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时间如雪,覆盖一切
不管电影看没看懂,也不评价它是好是坏,我只说说我的想法。
我说我觉得不合理之处。
1.从一开始到最后,我们看到的只有断壁残垣,像是经历过一场巨大浩劫。在这里,我并不明白电影布置这样的场景要表达什么,如果说是地震之后的情况,那倒是很相似,但是总体来看他们只是失忆吧,还有就是随时随地的失忆。那为什么这么残破啊,人类文明虽然忘了,但是房子不会自己变成残砖剩瓦,这是过了多久了,画面给人的感觉就是破落了多年的无人区。
2.传播的途径是什么呀,水,空气,接触还是辐照什么?地堡的存在如果说是合理的,那么水和空气必定不是传播途径,辐照的话,呃,最后来看也是不可能的,那么接触,这如果是的话,想想也不会是这样的场景,都会被隔离了吧?所以说,并不是是人就失忆的,得靠某种原因,那么 有正常人,却没有在外面没有晃悠的正常人这本身就不合理吧。毕竟外面的世界才是希望。
3.就算失去记忆,本能还是保留的,就像饿了要吃饭,但我并不知道为什么他们本来是忘了食物了的,(如吃黄桃罐头时,不知道是甜的),但在寻找的过程中总能精准的找到吃的,(如情侣去找东西时,拿了 好多吃的,并且认识水)
其他的暂时不说了,毕竟我应该是没看懂,也不好妄评。
2 ) 记忆
据说鱼的记忆只有七秒,七秒之后,世界重新开始!就像这部电影——余烬,人们被某种病毒感染,记忆只能存在一天,一觉起来,什么都能忘!其实这部电影大概讲的就是我,有时候看一部书,过段时间再翻开,跟发现一本新书似的!也好,其实我只要一本书就足够。所以这是我为什么会突然在朋友圈上面发看过的电影和书,怕忘了!
3 ) 余烬:宴会终了之后
不知道人们还记不记得,余烬的样子?
那种介乎火焰与灰烬之间,将熄而未熄的东西,总是竭尽全力去点燃下一分毫,在身后经过的地方留下黑色和灰色的灰烬。
这些可悲的小东西,如果没有新的能量注入,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失去最后的光明和温度,归于永恒的寂灭。
如果用打火机,或者灶台(什么都好),点燃面前的一张抽纸,或者报纸(什么都好),等火焰逐渐熄灭,就能在未燃尽的部分看到名为“余烬”的东西。它们是一条红色的线,在完好的报纸和黑灰色的灰烬之间,扩展着。你可以把这想象成一场微观的草原大火,那些余烬就是正在肆虐的火线。
为了效果,你得把你的纸揉成一团,揉紧一点,这样纸很难烧光,记得找一个不会引发火灾的地方做这件事。
回忆起来了吗?电影的标题有没有变得形象一些呢?
我们的时代被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载体是什么?有的人会说是媒介,嗯,真是对这个浮躁年代绝妙的注释。
信息的真正载体是记忆装置,是书,是画,是乐谱、雕像,是人的大脑,或者更现代一点,是手机里小小的内存卡,也是储存着几千T数据的电脑硬盘。
你想要知道什么呢?早餐的做法?哪家旅馆有舒适的床?载人航天的英雄?还是临国的大选?你想知道的事情大部分唾手可得,一小部分,费一番功夫也能找到。我们正在进行着一场人类文明的饕餮盛宴,这些文明的美味装盛在记忆的金盘上呈现在我们眼前,如此丰盛,任何人都可以大快朵颐。
而《余烬》让这场盛宴戛然而止。
佳肴被撤下了。
撇去这些“文明”的人类还剩下什么呢?
