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金钱无用:深入美联储

    记录片美国2013

    主演:列维·施瑞博尔 Liev Schreiber  Paul Volcker  Janet Yellen  

    导演:Jim  Bruce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更新时间:2024-02-17 17:07

    详细剧情

      美联储成立近 100 年后,其权力从未如此强大。 世界各地的市场和政府都屏住呼吸,期待美联储主席的每一句话。 然而,普通人对地球上最强大——也是最不了解的——金融机构知之甚少。 由 Liev Schreiber 讲述,Money For Nothing 是第一部将观众带入美联储并揭示美联储政策(过去、现在和未来)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的电影。 加入现任和前任美联储官员的行列,与批评者以及彼此辩论,讨论导致全球金融体系在 2008 年濒临崩溃的决定。以及为什么我们可能会再次走向崩溃。

     长篇影评

     1 ) 哎呦好喜欢这部纪录片

    某年在豆友广播看到过一位美国老人的财富观,他的经验大概总结起来就是:经济会积极发展一阵,但是每隔二三十年会爆发一次危机。一个普通人所需要的就是为它的到来做好准备。

    这部纪录片从1907年经济衰退背景、美联储的建立讲起,追溯美国每一次大型经济危机后美联储的作用。这个金融史揭露出一个与《生活多美好》那部经典圣诞电影绘制的美好梦想截然相反的残酷真相:实际上美联储更像是经济危机的推手。可是美联储有它的两难境地,大概总结起来正是,我们大学的必修课政治经济学也会讲到的:通胀和失业率,两座大山。

    在这部纪录片里,看出来格林斯潘是自由派信奉者,而伯南克则是他的学院派门徒。可是格林斯潘在某次讲话创造了“非理性繁荣”这个词以后(激发了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席勒撰写同名经济学著作《非理性繁荣》),他遵循放纵的态度,并将接力棒传递给伯南克。我大概记得一个也带着学院派风格的事件,那就是在华尔街占领运动期间,美国大学生罢了曼昆的课,据说是因为学生们反对他的《经济学原理》提倡的自由市场观念。如果这些八卦我没搞错的话——它就诞生了一个很有趣的spectrum分布问题——当我们说美联储希望维护市场自由而拒绝调息时,它究竟是自由的还是社会主义的?可能两者都有一点。但是你不能同时出现在一张纸的两面。

    某年看《可汗学院》金融课,可汗也讲过一些次贷危机的分析。他的结论非常贴近这部纪录片的观点,也就是,经济应该建立在创造价值的产业中。

    不然,就像纪录片里引用的扣扣熊脱口秀片段所吐槽的,伯南克草了所有人。每个人都成为了捍卫美国经济的代价。而且其实考虑到美元的地位,这里还包括投资美元的人,比如次贷危机前投资了两房的“某些资本”。那些本来应该负责,最后却因“大而不倒”,不承担任何责任的银行,就这样逃脱升天,继续榨下一代人乃至隔代人的血汗。劫掠的财富,最后纪录片里吐槽道,进了一部分金融业人员的账户。

    疫情期间有个让我特心疼的新闻,也曾参加过华尔街占领运动的学者David Graeber罹患癌症去世。那时我刚读完他的作品《BS Jobs》。这本书里他提过,有些行业的工作一点意义都没有,这些行业里就包括金融业和房地产业。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越bs的工作,报酬越高。这简直就是在echoing这部纪录片试图探讨的其中一个问题。

    但纪录片经济学家还是乐观的,认为经历痛苦转型,美经济发展大概能够实现良性转变。在我理解就是实业和实体经济了。只不过,2013年拍这部作品时候,google、amazon这类互联网巨头或者零工经济,还没在讨论之列,而Elizabeth Holmes、WeWork式融资、社交媒体搞金融(比如Musk推币😑)、以及瘟疫以后情况会怎么样,又是未知。

    以上,瞎咧咧一通。其实我完全不懂金融,只是感叹一番,尤其想赞美这部纪录片的教育意义。另外,除了教育意义,导演和剪辑师插入的吐槽用的电影、动画片段实在是太懂表情包艺术效果了,好喜欢。

