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纪念战争中丧生的150万犹太儿童
二战题材的电影总是略显浓重,从《钢琴家》一直到《辛德勒的名单》,仿佛此类电影总是让人有种心里万分压抑的感觉。其实在《辛德勒的名单》时,镜头中总是闪现的穿红衣服的犹太小女孩,全片只有她一个人是带着色彩的,导演刻意用了黑白的色调而只展现了这一抹红色深有用意,在看到她死去的时候观众的心里也为之一颤。经典电影《美丽人生》中,与父亲玩游戏的小男孩,最终都不知道现实有多么残酷,父亲用自己的生命来保全他的纯真。这些电影在涉及到战争残酷的时候都共同地运用了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战争残酷的这一形式。
片中的两个犹太孩子因为出众的音乐才华被德国小女孩汉娜铭记,于是三人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因音乐结缘,一同谱写友谊之歌,只可惜这首歌一直到最后都没有被演绎出来。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是音乐是没有国界的,彼此也曾经立下约定要一辈子成为好朋友。可是战争来得太猝不及防,起先是汉娜一家逃亡,阿布来夏和拉丽莎帮助他们,后来情势出现了转变。他们不知道之后的生活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知道德国的飞机轰炸了医院,拉丽莎的心中从此埋下了阴影,这也为她最后的死亡做了很好的铺垫。少女的心里第一次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人心的险恶,在这样的沉重事实面前他们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生命如同刀尖上的蚂蚁,随时会被刺破。
想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那个德国男孩为了与犹太男孩一起玩,最终命丧了集中营。孩子在战争面前显得那样的纯真,正是用孩子的天真无邪来对比出战争中人性的险恶肮脏,使电影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孩童干净的双眸中被迫要目睹鲜血的淋漓,周围的枪声和死去的人们,他们在一夜之间长大,知晓这不是一个游戏。这是何等的残忍,让他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事实。国破家亡却又不能留在自己的家乡,看着被侵略的土地却无能为力,看着亲人被送去集中营然后吸入毒气死去,他们幼小的心灵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被摧残。所以在最后的生死演奏时刻,拉丽莎脑中崩紧的弦随时要断裂,她想到那个德国军官一边削着苹果一边随意地说着,完美就是要将弱势从强势中抽离,她看到刀片刺进苹果柔嫩的果肉中,如同他们这些犹太人,只能沦为他人的鱼肉,任人宰割。而她的亲人,她深知自己已经再无可能与他们见面。想到这些事实,她最后还是没有表演完勃拉姆斯的曲子,将头埋在琴键上放声大哭。
《钢琴家》中最后主角能够活下来,是因为文化的魅力。爱音乐的德国军官给予了他一次机会生存,那部电影出彩的地方也正是最后的结局,音乐让两个国家本来互为敌人的人相连接在一起。而这部电影中,音乐也是主导因素,从开始德国女孩听到他们两人的演奏想要认识他们,一直到中间他们一起排练,写曲,最后站在台上为德国人演奏,音乐贯穿整部电影。导演在力图表现战争沉重的同时也通过音乐来拉近两国人民的距离,虽然战争中会有很多的杀戮,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灭绝了人性,在绝望之中其实带着很多新生的希望,孩子是国家的未来,音乐是艺术,用艺术来缔结两国孩子的友谊,不论是从哪个角度看,导演都是想以此来做一次祭奠,同时给这样太过灰色的题材一点暖色调。所以当我们看到他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心里感到非常的温暖。
德国女孩始终是电影的主角,相比较拉丽莎的改变,汉娜一直以来都是非常纯净的,她从一张干净的白纸到最后染上了生命中的色彩。她目睹了事件的全部发生过程,也作为电影开始的讲述者,我们可以通过她的言语和行动来看到战争中的善,来自人性的善,挽救了电影的过分压抑。她最后再见到阿不来夏,两人在河边祭奠死去的拉丽莎和那150万在战争中死亡的犹太孩子,正像是代表了德国的孩子来致意于同龄的那些无辜的犹太孩子,而站在一旁的那个汉娜的孙女,与汉娜年轻时选用的是同一个演员,也代表了一种新生。战争已结束,生活将继续。
2 ) 死亡与少女
生死至少是人的感觉,
我们觉到生,也想活,
还想我们的亲人也活下去。
生的生,死的死,
百万人,千万人,
里面还有一个叫拉丽莎的美丽小孩。
我已经知道了结局,
但还是受不了电影紧张的气氛。
他们在梳理自己的历史。
于是许多年后还活着的人需要知道,
人类就是语句之流,
我们活着,需要整理,需要讲述。
比如你想活也让别人活。
比如不能对同类的死之痛苦麻木旁观。
比如远离军国热血,党魁独裁。
至于音乐,
实在不行可以放在旁边。
因为仅有音乐让我有些失望。
3 ) 大時代小神童
【大時代小神童】(Wunderkinder) 寫的是三個小孩之間那份超越國籍和宗教的深厚友誼。
時值1941年,Reich 獲邀到烏克蘭管理一間啤酒廠,遂帶同妻女由德國前往該地定居。某天,他們一家去參加音樂會,欣賞到兩位猶太裔音樂神童 Abrasha 和 Larissa 的演奏。Reich 的女兒 Hannah 對兩位神童的演出久久不能忘懷,於是跑去結識二人,並希望能跟他們一起學音樂。三個小孩後來建立起深厚的友誼,可惜好景不常,德軍攻佔烏克蘭,並展開種族清洗......
