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zchedan.blogbus.com/logs/47197188.html当作喜剧看完了<奋斗>。从里面能看到年少轻狂,或者说是在笑自己的过去,大概也是这个打动很多观众。涉及的商业情节则非常扯淡,十亿预算居然超支五亿,这样的意识练摊都不成,怎么可能赚到十亿,让年轻人败。天涯网友白色彩色的强贴《被<奋斗>雷得风中零乱的发泄》骂地奇光异彩,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来欣赏。
“一50后的导演加一60后的编剧加一堆70后的演员拍出一80后的片子。说实话我怎么看这片子怎么像黑80后的……其实是要给我们讲关于50,60,70后的那批人的故事。用80后做线索来讲述他们多有本事多成熟多理智,体现出了他们和80后的鲜明对比。我觉得要这么一想吧,这片子里的弱智情节才显得合理多了。”这个角度耐人寻味。包括同类片,多大程度分别表现年龄和时代特点?
最初媒体炮制了“生于70年代”的概念,再派生出前后的断代,还有以5为界的说法,但不如0主流。如果只是因为整数,显然属于伪命题,将公元换成其它记年方法,就不知生于哪一代。但和真实的人生历史对应,兼顾整数,还是可以得到有意义的断代。
<奋斗>第一集,主人公们大学毕业。对就业而言大学是分水岭。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制为九年,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知识青年,简称知青,曾特指上山下乡的50年代生人。我们借用这个概念,指代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凭的青年。
知青的成长中,有些年份相对重要。第一个可以定为12岁,生理进而心理步入青春期,理论上女孩早男孩两年。学制即将升中学,中国传统讲究本命年。还有15岁升高中,18岁成人,高考,22岁大学毕业,25岁职场三年之痒,平均知青的代际和性别,这一年前后生育,30而立,职场七年之痒,等等。当然这些人生大事具体的时间因人而异,上面为表述方便加以固定。
20世纪是中国变革最激烈的一百年,两次改元:1911年清朝覆灭和1949年人民共和国成立,两波大乱:1937-1945年抗战和1966-1976年文革,这四段历史造成各代知青命运的巨大差异。每个读者都可以回忆自己人生见证的历史大事。这里主要讨论世纪下半叶及对商业的影响。
也许仍然难免贴标签之嫌。但如同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植物学家还是能分门别类研究,特别是上世纪变乱频仍,界限分明,社会科学还有这样的说法:例外正好证实规律。并且商业是理性的活动。
50年代我国进入计划经济,以50前为主力,艰苦奋斗,在废墟上建立工业和科技,也为改革开放奠定基础。改革中崛起的企业有很多40后的元勋。柳传志和任正非均为1944年生人(以下人物生年于括号内标注)。
大部分50后的青春毁于文革,成功者也较曲折,这些经历反而成为财富。如王石(1951)先后服务军队和铁路,1978年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这一代的成就也许更多在文学而非商业,如王小波(1952)和王朔(1958)。
但60后的童年却没有什么阴影,甚至非常快乐,参考姜文(1963)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1977年恢复高考,面对一同进场的大龄知青们,他们应该庆幸。好日子刚开始,1978年中央决策改革开放,1984年城市正式展开。经1989-1992三年调整,邓公南巡,启动第二轮增长。十几年间,集三代精华,英雄辈出。
柳传志于2000年交班给杨元庆(1964)和郭为(1963),也就是隔代相传。西方商业有类似的例子,1981年GE董事长雷吉•琼斯(Reg Jones)交班给时年44岁的杰克•韦尔奇。有董事提议先由另一名58岁的高管过渡。雷吉表示那他一定走人。韦尔奇执政20年后,再传于时年44岁的杰夫•伊梅尔特。