动物的本能,超越动物的思维能力,刻印在永久记忆区绝难遗忘的生存能力,不知道储存在哪里不会被遗忘的性格、脾气、积习、技艺以及爱憎感情。
哲学家依然会痴迷于思考,还有印象中那难忘的Singing in the rain
无知孩童像一只温顺的幼兽
流氓将道德遗忘地更加彻底,依旧行凶作恶
机智的恋人准备了记号,只要相遇就能认出彼此
科学家徒劳地尽着自己最后的责任
纯情女孩陶醉在自己的玩偶屋
还有沉迷于文明记忆的收藏家与厌倦了记忆牢笼的金丝雀
标题《EMBERS》余烬,定下了一个下行的基调。这个终将毁灭的世界,就是将熄的余烬;只能记得眼前,燃烧过后立马遗忘的,就是余烬;在这样一个人类文明终将消亡的世界里还在倔强发光的,就是余烬:只要还有一丝热量就会阴阴延续,只要有更多的燃料和助燃剂就能重新燃起烈焰的,就是余烬。
也许导演通过这部精致的小成本电影想要传达的,就是这些,以上。
4 ) 失忆症
人没有记忆会是什么样一种状态呢?如同形尸走肉,没有过来,没有未来,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不知道前一秒的眼泪是为了什么。全世界的人都患了“老年痴呆”,只不过基本认知还在。“我不知道怎么劈柴,但我拿着少斧头知道该怎么做。”可惜小孩就没那么幸运了,没有记忆就没法学习,连语言功能都没有了,只会一句简单的“It's ok”。被爆菊要跳楼自杀的小哥是昨天看的《爱恋》里的男主角,和那片里的奔放果体简直不搭,不过跳楼那段的演技超棒。不愠不火,末日景象不够残酷,但也有点细思极恐的感觉。
5 ) 剧本有点糟蹋了
说实话,很好的剧本的,可惜被导演糟蹋了……
可以深入的主题很多,比如:
当记忆不存在时,爱也会消失;
当记忆不存在时,连情绪也会消失;
当记忆不存在时,世界只会存在原始的东西,那似乎就是无尽的空洞和原始的暴力;
当人类整体的记忆不存在时,个人留存的记忆其实已经没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等等;
可是,剧本被糟蹋了,以上任意一个主题都没有看出来,任意一点都没有可圈点之处。
如果,这剧由《末日危途》的导演来拍,也许,会是另一番精彩……
6 ) 文明的最后回响
少见的一部清新之作。情节简单,但很多场景都可细细品味。
余烬,既是人类记忆的最后火花,亦是文明的最后回响。
在末世之中,所有没有了记忆的人都变成了纯真的孩童,影片中所有的演员,无论从选 角到演技,确实都精雕细琢,所有的人脸上都充满了一种天性中最直白的神情。男女主角在游乐场之时,从男主角隐隐困惑而又不断掩饰的细微神情中不难看出,其实那时他就已经在不断地忘记了眼前人,又不断地重新认识,所以最终走散也就是必然的了。这一点作者当然并非无意为之,在现实的世界里,这种忘记初心,中途“走散”的爱侣,无疑是再平常不过的故事。
而另一面,作者也没有回避人性中天生的恶,但即使是CHAOS这样天生愤怒,暴力,破坏欲极强的人,失去记忆的能力之后,也会因为突然忘记了自己伤心和跳楼的理由而率真大笑,也会因为看到犹如神话中的独角兽一般的白马后流露出自然的敬畏之心。
在多数人像动物一样流浪时,曾经的学者们,仍然还在拼命地努力,试图解释和理解曾经的文明与知识,而躲在地堡中的父亲,守护着人类最后的艺术与文明,也守着孤独徒然伤心落泪,但作者在种种无助与荒漠之中,依然展开了两处希望,一个是美琳达终于决定鼓起能力走出地堡去寻找曾经的世界,第二个是因为没有记忆能力而没能学会说话的小男孩最终学会了骑单车,这似乎是在隐喻着人类的记忆力已经开始复苏,文明的火种再次冒出星星之火。而影片的结局在走失的爱人再次重逢中结束,似乎也是在预示着文明的轮回。
无疑,开头那些话,正是像美琳达一样勇敢的人们,在踏出地堡前作出的最后的关于他们人生的悼词,从此之后,他们便成了下一个轮回中的开荒者。不过从声音上听,开头旁白的倒似乎并非一开始出现的情侣男子,否则的话,倒是极有可能就是他们俩一同走出地堡时说的话。
异常沉闷,异常沉闷
请以2.5倍速观看。
有点莫名其妙的一部电影
失忆现象学....点子不错,剧本太烂...
刚看完无缘无故大停电,现在又是无缘无故大失忆,拥有记忆的人痛苦不堪,失忆的人反而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而活得怡然自得
一片废墟之中的三个阶层。底层的软弱暴戾,随风飘荡。中产的汲汲营营,徒劳无功。高层的自我封闭,空虚。
发现如今女导演拍科幻片就像国产女司机上道一样让人无语。
见识了什么叫低成本
沉闷 不断的找自己么不就是 然后又徒劳 老哲学问题 我是谁 么
伪科幻,不高潮
你会忘记让你成为你自己的东西。
好男!!!!!!
人类痴呆症。不科学,外面的人怎么记得单词的?
8.7
说实话,的确有点莫名其妙的一部电影。一开始的剧情会稍微让我们知道大概是什么剧情,但是影片始终停留在现象上,不肯捅破那层神秘的科幻纸膜,结果到了最后还是没有捅破。看了85分钟的现象,到了最后也没给出个所以然,还是挺莫名其妙的。但背景其实还是很好发挥的,如果善以利用,相信作品会很不俗。
科幻不足 文艺有余 昏昏欲睡
片段式呈现在没有记忆的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情侣这对有点科幻版初恋50次的味道。
隔靴挠痒的伪科幻,编剧是个白痴,失忆的人如何能组织语言?这种类型的片子拍的比较好的比如《盲流感》
在一次全球神经流行病后,幸存者们在一个失去记忆的世界中寻找意义和联系。不错的创意可惜导演并没有在科幻和文艺之间寻得平衡。
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