關於德軍屠殺猶太人的電影,這些年看了不知凡幾;但從兒童的角度去審視整件事,印象中好像是第一次。電影中的三個小孩,一直沉醉在自己的音樂夢中,他們不明白戰爭為何物,只知道好朋友一夜之間竟變成了敵人。看到他們仨的際遇,心痛得要命。雖則時代巨輪自有其轉動法則,但為了一小撮人的偏執而犧牲 150 萬名兒童的性命,老天爺太會開玩笑了吧?
4 ) Larissa's song
本片为纪念1500万遭屠杀的犹太儿童。
一直都非常欣赏德国人对历史的态度,他们从不刻意在掩盖什么,反而是真实的还原。同样的法西斯,另一个国家差得不是一点,而对天朝来说,回顾历史,但不愿还原真相,这也是一个硬伤。我很喜欢影片从头到尾贯穿的乐曲,小提琴与钢琴的完美配合,情绪鲜明,来丽莎与阿布拉夏通过音乐建立起来的友情,忽而一天,德国姑娘汉娜出现,三个年轻的小伙伴因为音乐走到一起,来丽莎为此创作了《友谊之歌》,也就是电影主题曲。原来可以有机会更好的展现他们的音乐才华,却因为纳粹突袭苏联而告终。”为什么会有战争“”因为大人都是白痴“透过儿童的眼光,纳粹对犹太的残害行为表现得真实具体,那种伤害远远要比成年人的世界来得更伤痛。最后一次表演,来丽莎因为紧张而发挥失常被杀害。而搭档阿布拉夏也因此不再演奏,来丽莎是遭屠杀1500万的儿童之一。影片就此落幕,如同Larissa's song的旋律一样。日耳曼民族的严谨与天赋,信仰与态度,可能写不出,如果当初带着这份感情读书,说不定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5 ) 战争时期的神童
和那部《钢琴家》类似的风格,通过描述三个热爱音乐的孩子在战争中的经历和遭遇来表现二战期间,战争的恐怖。所谓的音乐神童,在战时,也只能是在农田里收庄稼的劳力。电影采用了倒叙的叙事风格,通过会议寻找记忆里的点点滴滴。导演期望通过平凡人的故事,来表达战争带来的不平凡经历,但是所选取的故事情节有些太过于单薄而不能支撑这么强大的情感吧。所以这部电影和那部钢琴家相比,看完之后,内心觉得略微的有一些空虚。
6 ) 友谊和完美
1\幽默曲要把音节一个个分开的拉.
2\魔鬼只对相信上帝的人感兴趣.
3\阿不拉夏:你在想什么?
阿丽莎:想我们的湖,想那些鱼.
4\体制吞噬人性,所以我们更应该有人性.
5\完美,是生存的合理性,完美将优势从弱势中分离出来.
6\拉丽莎:我们以后会结婚,在我们长大之后.
阿不拉夏:我也是这样想的.
7\我们能再见到我们的父母吗?这也是为他们而演奏.
8\而阿不拉夏保住了性命,施托瓦认为,与拉丽莎不同,他是真正完美的存在.
完美让你有资格活着
再完美的音乐也抵不住政治家们的残酷。少了你们的音乐不再有魔力,少了和平的演奏P也不是。
"这就是战争吗?为什么汉娜成了敌人?因为大人是白痴。"镜头色调和音乐都太美丽,把很一般的剧本衬托得也美丽起来。在二战沉重的题材下,其实最撼动心灵的是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里孩子们简单纯真的视角里战争的含义。残酷现实里人性的一丝温暖。男孩的小提琴拉的太神了,就是两女孩演得太呆滞。
配乐不错 剧情一般 转折过多
跟《泰坦尼克》一毛一样的结构,带点《钢琴家》的沉重。看不了这种的,太痛苦。
7.6
全凭小提琴增色
看哭了。“少了你们的音乐不再有魔力”,有音乐的世界像天堂。。
+0.5
还不错 但是同内型的优秀影片确实不少 相比还是有差距~~~
最后合奏的那段神经绷的紧紧的。。汉娜这个演员太呆滞了。。
战争总是带来无尽的伤痛
海报上,饰演汉娜的这位小女孩,整部片子鼓着两腮帮子、呆若木鸡状、毫无灵性可言,真不知道导演是咋选的演员。关于二战中德国人和犹太人互帮互助、保命的片子看了不少,本片诸如避难的酒厂储藏室和深山小屋此类小细节前后交代的工整,登对,而片子的音乐和画面均相当精致!
工整但又不够走心,老师太过符号化和精神意指,孩子无论是个人还是群体的情感和纯真表现都还不具说服力,题材总是好的,音乐五星,动机情绪主题严丝合缝。
画质配色音乐都不错,算是弥补了剧情和构图上的缺憾
完美让你有资格活着,但没人完美。
★★★☆
孩子真无辜。。。
看到一半,不小心关掉,现在找不到了OTL
又一部用兒童討論種族和戰爭的深刻影片,和《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一樣讓人震撼。
我一直在想,中国的抗战题材电影始终没有像西方反纳粹电影那样上升到反战的人性高度,也许让狭隘的民族主义者看看这样充满纯真的童年、美好的友谊和震颤灵魂的音乐的电影,能明白和平之珍贵。后来想到,同情与爱的能力的缺失,不是一两部电影可以弥补的。