商业社会中的隔代相传,是因为企业没有政府的任期制。而各家企业错开,不会形成宏观的周期。但在中国,经验判断,50后的经理人虽不乏英才,但整体比上比下都有所不足。这种大小年现象在科技界更明显,后者更需要青年时代的漫长训练。柳相对超前,很多中国企业家还根本没有退位的意思。但人总有生老病死,未来几年将出现40-60交接的运动。
已经神化(庸俗化?)的70后,在我们的断代史中却一分为二。70-75生人在第二轮增长期间进入职场。1995年张树新(1963)创办瀛海威,标志中国进入网络时代,世纪之交掀起创业的热潮,以60末70初知青为主力,如王志东(1967)、丁磊(1971)、李彦宏(1968)。因而将60-75划为一代,受益于改革最多。
但75-85生人就开始损失:不再有公费的教育、医疗和住房,扩招不过是用高学费将就业的压力延后四年。毕业不包分配,较早的也只能赶上第二轮增长和网络潮的尾巴。蛋糕仍在高速增长,中国现行的分配体制,他们只能分到很小的一块。但网络能提供廉价的发泄渠道,就是传说的愤青。愤青言必称国家民族,其实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成长的小环境也有问题。按前面的假定,知青平均25岁生育,75-85生人的父母正是50后。他们有种普遍心理:要把自己损失的青春在儿女身上加倍补偿,这会造成双重错误的教育:物质溺爱,尽管财力拮据,又精神虐待,苛求子女的学业。都放大了75-85的受挫感。又一代小年。
还潜移默化了文革的思维方式,也是愤青的发泄方式。在网上看愤青泄愤,有时会恍若隔世,从这个意义上,文革没有结束。论坛上曾将75-85生人命名为“奔奔族”,理解也许流于表面。
而85后以75-85为参照,不会很失望,正如75-85以60-75为参照,一定会失望。他们的父母是60后,比50后物质丰富,家庭教育科学民主,特别是更具市场意识。迈克尔•戴尔生于中产阶级家庭,“在我家,想不注意商机都很难。我们家餐桌上讨论的是美联储主席的决策、对经济和通胀的影响、石油危机……”部分85后也有这样的学习机会。
85后生于改革,长于市场经济。按正常的进程,奥运前后大学毕业,理论上会出现奥运景气,虽然目前还很不景气。同期中国经济转型,从出口导向到扩大内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而下一个十年,政治体制有望突破。我们猜想,85后将成为中国商业的分水岭。
实际上在超女中85后已经显示自己的力量,比父兄们提前出场。2005超女出人意料地成功,评头论足的都是85前,不论攻击李宇春还是解读为中性审美,都没有跳出传统文化简陋的二元价值观,实际上玉米可能最欣赏地是她的台风。更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其她选手,相对“正常”的价值观,失败了?老男人一部2005年喜欢美女叶一茜、另一部2006年喜欢才女郝菲尔,但投票不积极。拉票投票的主力是85后,通过贴吧和群等网络工具形成松散但有效的组织,这种能力相对独立于价值观,适用于商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奋斗>中不那么扯淡的商业情节也都是传统地。首先背景设定为房地产,这么资金和政府关系密集的行业,年轻人自身不可能有任何优势。所以剧中陆涛全靠亲生后养和前女友的三个富爸爸,网友怒斥“奋个P斗!”中国现行的商业是以关系为中心,或者说裙带资本主义。关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英语中都收入guanxi一词。而西方或古典商业,是以契约为中心。
青春偶像剧都是骄奢淫逸,关键奋斗这个名字触犯众怒,主人公还颠来覆去絮叨。网友提议改名<天降强爹的幸福生活>。这暗示了典型的85前风格,迷恋行为艺术,说话做事不衡量结果,纯为表现某种精神,剧中即奋斗精神,也就是传说的装B,并且一厢情愿地认为发扬精神必能成功,就是传说的YY。这也许正是本剧热播的秘诀。而85后正因为更自我,才不会做给人看,工作和兴趣结合更密切,物质成就更高,但未必把奋斗天天挂在嘴边。
剧中还设定男人奋斗、女人花痴或靠男人奋斗的性别角色,主要是满足男性观众YY,倒也符合商业的现实。工业时代偏重体力和理性,由男人主导。信息时代则偏重智力和感性,细腻的女性有用武之地。早在2003年,<商业周刊>就发人深醒地提问:“为什么男生学业落后女生?对经济、商业和社会有何影响?”独立女性的购买力增加,于是开始流行男色。在淘宝开店并能维持的小业主大多是女性。一位生于80年的女性朋友聊了两小时,才卖出一条动物园批来的裤子,仍然觉得很值,因为交到了朋友。