     2 ) 金钱刺激无用-美联储内部观察

    这是一部关于下一次金融危机的影片。这样的宣传口号,实在是吊人胃口。为什么下一次金融危机隐约可见?因为有美联储。这部记录片讲述的就是美联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美联储从其1913年建立之日起的百年历史中,经历了大萧条、1970年的大通涨,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在这漫长的过程中,美联储作了什么?它是危机的克星,还是危机的起源,或者兼而有之? 也许很多人没有空看完这篇长影评,笔者用影片中的两个问题直接归纳要点:Can a problem created by money for nothing really be solved by ever more the same? How much short term pain for how much long term gain? 简而言之,因为经济刺激政策造成的问题,是不是通过更大的刺激就能解决?在面对经济危机时,我们能够为了长远利益而牺牲眼前利益吗?

     

    影片既然提到美联储内部观察,必定离不开各任主席。影片中,现任美联储主席叶伦Janet Yellen,前任美联储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1970年通涨的消除,影片给沃尔克记了一功,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沃尔克规则推行,给投行自营部门投资衍生品设立种种限制,似乎又要记上一功) 接受采访,评价美联储的政策。而格林斯潘以及伯南克,被影片认为是金融危机的制造者以及延续者,自然要背上黑锅。

     

    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的时候,美联储运用了其政治独立地位以及国会给予的无限权力去救市,推出了4310亿的TARP计划,让美国金融市场避免了崩溃。看起来这是大功一件,但真的是这样吗?还是从历史讲起吧。

     

    美联储是做什么的,这是看懂影片所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美国的普通老百姓也并不知晓,大部分人直觉就是印钱的。这么说可能过于简单化。一开始美联储是作为lender of last resort出现的,避免商业银行因恐慌产生挤兑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在金本位时代,美联储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经济,维护美元币值的稳定,不时地给美国经济加油与刹车,确保了经济的稳定增长,确保了美元的主导地位。美联储作为美国经济的司机,应当说能力超群,以至于196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宣布盛世已至,大家开始歌舞升平。



     

    可是,花无百日红,越战爆发,战争导致政府支出不断增加,引发通涨。要抑制通涨,

    美联储自然要加息。可是,政府却不同意。怎么办?服从大局啊!美联储再牛,也是政府(广义)的组成部分吧,Independence within the government,Not independence of the government。美联储袖手旁观之后,政府支出继续大增,开创通涨新类型,于是金本位难以为继。1971起,美元的基础不再是黄金,而是信赖(faith)。

     

    与黄金脱钩后,纸币不断贬值,10年间差不多贬值一半,但政府、国会、商界…所有人都反对加息,加息后经济就会萧条,失业就会普遍,好日子就会不再。可是,物价上涨实实在在,也是难以忍受的,和谐社会眼看不保。权衡利弊,美联储不得不加息。改革先改人,于是沃尔克上台,猛烈加息以减少美元供应。作为改革者,他顶住了不少压力,因为控制通涨必定带来衰退,失业率上升到10.8%,最终他控制了美元通涨,重拾了信心。但改革者总要付出代价,这似乎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沃尔克黯然失去美联储主席一职。

     

    此后格林斯潘接任,格林斯潘可谓是半人半神,利率微调非常成功,经济增长且无通涨。1987年面对股灾,格林斯潘为救市立马降息,非常有效,成功实现了美联储成立初衷。在此后多次危机中,格林斯潘总是能成功地进行软着陆soft landing 无任何颠簸,神奇无比。其影响已经远大于美国总统,世界经济看其脸色。美元有无金本位,已经不重要,市场高喊:Who needs Gold when we have Greenspan?

