的歌曲和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似乎不大靠谱。
此剧可看可不看,但强烈推荐2016年央视纪录片《角逐超高空》。
通讯参谋林华兵的出场,颇富有戏剧性。
通讯参谋这活儿,至少应该是口齿伶俐、耳朵聪明。我曾经在《继教论坛》看见过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写的一篇文章,对通讯参谋的要求是“技指合一”,所谓##,就是说通讯参谋应该懂技术会指挥。在部队就是要求通讯参谋懂技术又会指挥打仗。
可爱的林华兵,进门就给2营干部来了个“下马威”:个子只到营参谋长齐五一的咯吱窝处,一开口,还是个结巴,大家伙一见哄堂大笑。
这个小个子结巴通讯参谋,却是空司2号首长亲自推荐。原来,林华兵的耳朵有灵异之处,还会读唇语,又对通信技术十分娴熟。
广西战场,面对轰炸机,齐五一操作“霄云壹号”时,紧张得忘了发射开关操作方式,林华兵见状,急忙伸手补了一下,才避免一场巨大的灾难。别看林华兵是个小个子结巴,在2营却是重量级人物。
, 林华兵的演员黄澄澄也不负众望,这个角色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关键时刻的几次“救场”,把这个小不点的“重要性”诠释的淋漓尽致。演员结巴时尴尬的汗珠和肢体语言的配合,几近完美的演绎了“林华兵”。
, 司马东,是2营一个运气比较“悲催”,十分富有戏剧性的角色。习惯说话就说“三点”,所以外号叫“马三点”。说他“悲催”是因为他确实“运气”倒灶。
2营第一次打下敌机时,司马东在探亲,女朋友闹情绪,说他装神秘,神龙见首不见尾,要跟他吹。一脸晦气的回部队,想不到离开的几天营里居然打了大胜仗,所有人都荣立一等功,晋升一级,唯独马三点错过。
第二次打下敌机时,司马东正被人拉去照相馆拍照,又一次错过立功晋级的机会。战友连续两次立功、晋级,肩上的“豆豆”跟自己的距离越拉越大。
更要命的是,一次因为工作疏忽,导致泄密事件发生,司马东是第一责任人,被群指通报批评,行政记大过一次,降衔一级。所以,当他终于在2营第三次打下敌机时因为没有错过机会,高兴得眼泪直流。
司马东这个角色,也是剧中塑造十分成功的一个。憨厚可爱、说话幽默,骨子里满满的笑点。
图1,林华兵与齐五一的高低差 图2,在首长面前也要说三点的马三点 图3,2营打下第一架U-2设伏阵地收起全文d
太好看了,呵呵,简直停不下来
大嫂竟然真是闫妮
能别动不动就一星吗(微笑脸),虽然男主性格确实跟李云龙似的经常违纪,但是这剧是根据真实事实改编的,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假,评论内战值得骄傲吗的人,去看看史实在说话,不然别怪被骂没文化跪太久。另外推荐大家去看原纪录片《角逐超高空》
很少看到描写导弹部队的影视作品,算是给自己科普了一下吧。剧集有热血的部分,还挺有共情性的。
演员演技差,3分给剧情。实际3分都有点多,感觉导演想怎么演就怎么演,比如说,金保尔和小秘书大大咧咧在餐馆说打下敌人的飞机,不需要保密吗?不需要,导演想怎么演就怎么演,我的地盘我做主。
此剧必火!现在是深夜4点,连看六集,看得我激情澎湃,那个年代并不遥远,那是热血燃烧的岁月,有一群人用自己的青春报效国家。大场面,演技好,青春昂扬、充满豪气,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是需要我们付出和铭记的。
周有灵性我承认,但是她电影和电视剧的表现实在是天差地别,真人秀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好好拍戏,张一山他刘星角色之后长大,也拍了很多想改变戏路,让大家知道他成熟了,不是刘星了,余罪真正又红了一把,不容易
萨姆2是北约代号,人家正经名字是S-75,你一个浓眉大眼的营长咋也“萨姆2萨姆2”地叫呢
我看到有说抗日神剧的,这是50,60年代了,抗日和内战都结束了,真是无脑说啊。我觉得这部剧是很好的,当时那个年代里有这么一部分人,为了建国初期的防空做着努力,他们大部分没有高学历没有专业学识都是从零做起,他们的思想有盲目崇拜,可更深的是对祖国的热爱。
真实的防空兵成长史,比深海利剑真实良心可惜人气不高
好看,很朴实具有理想主义情怀的剧,没有名利小三鲜肉狗血情节,没有口齿不清忸怩作态 装逼讨人烦的 港台演员,真实地重现了当年父辈一代的生活场景。
据说是以岳振华为原型拍摄的军旅题材电视剧,主角并非传统的英雄脸谱化塑造,可以说槽点满满啦,如果将爱情支线剪除,观赏效果更加。场景和道具的不严谨,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另,推荐空军纪录片《角逐超高空》。
这才是演员真正作为职业面貌的存在,稳、硬、不美不媚,是一种坦然的底气,我似乎看到了电视剧行业不光鲜但坚实存在的一角,他们不耀眼,但背后踏实的付出让我感到心安,无论这世界怎么变,还有这样一群人在。
打飞机:从入门到大师。
没有什么大腕儿,没有什么华丽表现手法,但是内容就是让人热血沸腾,演员就是刻画得个性鲜明,追着看完,意犹未尽!
太夸张了演技 看了五分钟
电视剧剧情基本按照真实事例,略有改编,泪点也很多,主要是热血,不错的一部爱国军旅电视剧。
秋水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渣男啊 不过张一山演的挺不错
演员,剧本一流,比大多美剧强
60年代我国地空导弹部队的发展史。说实话,真的感慨万千,没有前30年毛主席时代的基础,不可能有后30年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虽然中间有曲折、有错误,但是这样的逻辑辩证关系却是一定的,否则中国直到今天更可能仅仅只是全球产业链和资本链中末端的一环、而不具备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及国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