网友关于85后零星地评论,没什么好话,总结有两个方面:作风和态度。作风问题在<奋斗>中表现地似是而非。正因为性更开放,85后才不会吃窝边草,剧中三对男女居然吃了两次半。最后向南放弃瑶瑶回到杨晓芸身边,悬崖勒马怕只有75前干得出来,参考电影<一声叹息>,85后多半也是不吃回头草的。
在工作态度上,85后被认为频繁跳槽,不能吃苦耐劳。一方面他们刚毕业,需要时间自我定位,过几年会有所不同。另一方面有客观原因。所谓吃苦,不如说85前无奈而85后有选择。2004年我国居然出现“民工荒”,难道能指责农民兄弟不再吃苦耐劳?其实是民工权益没有保障。我们猜想,早晚出现某种形式的“白领民工荒”,同样是结构问题,量有余而质不足。
85前还认为85后对自己态度很不友好。当然每一代都良莠不齐,不能以偏概全。还有可能是85前习惯等级和资历分明的沟通方式,也是前面说到的关系型商业。而从网络开始学习社交的85后无视这些。也不能排除事上谄者临下必骄,多年媳妇熬成婆,在85后碰了钉子,到网络上泄愤。
都是过来人,宽容地看,85后前程远大。去年小友Vanessa(1985)毕业,参加某外企管理培训生面试,我曾提出些建议。一年来见证她虽屡遭挫折,但坚强地成长。70年代的美国青年非常激进,父辈惊呼为“垮掉的一代”,但最终涌现出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1946)、比尔•盖茨(1955)等杰出人物。
两千年前有个知识青年李斯,看见厕所的老鼠又瘦弱又胆小,谷仓的老鼠又肥硕又嚣张,由此确立伟大的志向。1957年,主席寄语留苏学生:“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顺便说一句,本文作者生于1977年。
2008.4.23
无耻之尤的《奋斗》
文/碎岁
《奋斗》热播时,看了几集,后来被雷得看不下去了。
我很好奇,这编剧导演要下多少功夫,才可以把剧中人全都编得那么恶心,那么拧巴呢?他们居然可以让主角一个比一个作,一个比一个贱,一个比一个不要脸,80后再不济,也不至于个个都是这样的极品吧,像米莱那样弱智,像陆涛那样虚伪,像夏琳那样卑鄙,像杨晓芸那样无理,像向南那样猥琐,像露露那样势利……
而最让我佩服的是,他们敢于把一群败家子的撒娇耍泼命名为奋斗。
你爹有钱,他爹比你爹更有钱,躲都躲不开,失业了,还可以租大工厂玩LOFT,随便一单就是几千万,张口闭口英国法国,当个律师,马上就是别墅,开个饭馆,一炮就火……
可就这堆垃圾,居然被煞有介事地宣布:这是80后的圣经。
看来他们和伟大的D一样是无神论者,他们才不管什么“装逼遭雷劈”。
这就不单是无知了,这是无耻。
它是歌德派,篡改现实,制造“盛世”的假象,一代人的生活原来已如此丰富优越,它对绝大多数80后真实生存状态的遮蔽,削弱了他们弱势群体的资格认同度……
它是迷魂汤,它在大学生与90后面前吹起这些五彩缤纷的肥皂泡,直到他们撞得头破血流……
它是教唆犯,它的主导思想五毒俱全,它赞美投机,肯定“有奶就是娘”,宣扬“理性经济人”,美化权力寻租,认同等级社会,炫富,仇穷,倡导消费文化,推崇美色至上,逃避责任,丑化理想,高歌玩世主义……
它是刽子手,它杀人不见血,它对人们真实生活感受的调戏与强奸,直接给他们带来了羞辱与伤害……
主人公为一个奋发有为的年轻人。
他有两个父亲,于是他发现两条生活道路。他有两个恋人,于是他拥有两种情感。他有一种理想,却导致另一种现实。他有一种最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停地奋斗。
很能体现当代城市主题,当代人面对的生活、爱情、事业等问题的态度,具体到每一个人物。精神层面是积极向上,坚持自我,顽强不屈。
人对完美的追求,以及在追求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和窘境。我在这个故事里,让生活总给他们送去叫他们感到“意外的礼物”,也就是叫他们哭笑不得的礼物,那是他们只能接受的“现实”。
两个姑娘间的友谊、嫉妒、理解,其中的一个女人顽强奋斗,只为了赢得另一个女人的尊重。男人间的竞争。男人对女人以及女人对男人的所谓的“双重需要”。
我们完全不是这么生活的..最起码大多数人不是..
