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色块切换皮肤

    勒阿弗尔

    喜剧片其它2011

    主演:安德烈·维尔姆斯  卡蒂·奥廷宁  让-皮埃尔·达鲁森  布隆丹·米格尔  叶琳娜·萨罗  埃弗利娜·迪迪  小鲍勃  皮埃尔·埃泰  让-皮埃尔·利奥德  

    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

    播放地址

    猜你喜欢

     剧照

    勒阿弗尔 剧照 NO.1勒阿弗尔 剧照 NO.2勒阿弗尔 剧照 NO.3勒阿弗尔 剧照 NO.4勒阿弗尔 剧照 NO.5勒阿弗尔 剧照 NO.6勒阿弗尔 剧照 NO.13勒阿弗尔 剧照 NO.14勒阿弗尔 剧照 NO.15勒阿弗尔 剧照 NO.16勒阿弗尔 剧照 NO.17勒阿弗尔 剧照 NO.18勒阿弗尔 剧照 NO.19勒阿弗尔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6 16:41

    详细剧情

      马塞尔(安德烈·维尔姆斯 André Wilms 饰)曾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可是,热爱自由的他厌倦了作家高高在上的枯燥生活,于是来到了勒阿弗尔,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擦鞋匠。勒阿弗尔可爱而又热情的居民让马塞尔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在这里,马塞尔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平静而又安定的生活。  一个非洲男孩的出现打破了马塞尔规律的生活,出于同情和本能,马塞尔收留了这个被警察追得到处跑的可怜男孩。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此节骨眼上,马塞尔的妻子阿勒提(卡蒂·奥廷宁 Kati Outinen 饰)患上了恶疾需卧床休养,一边是凶神恶煞的警察,一边是病危的妻子,马塞尔一下子被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长篇影评

     1 ) “听说在上海也发生过这事”

    “听说在上海也发生过这事”



    “听说在上海也发生过这事。”当看到一名医生很是煞有介事地对另一名医生说道时,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一次导演郭利斯马基在《勒阿弗尔》里所表现出的冷幽默并不多,这可能是这部灰暗的电影里最惹人发笑的一幕了。
    妻子得了绝症,正躺在医院等死之时,突然就莫名其妙地不治而愈了。所以才有了以上医生的这一番对话。这个贫困家庭一直靠丈夫擦鞋为生,而就在妻子得病后不久,丈夫却是于偶尔间收留了一名偷渡的非洲儿童……
    大师级的郭利斯马基一直偏爱于在自己的国家——芬兰拍戏,这次却是移师到了法国。在《勒阿弗尔》里,法国,这个活色生香之地却依然是涂上了北欧般阴冷素静的色调,最多不过是把冻得硬梆梆的芬兰话换上了细细软软的法国腔。再一次地,郭利斯马基依然是把他的目光投向了底层生活,显示出的是来自底层那份特有的浓浓柔情,而无一点焦灼饥渴、难以挣脱的欲望弥漫。和郭利斯马基先前的《没有过去的男人》《浮云世事》比较起来,《勒阿弗尔》放弃了微小的视角,而是展现了一个群像式的画面,在丈夫带着偷渡儿童东躲西藏、陷入困境之时,这一帮街坊邻居齐齐伸出了温暖之手,虽然先前他们曾经也有不无刻薄之处,毕竟也是不伤大雅,在这齐心的温暖中化为相视一笑。
    尽管总是醉心于对底层的真实刻划、对现实毫不留情的批判,但奇怪地是郭利斯马基总是喜欢在结局处安排一场好莱坞式的圆满大结局。《勒阿弗尔》其实并不能算是导演的最佳作品,这次通过群像式的展现多少显得浅尝辄止,少了深入人心之利,整部故事也有朝失控粗浅的方向滑去的迹象,尤其是最后这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病愈安排。这已经不可再用圆满来形容,更像是一个童话式的结局——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也正因为如此,这种不讲道理,不容分说,没有任何来由,也没有任何理性的童话式的结局却又恰恰显出一个十分诡异的荒谬来。妻子的病就是好了,至于怎么好的谁也不知道,发达的现代医学、先进的仪器也只能是两手一摊,无法解释一二,是不是他们太过善良与贫穷了,连上帝也无法再看下去了。而且,“听说在上海也发生过这事”。
        丈夫这个角色的选择也是颇有些趣味,他本是一名放荡不羁的作家,放下一个知识分子的身份,甘心情愿地打滚于穷困阶层,也似乎是暗映着导演一以贯之的价值取向。郭利斯马基一直拒绝走上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解读,而总是竭力地表现出只有在穷人才会发生的,有时甚至可以称之为盲目的、谁都无法击垮的乐观、豁达与无畏来。
    扮演妻子的依然是郭利斯马基的御用女爱将——那个形容枯槁、瘦弱单薄的老太,与众多珠玉圆润的女明星比起来,她面无表情,却又带有一丝饱经风霜的执拗与无畏。片尾中,夫妻俩携手步入简陋的家中,昂首阔步里显出一种不容侵犯的凛然和尊严来。院内的樱花开得绚烂之极,随风轻轻摇摆,像极了小津安二郎的镜头,只是无论从影片本身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还是以最后的荒谬表现手法上来看,与小津安二郎温吞水式的市井生活早已是分道扬镳。