     

    凡人当上帝,总是有后果的。格林斯潘多次救市,导致市场产生依赖性,尤其是证券市场。投资者都在想,我们已经持有格林斯潘卖出期权(Greenspan Put),一出问题他会来救,我们都能全身而退,怕什么?投机越发猛烈。多次救市,靠的是降息,于是新形式的通涨又来了,这次不是物价的通涨,而是资产的通涨,股票、债券、房地产等投资资产涨声一片。此时格林斯潘看不下去了,发声警告,类比提及日本的泡沫(3平方英里的东京地产足以买下整个加州)。可是,就象当前火热的中国股市一样,证监会任何提醒的声音,都会被股民痛骂,因为影响投机获利,影响更傻者入场,还有可能造成踩踏。人性都是相通的,“你不要来唱衰我们火红的股市”,投机者骂声集中在格林斯潘一个人。一个机构尚经不起骂,更何况一个人,尤其是一个习惯了当神的人。

     

    当理性的声音退缩之时,投机者必定越多。投资与投机,区分很难,尤其是市场火红之时。当十个人有九个是搞投资的,金融业就膨胀起来了,因为来钱快。转眼间,GE已实际成为对冲基金,GM靠汽车金融营利而不是生产汽车营利。2000年网络股泡沫随之而来,格林斯潘学乖了,不再发出任何警告,提出没人能够事先认定泡沫,应当等市场自行调整。结果泡沫自行破灭之后,又逢911,经济出现阴影,格林斯潘此时却快速多次降息救市。

     

    长期低利率自然会引起资产泡沫,在美国梦的鼓舞下,老百姓都去选择贷款买房,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同时加剧了投机氛围。银行业更甚,拼命乱放贷赚取息差。放贷不怕收不回来吗?银行的小算盘可清楚了,一是已经将贷款资产证券化了,贷款收不回来,与我无关,于是大量发放NINJA贷款(No Income, No Job and no Assets,给无产无业者放贷),二是房地产在涨,总归有人接手,还不了贷的人卖房可以还贷。这么一想,银行业根本不怕,开始狂用杠杆,已经达到30、40比1,资产负债表已经变为98%负债,2%资产。

     



     

     

    美联储作为调控高手,对这一切视而不见是不可能的。可是许多国会议员提出,房子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象网络股,不会崩溃(这论调世界都一个样,呵呵)。好吧,不调控就不调控,但通涨指数会提示真相啊。没关系,我们可以修改指数骗自己,于是格林斯潘干脆把沃尔克时代使用的通涨指数修改了,指数中不再包含房屋、食品、能源价格等因素,这下天下太平。2005年,伯南克接任,继续格林斯潘的政策。有人问他,如果全国性的房价下跌怎么办?伯南克说,不大可能会。伯南克这个学院派,只会依据数学模型判断,而不是依据市场判断。而市场,并不是理性的模型决定的,而更多是由人的情绪决定的。

     

    可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钱不能无成本,否则整个资本主义的体系就会被破坏。2008年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伯南克量化宽松救市,收购坏账,看起来,伯南克期权比格林斯潘期权更管用。这两任主席,创造了一个中央计划经济的体制,经济完全信赖于廉价信贷。



     

    救市以后怎么办?现在的美联储,沿袭了过去的作法,继续保持低利率强刺激。利率之低,从上图可见,差不多是零利率了。看来以后存钱给银行还得付保管费,谁知道呢。利率低带来的还是金融资产的膨胀,股市又创新高了。伯南克的观点清晰明了毫不隐瞒:在溃败的金融系统注入大量金钱,会导致股市上升,房价不致于低迷,这样大家会感到自己有钱,才能继续去消费,然后会最终影响到经济表现。于是,股市上涨30%,美国人民买股票为美国经济的未来投下一票,金融机构利润高涨,又回到了2008年前的好光景。

     

    影片总要点题,money for nothing,并不是说钱不是好东西,而是说金钱的刺激无用。具体而言,银行放贷给中小企业实体的钱却有减无增,食品燃料价格同样上升,于是有人跳出来说,美联储的刺激,导致不解决就业的零增长;还有人批评说,储蓄不断缩水,相当于穷人、拿固定工资者补贴了亏损的银行;更有甚者,直接提出关闭美联储,因为它制造了股市、房市、政府债的泡沫。不过,这一切与伯南克无关,据最近报道,伯南克卸任退休后的生活越发多姿多彩。继去年全球各地巡游演讲捞金后,目前已同意在华尔街对冲基金公司Citaldel担任顾问。

     

    金钱刺激也无法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世界主要的矛盾,还是穷人与富人的矛盾。1%富人占有了美国42%金融财富,最穷的80%占有7%。在金融时代,富人通过投资越来越富,恰好印证了《二十一世纪资本论》的观点。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在金融致富的效应下,今后会有更多的聪明人投身于金融行业,世界各国各地都会争作金融中心。