我们的爱情经不住金钱的考验...在现实面前很脆弱..
我们拿着手里为数不多的钱考虑着是不是要去买点股票..
或者搞点基金...才能可怜巴巴的买上一所房子..公厕那么大的房子
我们加班..还要庆幸自己加班..因为有些朋友在家里闲得快疯了
我们的交友圈子那么的窄...只能在网上争友...
我们在考虑着是不是学点什么充实自己..
可发现现在大学的在职研究生基本就是骗钱
对..
我们迷茫着...我们挣扎着...我们在寻找目标..
这是真实的生活...
这部戏应该叫奋斗么...
我很疑惑...
或许它是富人们的奋斗..是天之骄子的奋斗..是背景显赫的人的奋斗..
我是83年出生的..
可我更爱看北京人在纽约...那部片子更真挚..也更真实..
那里有理想的幻灭...有生命的思考..
不是简单的把读者或者青年文摘里面的故事复述出来的那种思考
而在这部所谓的奋斗里..
我只看到了一帮人天天晃膀子..溜狗..谈情..乱爱..
然后钱就来了..那可真是钱啊..几十万..两千万....
然后大家就都好了..
挺可笑的..
理想...奋斗....
只不过是光鲜的外套吧
《奋斗》好不好,不想再辩。接受美学喷说,接受者在观看一个作品的时候,也是对作品的再创作的过程。所以不同的接受者看相同的作品时,会有不同的读解,被观看的客体是基础,而再创作则带有不同的视角和喜好,并跟再创作时的状态和情境有关。我只说我看到的那些。
要说那些没有原因的推拉中突然停顿的镜头和录爆了的声音还有乱疵的灯光似乎太矫情,那就来说说人物。米莱是可爱,她坚决的满足了一个男人对于女人的所有期待——死心塌地的痴情、富庶的家境、在事业上尽其所能帮她的男人成功、时时刻刻在语言上表明自己的坚贞在行动上不住的挑逗,对了,还有从不叫男人买单。这些让人足以相信,陆涛在爱情上总有底限,除了在爱人出门时可以来个419之外,最重要的是,反正就算身边的人都离开了,还有这么一个垫底的哭天喊地等着自己呢,很好。喜欢米莱的人,你们有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是喜欢是米莱还是喜欢自己?
向南和杨晓芸的戏是比较精彩的,很抢戏的两个演员,直到后来杨晓芸在向南和瑶瑶结婚的时候冲出来抱着向南的大腿,向南丢下那个让他吃软饭的女人,跟杨晓芸在车里倾情亲嘴的时候,这戏就没法看了。瑶瑶呢,反正你丫对他好,你丫不是爱他么,你丫不是懂事么,好的,那你丫必须大度,你丫必须忍着别哭,你丫必须轻轻祝福你的爱人,离开千万别带走任何云彩,最好还在爱人复婚的时候送上一份大礼,你丫不是有钱么,真好真懂事。
夏琳是独立,狩猎时代的本性让陆涛当然不满足死乞白赖的上赶着跟他好的米莱,夏琳的出现让他有了狩猎的冲动和征服欲,这在一个男人身上是极其珍贵的,在事业起步时给他以鼓励,在事业小成时离开一段让他尽情发挥,在他钱财尽失潦倒时重回他身边(当然陆涛是不会潦倒的,他还有那样一个富爸爸呢)。总在说夏琳为陆涛付出了多少多少,除了放弃出国以外,我是没看出来。而且你出国充其量只是你自己的某个选择而已,在那时,有比出国对你更加重要的,于是你选择留下,你选择了爱情,你也得到了。付出是一个很无聊的词,它常常掩盖了所谓付出者自己的需要,而且很容易让人顾影自怜。做某种决定的时候人总有某种权衡,不管是情感上的还是物质的,充其量,这只是选择,而已。还有她和米莱,一直口口声声的强调我们是多好的朋友啊!一个强占了多好的朋友的男朋友,一个在多好的朋友出国时对多好的朋友的男朋友穷尽挑衅之事,一个内疚,一个恶语憎恨拼命搅黄,如果你们说这是爱情,很好很好,爱情总是大过女人之间斤斤掉掉不堪一击的友谊。当然啦,兄弟是有的,猪头和华子,华子向南陆涛。女人嘛,要屁友谊,管好你们的男人就够了。
要说纯粹,有两个人,陆亚迅和猪头。陆亚迅越到后来越是一个极有智慧的人,而猪头的仗义和血性太过难得。
最后问一句,这个戏到底想宣扬一些什么?杨晓芸口口声声的说,女人三十岁以前都要堕一次胎,你认为这是年轻人常态的生活方式么,你到底还是要鼓励,催眠那些深深入戏的人们,告诉他们,嗯,这很正常,你们爱去吧,三十岁之前堕一堕无甚大碍,是啊,你一男编剧,堕谁也无紧要,爱谁谁。露露说爸,你保佑我的苗条,这样我才不会失去华子失去在北京奋斗的基础。这个人号称是里边最有生活目标的一个人,很好很好。前几零后总骂八零后什么都没有,没有情怀没有责任没有愤怒,这就是一个前几零后的人共同撺出来表现八零后的作品,麻醉吧,催眠吧,你们的情怀哪儿去了,你们的关怀哪儿去了,你们的悲悯哪儿去了,你们就剩下眼白了。电视剧是大众化的娱乐,你就算仅仅是呈现某种生存状态,帮主,拜托您们前好几零后,能不能有些许的社会责任感啊?