     2 ) 《勒阿弗尔》:简约而温情

    (芷宁写于2012年6月21日)
        蓝色的杂货铺、红色的面包店、可爱舒适的小酒馆、简朴老旧的家居、狭长而清洁的窄巷……影片《勒阿弗尔(Le Havre)》中的勒阿弗尔朴素简洁到不像是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第二大城市,倒像是一个恬淡安宁的往昔小镇,但在阿基·考里斯马基的光影再现中,它得其所哉,如此风格的街景氛围恰是考里斯马基极简主义影像风格的需要,两者在返璞归真般的光线游走中达成了一种微妙而真诚的结合,让一切都显得从容而贴切。
        该片算是阿基·考里斯马基作品中最为温馨的一部,片中的每个人都拥有美好而高贵的心灵,最后那超越病理常规的结局也像是一份甜美之极的礼物,或者说是对善良的犒赏。然而,除却这份温情无限的诗化,影片还是拥有着考里斯马基影片的突出特点:对白精炼、节奏舒缓,时不时地黑色幽默一把,叙事也没有多余的枝杈,人物表情更是单一,有时甚至可以说是停滞状态,如导演的“御用”女主角卡蒂·奥廷宁的面部神情,总是那么得“丧”,但难得的是这种呆滞的表情也能表现出丰富的内心戏。
        本片和考里斯马基其他的作品一样涉及社会问题,依旧关注底层人的生活,依旧描摹他们那简单纯良天真的本性,只是这次,阿基·考里斯马基这位芬兰影坛的奇才没有采用惯用的悲观挣扎无奈乃至嘲讽的基调,他似乎在原本打算退休的这几年里,休养生息,发现了内心的另一种需求,从而将那些人性和良知表现得更为明确,且充盈着一种大鸣大放的温暖。
        影片涉及非法移民等敏感话题,却没有让对立的双方在故事里剑拔弩张,阿基用另一种淡淡的人文关怀的调子去解决这个难题,最后那位冷面黑风衣警探的出手相助,更将温暖和善意默默地推到临界点。迪特里希·潘霍华说:“为孩子们所做的一切应成为衡量社会道德的标尺。”片中那些人的行为彰显着他们所维系的道德标准。
        除却偷渡的黑人小男孩,其他片中人清一色中老年,他们的生活规律而寂寥,有的还很清贫,如主角,擦皮鞋并不是旱涝保收的谋生手段,但在他们平淡无奇的小生活中,并不失小乐趣小情结,他们或许潦倒,或许落寞,或许固守着原有的世界,但他们乐天安命,对外来新鲜的人和事并不排斥,拥有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
        片中也不乏给力的摇滚乐,但依旧是导演钟爱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摇滚乐,那个为了送小男孩去伦敦寻母而开唱的募捐音乐会上,拉风的唱将叫做“小鲍勃”,名字里虽然有个“小”字,却也已是垂垂老矣的家伙,他一身酷装劲歌时的画面,持续了不少时间,令观众体会到那句老话,“摇滚是一种精神。”而且,这位一脸褶子的小鲍勃依旧视爱情为音乐的源泉,他和年老的妻子之间的爱是他歌唱的动力。不仅歌唱,生活也需要爱和动力,且愈久弥坚。
    (杂志约稿)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7093498_d.html