    将来怎么办?至少美联储目前还不肯加息。已经有经济学家惊呼,我们刺激经济搞了次金融危机,然后什么也没有学到,继续这样搞下去,我们疯了吗?目前的美国经济,仅仅是离开了2008年金融风暴的中心。没有一个国家能这样玩下去,靠降低利率、刺激消费作为经济增长引擎,也许到了反思资本主义模式的时候了。Thereal currency of the world is trust,如果再这样玩下去,美元也许就玩完了。

     

    可是,如果不这么玩下去,经济马上衰退,失业急剧增加,就会带来短期痛苦,可行吗?个人觉得,政客不允许,人民也不答应。这个世界,从公司到政府,均是短任期制,制度架构已经容不得考虑长远利益。公司经理人青睐那些会在他的预定任期内产生回报的项目,而放弃时间跨度更大、前景更远大的项目,总统与官员也只会保住眼前的选票,才不会考虑任期后之事。至于过惯了好日子的老百姓,更是缺乏对痛苦的忍耐,君不见,欧洲各国政府稍微减少点福利,已经闹成一团。因此,影片中呼吁人民觉醒,给美联储施加压力迫使加息,估计也只能说说而已。道理大家都懂,给一个生病的人一次又一次打强心针,是不会使他恢复健康的,可是这年头,能够横眉冷对千夫指,牺牲短痛换取长远利益的领导人,寥寥无几。

     

    美联储的历史,告诉了我们金融危机的前因后果,又能怎样呢?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因此,人性不会变,历史会重演。其实,放眼世界,各国央行都是美联储。当前火热的股市,仔细一想,又有多少不同呢?我们离零利率还远着呢,刺激还仅仅是初期,工具箱里的工具多着呢,只不过不少已经换成了英文简称。看起来,无论是保持政治正确、为中国经济未来投票,还是为了避免资产变相贬值,都是必须投身于股市的强有力理由。只不过,且炒且珍惜,各位一定要好好修炼自己的智商和人品,并且真诚祈祷上天赐于你力量和勇气,将来逃过那隐约可见的危机。

    带图表原文在此
    http://fuwangezy.diandian.com/post/2015-04-23/40066239954

     3 ) 金钱有没有用,看握在谁手中!

    有句谚语,屁股决定脑袋,同理,这部电影同样适用,金钱看归谁所有。美联储可能是世界上金钱最有力的组织了。可是,从一开始神秘组建,到权倾天下,再到备受质疑与苛责,最后逼得传媒拍了部电影来揭露,其中有愤懑更有期待,毕竟这个组织是掌握金钱的,只不过,作用大大降低了!

    对于经济,我是门外汉,仅有的知识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啊、价格啊、上层建筑啥的。但是,这种基本逻辑揭示了资本的规律和国家钱袋子的归属。我们老百姓关注的个人所得税、得到的工资,都是来自国家经济的再分配。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分配都是从资产阶级为出发点,维护“财阀”、“寡头”的利益才是美联储的根本!

    金钱是无用么?这部电影展示的是美联储近些年刺激经济乏力,这是美联储的问题么?当然不是,是美国国家政策、国体导致。一个泥瓦匠再牛掰,也修不好天天自己拆房子的家。以金融资本获取惊人收入怎么会甘心老黄牛一样耕地呢?金融出了莱曼兄弟等问题,就质问美联储,明显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挣钱的时候是我眼光精准、投资策略正确,自己花天酒地,各高管几个亿的分红;赔钱就需要美联储用纳税人的钱输血、救市。所以,这部电影明显是在替罪羊,分散民众对政府的失望,树立一个靶子,让当权者置身事外,李代桃僵。这把戏,玩的溜啊!

    作为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历来是唯我独尊,就算犯错也不怕,因为没有可比性,没有威胁。这样的情形下,美国经济政策就一直寅吃卯粮,大把花钱,大笔印钱,反正全世界都为美国忙活,美国就用美元收割世界,包括盟友。美联储通过微调来延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频率,但是,这无济于事,所以,背锅的有了。这部电影就产生了!

