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动画电影了,亲切感十足,有点留恋,用滥竽充数四个字形容一下现在动画市场不知道过不过分。
这部动画片感觉好久远啊!久远是因为它和现在的动画简直就是两条路,它给人的意义就是没有真本事,不管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终要被淘汰掉,把中国文化的传统理念潜移默化的根植在幼小的心灵里。现在虽然我也不太看动漫啊,但是偶尔看到的时候会感觉莫名其妙的,喜羊羊啊,熊大熊二啊,都给小孩子传送了一些什么样的理念?方脑袋的小孩子会不会让孩子觉着自己的脑袋不正常……作为节目,尤其是给孩子看的还是要在真实的层面寓教于乐,传播什么弘扬什么是主题要求,给孩子看的东西更要把握好分寸,而不是弄一下标新立异的故事和形象来颠覆小小的认知。
美术片为剪纸片,改编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
齐国好讲排场的国君齐宣王最爱听人齐吹竽,但对手下众乐师的技艺很不满意,众臣为迎合他,在全国征召了300名吹竽好手,可是由于工作失误,待要献给齐宣王时才发现少了一名。众臣发愁之际,擅长发投机倒把之财的南郭先生“毛遂自荐”,虽然他压根不懂吹竽,却还是用花言巧语和伎俩哄得齐宣王非常开心,并被赐赏钱财美人。随着行情水涨船高,南郭先生越发得意,春秋大梦甚至做到自己成了国君,哪想到,齐宣王突然驾崩,而继位的齐愍王恰是个不喜热闹专爱听人独奏的国君。
在我的记忆里,这种小时候看的动画片,每一部拉出来都比现在的动画片要好看十倍百倍,就属于是在当时可能都封神了的水平,在那样有限的条件下,都能够做出来如此经典的作品,实在让人难以想象现在的动画产业能烂成这个样子,技术是高了,但是内涵无一丝。真的是流水线作业的动画片,让人毫无观看欲望。。。。。
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现在的孩子应该都不知道这么有趣的故事了
真是怀旧啊,这应该是一部剪纸片,跟平常的动画片还不太一样,非常古老而有智慧的故事,用这种形式展现,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它不叫《滥竽充数》结果光看片名,没有文化的我就真不知道是什么故事。虽然是说教过分啦,但是剪纸片的美术设计真不是一般的创意和特色,音乐也很棒。
挺好,不过我老是把这个和被狼吃的那个人混了,那个叫啥来这?
古人很简单,获得宠幸有时候靠的就是一张嘴,要么能吹,要么能“吹”。
(9/10)这片的旁白诠释了啥是高冷的嘲笑,旁白君的笑声不高不低颇有技术含量,轻轻几下笑意就让人领会了未言的话语,嘲笑南郭先生之余也却方显优雅,哪像豆瓣上那些恶心肉麻的“呵呵后”、“呵呵”什么的,就只会装腔作势,自认在嘲笑别人却自己也一副“吔屎”的嘴脸,真叫人想抽丫一顿。
“本片借鉴的是汉代的绘画手法,完全摒弃了西画东渐后才有的透视法,再加上用剪纸模仿皮影的特征,画面完全失去景深,别有一番味道。可惜这样的动画已经没人再做了。”“旁白有些像讽刺小说,很文学化的现代语言。塞豆子有意思,突突突到处飞。‘只要世界上还有欣赏他那一套的人,他总会找到立足之地的’”滥竽充数。做梦那段很有意思。
以前会觉得,怎么有这样的人。然后觉得,还真的有这样的人。后来更觉得,自己认识的也有这样的人。听了片尾那句“只要还有人吃他那一套,他就不会无处可去”,难道说其实都是这样的人?或许到以后,自己也可以或者必将也是这样的人。
车马、建筑都是汉画像石风格,驴皮影式侧面像,讲述战国时齐国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先杂耍、后露馅应变能力、不发声的乐器、装腔作势、拍马屁搬弄是非嫁祸于人、梦游。最后仓皇而逃,但也表明这样的人,总有出路。
我小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
《南郭先生》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1年摄制的剪纸动画影片,改编自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滥竽充数》。
有意思,那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从电视上播放的
剪纸片,完全无透视,楼阁、车马、舞女、乐师都是大平铺,壁画一样,很有特色。旁白有些像讽刺小说,很文学化的现代语言。塞豆子有意思,突突突到处飞。结尾结合时政,“只要世界上还有欣赏他那一套的人,他总会找到立足之地的。”还好,说教浓度可以接受
剪纸片。滥竽充数的典故
给南郭先生配音的是韩非,画外音叙述是程之。这片之所以被选拍在1981年,当然是因为同朝换代王位交替的故事背景、不学无术溜须拍马的角色特质,以及演奏方式从过分强调集体到个体的改变,无不精准契合影片推出之时的社会背景与主流思潮。可这种影射也最好点到为止,不能再作进一步的深度联想。因为你只要查查齐湣王到底是谁,其主政后发生过什么?便会激灵打个冷战……四星半。
从小告诉我们,要骗人就得找好环境
好动画终究还是被宅男幻想打败了。
剪纸皮影动画,没有任何透视,完全是平面壁画,民族风格浓郁。除了摆脱不了的说教味儿,艺术性非常优秀。
将中国成语故事翻拍成的美术片。。很有哲理喜欢成语故事。。
本片借鉴的是汉代的绘画手法,完全摒弃了西画东渐后才有的透视法,再加上用剪纸模仿皮影的特征,画面完全失去景深,别有一番味道。可惜这样的动画已经没人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