     3 ) 星星点点的善意一闪一闪亮晶晶

    这是一个很温暖的故事,虽然讲的都是底层人物的心酸生活,但是每一个人都努力的在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还能与他人互帮互助,对人性彻底失望的时候倒是很值得看一看。一个偷渡的移民小孩,引发众人的善心。

    作为电影中的男主角,他曾经是个作家,如今却是一个擦鞋匠,虽然收入微薄不稳定、时不时被鞋店的老板谩骂轰走,但是男主却一直坚持着这个旱涝不保守的工作。他有一个温柔善良的妻子,虽然没能给她大富大贵的生活,但是每天赚到的钱都能上交给夫人;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是每次去医院看望妻子都不曾忘记捎带一束花;虽然自己早已不是大男孩,但是他的生活离不开妻子。虽然生活清平,但他依旧愿意帮助移民小朋友,让他住在他的家中,哪怕招致警察的麻烦;虽然拮据,但是他愿意跋山涉水去寻找移民小朋友的家人;虽然力量微薄,但他还是愿意大费周章举办慈善音乐会为移民小朋友凑够偷渡费。

    面包店的老板娘,虽然男主总是赊账买面包,但是在他妻子生病住院后依旧愿意接济他;在移民小朋友被发现后,哪怕可能招致警察的麻烦,依旧愿意帮助男主藏匿小朋友。

    杂货店的老板,虽然平日里不愿意赊账给男主,但是知道他的妻子生病后依旧愿意给男主提供吃的东西,为了不让男主难为情,还找借口说那是快过期的食品;为了成功将小朋友送到港口,不惜以身犯险在警察的眼皮子底下送走小朋友。

    同为移民的老张,为了拿到一张身份证花了8年的努力,为了给女儿买辆自行车攒了很久钱,虽然同为擦鞋匠、同样辛苦,但是他依旧愿意与男主交朋友,愿意帮男主筹办慈善晚会,为了凑够钱愿意把攒了很久的钱捐出来。

    作为一名警察,他的责任应该是抓捕小朋友,然而最后的最后还是这位警察帮小男孩做了掩护。

    电影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没有显赫的身份、万贯的家财,其实都是普普通通的小市民,但是人性的光辉在这些人的身世都得到了发光。电影结束时,小男孩成功坐上了去往伦敦的船,身患绝症的妻子奇迹般的痊愈,也许,善行真的会有善报吧。

     4 ) 《勒阿弗尔》:极简主义的温情首部曲

    《勒阿弗尔》:极简主义的温情首部曲
    文/灰堆南

    勒阿弗尔(Le Havre)是法国北部的港口城市。之所以成为电影的名字,是因为芬兰导演阿基•考里斯马基(Aki Kaurismaeki)要拍摄他的“港口城市三部曲”的系列电影,《勒阿弗尔》是三部曲的第一部。在此之前,阿基在拍完“当代芬兰三部曲”的完结篇《薄暮之光》后曾有息影的传闻。而现在,这三部曲才刚刚开了头,看来这位作品个人风格显著的大师级名导还将再执导筒。对此,阿基不无幽默的告诉我们,“如果我不告诉大家我在准备三部曲电影,那么懒惰的我就一定不会去拍电影,而是在家里玩扑克。”

    有时候,你不得佩服阿基大师对于影片拍摄地选址的眼光。电影镜头下的勒阿弗尔干净简洁,略显老旧却不乏温馨。城市和影片的风格相得益彰。但细想,又觉得好笑,导演所谓的“港口城市三部曲”会不会只是个噱头。为何是港口,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难道阿基•考里斯马基是想找个别有风情的海港城市一边享受生活,之余,再随性的拍一部温情的小电影,然后,再考虑退休的事儿。