    美国历来喜欢披着意识形态的外衣来达到控制、颠覆、愚民等目的。推特治国的总统、CNN等媒体的双标抹黑,各国频繁出现的颜色革命都不过如此,但是,这东西也最好使,投入低收入大,大可得国。所以,这部电影的政治意义远大于科普价值,手段可学,内核得防。

     4 ) 简直应该被当作宏观经济必看教材

    本来只想写个短评的 结果超了字数 以下是安利

    讲真 这是我看过的讲解次贷危机甚至是美元货币最好的纪录片 尊重历史材料的的同时 并不局限于重现历史 而是深入思考泡沫现象背后的本质 将financial sector的泡沫追根溯源到 monetary & fiscal policy 把stock market crisis放在整个宏观经济市场大背景下来看 从时间轴去分析每一次fed的行动对于市场的影响 从rate changes到qe 从massive bailouts到encourage spending 逐层从bubble的表现剖析到问题的本质 并提出以实体经济以producing为准则的解决方案 更难能可贵的是 从今天的material dilemma里看到了social irrationality 现今社会所鼓吹的浮躁的消费观和价值观
    ps 除了以上 另外一个让我惊艳的分析 是mathematical model在整个事件中的作用
    ps的ps 很多econ 103的概念在课堂里学的时候只是字面理解了 直到看到这部片子才把它们的内在联系串联起来 当用printing money来解释fed的时候 突然就明白了当时背的各种关于fed的历史和monetary policy

    总的来讲 在我有限的知识体系和观影经验里 这是一部很棒的作品 良心推荐

     5 ) 十分钟让你搞清讲啥,节约你一个半小时!快谢谢我吧!

    控制利率可以控制经济,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快熟发展。

    因为,利率越低,企业和个人都更愿意借钱消费。

    而,利率太高,借钱就会减少,反而愿意把钱存到银行吃利息。

    所以,美联储通过低利率大幅促进美国的经济发展!大家都用借的钱买房,买车,买东西。。。

    除了个人,大的金融企业更可怕,他们用很低的利率(1%)从银行贷款出非常多的钱!然后再用这笔钱变成金融产品用更高的利率(6%)卖出去,这样就稳稳的赚了5个点,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空手套白狼,本钱都不用出。。。比如雷曼兄弟就是这么干的

    当有这么多企业和个人都因为低利率大幅借钱提前消费!就必须印更多的钱投入市场让大家来借!而这些钱又不和实际的黄金储备挂钩,所以市场上钱多了但商品并不会凭空变出来,所以就会出现物价上涨!

    房价,食品,汽油。。。啥都会涨价!但,别看他贵,还有人买!为啥?因为可以随便借钱啊!借来的不心疼。。。

    但,这样通过借来的钱消费,特别是很多企业和个人并不是扩大再生产用的,而是投资固定资产,比如房地产,汽车,玩乐,旅游。。。而这些所有的消费都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价值!比如建造一大堆公寓放在那里不可能生产任何价值。。。

    而当某一天,物价上涨到一个点,借了一堆钱买了一堆很贵的东西!!而通过工作赚的钱不够还贷了,这个平衡被打破!经济泡沫破了就会造成经济崩溃!

    所以,健康的经济是你能挣多少钱就消费多少钱。而不健康的金融方式就是用借来的钱消费!

    于是,每次遇到金融危机,美联储就继续降息,于是再次刺激经济回升,但问题来了,2008年后利率已经降到0了。。。。没办法再降低了。。。这么低的利率借钱的企业和人更多了!

    但不是每个企业和人借了钱都能成功还的,企业利润变低,或者个人工作出问题,出现无法还钱的情况怎么办??特别是超级大企业出现不能还钱破产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为了避免雷曼破产的再次发生,而且希望继续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又推出了——量化宽松方案,说白了就是印钱!想办法借更多的钱出去!刺激市场。

    但天下不会掉馅饼!所以这样的弊端就是美元会出问题,从AAA评级降低成了AA+,对美元在世界的统治力产生了影响和阴影,但现在而言,世界上还没有能代替美元的货币,而这种恶性循环,当遇到有一种货币能够代替美元后,将会对美元和美联储产生终极灾难!