不久前看日落之前(Before Sunset),看完后激情澎湃拉住某影评人分享,某影评人不屑:那是个烂片子。偶气急,争辩许久。听完我的长篇屁话,人家未与我论战,哼哼一笑,你完全没有在说电影啊,你从头到尾说的都是你自己。雷击。无语。偶素以为,一个片子只要某个细节能打动你为之动容,这就是我的好片子。有人能把自己代入《奋斗》,而我不能。所以有人觉得《奋斗》很好,而我不觉得。
我终于到了他们的年纪,在看一遍会有更深的体会。非常好,为梦想奋斗,坚持做自己。
让我哭过让我笑过,让我回忆很多。也许每个80前后的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生活,但是结果有些扯
小时候一集一集的翻看啊,几个人这感情错综复杂的,陆涛跟夏琳的事让我心里道德感有点摇摆,虽然知道他们是真爱,也喜欢夏琳,可是挺心疼米莱的,什么都没做错就被劈腿,还是跟自己闺密,可能现实就是残酷吧
我们的生活
这剧当时就是断断续续地看的,是说年轻人的奋斗进取吧,其实现实生活的忙碌中哪有那么多的矫情啊!
在当时比较清新脱俗的电视剧,每个人说话都很有趣,每个人都特点十足,个性突出,反应了年轻一代的各种问题
对白太做作了
那些年跟着老妈追过的剧。
为啥我没选“励志”,因为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励志。太憋屈是真的。
虽然剧情不是太现实,但也让人看的心情澎湃,这部剧捧红了四个男女猪脚,他们的演技也是不错的,而且电视剧都是原音,不错
装逼的片子,打死都看不完!太他妈的装了!
当初觉得励志,现在看男女主三观都很有问题啊,李小璐和文章现在成了这样也是没想到。
我怎么就那么喜欢听北京话呢。
当年的向南和杨晓芸,现在的文章和李小璐。哦!还有马伊俐的夏琳。做梦都没想到现实剧情会是这般走向。
每个人只有奋斗了,才能过得美好
我讨厌米莱。
真的不是我矫情,而是我看了半天,发现除了华子一个还勉强算是在奋斗以外,剩下几对就是瞎嘚瑟。有个有钱的爹的在嘚瑟,有对裸婚的两口子在嘚瑟,有个一心想帮助自己家庭摆脱贫困的在嘚瑟......真不知道他们都在奋斗个啥?
女主是小三,男主是渣男,然后接下来通篇洗白,重看发现这剧的三观崩得无语。夏琳是洗不白了,至于陆涛为什么不爱米莱,因为婊子配狗天经地义。
事实上我认为赵宝刚是很出色的导演,他总能把故事讲得特别顺畅。台词很有京味,挺有味道。现实生活中,我几乎没有遇到过像夏琳或米莱那样的女孩,她们多是杨晓芸,但我丝毫也不讨厌她们。她们确实世俗、以自我为中心,但她们有基本的道德观,她们勤劳,她们刀子嘴豆腐心,她们爱她们的丈夫。
剧情真的太扯,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