    也许是导演要在这部自编自导的电影里缅怀一下自己失意的作家梦。影片的主人公马塞尔•马克思曾经是电影《波西米亚生活》中生活在巴黎的作家,如今却在勒阿弗尔这座小城干起了擦鞋匠的活计。他背着箱子游走在熙来攘往的码头车站,眉宇间偶尔还会流露出失意的艺术家气质。擦鞋摊的工作收入微薄,马塞尔却享受着接触人群的快乐和由此带来的简单生活。他往返于擦鞋摊、家庭和小酒馆。对于马塞尔来说,这样的生活看似失意,但并不失落。

    影片没有纠结于马塞尔的前世今身,而是将剧情引向电影要表达的简单而温暖的故事。黑人男孩伊德里萨的出现,是马塞尔生活中的意外。这个被弄错了目的地的非法移民,在逃出了警察围捕之后,与马塞尔不期而遇。但一个自己生活尚且窘迫的老迈擦鞋匠,能帮这个孩子做些什么呢。让人出乎意料的是,马塞尔不仅解决了男孩暂时的吃住问题,而且要把好事做到底,将伊德里萨送到他本来该去的地方——海峡对面的伦敦,妈妈的身边。此时,马塞尔要面对的还有重病住院的妻子,但他还是不辞辛苦费尽周折的找到了男孩母亲在伦敦的地址,联系了偷渡的货船,并通过一场精彩的慈善演唱会筹到了所需的费用,最终帮助男孩顺利的离开勒阿弗尔。但这一切,并不是马塞尔一个人在战斗。影片中,除了那个鞋店店员和告密的邻居,几乎所有人都充满了善意,就连负责抓捕男孩的莫奈警探也加入了这场集体营救。

    简单的剧情和纯朴的画面延续了阿基•考里斯马基作品一贯的简约风格。但这个简单的故事里,却涵盖了真挚平凡的爱情,与人为善的友情,这些人性中温暖的情感。同时,在马塞尔•马克思愿意接触人群,而远离了“山上宝训”的选择背后,并不是信仰的缺失和行为的无动机,而是心里深藏着一个坚硬如核,而且让人尊敬的价值观。在电影的结尾,妻子阿尔列蒂本来毫无希望的重病竟然神奇的康复了,这让人在惊喜之余,也给了电影一个温情而完满的结局。

    电影《勒阿弗尔》曾入围了去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虽然最终没有获奖,却获得外界的一致好评。因为电影不仅再次诠释了简练的对白、缓慢的叙事节奏、僵滞的人物表情等这些阿基•考里斯马基作品中的极简主义风格,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描写中的难得一见的温情。

      刊于《假日100天》

     5 ) 勒阿弗尔:人人都有颗玻璃心

    很多时候我都想方设法的找一些偏冷门点的小众片来看,不单单是因为其忠于电影本质的诚意、朴实和精巧,所带来的直击心底的触动,同时也想通过电影的直观表达,来完善一直以来对那些个披着神秘面纱国度的了解,的确,通过电影这扇万花筒般应有尽有的窗户,方见识到了很多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习俗,壮观震撼的历史遗迹,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为我的憧憬和幻想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有一个不走寻常路的牛掰导演,却反其道而行的给了我一个完全颠覆性的认知方向。

    高端洋气的设计王国,完善殷实的社会福利,安居乐业的当地居民,这是我一直对芬兰留下的固有印象,宛如童话世界般充满着令人期望的各种美好,但这位享誉世界举足轻重的国宝级导演却完全扭转了我之前的片面认识,在他的影像中唯一保留的或许只有那冰冷彻骨的冷峻之感。乐此不疲的执迷于底层人民或边缘人物,两极分化下的生活状态,迷茫孤寂游离忧伤的情境氛围,慢条斯理的节奏把控,独到微妙的细节捕捉,以及对色彩象征性的有心运用,对人物异常木讷的刻画,从而绘制出一幅更为写实而冰冷的芬兰画卷。