    还好,不会这么快,所以美联储还有时间继续这么干——印钱!

     短评

    经济学基础知识大全

    10分钟前
  • nabulea
  • 还行
  • 枯燥的影片+差劲的字幕=催眠神器

    12分钟前
  • jiade
  • 较差
  • 〖20220319〗讲的蛮清楚的

    13分钟前
  • HelloIndra
  • 推荐
  • 没什么惊喜,浮于表面的简单科普而已

    15分钟前
  • 夏语冰
  • 还行
  • 怎么这里也有那张坦克照片?!

    18分钟前
  • 水水
  • 还行
  • 介绍美联储发展史,交织近现代美国重大经济危机史。也请了好多FED里的前任和行业内人士评价当年的掌权人和货币政策,帮助理解80年代以来,美联储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成"强大机构",却放松监管以及监管不当,助推了美国虚假繁荣。从stock bubble ,到housing bubble ,下一个是美国国债?非常有话题警示意义的纪录片。b站有生肉版。

    21分钟前
  • k-pax
  • 力荐
  • "Can a problem created by money for nothing really be solved by evermore the same?" 放在当下看格外讽刺。然而又能怎么样呢?

    23分钟前
  • rainbowrain
  • 力荐
  • 后天美联储要加息了,这个时间点看这个片其实我只是有种被资本主义无形的操控的感觉,印钱和低利息就能解决问题,结果让全世界买单,让承受不了风险的买单。。。

    26分钟前
  • kooperl
  • 推荐
  • Greenspan Put: the perceived attempt of then-chairman of the Federal Reserve Board, Alan Greenspan, of propping up the securities markets by lowering interest rates and thereby helping money flow into the markets.

    28分钟前
  • monomania
  • 推荐
  • 原来就是这么回事。。。这帮家伙救火就不成还加油了。。。直到现在也是这样。。。所以还是需要政治干预和稳定下来才能繁荣啊。整天打这打那烧钱而毫无经济建设。。

    29分钟前
  • 有时间就看电影
  • 力荐
  • 拍得很无趣,与“大而不倒”有很大差距。11分钟弃剧。

    31分钟前
  • Ben笨熊
  • 还行
  • 不要因为封面而以为这是揭露内幕的深度题材纪录片,这个给我们这些经济小白看的科普片...

    33分钟前
  • 解夏。
  • 推荐
  • 这叫深入?

    37分钟前
  • 光影随行
  • 较差
  • What happened to Wall Street, matters to the main streets

    42分钟前
  • KallaiteChiu
  • 力荐
  • 应该配合好多纪录片一起看,比如97%蒸发的,监守自盗、大空头等。

    44分钟前
  • 三皮
  • 力荐
  • 以美联储对利息调控的视角来看08金融危机,其中有专家是在《监守自盗》里出现过的,但相比之下影片基调更中立一些,聊的也更宏观更深入。在这种形势下,影片最后依然鼓励大家对未来充满希望,让人心情不至于那么沉重。应该是宏观角度解读金融危机最好的纪录片了。

    48分钟前
  • 反舌
  • 力荐
  • 好奇疫情这一轮印的钱多少流入了crypto?crypto对整个市场来说割掉会有多痛?

    51分钟前
  • Reikoooooo
  • 力荐
  • 简直就是美国公知怒黑伯南克啊哈哈哈

    52分钟前
  • Dry
  • 推荐
  • 2013年的纪录片,拍得比较粗浅,对美联储的历史与功能基本上是一笔带过。影片几乎是将所有的火力集中于格林斯潘及伯南克身上,攻击此两人所信奉的自由市场的原则,认为他们在美联储过于放任的行为,导致了危机的发生,并倡导保罗·沃尔克当时的干预政策,并从耶伦的上任作为有希望的结尾。其实,正如格林斯潘所言,美联储根本没能力去预见危机,他所做的只是事后的补救。事实证明,他的补救及时且见效。提前预知并采用行动,只是人们的痴想,突显人类的自大与傲慢。影片开头的话倒说对了,货币是人们信心与信任的体现。

    57分钟前
  • 优游卒岁
  • 还行
  • 格林斯潘的王国

    60分钟前
  • 爱影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