    在阿基的影像中,这个人人称羡的社会不再有安定、保障、和谐、公平和富足,就像卸下了外表看似光鲜亮丽的伪装,用一种看似更为冷酷实则更为关怀的心态看待现实生活。而这种视角也成了阿基充满了无限魅力的独有风格,但阿基也并非是一个无情决绝的人,他那一本正经的冷幽默和温暖的人情味一直贯穿在他那看似充满批判反思的光影世界中,面对往往一盘死水无可救药般的生活状态时,阿基大多会从中注入一丝绝妙的暖流,这种难得的温情在最近的作品《勒阿弗尔》中,破天荒的波及到了每个人身上。

    放弃了过往风光无限生活的马塞尔,带着妻子来到小城勒阿弗尔,擦起了皮鞋过起了平淡的生活,影片一开始就有一个小小的突发事件夺人耳目,相当有趣,这样的生活或许清苦了些,但不难看出市井小民的生活反倒更加多姿多彩。一开始当地的居民对马塞尔的赊账表现了些许的不满,但随着马塞尔意外帮助了出逃的男孩,呵护备至的藏匿他,全力以赴送她去找自己的母亲,刚开始也有人举报,但慢慢地好心的居民都开始伸出援助之手,助其躲藏甚至还读起了《卡夫卡》,而此时双重危机却同时来袭,一面是看似铁面无私冷酷无情的警官的步步紧逼,一面是卧病在床故作坚强的妻子,但生活并未按常理想象的那样将马塞尔逼入死角。

    阿基一直保持着自己自成一派的风格,夫妻俩关于胖瘦的对话让人不禁会心一笑,还是那点淡定自若可爱的冷幽默,人物脸上大多时候还是一张张似曾相识的扑克脸,呆滞般的停顿像极了小时候看的国产动画片,色彩的运用和构图的精致已成了阿基的拿手绝活,对观者的情绪也起到了绝妙的“添油加醋”的作用,还是习惯性保有对下半身的特写镜头,以及对于音乐那永不消退的痴迷,年过半百耳鬓斑白的小鲍勃充满活力的登台表演就足以证明了,阿基电影里的配乐永远都是那么悦耳,那股忧伤的调子格外的动人,这些打上阿基牌的一贯特征往往让人久久难以忘怀。

    若没有对于贫富、阶级、种族的偏见和误解,打破芥蒂与隔阂,相互理解包容的生活在一起,就像勒阿弗尔一样每个人都有颗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玻璃心,呈现出一片平和温情的景象,就连外表冷酷古板的警官也有柔情的一面,相信即使是劣迹斑斑的社会也会有春暖花开的一天,就像最后那棵给予了无限生机的樱花。面对每个国家或许都会存在的困境和难题,最近余华用“死无葬身之地”表达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心灰意冷、束手无策和愤懑决绝,而越来越心慈手软的阿基则用1+1化悲为喜的双重叠加的反转手法,让我们见识到了人间有温情和希望的美好,凡事都不要太悲观,终会出现正面的转机,人以善为本,即会获得光明的慰藉和幸福的眷恋。

     6 ) 小人物也可以伟大

    很早就看到常去的那家小电影院贴了le havre的海报,一直没有去看,竟拖到了现在,然后又恰巧赶上了第二轮放映。放假嘛,刚好有时间,二话不说走起。

    早听说这是阿基头一回拍温情小品,还是很期待的。影片开始即刻画了一个平凡无奇的擦鞋匠,每天赚十几欧元勉强养家糊口,以及当地的一名总是穿着风衣的监察官。擦鞋匠曾经是一名作家,但中年后落魄至靠擦鞋为生,生活地点也从巴黎转到了本片的发生地,勒阿弗尔,一个看上去很复古的地方。好在他有一个贤惠且爱他的妻子,一群热心的邻里,还有一条狗。闲暇时到家附近的酒馆喝上一杯,侃侃大山,日子就这么平淡的过着。转折发生在一个企图偷渡到伦敦未成,被截获在勒阿弗尔的小男孩身上,他从警方眼皮底下溜走,并阴差阳错的与擦鞋匠有了交集。擦鞋匠动了恻隐之心,让他住在家里,照顾他,保护他,并不时应对监察官来找麻烦。邻居们也热心帮忙,大家都想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与此同时,鞋匠的妻子不幸病重住院,鞋匠每天在看望妻子之余,还要为男孩的事东奔西走。最终,在大家的努力下,凑够了从勒阿弗尔到伦敦的偷渡费,并齐心协力躲过警方搜查将男孩送上轮船,监察官也良心发现,出了一把力。擦鞋匠的妻子最后也痊愈,皆大欢喜。

    似乎有很久没看这种温情而happy ending的电影了,尤其是两条故事线都得以喜剧收场,看完后心情也跟着愉悦起来。擦鞋匠那么平凡的一个人,却能尽己所能帮助素不相识的小男孩,甚至于不顾自己安危,并且筹集了一笔对他而言的巨款。这是一个多么可爱的人,不止他,那些邻居们也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面包店老板娘,杂货店老板,酒吧老板娘,都为小男孩献上自己一份力量。也许现实中不会有这样的故事,但阿基将这部电影像一则寓言一样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好人有好报,以及平淡的生活中蕴含的光彩。

    影片的很多细节处理的非常到位,男主无疑是一个很骄傲自己昔日的辉煌,有点小聪明,又很善良的人。看到他穿上不知多久没穿过的正装去为小男孩的事情奔波时,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尤其是他去探监时冒充律师,那种俏皮让人莞尔。他在回答别人为什么要信任他时,自信的说,就凭我的蓝眼睛!爽朗的让他的形象不由自主高大起来。那个小男孩,哪像是个偷渡过来的没见过世面孩子,眼神深邃,言谈成熟,做事老练,又不失可爱,怪不得最后监察官会放他一马。还有那个little bob,那么大年纪了在台上卖力的玩摇滚,筹集到了3000欧元,只能用浪漫来形容。

    其实整部电影的基调就是浪漫的,一切都很温馨。小人物的日子虽然苦了点,但是充满阳光。也许阿基想告诉我们的就是,平凡的人,也可以诠释伟大。

    生活在底层,亦能够仰望星空。

    看,樱花开了。多好。

     短评

    little bob一出来我就燃了,果然还是那个不羁的阿基。片子拍到最后太浪漫了,导演难得这么温情一回,看得好感动。无论是法国还是哪里,他的片子都像是几十年前的北欧,冷色调,低调布光,不知道在哪淘弄的破家具。这些年阿基最有人情味的一回,不再是讽刺和批评,而是心底的温暖,四星半

    3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 不喜欢,睡过去三次

    8分钟前
  • 浪味仙
  • 较差
  • 鼓掌!火柴厂女工的神迹。他们有白头发的老人在大提琴边摇滚,有风光一时的明星去街边擦鞋,有在病床边读卡夫卡的杂货店老板娘。他们生活在底层,他们的船名字叫升空。

    12分钟前
  • Shy
  • 力荐
  • 第一次看考里斯马基,却满是惊喜!1,白色风格,零度写作,类加缪的《局外人》,冷冰冰又极为迷人。2,叙事上的简洁,想起布列松,布之极简乃缩减后的简,考之简为除杂后的简。2,动画式镜头处理与人物形象,似雅克塔蒂。4,传统的蒙太奇叙事,几近教科书。5,画面色彩与质感是60年代的新浪潮。

    13分钟前
  • 把噗
  • 力荐
  • 8/10。到法国依然很阿基:忧郁的颜色光线,清愁的小城建筑,从不出现的大型商场和现代化家电,穿着老式风衣的呆滞人物。对往昔文化的追忆触到了心底的神经,这或许就是独立电影的魅力。擦亮鞋步向死亡杀手的手铐犯,冒用身份证的越南移民,慈善摇滚会外停留稍长的镜头,蔬菜车偷渡。善良才是人间天堂。

    1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 很有意思很有趣的电影,幽默的温馨,“极简主义”的表演~不过说来,还真是有点像《钢的琴》啊~~

    19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 第一部大银幕考里斯马基作品。OST大赞。帮助偷渡黑人少年的设定,怎么看都有些流俗,但很喜欢苦中作乐的人生姿态,冷中藏暖的影像调子。一度把电影想得绝望,比如觉得腹绞痛的妻子一定会挂掉,但最后,樱花开了一树。

    21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 1.最温情暖心的一部阿基,除了让-皮埃尔·利奥德客串的邻家举报者外,全员俱为好心人,结尾双线故设虚惊后竟然皆大欢喜,恍如神迹临降——这恰与男主为教堂外神父擦鞋的段落相契合(谈及[马太福音]“但基督还是来了人间”),另一有趣的反讽是擦鞋匠自嘲自己的职业是“最不尊重[山上宝训]的”,无怪乎本片在戛纳获了天主教人道精神奖-特别提及(笑)。2.探讨偷渡难民问题,却毫不苦大仇深,尽管片场移师法国,却仍是熟悉的阿基,极简气息一如布列松,空镜转场与收尾樱花犹似小津,考究如油画冷中缀暖的配色,还有复古的陈设与怀旧的影调。3.又见唱机与收音机,小鲍勃的摇滚演唱会真够劲!4.酒吧的小鲍勃独自隐没在黑暗里,妻子前来的那一刻,两人霎时沐浴在亮光中,抒情音乐响起,至为动人。5.-“我干嘛要相信你?” -“因为我有蓝眼睛。”(8.5/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 释小龙被刷黑偷渡到法国有没有

    29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 国际友人、好心好报、红花黄花樱花、意外结局、最后响起的那首歌好赞、警察讨好人民。

    32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 昨天看了一半,意识到应该先看《波西米亚生活》,果不其然,不但人物有延续,而且还有很多情节互文。生病的咪咪对应马赛尔的妻子,非法入境的画家对应非法入境的黑人男孩。而《勒阿弗尔》里,阿基给两个人物都安排了完美的结局,用奇迹填补了《波西米亚生活》的遗憾。 阿基中后期的电影,无论是情节还是色彩,都越来越有种不真实的童话感。

    34分钟前
  • ibelieve
  • 推荐
  • 看的时候还以为是上个世纪的诺曼底,看到欧元才铁定心思只不过一切都很复古而已。底层人民的互帮互助,幽默的方式也非常有风格。有些镜头妙极了,配乐也很有意思。Little Bob的演唱会单曲巨献有点雷到我了。不过看完之后想想,还真是别具一格,别有风味啊。

    35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 小津+布列松,极简主义;色彩极为讲究。人间的温情与上帝的恩典。

    38分钟前
  • 胤祥
  • 力荐
  • 里面每个人都像是退隐江湖的大侠

    39分钟前
  • 江声走
  • 力荐
  • 刘聪快来看你流落芬兰的兄弟

    43分钟前
  • · ~~~~~~~~~
  • 还行
  • 颜色调配,非常老乱。红、蓝、白、黄,参差出场,各种语意。尤其是黄色,人物的心理转变,通过换装完成。最后的那束小黄花,穿行过红色和蓝色搭配的楼梯,完成最终的使命,迎来白色樱花。最后的嗨皮嗯定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要是悲剧收场,这个电影就弱下来了。

    48分钟前
  • 仁直
  • 推荐
  • 岁月催得安托万和御用马脸姐齐齐老了,永恒的是阿基大叔外冷(布光表情色调表演)内热(互依相靠心灵希望);白描式简洁将故事处理得干净优美;同是天涯沦落人,走夫贩卒亦有情;这个世界有little bob在,还不算糟。

    5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 非同寻常的电影语言,人物作为符号在舞台似的场景中出现,以僵硬而极不真实的表演展现一种超现实的真实。

    51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 虽然还没看过阿基的电影,但这一部立马让我产生浓厚兴趣啊!非常刻意的布光,舞台剧式的表演,生硬不自然的剧情,感觉一切都如此“复古”,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极简主义】?阿基之前的电影要列入看片单!大爱主题曲...

    5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 这应该是阿基·考里斯马基最温情的一部电影,满是阳光和可爱的心灵,老导演总算没有再愤世嫉俗,就连最后妻子的小悬念都是悲观后的圆满。依旧无产阶级的故事,依旧是敏感的社会问题,只是这一次你只需要敞开心扉享受那份老导演带来的难得的温情就够了。★★★★

    58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